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卷老师详解高考语文4大最易失分点(整理精校版)

阅卷老师详解高考语文4大最易失分点(整理精校版)

阅卷老师详解高考语文4大最易失分点(整理精校版)
阅卷老师详解高考语文4大最易失分点(整理精校版)

阅卷老师详解高考语文4大最易失分点

高考二轮复习

0306 07:55

::

阅卷老师详解高考语文4大最易失分点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学生们的复习进入查漏补缺的备考阶段。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和老师服务,特邀往年参加评卷的各科教师,针对高考评卷中学生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日渐临近之时,笔者就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评卷中发现的问题结合2015届高考模拟的备考谈点粗浅的意见,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作文

作文有60分,占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2015届高考模拟评卷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书写不佳。书写是个大问题,这一点要引起足够重视。书写问题所造成的失分,不单单表现在作文评卷中,其他方面包括诗歌鉴赏、名句默写、文言文翻译、现代文阅读,都存在这一问题。因为你书写不佳,可给可不给的分,不给;因为你书写不佳,可扣可不扣的分,扣了。“不给”也好,“扣了”也罢,都不违反评卷原则,希望能引起同学们重视。

实行网上评卷后,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答题纸,这种答题纸,既可以炫美又能够显丑。这使得书写好的同学更能显出自己美丽漂亮的“手迹”,书写不佳者只好丢丑了。据统计,每20篇作文中就有1至2篇的字迹几乎无法辨认。字体太小、笔画太细、字迹太潦草,扫描到电脑上根本看不清,这又怎能取得好成绩呢?其实,不失分的书写并不难做到。如果你原本书写水平不高的话,请你记住,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练习了,一不要写连笔字,二不要写潦草字,

平时写作业或考试时规范地写,讲究卷面,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方便阅卷”,就会减少隐蔽性失分。

每年高考都出现不少满分作文,这些作文书写都是一流的。评卷过程中满分作文的出笼有一个严格的过程:评卷老师——评卷组——专家组——检审组。一般确定给出满分时,评卷者常常会下意识地浏览其它题答卷情况,尤其是名句默写题和语言表达题,若这些题得分不佳,一般不会给出满分。

2.审题不准。2015届高考模拟作文材料是“兔子学游泳”的寓言故事,其中涉及许多对象:教育家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动物管理局、受教育者兔子等。其命题实质是,想从如何应对危机、教育的培养方向、关注人本等方面启发考生思考,其内涵不单是对这些问题的表层关注,而是启发人们对如何找到适当的应对危机的方法,如何教育培养人,要不要从个体特质出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思考。因此,写作中,你仅关注一下这些问题就想拿高分是不可能的,必须有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深切感悟与思考,必须就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正确的理性判断。就题目本身而言,此题尽管有几个较好较明确的立意,如“全面发展与发挥个人特长的辩证关系(核心立意)”、“学会及时转变(变通)”、“不要发展自己的弱点”、“要发现特长,因材施教”、“认清自我,发挥优势,张扬个性”等,但因材料过长,信息过多,考生可能会在一些边缘信息点如“成功的90%来自汗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等方面过多关注,从而造成偏题或跑题现象。

就2015届高考模拟作文材料而言,“让特长绽放异彩”、“全面发展更要凸显优势”、“千招会莫如一招精”等就属上好的题目。

题审得好不好有三个标准:①合不合题意;②合不合命题类型的要求;③是否满足命题人的要求。

3.语言低幼化。语言表达的差异,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语言表达上的得分点有三个:①恰当使用常用修辞手法。②成语典故、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广告语、歇后语、流行歌词等也能起好作用。③文言词语,文言句式(有生命力的)可以使用,但需恰当。过头了,一切就失去意义。

好的文章,书写是优美的,审题是准确的,语言是能传递美感的。一句话,它能让读者品尝到梨花溪月的美妙。

二、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难就难在考生对教材应知知识掌握不到位。高中三年重点掌握120个文言实词,18个虚词,117个古今异义词(含初中的60个),84个通假字(含初中50个)。要说不多,但灵活掌握可就不容易了。

2015届高考模拟文言文翻译题设题两道:(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第一句注意“交结”为古今异义和“令长”、“指麾”、“者”等词的落实;第二句注意“合境”和“从而”、“居住”为古今异义和“众庶”的落实。不少同学因为不能准确理解这些词语,造成失分。

所以,考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对所考查到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的掌握不准确,或是掌握过死,缺少灵活性。另外,译文不通顺,没有做到“达”的要求。

译文题要牢记:“实词虚词需盯准,字字句句要落实。”翻译时,实词、虚词都要盯准,不遗漏字词,尤其是虚词更不能忽视。比如第一小题中“者”与“指麾”构成“者”字结构,可译为“……的”或是“……的人”。翻译时字字须落实,忽略任何一个字,都有可能出错。

