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川芎工艺规程

酒川芎工艺规程

酒川芎工艺规程
酒川芎工艺规程

目录

2、生产工艺流程

4、质量监控:见“SCGL517701 酒川芎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

5.1 川芎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酒川芎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酒川芎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

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6.2 包装说明文字:

品名:酒川芎

规格:

产地:

重量:

产品批号:

生产日期:

贮藏:置干燥处

生产企业:

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

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

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

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

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

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量

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

标签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数

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过筛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11.1 劳动组织

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11.1.2 车间根据生产指令从仓库领用原料组织生产。按生产工序依次为净选、洗润、切制、干燥、炮制、筛药、包装,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11.1.3 生产班制:为一班制。

11.2 岗位定员

12、环境保护

12.1 废水、废渣管理和处理:该产品生产废水较少且无化学污染和环境污染,无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废水,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直接排放即可,具体操作应按废物垃圾管理规程中的相关规定。

12.2 噪音及粉尘的消除:该产品生产间无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噪音,不需特殊处理。净选等易产尘的操作间单独除尘,捕集后的粉尘经过滤后排至室外。

鸿茅药酒配方及生产工艺

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始创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历代传承至今已有270年历史,是一个在全国拥有广泛市场基础和消费者影响力的驰名药酒品牌。其突出之处在于它独特的67味中药组方,是中国用药最多的大复方酒剂之一,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的功效,对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等病症功效颇佳。鸿茅药酒的祛病强身功效正符合了“四时养生、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的中医养生之道,在品尝鸿茅药酒的同时,陈宝国也对弘扬中医文化更加情有独钟。 目录 简介 拼音名:Hongmao Yaojiu 英文名:hongmao yaojiu 书页号:z14-166 标准编号:WS3-B-2792-97 处方 制何首乌 15g 地黄 15g 白芷 15g 山药(炒) 15g 五倍子 15g 广藿香 15g 人参 30g 桑白皮 15g 海桐皮 15g 甘松 15g 独活 15g 苍术(炒) 15g 川芎 15g 菟丝子(盐炒) 15g 茯神 15g 青皮(炒) 15g 草果 15g 山茱萸(去核) 15g 附子(制) 15g 厚朴 30g 陈皮 15g 五味子 15g 牛膝 15g 枳实(炒) 30g 高良姜 15g 山柰 15g 款冬花 15g 小茴香(盐炒) 240g 桔梗 60g 熟地黄 30g 九节菖蒲 30g 白术(炒) 45g 槟榔 45g 甘草30g 当归 90g 秦艽 15g 红花 60g 莪术 15g 莲子(去心) 15g 木瓜 15g 麦冬(去心) 15g 羌活 15g 香附(炒) 15g 肉苁蓉15g 黄芪 15g 天冬 15g 桃仁 15g 栀子(炒) 15g 泽泻 15g 乌药 15g 半夏(制) 15g 天南星(制) 15g 苦杏仁(去皮、尖)15g 茯苓 30g 远志 15g 淫羊藿(炒) 15g 三棱(醋制) 15g 茜草 15g 砂仁 60g 肉桂 120g 白豆蔻 60g 红豆蔻 30g 荜茇 60g 沉香 30g 豹骨 15g 麝香 1g 红曲 900g 成分多,效果显著 制法 以上六十七味,除红曲外,麝香研细,豹骨加五倍量水煎煮10小时,至胶尽,将煎液滤

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荆州市津奉药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标准文件 编号:BZ-GY-1015-00 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2014年11月制定 荆州市津奉药业发展有限公司

1 目的: 建立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作为麝香止痛浸膏生产的基准性技术文件使该品种的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制造过程。 3 职责: 本品生产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实施本工艺规程负责,QA人员、生产管理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抽查执行情况。 4 内容: 4.1产品概述 4.1.1产品名称

4.1.1.1麝香止痛浸膏 4.1.2产品代码: 4.1.2.1麝香止痛浸膏:JG015 4.1.3产品用途:供麝香止痛贴膏生产使用。 4.1.4性状 4.1.4.1本品为棕黑色浸膏;气芳香。 4.1.5包装规格 4.1. 5.1 50kg/件。 4.1.6贮存条件:密闭,遮光,置冷处保存。 4.1.7贮存期限:暂定3个月。 4.2所用原辅料清单及用量折算计算方法 4.2.1所用原辅料清单 4.2.2 物料用量折算计算方法 4.2.2.1根据《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中药制剂的生产均应以中药饮片投料,标准处方中

