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归生产工艺规程

当归生产工艺规程

当归生产工艺规程
当归生产工艺规程

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文件

文件编号:SC/JB/GY/01600

当归炮制

生产工艺规程

颁发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

吉林省泽康药业有限公司

当归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目录

一、名称

二、规格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五、炮制工艺的操作要求和工艺技术参数

六、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

七、包装规格

八、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九、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及其生产能力

当归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一. 名称

中文名当归

汉语拼音 Danggui

拉丁名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二、规格

薄片 1-2mm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3.1 生产工艺流程图

拣去杂质,去掉非药用部分片厚1-2mm

稍润

水份应不超过10%

3.2 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当归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五、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

5.1 领料

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发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库领取当归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

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5.2 净选

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当归原药材置于挑选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并将药材按大小分档。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检查签字。

工艺要点

①检查净选的中药材,并称量、记录;

②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

③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⑤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

⑥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⑦净度要符合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

5.3 洗润

5.3.1 洗药

将净选后的药材,按清洗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操作”,用清水将药材附着的泥土或不洁物洗净。结束后将洗净的药材经QA检查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

清洗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在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清洗药材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②清洗厂房内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地面不积水,易清洗,耐腐蚀;

③洗涤药材的设备或设施内表面应平整、光洁、易清洗、耐腐蚀,不与药材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材;

④药材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他药材,不同的药材不宜在一起洗涤;

⑤洗涤时应注意掌握时间,勿使药材在水中浸泡过久,以免损失药效。

⑥洗涤后的药材应及时转下道工序进行炮制

5.3.2 浸润

将洗净的原药材置于润药池内,稍润30分钟,即可转入下道工序。

操作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合格后在清场记录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需浸润的药材按其大小、粗细、软硬程度,浸润方法,并根据操作时间的季

节、气候条件,严格掌握在工艺参数范围内;

②控制好浸润药材的用水量及时间,做到药透水尽,不得出现药材伤水腐败、霉变、产生异味等变质现象;

③浸润药材符合切制要求后应及时切制;

5.4 切片

将浸润软硬适中的当归药材,按切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高速截断切药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切片操作。将当归切制成1-2mm的片,结束后将切制好的当归,经QA 检查合格后,及时转入干燥岗位进行干燥处理。操作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在清场记录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根据不同药材及性能按工艺要求将药材切成片、段等,并符合炮制品标准

②切制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切制日期、操作者等,经检查合格后及时交下工序。

5.5 干燥

按“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三层网带式烘干机标准操作规程”,将已切制进行干燥,所得净药材饮片盛于洁净容器内,挂上标签,及时转入下道工序。

操作结束后,按“三层网带式烘干机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洁操作,填写生产设备清洁记录,并经QA检查合格签字。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入站单,并与下工序进行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在清场记录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根据药材性质和工艺要求选用不同的干燥方法,但不得露天干燥;

②干燥温度不超过60℃,药材厚度为1.5-2cm, 并要定期检查厚度是否适应干燥需要,干燥至水分小于10%。

③干燥设备及工艺的技术参数应经验证确认;

④干燥后的药材应装入洁净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中间产品名称、编号、生产批号、数量、规格、日期、操作者等。

⑤净药材饮片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⑥本步所得中间产品质量要符合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

5.6 分装

生产操作前,进行清场检查。按批包装指令从中转站领取经检验合格饮片,从包材仓库领取内包装材料及标签,根据产品包装规格要求,确定每袋装量1kg、2kg、5kg及装量差异范围。

根据每袋重量,调节好称量器具的装量,按照“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分装操作,在分装过程中,每隔30分钟抽一次装量,严格控制装量差异,并详细记录抽查结果,确保每袋装量在控制范围内。分装后饮片放入专用容器内,作好标识,挂待验品状态标志牌,填写请验单,进行待包品检验。同步填写原始生产记录,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清场,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验收签字。

工艺要求:

①分装规格:每袋装1kg、2kg、5kg。操作中随时注意检查装量是否准确,要求每隔30分钟,必须检查一次装量,装量不得少于标示量。

②包装前检查包装材料有无破损,内部是否清洁、干燥,必要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洁或消毒。

③包装前要对包装材料及标签的文字和图案进行核对,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

④生产结束任务后,应将所使用的设备,工具、中间产品、成品、内包装材料等作好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手续。

⑤本步所得产品质量要符合要求。

5.7 外包装

按照批包装指令,车间领料员填写领料单,经车间主任签字后,领取标签、包装材料。标签要计数发放,并复核,仓库管理人员和车间领料员分别在领料单上签字。包材先暂存在包装车间的包材暂存间内,挂状态标志牌。

包装程序:

打印批号(标签)→贴标签→入库待验→贴合格证

按照“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包装岗位打印批号,每批包装结束后及时运至成品仓库规定位置,待验,挂待验标志牌。

本批包装完成后,剩余的包装材料及时清理退库,并填写退库记录。盖有本批批号及有残次的标签等,退库后由仓库保管员在QA人员监督下销毁,并填写标签退库销毁单。标签的领用数等于实用数、退库数及销毁之和。同步填写生产记录、并

控制产品在规定收率范围。

经检验合格的成品,由公司质量部门对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现场监控记录及各种记录凭证进行审核,合格后,填写成品审核放行单,发放检验合格证及成品放行报告书至物料管理部,仓库管理员把待验标志牌换成合格标志牌,填入库单入成品分类帐,并贴上产品合格证,方可放行销售。

