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B36_T 422-2016 杉木大径材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DB36_T 422-2016 杉木大径材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ICS 65.020

B61

备案号:51783-2017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422—2016

代替DB36/T 422-2004

杉木大径材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for Large Diameter Wood of Chinese fir Seeding

2016-09-28发布2016-12-01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 T 422—2016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良种选择 (1)

4 种子检验 (2)

5 苗木培育 (2)

6 苗木分级 (5)

7 假植、包装、标签 (5)

8 苗木检疫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杉木采穗圃经营卡 (6)

I

DB36/ T 422—2016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安福县林业局,德兴市林业局,信丰林木良种场,铜鼓县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志光、肖复明、黄小春、周诚、熊彩云、徐海宁、李新、包国华、聂煜、陈康、刘晖、王胜亮、王城辉、刘金生、陈有根。

DB36/ T 422—2016

杉木大径材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杉木大径材培育苗木的良种选择,种子测定,苗木培育及苗木起苗出圃、分级、假植、包装、检疫等。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杉木大径材苗木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良种选择

3.1 种源

选用广西融水、贵州锦屏、湖南会同、福建建瓯、江西铜鼓等杉木优良种源。

3.2 母树林

国家种苗工程营建的母树林,如安福县陈山林场的陈山红心杉母树林。

3.3 种子园

选用经过审(认)定适宜江西的杉木良种。

3.4 优良无性系

3.4.1 材料

经过本地区范围内遗传鉴定的优良材料,包括:已知的优良无性系;在已知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的人工林中挑选的优良单株。

3.4.2 选择要求

优良无性系:

a)7~8年生时,优良无性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本地区1代种子园的20%;

b)木材密度不低于种子园的平均值;

c)干型圆满通直,树冠较窄,分枝较细;

d)生长健壮。

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人工林中的优良单株:

1

DB36/ T 422—2016

2 在4年生以上用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营造的人工林中选择,并应符合下列条件:

a)树高和胸径超过其附近8株树平均值40%~60%;

b)木材密度不低于8株树的平均值;

c)干型圆满通直,树冠较窄,分枝较细;

d)生长健壮。

4 种子检验

按GB 2772执行。

5 苗木培育

5.1 实生苗培育

5.1.1 圃地选择

育苗圃地应选坡度平缓开阔,土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土地。严禁在菜园地及前作为易感病作物,如瓜类、烟叶、马铃薯等地育苗。

5.1.2 整地

育苗圃地要做到“三犁三耙”,仔细碎土,施足基肥。结合犁耙整地,进行土壤消毒,育苗床面要平整,床做好后在床面上铺1.5cm~2.0cm厚黄心土。

5.1.3 播种育苗

播种可采用冬播(1月以前)和春播(2月以后)二种,播种前用清水浸种24h,取下沉种进行种子消毒。采用条播。一般要用Ⅰ级种子,播种量为37.5kg/hm2。如用Ⅱ级种子,播种量为52.5kg/hm2。

种子播后用黄心土或灶灰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盖草,厚度以不见床面为宜,并在苗床两头打椿,拉上草绳。

5.1.4 苗期管理

5.1.4.1 及时揭草

当幼芽大部分出土,下胚轴转青时,要分批分量揭草,揭草宜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如遇低温、晚霜,可暂停揭草。揭草后要防鸟、防旱、保湿、防低温。

5.1.4.2 松土除草

松土深度早期宜浅,后期稍深。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不伤苗,不漏除,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连根拔除或采用除草剂,但不要影响苗木生长。

5.1.4.3 合理施肥

当幼苗出现真叶进入生长初期,可第一次施高磷低氮的混合液肥(N:P:K=1:5:1);苗木开始进入速生期(6月~8月),宜施用速效高氮肥料(N:P:K=3:1:1);速生期的第二阶段(9月~10月)应停止施肥,可适当施P、K肥。施肥应掌握先稀后浓,少量多次,各种肥料交替使用。

5.1.4.4 防涝灌溉

DB36/ T 422—2016

注意排水防涝,做到大雨后雨水不淹苗床,步道不积水。灌溉应在早晚进行,做到适时、适量,最好引水灌或采用喷灌。

5.1.4.5 移苗间苗

在4月~5月份,当幼苗出现真叶后,趁雨进行移苗,移密补疏,以保证齐苗。间苗可分几次进行,第一次结合移植补苗,间去过密苗,以后看生长情况及留苗密度再进行1次~2次,最后一次应在7月~8月份定苗,定苗密度,保留100株/m2,产苗600000株/hm2。

5.1.4.6 病虫防治

主要病害有苗木立枯病、赤枯病;虫害有地老虎、蝼蛄、金针虫、金龟子(幼虫)等。

5.2 无性系苗培育

5.2.1 采穗圃营建

5.2.1.1 圃地选择

要求坡度平缓(不超过20°),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不当北风,防护条件好。

5.2.1.2 整地作床

圃地要做到“三犁三耙”,将杂草、石块拣净,土块一定要打碎,整地前圃地要施足基肥,施猪栏肥4500kg/hm2,腐熟饼肥1500kg/hm2,钙镁磷肥1500 kg/hm2~3000kg/hm2,为防止土壤板结,可加一些谷灰、砂子、煤炭渣或火土灰等,苗床以东西走向为宜。

5.2.1.3 栽植密度

采穗圃早期适当密植, 用优良无性系苗木建采穗圃初植密度15000株/hm2,从第四年起开始调整,保留9000株/hm2~10500株/hm2。直接采用优树伐兜,营建采穗圃的初植密度为9000株/hm2~10500株/hm2。