另外,文言翻译要按照翻译规律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建议考生在接下来的备考中,最好把常见实词、虚词,课本中出现的重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文言句式、固定句式的翻译格式等重新整理识记一下,并有意在做题中加以巩固。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或主谓倒装等,翻译时都需调整语序。

三、诗歌鉴赏、文学作品阅读

1.欠条理与规范。从评卷中,我感到诗歌鉴赏题绝大多数考生都能联系题目,联系注释并按照“语言——意象——意境——情感”的诗歌鉴赏步骤做题,散文阅读的文本意识,分条作答意识都有。主要问题是给出的答案语言不通顺,无条理,如果进一步整理一下答题语言,不忘回归文本,结合相关内容作答,得分的情况应当会更好些。

2.答案不完整。比如诗歌鉴赏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全诗共写了8种景物,可不少同学只答出3到5种。评卷标准是:答出2到3种得1分;4到5种得2分;6种以上得3分。

再比如第17题“在文章最后,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一问的正确答案是四种修辞,只答对一种修辞的,评分标准是不给分,答对两种修辞得1分。第二问,也有许多考生只答“表现了石油工人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表达了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而忽略掉其它两个答题要点。而且,还忽视了题干中“简要分析”的要求。

四、语言表达题

2015届高考模拟语言表达题主要考查三个方面,一是语段的修改类。二是图文转换类。三是句子仿写类。与前两年相比,高考语言表达题不再注重形式的一味创新,而给人的感觉很实在,不加渲染——这不是没有创新,而是要求学生在内容上求“实”。

从评卷情况看,需要重点强调的就是看清题干要求,按要求作答,要什么给什么,问什么答什么。语言表达类题目只要看清题,按要求作答,得分基本不会出现太大落差。2015届高考模拟之所以出现得分不理想或偏低现象,主要是由审题不够仔细造成的。

如第19题: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题干中,有“从构形角度”五个字,可不少考生没有仔细审读,造成了丢分。第20题仿句“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失分主要在于没有明了句式特点(所写三个句子与例句结构相同,有三个大句构成,每个大句有三个子句构成,每个大句的三个子句分别为主谓、动宾结构)、修辞(三个大句形成排比)、句间关系(三个大句的话题,意义上形成递进关系;每个大句的三个子句间,子句1为果,子句2、3为因)。

语言运用部分历来被称作高考的试验田,每年高考,各科试卷都有原创试题,它体现着高考命题的渐变性。它的最大特点是变化和创新,是对学生语言

运用能力的综合检测。这个部分做得好的同学,整个语文试卷基本上也能够做得较好。

如何应对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语用题呢?

1.关注课本。要多注意课本中经典的小说、戏剧、散文,特别是那些写人写物的有代表性的文段和句子,要多读、多设计、多推敲。

2.关注生活、关注热点问题。每天都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和小事,值得关注的有意义的生活现象,引人争议的社会热点和焦点。如国庆阅兵、甲流防控、金融危机、气候会议、全民偷菜、房地产、甚至影视中的现象如“蜗居”等;2015届高考模拟中国教育关键词,如:校长实名推荐制、总理听课、绩效工资、被就业、人梯救人、倒闭门、学术造假、富二代、教育均衡化等,这些都可以有意识让学生去概括、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去辨证看问题,从积极层面去认识生活中的美;还可以设计一些概括类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练习。

总之,在2015届高考模拟的高考备考中,我们应当重视五个方面:

第一,加大对源点知识及题型的解析训练;

第二,立足教材,重视教材知识的积累及活用;

第三,关注传统题型并结合时代特点,注入新的内容,注重语文知识灵活掌握;

第四,重视知识的迁移训练;

第五,写作上,应加大审题立意训练。另外,要重视新老教材的过渡性,在教学中对新教材的知识与体现的能力要有所渗透。

成语知识点:高考语文中560个常考易错成语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2021届重庆市主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届重庆市主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方言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在现有的交通通讯、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中国南方地区多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的还会说壮语。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部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还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这种文明意识,其实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并成为一种习惯。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好度,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 (摘自《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人民网)材料二苏州历来重视对苏州话的保护和传承。 2008年,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首批试点地区,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地方口头文化语料。2012年,苏州市语委办启动苏州话保护工程。截至目前,苏州市语委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小学生普通话、苏州话、英语口语比赛;苏州市语委办已举办了五期苏州话辅导师培训班,培育了四百多名苏州话辅导师;苏州市教育局、市语委办、市广电总台已举办了三届苏州童谣比赛。另外,本地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批关于苏州话的节目;二十多条公交线路同时使用普通话、苏州话报站;《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也对苏州话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

高考语文成语改错题易错成语汇总!

