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测防治水标准化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16
地测防治水试题地测防治水考试试题一、填空题(30分)1、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
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2、防治水工作应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
防、堵、疏、排、截3、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等四种。
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4、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时,探水钻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
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m。
3、1.5 5、煤矿企业应当收集矿区近百年来当地最大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据此建立( )、( )、( )系统。
疏水、防水、排水6、井下排水设备中,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70% 7、矿井主要水仓应当有()和()。
主仓、副仓8、新建、改扩建矿井或者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h的正常涌水量。
8 9、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小时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4 10、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的矿井,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探放水设备和专业队伍的要给予(),并处()万元以下的罚款。
警告、211、防治水工作,在汛期要实行()值班监察制度。
24小时12、编制完注浆堵水方案后,经煤矿企业()组织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
,总工程师13, 《煤矿防治水规定》施行于()年()月()日。
2009、12、1 二、选择题(20分)1,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报告,由煤矿企业( A )负责组织审定。
A 、总工程师 B、矿长 C、安监部部长 D、地测队长2,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 C )年重新确定。
A 、1 B、2 C、3 D、43, 当矿井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 A )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
A 、1 B、2 C、3 D、44, 矿井应当建立数字化图件,内容真实可靠,并每( B )对图纸内容进行修正完善。
地测防治水专业岗位练兵考试试题姓名:得分:一、填空题(40分,共20题,每题2分)1、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2、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4种。
5、CORS全称为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彬长矿区CORS基站有3个,分别设在文家坡、胡家河、大佛寺。
主站设在集团公司。
6、矿区地面高程控制网可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建立。
7、矿井“三量”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8、煤矿地质“三书”指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9、井下平面控制分为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两类。
两类控制导线都应敷设成闭(附)合导线或复测支导线。
10、基本控制导线按测角精度分为±7″、±15″两级,采区控制导线亦按测角精度分为±15″、±30″两级。
11、根据对煤层勘探和研究程度不同,并考虑设计、生产的需要,煤炭储量分为四级,即A级、B级、C级、D级。
12、安全质量标准化地测防治水专业要求生产矿井不应存在以下情况: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措施;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措施。
13、安全质量标准化地测防治水专业分为技术管理、地质、测量、防治水、冲击地压5项。
14、动用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两部分。
15、巷道贯通通知单下发距离要求:岩巷20~30米,煤巷30~40米,快速掘进50~100米;相向贯通:岩巷40米,煤巷炮掘50米,煤巷单向综掘之间间距大于70米。
16、小庄矿规定顺槽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每5米探一次底煤,每10米探一次顶煤;大巷20米探一组顶底。
山西马军峪煤焦有限公司地测防治水专业题库一、选择题1、老空水放完的标准必须有(B)以上在原出水孔下方的钻孔证实无水时,方可结束放水工程。
A、1B、2C、3D、42、每年雨季前必须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B)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A、联合供电试验B、联合排水试验C、大串联D、联合供水试验3、对深井基岩段富水性较强的深井,应在井筒中部设置相应排水能力的(B)。
A、吸水泵B、转水站C、潜水泵D、污水泵4、永久排水系统形成之前,必须设置(C),并保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
A、临时水泵B、临时管路C、临时排水系统D、临时潜水泵5、对封闭不良的钻孔,距钻孔(D)m时应采取超前探水或其它防范措施。
A、50B、30C、10D、206、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C)A、50B、70C、75D、807、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C)A、15B、20C、25D、308、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C)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A、4B、8C、20D、249、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及其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C)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A、4B、6C、8D、1010、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B)小时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A、2B、4C、6D、811、防治小窑水由积水边界向外推30m作为放水线。
