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炎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85.92 KB
- 文档页数: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00例临床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人由于全身呼吸疾病的改变,免疫功能减退,咳嗽反射减退、吞咽障碍、误吸等,导致CAP发病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回顾分析100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C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12月收治老年肺炎患者100例,男62例,女38例,平均65~95岁,平均77±5.4岁,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版)》。
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CAP患者临床表现基础疾病,病原菌分布及治疗和转归,所得结果以(X±S)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CAP患者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45例,伴胸痛12例)发热34例,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22例),神经系统症状(表情淡漠、嗜睡、烦躁等18例),循环系统症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
X线表现:双侧支气管肺炎55例,单侧支气管肺炎43例,大叶性肺炎2例。
血常规中WBC>10×109 56%。
WBC<4.0×109 18%,正常范围36%,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均超过正常。
基础疾病:100例中有90%有基础疾病,主要有高血压病4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例,肿瘤20例,同时有2种及3种慢性病56例。
病原菌分布情况:入院后54例行痰培养。
送检率54%,检出病原菌28株,检出率51.8%,其中肺炎链球菌7株,铜绿假单胞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7株,大肠埃希菌5株,葡萄球菌1株。
并发症:并发呼吸衰竭38例,感染性休克16例,心力衰竭4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4例,水电解质紊乱63例。
治疗和转归:治愈及好转83例,死亡9例,8例放弃治疗,平均住院26.5±6.2天。
老年肺炎73例临床特点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临床特点,以便提高其诊治水平。
方法:对73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肺炎发热、胸痛、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较少,但精神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气促等非典型症状明显增加,白细胞计数和嗜中性粒细胞分类多不高;痰培养细菌谱中病原菌前4位依次为:假单胞菌8株(18.0%),克雷伯菌属12株(27.0%),大肠埃希氏菌8株(18.0%),葡萄球菌属7株(16.0%)。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敏感的药物为万古霉素;对大肠埃希氏菌及克雷伯菌敏感药物为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和酶抑制剂联合制剂;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吡肟及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
肺部ct多为支气管肺炎伴胸腔积液,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治疗时间长。
结论:老年肺炎具有独特临床特点;应根据痰培养合理选择抗生素,以防止药物耐药率上升。
【关键词】老年肺炎临床特点抗生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肺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上升,其诊治日益受到重视。
老年肺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为了防止诊断延误或治疗措施失当,掌握老年肺炎临床特点,根据痰细菌谱变化合理选择抗生素尤为重要。
通过本文旨在提高老年肺炎诊治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共收治老年肺炎73例,其中男52例,女21例,年龄为60~87岁,平均68.6岁。
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肺炎诊断标准。
其中咳嗽咳痰或胸痛18例(0.29)并以黄白痰和白黏痰为主;发热11例(0.21);气促 14例(0.17);嗜睡或躁动等表现者16例(0.14);有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者14例(9.2)。
肺部体征以湿罗音为主29例,其次呼吸音减弱19例,无明显异常15例,心律失常10例。
1.2 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有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冠心病16例,糖尿病12例,高血压7例,脑血管疾病17例,肿瘤14例;55并发症有55例,其中呼吸衰竭6例,心功不全8例,水电解质紊乱21例,消化道出血4例,肺性脑病4例,肾功能不全10例,感染性休克2例。
老年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2010年12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老年性肺炎患者120例,就其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经积极抗炎治疗以及临床有效护理,120例患者均安全出院,无一例出现死亡。
结论老年性肺炎,发病隐匿,起病缓慢,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性肺炎;临床诊断;治疗;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84-02老年性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性肺炎成递增趋势。
老年性肺炎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常误诊,漏诊,并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合并症,给后期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1],2010年12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老年性肺炎患者120例,现就其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论述如下。
1 临床资料2010年12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老年性肺炎患者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岁。
合并的基础慢性疾病有,合并慢支患者40例,合并肺气肿患者40例,合并冠心病患者20例,合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20例。
2 临床特点老年性肺炎多为支气管肺炎与青壮年肺炎不同。
表现为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常在意识障碍和长期卧床时发生。
老年性肺炎起病常隐袭,常以食欲不振、无力等症状起病,咳嗽、咳痰、发热、气短等症状多见,发热以低热为主,少伴有畏寒,极少有咯血,此类患者易合并脱水,此时痰液易变稠难以咳出,进一步加重了通气障碍。
其预后欠佳,此时及时补液病情可得到进一步改善。
听诊肺呼吸音减弱,部分患者有细湿啰音。
半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但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多伴有核左移。