第一类、望文生义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二类、对象误用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温儒敏最全解析_新高考语文的7点变化与应对策略分析

温儒敏最全解析:“新高考”语文的7点变化及应对策略 2018-10-24 21:55 历史/阅读/高考 10月11日,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人教版语文教材及统编本(人教社)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以《“三新”与语文教学改革——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为题,在深圳市作了专场讲座。 目前,高考变动已势不可挡,因势而动的新课标也对语文教学提出诸多要求,然而新高考究竟注重考查学生何种能力?又应当在实践中以何种科学方法应对为宜?希望本篇能助诸君在前行中涤清迷雾…… “高考正在变动,一个是招生制度的改革,一个是考试内容的改革。未来几年,全国高考主要是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科目上有大改革,招生制度的改革还是很谨慎,但其实招生制度改革才是根本性的。 高考改革,对高中老师来说,教学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我提一些建议,完全是个人学术研究的一种看法,而且这个看法可能还不全面。” 新高考 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阅读量,越来越注重阅读速度。 五年前,高考语文试卷面大概是6000-7000字,现在已经到8000-10000字。 去年比前年,今年比去年,每年卷面的字数都会略增,基本上是3%-8%的幅度。阅读量大,文字量很大。如果学生总是刷题,阅读速度很慢,无法一目十行,这样是不行的。 那我们教高中语文,怎么办呢?教学中需要把精读略泛快读结合起来,也就是“1+X”(注:下文有详细说明)。 譬如说一篇古文用60%的时间去教,剩下的时间就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古文。我们也要教学生方法,如中轴线、不动唇、不指读等等。 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随着高考命题材料面拓展这一改革,一线教学需要调整思路,让课堂教学多往课外阅读延伸,多鼓励广泛读书,多关注社会,不能处处围绕考试只读那么一个小的范围。 题型将偏重检索和判断,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扩大阅读视野,考试几乎没有鸡汤文,《读者》《意林》等不太有用。

重庆高考语文试题及复习资料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语文试题卷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雪中送炭笑容可鞠戕害(qiāng)针砭时弊(biān) B.呕心沥血淋漓尽致纤维(qiān)汲取教训(jī) C.天涯海角丢三落四提防(dī)道行很高(héng) D.朋比为肩秘而不宣佛像(fó)看家本领(k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文字的力量和韵致。 B.张强一下子站了起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谁的是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 C.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会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 B.趁着在家无聊,我这个捣蛋鬼又有新点子咯!别以为我又要恶作剧,这次啊,我准备亲自下厨露一手──做一道家常小菜──炒土豆丝。 C.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 D.“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一勒默尔?汉森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高考语文易错拼音必考知识点大全

