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引领行业跨越式发展——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展纪实
- 格式:pdf
- 大小:197.94 KB
- 文档页数:3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物技术的技术开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资本市场:推动一流科技开发成就创新商业模式——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在第31届AOSEF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发展,而今已步入生物时代,“生物经济”已具雏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行业奋起直追,虽然在很多领域仍然落后,但在1999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我国争取到了1%的份额,实现了与西方强国的同步。
华大基因正是因人类基因组计划而成立。
以基因组计划启端的生物经济,将是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机遇。
破解人类遗传和生老病死之谜、解决健康问题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对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而80%的出生缺陷都与遗传因素相关。
掌握了基因组,可在预防与治疗疾病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正如美国《自然》杂志的封面标题Your Life in Your Hands(你的生活由你掌控),通过基因诊断,人们可预测自己未来的健康状况,更积极有效地防范疾病。
除医疗行业外,基因组还可改善农作物、动物育种和水产育种,譬如培育价值百亿的石斑鱼、金线鲃。
因此,基因蕴藏着巨大的产业潜能与商业利润。
2006年8月,美国参议院第一份提案中就提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投入30亿美元,可以获得8000亿美元的回报,证实了基因组的商业价值。
而如何更好地实现基因组商业化,一流科学是否能够造就一流的商业模式?正是华大基因的重要探索之一。
过去5年中,华大基因的科研论文、专利、数据产出和收入一直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
2012年,华大基因在国内外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达到37篇,拥有专利201个,测序数据产出量达20PB,总收入达25亿人民币,其中科技服务的收入达10亿人民币。
目前,全球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市场份额中,除去政府背景的基因组中心(42%),华大基因占比最高(24%)。
华大基因有超过2万台计算机,与55个国家超过2000家研究所及15000名合作伙伴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关系,加入了国际罕见病研究联盟,是盖茨基金会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在《自然》、《科学》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达170多篇,并且出版了自己的科学刊物Giga Science。
华大基因在基因检测中的技术创新华大基因是一家集生命科学研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全球顶尖基因科技企业。
自成立以来,华大基因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为基因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华大基因在基因检测方面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荧光定量PCR技术(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华大基因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开发出了全球首个以半导体芯片作为核酸检测平台的荧光定量PCR系统。
这一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可追踪、高效能的特点,使得华大基因在基因检测领域得到更大的优势。
二、基于多重荧光技术的DNA芯片检测技术(Multi-fluorescence Detection Technology)华大基因率先开发了基于多重荧光技术的DNA芯片检测技术,该技术可同时检测多种不同的基因突变等DNA序列变化,具有高度复杂化、全面性和准确性、极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等特点,为基因检测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三、基于液芯片技术的高通量DNA测序技术(Liquid Chip Sequencing)华大基因在基因测序领域也进行了持续的技术创新。
华大基因率先开发基于液芯片技术的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该技术可以同时检测数百万个DNA序列,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等特点。
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降低了基因测序的成本,加快了基因测序的速度,开创了基因测序领域的新局面。
四、智能化基因组分析平台(Intelligent Genome Analysis Platform)华大基因在基因组分析领域围绕分子生物学研究、个性化医疗、生育健康等需求,率先研发并推出了智能化基因组分析平台。
该平台基于多向深度序列技术、高通量芯片技术、智能治疗技术等前沿技术,可快速、准确分析各种基因变异信息,为基因组医学的研究、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华大基因调研报告标题:华大基因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对华大基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公司背景、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研究发现,华大基因作为中国领先的基因科技公司,以其领先的技术和卓越的发展实力在行业内拥有竞争优势。
然而,尽管华大基因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面临着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挑战。
因此,华大基因应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创新能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一、公司背景华大基因是中国领先的基因科技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深圳。
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生物医药产业集团,主要从事基因测序、生物样本库建设、基因诊断、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等业务。
华大基因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获得了广泛认可,成为国内生物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
二、产品和服务华大基因提供一系列基因科技产品和服务,包括基因测序仪、测序试剂盒、生物样本库建设服务、基因诊断产品、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等。
公司在基因测序领域具有核心技术优势,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基因测序服务,并推出了多款先进的基因测序仪器。
此外,华大基因还通过合作伙伴关系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基因诊断和生物医药研究项目。
三、市场竞争华大基因在中国基因科技市场面临激烈竞争。
尽管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品牌优势,但其他国内外公司也在推出类似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传统的生物技术公司也在加快转型升级,进军基因科技领域。
因此,华大基因需要不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创新能力,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四、发展趋势随着基因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华大基因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公司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拓展应用领域,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此外,华大基因还应积极寻找国际合作机会,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公司还需加强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共同推动基因科技的发展,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结论:华大基因作为中国领先的基因科技公司,在行业内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华大基因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华大基因(BGI)是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深圳。
作为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华大基因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规模庞大且领先的公司,在生物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华大基因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华大基因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该公司在基因测序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全球最大的测序中心之一。
