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列夫托尔斯泰公开课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公开课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公开课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公开课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

富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品评语言,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学习课文运用夸张和妙喻描写托尔

斯泰形貌的手法。

3、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重点:诵读,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难点:联系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回顾小学课文托尔斯泰的《穷人》,查阅茨威格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检查预习:

1、辨字组词

髭( ) 钝( ) 锢( ) 尴( ) 髯( ) 纯( ) 涸( ) 滥(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ǒu( )黑xuān( )昂xī( )利侏rú( ) 酒sì( ) chì( )热càn( )然长rán( ) hàn( )首低眉广mào( )无垠àn( )然失色3、关于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

教学过程:

一、“猜猜他是谁?”

快速浏览教师展示的助读资料,说说资料中的人物是谁?

附:他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显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他的一生深受身份的困扰,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想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生活。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劳动。他的家曾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容所,是改革家的聚会所。他因此不仅失去了幸福的家庭,更遭到了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差点被流放,但最终被开除教籍。他被称作“俄罗斯人民的良心”,是民众心中的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给世界90卷的文集,驰骋俄国文坛60年,是《战争

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文学评论家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列宁也认为“他的艺术标志着全人类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步”。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看完资料,学生抢答得分)

托尔斯泰是个贵族,是大文豪,是社会活动家,他长什么样呢?他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呢?有一位著名的传记作家曾为他精心画像,皆由他的指引,或许我们能更多地认识托翁,真切地感受他深邃、丰富、博大的内心世界!

我们先一起去看看托翁的外貌。

二、知面

1、自由朗读课文1-5段,用“他有一……的……”句式介绍托翁的外貌特点。

示例:他有一副多毛的脸庞

他有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

他有一张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

他有一点光彩也没有的面容

……

2、作者是如何评价托翁的长相的?用文中原话回答。

失调崎岖平庸粗鄙侏儒

3、这些词语从感情色彩看都是哪类词语?

——贬义词

4、作者为了突出托翁外在的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比喻、夸张、排比

(找出前5段中有比喻、夸张修辞的句子。每找到一处学生要分析好在哪里。)

(例如:简析两个句子“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重点品读“皱似树皮”“森林般”。)

5、作者还特别写到了另一位俄国作家,目的是什么?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比突出托翁的粗鄙长相

文中还有一段文字有类似表达效果,你发现了吗?

第5段侧面描写

6、作者极力铺陈托翁之丑陋有何用意?(预先思考,过渡提问)

托翁是天生的贵族,大文豪,未见过的人总以为他有着光鲜的外表、贵族绅士的排场,这是对他的误读。而作者极力丑化他,恰恰是缘于深深地懂得。他的外表普通甚至粗陋,是与他的经历、信仰、人生追求高度一致的。作者在文中写明了,你们读到了吗?

三、识人

1、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地刻画一个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刻画他的眼睛。”茨威格也着力刻画了托翁的双眼。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呢?请结合文中句子,并联系托翁的生平经历、人生信仰及作品分析。

1)、请学生套用句式,谈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我从这几句话中读出来,……

这是一双……的眼睛。

(犀利、丰富、有威力)

7 列夫·托尔斯泰

7*列夫·托尔斯泰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作品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晚年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后来秘密离家出走,中途病逝于一个小火车站。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大量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的运用,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而表达出对他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3.考点链接 欲扬先抑 【定义】 “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又叫“先抑后扬”,是一种描写人物的技法。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是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低处落笔。 【作用】 (1)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写……,是“抑”;后写……,是“扬”,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2)突出强调了……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3)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4)使文章情感更加真挚动人,突出主题。表现了(抒发了)……的感情。 01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胡髭.(zī)长髯.(rán)一绺.(liǔ)鬈.发(quán) 平yōnɡ(庸) 穹.顶(qiónɡ) jiānɡ(疆)绳滞.留(zhì) zhànɡ(帐)篷盎.然(ànɡ) 粗cāo(糙) 藏污纳ɡòu(垢) wèi(畏)缩黝.黑(yǒu) 侏.儒(zhū) 粗制làn(滥)造 2.文学常识填空。 (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国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文中提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白夜》《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3.在下面句中的方框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基础提升】 4.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胡髭.(zì)尴尬.(gà)粗劣.(liè)两颊.(jiá) B.侏.儒(zhū) 蒙昧.(mèi) 甲胄.(wèi) 纠.缠(jiū) C.广袤.(mào) 无垠.(gēn) 掩饰.(shì) 鬈.发(quán) D.敦.实(dūn) 颔.首(hàn) 乡绅.(shēn) 长髯.(rán) (解析:A.“髭”应读“zī”;B.“胄”应读“zhòu”;C.“垠”应读“yín”。) 5.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粗制烂造默默无声藏污纳洉正襟威坐 诚皇诚恐颔首低眉无可质疑暗然失色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A.在警察面前,身材矮小又器宇轩昂 ....的小偷不得不将偷窃的财物交了出来。 B.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写出了白家与鹿家在黄土地上几十年的恩怨情仇,对人物的 刻画简直是入木三分 ....,力透纸背。 C.在这广袤无垠 ....的草原上,享受清风拂面,顿感心旷神怡。 D.每当上司训话时,她总是颔首低眉 ....,不争辩。 (解析:A.“器宇轩昂”指气度不凡,为褒义词,用于贬义语境不适合。)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大气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培育和收获。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列夫托尔斯泰的教案

