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数据标准与描述参考数据格式表示法
- 格式:docx
- 大小:551.12 KB
- 文档页数:17
基础数据标准-目录规和编码标准16.1基础数据标准16.1.1 围基础数据标准化是的信息化重要工作之一,建立集中、规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是保证企业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此外,统一编码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对企业管理标准化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建立标准化制度,使各业务部门能够协同工作,能够消除重复性劳动,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基础数据标准化的意义:1、统一基础数据,便于计算机系统管理手工管理状态之下,对基础数据处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便于计算机系统管理,只有对基础数据统一之后,才能充分体现计算管理所带来的效率。
2、保证基础数据的正确性使用统一的基础数据编码,可以有效防止一物多码、一物多名、物名错乱等现象的发生。
3、集团围基础数据趋于统一、实现数据上报、汇总功能。
集团围使用统一基础数据,使业务数据上报、汇总成为可能,以实现集团管理。
16.1.2 数据准备策略根据项目实施工作的整体要求,根据各项静态基础数据的特点,以及数据准备工作量和难度,分别采用如下准备策略:1、简单基础数据由项目顾问组制定编码规,安排业务培训,下发Excel格式的编码模板,由企业各项目人员自行准备,此类基础数据比较简单,企业人员按示例数据整理即可,并能采用简单方法导入系统(导入方法在“导入实现方式”章节详细说明)。
项目顾问组检查编码规执行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
2、复杂基础数据由项目顾问组制定编码规,安排业务培训,下发Excel格式的编码模板,与简单基础数据相比,数据结构要复杂得多,并且存在一些关联关系,对数据准备要求也比较高,占全部工作量50%以上,因此,需要采用专门的处理方法,其导入方法也比较特别。
因此,复杂数据单独作为一类,企业需要配备更多的人员进行处理。
以业务编码为例,除了物资管理部门外,技术部门也需要参与基础数据准备,以保证编码质量。
项目顾问组重点进行指导检查,并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
3、固定基础数据本次实施的目标就是为了使集团围业务流程趋同,为集团业务汇总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对于此类编码由项目顾问组提出建议方案,企业一般不再需要调整,以固定编码的方法主导实施,使业务流程趋于一致化(配合业务流程规)。
数据标准和规范
数据标准和规范在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信
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基础,是保证数据质量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定义、作用、制定和实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数据标准是对数据进行描述、定义和表达的规则和约定,它包括数据的命名规范、数据格式规范、数据存储规范、数据交换
规范等内容。
数据规范是对数据标准的具体实施,它包括数据采集、录入、处理、输出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和要求。
其次,数据标准和规范在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减少数据重
复和冗余,提高数据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同时,数据标准和规
范还可以提高系统的互操作性,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后,制定和实施数据标准和规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
考虑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技术设施等方面的因素。
在
制定数据标准和规范时,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业务需求,明确数据
的分类、结构和关系,综合考虑数据的实际应用环境和技术要求。
在实施数据标准和规范时,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和流程,配备专业的数据管理人员,采用先进的数据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标准和规范。
总之,数据标准和规范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它对于提高数据质量、保障信息安全、促进业务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个组织和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加强对数据管理的投入和支持,不断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和能力,为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报告中使用正确的单位和尺度的规范引言:单位和尺度的使用是报告撰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乎着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使用正确的单位和尺度有助于确保数据的有效传达和正确解读。
本文将结合实例,从六个方面详细论述在报告中使用正确单位和尺度的规范。
一、单位的选择和转换合理选择单位是报告表达准确性的基础。
例如,当描述长度时,可以选择英寸或厘米,但需要在全文保持一致。
在涉及多种单位的情况下,合理进行单位转换也是必要的。
以质量为例,我们可以将克转换为千克,或者将毫克转换为微克,以适应不同尺度的数据。
在单位转换时,务必确保转换率正确,避免因错误的转换导致数据失真。
二、单位的格式和符号单位的格式和符号应该是规范统一的,并符合国际通用标准。
例如,在国际标准中,长度单位通常使用米来表示,并使用符号“m”,而不是使用大写的“M”表示。
此外,一些常用的单位符号需要特别注意,如“$”表示美元,“℃”表示摄氏度,“%”表示百分比等。
在报告中,我们应该遵循这些规范,以确保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和解读数据。
三、科学计数法的使用在涉及大数字或小数字时,科学计数法是非常常用和有效的表示方法。