工艺要点:

①包装车间要确保批包装指令与包材上文字标志和待包装产品一致。包装车间在同一包装间内不能同时包装不同批号中药饮片,更不能包装两个或几个不同的品种。防止混淆。

②如遇有产品零头,需要合袋时,严格按照“成品零头管理规程”进行操作。

③包装规格:1袋×1kg、1袋×2kg、1袋×5kg

④包装产品收率和包材回收率规定如下:

包装产品收率:98%

标签回收率:100%

六、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及贮存注意事项

6.1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

6.2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检验方法

6.3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贮存注意事项参见其质量标准项下的具体规定

七、包装规格:1袋×1kg、1袋×2kg、1袋×5kg

八、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产品每个批次,每个关键工序生产结束都必须计算收率,进行物料平衡是避免或及时发现差错与混药的有效措施。

8.1 收率:

8.2 物料平衡的计算及平衡限度

8.3.1 凡平衡限度在合格范围内,经质量管理部门检查并在物料周转单上签字后方可“流转”。

8.3.2 凡平衡限度高于或低于合格范围内,应立即贴待查标志,不能递交下工序,并由发现人填写偏差处理单,经车间管理人员质量管理部门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进行调查,采取处理措施,直至调查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方可放行。

九、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及其生产能力

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荆州市津奉药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标准文件 编号:BZ-GY-1015-00 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2014年11月制定 荆州市津奉药业发展有限公司

1 目的: 建立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作为麝香止痛浸膏生产的基准性技术文件使该品种的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制造过程。 3 职责: 本品生产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实施本工艺规程负责,QA人员、生产管理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抽查执行情况。 4 内容: 4.1产品概述 4.1.1产品名称

4.1.1.1麝香止痛浸膏 4.1.2产品代码: 4.1.2.1麝香止痛浸膏:JG015 4.1.3产品用途:供麝香止痛贴膏生产使用。 4.1.4性状 4.1.4.1本品为棕黑色浸膏;气芳香。 4.1.5包装规格 4.1. 5.1 50kg/件。 4.1.6贮存条件:密闭,遮光,置冷处保存。 4.1.7贮存期限:暂定3个月。 4.2所用原辅料清单及用量折算计算方法 4.2.1所用原辅料清单 4.2.2 物料用量折算计算方法 4.2.2.1根据《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中药制剂的生产均应以中药饮片投料,标准处方中

的投料量均为中药饮片的投料量;川乌等十二味为粉碎成粗粉的量。 4.2.2.2 若购进的为原药材,则需加工成中药饮片,投料量以中药饮片计算。 4.2.3处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WS 3 -B-0469-90)。 4.3工艺流程图 4.3.1. 提取工艺流程图 物料 工序 检验 图1—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流程图 4.4 详细的生产步骤和工艺参数说明 4.4.1 中药材炮制过程 4.4.1.1 中药材领取:根据批提取指令单,按《领料岗位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领取中药材,认真核对品名、物料编码及包装质量。 4.4.1.2 炮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药材炮制通则及药材项下规定。

生产车间工艺操作规程

1生产车间工艺操作规程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为了便于生产操作管理,本处列出与装置有关的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数据,以便工作时参考。 表1 二氧化碳的相变参数

2).液体二氧化碳产品规格 本装置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GB10621-2006标准的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

3).生产工序说明 本装置通过对二氧化碳原料气进行压缩,然后依次经过“夹心饼”精脱硫、催化氧化脱烃、分子筛干燥、冷凝液化、浅低温提纯等工序,得到质量符合 GB10621-2006标准的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 脱硫 二氧化碳原料气中含有以H 2 S、COS为主的多种形态的硫化物,脱硫的目的一是保证产品质量,二是保护脱烃催化剂。脱硫的任务及指标是保证原料气中的总硫≤。本装置采用“夹心饼”精脱硫工艺,即原料气先经过氧化铁预脱硫,脱除原料气中的绝大部分H2S,然后再经过水解塔,将原料气中的COS转化为H2S,然后在经 过活性炭精脱硫塔,脱除残余的H 2 S。主要反应如下: 预脱硫塔:Fe 2O 3 .H 2 O+3H 2 S= Fe 2 S 3 .H 2 O+3H 2 O Fe 2O 3 .H 2 O+3H 2 S=2 FeS+S+4H 2 O 水解塔:COS+H2O=H 2S+CO 2 精脱硫塔:H 2S+1/2O 2 =S+H 2 O

