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文言文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4页)
- 格式:docx
- 大小:20.60 KB
- 文档页数:4
书,我国古代书信的总称,又称“书牍”“书札”“书简”等,属于应用文一类。
书信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心雕龙·书记》云“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这说明书信的目的在于为了某种需要跟特定的交际对象交流,充分表达个人思想情感,以引起对方的响应或赞成。
因此,在写法上也最为灵活自由,可长可短,可叙述、描写,也可说理言情。
书牍文至魏晋时有了长足的发展,内容扩大,文学色彩加强,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唐宋人书信的内容更为广泛,议论时事,抒写际遇,切磋诗文,不一而足。
本专题作品均为书体中的精粹。
1.柳宗元的《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通过奇特的构思表达了严肃的社会问题,在幽默的笔调中寄寓着很深的感慨。
情趣事趣皆出,令人回味再三,是一篇“令人惊绝”的文章,在书信中更是别出心裁。
2.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就几个关键性的问题,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击中要害,辞气盛满,简劲隽永,说理简要透彻,具有无懈可击的逻辑性。
3.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既是一封陈词委婉、表达巧妙的书信,又是一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的议论文,两者的结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
表达了作者要求拜见韩太尉的心愿。
第23课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对应学生用书P69)走近作者柳宗元(见《桐叶封弟辩》)相关背景以二王八司马为核心的永贞革新只三四个月,虽施行了一系列强化朝政的措施,终因顺宗李诵退位、宪宗李纯掌权而失败。
柳宗元以后便终生外放。
此文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他的亲戚杨敬之给柳宗元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及柳宗元的朋友王参元遭火劫,家产荡然无存,作者针对王参元仕途的坎坷,在火灾后不去安慰,反而祝贺,寓庄于谐中,不仅对王参元遭受火灾表示出最深挚的同情与安慰,也借此抒发了自己“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斥的一腔悲愤。
得 杨八 书,知足下 遇火灾,家 无 余 储。
得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遇火灾,家里没有一点积蓄了。
⎣⎢⎡⎦⎥⎤足下:古代同辈之间的敬称。
杨八:杨敬之,排行第八,作者的亲戚,王参元的朋友。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作者:柳宗元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6年第6期柳宗元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
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潞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日:“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焉,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必是必信,是以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
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有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幾道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
则仆与幾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予而不栗。
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尔,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相吊。
许不吊灾,君之恶之。
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足下前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并往耳。
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
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都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原文和译文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原文和译文得杨八①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
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V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③,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
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④,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
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
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⑤,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
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⑥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
是祝融、回禄⑦之相吾子也。
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幵其喙⑧;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
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
许不吊灾,君子恶之⑨。
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①杨八:名敬之,在杨族中排行第八。
柳宗元的亲戚,王参元的好朋友。
②??V(XISU ):这里指淀粉一类烹调用的东西,泛指食物。
???悦姿??V,古时把使菜肴柔滑的作料叫“滑”,又称之为“?V。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古文赏析【作品介绍】《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是柳宗元写给好朋友杨敬之的一封信,文中对朋友家遭逢火灾、财物殄灭的残酷现实表示同情和慰问,同时又以道家的无为思想对受害者进行开导劝慰,鲜明表达出作者自由旷达的人生观。
【原文】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作者:[唐]柳宗元得杨八①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
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③,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
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④,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
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
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⑤,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
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⑥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
是祝融、回禄⑦之相吾子也。
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⑧;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
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
许不吊灾,君子恶之⑨。
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相:帮助B.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
发明:启迪,开导。
C.许不吊灾,君子恶之吊:安慰D.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彰:清楚,明白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⑴或将大有为焉⑵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⑴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 ⑴授子而不栗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 ⑴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⑵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朋友家失火,作者“将吊而更以贺”的原因是什么?(3分)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3分)⑵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3分)⑶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4分)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相:帮助B.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
发明:启迪,开导。
C.许不吊灾,君子恶之吊:安慰D.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彰:清楚,明白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⑴或将大有为焉⑵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⑴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 ⑴授子而不栗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 ⑴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⑵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8.朋友家失火,作者“将吊而更以贺”的原因是什么?(3分)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3分)⑵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3分)⑶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4分)《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相:帮助B.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
发明:启迪,开导。
C.许不吊灾,君子恶之吊:安慰D.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彰:清楚,明白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⑴或将大有为焉⑵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⑴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 ⑴授子而不栗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 ⑴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⑵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9.朋友家失火,作者“将吊而更以贺”的原因是什么?(3分)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原文和翻译译文《《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原文和翻译译文《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原文和翻译柳宗元原文: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
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
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皆相吊。
许不吊灾,君子恶之。
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有何阙焉?[注]滫瀡(__ūsuǐ):这里指淀粉一类烹调用的东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文言文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
得杨八①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
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果若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
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宁朝夕,唯恬安无事是望也。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
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
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
以取显贵者,无他焉。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
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
多嫌也。
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
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
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
发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
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
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显
白而不污。
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
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
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
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
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
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注:① [杨八]名敬之,在杨族中排行第八。
柳宗元的亲戚,王参元的好朋友。
②[脂膏滫瀡] 这里指烹调用的东西,泛指食物。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
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B.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
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C.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
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D.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宁”:在文中是探望、省视父母之意,但“归宁”指女子出嫁,因“归”在古汉语中指女子出嫁。
B.“左右”:古时尊称不直称其名,只称其左右执事的人以示尊敬。
如“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
后来信札常用以称呼对方,相当于“您”,文中就是这种用法。
C.“祝融、回禄”: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后世多用来代指火灾。
文中指前者。
D.“发策决科者” :指礼部主持科举和吏部主持任官考试的人,文中指后者。
“发策”,指打开策问题目;“决科”指评定等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获悉王参元家遭遇火灾后,作者用“骇”“疑”“喜”这三个字形象地交代了自己思想情绪的变化过程,后文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三个字展开的。
B.作者认为王参元很有才华,但家中积有钱财,为官是否廉洁令人生疑,这是王参元遭到世人猜疑的主要原因。
C.朋友家“失火”,作者“吊而更以贺”的原因是,虽家产荡然无存,但那些好“廉名”的士大夫自可毫无顾忌地与他交往,为之延誉,这正好为王参元扬
名晋升提供了大好机会,故值得庆贺。
D.《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名为书信,实际是一篇议论文。
作者借王参元家失火之事,反映了“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这一发人深思的社会现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足下之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