A、20B、30C、40D、5012、防治小窑水由积水边界向外推(D)m作为警戒线。
A、30B、40C、50D、6013、探水钻孔的终孔孔径不得大于( B )A、42B、75C、59D、56巷道由高向低掘进,与老空积水区平行,探上部采面老空水,探水钻孔布置应根据煤柱厚度严格控制(C)A、煤柱厚度B、老空水量C、老空水头降低高度D、掘进头标高15、对本井田内主要充水含水层,各矿都要建立健全 (D)。
A、领导机构B、矿井排水系统C、含水层排水系统D、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16、箅子门应加设在防水闸门来水一侧(C)m处。
防治水专业新质量标准化试卷一、选择题1、采掘工程平面图每(A)填绘1次。
A. 月 B. 10天 C.季2、井上下对照图每(B)填绘1次,图面表达和注记无矛盾。
A.旬B. 季 C.月3、数字化底图至少每(C)刻录存盘备份1次。
A.年 B.月 C.季4、建立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的防治水基础台账和计算机数据库,认真收集资料、整理台账,并每(C)修正1次。
A.年 B.半年 C.季矿井、采区、5、工作面结束有损失率分析报告;每(B)进行1次全矿回收率总结。
A.年 B.半年 C.季6、矿井应根据整体生产布局,有针对性地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及(A)防治水计划。
A.年度 B.月 C.季7、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每(A)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并进行1次演练。
A.年B.月C.季8、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B %。
A.10B.25C.509、带压开采水平或采区构筑防水闸门,每(C)开展1次防水闸门关闭试验,不能安设防水闸门的,应有防治水安全措施措施。
A.月 B.季 C.年10、每(A)对井田内井下和地面的所有水文钻孔进行1次全面排查,并做详细记录。
A. 半年 B.月 C.年11、建立地测人员信息档案,技术培训要有计划,地测防治水技术人员B年内必须经过一次以上的专业技术培训。
A、1B、3C、512、永久排水系统形成之前,必须设置 C ,并保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
A、临时水泵B、临时管路C、临时排水系统D、临时潜水泵13、数字化底图每A刻录存盘备份1次。
A、季度B、半年C、年14、基本矿图应采用计算机制图,内容,精度符合B要求。
A、《煤矿地质规程》B、《煤矿测量规程》C、《煤矿防治水规程》15、基本矿图上符号、线条、注记等,符合C要求。
A、《煤矿地质规程B、《煤矿测量规程》C、《煤矿地质测量图例》》16、矿井地质报告结论明确,有针对性,能指导生产并经过验收审批,且每A年修编一次。
A、5B、4C、317、煤矿测量必须具备的基本矿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的比例尺可以为1:1000或1:5000或(B)。
地测防治水安全知识100题一、综合类㈠问答题1、煤矿防治水现场监察的方针、原则、措施、三个环节分别是什么?答:煤矿防治水现场监察,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煤矿水害防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措施;三个环节是预测预报、科技攻关、治理整改。
2、煤矿有哪些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答:⑴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的;⑵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配备防治水机构或人员,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设施和配备有关技术装备、仪器的;⑶在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⑷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⑸有明显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
3、矿井防治水费用的使用范围有哪些?答:⑴完善和改造矿井排水系统的主要工程、主要设备、管道和电缆⑵注浆所需要的主要设备及配套设施;⑶帷幕截流工程;⑷防治水钻探设备;⑸矿井水文地质补探工程;⑹矿井生产水平隔离工程;⑺矿井疏排水工程;⑻矿井其它防治水工程4、采掘工作面遇到哪些情况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答:⑴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⑵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⑶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⑷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⑸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⑹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⑺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地区时。
5、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出水前的预兆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答: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出水前的预兆是:煤岩壁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涌水,水色发浑、空气中有异味等。
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人员。
㈡填空题1、煤系底部有强岩溶承压含水层时,主要运输巷和主要回风巷必须布置在不受水威胁的层位中,并以石门分区隔离开采。
一、选择题
1.煤矿防治水工作中,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A.探放水
B.防水煤柱留设
C.地面河流改道(正确答案)
D.井下排水系统建设
2.在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中,以下哪种情况通常被归类为复杂类型?
A.含水层少且补给条件差
B.矿井涌水量小且稳定
C.受老窑水、地表水等多水源威胁(正确答案)
D.水文地质条件清楚,资料丰富
3.煤矿防治水规定中,要求矿井应当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哪些
专用探放水设备?
