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

精心整理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专业英语(professionalEnglish ) 课程类别:职业技能培训类 础。

123简单的工作报告等;

4)写作能力要求: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写出基本符合格式规范的一般性报告、文书、会议纪要和电子邮件等;

5)英汉互译能力要求:能够翻译一般性人力资源管理材料。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https://www.doczj.com/doc/aa14193245.html,anizationalChanges

V.Globalization

【keypoints】WorkforceDiversity,ChangeinEmploymentRelationship Unit3StrategicHRM

I.RoleofHRM

II.ParticipationinFormulatingaCompany’sStrategies

III.StrategicHRPlanning

IV.SelectingHRStrategies

V.EthicsinHRM

VI.EvaluatingHREffectiveness

【keypoints】StrategicHRPlanning,SelectingHRStrategies Unit4JobDesignandAnalysis

I.CharacteristicsofJobs

IV.Interviews

V.EmploymentTests

【keypoints】SelectionStandards,EmploymentTests

Unit7Training

I.ReasonsforTraining

II.AdultLearningTheory

III.TrainingProcess

IV.TypesofTraining

V.TrainingMethods

VI.SpecialTrainingPrograms

【keypoints】ReasonsforTraining,TypesofTraining

Unit8CareerDevelopment

I.TwoKindsofCareerManagement

Unit10Compens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aa14193245.html,pensationTheories

II.ObjectiveandSignificanceofCompensation

III.InternalandExternalInfluencesonCompensation

IV.EquityandItsImpactonEmployees’AttitudeandBehavior

【keypoints】CompensationTheories,

ObjectiveandSignificanceofCompensation

Unit11BasicPay

I.JobAnalysis

II.JobEvaluationMethods

III.PricingtheJob

IV.NewApproachestoBasicPayStructure

【keypoints】JobEvaluationMethods,PricingtheJob

五、课程改革与特色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为教学手段,希望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扩大知识面,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理论和管理技巧,跟踪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1]魏建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专业英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参考书:[1]高嘉勇.人力资源管理英语.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2]詹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

[3]李严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

执笔:审阅:审定:

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是: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即一般一个人大学毕业后会一生在一个公司就职,除非公司破产,否则从不跳槽。年功序列是指一个人的工资和福利会随着就职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就是说工龄对一个人的收入影响很大,在这个意义上,中途离开一家公司会给自己的经济收入带来很大损失。日本企业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认为一个公司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强调团队合作协同对于业绩的重要性,而比较漠视个人的表现和作用。 日本的家族企业自诞生以来,虽一直秉承“单子继承制”,但并不等同于中国宗法制度上的“嫡长子继承制”。 为了在内部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日本家族企业往往会通过招赘女婿、收养养子等做法,在不分割财产的“总有制”前提下,将没有血缘关系的才干之士立为一家之主。 日本国立银行创始人涩泽荣一甚至收养过仅比自己小两岁的“养子”。即使在赫赫有名的“平成景气”时期,将家业传给非亲生儿子的情况也比比皆是,比例高达25%-34%。现在,松下电器、丰田汽车这样大公司掌门人也都是入赘女婿出身。这种特有的“单子继承制”其实已经包含了优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家族企业的社会化,突破了狭隘的家族牢笼,加上30年代后职业经理开始普遍取代原来的“番头(掌柜)制”,进一步为家族企业传承百年夯实了基础。 既然是家族企业,所有员工就成为了“家族成员”,理所当然地形成“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并不等同于“铁饭碗”,只是劳资双方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默契,一种双方终身承担的义务。这种制度能够给员工以很强的安全感。作为雇主一