科学计数法通过使用指数的方式,可以简洁地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值。
例如,1,000,000可以用1x10^6来表示,0.0001可以用1x10^-4来表示。
使用科学计数法可以减少数据表达的冗余性,并且便于读者理解数据的量级。
四、图表中的单位标注在绘制图表时,正确的单位标注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是折线图、柱状图还是饼图,标注清晰的单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
例如,在折线图中,纵轴单位表示纵轴数据的量度,横轴单位表示时间或其他相关因素。
在图表中使用正确的单位标注,能够减少读者的疑惑和误解。
五、物理参数中的基本单位在涉及到物理实验或科学研究时,使用正确的基本单位非常重要。
国际单位制(SI)是一套国际通用的物理单位标准,如秒(s)、米(m)、千克(kg)等。
在报告中,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基本单位,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关于数据标准的参考文献英文回答:Data standards are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data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They provide a common framework for data representation, exchange, and interpretation, ensuring that data can be consistently and reliably used across different 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organizations.Types of Data Standards:Technical standards: Define the syntax and structure of data, such as file formats, data types, and character sets. Examples include CSV, XML, and JSON.Semantic standards: Define the mean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ta, ensuring that it is understood consistently. Examples include ontologies, taxonomies, and metadata schemas.Data quality standards: Define the 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and timeliness of data. Examples include ISO 8000:2009 and the Data Quality Act of 2001.Importance of Data Standards:Improved Data Quality: Standards help ensure that data is accurate, consistent, and reliable.Enhanced Data Interoperability: Standards enable data to be easily integrated and exchanged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Accelerated Data Analysis: Standards simplify data analysis by providing a common framework for data interpretation.Increased Productivity: Standards reduce the time and effort required to manage and process data.Improved Decision-Making: Standards facilitate thecreation of high-quality data that supports informed decision-making.Challenges in Data Standardization:Data Heterogeneity: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often varies in structure, format, and semantics, making it challenging to standardize.Lack of Common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may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data, which can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standards.Technical Limitations: Certain technical standards may not be fully compatible or able to handle complex data types.Resistance to Change: Organizations may be reluctant to implement data standards due to perceived costs or disruption to existing systems.Overcoming Challenges:Data Governance: Establish clear data governance policies and processes to ensure that data standards are adhered to.Collaboration: Involve all relevant stakeholders in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 standards.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vide ongo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ensure that users understand and apply data standards correctly.Tools and Technology: Leverage data management tools and technologies to automate data standardization processes.Conclusion:Data standards are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data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They improve data quality, enhance interoperability, accelerate analysis,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support informed decision-making. By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data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s can harness the fullpotential of their data to drive business success.中文回答:数据标准。