半数合并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极易发生电解质紊乱,以低钠、低血钾症为常见,常易并发呼吸衰竭,多数有心电图异常改变。
80例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提高老年肺炎的诊疗水平。
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肺炎病人,根据患者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结果老年肺炎冬春季发病率高,起病隐匿,呼吸系统症状不典型,可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和主要表现,特异性症状体征较少,胸部x线多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征象,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死亡率高。
结论老年肺炎发病多不明显,表现多种多样,无恒定症状,而且并发症较多,有很高的死亡率。
提高老年肺炎患者的治愈率,最主要的是要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关键词】老年肺炎;临床特点;临床分析老年肺炎指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所患肺炎。
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肺炎均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肺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老年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误诊率”为10.8%—39.3%。
本文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肺炎病人,根据患者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肺炎病人,患者年龄6o~82岁,平均年龄68.6岁;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
肺炎诊断符合第6版内科学肺炎的诊断。
春冬季发病49例(61.25%),夏秋季发病31例(38.75%);发病诱因:上呼吸道感染24例(30%),受凉31例(38.75%),劳累14例(17.5%),其他诱因11例(13.75%)。
1.2临床表现症状高热(39℃以上)19例(23.75%),低热(38~39℃)35例(43.75%),体温正常26例(32.5%)。
老年卧床病人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摘要:吸入性肺炎一般为口腔内容物胃、食管反流到气管当中引发的疾病,为长期卧床老年鼻塞患者相对常见的并发症,会对于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近几年伴随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老年患者的卧床数量逐步提高,大部分患者无法经口进食需要采取鼻饲进行营养供给,卧床患者长期鼻饲进行供给会由于食物呛咳、反流、胃潴留等引发其出现吸入性肺炎,未及时治疗会引发各类严重问题,使患者死亡。
本次针对吸入性肺炎的相关临床表现以及疾病概念判断标准进行综述,探讨长期卧床的患者产生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护理进展,降低临床老年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卧床病人;护理;危险因素;吸入性肺炎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加重,临床由于各类疾病及其他原因引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与其相关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
吸入性肺炎为老年人常见疾病当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产生吸入性肺炎,会使其病情加重,提高死亡率,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为使老年护理人员能够早期识别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使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
本次将针对于老年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预防以及护理进展展开综述。
1吸入性肺炎概述吸入性肺炎一般为吸入异物后导致患者机体当中肺合并细菌性炎症,病情严重者会引发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以及低氧血症,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患者吸入异物后会引发喘鸣及咳嗽剧烈,导致其神经不清,在吸入1~2小时后会突发呼吸困难,引发咳浆液性泡沫状痰液,导致其出现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并伴有二氧化碳滞留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一般判定标准为患者胃内容物大量由口鼻涌出,并从患者的呼吸道中吸出,使其气促明显,诱发患者肺部啰音升高,使其血氧饱和度突然性降低。
2老年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2.1年龄因素伴随年龄逐步增加,老年人身体素质不断降低,其反应力进一步下降,容易将食物以及内分泌误吸到患者的下呼吸道当中,引发患者产生吸入性肺炎,针对于吸入性肺炎患者年龄进行研究,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上的占据85%。
老年肺炎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的相关经验。
方法:对我院 2010 年 7 月至 2011 年 7 月收治的34 例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对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个体化、全方位的耐心、细致的护理后,34 例老年肺炎患者,其中治愈 19 例,占55.88%;有效 13例,占38.24%;无效 2 例,占 5.88%;总有效率为 94.12%。
结论:针对老年肺炎临床特点,采用个体化、全方位,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肺炎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肺炎;老年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8—01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老年肺炎指的是 65 岁以上老年人所患肺炎。
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及各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很容易患老年性肺炎[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威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科对2010 年 7 月至 2011 年 7 月收治的34 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并予耐心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34例,其中男 20 例,女 14 例,年龄 68 -92 岁,平均 78 岁,其中单纯肺部感染8 例,合并其他疾病患者26 例,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12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4例、脑梗塞后遗症4例。
入院后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体征、胸片和有关实验室检查,均符合肺炎诊断标准。
入院后给予敏感的抗生素、氧疗、止咳棑痰、加强营养支持、对症及耐心细致的专科护理。
本组患者治愈19例,好转 13 例,无效 2 例,住院时间为 12-21天不等,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