2018年高考语文必考易错拼音知识点大全 高考易错拼音,记住这些,这种题型的基本上不丢分! [A] 挨(āi)紧盎(àng)司熬(āo)菜鏖(áo)战拗(ǎo)断拗(ào)口令执拗 (niù)翁媪(ǎo) [B] 扒(bā)皮扒(pá)手茶壶把(bà)子拜把(bǎ)子耙(bà)地耙(pá)子(zi) 大伯(bǎi)子大伯(bó)稗(bài)官野史湖浜(bāng)炮(bāo)羊肉[炮(páo)制/炮(páo)烙(luò)/堡(bǔ)子(zi)/十里堡(pù)]刨(bào)冰[刨(páo)根问底]悖(bèi)论蓓(bèi)蕾(lěi)烘(hōng)焙(bèi)奔(bēn)命奔(bèn)命绷(bēng)带[绷(běng)脸/绷(bèng)了一道逢]蚌(bèng)埠(bù)[鹬(yù)蚌(bàng)相争]秕(bǐ)谷俾(bǐ)众周知如丧(sàng)考妣(bǐ)复辟(bì)辟(pì)谣裨(bì)益裨(pí)将弼(bì)辅刚愎(bì)自用髀(bì)肉复生泌 (bì)阳[分泌(mì)]秘(bì)鲁[秘(mì)书]狴(bì)犴(àn)蝙(biān)蝠(fú)飙(biāo)车鱼鳔(biào)小瘪(biē)三[干瘪(biě)]蹩(bié)脚别(biè)扭(niu) [别(bié)出心裁]傧(bīn)相(xiàng)屏(bǐng)气[屏(bìng)弃摒 (bìng)弃吐(tǔ)蕃(bō)[蕃(fān)(番)茄/蕃(fán)衍(yǎn)]亳(bó)稀薄(bó)[单薄(bó)/纸很薄(báo)]颠簸(bǒ)[簸(bò)箕(ji)]巨擘(bò)(权威人物)香饽(bō)饽(bo) [C] 采(cài)地 [采(cǎi)撷(xié)]嘈(cáo)杂蹭(cèng)蹬(dèng)差(chā)强人 意[差(chā)错/差(chà)不多/差(chà)生/差(chāi)事(shi)/参(cēn)差(cī)/岑(cén)参(shēn)]叉(chā)烧[车辆叉(chá)在路口/叉(chǎ)着腿(分开成叉(chā)形)/劈(pǐ)叉(chà)]搽(chá)粉金钗(chāi)侪(chái)辈觇(chān)视(看)孱(chán)弱潺(chán)湲(yuán)单(chán)于(yú)[姓单(shàn)/单(dān)车]阐(chǎn)释胁肩谄(chǎn)笑羼(chàn)水颤(chàn)抖[颤(zhàn)栗]绰(chāo)起场(cháng)院[一场(cháng)雨/场(chǎng)地]风驰电掣(chè)[掣(chè)肘]摧天坼(chè)地嗔(chēn)怪瞋(chēn)视寒呛(chen) 瞠(chēng)目结舌乘(chéng)机(趁(chèn)机)[史乘 (shèng)/千乘(shèng)之国]台称(chèng)(秤(chèng))[相称(chèn)/称(chēng)重]鞭笞(chī)魑(chī)魅(mèi)魍(wǎng)魉(liǎng)嗤(chī)之 以鼻踟(chí)躇(chú)[踌(chóu)躇(chú)/踯(zhí)躅(zhú)]汤匙(chí)[钥匙(shi)]褫(chǐ)夺豆豉(chǐ)整饬(chì)炽(chì)热彳 (chì)亍(chù)不啻(chì)(不止)刍(chú)议黜(chù)免怵(chù)目惊心

高考语文最易丢分的九大知识点

高考/备考辅导 高考语文最易丢分的九大知识点【导语】当你真正想完成一件事时,根本不会在意别人是否看到。备考漫漫长路,小编和你一起默默地走下去。以下是高考语文最易丢分的九大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雷区一:错字层出 在高考试卷中,令改卷老师最手软的就是因错别字被打0分的情况。比如6分默写题,不少同学其实是把文字全部默写出来了,但却被打0分。为什么?因为六个句子中,每一个句子都出现至少一个错别字,而按规定,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是最丢分的,每错一个字扣一分!不过,据阅卷老师说,错字特别多的卷子会影响老师的心理分,可能本来该得50多分的作文,因为老师印象不好,最后只打40多分,一丢可能就是5分甚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遗憾的。

雷区二:答卷马虎,答案再好都枉然 高考答卷马虎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这种卷子,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 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画一段,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肯定是得不了高分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点,不给分也是常有的事。 雷区三:心理不稳,难也丢分易也丢分 如果在某道题目中过于偏执,就会导致在后面的题目中答题时间不足,不少考生心情会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 雷区四:问牛答马,哑巴吃黄连 也就是由于审题不清造成丢分的失误,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审题马虎。有很多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没有根据题目给的方向答题。如语文名著中有个题:“流浪汉为什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一共有两问,但很多考生要么只答为什么,要么只回答结局如何。最后做检查可以规避此雷区。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训练不够造成的审题不清。比如同一个内容的题目,问法不同,结果许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内容,就急急忙忙下笔,把平常做的原文抄下,却没看到,人家问的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 雷区五:投机取巧,反蚀一把米 语文答题中曾出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考生写作文时,将试卷中一道阅读题全文照抄下来,结果被打成零分卷。据分析主要还是考生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 雷区六:乱做记号,惩罚可大可小 有些考生,平时做试卷时没有养成规范,喜欢乱涂乱画,乱做记号,这种习惯也被带到了高考答题中。比如,有的考生在答题纸上的一些小标题前画上星号或圈圈等,也许只是想让改卷老师看得更清楚一些,也许只是想弄得漂亮一点。据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出现这种情况,轻则被扣分重则被打0分。 雷区七:实话实说,吃亏在所难免

2011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语文试题卷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包扎(zā)殷红(yān)损兵折将(zhé)还看今朝(hái) B.劲敌(jnìg)答理(dá)转弯抹角(mò)悄无声息(qiǎo) C.阡陌(mò)膝盖(qī)舐犊情深(sh)ì刚愎自用(bì) D.镌刻(juān)恪守(kè)迄今为止(qì)煽风点火(sh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嗔怪博弈清澈见底鞭辟入里 B.夜宵边陲涣然冰释稳操胜券 C.遒劲晋升搬师回朝返璞归真 D.诀窍蓬松不谋而合崭露头角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C.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班妈妈”这个外号是她自封的,理由实在让人无语:“我的地盘我作主,你们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

