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熔金属表面高温抗氧化涂层技术现状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8
第32卷第4期 2013年4月 中国材料进展
MATERIALS CHINA Vo1.32 No.4 Apr.2013
难熔金属表 面高温 抗氧化涂层技术现状
张绪虎,徐方涛,贾中华,李海庆,何开民,陈道勇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北京100076)
摘 要:概述了国内外难熔金属表面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研制现状。涂层主要分为5大体系,其中硅化物涂层是应用最为广泛 的涂层体系,高温氧化环境下硅化物能够生成玻璃态SiC ,有效阻挡氧向内部扩散,起到防护作用。贵金属体系是抗氧化性 能更为优越的材料体系,其中Re/Ir是目前性能最高的高温抗氧化材料,Ir涂层的致密性及厚度是决定其抗氧化寿命的主要 因素。国内目前已形成自1 200℃至2 000℃应用的一代铌铪合金涂覆硅化物涂层、二代铌钨合金涂覆硅化物涂层、三代铼基 材涂覆铱涂层共三代材料体系,其中一代广泛应用于卫星、飞船等多种型号产品,二代应用于卫星并于2012年5月首飞成 功。目前国内致力于Re/Ir材料体系的工程化应用研究,已进行短喷管试车,试车温度高达2 090℃,累计时间300 s,涂层 未失效。 关键词:难熔金属;姿/轨控发动机;推力室;高温抗氧化;涂层 中图分类号:V45;V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962(2013)04—0203—08
Overview of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Coatings on Refractory Metals
ZHANG Xuhu,XU Fangtao,JIA Zhonghua,LI Haiqing,HE Kaimin,CHEN Daoyong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terial&Processing Technology,Beijing 100076,China)
Abstract:The overview 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coatings on refracto. ry metals.Silieide coatings on Nb alloy have been using widely,as glass phase SiC2 is formed at high temperature oxida— tion environment.Re/Ir iS considered as best material of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and the life of Ir coating is affected by thickness and compactness.In China.three generations materials used for 1 200~2 000 oC have been devel— oped,including 1 st generation NbHf alloy using silicide coating,2nd generation NbW alloy using silicide coating and 3rd generation Re using Ir coating.The 1 st and 2st have been used to satellite and airships.Now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tudy of the Re/Irmaterial is proceeding.Short nozzle of Re/Ir has been tested.and the temperature of combustion chamber wall reached 2 090℃.for 300 S without failure. Key words:refractory metals;attitrde or orbit control engine;thruster chamber;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 ance;coating
1 前 言
难熔金属包括钨、钼、钽、铌、铼,凭借其优异的 高温力学性能,在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双组 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是其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发动
机推力室燃料燃烧温度可达2 700℃,虽然在内壁采用 了液膜冷却技术,但壁面温度仍然高于1 000℃,难熔
金属在此环境下易发生氧化,如铌合金在600℃以上就
收稿日期:2012—11—24 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张绪虎,男,1966年生,研究员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3.04.02 会发生“pest”灾难性氧化。因此,难熔金属表面必须涂 覆高温抗氧化涂层进行防护 。 。自20世纪50年代至
今,各国针对各种难熔金属表面抗氧化涂层进行了大量 研究,形成了铝化物、氧化物、硅化物、合金涂层、贵
金属(铂、铑、Ir)5大涂层体系。
2 难熔金属涂层技术现状
难熔金属表面高温抗氧化涂层5大体系如表1所示。
涂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考察其耐高温性能(耐温性)、 耐热震/热疲劳性能(耐热性)和抗热流冲刷性能(抗冲刷 性),只有3项性能全部达到一定技术指标,涂层才能满
足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长寿命、多脉冲使用要 第4期 张绪虎等:难熔金属表面高温抗氧化涂层技术现状 205
层在使用过程中,SiO:的形成和si元素的损耗同时进
行,随着时间延长,当生成的SiO 不足以形成完整致 密的表面层或者无法弥补涂层中不断增加/增大的缺陷,
氧就会渗透至基材导致其氧化,并失效破坏。
si元素的损耗主要取决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的因素。从热力学的角度出发,si元素的损耗主要是气
态SiO的生成,这取决于环境温度及环境氧分压。图4
示出了R512A涂层中各元素不同氧化温度下的临界氧 分压,其中Cr,Ti,Nb在氧化环境下形成单一氧化物