催化氧化脱烃 催化氧化脱烃的主要目的是脱除原料气中的H 2 、CO、烃类(碳氢化合物)等 可燃杂质。原料气经过预热至380℃后进入脱烃塔,在脱烃塔中贵金属(活性氧 化铝负载铂、钯)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原料气中的可燃杂质与O 2 发生催化燃 烧反应,生成CO 2和H 2 O,脱烃过程操作温度为380~500℃。由于硫化物会使脱烃 催化剂中毒,因此必须保证进入脱烃系统原料气中的总硫≤。 分子筛脱水 利用分子筛将原料气中的微量水脱除,保证原料气中的水分≤20ppm,分子筛吸附饱和后加热再生循环使用。分子筛吸附塔一共设置两台,一台吸附,一台再生,切换使用,采用热再生方式进行再生,利用放空尾气进行吹冷。 液化提纯 原料气经过液化后进入提纯塔进行精馏提纯,利用精馏原理,根据二氧化碳与杂质组分的沸点不同,在特定条件下将杂质加以分离,提高二氧化碳纯度,降低消耗。 4).工艺流程简述 从界外来的原料气进入压缩机(C0101),压缩过程中,从压缩机二段引出去预脱硫塔(T0201A/B),脱除原料气中的H 2 S。预脱硫塔共设置2台,可串可并,根据脱硫剂的使用情况进行串联或并联使用。经过预脱硫后的原料气返回压缩机(C0101)三段入口,经过三段压缩后,经过脱硫加热器预热至60℃~90℃后进入水解塔(T0202),将原料气中的有机硫水解为无机硫,然后进入精脱硫塔 (T0203)脱除原料气中残余的H 2 S。从精脱硫塔出来脱硫合格的原料气,经过脱烃热交(E0202)预热380℃,再经过脱烃电加热器(F0201)后进入脱烃塔(T0204),当温度不够时,开脱烃电加热器(F0201)进行提温。脱烃塔(T0204)出来的高温原料气经过脱烃热交(E0202)回收热量后,经过脱硫水冷器(E0203)冷却至常温,然后经过除湿器(E0204)与回冰机系统的气氨换热而被冷却至-5℃,冷却除湿除去原料气中的部分水分,除湿器(E0204)出来的原料气进入分子筛塔(T0205A/B),经过分子筛吸附脱水使水分≤20ppm,分子筛塔一开一备,当水份接近20ppm时,则启用备用塔,该塔退出再生 (再生时引入经电加热器加热至约250℃的空气进行再生,当再生气出口温度≥150℃时,再生结束,用提纯塔放空气冷却到35℃后备用)。

当归的炮制

当归的炮制 08中现2班罗灵健0806506213 [摘要]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当归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自南北朝开始,经历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当时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其中以酒制法应用广泛;经过历代医家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认识过程,逐渐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清炒和酒炒法,其它方法虽有沿用,但已不是主流。 [关键词]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 一 . 历史沿革 1 当归古代炮制概况 1.1净制与切制当归的净制首见于南北朝时期雷敩的《雷公炮炙论》[ 3 ] ,要求“先去尖并头光硬处一分已来”;此外,还有“去芦头”、“去芦洗净砂土”、“去芦须”、“去苗”、“去芦尾”等。洗也有特殊要求的,宋代《洪氏集验方》[ 4 ]要求用“温水洗”。 当归的切制首载于唐《千金翼方》[ 5 ] ,要求“切”,但没有具体规格。宋《太平圣惠方》[ 6 ]要求“剉”,宋《苏沈良方》[ 7 ]则要求“薄切片子”,《洪氏集验方》[ 4 ]也要求“薄切”,这种薄切的要求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中国药典和多数省市地区的炮制规范都要求“切薄片”。 1.2炮制当归自《刘涓子鬼遗方》[ 2 ]首载“炒”后,历代在沿用的基础上均有发挥,从南北朝到清末,历代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有常温处理的,有加热处理的;有用辅料的,也有非辅料处理的;热处理的方式主要有清炒、辅料炒(辅料有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 、蒸、煮、煨、煅等;所用的辅料主要有酒、醋、盐、米、米泔水、生地汁、吴茱萸、芍药汁、姜汁、黑豆汁、童便、土等。其中酒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辅料, 酒制主要有“酒浸”、“酒洗”、“酒炒”、“酒焙”、“酒蒸”、“酒煮”、“半酒半醋炒”等方法,“酒制”的方法不仅历代应用最多,而且经过历代的衍变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中国药典和多数省市的炮制规范均收载了“酒当归”的制品。 2 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 当归在南北朝至清代的炮制发展过程中,医家对当归炮制方法的认识经过了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过程,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当归的入药理论。当归传统按“头、身、尾”3部分分别入药,具有不同的药用特点。最早记载见于《雷公炮炙论》,雷敩曰:“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归尾”。随后历代医家对此有相同的看法,如“头破血,身行血,尾止血??[ 12 ]。”“头止血,身和血,梢破血。”[ 11 ]“身养血,尾破血,全活血。”[ 22 ]类似记载屡见于历代医著中,形成了当归的传统入药理论,甚至沿用至今,虽然中国药典规定以全归入药,但有部分医家仍沿用传统理论,将当归分为“归头”、“归身”、“归尾”几部分,根据病情,辨证用药。至于“归头”、“归身”、“归尾”的作用,历代文献记载多有相悖之处,认识并不统一,仍需进一步研究。 3 当归现代炮制概况 当归入药炮制经过历代传承,现行的炮制方法主要有“清炒、酒炒”等。《中国药典》2005版仅收载了“酒炒”方法,入药也不分头、身、尾3部分,而是用“全归”入药。各省炮制规范中,酒当归的黄酒用量多为每100斤药材用10斤,部分用酒量在10~20斤,个别几个省份采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的规程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的规程(草稿)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全面提升产品的制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优化5M1E(注1)的原则进行生产活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制订本规程。 ——注1:5M1E分别是英文-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和环境的单词首位字母。 二、使用范围 本集团下属各公司的应依据本规程来制订、执改进行、生产工艺流程、对其结果进行考核、奖惩,除另有规定外,均以本规程执行; 三、规程的内容: 1、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体系化) 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有:各公司的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和集团采购部。 2、管理责任(制度化) (1)各公司技术部责任 a,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文件 各公司的技术部依据产品任务单,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的文件,工艺流程文件的主要是以下三种类: ——工艺过程卡片;