D.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报业和出版业展览会上,德国一份堪称“革命性”的个性化报纸———“niiu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份报纸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 求量身定做,并以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纸张形式印刷出来,还能像传统报纸一样 投递到户。 一切很简单:订户只需在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前登录“niiu的网”站,从其合作伙伴(包括德国国内外部分报纸和网站)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排版.由专门的金司负责处理印刷,连夜生成一份独一无二的l6页彩版日报。这无疑就像素来只供应固定套餐的食堂开始提供幕式丰富的自助餐一样令人兴奋。翌日8时许, 订户就可以一边翻阅自己“主编”的报纸.一边享用早餐了。 仅仅30天,“niiu就吸”引了超过1000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niiu作为”一个垮越两种媒介形态的互动产物,既可被视为纸质媒体转型的有益尝试,也可被视为 网络媒体的大胆试水。“niiu的”成功说明.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可以超越竞争与对抗,做到互补共赢。 “niiu的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并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时常被人批评缺乏公信力,而“niiu的”合作伙伴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报纸,使其内容得到保障。“niiu的”内容供应商依据其被选择的内容数量获取利润,从而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隐形”发行量。这种 网上发行还促使传统媒体在提升新闻品质上更下功夫,增强竞争力。此外,传统媒 体还可以通过分析“niiu订”户选择文章的偏好,辅助调整报纸的内容定位。第二,这种新的形式开拓了纸媒的潜在阅读群,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并带动了“网际”印

高考语文最常见的23个易错考点

高考语文最常见的23个易错考点 易错1 多音字误读 易错分析:正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词性。如“刹”,共有chà和shā两个读音,作名词时读chà,作动词时读shā。二是词义。有些多音字的读音,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可以以义辨音。如“纤”有xiān和qiàn两个读音,作形容词表示“细小”时读xiān,作名词表示拉船的绳子时读qiàn。三是语境。可以把多音字的几个读音尽可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记忆效果。如“商店打折(zhé),顾客抢购。一阵折(zhē)腾,累得住院。不但没赚,反而折(shé)本”。四是语体。书面语读音一般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口语读音常用于口头交际中,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如“色”,书面语读音为sè,口语读音为shǎi。五是巧记。舍众取寡,以少推多。如“埋”只在“埋怨”中读mán,其余都读mái。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易错2 音近字误读 易错分析: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这些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完全一致。但如果其中的或声母,或韵母,或声调有细微的差别,就构成了音近字。命题者往往就在“近”与“同”上做文章。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没能把容易混淆的音近字准确地区别开来,就会给解题增加难度。正确识记这些字的读音,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把某类同音字集中起来记忆,会达到记住一串且印象深刻的效果。 易错3 形近字误读 易错分析: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有很多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如“戍、戌、戊、戎”可以编为“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十戈相合即为戎(rónɡ)”。应该说,对这类字音的识记,既要动脑筋求便捷,更要花工夫记忆,关键在于积累。而就具体题目来说,其中一定会有部分字音是我们已经正确掌握的。因此,审清题干,认真分析,结合字义,合理推断,运用比较排除的方法选出正确答案并非难事。 易错4 形声字误读 易错分析: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有的声母和韵母都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在解答中无法判断时,一般形声字注音为“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小,注音为“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大。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高考(论坛)试题,明了形声字读音设误的主要形式,即故意以声旁注音或故意以同一声旁不同形旁的字的常读音注音;另一方面要摒弃“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错误想法,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准确记忆,注重积累。 易错5 习惯性误读 易错分析:由于习惯原因,尤其是方言的原因,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无意识地把一些字“约定俗成”地读错。如把“豇”读成ɡānɡ,把“埋怨”中的“埋”读成mái,把“涮”读成shuā,把“档”读成dǎnɡ等。普通话基本功不扎实,在解题时常常会受习惯的影响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是解决习惯性误读问题的最好方法。我们平时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习惯性误读字。一是注重分类整理。注意收集生活中的习惯性误读字,从易错点入手分声母、韵母、声调三类进行整理。二是讲究即时记忆。一经发现,即时记忆,今天掌握一点,明天掌握一点,积少成多,不能等收集到一定的量才去突击强记。三是注意适时复习。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看看、读读,反复记忆,加深印象,直到真正掌握。 易错6 混淆形近字

