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__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2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21
中国近代史部分【通史综述】1.时间:1840-1949年(1)前期:1840-1919年。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
(2)后期:1919-1949年。
从五四运动到北平政协----新民主主义革命。
2.基本问题(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主要矛盾确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4)两大任务:a.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c.前一任务和后一任务的实现扫清了障碍,并创造必要前提;后一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3.内容主线(1)帝国主义侵华:a.手段:军事、政治、文化、经济。
b.经济侵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c.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艰难发展。
b.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覆灭。
(3)思想解放运动发展:a.地主阶级:新思潮、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民族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三民主义)。
c.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d.无产阶级:毛泽东思想。
(4)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a.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b.资产阶级:百日维新、新亥革命。
c.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光绪帝支持变法、清末“新政”。
4.阶段分期方法一:(1)旧民主主义革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世纪60年代)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20世纪初-1919年5月)。
注:按政府分:晚清政府(1840-1912);北洋政府:(1912-1927);民国政府(1927-1949)(2)新民主主义革命:a.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1924)b.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4)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d.抗日战争时期(1945-1949)。
第8讲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1894~1919年)通史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概览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
(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影响(1)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义和团运动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3.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四、辛亥革命1.条件(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2)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
(4)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
2.过程(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3)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4)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3.意义(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