——工序卡片; ——操作说明书; 工艺流程的卡片和操作说明书中应包含:图纸(加工的工件图纸以及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都有图纸说明)、加工工序、加工方法及对环境的要求、检验及方法、产品的包装、工时定额、材料和物耗定额、使用的设备和工装、加工工具、对特殊工件的吊装位置及方法、包装方法、加工的起始时间、责任者的签名等,总之应当是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工序和各个工序中要点(5M1E)都要简约地反映在流程中;——注2:工时定额和物耗定额:在实际中灵活应用和执行,对于首件和单件生产可以是定性管理;对于3-5件的小批量生产应当是首件完成后,对出其余件进行的半定量管理,就是给个范围值;对于成熟的大批量生产件应当是定量管理,就是应当给出固定的定额;——注3:可以有空项,按实际生产中需要的项目编写,应当简要全面部不应当有漏项;各个公司在制定工艺流程时,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文字表述式,只要能在实际生产中,对生产的产品有以下作用即可--加工的指导、检验指导、记录完整(可以追溯产品的加工历史);b,根据生产出现的问题,可以用工艺流程附加单的形式进行补充及修改,必要时废除老工艺,重新制定新工艺; c,会同质检部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2)各公司生产部责任

黄芪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建立黄芪饮片的生产工艺规程,用以规范黄芪饮片的生产。 2.范围适用于黄芪饮片的生产。 3.责任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4.内容 .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黄芪。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用法与用量 9~30g。 产品规格饮片。 . 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与《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 工艺流程

. 炮制工艺操作要求和主要技术参数。 净选 按生产指令从仓库领取黄芪原药材,经物流通道送入净选操作间,将原药材放置于净选工作台上,拣净杂质,将挑选好的原药材盛装于药筐中,称重,挂上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重量,标准依据等内容。 洗润 . 洗药 将净选后的药材,用清水将药材附着的泥土或不洁物洗净。 . 浸润 将已洗净的黄芪,按大小排放整齐,装入不锈钢筐内,再放入润药机内润药。润药时间4小时即可。 切制 润药机取出润好的黄芪,在时间不超过1小时内,使用GSW-300高速万能截断机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切2-4毫米的厚片。 干燥 取切制好的黄芪,平铺于不锈钢烘盘中,上货厚度在2cm以下,置燃煤烘房中,设定温度60-80℃,干燥4~6小时,取出,放凉。 筛分 取干燥后的黄芪用XSZ-3B振动筛选机筛去碎末,盛装于套有PE膜内袋的纤维袋内,称重,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重量,标准依据。转入净料库,请检。 包装 半成品检验合格后,按包装指令单到仓库领取相应数量的包装材料,从中药饮片库领取加工好的待包品,按包装指令单规定的包装规格要求进行包装,封口严密,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重量,标准依据。包装时应注意核对品名、规格、产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项目无误。包装完毕后,放置待验区,填写请验单,由质量管理部门抽样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须办理入库手续后入库。 . 原辅包、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972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接班首先检查各种机械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2、检查水池冷却水温,对水温过高的进行排水和加水,以便铸造顺利完成; 3、修盘人员要及时检查所铸及其它规格结晶盘的水全、水匀后及时排除故障; 4、结晶修复后涮好化石粉,工具、流槽等部件都要涮化石粉,并保持干燥,清除其它杂质; 5、修盘用的色拉油及化石粉要保管好,不能有其它杂质混入; 6、引锭头要清理干净,保持干燥,换下来的要放好不能乱放; 7、冷却井的深度必须掌握好,不能造成拖底; 8、检查导向轮内是否有杂物、有故障就及时排除,不能造成棒坯的表面质量问题; 9、熔铸前必须掌握好炉水的温度及放水时的技术,不能无目的的蛮干,造成成品率下降及设备损失; 10、过滤布要扎好扎牢,铸造过程中结晶盘内的熔体

黄芩片(蒸)炮制工艺规程

目录 1产品概述 (2) 2标准依据 (2) 3投料量 (2) 4所用物料清单 (3) 5所用主要设备和生产场所 (4) 6工艺流程图 (5) 7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 7.1生产操作前准备 (7) 7.2生产操作过程 (7) 7.3包装过程 (8) 7.4清场 (9) 8中间质量控制方法、评判标准及频次 (10) 9物料平衡/收率 (11) 10变更记载及原因 (12) 11附页 (13)

1产品概述 【名称】黄芩片 【规格】片 【包装规格】(1)1kg/袋(2)10kg/袋(3)其他:根据实际需求情况 【产品代码】YP1004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炮制】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贮存期】24个月 质量标准文件编码:ZL-TEC-YP-008 2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第301页。 3投料量 黄芩:30-300kg。

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当归养血口服液工艺规程。 范围: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全过程。 责任人:生产部、质量管理部。 内容 1产品概述 当归养口服液系采用甘肃地道药材岷县产当归为原料,经料学方法提练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本品含有丰富的阿魏酸、挥发油、亚叶酸、烟酸、维生素B12,维生素E 等多种有效成份。呈淡黄色半透明胶体溶液,用时轻微摇动既成均匀胶体状药剂,并能闻到当归的浓郁当归特有的香气,味甜。 当归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三经。入心能生血人肝能藏血,入脾能流血。《本草正义》说:“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力地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血中之圣药也:”。故当归养血口服液具有补血养血的功能,主用于男女血虚,病后贫血,头痛眩晕,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等症。口服,每日2~3次,每次1~2支。儿童酌成或遵医嘱,7天为一疗程四盒。包装规格:10ml×10支/盒 2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30万级洁净区 一般生产区 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质量控制要点