Cr20 ,Ti:0,,Nb:0 ,Si则因为温度或氧分压的影响 生成SiO或SiO 。随着温度升高,生成SiO的临界氧分
压不断增大。选取1 300℃、1 600℃以及1 800 oC计算
临界氧分压结果如表2所示。计算结果表明,si+0,一
SiO反应发生的临界氧分压极低,si+SiO:一si0反应发 生的G为正值,所以仅依靠单纯热力学因素,很难生
成SiO。分析认为,动力学因素是si元素损耗的主要 因素,体现在以下方面:SiO为气态,在高温下迅速挥
发,直接导致si+02一Si0和si+SiO:--*SiO反应的发 生,并且随温度升高或者氧分压降低反应速率增加;
SiO 为玻璃态,粘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速气流环境
下粘性降低的SiO:流失速率增大,加速si的损耗。
TemDe ratu re/℃ 图4各反应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临界氧分压 Fig.4 Critical Po2 of several reac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表2各种元素在不同温度下氧化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与临界氧分压值 Table 2 AG and Critical PO2 of several oxides at diferent temperature
通过两组试验结果可证明上述分析结论。第一组试
验:在100 Pa和101.322 kPa环境下对硅化物涂层进行 氧化试验,试验环境设计如表3所示,实验后试样形貌
如图5所示,1#和4#试样中心位置元素分析结果
见表4。101.322 kPa下,试样氧化后表面呈现均匀、 致密的氧化物表面,主要为Si,Nb,Cr,Ti的氧化物,
而100 Pa下,试样氧化后表面可观察到明显“黑斑”, “黑斑”处出现大量微小孔洞,元素分析未发现si元素,
主要为Nb,Cr,Ti的氧化物。这就证明了低氧压的情况
下,si元素损耗大幅加剧。对比3#与4#试样发现,4# 表3不同温度不同气压试样抗氧化试验设计
Table 3 Tests of oxidation resistance at diferent temperature and air pressure “黑斑”面积增大,证明了温度升高,加速了si元素的
损耗。第二组试验结果来自于涂层试片静态(大气环境
下通电加热,无燃流冲刷)抗氧化试验寿命与发动机试
车寿命的对比。静态试验下,“815”涂层寿命在1 600
℃下不低于10 h;热试车情况下,相同厚度的“815”涂 层在l 500℃下寿命不超过8 h。这证明气流冲刷加速了
si的氧化反应速度,进而加速了si的损耗。 表4 1#与4#试样中间区域元素分析结果 Table 4 Factors for hot—・wall microwave-transparency study
Elements,Atomic percentage/% 0 K Si K Ti K Cr K Nb L Hf L Quantum 1 fmiddle)64.05 15.53 3.35 13.05 2.30 1.72 100 4 (middle)70.96 0.00 3.95 3.76 19.62 1.71 100
综上所述,硅化物涂层抗氧化的主要原因是SiO:
生成后,在表面形成完整致密层,抑制氧向内渗透。硅
化物涂层失效则是高温、低氧压等热力学因素下,气体
挥发、气流冲刷等动力学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静态 第4期 张绪虎等:难熔金属表面高温抗氧化涂层技术现状 207
应用于平台卫星远地点发动机(图8b),于2012年5月
底首飞成功。
Y▲ 1 1 ▲▲
(a) (b) 图8硅化物涂层发动机推力室:(a)“815”涂层. (b)“056”涂层 Fig.8 Thrust chamber using silicide coatings:(a) “815”coating and(b)“056”coating
MoSi,涂层尚未取得型号应用,但是通过静态性能 比较,MoSi,涂层较“056”涂层有进一步提高,静态1
800℃下寿命不低于15 h,估计其发动机试车温度1 600 ℃下可满足寿命不低于7 h的要求。
2.2贵金属涂层技术 2.2.1 Re/Ir材料体系及抗氧化机理 贵金属材料抗氧化主要依靠其高熔点以及低氧渗透 率,属于无化学反应的纯物理防护。其防护性能取决于 材料熔点、挥发性氧化物生成的耗损速率及涂层与基材 的互扩散速率。 Re/Ir材料的应用可行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Ir的 熔点2 447℃,1 200 oC以上无氧化物生产,且2 200 oC 下,氧渗透率仅有10 g・am~・s~;二是Re,Ir热 线膨胀系数接近,Re为6.63×10~/K,Ir为6.4× 10~/K,保证了高温应用时二者之间的结合强度。对 Re基材/Ir涂层的结构体系而言,其材料失效主要取决
于二者的互扩散。由于Re抗氧化能力差,当Re扩散至 Ir涂层表面并且原子百分比超过20%时,Ir涂层将迅速
失效。 由Re.Ir相图(图9)可以看出,Re和Ir在热处理 过程中没有新相的生成,而是伴随Re中固溶Ir与Ir 中固溶Re。研究工作表明 ,Re—Ir体系扩散过程中, Ir基本上不动,而是Re向Ir中扩散。此扩散符合半 无限介质扩散模型,则扩散过程中Re的浓度变化可 表达为:
c( , )= oo1卜 ‘ J
其中, 为100 Pct,erfc为误差函数,D为扩散系数, 遵循阿雷尼乌斯Arrhenius公式: n D=D0exp(一 ) Rhenium,AtomiC Percent/%
图9 Re—Ir相图 Fig.9 Re—Ir phase diagram
其中,D。为扩散常熟,Q扩散激活能,R为气体常数,
为8.314。带入常数后浓度的表达式为:
C( ,t)=
㈣1-erfc(/3.14 x 10-h‘
e T t2 3 ]J
这里取100 LLm厚Ir涂层表面Re浓度为20%时,涂层
失效。得涂层失效时间与温度关系为:
C(0.0001,£)=
O .0001 ]
通过计算,获得不同温度下的失效时间如表5所示。
Re-100 iJm Ir in diferent Temperatures
根据计算结果,1 900 oC下10 h后20%Re的扩散
深度约为23 txm,与测量结果(图10)对比相差不大。 但是对比粉末冶金/电弧沉积制备的Re/Ir试片的试验 结果(2 000℃下寿命7 h)发现,存在数量级的差别(计
算结果为141 h),这主要是由于电弧沉积过程中Ir以微 小颗粒的状态沉积在Re表面,不可避免存在微小的间 隙、孔洞等缺陷(图11a),为Re扩散提供了快速通道;
另一方面,Ir在高温下伴随着晶粒长大,并形成明显晶
界(图11b),也为Re的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上述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