高考语文120分以上的技巧

语文答题有技巧的。当初高考语文一百三多,每次模考一百二以上,从未失手。现在给高中的学子传授答题经验~这些是只会念答案老师不会讲的,想听的进。保证语文成绩有提高。 古诗看到题之后一定先分类,分成唐诗、宋诗、豪放词、婉约词。不同的类型回答时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唐诗是以情入诗,宋诗是以理入诗。 比方我们正常生活中表达思乡,成天把思乡挂在嘴边是低级的表达情感的表现。写景才是王道,比方写明月,进而写到家乡的月~比方写捧起家乡的黄土狂吻。这比单纯的语言表达强多了。 请同学们记住,唐诗都是以景写情,触景生情的。反应到答题上,你要记得这样几句话。写上了老师绝对给分:以景写情,触景生情,诗人通过对某某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某某感情,情景相生,使无形的人的愁思有形化,使有形的景色沾染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下面举例子,最后总结唐诗得分三步走“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廖乱边愁说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是唐诗啊!更进一步是边塞诗,我们通过后两句来体现怎么答题。 一般出题格式是这样的:某句写的好不好,好在哪里,去掉行不行之类的。这是历年出题的唯一套路,其他出题方

法和这个是等价的,因为他让你回答的内容是一定的。这里举例,上诗中后两句表达好在哪里?通过对本题的解答说明答题的三步走战略。 答古诗题,在卷面上写出来的东西第一步是翻译。第二步是叙述好在哪,第三步是综述。第三步综述:这样描写情景相生,需的情实的景虚实相生。更富有感染力。答题完毕。第一步翻译:诗人前一句通过廖乱和边愁两个字描写主观感受,后一句秋月长城是对边塞景物的捕捉与描写。第二步好在哪:诗人通过对秋月长城萧索空阔景物的描写使无形的作者的边愁有形化,跃然纸上更富有感染力。诗有形的边塞景物沾染了作者浓烈的愁思。总结起来,答题点得分点给分点有三个,这三步答全了,老师不敢扣分。 第一个得分点就是找到诗人写景的句子或词,进行简单的翻译,说明写的是什么景,表达的是什么情。例子中抓住的是秋月长城,是边塞的景,情是廖乱的情是边愁。紧扣边塞的景,边愁第一步的分就得到有形的景(答题时具体写出是什么景,如秋月长城)与无形的愁相结合,使作者无形的愁思有形化更形象更感人,使有形的景物沾染了诗人的主观愁思。 语文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学会一个字——“扯”。如果多加一个字,那就是——蛋。第三步更重要、告诉批卷的:总结起来,诗人的表达技巧是情景相生虚实相生,写作方式是

重庆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详细解答)

2012年全国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执拗niù祛暑qū阿其所好ē吆五喝六h 汤匙chí巷战xiàng 久假不归jiǎ不揣冒昧chuǎi C. 鬓角bìn 蛇蝎ji稗官野史bài 成绩斐然fěi D. 舷窗xuá炽热 chì浑浑噩噩hún 咄咄逼人du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修炼俏皮话集腋成裘动辄得咎 B.朱砂冷飕飕椎心泣血犯而不校 C.恭候岔路口废话连篇故弄玄虚 敲诈副作用分庭抗礼 集腋成裘,汉语成语,出自《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曾见过母亲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无论是面料的花色还是那奇妙的盘花扣, (羡慕)。 都漂亮得令人歆羡 .. B.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 (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时机。含贬义)人间的动静。 躲着几粒星子,仿佛在窥伺 ..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 (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洋洒洒 ... 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 ....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不能形容吃喝。 4.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你还不引人注目。而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甚至因为如果