华大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为科学研究、医疗诊断和农业领域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华大基因还致力于基因组学研究,通过构建大规模的人类基因组数据资源库,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基因组的变异和功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华大基因已经越过领域的边界,拓宽了其业务范围,并在生物医药、农业和环境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
华大基因的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华大基因的基因检测产品通过分析个体基因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提供了新的途径。
未来,华大基因将继续致力于创新和技术进步。
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华大基因将进一步推动个体化医疗的实现。
通过深入研究基因组学和遗传学,华大基因将开发出更多的诊断和治疗工具,为个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华大基因还将加强与全球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合作,共同推动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华大基因还将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该公司将继续投入资源和精力,加强在农业和环境领域的研究,推动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华大基因的创新和技术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环境并提供更多健康食品。
尽管华大基因在生物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但该公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技术行业竞争激烈,许多公司都在进行类似的研究和开发。
华大基因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
其次,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涉及许多敏感和道德问题,如基因编辑和个体隐私。
华大基因在基因方面的贡献华大基因,名字听着就有点“高大上”,是不是?不过这家企业可真不是空有其名,它在基因领域的贡献可是实实在在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改变。
想象一下,咱们每个人的基因就像是一张超级复杂的“人生地图”,它决定了你是不是容易胖,是否有可能患上一些病,甚至可以告诉你某些特质是从父母那儿遗传过来的。
哈哈,是不是听起来有点科幻?但这些都是真实的。
华大基因作为中国基因研究的翘楚,算是“摸透了”这张人生地图。
你可能会问,这公司到底做了什么呢?简单来说,他们就是在搞基因测序、基因分析、基因大数据这一套,非常厉害,真是让你从基因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华大基因的基因组学研究了。
你要知道,基因组学的核心,就是破解基因的秘密。
这就像你有一张手机上的精密线路图,能让你知道每个部件是怎么工作的,哪儿出问题,怎么修复。
华大基因的研究员们,就在做这种“维修工作”,让咱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甚至提前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
比如说,某些遗传疾病,他们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提前告诉你,提前做好准备。
可以说,华大基因把“未雨绸缪”做得淋漓尽致。
你想想啊,咱们以前如果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携带某种遗传疾病,可能得等到症状出现,弄得满头雾水。
现在有了基因测序,直接给你个明白账,告诉你“你有这个风险”或者“你不用担心”。
这种科技感十足的感觉,是不是超级让人安心?更惊人的是,华大基因还在推动基因测序的普及化,降低成本,让普通百姓也能负担得起。
这个举动真是“大手笔”,让大家都能享受科技的成果。
你知道吗?以前基因测序可贵了,几万块,弄得人看了都心疼。
现在呢,华大基因已经让它变得平民化了。
你想了解自己的基因,做个基因检测,价格已经没有那么离谱了,这才是真正的“科技改变生活”。
华大基因不仅仅是为了让你更健康这么简单,它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些巨大的基因数据库建设,真的就像是在建立一个庞大的基因“百科全书”。
你可能没注意到,但其实每个人的基因信息背后,都是非常宝贵的医学资料。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研究芦春凡【摘要】科研机构是国家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促进了我国现代产业的升级,增强了国家科研和创新的能力.当前,我国各省市纷纷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在深入分析我国科研机构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新型科研机构的主要发展类型,并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8(009)019【总页数】2页(P160-161)【关键词】新型研发机构;特点;类型【作者】芦春凡【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哈尔滨15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22.2近年来,我国各省市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投资机构、重点企业、研究和管理创新联盟、高校和个人不同形式创办的新型研究机构,按照“实体办院、投管分离、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的特殊运行模式,激发创新活力。
发展和壮大我国创新型科研机构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必然要求。
1 我国新型科研机构的特点各地对新型科研机构培育与发展加强重视,一批新型科研机构崛地而起、蓬勃发展,创造和研发的形式多样,已经成为地区创新的重要内容。
我国新型科研机构的特点主要是:第一,评估的目标或者内容形式多样。
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和研发活动不仅需要考核科研和学术成果,如研究论文、专利量和类型等,更将从培育高科技企业、服务区域创新能力及社会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
第二,采用商业模式进行运营,即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方式。
近年来的市场运行结果表明,商业运行模式即市场化,是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这种方式不但能具有较强的组织刺激作用,还具备更加灵活的商业模式、有效的控制机制,特别是在资金发展方式上,例如金融投资领域,可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担保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第三,坚持生产、教育和科研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实现从科学技术研究到高企孵化一体化的组织运营模式。
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立足基因组学科技 助力海洋蓝色经济——记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院长、华大海洋(集团)首席科学家石琼教授 李 刚2018年5月,由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下称“海洋研究院”)和国家基因库联合发起的“千种鱼类转录组”项目正式宣布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可靠的鱼类系统演化树,解答了许多一直以来鱼类起源和进化研究中存在的争论和难题,成为鱼类演化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
长期以来,有别于陆地生物基因组学研究,海洋的生物基因组学研究不仅起步晚,且发展滞后。
继华大基因在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工作中声名鹊起,并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后,石琼加入华大组建海洋平台,从此开启了华大在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的奠基、成长、发展、推广到产业应用的光辉旅程,为我国水产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迅速步入国际领先行列做出了引领性和示范性突出贡献。
为进一步加快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研究步伐,实现国家构建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石琼团队以重要水产动物基因组学研究为着力点,解析鱼类适应性进化的重大理论科学问题,同时挖掘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构建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的关键共性技术体系,筛选药源性多肽序列,为水产动物良种培育和规模化新型药物研发奠定扎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从基础研究的点(基因组学研究),到技术研究的线(水产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和药源多肽性基因高通量筛选技术),拓展到产业应用的面(水产良种培育和新型海洋药物研发),多方深度结合又相互支撑,石琼与华大海洋(集团)在助推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同时,也在助力着我国海洋蓝色经济发展。
引领“水产基因组学”知识创新体系在浩瀚无垠的海洋面前,人类总是显得弱小,海洋不仅神秘而危险,也孕育着隐藏在水下的瑰宝。
在海洋中,鱼类是最具物种多样性,又是进化地位古老的脊椎动物类群,目前全球已经发现的鱼类至少超过33900种。
构建鱼类的“生命之树”,解析鱼类进化历史,不仅可以找到鱼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揭示鱼类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背后的起因,还可以为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