A.通用挖掘机
B.专用钻机和物探设备(正确答案)
C.装载机
D.通用水泵
4.下列关于煤矿突水预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层发潮、发暗
B.巷道壁挂红、挂汗
C.煤壁“吱吱”作响或出现压力水流(正确答案)
D.出现雾气,顶板来压,淋水加大
5.煤矿在进行采掘活动时,接近哪个安全距离的含水层或老空区时,必须超前探放水?
A.10米
B.30米(正确答案)
C.50米
D.100米
6.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几年进行重新确定?
A.每年
B.每三年(正确答案)
C.每五年
D.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
7.下列哪项不是煤矿防治水工作中“预测预报”的内容?
A.充水条件分析
B.水害类型预测
C.涌水量预测
D.矿井通风状况评估(正确答案)
8.煤矿防治水十六字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预测预报
B.有疑必探
C.先探后掘
D.快速掘进(正确答案)。
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考试题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40分)1、防治水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2、矿井井下排水设备应当满足矿井的排水要求。
除正在检修的水泵外,应当有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
3、工作水泵的能力,应当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4、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5、检修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6、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当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7、探放老空积水最少超前水平钻距不得小于30m,止水管套不得小于10m。
8、钻孔内水压大于1.5Mpa时,应当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
9、钻孔内水压大于1.5Mpa时,必须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10、透水征兆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13、探放水时,应当撤出探放水点以下部位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所有人员。
14、钻探接近老空水时,应当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或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15、钻孔放水前,应当估计积水量,并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
16、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4)小时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17、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淤泥,应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1)次。
18、井下采区、巷道有突水或可能有积水的,应当优先施工安装防、排水系统,并保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
19、施工单位验收员、技术员每班上岗后必须对成组的中(边)线点进行检查校核。
20、近水平巷道(≤2度)不允许用半圆延伸腰线,只能用水准仪延伸腰线。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正断层:岩层断裂后,上盘相对下盘下降,下盘相对上盘上升,这种断裂形态叫正断层。
2、中厚煤层:煤层厚度1.3—3.5m的煤层。
3、缓倾斜煤层:煤层倾角大于8度,小于25度的煤层。
4、采空区:回采以后不再维护的空间。
5、矿井最大涌水量:矿井开采期间,正常情况下矿井涌水量的高峰值。
复习题204.矿井防治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防治地表水或大气降水的渗透补给。
()205.井下出现水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近,必须立即发出警报。
()206.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
()207.煤矿井下受水害威胁的地区,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这一原则。
()208.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包括煤层直接顶板和各煤层采动诱发的综合导水裂隙带范围内所有的含水层。
()209.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
()210.矿井水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而波及到水源所致。
()211.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
()212.安装钻机探水前,测量和防探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钻孔数目。
()213.煤系底部有强承压含水层并有突水危险的工作面,在开采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确安全措施。
()214.井简开凿到底后,井底附近必须设置具有一定能力的临时排水设施,保证临时变电所、临时水仓形成之前的施工安全。
()215.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体可能溃入井下时,采取措施后,可以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216.带压开采主要是针对底板存在较强承压充水含水层的煤层。