一、新课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感受了藤野先生的治学严谨,感受到了胡适母亲的严格慈爱,宽容善良,今天我们将静距离地与另外一位人物接触,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二、背景介绍 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谈谈“你所了解的列夫托尔斯泰”) 适当点拨:出身贵族的俄国文学大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这样一位文学大家,他又有着怎样的外貌呢?(出示图片) 这张图片给你们的印象是什么?一起来看看茨威格眼中的列夫托尔斯泰,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去拜访一下这位贵族出身俄国文豪,近距离地与这位文学大家接触。 三、整体感知 1、见到传说中的托尔斯泰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呢? 一边阅读课文,小组一边模拟场景。 教师采访得知答案。 明确:震惊随后转变 注意课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评价的归纳性语句。 →归纳:托尔斯泰的外貌平平,眼睛发光。 2、如果让你为托尔斯泰画画像,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去绘画呢?(为什么呢?) 明确:课文描写了托尔斯泰的须发、胡子、鼻子等等。 归纳:课文的结构。先写外貌,再写眼睛。 困惑会不会重复? 四、合作探究 1、(两个小组外貌,两个小组眼睛)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进行外貌描写的呢?找出你们 认为写得好的语句,并尝试分析。(小组代表发言) 明确: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 五、分析总结 描写手法上:比喻、夸张; 外貌平平、眼睛明亮→欲扬先抑(点拨) 明确:平凡的外貌下,也会有不平凡的人。 六、拓展练习 尝试运用比喻、夸张、欲扬先抑,练笔。(马云) 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欲扬先抑的手法对列夫托尔斯泰进行了外貌描写,接下来,请

同学们也尝试运用这几种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笔。在练笔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出示马云小时候的图片),你们猜猜看他是谁?再出示现在的图片(平凡外貌也有不平凡的人),进行练笔。 点评:围绕写作手法

列夫托尔斯泰优秀公开课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优秀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 ⑵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2、能力目标: ⑴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敬重、赞美之情。 ⑵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⑶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3、德育目标: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 诵读,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资料,深透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文中茨威格以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形象鲜明,蕴涵深刻。在诵读中引导同学悉心揣测作品的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2、联想法: 课文用文字描绘托尔斯泰肖像画,尺水兴波,纵横捭阖,主要得益于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这给读者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激活同学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其情趣,揣测其含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课时布置】 1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1、诵读: 整体感知托尔斯泰的外貌。 2、品评语句: 深透理解课文的描述方法和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投影显示托尔斯泰画像) 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奔驰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

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近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探访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资料助读 (投影)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xx~xx),奥地利文学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自幼徘徊沉溺在音乐、诗歌、戏剧的艺术之宫里。xx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期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此后,新作迭出,文学成了他一生追求的事业。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特写,各种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他的主要成绩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方面。主要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三位大师》和《罗曼·罗兰》等,小说《焦燥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颗心的沦亡》等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进行细腻的工笔式描绘。 xx年2月22日,目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疯狂肆虐而无能为力,流亡在巴西的茨威格与妻子一道自杀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市郊寓所,以一个弱者的绝望与悲愤,向那人间的罪恶不义发出了无声的控诉和抗议。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文学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范文

文学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范文 【导语】茨威格以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形象鲜明,蕴涵深刻。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作品的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文学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范文一 一、研读第2—5节,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 第2~5小节分别写了托尔斯泰哪些特点? 明确: 第2节、面部轮廓平庸粗鄙 第3节、面容表情丑陋可憎 第4节、面部特点毫无特色 第5节、客人来访大失所望 你能说说,在读了这段文字之后,对托尔斯泰的印象吗?(学生自由发言)