的投料量均为中药饮片的投料量;川乌等十二味为粉碎成粗粉的量。 4.2.2.2 若购进的为原药材,则需加工成中药饮片,投料量以中药饮片计算。 4.2.3处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WS 3 -B-0469-90)。 4.3工艺流程图 4.3.1. 提取工艺流程图 物料 工序 检验 图1—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流程图 4.4 详细的生产步骤和工艺参数说明 4.4.1 中药材炮制过程 4.4.1.1 中药材领取:根据批提取指令单,按《领料岗位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领取中药材,认真核对品名、物料编码及包装质量。 4.4.1.2 炮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药材炮制通则及药材项下规定。

黄芪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建立黄芪饮片的生产工艺规程,用以规范黄芪饮片的生产。 2.范围适用于黄芪饮片的生产。 3.责任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4.内容 .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黄芪。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用法与用量 9~30g。 产品规格饮片。 . 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与《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 工艺流程

. 炮制工艺操作要求和主要技术参数。 净选 按生产指令从仓库领取黄芪原药材,经物流通道送入净选操作间,将原药材放置于净选工作台上,拣净杂质,将挑选好的原药材盛装于药筐中,称重,挂上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重量,标准依据等内容。 洗润 . 洗药 将净选后的药材,用清水将药材附着的泥土或不洁物洗净。 . 浸润 将已洗净的黄芪,按大小排放整齐,装入不锈钢筐内,再放入润药机内润药。润药时间4小时即可。 切制 润药机取出润好的黄芪,在时间不超过1小时内,使用GSW-300高速万能截断机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切2-4毫米的厚片。 干燥 取切制好的黄芪,平铺于不锈钢烘盘中,上货厚度在2cm以下,置燃煤烘房中,设定温度60-80℃,干燥4~6小时,取出,放凉。 筛分 取干燥后的黄芪用XSZ-3B振动筛选机筛去碎末,盛装于套有PE膜内袋的纤维袋内,称重,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重量,标准依据。转入净料库,请检。 包装 半成品检验合格后,按包装指令单到仓库领取相应数量的包装材料,从中药饮片库领取加工好的待包品,按包装指令单规定的包装规格要求进行包装,封口严密,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重量,标准依据。包装时应注意核对品名、规格、产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项目无误。包装完毕后,放置待验区,填写请验单,由质量管理部门抽样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须办理入库手续后入库。 . 原辅包、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

黄芩片(蒸)炮制工艺规程

目录 1产品概述 (2) 2标准依据 (2) 3投料量 (2) 4所用物料清单 (3) 5所用主要设备和生产场所 (4) 6工艺流程图 (5) 7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 7.1生产操作前准备 (7) 7.2生产操作过程 (7) 7.3包装过程 (8) 7.4清场 (9) 8中间质量控制方法、评判标准及频次 (10) 9物料平衡/收率 (11) 10变更记载及原因 (12) 11附页 (13)

1产品概述 【名称】黄芩片 【规格】片 【包装规格】(1)1kg/袋(2)10kg/袋(3)其他:根据实际需求情况 【产品代码】YP1004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炮制】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贮存期】24个月 质量标准文件编码:ZL-TEC-YP-008 2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第301页。 3投料量 黄芩:30-300kg。

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劲牌生产技术分析

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劲牌生产技术分析 创建于1953年的劲牌公司,历经60年的稳步发展,现已成为一家专业化的健康食品企业。产品从单一的白酒发展成为以保健酒、健康白酒和生物医药为三大核心业务的健康产业结构。2013 年,劲牌实现销售额近75亿元,上交税金近20 亿元人民币。 “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劲牌公司率先将中药数字技术运用于产品生产,在中药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中药药理分析、工业微生物检测等领域开展了富有建设性的科研攻关。目前,劲牌自主制订并全面实施的企业标准总计3206项,规范覆盖了从原料种植、采收、运输到包装用材质量监控、酒体调配灌装,以及劲牌产品上架销售的整套工序,其中有195项高出国家标准。 全面创新构筑企业竞争力 劲牌坚持“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创造性地将中药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劲酒的生产中,丰富了中国保健酒的内涵。公司投资2亿建立劲牌研究院,搭建11个技术基础应用平台,同时整合科研院所、高校、权威专家资源为我所用,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中科院院士和国医大师等专家学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了“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技术不断创新。 公司历时五年进行酿酒新工艺攻关,颠覆了几千年来的传统酿酒方式。酿酒新工艺使原酒优级率提高3倍,人均产酒量提高2.5倍,人力成本降低了75%,综合能耗下降近50%,污水排放减少44.4%。新工艺不仅解决了传统工艺存在的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问题,也把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劲牌公司率先将中药现代化技术应用于保健酒生产中,采用先进的数字化的单方提取技术。近几年,公司每年研究与开发投入不低于2.5%,形成了40余项新产品技术储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7项、省级以上技术成果鉴定5项。 一票否决质量问题无小事 “宁可损失三千,不可漏掉一个”,这是劲牌公司质量部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劲牌公司产品的生产工序上,对于缺陷瑕疵产品,坚决一票否决,绝不手软。 灯检是公司生产线包装工序的关键控制点。每次在成品中只要抽查出1瓶含渣滓产品,都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前后共计100件成品进行全检。在酒体检查过程中,只要发现一条线上的一个批次中有一瓶出现问题,劲牌公司就一定会放弃整条生产线的酒体,并进行销毁处理,尽管一瓶劲酒重新酿造需要4个月的时间。 在劲牌公司,每一瓶劲酒需要经过1500多道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的流程,才能进入消费终端。 保健酒生产原料采购回来后,由检测中心进行检验分析,再由质量部根据多项标准进行对比。倘若质量不合格,则要全部销毁。 从原料的采集到储存,从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到调配,从原酒的陈酿到罐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劲牌公司筑就了一道坚固的质量防线。 勇担社会责任引导消费者健康饮酒 劲牌坚持财富与责任同行的理念,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积极开展公益活动。 公司积极倡导健康饮酒理念,联合中华医学会等权威机构,连续开展“健康饮酒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协同权威机构开展“中国民众饮酒健康状况”等调查,发布《十大健康饮酒指南》,引领了中国酒行业的健康理性发展,促进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新追求。 同时,作为行业的领头企业,劲牌积极培育保健酒行业的发展,坚持做大行业蛋糕,拒绝恶性竞争。公司视竞争对手为发展伙伴,牵头成立保健酒行业联盟,邀请同行企业到公司参观交流,无条件开放所有的生产工艺,促进保健酒行业企业发展与进步。