()217.位于矿区或矿区附近的地表水体,往往可以成为矿井充水的重要水源。
()218.降水量大的地区,矿井充水往往较弱。
()219.地面防治水是煤矿防治水的第一道防线。
()210.井口和工业广场内建筑物的高程必须高于旱5地历年的最高洪水水位。
()211.井下防水闸门不必采用定型设计。
()222.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抽查。
()213.有地热问题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煤壁的温度和空气的温度反而升高。
()224.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矿井防治水的基础工作。
地测防治水考试题单位姓名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5分)1、防治水工作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截、疏、排、查、探、躲的综合治理措施。
2、矿井水文类型划分结果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共四种类型。
3、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要求的“三专”指的是:(1)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2)专用探放水设备;(3)专门探放水队伍、4、探放老空积水的超前钻距,根据水压、煤(岩)层厚度和强度及安全措施等情况确定,但最小水平钻距不得小于30 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 m。
5、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每年都应当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并进行1次救灾演练。
6、防水闸门应当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2次关闭试验,其中1次在雨季前进行。
二、名词解释(10分×3题=30分)1、重大突水事故:指突水量首次达到300m3/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突水事故。
2、矿井正常涌水量:矿井开采期间,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
3、矿井最大涌水量:矿井开采期间,正常情况下矿井涌水量的高峰值。
三、简答(15分×3题=45分)1、老空水的特点及防治措施?答:老空水以静储量为主;死水,呈酸性;老空突水一般水势迅猛,瞬时水量较大,同时H2S气体危害性大。
防治老空水害必须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以根除水患。
2、矿井透水前有哪些预兆?答: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
3、采掘工作面遇到哪些情况时,必须进行探水(回答四个即可)?答:(1) 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
(2) 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3) 打开隔离煤柱放水前。
(4) 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主要井口近井点数不得少于____个。
____,____,____要求应满足规定。
2,井下永久导线点应按____统一编号,用____标记。
3,巷道开工单应提前____天发给地测部门。
4,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有____或____。
5,煤矿各项采掘工程在设计施工前,地测部门须按规定时间分别提交三书,三书分别指_____,_____,_____。
6,矿井储量____必须清楚,_____一致,无____。
7,工作面回采中,每隔___米探测一次煤厚,____米量一次采高.
8,防探水钻孔必须有____设计,设计必须符合____的要求。
9,延长导线前应对____导线(点)进行检测。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井下基本控制导线应每隔____米设置一组。
A,300 B,500 C,300_500
2,若当日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患隐患要提前____天发水害通知单。
A,3 B,5 C,5——6
3,地质图纸应全部采用____。
A,手工绘制B,危机绘制C,两者皆可
4,矿井零星补钻应由所属的煤矿在施工结束___个月内提出简单
的地质资料。
A,1 B,4 C,3 D,6
5,人员配备必须满足____。
A,队长需要B,工作需要C,出勤次数
三,问答题。
1,矿井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原则是什么?(注:公司规定和安全规程规定的原则)(10分)
2,矿井防水分为哪两种?(10分)
3,煤矿必须具备的基本矿图和其比例尺是什么?(30分)。
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复习题1、矿井技术改造、扩建、水平延伸等设计所需要的地质测量资料应在设计前三至五年通知地质测量部门,地质测量资料应在正式设计前半年交付。
2、采区设计所需要的地质测量资料至少应在设计前二年通知地质测量部门,地质测量资料在正式设计前三个月交付。
3、回采工作面所需的地质测量资料应在采面掘出来五天内提交。
4、掘进各类巷道所需的地质测量资料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地质测量部门,资料在设计前十五天交付。
5、煤矿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必须具备精查或最终地质勘探报告、建井地质报告、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开拓延伸地质报告和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6、“三书”指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7、“三书”编制时必须按要求编制,有设计部门提交,并经总工程师签字批准的“委托书”。