2.1当归药材的整理 2.1.1当归药材前处理流程图

2.1.2原料处理 2.1.2.1净选 净选是药物初步加工过程,为下一步生产作准备,由于中药来源复杂,必须除去药物中的夹杂质,泥沙、霉败品及残留在处的非药部位,使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 2.1.2.2挑选 除去非药用部位及各种杂质,特别是钢铁类石质类异物,一定要彻底挑选干净,防止损坏设备。 2.1.3清洗 清洗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下一步作好准备。 2.1. 3.1粗洗 用饮用水浸泡十分钟当归药材使泥沙充分松软,用毛刷刷去当归上泥沙、枯叶和除去霉烂部分,用流动的饮用水冲净。 2.1. 3.2精洗 将粗洗过的当归用流动的饮用水清洗数次,至外皮为白色,目视合格流入下道工序。 2.1.4切片 切片厚度为1.5~2.5mm。 2.1.5当归药材整理要点 2.1.5.1中药材的验收 2.1.5.1.1中药材验收人员必须有中药材鉴别真、伪劣规格等能的业务知识,并掌握质量标准的人员担任。 2.1.5.1.2净选前的中药材、包装应整齐每个包装应附有合格证。注明品名、产地、进厂编号、检验单号、皮重、净重。并逐件检证、检质,将检验情况逐项

石灰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一、石灰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主要参数 1 窑体主要参数 1)有效高度 21.7 m 。 2)有效容积 150 m3 。 3)窑衬外径 4.6 m 。 4)窑衬内径 3 m 。 5)高径比 7.58 。 6)焙烧带高度 5 m 。 7)烧嘴:低压套筒式。 8)烧嘴数量:2排共28只。 9)上下排烧嘴距离:2.5M。 10)上下排烧嘴布置:平面对称、上下错排。 2、煤气与助燃空气参数 1)煤气热值:850~950KCaL/NM3 2)空气过剩系数:1.05~1.15 三、技术要求 1 石灰石(执行YB/T5279-1999 二级石灰石标准) 1)粒度规格:40~80 mm。 2)成分: CaO > 52 % MgO < 3 % SiO < 2.2 % S < 0.10 % P < 0.02 % 3)石灰石应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加热过程无爆裂。 4) 石灰石中不得混入杂质。 2 燃料 1)高、焦混合煤气 2)高炉煤气热值:≥ 740 KCaL/M3 3)焦炉煤气热值:≥ 4000 KCaL/M3 4)焦炉煤气比例: 3~5 % 3 石灰主要指标(执行厂内控标准 JGN52-1999 ) CaO > 88 % MgO < 5 % SiO < 3 % S < 0.07 % 灼减:6% 活性度:300ML 4 烘窑 1)新窑衬烘窑烘炉时间不小于168小时 原则:驱除水分、烧结好炉衬。 2)新窑烘窑要求 升温速度:每小时不大于10~15℃。 保温:150℃、350℃、60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20~24小时。 烘炉终结温度:850~900℃。

烘窑前加入1米厚的石料保护炉底。 石灰窑烘炉曲线图(后附) 5 操作控制要求 A、焙烧温度控制: 1)焙烧带温度:1050~1150℃。 2)预热带温度:400~900℃。 3)冷却带温度:900~200℃。 4)窑顶烟气出口温度:≤ 600℃。 5)出窑石灰温度:≤ 200℃。 B、风气配比 1)煤气量:8500~10000 Nm3/h 2)空气量:6800~8000 Nm3/h 3)空气过剩系数:1.05-1.15 4)一次助燃空气与二次空气比:4:6~3:7 5)煤气压力:14000~18000 Pa 6)空气压力:13000~15000 Pa C、装料、出料 1)先上料再出料 2)每小时装料一次,每次6-9吨。 3)每小时出料一次,上多少出多少,保持料线高度1.5~2米。 D、焙烧检验项目 1)石灰窑烟气成分(CO CO2 O2 ...)。 2)石灰产品的生烧量、过烧量、活性度及化学成分。 E、休风操作要点 1)煤气降压操作,由加压煤气降至常压煤气。 2)空气压力,随煤气压力的降低相应的进行降压操作,保持空气与煤气压力差 < 3000 Pa 。 3)煤气压力由高压降至常压后,关闭烧嘴阀门。 4)烧嘴阀门关闭5分钟后,关闭二次风阀门,再停风机。 F、复风操作要点 1)启动风机,将风压与煤气压力匹配得当。 2)先送二次风,5分钟后再开烧嘴风气阀,进入煤气常压焙烧。 3)调整煤气、空气的流量、压力配比,使之运行稳定。 4)转入加压操作,根据煤气压力的升高,随时提升空气压力,稳定风气压力配比。 5)转入正常生产操作。