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当归养血口服液工艺规程。 范围: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全过程。 责任人:生产部、质量管理部。 内容 1产品概述 当归养口服液系采用甘肃地道药材岷县产当归为原料,经料学方法提练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本品含有丰富的阿魏酸、挥发油、亚叶酸、烟酸、维生素B12,维生素E 等多种有效成份。呈淡黄色半透明胶体溶液,用时轻微摇动既成均匀胶体状药剂,并能闻到当归的浓郁当归特有的香气,味甜。 当归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三经。入心能生血人肝能藏血,入脾能流血。《本草正义》说:“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力地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血中之圣药也:”。故当归养血口服液具有补血养血的功能,主用于男女血虚,病后贫血,头痛眩晕,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等症。口服,每日2~3次,每次1~2支。儿童酌成或遵医嘱,7天为一疗程四盒。包装规格:10ml×10支/盒 2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30万级洁净区 一般生产区 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质量控制要点

2.1当归药材的整理 2.1.1当归药材前处理流程图

2.1.2原料处理 2.1.2.1净选 净选是药物初步加工过程,为下一步生产作准备,由于中药来源复杂,必须除去药物中的夹杂质,泥沙、霉败品及残留在处的非药部位,使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 2.1.2.2挑选 除去非药用部位及各种杂质,特别是钢铁类石质类异物,一定要彻底挑选干净,防止损坏设备。 2.1.3清洗 清洗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下一步作好准备。 2.1. 3.1粗洗 用饮用水浸泡十分钟当归药材使泥沙充分松软,用毛刷刷去当归上泥沙、枯叶和除去霉烂部分,用流动的饮用水冲净。 2.1. 3.2精洗 将粗洗过的当归用流动的饮用水清洗数次,至外皮为白色,目视合格流入下道工序。 2.1.4切片 切片厚度为1.5~2.5mm。 2.1.5当归药材整理要点 2.1.5.1中药材的验收 2.1.5.1.1中药材验收人员必须有中药材鉴别真、伪劣规格等能的业务知识,并掌握质量标准的人员担任。 2.1.5.1.2净选前的中药材、包装应整齐每个包装应附有合格证。注明品名、产地、进厂编号、检验单号、皮重、净重。并逐件检证、检质,将检验情况逐项

白术炮制规程

一. 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白术炮制规程。 二.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白术的炮制和质量管理,及相应的物料供应。 三. 职责: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前处理车间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1. 产品概述: 1.1.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药材以个大、质坚实、表面灰黄色、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1. 2. 炮制: 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炒白术:将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黄棕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麸皮。每100kg 白术片,用麸皮10kg 。 1.3. 性状: 白术:为不规则厚片,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粗糙不平,中间色较深,有放射状纹理和棕色小点;周边灰棕色或灰黄色,有皱纹或瘤状突起,质坚实。气清香,味甘微辛。 炒白术:形如白术片,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偶见焦班,质坚硬,有焦香气。 1.4.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1.5.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涨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1.6. 用法用量:6~12g 。 1.7.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防泛油。 2. 操作流程图:

3. 炮制过程和工艺条件: 3.1筛选:将白术于SX800型筛选机进行筛选,去除杂质。 3.2淋洗:将白术放入XT-720洗药机机槽中加水2/3清洗。 3.3润药:放入CT 7C 5-3润药机闷润。真空度:<0.07Mpa ,加压≤0.3 Mpa 。闷润时间:1小时。 3.4切制:在240-2往复式切药机中切厚片。片厚2~4㎜。 3.5干燥:于DW1.2-8B 带式干燥机中烘干。速度:30.00,烘干温度:80℃ 3.6麸炒:将麸皮撒入CY-640型炒药机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制,炒至黄棕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100kg 白术片,用麸皮2kg 。温度:中火105℃,时间:30分钟。 3.7包装:每25㎏装一塑料袋外套一编织袋,两层袋口缝好,标明品名、编码、重量、日期、操作者等,交净料库。 4.质量监控 4.1质量监控点 按照工艺过程和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加以设置:(1)挑选(2)淋洗(3)润药(4)切

药酒的制作方法

药酒的制作方法 (—)药酒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药酒,除专业厂家制作外,在民间家庭中也可以自配自制药酒,许多人喜欢自己动手配制药酒,并且保持着每年配制,饮用药酒的习惯。无论专业厂家或家庭配制药酒,在制作前,都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保持作坊清洁,严格卫生要求。配制药酒作坊要做到“三无”,即无灰尘、无沉积、无污染。同时配制人员,亦要保持清洁,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入场地。 2.要根据自身生产条件制作适宜药酒。凡是药酒,每一种药酒,都有不同的配方和制作工艺要求,所以不是每个专业厂家,更不是每个家庭都能配制的,要根据自身生产条件,配制技术而定。如家庭自制药酒,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家庭制作的药酒配方,并不是所有药酒配方都适宜家庭制作,例如有毒副作用的中药材需经炮制后才能使用;如果对药性,剂量不甚清楚,又不懂药酒配制常识则需要请教中医师,切忌盲目配制饮用药酒。 3.配制药酒中的酒和中药材,要选取正宗纯晶,切忌用假酒伪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妨碍健康或影响治疗效果的目的。配制药酒,一般宜用优质高度白酒(或中低度白酒或其他酒类,按需要而定),但是,现在市售的白酒中不时会有假冒伪劣产品出现,应当引起注意。假酒中的甲醇含量高,甲醇绝对不是甲等好酒,它的分子是由一个甲基与羟基化合而成,具有毒性,甲醇蒸汽可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即使

外用,反映接触也可少量吸收,如果经口误服可经消化道吸收,并产生中毒症状。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和麻痹作用、甲醇在人体内先后被氧化成甲醛和甲酸醇含量很高的酒后,就会引起急性中毒,一般8—36小时左右即出现中毒症状。轻度中毒的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较严重的可出现眼珠疼痛、视力模糊、复视、眼前闪光等视力障碍症状,进而视力急剧减可使视网膜细胞发生变性,造成视神经萎缩,以致两目失明。又甲醇具有蓄积性,多次少量饮用工业酒精兑制的酒,往往也会使进人体内的甲醇积累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甲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对于误服甲醇中毒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因此选用白酒配制药酒,一定要辨清真伪,切忌用假酒配制。按配方选用中药,一定要选用上等正宗中药材,切忌用假冒伪劣药材;对于集市贸易出售的中药材,要先认准后再购,不可轻信商贩之言。即使自行采集的鲜药、生药往往还需要先行按规定要求加工炮制。对于来源于民间验方中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止同名异物而造成用药错误。 4.准备好基质用酒。目前用于配制药酒的酒类,除白酒外,还有医用酒精(忌用工业酒精)、黄酒、葡萄酒、米酒和果露酒等多种,具体选用何种酒,要按配方需要和疾病而定。 5.制备药酒的中药材,制作前都要切成薄片,或捣碎成粗颗粒状。凡坚硬的皮、根、茎等植物药材可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草质茎、根可切成3厘米长碎段,种子类药材可以用棒击碎。同时在配制前,要将加工后的药材洗净(防止污染杂质)、冻干后、方能使用。

净石灵胶囊工艺规程样本

净石灵胶囊工艺规程 目录: 1、产品名称及剂型 2、产品概述 3、处方和依据 4、生产工艺流程图 5、原料药材的整理炮制 6、制剂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7、质量监控 8、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复检前、最长储存期 9、半成品质量标准、成品法定标准、企业内控标准及依据 10、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内包材包装前的最长使用时间 11、工艺卫生要求 12、关键设备的准备工作 13、各设备标准操作程序及生产能力 14、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5、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定额、产品生产周期 16、原辅料消耗定额 17、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8、动力消耗定额