1 前言《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接口规范》(简称“数据接口规范”)规定了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外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时应遵循的有关信息格式和数据管理规定,本文档分为六部分。
前言简介本规范各部分的内容。
报文规范规定了本规范中报文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数据处理原则、文件命名原则、报文文件的结构和种类。
数据采集要求规定了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交数据的范围、频率以及文件传送方式。
公积金信息采集报文和公积金信息删除报文中规定了公积金中心向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采集报文和删除报文的具体数据项以及对数据项的描述和约束。
公积金信息反馈报文规定了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向公积金中心反馈内容的具体数据项以及对数据项的描述和约束。
附录包含公积金信息采集接口规范的代码表、数据校验规则。
本接口规范适用于与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行报文交换的公积金机构及公积金部门的数据处理。
文档的主要读者有:拟建系统用户、系统设计人员、系统编码人员、项目经理、系统测试人员、项目监理人员。
2 报文规范2.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1报文由报文头、报文体构成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数据集合体。
2.1.2报文文件包含报文的数据文件。
本规范中报文文件与报文是一对一的关系。
2.1.3段一个已标识、命名和结构化的、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复合数据元和/或独立数据元的集合。
段有各自固定的长度。
本规范中段为基础段。
2.1.4信息记录数据采集的基本信息单位,包含报送机构一笔业务的有关数据。
本规范中的信息记录由基础段组成。
2.1.5报文头每个报文必须包含且只包含一个报文头,报文头表示一次数据采集的开始,该部分给出本次采集数据的信息提要。
2.1.6报文体报文体是数据采集报文的主体内容,报文体部分可包含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记录,最后一条信息记录结束即为报文结束。
信息记录之间用一个回车换行符(“﹨r﹨n”或“﹨n”)分隔。
2.1.7信息记录此信息记录由基础段组成。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等两项行业标准的通知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等两项行业标准的通知(2011年6月2日银发[2011]133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央结算公司,中国银联,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商协会,上海清算所:《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银行间市场业务数据交换协议》等两项行业标准已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现予以发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标准的编号及名称JR/T 0065-2011《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JR/T 0066-2011《银行间市场业务数据交换协议》二、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地方性金融机构。
三、《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银行间市场业务数据交换协议》等两项行业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ICS 35.240.40AllJR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JR/T 0065-2011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Inter - bank Market Metadata2011-06-02发布2011-06-02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数据元的表示格式5数据元的类目分组6数据元维护与管理7数据元目录7.1与金额、利率、比率等有关的数据元7.2与日期、时间、期限有关的数据元7.3与机构的基本特征有关的数据元7.4与银行间市场基本属性有关的数据元7.5其他数据元8数据元索引8.1按照数据元中文名称的汉语拼音顺序索引8.2按照数据元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索引8.3按照数据元标识符顺序索引附录A (资料性附录)数据元中文名称索引表附录B (资料性附录)数据元英文名称索引表附录C (资料性附录)数据元标识符索引表参考文献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数据治理:数据标准管理的内容和实践!数据标准管理是数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数据治理的首要环节,对于企业厘清数据资产、打通数据孤岛、加快数据流通、释放数据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1 什么是数据标准?笔者经常会问客户一个问题:什么是客户?有些客户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觉得这算什么问题呀,自己天天和客户打交道,难道还不清楚什么是客户吗?然而事实上笔者听到的是不同的人对“客户”的不同理解,并不一致。