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摘要:通过对当归本草考证及文献研究,总结当归炮制的历史沿革;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当归见诸历代文献的炮制方法达21种之多,其中常用的有酒制、炒制、油制、土制、制炭等。炮制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挥发油和有机酸的含量变化;我们可根据这种变化减少当归的治疗偏性,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当归;炮制;化学成分; 当归,别名干归、马尾归、云归、岷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被医家誉为“妇科要药”,在我国第一部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祛邪补虚的中品。其味辛、甘,而性微温,归心、肝、脾三经,是一味女性常用中药。正如《汤液本草》中所说:“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中医学认为当归为血家之圣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用[1]。现代医学中当归具有提高免疫、抗心肌缺血、抗血栓、保护神经干细胞等作用[2]。临床上也常用其炮制品,经历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21 种之多,流传至今,主要沿用了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清当归和当归炭。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和应用不同,如酒当归辛温,取其散性,以增强活血散瘀之功;土炒后,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当归炭则缓其辛烈之性专于止血。现代研究表明,当归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使当归的药理作用也有所不同。笔者在参考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归不同炮制工艺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综述性分析。 1当归历代入药炮制概况 唐代《千金翼方》中始有“切”的记载,《理伤》中开始提出“去芦头”。宋代《博济方》中又要求“去”,《史载之方》中还要求“去苗”,去芦为后世广泛沿用[3]。历史上当归的炮制起初采用酒制法,首载于唐代,如《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提出“酒浸一宿阴干”。宋代丰富了酒制当归的方法,如《疮疡经验全书》对酒浸的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提出“酒浸二宿,晒干火焙”。之后继而出现了酒洗、酒润、酒炒、酒拌、酒蒸法、酒煮等炮制方法。除酒制法外,炒制法也是历史上常用的炮制方法,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炒制法,如《太平圣惠方》和《洪氏集验方》分别提出了“锉微炒”和“去梢土,微炒令香”炒制方法。到了明代,在《普济方》一书中又提出“炒微黄”的炮制标准[4]。除沿承酒制及炒制法外,明代时期辅料种类进一步增多,创用了盐水炒法、姜汁炒法、米泔水炒等制法。同时还发展为用药料共制当归的方法,如吴茱萸炒和生地汁炒,新采用的炮制方法则有煨、煅、制炭等[5]。在宋代,还有“细切醋炒”[6],和“醋浸一宿,炙令香黄焦”[7]的描述。清代又出现童便制和黑豆汁制(《本草述》),还创新地提出了芍药汁制、吴茱萸制。土炒法也在清代形成,如《医宗金鉴》载“土炒老黄色”的炮制要求,该法一直沿用至今。除此之外,蜜制法和油制法还在不同地区仍沿用,如《河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收载了蜜制法,《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收载了油制法。综上可以看出:当归炮制不论在工艺,辅料选择、质量要求及炮制理论、原理阐发诸方面,历代都有所继承和发展。炮制工艺由清炒(炒黄炒炭)发展为辅料炒(土炒、酒炙)等,以扩大药用范围,进而又发展为二种辅料共制(酒醋拌炒),以提高制品质量,增强疗效。其中以酒制(酒炙、酒蒸及清炒(炒黄)历史最为悠久,应用亦最为广泛。制炭入药始于明代,土炒入药则始于清代。 2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 当归入药理论按全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来分别入药,具有不同的药用特点。最早记载于《雷公炮炙论》中:“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尾” [8];《珍珠囊》中记载:“头破血,身行血,尾止血”[9];《汤液本草》中引做:“头止血而上行,梢破血而下行,身养血而中守,全活血而不走”[10]。《本草正义》中又曰:“归身

白术炮制规程

一. 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白术炮制规程。 二.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白术的炮制和质量管理,及相应的物料供应。 三. 职责: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前处理车间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1. 产品概述: 1.1.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药材以个大、质坚实、表面灰黄色、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1. 2. 炮制: 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炒白术:将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黄棕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麸皮。每100kg 白术片,用麸皮10kg 。 1.3. 性状: 白术:为不规则厚片,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粗糙不平,中间色较深,有放射状纹理和棕色小点;周边灰棕色或灰黄色,有皱纹或瘤状突起,质坚实。气清香,味甘微辛。 炒白术:形如白术片,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偶见焦班,质坚硬,有焦香气。 1.4.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1.5.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涨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1.6. 用法用量:6~12g 。 1.7.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防泛油。 2. 操作流程图:

3. 炮制过程和工艺条件: 3.1筛选:将白术于SX800型筛选机进行筛选,去除杂质。 3.2淋洗:将白术放入XT-720洗药机机槽中加水2/3清洗。 3.3润药:放入CT 7C 5-3润药机闷润。真空度:<0.07Mpa ,加压≤0.3 Mpa 。闷润时间:1小时。 3.4切制:在240-2往复式切药机中切厚片。片厚2~4㎜。 3.5干燥:于DW1.2-8B 带式干燥机中烘干。速度:30.00,烘干温度:80℃ 3.6麸炒:将麸皮撒入CY-640型炒药机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制,炒至黄棕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100kg 白术片,用麸皮2kg 。温度:中火105℃,时间:30分钟。 3.7包装:每25㎏装一塑料袋外套一编织袋,两层袋口缝好,标明品名、编码、重量、日期、操作者等,交净料库。 4.质量监控 4.1质量监控点 按照工艺过程和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加以设置:(1)挑选(2)淋洗(3)润药(4)切

