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础知识每日背诵(1)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生物高一上册第一章复习知识点1.生物高一上册第一章复习知识点篇一细胞膜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二、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2.生物高一上册第一章复习知识点篇二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_减数第二次_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_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 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生物高一上册第一章复习知识点篇三1、原生质: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人工膜。
3、选择透过性膜:是生物膜。
表现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必修一生物第一章到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很全)必修一生物第一章到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体的细胞基础1. 细胞的发现和发展:细胞观念的形成、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理论的完善和形态学、生理学研究的发展等。
2. 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具有组成细胞质的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能够进行代谢活动、生长和分裂。
细胞具有自我繁殖的能力。
3. 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4. 细胞的功能:细胞的代谢活动(物质的吸收、消化、呼吸、排出和合成)、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等。
第二章:生物的基因组1. 基因的本质:基因是DNA分子,提供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基因包含了编码蛋白质的遗传信息,通过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2. 基因的结构: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包含编码蛋白质的区域。
基因间区域含有调控基因表达的序列。
3. 基因的组织形式:原核生物的基因通常以连续的方式排列,形成基因组;真核生物的基因则以间断的方式排列在染色体上。
4.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包含了遗传信息。
染色体承载了细胞的遗传信息,参与遗传的传递和变异。
第三章:生命活动离不开的能量1. 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
反应中的物质以化学键形式组成,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形成或断裂会释放或吸收能量。
2. 线粒体和氧: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合成器,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
氧是线粒体中细胞呼吸的终产物,细胞呼吸是产生ATP的主要途径。
3. ATP与细胞代谢:ATP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储存和释放分子,参与几乎所有细胞代谢活动。
4.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中的一种生物合成过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5. 多样的能量利用方式:不同细胞和生物根据其能源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光能利用、化学能利用和有机物摄取三种类型。
以上是必修一生物第一章到第三章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细胞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基因的基本知识和遗传信息的传递、生命活动中的能量转化和利用等重要内容。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正如你现在根据自己的爱好想确定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那就应该你现在就读的学校历年升学情况,估算出应该在年级的排名,这就是你现阶段的目标,并争取实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在浩瀚的学海里,助你一臂之力!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1吞噬细胞(即白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
功能: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
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消化消灭抗原。
拜尔(A.P2017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l)实验是怎样做的?证明了什么?(P-47图3-3)⑴、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再侧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黑暗中,胚芽鞘朝向侧放尖端的对侧弯曲。
⑵、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荷兰科学家(F.W.Went)在试验中有什么发现?他的试验证明了什么?⑴、1928年温特试验及发现:(P-47图3-4)①、切取胚芽鞘尖端,置于琼脂块上数小时后,移走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快。
②、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快放置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发现:胚芽鞘朝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
③、对照:把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快放置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发现:胚芽鞘不弯曲。
⑵、温特试验结论:①、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
②、该物质能从胚芽鞘尖端运输到尖端下部。
③、该物质能引起尖端下部某些部分生长。
浆细胞:来源: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功能:分泌抗体。
记忆细胞:来源:记忆B细胞来源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
记忆T细胞来源于T细胞的增殖分化。
功能: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2名词:1、染色体变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颠倒(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o)或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等改变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第1讲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基础知识梳理】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根据含量可划分为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量万分之一以上,C、H、O、N、P、S、K、Ca、Mg等(2)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2、根据作用划分占鲜重比例前四的元素_______________ 占干重比例前四的元素_______________3、元素的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4、来源:细胞有选择的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
5、不同生物体内同种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元素的含量也不同。
二、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从化学元素的种类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以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2、差异性:从化学元素的含量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是由于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环境中吸收各种物质组成自身结构。
3、生物界统一性的表现:(1)从化学元素角度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2)从分子水平角度分析:①所有生物DNA分子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和化学组成(4种脱氧核苷酸)相同②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③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相同(3)从结构角度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4)从能量角度分析:生物体都是以ATP作为能量“通货”的三、组成细胞的无机化合物1、水(1)细胞中的含量: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多,一般为85%至90%。
(2)影响细胞含水量的因素:①生物种类:水生生物含水量>陆生生物含水量②生长发育阶段:幼儿>成年;幼嫩部分>成熟部分③组织器官种类与代谢程度:如牙齿<骨骼<血液(3)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自由水结合水存在形式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95.5%) 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存在(4.5%)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参与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3)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4)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4)自由水与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自由水/结合水与代谢、抗逆性关系比值高⇒代谢旺盛,但抗逆性差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低⇒代谢强度降低,但抗寒、抗旱、抗热等抗逆性增强自由水结合水(6)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存在及其功能的验证①鲜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重量减轻⇒自由水散失,代谢减弱。
★内部资料,请同学们认真使用,妥善保管,到高三总复习还要用到!!!高一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第一章 走进细胞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病毒 ★分类:DNA 病毒(高中阶段掌握的DNA 病毒主要是噬菌体)、RNA 病毒(高中阶段掌握的病毒基本都是RNA 病毒,比如:HIV ,SARS ,H5N1,H7N9,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等★遗传物质:或只是DNA ,或只是RNA (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2.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所有的鱼不是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细胞等价于个体。
3.植物没有系统。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显微镜相关知识 1.显微镜的结构光学结构: 镜头 目镜——长,放大倍数小;短,放大倍数大,没有螺纹 物镜——长,放大倍数大;短,放大倍数小,有螺纹 反光镜 平面——调节视野亮度 凹面——调节视野亮度(更亮)机械结构: 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调节焦距(有粗、细之分) 转换器——更换物镜光圈——调节视野亮度(可使光线穿过的孔的大、小发生变化)或者遮光器(转动遮光器,调换上面的孔,孔的大小的调换可改变光线进入的多少)2、详细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视野中有模糊的像)→→转动细准焦螺旋(低倍镜下调清晰)→→移动物像到视野中央(偏哪移哪)→→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视野变暗,可进一步调节亮度→→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注意事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3)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