财务会计说:“客户就是与我们发生业务往来、需要进行应收应付记账的组织或个人。
”销售人员说:“买了我产品或服务的就是我们的客户呀。
”市场人员说:“有潜力和意向采购我们产品和服务的人都是我们的客户。
”等等。
在很多企业中经常会出现,因为大家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理解不同而造成沟通不畅,有时还会为某个事物的定义(或含义)争论不休且未得出结论。
归根到底,这是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造成的。
“数据标准”并非一个专有名词,而是一系列规范性约束的抽象。
数据标准的具体形态通常是一个或多个数据元的集合。
以下是关于数据标准的解释,供参考:数据标准是各部门之间关于通用业务术语的定义,以及这些术语在数据中的命名和表示方式的协议。
数据标准是一组数据元的组合,可以描述如何存储、交换、格式化及显示数据。
数据标准是一组用于定义业务规则和达成协议的政策和程序,标准的本质不仅是元数据的合并、数据的形式描述框架,甚至还是数据定义和治理的规则。
数据标准是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希望共同发展的一种共同语言。
数据标准是用于数据集成和共享的单一数据集,是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基础。
02 数据标准的作用数据标准适用于业务数据描述、信息管理及应用系统开发,既可作为经营管理中所涉及数据的规范化定义和统一解释,也可作为数据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在应用系统开发时进行数据定义的依据。
在企业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中,数据标准除了能防止数据对象、数据属性的定义之间的冲突,还对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分析挖掘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数据标准与描述(参考数据格式表示法)————————————————————————————————作者:————————————————————————————————日期:基础数据标准-目录规范和编码标准16.1基础数据标准16.1.1范围基础数据标准化是的信息化重要工作之一,建立集中、规范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是保证企业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此外,统一编码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对企业管理标准化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建立标准化制度,使各业务部门能够协同工作,能够消除重复性劳动,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基础数据标准化的意义:1、统一基础数据,便于计算机系统管理手工管理状态之下,对基础数据处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便于计算机系统管理,只有对基础数据统一之后,才能充分体现计算管理所带来的效率。
2、保证基础数据的正确性使用统一的基础数据编码,可以有效防止一物多码、一物多名、物名错乱等现象的发生。
3、集团范围内基础数据趋于统一、实现数据上报、汇总功能。
集团范围内使用统一基础数据,使业务数据上报、汇总成为可能,以实现集团管理。
16.1.2数据准备策略根据项目实施工作的整体要求,根据各项静态基础数据的特点,以及数据准备工作量和难度,分别采用如下准备策略:1、简单基础数据由项目顾问组制定编码规范,安排业务培训,下发Excel格式的编码模板,由企业各项目人员自行准备,此类基础数据比较简单,企业人员按示例数据整理即可,并能采用简单方法导入系统(导入方法在“导入实现方式”章节详细说明)。
项目顾问组检查编码规范执行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
2、复杂基础数据由项目顾问组制定编码规范,安排业务培训,下发Excel格式的编码模板,与简单基础数据相比,数据结构要复杂得多,并且存在一些关联关系,对数据准备要求也比较高,占全部工作量50%以上,因此,需要采用专门的处理方法,其导入方法也比较特别。
因此,复杂数据单独作为一类,企业需要配备更多的人员进行处理。
以业务编码为例,除了物资管理部门外,技术部门也需要参与基础数据准备,以保证编码质量。
项目顾问组重点进行指导检查,并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
3、固定基础数据本次实施的目标就是为了使集团范围内业务流程趋同,为集团业务汇总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对于此类编码由项目顾问组提出建议方案,企业一般不再需要调整,以固定编码的方法主导实施,使业务流程趋于一致化(配合业务流程规范)。
此类编码一般内容固定,有规范可遵循,数据量很少,按照统一的编码导入即可。
目标。
16.1.3 基础数据描述规范中文名称定义:赋予数据元的单个或多个中文字词的指称。
约束:必选数据类型:字符串说明:命名应明确的表达数据元的含义,尽量减少冗余,增加精确度;在同一环境下的所有名称应该是唯一的。
同义名称定义:一个数据元在应用环境下的不同称谓。
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同义名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约束:可选数据类型:字符串说明:一个数据元可以有多个同义词,第一个同义词应该是统一的约定名称。
表示符号定义:数据元的表示符号,可用于数据交换时的交换名称。
约束:可选数据类型:字符串定义定义:数据元的含义的描述,表达一个数据元的本质特性并使其区别于所有其他数据元的陈述。
约束:可选数据类型:字符串对数据元定义应注意:(1)每个定义必须区别于目录中的任何其他定义,以保证专一性。
定义中所表述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必须使被定义的概念与其他概念相区别。
(2)用描述性的短语或句子阐述,阐述必须简练、准确而不含糊,避免跟其他数据元定义互相依存。
(3)定义中仅可使用人们普遍理解的缩略语。
(4)所有简称在第一次出现时,必须予以说明。
数据元的数据类型定义:表示数据元值的不同值的集合。
约束:必选数据类型:字符串说明:可能的实例为:“字符”、“序数”、“实数”、“比例数”、“二进制数”、“有理数”。
表示格式定义:从应用的角度规定的数据元值的格式需求,包括所允许的最大或最小字符长度,数据元值的类型和表示格式等。
约束:必选数据类型:字符串说明:数据格式的表示如下表所示:值域范围定义:根据相应属性中所规定的表示形式、格式、数据类型和最大与最小长度而决定的数据元的允许实例表示的集合。
该集合可以根据名称、引用来源、实例表达的枚举,或者根据实例生成规则来规定。
约束:可选数据类型:字符串说明:当值域范围是编码表示的枚举形式时,每一个数据元值及其实例都应当成对表示。