19、物料平衡 20、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1、附页 1、产品名称及剂型 1.1产品名称: 净石灵胶囊 1.2汉语拼音: Jingshiling Jiaonang 1.3剂型: 胶囊剂 1.4批准文号: ZZ-5832-吉卫药准字( 1998) 第4236号 2、产品概述 2.1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 内容物为棕色粉末, 气微, 味微苦。 2.2功能主治: 补肾、利尿、排石。用于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由结石引起的肾盂积水、尿路感染等。 2.3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5粒, 一日3次, 饭后1小时饮水300~500ml, 并做跳跃运动10~15次, 体弱者酌减。每次排尿注意结石排出情况。 2.4规格: 0.3g 2.5有效期: 三年

2.6贮藏: 密封, 防潮。 3、处方和依据 3.1工艺处方: 金钱草( 广) 250g 黄芪76.6g 茯苓76.6g 萹蓄76.6g 海金沙76.6g 淫羊藿76.6g 夏枯草76.6g 滑石76.6g 元胡( 醋制) 50g 当归50g 巴戟天50g 赤芍40g 冬葵子40g 车前子40g 桃仁40g 鸡内金40g 甘草25g 制成1000粒 3.2生产处方: 金钱草( 广) 250kg 黄芪76.6kg 茯苓76.6kg 萹蓄76.6kg 海金沙76.6kg 淫羊藿76.6kg 夏枯草76.6kg 滑石76.6kg 元胡( 醋制) 50kg 当归50kg 巴戟天50kg 赤芍40kg 冬葵子40kg 车前子40kg 桃仁40kg 鸡内金40kg 甘草25kg 制成100万粒 3.3处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 第20册。 4、生产工艺流程图:

【CN109825410A】一种保健酒及其制作工艺【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46283.0 (22)申请日 2019.03.29 (71)申请人 河南友林酒业有限公司 地址 454450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柏山镇 柏山村焦克路北侧(国家粮食储备库 西侧) (72)发明人 琚东林  (51)Int.Cl. C12G 3/055(2019.01) C12G 3/06(2006.01) A61K 36/9064(2006.01) A61P 37/04(2006.01) A61P 25/20(2006.01) A61P 1/00(2006.01) A61K 35/644(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保健酒及其制作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 种保健酒及其制作工艺,其性能温和,针对性较 低,可以适用于大部分人群饮用, 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包括白糖和蜂蜜:400g;原酒:1000ml;怀 山药:3-5g;怀菊花:3-5g;枸杞:20-30g;肉桂:5- 7g;当归:3-6g;陈皮:12-15g;苍术:6-8g;厚朴: 6-8g;豆蔻:4-6g;高良姜:3-5g;薄荷:2-4g;丁 香:3-6g;砂仁:3-5g;栀子:20-30g;其制作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分选称量;(2)怀山药预 处理;(3)当归预处理;(4)有效成分提取;(5)浓 缩处理;(6)保健酒基液混合;(7)制备保健酒; (8)过滤处理;(9)口味调节;(10) 分装。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CN 109825410 A 2019.05.31 C N 109825410 A

当归生产工艺规程

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文件 文件编号:SC/JB/GY/01600 当归炮制 生产工艺规程 颁发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 吉林省泽康药业有限公司

当归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目录 一、名称 二、规格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五、炮制工艺的操作要求和工艺技术参数 六、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 七、包装规格 八、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九、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及其生产能力

当归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一. 名称 中文名当归 汉语拼音 Danggui 拉丁名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二、规格 薄片 1-2mm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3.1 生产工艺流程图 拣去杂质,去掉非药用部分片厚1-2mm 稍润 水份应不超过10%

3.2 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当归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五、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 5.1 领料 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发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库领取当归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 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5.2 净选 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当归原药材置于挑选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并将药材按大小分档。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检查签字。

工艺要点 ①检查净选的中药材,并称量、记录; ②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 ③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⑤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 ⑥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⑦净度要符合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 5.3 洗润 5.3.1 洗药 将净选后的药材,按清洗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操作”,用清水将药材附着的泥土或不洁物洗净。结束后将洗净的药材经QA检查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 清洗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在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清洗药材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②清洗厂房内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地面不积水,易清洗,耐腐蚀; ③洗涤药材的设备或设施内表面应平整、光洁、易清洗、耐腐蚀,不与药材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材; ④药材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他药材,不同的药材不宜在一起洗涤; ⑤洗涤时应注意掌握时间,勿使药材在水中浸泡过久,以免损失药效。 ⑥洗涤后的药材应及时转下道工序进行炮制 5.3.2 浸润 将洗净的原药材置于润药池内,稍润30分钟,即可转入下道工序。 操作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合格后在清场记录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需浸润的药材按其大小、粗细、软硬程度,浸润方法,并根据操作时间的季