净石灵胶囊工艺规程样本

净石灵胶囊工艺规程 目录: 1、产品名称及剂型 2、产品概述 3、处方和依据 4、生产工艺流程图 5、原料药材的整理炮制 6、制剂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7、质量监控 8、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复检前、最长储存期 9、半成品质量标准、成品法定标准、企业内控标准及依据 10、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内包材包装前的最长使用时间 11、工艺卫生要求 12、关键设备的准备工作 13、各设备标准操作程序及生产能力 14、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5、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定额、产品生产周期 16、原辅料消耗定额 17、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8、动力消耗定额

19、物料平衡 20、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1、附页 1、产品名称及剂型 1.1产品名称: 净石灵胶囊 1.2汉语拼音: Jingshiling Jiaonang 1.3剂型: 胶囊剂 1.4批准文号: ZZ-5832-吉卫药准字( 1998) 第4236号 2、产品概述 2.1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 内容物为棕色粉末, 气微, 味微苦。 2.2功能主治: 补肾、利尿、排石。用于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由结石引起的肾盂积水、尿路感染等。 2.3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5粒, 一日3次, 饭后1小时饮水300~500ml, 并做跳跃运动10~15次, 体弱者酌减。每次排尿注意结石排出情况。 2.4规格: 0.3g 2.5有效期: 三年

2.6贮藏: 密封, 防潮。 3、处方和依据 3.1工艺处方: 金钱草( 广) 250g 黄芪76.6g 茯苓76.6g 萹蓄76.6g 海金沙76.6g 淫羊藿76.6g 夏枯草76.6g 滑石76.6g 元胡( 醋制) 50g 当归50g 巴戟天50g 赤芍40g 冬葵子40g 车前子40g 桃仁40g 鸡内金40g 甘草25g 制成1000粒 3.2生产处方: 金钱草( 广) 250kg 黄芪76.6kg 茯苓76.6kg 萹蓄76.6kg 海金沙76.6kg 淫羊藿76.6kg 夏枯草76.6kg 滑石76.6kg 元胡( 醋制) 50kg 当归50kg 巴戟天50kg 赤芍40kg 冬葵子40kg 车前子40kg 桃仁40kg 鸡内金40kg 甘草25kg 制成100万粒 3.3处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 第20册。 4、生产工艺流程图:

(完整word版)纯净水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纯净水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为了确保本厂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程及作业指导书,生产车间必须严格认真执行。 一、制水车间 (一)生产前常规处理 1、先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再对石英砂罐、活性碳、反渗膜反冲洗5分钟(早晚各一次); 2、反冲洗完成品尝口感正常后进行正常生产; (二)、关键质量控制点 1、纯净水电导率应≤10 us/cm; 2、杀菌消毒臭氧量应控制在0.5~1.5g/H之间(冬季0.8g/H、夏季1.2g/H) 3、上、下午各作好关键控制点记录。 (三)、生产安全及卫生 1、设备出现异常应及时断电并通知维修人员及时检修; 2、下班时全面清理打扫卫生。 二、洗桶车间 (一)进入车间的工艺流程 1、更衣室:进入更衣室换工作衣、帽、鞋、戴口罩、皂液洗手、手部浸泡消毒、烘干、脚踏池浸泡消毒方可进入车间; 2、洗桶的预处理: (1)、新桶或回收桶首先应检查有无破损、污染和异味,如有以上

情况要对该桶进行特 别处理后再进入下道工序; (2)自动洗桶机开启前准备流程为:冲洗箱先加满清水,倒入50毫升的洗洁精,再将清洗箱加满水,加入配制好的二氧化氯活化液78毫升: (3)升启自动洗桶机(需拔盖时还应开启打气泵)试运行,待机器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洗桶和消毒工作。 (4)设备出现异常应及时断电并通知维修人员及时检修; (5)下班时全面清理打扫卫生。 三、桶盖消毒 1、桶盖消毒:50升的桶加入40升的清水,再加入配制好的二氧化氯活化液48毫升; 2、100升的桶加入80升的清水,再加入配制好的二氧化氯活化液96毫升; 3、浸泡消毒5分钟滤干,再放入臭氧杀菌消毒柜,并开启定时消毒按钮进行杀菌处理: 4、灌装车间没用完的桶盖下班时应回收放回消毒柜待下次再用。 四、灌装洗桶车间工艺流程 (一)进入空气净化间的工艺流程 进入更衣室换工作衣、帽、鞋、戴口罩、脚踏池浸泡消毒、风淋室淋60秒、皂液洗手、手部浸泡消毒、烘干、进入灌装前操作;(二)灌装前的预处理:

当归炮制工艺规程

一、名称 二、规格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五、炮制工艺的操作要求和工艺技术参数 六、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 七、包装规格 八、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九、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及其生产能力 当归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一. 名称 中文名当归 汉语拼音 Danggui 拉丁名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二、规格 薄片 1-2mm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3.1 生产工艺流程图 稍润

3.2 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当归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五、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 5.1 领料 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发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库领取当归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 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5.2 净选 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当归原药材置于挑选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并将药材按大小分档。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检查签字。 工艺要点 ①检查净选的中药材,并称量、记录; ②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 ③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⑤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 ⑥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⑦净度要符合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 5.3 洗润 5.3.1 洗药 将净选后的药材,按清洗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操作”,用清水将药材附着的泥土或不洁物洗净。结束后将洗净的药材经QA检查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 清洗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在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2020年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是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是产品生产过程必须的标准性作业指导书。 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艺装置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二、制度: 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生产技术部主管签字方可生效。 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生产技术部主管、总经理批准。 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6、工艺技术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工艺配方单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公司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9、工艺管理考核