交换约束定义:根据对象的来源特性,在数据采集时,从应用角度规定该数据元是否为必选或可选约束:必选数据类型:字符串16.1.4基础数据目录规范日期时间DE001 日期英文短名:Date说明:特定日历日的标识。
数据类型:日期时间表示格式:YYYYMMDD值域:备注:符合GB/T 7408中的日历日期:“YYYY”表示年,“MM”表示月,“DD”表示日。
根据业务需要添加限定词。
如创建日期、发文日期、开始日期、结束日期等。
DE003日英文短名:Day说明:24小时的时间单位。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n2值域:备注:DE005旬英文短名:ThiMonth说明:中国一种传统的时间单位,十天为一旬。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n1值域:见CS005 旬代码表备注:DE007月英文短名:Month说明:将一个日历年划分成12个顺序的时间间隔,即12个日历月。
其中每个月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并含有指定的天数。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n2值域:见CS007 月代码表备注:DE009季度英文短名:Quarter说明:三个月的时间单位。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n1值域:见CS009季度代码表备注:DE011年英文短名:Year说明:周期等于一个日历年的时间单位。
同义名称:年度、年份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n4值域:备注:符合GB/T7408中的日历年。
根据业务需要添加限定词,如预算年度、财政年度、申报年份、批复年份等。
DE013时间英文短名:Time说明:日的当地时间。
数据类型:日期时间表示格式:hhmmss值域:备注:符合GB/T 7408中的当地时间:“hh”表示小时,“mm”表示分钟,“ss”表示秒。
行政区划DE021行政区划名称英文短名:AdmDivName说明: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自治县、市、市辖区、旗、自治旗)的名称。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s..120值域:CS021 行政区划代码表(GB/T 2260)的名称列。
备注:DE022行政区划代码英文短名:AdmDivCode说明: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自治县、市、市辖区、旗、自治旗)的代码。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n6值域:CS021 行政区划代码表(GB/T 2260)的数字代码列。
备注:DE023财政管理级次名称英文短名:FinAdmLevelName说明:预算管理中不同级别政府的分类的名称。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s..10值域:CS023 预算级次代码表的名称列。
备注:DE024管理级次代码英文短名:FinAdmLevelCode说明:管理中不同级别政府的分类的代码。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n1值域:CS023预算级次代码表的代码列。
备注:DE025管理级次标识名称英文短名:FinAdmLevelMarkName说明:对于不同的级次标识其财政数据的类型的名称。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s..10值域:CS025级次标识代码表的名称列。
备注:DE026管理级次标识代码英文短名:FinAdmLevelMarkCode说明:对于不同的级次标识其财政数据的类型的代码。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n1值域:CS025级次标识代码表的代码列。
备注:DE027东中西部名称英文短名:EMWName说明: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将各省、市、自治区划分的不同大区的名称。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s..10值域:CS027东中西部代码表的名称列。
备注:DE028东中西部代码英文短名:EMWCode说明: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将各省、市、自治区划分的不同大区的代码。
数据类型:字符表示格式:n1值域:CS027东中西部代码表的代码列。
备注:业务目录见业务支撑标准(17.1)16.1.5基础数据编码标准16.1.5.1公司编码规范16.1.5.1.1编码说明实际编制时应参考现有财务系统的设臵,充分考虑集团所属公司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所属关系变化的情况,编码规则不体现组织层级关系。
主要数据项及示例:16.1.5.1.2编码规范规则:4(四位)说明:4:集团公司编码为1000,下属公司在编码范围(1001-9999)内按公司成立时间顺序编码16.1.5.2 部门编码规范16.1.5.2.1编码说明此目录用于编制各公司设立的各个部门。
编码可分级设定,系统提供最多可分8级,编码总长16位。
此目录可根据各单位的组织机构统一编制,或设定相应的编码标准,在系统实施时由各公司自行按标准设定。
同一职能部门在不同单位尽量采用同一编码。
主要数据项及示例:16.1.5.2.2编码规范规则:1-4(五位数字,分为两段表示部门目录)说明:1:部门层级4:部门序号示例:1,0001(其中’,’在编号中不出现)部门层级编号(1):公司X级部门即编号为X部门序号编号(0001):在同一层级下所有部门顺序编码16.1.5.3 客商编码规范16.1.5.3.1编码说明此目录用于对地域进行管理,编码总长为10位。
所属地域作为供应商、客户的属性之一,实际应用中根据有无按照客户或供应商所在的区域进行管理的需要编制此目录。
主要数据项及示例:规则:1-3-2-3-2(十一位,分为五段表示区域编码)说明:1:国家3:二级公司2:省自治区、直辖市3:市、直辖市的城区2:序列号示例:1,101,31,313,05(其中’,’在编号中不出现)一级编码1:中国二级编码101:水电集团三级编码31:四川省四级编码313:四川省成都市五级编码05:百事吉物业16.1.5.4 人力档案基础编码规范16.1.5.4.1编码说明此目录用于记录本单位系统中的职员列表,包括职员编号、名称、所属部门及职员属性等。
主要数据项:1)编码;2)名称;3)所属部门规则:2-2-6(十位,分为三段表示职员目录)说明: 2:出生年份 2:入集团年份 6:集团序列号示例:7314003444一级部门编号(73):该职员出生年份二级职员编号(14):2014年入能投集团三级职员编号(003444):序列号表示:该职员的职员目录编号16.1.5.5设备基础编码规范16.1.5.5.1编码说明本文件建立设备编号规则,以统一有效管理公司设备资产。
本文件适用于能投集团所有关于生产、办公设备、公共设备的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