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解雇员工。大名鼎鼎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大萧条期间宁可减产一半,工人只做半天活,也不解雇一个员工,一时被传为佳话,而员工则会感恩戴德地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庭,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与终身雇佣制相配套的就是“年功序列制”。即企业员工的地位和工资待遇会随着“年功”的积累而提高,鼓励员工长期留在企业工作,不仅增强了企业人事结构的稳定,而且更强化了企业内部的家族气氛,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了大面积“跳槽”,降低了企业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成本,对企业稳定发展极为有利。 员工们受到的激励不仅来自于终身雇佣的保障和年功序列的激励,还有“禀议制”带来的归属感。决策者将意向作为“禀议”文件下发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广泛征求意见后汇总,这种从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不但可以把争论解决在决策之前,保证了群体的亲和力,还体现了职工的价值和责任,激发了员工的参与意识。很多日本百年企业仍然坚持这种看似费力、费时的决策体制,大量来自基层的合理化建议通过禀议制被贯彻到决策中,从纵向上维护并加强了企业的集团意识。 稳定的代际传承和人事制度使日本企业具备了超稳定结构,在这种超稳定结构下又形成了日本长寿企业特有的以严格的家训、家宪、家规为基础的企业文化。类似“番头制、莫谈国事、不得从事娱乐业”(锅屋企业)、“不可乘一时之机为急功近利而铤而走险”(住友集团)、“经商如牛垂涎细长,如牛行路步步扎实”(奈良县食品企业),“不可盲目、不切实际多样化经营”(金刚组)这样的家训警句,已成为多数家族企业的金科玉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领域,前途十分光明。在国外许多ERP软件系统中,HR是非常独立的一块。在企业实施ERP过程中,HR部分都是由专门的HR顾问负责。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领域,前途十分光明。在国外许多ERP软件系统中,HR是非常独立的一块。在企业实施ERP过程中,HR部分都是由专门的HR顾问负责。 国内的许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是错误的,往往把过去的人事部门换块牌子就成了人力资源部门。其实,人事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大的差别在于人力资源部门除了负责招聘、管理人事档案之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核算人力成本,为财务部门提供人力成本的依据,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数据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此外,员工培训也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个专业,希望你能在企业财务管理,特别是人力成本方面花些工夫;此外,在人才的选用方面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比如,对于招聘人员的考核标准的制订,应该重能力而不惟学历论;重认证证书而不惟文凭论,等等。 HRM要做好的话,多看看企业战略管理的书,而且以欧美为主,国内的基本可以不看。当然,多看看欧美的HRM的著作,开拓自己的眼界,国内的话,只有彭剑锋等寥寥数人的还有点意思。有条件的话,学习一下公司财务管理(不是财会)。 在目前这个“人才是一切”的新时代,许多企业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努力去寻求人才和留住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及组织形态变化等的挑战和冲击,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再一次的调整和改变: 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如招聘过程中,面试、录用及起薪的确定越来越多的由用人部门负责人直接进行。 2.人力资源职能的分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会将人力资源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 3.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化:准确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影响和引导员工的行为,为实现组织变革提供保障,参与企业战略决策并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和发展。 4.人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将应聘人员资料筛选、考勤管理、薪酬福利及社会保险等工作交由计算机处理,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专注人力资源核心业务的管理。 限于中国的国情及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企业目前还不大可能将人力资源的相关职能外包出去。因此近几年国内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是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会借助科技的力量——采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来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达到提升组织能力、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 就业前景广阔的---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专业词汇汇总--(中英文)超全

目录 导论:人力资源环境与策略2第一篇设计:工作分析与人力规划5第二篇招聘:人力资源选拔与预测8第三篇开发:人力资源培训与评价12第四篇报酬:薪资方案与福利计划18第五篇影响:员工健康与劳资关系22

导论:人力资源环境与策略 第一章人力资源策略 1.人力资源政策与哲学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人力资源管理目标objectives of HRM 。人力资源管理职责duties of HRM 。人力资源管理任务tasks of HRM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RM 。人力资源政策human resource policy 。人力资源哲学human resource philosophy 。精神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 。企业认同感organization commitment 2.组织:行为与文化 。正式组织formal organization 。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 culture

。亚文化subculture 。跨文化cross-national culture 。价值观values 。态度attitudes 。角色行为role behavior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直线和职能职权line and staff authority 3.激励与组织绩效 。激励motivation 。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X理论与Y理论theory X & theory Y 。组织体系Ⅰ与组织体系Ⅳsystem Ⅰ& system Ⅳ 。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ERG理论ERG theory 。麦克莱兰德需要理mc-clelland’s theory of needs 。期望理论expectency theory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 。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 。波特-劳勒期望机率理论borter-lawler’s theory of expectency 第二章人力资源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英语的翻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的翻译