蟾酥炮制工艺规程

1目的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蟾酥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环境保护等内容。 2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蟾酥生产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00年版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 《广西中药炮制规范》1985年版 《中药饮片验收检查项目》2005年版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本 4职责 编写:车间工艺技术员 汇审:生产部、质量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 批准:副总经理 执行: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监督管理:质量部QA人员、生产管理人员 5产品概述 5.1产品名称:蟾酥 5.2汉语拼音 Chansu 5.3拉丁名 VENENUM BUFONIS

5.4处方名称: 蟾酥粉。 5.5来源: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5.6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心经。 5.7功能主治: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5.8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5.9商品名 片蟾酥:又名片酥。为在玻璃板上摊成薄片晒干者。 团蟾酥:又名团酥、棋子酥。为在油纸上摊成棋子样小圆饼晒干者。 蟾酥:为各种蟾酥的统称。以表面及断面质皆明亮、色紫红、沾水即成乳白色隆起者为佳。 5.10资源分布 产于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5.11取样方法 依照《物料取样SOP》进行。 6.工艺流程图

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

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 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起源于中国喜马拉雅山区。目前,国外如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都比较重视荞麦的种植利用,并已经开发出不少荞麦新产品。 荞麦在我国主要广泛分布于西南、西北以及内蒙古等地。荞麦适应性广、耐贫瘠且具有独特的食疗、保健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荞麦中的芦丁含量是其他粮食作物难以媲美的,甜荞的芦丁含量一般在0.02 %—0.789 %之间,苦荞在1.08%—6.6%之间。荞麦中淀粉含量达到67.80%,是一种良好的酿酒原料,而荞麦中保健因子如芦丁为醇溶性, 能够较好的溶解于其中。 因此,将用荞麦来酿造保健酒是一种良好的开发利用荞麦的方式。糖化是荞麦保健酒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步骤,是利用糖化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麦芽糖等可发酵性糖类的工艺环节。 糖化工艺决定了发酵醪液中可发酵性糖类的含量,因此决定了荞麦保健酒酒精浓度。本研究对荞麦保健酒生产过程中糖化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为保健酒生产提供参考。 一、荞麦保健酒的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及试剂荞麦:丰田一号,贵州师范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提供; 糖化酶:50000 u/g,湖南省津市市新型发酵有限责任公司; 试剂:葡萄糖、酒石酸钾钠、乙酸锌、冰乙酸、亚铁氰化钾、氢氧化钠、亚甲基蓝等,且均为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设备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滴定装置等。 1.3 实验方法 1文章来源华夏酒报.3.1 荞麦保健酒的酿造工艺流程活性干酵母→活化↓荞麦→粉碎→糊化→糖化→ 接种酵母→发酵→澄清过滤→灌装→灭菌→成品 1.3.2 糖化方 法将荞麦粉于沸水浴糊化,降温至糖化温度、调节pH值、添加 糖化酶、恒温水浴中保温至还原糖含量不再增加,灭菌后进入下 一步发酵环节。 1.3.3 分析测定方法还原糖测定:直接滴定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荞麦样品还原糖含量采用直接滴定法 测得荞麦样品中还原糖含量为0.56%,相对于荞麦中淀粉的含量 非常低。因此,糖化是荞麦保健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糖化效果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酒精的浓度。 2.2 单因素试验以醪液中还原糖的含量(以还原糖与荞麦 样品干重百分比计)为指标,分别考察糖化酶添加量、糖化时间、糖化温度以及pH值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2.2.1 糖化酶添加量的影响将糊化后的荞麦粉冷却至60 ℃左右,设八组试验依次加入荞麦干重的3%、4%、5%、6%、7%、8%、9%、10%的糖化酶,温度为60℃、时间为30min、pH值为5,再测 定还原糖含量。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糖化酶添加量—还原糖含量曲线(糖化 酶添加量以糖化酶与荞麦样品干重百分比计,下同)。糖化酶用

甘草炮制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甘草炮制工艺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甘草炮制的生产全过程。 职责:生产技术部、工艺员、车间操作人员、QA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依据:《中国药典》(2005)、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 内容: 一、产品概述 【品名】甘草,炙甘草。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 除去须根,晒干。 【产地】主产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 【性状】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切面黄白色,略显纤维性,中间有一较明显的环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周边外皮松紧不一,粗糙,具细纵皱纹,棕红色,棕色或灰棕色。质坚, 有粉性。气微,味甜而特殊。 炙甘草形如甘草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放射线状。质稍黏,具焦香气,味甜。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动,脉结代。 【规格】2-4mm 【用量】1.5~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二、工艺流程图 【甘草】 净选(去杂质、筛去灰屑、非药用部分)——洗润(洗药时间、闷润时间)——切制(片厚) ——干燥(水分、温度、铺料厚度、时间)——精选包装(药屑、装量差异) 【炙甘草】 净选(去杂质、筛去灰屑、非药用部分)——洗润(洗药时间、闷润时间)——切制(片厚) ——干燥(水分、温度、铺料厚度、时间)——炒制(辅料投量)----精选包装(药屑、装 量差异) 三、加工炮制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甘草】 (1)净选:将甘草置挑选台除去杂质、筛去灰屑、非药用部分,大小条分开,分成两个档次。物料平衡 99.0%- 100.0% ,收率 97.0%-98.5%。 (2)洗润:取选好的甘草,放洗药池中来回冲洗,每50公斤冲洗时间为10-15分钟,洗完放润池中加水超过甘草3-5厘米,浸泡2-4小时。闷润0.5-1小时; (3)切制:用直切式切药机,调节切药厚度为10mm,将甘草摆放整齐、铺实压平,厚度为8-15cm,