重庆市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重庆卷) 语文试题卷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许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8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案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对峙.zhì犒.劳kào追本溯.源sù蓦.然回首mò B.侥.幸jiào 浇.水jiāo 不屈不挠.náo骁.勇善战xiāo C.监察.chá趁.机chèn披荆.斩棘jīng脸色刷.白shuà D.刹.那chà切.磋qiè正当.防卫dāng姗.姗来迟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 ..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朝廷调济贸然行事瞑顽不化 B.惦量修炼生灵涂炭不假思索 C.斑斓法碣如法炮制严惩不贷 D.松驰困扰歪门邪道砰然心动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 ....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看见时奉献的礼品。 B.有关部门整锐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 ......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会到了自己酿造苦酒。 C.文化领袖的形成,不只需要本人的天赋和努力,还需要一个让公众认同的过程。任凭 ..一两件事,不足积累起文化领袖所需的声望。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相的苗家风情及 丰姿绰约 ....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字大全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字大全(1000词) 启明按:高考语文的第一个考题就是字音字形,为了方便大家复习常考的字词,这里整理了高考语文常见的1000个易错字,希望对备战高考的同学们有帮助。 001.爱带(戴) 002.白晰(皙) 003.爆乱(暴) 004.报筹(酬) 005.暴炸(爆) 006.卑却(怯) 007.辩析(辨) 008.恶耗(噩) 009.材华(才) 010.喝采(彩) 011.翱游(遨) 012.娘两(俩) 013.更叠(迭) 014.恰商(洽) 015.起迄(讫) 016.沾辱(玷) 017.中裁(仲) 018.雕彻(砌) 019.陷井(阱) 020.劈谣(辟) 021.明片(名) 022.梦餍(魇) 023.缈视(藐) 024.募然(蓦) 025.蓦捐(募) 026.通辑(缉) 027.杂踏(沓) 028.奕棋(弈) 029.疏峻(浚) 030.吉详(祥) 031.肖象(像) 032.开消(销) 033.撕杀(厮) 034.膺品(赝) 035.贮立(伫) 036.绉纹(皱) 037.躁热(燥) 038.肿涨(胀) 039.羁靡(縻) 040.描模(摹) 041.遨翔(翱) 042.振撼(震) 043.呕气(怄) 044.亵赎(渎) 045.恢谐(诙) 046.渲泄(宣) 047.宣染(渲) 048.延申(伸) 049.奢糜(靡) 050.毗临(邻) 051.骠悍(剽) 052.永决(诀) 053.欧打(殴) 054.座落(坐) 055.幅射(辐) 056.拥带(戴) 057.煤碳(炭) 058.编篡(纂) 059.按磨(摩) 060.爆躁(暴) 061.蜇居(蛰) 062.下功夫(工) 063.显象管(像) 064.爆发户(暴) 065.造事者(肇) 066.纹身(文) 067.座标系(坐) 068.照像机(相) 069.暖哄哄(烘) 070.名信片(明) 071.坐右铭(座) 072.天然汽(气)073.煤汽机(气) 074.引伸义(申) 075.雄纠纠(纠) 076.冷不妨(防) 077.裨官野史(稗) 078.百练成钢(炼) 079.火山暴发(爆) 080.和霭可亲(蔼) 081.爱不失手(释) 082.爱乌及屋(屋乌) 083.安份守己(分) 084.按居乐业(安) 085.暗然泪下(黯) 086.黯无天日(暗) 087.敖敖待哺(嗷) 088.飞扬拔扈(跋) 089.绝不罢休(决) 090.白壁微瑕(璧) 091.英雄倍出(辈) 092.半途而费(废) 093.哀声叹气(唉) 094.山洪爆发(暴) 095.武装爆动(暴) 096.五色斑澜(斓) 097.百步串杨(穿) 098.百尺杆头(竿) 099.罢绌百家(黜) 100.百战不贻(殆) 111.大有稗益(裨) 112.原物必还(璧) 113.森严壁磊(垒) 114.鞭僻入理(辟里) 115.能言善辨(辩) 116.变本加利(厉) 117.变换莫测(幻) 118.骠肥体壮(膘) 119.标柄千古(彪) 120.别出心才(裁) 121.兵慌马乱(荒) 122.彬彬有理(礼) 123.涣然一新(焕) 124.摒气凝神(屏) 125.病入膏盲(肓) 126.并行不背(悖) 127.拨乱返正(反) 128.军事布署(部) 129.人所不耻(齿) 130.不共带天(戴) 131.不寒而立(栗) 132.不惶顾及(遑) 133.不记其数(计) 134.不接不离(即) 135.不加思索(假) 136.不卑不吭(亢) 137.不径而走(胫) 138.继往不究(既) 139.不堪之论(刊) 140.不可思异(议) 141.不明一文(名) 142.不求深解(甚) 143.宁死不曲(屈) 144.麻木不忍(仁) 145.不详之兆(祥) 146.步履维坚(艰) 147.雄材大略(才) 148.材疏学浅(才) 149.神采弈弈(奕) 150.材华横溢(才) 151.兴高彩烈(采) 152.张灯结采(彩) 153.惨绝人圜(寰) 154.灿然一笑(粲) 155.苍海桑田(沧) 156.沧茫大海(苍) 157.藏诟纳污(垢) 158.草官人命(菅) 159.测隐之心(恻) 160.成出不穷(层) 161.层见迭出(叠) 162.层峦叠障(嶂) 163.插科打浑(诨) 164.蝉连冠军(联) 165.陈陈相应(因) 166.陈词烂调(滥) 167.自学成才(材) 168.惩前毙后(毖) 169.惩一禁百(儆) 170.吃里爬外(扒) 171.斥之以鼻(嗤) 172.冲耳不闻(充) 173.首当其充(冲) 174.忧心冲冲(忡) 175.山峦重迭(叠) 176.重整旗鼓(振) 177.一愁莫展(筹) 178.出类拔粹(萃) 179.出奇不意(其) 180.出奇致胜(制) 181.出人投地(头)