托尔斯泰其貌不扬,作者如实地予以描绘,从这些描述当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吗?请同学们仔细地品读课文。 (“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可以看出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尊敬、热爱) 二、研读课文第6~9小节,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听读第6~9小节,思考问题: 自主探究: 1、这部分写的是什么?(托尔斯泰的眼睛) 2、这双眼睛有什么特点?(目光犀利、感情丰富) 3、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特点的?(比喻和夸张) 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合作探究: 1、结合全文,说一说作者为何要写托尔斯泰粗鄙的外貌? 2、你是如何理解作者重点描写眼睛的用意? 明确:

1、欲扬先抑,突出眼睛的威力,这样描写使人物形神皆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三、语言赏析: 轻声朗读课文,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打上星号,有疑问的语句打上问号,全班集体交流,教师适当总结。 四、延伸训练: 仔细观察自己,用100~150字写一幅自画像,只写头部,描写要逼真详细,独特处更不能忽略,适当运用比喻和夸张,写作时不署名,不注明性别,写好后交给老师,再进行全班交流。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文学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范文二 教学目的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3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3篇 茨威格以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形象鲜明,蕴涵深刻。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作品的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 2.学习并掌握文中比喻和夸张的运用,学会品评重点语句。 3.感受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教具:PPT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文中比喻和夸张的运用 教学难点:赏析重点语句,理解人物形象 关键:引导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形成自己的认识。 教学手段: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自由交流: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以“我所知道的托尔斯泰”为题,进行交流。交流围绕三个重点展开,生平、艺术成就、见解与思想,约5分钟,5分钟后,请同学代表发言。 二、教师小结并导入: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60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其中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最为。托尔斯泰一生都致力于寻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到了晚年,托尔斯泰坚决地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主张博爱,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他逝世以后,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一个小森林中,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下面,就让我们来近距离地观察列夫托尔斯泰。 三、自学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黝黑滞留愚钝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炽热颔首低眉广袤无垠 2、解词: 器宇、鹤立鸡群、正襟危坐、禁锢、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一)研读课文第一小节: 1、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读音和句子中的停顿。 2、请生齐读课文 3、思考:这段文字写了托尔斯泰哪一方面的外貌特征?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写的? 明确:主要表现了托尔斯泰须发浓密的特点,通过大量比喻和夸张来表现的。 4、品读: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使用比喻和夸张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然接触过一些肖像描写,比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但对于本文这种集中所有笔墨、浓墨重彩、精确细致地刻画人物的肖像,并通过肖像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还没有学过;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虽文字浅显,但由于课文思想感情比较深沉,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对文章理解得不够透彻,老师要善于作适时的引导,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文中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通过媒体,查阅茨威格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补充、归纳: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2.放映幻灯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巩固,重点词语列举如下: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2、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战争与和平>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复活>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3、教师简介列夫·托尔斯泰生平: 托尔斯泰(1828一t910),俄国作家。1928年9月9日出生。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851年4月底随同长兄参加服役。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他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 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他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 1

7.《列夫托尔斯泰》比赛课教研课公开课优质课一等奖

1、1-5段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 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作用: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 2、研读6-9段,我从_________这几句中读出来,这是一双_______________ 的眼睛。 预设:犀利、饱含感情、具有威力、洞察力强、锐利 3、这一部分为什么大肆铺排着力表现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来。通过眼睛来窥视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引用高尔基的话,运用夸张,赞美了托尔斯泰能将世间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观察力,并在作品中展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珠宝”指托尔斯泰的眼睛。写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度和深度,展现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人生的观察、研究,又经过自己的思想加工,并用他的笔表现出来,展示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对自我的审视也是相当冷酷而锐利的。他是自我灵魂的不断探寻者、解剖者。他执着地追求生命的真谛,审视社会的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还有宗教、革命……他在这种探寻中发现自己灵魂中的丑恶,为之痛苦并深深地忏悔。 4、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总结:“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他自己最大的痛苦与不幸。但他把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他又是伟大而幸福的。 四、拓展延伸 名人的墓志铭:卢梭:“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贝多芬:“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五、作业布置 经历了这次拜访托尔斯泰的大起大落的心灵之旅,此刻,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如果你正站在托尔斯泰墓前,请你为这位伟大的人物写几句墓志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对托尔斯泰眼睛的剖析,看其灵魂的伟大。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给到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文章较长,需提前布置预习。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比喻和连珠的妙语描写形貌的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合作探究,感知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独到细致的刻画。 情感与价值目标: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比喻和连珠的妙语描写形貌的手法。教学难点: 运用神奇的夸张、比喻和连珠的妙语描写形貌的手法来作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板书课题及其国籍)。 二、温故知新 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昨天的学习情况。(幻灯展示:1、在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中,作者重点描绘的是哪个部位?2、哪些段落是重点描绘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三、目标导学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昨天学习得很不错,现在我们来看看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大家齐读目标导学。 四、好,昨天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导学案合作探究的第2题,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继续交流你们探讨的结果,等会在小组内推荐同学起来发言。(合作探究内容如下) 品味语言(先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再回答问题)(方法指导:此处要明确修辞手法以及作用,并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答题模式:此句采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特征)) ①托尔斯泰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品味含义: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品味含义: 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他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品味含义: (1) 文中6—8自然段还有采用修辞手法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句子吗?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2020-7)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2020-7) 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检查预习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Yǒu zhìdùn gùxuān xī rúgān gàchì 黝黑滞留愚钝禁锢轩昂犀利侏儒尴尬炽热 làn gòu hàn huáng àn mào yín 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颔首低眉诚惶诚恐黯然失色广袤无垠 sìliǔrán quán jiázīqióng mèi zēng 酒肆一绺长髯鬈发两颊胡髭穹顶蒙昧面目可憎 bǐng zèng zhòu càn àng qiào cāo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周星期二)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1) 长髯(ran2)鬈(quan2)发黝(you3)黑滞(zhi4)留愚钝(dun4)禁锢(gu4) 轩(xuan1)昂犀(xi1)利侏儒(ru2) 酒肆(si4) 尴尬(gan1ga4)锃(zeng4)亮甲胄(zhou4)粲(can4)然盎(ang4)然 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二、导人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