追风药酒生产工艺规程.doc

追风药酒生产工艺规程 (制剂部分) 1.产品简介: 1.1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辛。 1.2规格:200ml/瓶。 1.3批准文号:ZL—2999—国卫药准字(2008)第918号 1.4功能与主治:活血舒风;散寒和脾。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腰膝疼痛。风湿性关节炎。 1.5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2次。 1.6有效期限:暂定二年。 1.7贮藏:密封保存。 2.处方和依据: 2.1处方:

3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200ml/瓶 检验

30万级洁净区域一般生产区 4.生产过程及工艺技术条件 4.1打开灌装旋盖机电源,空载正常后将待灌装酒瓶放好,开始灌装,200ml/瓶,装好后,旋盖,贴签。 4.2检验:填写请验单,请QC人员检验。 4.3装盒:将检验合格的药酒装入小盒中,并将说明书装入盒中,贴好检封。 4.4装大箱:将装好盒的药酒装入大箱中,请QA人员检验合格后,填好合格证,装入大箱中,封好胶带,用封箱机打井字塑腰。 4.5成品检验:填写请验单,QC检验。 4.6入库:填写入库单,将合格成品入库。 5.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及其生产能力(一)

6.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 6.1技术安全: 各生产工序的设备操作需严格按照制定的各设备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运作,各工序的生产操作需按照制定的依替膦酸二钠片生产工艺规程及各生产工序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6.2工艺卫生: 操作员工需按公司制定的《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生

产工艺卫生管理》、《洁净室管理》及其相对应的《人员进出生产区域程序》、《物料进出生产区域程序》、《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厂房、设施清洁、消毒规程》等各项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6.3劳动保护: 操作员工需按《工作服管理》、《人员进出生产区域程序》穿戴好工作服,并按各生产工序及其设备标准操作规程中规定的有关劳动防护措施及规范严格执行。 7.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7.1全车间共设置人员14名。其中设车间主任1名,技术员1名,并设有灌封工序班长1名、外包装工序班长1名。 7.2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一览表: 8.技术经济指标及其计算:

当归(酒制)生产工艺规程

当归(酒制)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LT0101500山西振东道地药材部门:生产部题目:当归(酒制)生产工艺规程 第1 页共7 页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生效日期:颁发部门:分发部门:变更记载:修订号:修订日期:批准日期:变更原因及目的: 1.产品概述 1.1 别名:全当归。 1.2 规格:当归(酒制),Y015。 1.3 特点: 1.3.1 性状:本品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切面深黄色或浅棕黄色,略有焦斑。香气浓郁,并略有酒香气。 1.3.2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1.3.3 功能与主治: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1.3.4 用法与用量:6~12g。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xx 版一部和《山西中药炮制规范》1984 版。 3. 批量:18kg/批。 4. 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人工操作,去除药材须根.杂质.泥沙常温润药润药X 档,厚度1~2mm切制药材净制文件编号:

LT0101500部门:生产部题目:当归(酒制)生产工艺规程第2 页共7 页质量监控点工艺控制项目控制区5 炮制工艺操作要求 5.1 炮制工艺过程及条件 5.1.1 领料根据生产指令,开具限额领料单,领取当归药材,双人核对品名.批号.产地.数量无误后领回车间,放置在拣选间。 5.1.2 净选 5.1.2.1 确保生产场所清洁,符合生产要求。 5.1.2.2 检查所用工具到位。 5.1.2.3 执行“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将药材放在不锈钢拣选台上,去除药材中的杂质.泥沙及非药用部位,并按大小分级。 5.1.2.4 净选结束,将可用药材和选出的杂质分别进行称量,计算。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杂质按《废料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5.1.3 清洗 5.1.3.1 将拣选后的药材核对无误后,放入 XY-720 型洗药机中。 5.1.3.2 执行“清洗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XY-720 型洗药机标准操作规程》,调整洗药机转速至9转/分,放水量1-7 吨,具体用水量及清洗时间根据药材清洗效果确定。