2010高考语文详解:最易失分的4大点

2010高考语文详解最易失分的4大点 新高考新教法 2010-04-21 1943 佚名 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学生们的复习进入查漏补缺的备考阶段。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和老师服务,《教与学》版的“高考集结号”栏目,特邀往年参加评卷的各科教师,针对高考评卷中学生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2010年高考日渐临近之时,笔者就2009年高考评卷中发现的问题结合2010年的备考谈点粗浅的意见,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作文 作文有60分,占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2009年评卷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书写不佳。书写是个大问题,这一点要引起足够重视。书写问题所造成的失分,不单单表现在作文评卷中,其他方面包括诗歌鉴赏、名句默写、文言文翻译、现代文阅读,都存在这一问题。因为你书写不佳,可给可不给的分,不给;因为你书写不佳,可扣可不扣的分,扣了。“不给”也好,“扣了”也罢,都不违反评卷原则,希望能引起同学们重视。 实行网上评卷后,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答题纸,这种答题纸,既可以炫美又能够显丑。这使得书写好的同学更能显出自己美丽漂亮的“手迹”,书写不佳者只好丢丑了。据统计,每20篇作文中就有1至2篇的字迹几乎无法辨认。字体太小、笔画太细、字迹太潦草,扫描到电脑上根本看不清,这又怎能取得好成绩呢?其实,不失分的书写并不难做到。如果你原本书写水平不高的话,请你记住,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练习了,一不要写连笔字,二不要写潦草字,平时写作业或考试时规范地写,讲究卷面,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方便阅卷”,就会减少隐蔽性失分。 每年高考都出现不少满分作文,这些作文书写都是一流的。评卷过程中满分作文的出笼有一个严格的过程评卷老师——评卷组——专家组——检审组。一般确定给出满分时,评卷者常常会下意识地浏览其它题答卷情况,尤其是名句默写题和语言表达题,若这些题得分不佳,一般不会给出满分。 2.审题不准。2009年作文材料是“兔子学游泳”的寓言故事,其中涉及许多对象教育家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动物管理局、受教育者兔子等。其命题实质是,想从如何应对危机、教育的培养方向、关注人本等方面启发考生思考,其内涵不单是对这些问题的表层关注,而是启发人们对如何找到适当的应对危机的方法,如何教育培养人,要不要从个体特质出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思考。因此,写作中,你仅关注一下这些问题就想拿高分是不可能的,必须有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深切感悟与思考,必须就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正确的理性判断。就题目本身而言,此题尽管有几个较好较明确的立意,如“全面发展与发挥个人特长的辩证关系(核心立意)”、“学会及时变(变通)”、“不要发展自己的弱点”、“要发现特长,因材施教”、“认清自我,发挥优势,张扬个性”等,但因材料过长,信息过多,考生可能会在一些边缘信息点如“成功的90%来自汗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等方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重庆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语文试题卷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许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8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案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对峙.zhì犒.劳kào追本溯.源sù蓦.然回首mò B.侥.幸jiào 浇.水jiāo 不屈不挠.náo骁.勇善战xiāo C.监察.chá趁.机chèn披荆.斩棘jīng脸色刷.白shuà D.刹.那chà切.磋qiè正当.防卫dāng姗.姗来迟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 ..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朝廷调济贸然行事瞑顽不化 B.惦量修炼生灵涂炭不假思索 C.斑斓法碣如法炮制严惩不贷 D.松驰困扰歪门邪道砰然心动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 ....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看见时奉献的礼品。 B.有关部门整锐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 ......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会到了自己酿造苦酒。 C.文化领袖的形成,不只需要本人的天赋和努力,还需要一个让公众认同的过程。任. 凭.一两件事,不足积累起文化领袖所需的声望。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相的苗家风 情及丰姿绰约 ....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4.下列各选项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 之一振。 B.B.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 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 C.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 个景点。 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

2006年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6年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1题为选择题,33分;第12至25题为非选择题,117分。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豁免附和蛊惑人心祸起萧墙 B、遏止扼要鄂伦春族厄瓜多尔 C、菁华矜持泾渭分明惊世骇俗 D、撕裂趔趄烈火金刚骂骂咧咧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销毁矫揉造作瞠目结舌 B、焦躁坐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 C、颠簸竣工关怀备至顶礼摩拜 D、盘绕静谧哄堂大笑迫不及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奶奶在城里呆了许多年,很少出门,从不逛街。有一次乡下的亲戚下来了,她竟然毛遂自荐,要带他们上街去玩。

B、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C、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予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B、新牌坊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 C、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 D、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