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学案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1.00 KB
- 文档页数:6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二、网络纲要一、条件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到19世纪中)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局稳定。
2.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3.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4.技术: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5.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丰厚的资本。
二、进程三、特点1.开始:棉纺织业:1765年哈格里夫发明○1__________,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2.扩展:冶金、采煤等领域。
3.关键:动力,瓦特在1785年制成○2______________,影响最为深远。
4.交通运输业:1807年美国人○3发明汽船和1814年英国人④发明火车。
5.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1.机器的发明者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多数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2.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一国到多国。
4.发明的成果主要在轻工业领域,绝大多数发明成果来自英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5.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真正意义的近代化开始。
三、影响A.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提高。
C.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D.社会关系:促使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⑤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资产阶级成为主体,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E.政治变革: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F.政策调整:对内:经济思想发生变化,自由主义代替重商主义,要求⑥对外: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G.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考点要求】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活动1:基础知识梳理】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一)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条件1、可能性:(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制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2)技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
(3)资本:、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获得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
(4)劳动力:提供劳动力。
2、必要性:的日益扩大。
(直接原因)(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技术无法满足需要。
)(二)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棉纺织机器——“”。
2、主要发明:1785年,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在工厂使用,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
3、主要部门:棉纺织业(首先)→冶金→采煤→动力→交通运输业(蒸汽机车和轮船)4、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基本取代,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三)工业革命的扩展:法、美19世纪中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欧美:(1)生产组织形式变化: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取代农业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成为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4)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的经济政策与对外殖民扩张(市场、原料)。
对内,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重商主义被自由放任政策所取代。
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2、对世界:(1)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
(2)资本主义列强在殖民扩张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1、原因:(1)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1)政治前提:18世纪时,随着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市场条件: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提供了广阔的。
(3)劳动力条件: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技术条件: 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工业革命的进程(1)机器的出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
(2)机器的推广: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取代手工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3)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 ,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预习交流1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
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这段材料主要揭示了什么问题?二、从工场到工厂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 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工业革命加快了进程。
3.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对内,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原因和条件(1)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之后,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2)贸易范围的扩大:随着的开展,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 ,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3)交通条件的改善: 和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4)殖民体系的拓展:资产阶级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之中。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展的影响。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1)政治前提:18世纪时,随着___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进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进展。
(2)市场条件:殖民地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宝,供应了宽敞的海外市场。
(3)劳动力条件:地主们热衷______________,很多农夫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技术条件:______________日益兴盛,生产技术进一步进展。
2.进程(1)开头标志:18世纪60年月,哈格里夫斯创造了“____________”。
(2)主要成就①引发了纺织、冶金、采煤等生产领域创造和使用________的高潮。
②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____________投入使用并快速推广。
3.扩展: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头,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
1840年前后,英国的________________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领先完成工业革命。
[学问点拨]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进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使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二、从工场到工厂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______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削减,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工业革命加快了________________进程。
3.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__________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对内,期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____________和自由贸易;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误区警示]工场和工厂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都接受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高中历史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提与条件(1)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劳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市场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技术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资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主要成就(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革命的开始;(2)工业生产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力技术的革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汽时代”;4.工业革命的影响(1)__________迅速发展,人类进入________________。
(2)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____________的出现;(3)工业革命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________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________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学考要求: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影响)。
教学过程【基础过关】(一)开始:英国1、条件(1)政权条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成了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资本条件: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方式积累了大量资金(3)劳动力条件: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廉价雇佣劳动力(4)生产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5)市场条件:越来越多的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3、完成(1)时间:1840年前后(2)标志:机器制造业的确立(3)影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二)拓展:法美德等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三)影响1、经济生活方面(1)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2)生产形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3)生产组织形式:由工场到工厂(4)工农业比例:工业(主要是轻工业)比例上升,农业比例下降,但仍以农业为主(5)经济思潮:自由主义(6)人类生活时代:蒸汽时代(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自然环境方面:环境污染3、政治生活方面(1)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尤其是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4、阶级关系方面(1)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2)阶级矛盾尖锐5、城乡关系方面: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6、国际关系方面:东方从属于西方(1)破坏性:给东方国家人民带来了灾难(2)建设性: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自主学习】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条件:18世纪,随着______________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当时越来越多的______________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__________运动,又为手工工场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2.开始:在新兴的工业部门___________中,首选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_______世纪___________年代,___________发“珍妮机”,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__________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1785年_______改良蒸汽机成功,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完成标志:__________年前后,英国的基本取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到19世纪中期美国、法国等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二、从工场到工厂1.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________出现了。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____________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2.工业革命也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3.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____________,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_________,掠夺__________,使世界贸易的___________和规模迅速扩大;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