9.1为了使工艺管理能够有效运行,不流于形式,对违犯工艺管理规定的责任人,将根据如下规定进行处罚。 9.1.1对于违犯工艺管理规定,不按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操作,导致工艺控制指标超标的,检查发现后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按每一超标指标30-50元的标准,对第一责任人、当班长进行处罚。9.1.2因上一工序原因导致本工序控制指标不合格,并能够及时进行查找原因并调整的不作处罚,否则,则依9.1.1条款进行处罚。 9.1.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艺指标如出现超标现象,通报批评并一次性处罚100元。 9.1.4因工艺文件管理不善造成丢失的,丢失一本罚款100元,私自复印的罚款100元。 9.1.5对一月内造成指标超标3-5次的操作工,月末加罚50元,并下岗培训一周,经培训后仍继续出现指标超标的,再加罚50元后,调离本岗位。 9.1.6因不按规定操作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系统降负荷、停车等严重后果的,依后果的严重程度、影响的大小以及发生经济损失数额多少等要素,经过经理办公会研究讨论,对第一责任人、当班班长、

当归生产工艺规程

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文件 文件编号:SC/JB/GY/01600 当归炮制 生产工艺规程 颁发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 吉林省泽康药业有限公司

当归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目录 一、名称 二、规格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五、炮制工艺的操作要求和工艺技术参数 六、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 七、包装规格 八、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九、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及其生产能力

当归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一. 名称 中文名当归 汉语拼音 Danggui 拉丁名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二、规格 薄片 1-2mm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3.1 生产工艺流程图 拣去杂质,去掉非药用部分片厚1-2mm 稍润 水份应不超过10%

3.2 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当归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五、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 5.1 领料 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发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库领取当归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 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5.2 净选 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当归原药材置于挑选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并将药材按大小分档。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检查签字。

工艺要点 ①检查净选的中药材,并称量、记录; ②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 ③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⑤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 ⑥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⑦净度要符合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 5.3 洗润 5.3.1 洗药 将净选后的药材,按清洗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操作”,用清水将药材附着的泥土或不洁物洗净。结束后将洗净的药材经QA检查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 清洗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在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清洗药材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②清洗厂房内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地面不积水,易清洗,耐腐蚀; ③洗涤药材的设备或设施内表面应平整、光洁、易清洗、耐腐蚀,不与药材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材; ④药材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他药材,不同的药材不宜在一起洗涤; ⑤洗涤时应注意掌握时间,勿使药材在水中浸泡过久,以免损失药效。 ⑥洗涤后的药材应及时转下道工序进行炮制 5.3.2 浸润 将洗净的原药材置于润药池内,稍润30分钟,即可转入下道工序。 操作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合格后在清场记录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需浸润的药材按其大小、粗细、软硬程度,浸润方法,并根据操作时间的季

滑板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概诉

滑动水口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滑动水口的原料管理、预混合工艺、泥料配料混碾工艺、成型工艺、半成品检验及不合格品处置方法;半成品热处理、成品检验及取样、入库及贮存和滑动水口标识说明。 2、引用标准 GB/T 7321—2004 《定形耐火制品试样制备方法》 GB/T 2997—2000(2004)《致密定刑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 GB/T 5072—2008 《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 GB/T 3002—2004 《高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GB/T 10325—2001(2004)《定形耐火制品抽样验收规则》 GB/T 10326—2001(2004)《定刑耐火制品尺寸外观及断面的检查方法》 GB/T 16546—1996(2004)《定形耐火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3、滑动水口的型号和形状尺寸 根据生产计划,按照工艺卡上砖型尺寸进行生产。 4、工艺流程 滑动水口经过原料采购、化验,配料,混碾搅拌,压制成型,烘烤干燥,成品检验,入库等工艺流程。 5、设备和仪器管理 5.1 S114混碾机。 5.2 1000吨电动压砖机,1250吨手动压砖机。 5.3 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和检查其几何形状的工具。 5.4 100、500磅秤、模具等装置。 5.5 仪器设备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摆放在规定的位置。 5.6 搅拌机要求每天在停机后清理一次,保持搅拌机内干净;每天生产前必须检查搅拌机刮板是否能正常,检查搅拌机运转是否正常。

每天配料前必须检查磅秤是否正常。 6、原料管理 6.1 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技术质量部制订原料的规格、品位及控制要求。 6.2 采购部向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可的合格分供方采购原料,所采购的各种原料由质检部门依据原料检验准则验收并取样化验,判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6.3 储运部负责对库存原料的管理,验收合格的原料,必须按要求分类堆放,并给予明确的标识。验收不合格的原料不得投入生产,质检部门必须给予禁止使用标识。 6.4 入库的原料储运部必须按标准贮存及管理,避免滴漏、遇水及雨淋。 6.5 生产班组使用原料时,必须在指定的合格的原料区(有原料理化指标检验合格标识)按严格的领料程序领料,即必须由专人领料和填写领料单;原则是在每天作业完,打扫设备和现场卫生后,按生产计划和配料单计算后在储运部仓库保管员的监督和指导下领好下一天的各种原辅材料;原则每天领料一次,领好的各种原辅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堆放在指定的存放区域和料仓内。 7、配料 7.1 按照生产要求,对指定生产砖型,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卡指标进行称量配料,每种物料重量误差控制在该物料重量的5%以内。 7.2 为防止细粉受潮,细粉在搅拌时再单独称量加入。 8、泥料预混及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