————————————————————————————————作者:————————————————————————————————日期:

Unit1 An Overview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组织需要一些有效率的东西:物质资源、金融资源、营销能力和人力资源。虽然这些对组织效率来说都很重要,但是最有可能提供潜在竞争优势的因素是人力资源如何管理这些资源。工业技术、财政学和顾客联系(市场)都可以被模仿,基本的管理人员也可以被模仿,但是最有效率的组织发现了独特的方法去吸引、保留和激励雇员——即一种难以被模仿的策略。 在《人的竞争优势》这篇华丽的文章中,Jeffrey Pfeffer 举了西南航空公司这个例子。 思考一下…西南航空公司的股票在1972和1992年间有最好的回报。可以确定的是它的成功并不是从规模经济中得到的。在1992年,西南航空公司公司有13.1亿的收入,并且在美国的的客运市场中仅仅占到了2.6%的份额…西南航空公司(问题句)的成功是因为它有多渠道的低成本资金——的确,它是美国负债经营最少的航空公司之一。西南的飞机,波音737,对它的竞争对手来说都能轻易获得。它不是任何一个大型计算机化预定保留系统的成员,它没有独特先进的技术,并且卖的是本质上的日常用品——低成本,经济型航空服务,在价格上有着别的竞争者无法压敌的优势。 西南航空公司大部分的价格优势来源于它的非常有生产力、非常受激励,顺便说一下,还有统一的劳动力。与美国的航空公司相比,根据1991年的统计,西南航空公司飞机的服务人员很少(79:131),每个雇员所能应对的乘客比一般的航空公司多(1891082:1339995)。他表明80%的起降可以在15分钟完成,而其他公司平均需要45分钟,这些设备的利用率给了它一个巨大的生产力优势。它在乘客服务上也提供了特别水平的服务。西南公司曾经荣获航空公司的三连冠(最佳准点率、最低行李丢失率、最少乘客抱怨率)9次。没有一个竞争对手赶得上。 关于西南航空公司的描述证明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表明发挥的作用——人力资源——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决定组织竞争力和效率。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来源于有效的管理人员,一个联合了大量重要却不可见的运作方面。从这个很明显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组织所面对的大部分改变和挑战都和雇员有关。在财富500强多种多样的组织中,非盈利的大学,美国橄榄球足球队,和地方旅店,CEO目睹了员工参与,正确的人从事正确的工作,管理者关心他们雇员的结果。90年代成功的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都采纳了职业化的途径以确保他们在21世纪任然能够成功。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传统中的“人事部”的部门现在被称为“人力资源部”。但是改变的不仅仅是名字。这个部门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变,并且他们的职责也扩大了。表1是我强调的发生在这个领域最主要的转变。 在1990年以前,提高工人个人生活水平是改革者最关心的。一些雇员企图通过建立工会或罢工来获得每星期6美元的最低工资。 时间段在管理中主要 关注的主题 对员工管理的观点活动 1890之 前 生产技术不关心员工需求惩罚系统 1890— 1910 福利工人需要安全条件和经济机会安全项目、英语课程、激励课程1910— 1920 任务效率工人需要高收入使高效称为可能时间和动作研究1920— 1930 个体的不同工人个体差异被考虑心理测试、员工辅导1930— 1940 工会工人作为管理者的对手工人联络系统、反工会1940—