5.2.1.4 母株栽植

采用斜杆式浅栽,即栽植时母株根际入土3cm~5cm,将主根〈实生苗〉或主侧根〈无性苗〉靠近地面弯曲成与主杆成90°,压实后再培土15cm高以保证成活。采穗圃要分无性系栽植,并绘制各无性系的位置图。

5.2.1.5 树体管理

5.2.1.5.1 扒开培土:在萌条萌发季节,为促进萌条萌发,将过高的培土扒开。

5.2.1.5.2 压弯母株:当母株高达50cm以上时,将母树树杆与地面弯成30°~40°,最适宜季节为5月中旬或8月底9月初。弯杆处理可以用带钩木桩或竹桩,固定树杆。具体操作:先将木桩用锤子打入土中适当深度,能将树干固定在与地面成30°~40°角位置,然后将树干压弯放入沟中,使其固定。

5.2.1.5.3 截顶:当母株主杆高度达1m左右时,剪去母株的顶芽,同时剪去基部第一轮侧枝,增加基部光照,以利多发萌条。

5.2.1.5.4 清除树干直立萌条:不断清除树杆上的直立萌条,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5.2.1.5.5 换杆换枝:母枝树干老化的应及时锯掉,在换杆之前应保留一株粗壮的萌条,以便取代老杆,待其长到一定的高度,进行压弯处理。换杆一般在春季进行。对树杆上出现枯叶的病枝应及时剪掉。换枝应每3年一次,采用轮换方式,冠幅控制在1m左右。

3

DB36/ T 422—2016

4 用优树挖蔸移栽营建的采穗圃,第一次采萌时要留1枝~2枝营养枝进行培萌,每2年换杆1次,新营

养枝要留在老营养枝相对的一面。

5.2.1.6 合理取萌

为保证所取萌条的良好长势和数量,取萌时应取兜部靠地面萌发的萌条;并应尽量降低萌条截取点;一年内分期取萌的适宜时间如下:

第一次取萌:2~3月份,将长度8cm以上的萌条全部取下用于扦插。

第二次取萌:4~5月份,将长度在6cm以上的萌条取下用于扦插。

第三次取萌:在6月间,不分长短将萌条全部取下,目的是培育整齐的秋穗条。

第四次取萌:在8月底至9月初全部取下进行寄插。

5.2.1.7 土壤管理

采穗圃土壤要精细管理,以保证充足养分供应,每采完一次穗条应松土施肥一次,以有机肥料为主。

5.2.1.8 病虫防治

采穗圃易感染赤枯病、炭疽病等,在每次修剪取萌后应及时喷药,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800倍或7:3的草木灰,每十天一次,连续三次即可,如有白蚁危害及时投放白蚁毒饵。

5.2.1.9 建立采穗圃经营卡

建立采穗圃经营卡,其样式见附录A。

5.2.2 扦插圃营建

5.2.2.1 圃地选择与整地

与播种育苗相同。

5.2.2.2 扦插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为主,夏季为辅,秋季则适宜采用寄插。

5.2.2.3 插穗长度与处理

插穗以半木质化为好,穗长8 cm~10cm,保留叶片,切口平底或马蹄形均可。做到随采随插,当天插不完可放在庇阴处浅水中储存。

5.2.2.4 扦插密度与深度

春插株行距6 cm×15cm,750000株/hm2,成活率85%以上,产苗600000株/hm2。夏插株行距6cm×12cm,900000株/hm2,成活率75%以上。

扦插时在苗床上用竹扦直插一洞,然后插入穗条,稍加按实,深度为穗条长的1/2,插后浇透水一次。

5.2.2.5 扦插圃管理

春插,表土层1cm~2cm处干燥时,应少量浇水。干旱天扦插,每天中午和下午用喷雾器喷水一次,以打湿叶片为主。夏插、秋插应增加浇水次数,保持插床土壤湿润。

春插不要遮荫,夏、秋插要搭荫棚后扦插,荫棚以透光度30%为宜。

DB36/ T 422—2016 扦插苗除草、松土、追肥以及生根后的水分管理同播种育苗管理的方法。

5.2.2.6 寄插

8月底至9月初将采穗圃中的萌条全部取下,在荫棚的砂床或土床上按3cm×3cm进行寄插。为了促进生根,可加塑料薄膜复盖,待次年2月~3月再转入大田扦插。

5.3 苗木起苗、出圃

起苗时用四齿耙,注意保全根系,不使苗根在风吹日晒,土壤干燥的要在起苗前一、二天灌溉一次,使土壤湿润,利于起苗。

6 苗木分级

按GB 6000中杉木播种苗与插条苗进行分级。

7 假植、包装、标签

当地栽植可随栽随出圃,当天栽植不完的苗木,应选择蔽荫处假植,假植苗南北排向,苗木远途运输时,应按苗木等级每50株一捆,采用草包或编织袋塑料薄膜等包裹,挂上绿色标签。

8 苗木检疫

外调苗木应按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和农业部、原林业部的实施细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严格检查把关,禁止疫区苗木外运和流入。

5

DB36/ T 422—2016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杉木采穗圃经营卡

1、地点 栽植时间 面积

2、无性系来源

无性系数 总株数

3、整地方式

4、抚育时间及次数

施肥时间、次数、肥种及数量

修剪时间及次数

5、取萌时间及次数 萌条数量

填卡人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