最新列夫托尔斯泰教案3篇

最新列夫托尔斯泰教案3篇 茨威格以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形象鲜明,蕴涵深刻.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作品的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积累字词 2. 学习并掌握文中比喻和夸张的运用,学会品评重点语句. 3. 感受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教具:PPT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文中比喻和夸张的运用 教学难点:赏析重点语句,理解人物形象 关键:引导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形成自己的认识. 教学手段: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自由交流: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以我所知道的托尔斯泰为题,进行交流.交流围绕三个重点展开,生平、艺术成就、见解与思想,约5分钟,5分钟后,请同学代表发言. 二、教师小结并导入: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60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其中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最为.托尔斯泰一生都致力于寻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到了晚年,托尔斯泰坚决地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主张博爱,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他逝世以后,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一个小森林中,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下面,就让我们来近距离地观察列夫托尔斯泰. 三、自学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黝黑滞留愚钝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炽热颔首低眉广袤无垠 2、解词: 器宇、鹤立鸡群、正襟危坐、禁锢、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一)研读课文第一小节: 1、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读音和句子中的停顿. 2、请生齐读课文 3、思考:这段文字写了托尔斯泰哪一方面的外貌特征?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写的? 明确:主要表现了托尔斯泰须发浓密的特点,通过大量比喻和夸张来表现的. 4、品读: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使用比喻和夸张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这一段文字抓住托尔斯泰面部多毛,须发浓密的特征反复描写,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不仅生动写出了托翁的特点,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二)第2 5节 刚才我们集体研读了第一小节,下面请同学们自主研读第2 5节,看一看这几节分别写了托尔斯泰哪些方面的外貌特征,是如何写的.(学生自由阅读,思考) 五、布置作业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e二 一、研读第2 5节,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 第2~5小节分别写了托尔斯泰哪些特点? 明确: 第2节、面部轮廓平庸粗鄙 第3节、面容表情丑陋可憎 第4节、面部特点毫无特色 第5节、客人来访大失所望 你能说说,在读了这段文字之后,对托尔斯泰的印象吗?(学生自由发言) 托尔斯泰其貌不扬,作者如实地予以描绘,从这些描述当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吗?请同学们仔细地品读课文.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7*列夫·托尔斯泰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2.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联系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赏析精彩语句,体会细节描写。 2.揣摩欲扬先抑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着、博爱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2.把握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难点 1.学习细节描写。 2.领会并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世界名著均出自他的笔下。虽然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去探究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等。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而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