当归的炮制

当归的炮制 08中现2班罗灵健0806506213 [摘要]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当归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自南北朝开始,经历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当时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其中以酒制法应用广泛;经过历代医家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认识过程,逐渐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清炒和酒炒法,其它方法虽有沿用,但已不是主流。 [关键词]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 一 . 历史沿革 1 当归古代炮制概况 1.1净制与切制当归的净制首见于南北朝时期雷敩的《雷公炮炙论》[ 3 ] ,要求“先去尖并头光硬处一分已来”;此外,还有“去芦头”、“去芦洗净砂土”、“去芦须”、“去苗”、“去芦尾”等。洗也有特殊要求的,宋代《洪氏集验方》[ 4 ]要求用“温水洗”。 当归的切制首载于唐《千金翼方》[ 5 ] ,要求“切”,但没有具体规格。宋《太平圣惠方》[ 6 ]要求“剉”,宋《苏沈良方》[ 7 ]则要求“薄切片子”,《洪氏集验方》[ 4 ]也要求“薄切”,这种薄切的要求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中国药典和多数省市地区的炮制规范都要求“切薄片”。 1.2炮制当归自《刘涓子鬼遗方》[ 2 ]首载“炒”后,历代在沿用的基础上均有发挥,从南北朝到清末,历代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有常温处理的,有加热处理的;有用辅料的,也有非辅料处理的;热处理的方式主要有清炒、辅料炒(辅料有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 、蒸、煮、煨、煅等;所用的辅料主要有酒、醋、盐、米、米泔水、生地汁、吴茱萸、芍药汁、姜汁、黑豆汁、童便、土等。其中酒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辅料, 酒制主要有“酒浸”、“酒洗”、“酒炒”、“酒焙”、“酒蒸”、“酒煮”、“半酒半醋炒”等方法,“酒制”的方法不仅历代应用最多,而且经过历代的衍变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中国药典和多数省市的炮制规范均收载了“酒当归”的制品。 2 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 当归在南北朝至清代的炮制发展过程中,医家对当归炮制方法的认识经过了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过程,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当归的入药理论。当归传统按“头、身、尾”3部分分别入药,具有不同的药用特点。最早记载见于《雷公炮炙论》,雷敩曰:“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归尾”。随后历代医家对此有相同的看法,如“头破血,身行血,尾止血??[ 12 ]。”“头止血,身和血,梢破血。”[ 11 ]“身养血,尾破血,全活血。”[ 22 ]类似记载屡见于历代医著中,形成了当归的传统入药理论,甚至沿用至今,虽然中国药典规定以全归入药,但有部分医家仍沿用传统理论,将当归分为“归头”、“归身”、“归尾”几部分,根据病情,辨证用药。至于“归头”、“归身”、“归尾”的作用,历代文献记载多有相悖之处,认识并不统一,仍需进一步研究。 3 当归现代炮制概况 当归入药炮制经过历代传承,现行的炮制方法主要有“清炒、酒炒”等。《中国药典》2005版仅收载了“酒炒”方法,入药也不分头、身、尾3部分,而是用“全归”入药。各省炮制规范中,酒当归的黄酒用量多为每100斤药材用10斤,部分用酒量在10~20斤,个别几个省份采

推荐-炮制工艺规程

吉林省利华制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目的 本规程是炮制的生产技术标准,使其生产技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保证产品质量。 范围 中药前处理车间炮制岗位 内容 生产过程 1领料:按工艺要求填写领料单 2检查:是否有检验部门出据的检验合格证。 3复核:工艺要求、领料单、药材实领数量是否一致。 4净选: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 5洗切:洗去附着的杂质、残留的农药及部分杂菌。 6炮制: 6.1炒炒制分清炒和加辅料炒。炒时应火力均匀,不断翻动。应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6.1.1清炒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

凉。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取出,放晾。炒焦后易燃药材,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或晒干。

6.1.2麸炒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放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麸皮10kg。 6.2烫烫法常用的辅料为洁净河沙、蛤粉或滑石粉。取河砂(蛤粉、滑石粉)置锅内,一般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辅料,放凉。 如需醋淬时,筛去辅料后,趁热投入醋中淬酥。 6.3煅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6.3.1明煅取净药材,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或红透时,取出,放凉,碾碎。 含有结晶水的盐类药物,不要求煅红,但须使结晶水蒸发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固体。 6.3.2煅淬将净药材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酥(如不酥,可反复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 6.4制炭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 6.4.1炒炭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6.4.2煅炭取净药材,置煅锅内,密封,焖煅至透,放凉,取出。 6.5蒸取净药材,照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拌匀(清蒸除外),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干燥。 6.6煮取净药材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辅料用量照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煮至溶液完全被吸尽,或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干燥。 有毒药材煮制后的剩余汁液,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弃去。 6.7炖取净药材照各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炖透,或炖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时,放凉,取出,干燥。 6.8火单取净药材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有的种子类药材,火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