8、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原则上应以断层、褶皱和岩浆侵入三个因素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为准,综合评定后一般分为四类。
9、煤层稳定性评定,薄煤层以可采性指数为主,煤厚变异系数为辅,中厚及中厚以上的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一般分为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极不稳定煤层四种。
10、矿井地质条件按现行规定分为五大类。
11、矿井地质条件类别在新井投产8—10年内提出,以后每隔8—10年或在修改矿井地质报告时评定一次。
矿井地质条件类别的评定和更改,需经省级煤炭管理部门批准。
12、碎屑岩的粒度分级标准分为砾、砂、粉砂、粘土四个级别,其中砾可分为粗砾、砾、细砾三个级别。
13、在地质编录过程中对煤层的观测,其观测点间距一般情况下,稳定煤层>50—≤100米,较稳定煤层>25—≤50米,不稳定煤层、极不稳定煤层应≤25米。
14断层的产状要素指走向、倾向、倾角、落差。
15、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应编写采后总结,应在开采结束30天内提出。
16、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个类型。
17、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其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在2—210L/s.m内。
18、矿井涌水量观测一般应分矿井、分水平设站进行观测,每月观测1—3次。
19、矿井涌水量观测应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要求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或其它先进测水方法进行观测,且测量工具、仪表要定期检验,以减少人为误差。
20、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要标明采空积水区及其最低点的具体位置和积水处外缘标高,并外推60米为积水老空警戒线。
21、采掘工作面进入积水警戒线后,必须进行超前探放水,并在距积水实际边界20米处停止掘进,进行打钻放水,且探放水钻孔必须具有孔口控水装置,在确证积水被基本放净后,才允许继续掘进。
22、突水点突水量的等级标准:小突水点≤60m3/h,中等突水点≥60~600 m3/h,大突水点>600~1800 m3/h,特大突水点≥1800 m3/h。
23、水文地质复杂型和极复杂型的矿井,矿井充水性图每3—6个月补绘一次。
24、在突水系数计算公式:Ts=P/(M-C p)中,Ts代表突水系数,单位kgf/cm2·m;P指隔水层承受的水压,单位kgf/cm2,M指底板隔水层厚度,单位m,C p指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程度,单位m,在轩岗矿区C p一般取10—12m,根据全国经验数据底板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6。
25、有突水威胁的矿井,要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置安全出口,并规定避灾路线,并设置路标,并且要让全矿井下作业人员都熟悉它,以备一旦突水,能够安全撤离,避免意外伤亡事故。
26、井口和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必须高出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位。
27、在受水害威胁的地区,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在巷道掘进前,必须采用钻探、物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
同时地测部门要写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并制定防治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地测等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防治水管理机构会审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工作。
28、在预计水压大于1kg/cm2的地点探水时,应预先固结安全套管、套管口应安装可控闸阀,套管深度、固结方法应在探放水设计中规定。
29、探老空水、探水钻孔一般应成组布设,并在平面图上呈扇形,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3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1.5m。
30、探放断层及底板岩溶水的钻孔,必须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
31、探水钻孔除兼做堵水或疏水用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58mm,探放老空积水和本矿老空积水的超前钻孔,一般超前距不得小于10—20m。
32、矿井主排水水泵必须要有工作、备用、检修三套水泵。
其中工作泵的能力,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泵的能力不小于工作泵能力的70%,并且工作泵和备用泵的总能力应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检修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泵能力的25%。
33、矿井主排水管路必须有工作和备用两套水管。
主要泵房至少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这个出口应高出泵房地面7m 以上。
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在这个出口的通路内,应设置容易关闭的既能防水又能防火的密闭门,泵房和水仓的连接通道应设置可靠的控制阀门。
34、矿井的天然充水水源分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种水源。