大时代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时代 背景下的 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金融、信息、人员交流的全球化与便利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超越地区和国家界限,我们正处于全球化竞争的时代,这便是全球化的大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推动力,起到战略支撑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能否站在全球化大时代的背景下去思考方向与策略,能否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企业的需要,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一、企业战略调整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在全球化时代,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市场形势起伏多变,促使企业的战略方向也要及时调整,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也要及时予以调整。一是企业管理组织的调整,以适应新的业务需要,此时的组织变革能力尤为重要。组织变革既要遵循组织管理的基本程序又要符合企业的实际业务需要,而且要及时和稳妥推进,面临较大的难度,所以组织变革是典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管理交叉的领域,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素质比较强的团队来推动。组织的调整会带来岗位、职责、权限的调整,相应的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员工关系管理的方法、策略、标准也会根据公司新的目标、组织结构来进行调整。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战略方向的调整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巨大的影响,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块。由此可见,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专业化,也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能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符合全球化时代的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研究和对人性的认识,并在此认知的基础上使用合适的方法来提升和挖掘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在现今信息化社会,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借助各种媒体和途径迅速传播,人们可以轻易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了解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各种价值观相互交融和碰撞,既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也在核心价值观方面逐步趋同的特征,但都需要被尊重和理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条件具备后,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即尊重的需求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企业里面,员工既追求物质层面的满足,也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这需要良好的制度来进行管理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对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的激励,使之不断提升自己和释放潜能,和企业一同成长。另外,推行人性化管理,使员工充分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使员工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工作,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因此,在全球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良好的制度作为基本的管理手段,同时要创造包容性的企业文化融合不同的价值观,既重视物质建设更要高度重视激励的作用和人性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三、人力资源管理应创新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管理、以人为本的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很多著名的理论,如韦伯的组织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并产生了诸多著名的理论模型,如任职资格管理、能力素质模型等。纵观人力资源的管理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人的认识的基础上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对自身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和了解远未穷尽,因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时代而言,相对于具体的国家和地区,相对于行业和企业的实际,相对于对人的认知。所以,每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可借鉴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全世界的思想和观念自由交流,必然能提升人类对自身的认知水平,从而可以进一步解放人本身,释放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岁月长河里诞生了无数的风流人物,但我们不应被巨人的身影挡住了前进的方向,而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开拓进取,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引领人力资源管理的时代潮流。 深圳市华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张向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Unit1Unit4翻译

Unit1 An Overview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组织需要一些有效率的东西:物质资源、金融资源、营销能力和人力资源。虽然这些对组织效率来说都很重要,但是最有可能提供潜在竞争优势的因素是人力资源如何管理这些资源。工业技术、财政学和顾客联系(市场)都可以被模仿,基本的管理人员也可以被模仿,但是最有效率的组织发现了独特的方法去吸引、保留和激励雇员——即一种难以被模仿的策略。 在《人的竞争优势》这篇华丽的文章中,Jeffrey Pfeffer 举了西南航空公司这个例子。 思考一下…西南航空公司的股票在1972和1992年间有最好的回报。可以确定的是它的成功并不是从规模经济中得到的。在1992年,西南航空公司公司有13.1亿的收入,并且在美国的的客运市场中仅仅占到了2.6%的份额…西南航空公司(问题句)的成功是因为它有多渠道的低成本资金——的确,它是美国负债经营最少的航空公司之一。西南的飞机,波音737,对它的竞争对手来说都能轻易获得。它不是任何一个大型计算机化预定保留系统的成员,它没有独特先进的技术,并且卖的是本质上的日常用品——低成本,经济型航空服务,在价格上有着别的竞争者无法压敌的优势。 西南航空公司大部分的价格优势来源于它的非常有生产力、非常受激励,顺便说一下,还有统一的劳动力。与美国的航空公司相比,根据1991年的统计,西南航空公司飞机的服务人员很少(79:131),每个雇员所能应对的乘客比一般的航空公司多(1891082:1339995)。他表明80%的起降可以在15分钟完成,而其他公司平均需要45分钟,这些设备的利用率给了它一个巨大的生产力优势。它在乘客服务上也提供了特别水平的服务。西南公司曾经荣获航空公司的三连冠(最佳准点率、最低行李丢失率、最少乘客抱怨率)9次。没有一个竞争对手赶得上。 关于西南航空公司的描述证明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表明发挥的作用——人力资源——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决定组织竞争力和效率。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来源于有效的管理人员,一个联合了大量重要却不可见的运作方面。从这个很明显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组织所面对的大部分改变和挑战都和雇员有关。在财富500强多种多样的组织中,非盈利的大学,美国橄榄球足球队,和地方旅店,CEO目睹了员工参与,正确的人从事正确的工作,管理者关心他们雇员的结果。90年代成功的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都采纳了职业化的途径以确保他们在21世纪任然能够成功。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传统中的“人事部”的部门现在被称为“人力资源部”。但是改变的不仅仅是名字。这个部门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变,并且他们的职责也扩大了。表1是我强调的发生在这个领域最主要的转变。 在1990年以前,提高工人个人生活水平是改革者最关心的。一些雇员企图通过建立工会或罢工来获得每星期6美元的最低工资。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 较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民营企业包括非国有控股民营企业、城乡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当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民营经济在中国gdp中的比重已达65%,今后五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将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全部民营经济占全国gdp的比重将上升至3/4。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破产倒闭,60%的民营企业将在5年内破产,85%将在10年内消亡,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有年。是什么原因导致民营企业如此短寿?从短期来看是产品问题、市场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但从深层次来看,则是人的问题,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后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实际情况,探索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之路。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 彼得·德鲁克认为人是企业里具有其它资产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的资源。但那个时候,技术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超过人力资本的贡献,因此人力资源概念没有得到企业界的关注。近十几年来,经济全球化和管理国际化掀起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潮,众多学者开始将研究方向转向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瑞克斯、托勒和马丁内斯等人指出,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考虑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不尽相同的方面。接下来我们以国外最典型的美国和日本的模式为代表,对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得出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思想。 1.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是高度市场化和制度化,人力资源的吸收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注重优秀人才的提拔,但劳资关系是对抗性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是简单的短期供求关系,没有过多的权利和义务约束。人力资源管理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讲求用规范加以控制。人力资源采取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以物质刺激为主,员工流动率高。 美国企业的提升政策、薪酬政策和培训政策等都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网罗了一批世界各地的精英。任意就业政策、详细的职务分工、严格的评