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等。 2.背景资料 本文是茨威格的《三作家》中的一节。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适值列夫·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于是他拜谒了托尔斯泰墓,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表达了他真挚怀念、赞美之情。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3.知识链接 (1)文体知识——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是人物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传记的特征是:真实、生动。 人物传记的分类:可以按写作方式分类(亲笔自传、口述自传),可以按载体的不同分类(分为传记、画传和传记片<纪录片>),还可以按传主分类(一般多按传主个性、身份分为多类)。 (2)相关人物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863年到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年到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1879—1882),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80年代创作了剧本《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中篇小说《魔鬼》《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短篇小说《舞会之后》,长篇小说《复活》。其中,《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胡髭.(zī) 长髯.(rán) 鬈.发(quán) 黝.黑(yǒu) 藏污纳垢.(gòu) 滞. 留(zhì) 愚钝.(dùn) 禁锢.(gù) 正襟.危坐(jīn) 轩.昂(xuān) 犀. 利(xī) 侏儒.(rú) 酒肆.(sì) 尴尬..(gān gà) 锃.亮(zèng) 甲胄.(zhòu) 粲.然(càn) 盎. 然(àng) 广袤.无垠(mào) ?????宿. 愿星宿.三天两宿. ?????解. 除押解.浑身解. 数 (2)词语释义 名门望族:指有声望、有地位的大家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比喻皮肤粗糙。 滞. 留:停留不动。滞,不流通。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髭(zī) 髯(rán) 鬈(quán) 广袤(mào)无垠犀利(xī) 禁锢(gù) 滞留(zhì) 颔(hàn)首低眉尴尬(gān gà) 黝黑(yǒu) 炽热(chì) 锃(zèng)亮 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二、导入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表,怎样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四、学习课文 (一)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是这样描绘的:“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二)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小结 体会文中运用夸张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7列夫托尔斯泰

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年级班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 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 小说。 三、整体感知(一)解决生字词: 藏污纳垢(gòu)禁锢( gù) 憎恶( wù) 鬈( quán ) 髭( zī )伯爵( jué ) 广袤( mào ) 匕首( sh?u ) 鞘( qiào ) (二)整体感知: 1、课文分为两个部分,应当怎么分才恰当?作者是按怎 样的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明确文章结构:一(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二(6—9):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 先重点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后重点刻画托尔斯泰非 同寻常的眼睛。 2、第一部分的每一自然段又分别写了什么?你能用最准 确、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吗? 明确:第一段: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特点:脸庞多毛、浓 密胡须 第二段;写托尔斯泰的脸部轮廓: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第三段:写托尔斯泰的面容表情:没有光彩、平淡无奇 第四段:写托尔斯泰的长相:普通平常、难以区别 第五段:写初访者对托尔斯泰的长相的感受:疑惑惊讶、 感到失望 3、第二部分的每一自然段又分别写了什么?你能用最准 确、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吗? 第六段:描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犀利准稳、入木三分 第七段:描写托尔斯泰的 4、作者是怎样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点的?在课文哪些 句段? (1)须发:多毛、胡须浓密 (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3) 面部特征:忧郁、愚钝、压抑 (4)长相:长相平平、普通 5、托尔斯泰外貌上难道没有闪光点吗?同学们帮老师找 一找。 明确:目光 扫清文字 障碍 学生通读 课文勾画 圈点 思考回答 问题 发挥多维互 动的学习优 势,促进阅 读,促进交 流,促进读 书能力。培 养学生整体 感知的能 力。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理解积累课后生字词;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了解茨威格及其主要作品 教学重点:感悟托尔斯泰的心灵世界,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难点: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一、导语: 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他是谁?他就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四.阅读课文,初识托尔斯泰。 1、出身于名门望族的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坛的泰斗,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 须发丑:面部多毛,浓密胡须。 五官丑:总的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脸色丑: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气质丑: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身材丑:矮小敦实,像个侏儒。 五、精读课文,走近托尔斯泰。 1、但是,拜访者的情绪突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是为什么?精读课文找出原因。 明确:目光犀利 黑豹似的目光、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眼睛锐利 2、作者是如何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明确: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这一段作者又一次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最后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干脆有力,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 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这一段都是通过写眼睛来写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3、在写托尔斯泰眼睛之前,作者为什么先刻画托翁丑陋的外貌?作用是什么? 明确:一是说明托翁外貌平庸甚至丑陋;二是说明他跟普通人一样。作用: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美。这种写法叫:先抑后扬。或叫欲扬先抑。这种写法不仅无损于托翁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翁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4、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明确:一方面托翁能看清世界真相,这是幸福的;另一方面由于他看透了世间真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4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4.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品味语言,揣摩含义,了解托翁。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作者以及托尔斯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托尔斯泰,以他敏锐而犀利的目光,吸引并慰抚了青年的心魂。是的,他是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那么,请你看看作者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章的一节。 学生交流查找的资料,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了解他的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也是他实践“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教师正音。学生交流、巩固。 指名学生与教师共同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③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听读课文时,要在书上圈点勾画,听读课文后,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明确: ①全文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1~5自然段主要写了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6~9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②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而充分表达出来。这里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③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