2.__________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以_______________为主导的____________形成了。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问题导学一、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活动与探究材料一第一台蒸汽机是一个名叫纽可门的苏格兰铁匠发明制造的。
在纽可门之前,许多人都对蒸汽当作动力用于生产怀着很大的兴趣。
1688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尼斯·帕潘,曾用一个圆筒和活塞制造出第一台简单的蒸汽机。
但是,帕潘的发明没有实际运用到工业生产上。
十年后,英国人托易斯·塞维利发明了蒸汽抽水机,主要用于矿井抽水。
1705年,纽可门经过长期研究,综合帕潘和塞维利发明的优点,创造了空气蒸汽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瓦特发明改良型蒸汽机之前,蒸汽机的主要不足。
材料二从最初接触蒸汽技术到瓦特蒸汽机研制成功,瓦特走过了二十多年的艰难历程。
瓦特虽然多次受挫、屡遭失败,但他仍然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终于完成了对纽可门蒸汽机的三次革新,使蒸汽机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
1784年,瓦特以带有飞轮、齿轮联动装置和双向装置的高压蒸汽机的综合组装取得了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过程中的第四项专利。
1788年,瓦特发明了离心调速器和节气阀;1790年,他又发明了汽缸示工器,至此瓦特完成了蒸汽机发明的全过程。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瓦特改良型蒸汽机被称为“万能的原动机”的原因有哪些,瓦特能够“完成蒸汽机发明全过程”的原因又有哪些?材料三1785年,瓦特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814年,他被法国科学家学会接纳为外国会员。
1790年以后,优厚的专利税使瓦特成为一个很有钱的名人。
瓦特生活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所以在他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他曾经阻挠双筒蒸汽机和高压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还嘲笑别人用蒸汽机来驱动车辆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瓦特?二、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测试要求】【知识结构】一、工业革命的过程: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⑴政治前提:18世纪,英国进一步发展⑵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①资本条件:、黑奴贸易等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资本原始积累)②市场条件: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③劳动力条件:提供了大量的。
④技术条件:时期积累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⑤资源和原料:英国本土煤铁资源丰富;海外掠夺。
⑶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即: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根本动力2、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过程):⑴开始部门:英国新兴的业,标志: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
⑵动力革新: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从此人类进入“”。
)(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_____年美国人_______发明______;______年英国人_______发明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⑴工厂制度兴起(表现:生产手段: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组织形式:工场发展到工厂。
)⑵年前后,英国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4、工业革命的扩展:⑴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逐渐扩展到欧美及亚洲等地(→法国→美国<→德国→俄国→日本>等)。
⑵到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的提高了(英国从农业国变为,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2、加快了进程,工业城市开始逐渐形成。
(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3、促使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
4、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基本形成,英国成为“”和世界贸易中心。
5、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工业革命开展的必然因素主要是A 、资产阶级已经上升为统治阶级B 、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突破C 、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D 、英国积累了大量资本(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飞梭出现B 、珍妮纺纱机出现C 、改良蒸汽机出现D 、轮船出现 ( )3、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A 、冶金业B 、采煤业C 、棉纺织业D 、造船业 ( )4、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的成就是A 、珍妮纺纱机出现B 、改良蒸汽机出现C 、蒸汽轮船出现D 、蒸汽机车( )5、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 、机器在冶金、采矿、交通业中广泛应用B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工业革命的动力C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的产生D 、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 )6、图中的发明中对工业城市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7、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A 、物美价廉的商品B 、炮舰C 、军队D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8、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外经营的重点是A 、从非洲贩卖黑奴B 、从殖民地掠夺贵重金属C 、加强同殖民地的贸易D 、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9、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是指A 、工业革命确立了欧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B 、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C 、机器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10、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高一历史必修Ⅱ学案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预习自学
知识点1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背景
(1)前提: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条件:
①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③资本:许多人把在殖民掠夺中获得的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
④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进程
(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主要成就: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并迅速被推广。
知识点2从工场到工厂
1.社会经济
(1)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3)工厂逐渐集中,形成许多工业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
2.社会关系
(1)工业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
(3)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了殖民侵略的步伐。
知识点3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背景
(1)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3)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4)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
(1)资产阶级在亚、非、拉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
(1)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利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攫取更多的利益。
(2)造成了亚非拉等地的落后。
(3)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面貌。
合作探究
下图是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根据上图,概括说明当时英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并结合所学说明原因。
重点阐释
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条件
(1)制度先进: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度。
(2)殖民霸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争夺,18世纪中期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
(3)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4)经济政策:英国政府全面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促进了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2.从史观角度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
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问题。
(5)从生态史观看,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体系构建
第一次工业革命⎩⎪⎪⎪⎨⎪⎪⎪⎧条件⎩⎪⎨⎪⎧政治前提:
劳动力:技术:
资本:市场:进程⎩⎪
⎨⎪⎧标志:发明:
完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条件:表现:影响⎩⎪⎨⎪⎧积极:消极:
练习案
1.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 .新航路开辟
B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2.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3.下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4.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
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
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特点:范围大,处于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
原因:英国最早进行并且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
英国具有最广阔的殖民地,掌握着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海军力量强大,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
练习案
1.C 紧扣题干中“结尾的简短一章”的时间是1820年,联系教材知识,此时的西方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故选C。
A项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4、15世纪,B项早期殖民扩张是在16、17世纪,均与题干时间不吻合。
D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故A、B、D三项都排除。
2.A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以及对工业革命原因的理解。
材料表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使工业革命的进行成为必要,也是促使工业革命进行的直接原因。
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最终确立西方国家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3.C 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图表分析能力。
根据时间“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可知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新兴的棉纺织业在生产技术上出现革命性的变化(“珍妮机”),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进而对原料原棉的需求量增加,导致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不断增加,故选C。
A项材料没有反映,B项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D项是机器生产。
4.B 由近代的机器“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可知,A项错误。
“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说明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迫切的问题,B项正确。
垄断组织出现、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皆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有关,C、D两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