核仁。
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
核仁.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一支蓝细线)动物,植物,真菌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复习提纲默写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②2.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
其中主要方式是。
细胞只有进行分裂才具有周期性。
4. 的细胞,从时开始,到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和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6.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7. ⑴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①分裂间期:主要完成和。
②前期:逐渐解体.逐渐消失.出现和。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③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上。
(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注: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
④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
注:染色单体消失。
⑤末期:和消失.和重新出现.在赤道板位置出现.形成新的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注: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
简记: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⑵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
参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
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
9.①染色体的变化:②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着丝点间的关系:复制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复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10.回答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下列问题。
(1)核膜、核仁消失于期,重新出现于期。
始终看不到核膜、核仁的时期(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于期,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期。
(3)纺锤体形成于期,消失于期。
(4)DNA加倍是在期,原因是。
(5)姐妹染色单体产生于期,消失于期。
(6)染色体开始出现的时期是消失的时期是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原因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7)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 1:2:2的时期是(8)动物细胞中心体复制的时期,前期中心粒的数目是,中心体的数目是。
11.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生物基础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科学。
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_______;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生物的特征:动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植物通过气孔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人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落叶:(_______________);动物追猎物,含差草叶片合拢:(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崽:(________________);除(________)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是:有没有__________.6.生物的归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按生活环境分为:_________________.(3)按用途分:农作物、家禽、家畜、鱼类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与其_________的总和。
如果以_________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________的高度,向下可深入__________左右的深处。
这个厚度为_________左右的圈层,包括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的大部和_________的表面。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 ,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________ 。
3.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__________,通过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等相互影响。
生物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生物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一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物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或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几种化合物的检验(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再加B液)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基础知识默写一、1、需氧呼吸反应式:反应场所:第一阶段:反应式场所:第二阶段:反应式场所:第三阶段:反应式场所:2、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反应式:第二阶段[H]与反应厌氧呼吸产生乳酸:反应式第二阶段[H]与反应反应场所:3、需氧呼吸及厌氧呼吸的能量去路需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 TP,大部分以散失了。
厌氧呼吸:有机物中的能量绝大部分储存在;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散失了。
4、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二、叶绿体的色素1、色素的功能:;2、分布:________________。
3、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几种色素:①叶绿素主要吸收光,包括________(呈_____色)和_____(呈____色);②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光,包括_______(呈_______色)和_______(呈___色)。
三、实验:绿叶中的色素提取与分离:1、提取色素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________ 分离色素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________2、色素提取:①称取新鲜叶片②加少许_______防止_______破坏,加少许________有助于研磨充分,再加无水乙醇。
③迅速研磨,再过滤色素分离:①制备滤纸条;②画滤液细线(画好,待滤液干后再画12次,否则层析后滤纸条色素带颜色_________,影响色素分离效果③分离色素:方法:,层析液不能没过滤液细线,因为色素溶于有机溶剂,层析后滤纸条色素带_________,甚至无,影响色素分离效果3、层析的结果:如右图写出相应颜色及色素。
分离最快的色素:;分离最慢的色素:;最宽色素带:含量最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总反应式: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2、请画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水裂解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光反应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卡尔文循环产生的三碳糖的去向碳反应中糖的去向:大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碳糖形成淀粉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三碳糖形成蔗糖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__ 运出叶绿体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4.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
成。根据宿主细胞的不同,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
菌体)。根据核酸种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DNA病毒、RNA病毒。
3.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4. 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5.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病毒不
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及分子、原子也不属于生命
系统的结构层次。
6. 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属于细胞或个体层次。
7. 植物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
8. 一个大西瓜属于果实层次,一片桃园(一片森林等)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9. 高倍显微镜使用的“四步曲”:找(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将物像移到视
野中央)、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使
物像清晰)。
10.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1. 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都有细胞壁,真核细胞中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都有细胞
壁,动物细胞无。
12. 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细胞有线粒体叶绿体等各种复杂的细
胞器。
13. 原核细胞无核膜,有拟核,拟核由一大型环状DNA分子组成,无染色体。
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核由核膜(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质组
成。
14. 原核生物包括衣原体、支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立克次氏体等(一支
细蓝线)。
15. 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
16. 带“菌”字生物判断:
细菌(原核生物):××细菌、乳酸菌、菌字前面带有“杆”“球”“弧”
“螺旋”等;
真菌(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等)、食用菌(香菇、
木耳、灵芝等)
17. 带“藻”字生物判断:
原核生物:蓝藻类(念珠藻、颤藻、蓝球藻、发菜等)
真核生物:绿藻、红藻、褐藻、小球藻、黑藻、团藻等
18.细胞的统一性表现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19.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
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0.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