35、一般探放水的对象包括老窑、断裂构造、陷落柱、导水钻孔和充水含水层等。
36、矿井探放老窑水的原则:积极探放原则、先隔离后探放的原则、先降压后探放的原则、先堵后探放的原则。
37、能利用储量是指煤层的厚度、质量符合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储量。
38、工业储量是指在能利用储量中,可以做为设计和投资依据的那部分储量。
39、可采储量是指在工业储量中,可以采出来的那部分储量。
工业储量减去设计损失量即为可采储量。
40、能利用储量的最低可采厚度,在煤层倾角小于25°的地区,非炼焦煤为0.8m,最高可采灰份为40%。
41、动用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两部分。
42、损失量分为设计损失和实际损失,其中设计损失指在矿井(或采区,工作面)设计中,根据国家技术政策规定允许丢失在地下的那部分储量,实际损失指开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损失,包括实际工作面损失、实际采区损失、实际全矿井损失。
43、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是指由于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目前技术水平确定无法开采的局部地区的储量。
44、“三下”煤柱储量指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留设的安全煤柱储量。
45、地质预报应做到月有月报、年有年报,预报内容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等。
46、如当月生产计划变更且作业区存在水害隐患要提前5—6天发水害通知单。
47、防治水工程必须有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工作结束后有总结报告。
48、矿井每月要进行一次防治水隐患排查,并有书面排查分析记录。
49、水情水害预报应包括周分析、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及年、季、月总结,并按年装订成册。
50、对井田范围及周边的关闭、废弃的水煤窑进行调查、分析,记录在案,对其分布、开采范围、对生产的危害情况建立调查台帐。
51、矿区地面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网、边角网、测边网和导线网等方法建立。
52、矿区地面高程控制网可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建立。
53、井下经纬仪导线点分永久点和临时点两种。
54、永久点应设在矿井主要巷道中,一般每隔300—500米设置一组,每组至少有三个相邻点。
55、基本控制导线应沿矿井主要巷道敷设,采区控制导线应沿采区上、下山,中间巷道线运输巷道及其他次要巷道敷设。
56、用钢尺丈量基本控制导线时,必须采用经过比长的钢尺。
57、基本控制导线一般每隔300—500米延长一次,采区控制导线应随巷道掘进每30—100米延长一次。
58、在延长经纬仪导线之前,必须对上次所测的最后一个水平角进行检查,两次观测水平角的不符值不得超过:7″导线为20″、15″导线为40″、30″导线为80″。
59、采区测量包括采区内的联系测量、次要巷道测量、回采工作面和各种碎部测量。
60、采区内通过竖直巷道导入高程,应用钢尺法进行两次导入的高程之差不得大于5cm。
61、主要巷道中线应用经纬仪标定,采区次要巷道中线也可用罗盘仪等标定。
62、主要巷道腰线应用水准仪、经纬仪或连通水准器标定,次要巷道腰线也可用悬挂半圆仪等标定。
63、最前面的一个中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一般应不超30—40米。
64、激光指向仪的设置位置和光束方向应根据经纬仪和水准仪标定的中、腰线点确定。
65、巷道每掘进100m应至少对中、腰线点进行一次检查测量。
66、贯通测量的预计误差一般采用中误差的2倍。
67、贯通工程两工作面的距离在巷道中剩下15—20m煤巷中剩下20—30m时,测量负责人应以书面报告矿技术负责人,并通知安检和施工区、队等有关部门。
68、对掘进给向工作质量的的要求概括起来就两点:及时、准确。
69、3000m以上的贯通测量应有设计、审批、总结。
70、巷道施工标定前须对作为起算数据的上一级导线(点)进行检测。
71、绘制贯通测量导线图,比例尺应不小于1:2000。
72、巷道掘进在透巷或进入危险区前地测部门必须按规定的安全距离用通知单的形式事先同时施工单位。
73、各种矿图的绘制应符合准确、及时、完整、美观的原则。
74、矿井联系测量的目的就是使井上、下采用同一坐标系统。
75、煤矿测绘资料按内容和表示方法可分为煤矿测量图、测量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计算资料三大类。
76、井上下对照图是反映地面的地物、地貌和井下的采掘工程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综合性图纸。
77、测量工作的两个基本基本原则是:先控制后碎部、先整体后局部和步步有检核。
78、测量工作的基本工作内容就是:测角、测距、测高程。
79、平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称为空间平面的三要素。
80、把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去,称为测设(也称放样)。
81、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方位角。
82、观测误差的发生主要有:仪器误差、人的因素和外界因素三个方面。
83、观测误差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84、GPS测量时,接收机至少要接受4颗卫星,才能正确解算。
85、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
86、煤矿所用测量仪器应每一年检校一次。
87、三下压煤指的是:铁路下、水体下、建(构)筑物下。
88、矿井三量指的是: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89、钢尺量边应以不同起点读数三次,读至毫米,长度互查不大于3mm。
90、轩岗矿区的主要可采煤层为2#、3#、5#煤层。
一、地质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根据煤矿生产不同阶段的要求,提供有关的各种地质测量资料,为煤矿正常生产当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