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 第六章 物权法 全部
- 格式:pptx
- 大小:4.82 MB
- 文档页数:224
/
财考网
/
资产评估师《经济法》知识点:物权法概述
知识点:物权法概述
(一)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平等保护、物权法定、物权公示
1.平等保护原则
3.物权公示原则
公示所提供的法律基础具有公信力。
凡是因信赖登记所记载的权利而与权利人进行的交易,在法律上应当受到保护。
(1)方法:不动产登记和动产交付。
(2)效力:
①公示生效主义。
如果欠缺相应的公示,则该法律行为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更不能发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示例】房屋买卖在变动时的公示方式是登记,故不经登记,房屋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②公示对抗主义。
虽未经登记或交付,但在当事人间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只不过此物权变动的效果不得对抗不特定的第三人。
【示例】动产抵押采用对抗主义,签了抵押合同,即使不登记抵押权也产生,但是若该动产被第三人取得,抵押权人就不得追及
(二)物权的保护
物权请求权:
1.返还原物的请求权——无权占有
2.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请求权——可能或已经妨害物权
3.恢复原状请求权——毁损
4.损害赔偿请求权——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
经济法物权法背景简述——物权法【思考】假设没有物权法,也没有国家管制,社会资源如何配置?解答:可自行通过交易的方式达到资源优化。
目录第一部分:静态视角●物与物权第二部分:动态视角●物权变动第三部分:风险视角●担保概述第一部分静态视角●物与物权(一)物权法中的物【思考题1】天上的星星是否有所有权?解答:没有。
【思考题2】掉落的陨石是否有所有权?解答:有。
1.概念物权法上的物指的是有体物,是除人的身体之外,凡能为人力所支配,独立满足人社会生活需要之物。
2.物的分类举例:动产——手机不动产——建筑物种类物——大米特定物——名画主物——汽车;从物——维修工具原物——母牛;孳息——小牛(1)孶息归属于原物的所有权人。
(2)例外情形:①土地收益归属于用益物权人。
②买卖交易中,标的物交付后,其产生的孶息归于买受人。
(二)物权的概念和特征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1.绝对性对抗所有人,排除任何他人的干涉。
2.支配性具有直接支配力,无需第三人的积极行为协助。
3.排他性一物之上只能成立一项所有权。
(三)物权种类(四)物权公示原则第二部分动态视角●物权变动(一)物权变动概念物权变动,是指物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1.产生如,取得所有权或设立抵押权等他物权等2.转让如,转让所有权、转让建设用地使用权等。
3.消灭如,所有权的消灭。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1.非交易方式的物权变动(1)基于事实行为《物权法》:“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提示:与管道2的接口:获得物权的主体若“再处分”的,需要公示。
(2)基于法律规定《物权法》规定:“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3)基于公法的规定《物权法》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物权法解释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物权法解释全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全文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基本原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本法所称物权,是指合法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三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第四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五条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第六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第七条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八条其他相关法律对物权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物权的变动第一节不动产登记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十条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
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第十一条当事人申请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登记事项提供权属证明和不动产界址、面积等必要材料。
第十二条登记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查验申请人提供的权属证明和其他必要材料;就有关登记事项询问申请人;如实、及时登记有关事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备考指导:物权法【一】物的法律特征客观物质性 物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或自然力。
可支配性 能够被民事主体支配的物质实体和自然力才是民法上的物。
【二】物的种类动产与不动产 1.动产是能够移动并且不因移动而损害其价值的物。
如桌子、电视机等。
2.不动产是指性质上不能移动或虽可移动但移动会损害其价值的物,如土地、房屋。
特定物与种类物 1. 特定物是指具有独立特征或被权利人指定而不能以他物替代的物。
如一件古董等2.种类物是指以品种、质量、规格或度量衡确定,不需具体指定的物。
如级别、价格相同的大米等。
主物与从物 1. 主物是指独立存在,与其他独立物结合使用,并在其中发挥主要效用的物。
2.在两个独立物结合使用中处于附属地位、起辅助和配合作用的是从物。
如杯子是主物,杯盖是从物。
原物与孳息1.原物是指依其自然属性或法律规定产生新物的物,如产生幼畜的母畜、带来利息的存款等。
2.孳息是指物或者权益而产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三】物权的分类所有权和他物权 1.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可以对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权利。
2.他物权是指所有权以外的物权,亦称限定物权、定限物权。
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1.用益物权是指以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等。
2.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权为目的,即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等。
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四】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平等保护原则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物权法定原则1.物权的种类法定。
2.物权的内容法定。
一物一权原则一个独立物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但一物之上的所有权人可以为多人。
公示、公信原则 1.公示原则。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