人力资源职业分析.doc

一、行业社会背景 1、市场人才需求分析 人力资源进入中国有20个年头了,但真正热起来还是源于最近5、6年的时间。截止到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达300 多万人,高级HR 人才不足9000 人,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高级HR是一将难求,低端职位需求见涨(人事专员、人事主管、人力资源经理)、专业职位需求增多(培训专员、企业文化主管、培训经理),因此纷纷高薪揽才,使得高级HR的薪酬持续看涨。一项调查显示,外企HR 主管经理的年薪约6-10万元,HR总监达到10-40万元;民企HR总监年薪也在10-15万元左右,均大大高于普通HR年薪2-5万元的水平。据了解,具有国际专家资格的高级HR更是身价不菲,年薪最高可达80万元。人才市场HR 职位需求呈平稳上升势头,国家职业统计部门2010年"行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被国家列为十二种稀缺人才之一,该行业每年需求的人才缺口达40-50 万,更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借此,人力资源从业者们的薪酬也在不断攀升,可以说,巨大的需求让这个职业在不断升温,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前景持续看好 2、国家政策。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主题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以来,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经济形势 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金融资源而成为核心资源。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最重要的特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来自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和技术水平的企业在我国同时并存,这使得管理难度增大;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将有更多的企业跨出国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两种趋势都需要大批专业人员的参与,不仅需要培养了解中国国情的专业人才,还要培养了解世界不同文化与不同经营方式、不同经营理念的专业人才。在规范国内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首当其冲的领域。此外,美国次贷危机衍生的经济危机爆发,越来越多的企业要么因为不堪资金紧缺的压力而纷纷宣告破产,要么因为不堪用工成本的增加而不得已选择降薪裁员。而这样的结果必将进一步激化本就饱受争议和质疑的国内劳资现状。对于笼罩在此大环境下的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巨大挑战,如何适时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如何借助人力资源的科学规划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规避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或将成为企业后期发展的重中之重,经济危机或将构成国内人力资源行业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未

HR专业英语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人力资源经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r) 高级管理人员:(executive) 职业:(profession) 道德标准:(ethics) 操作工:(operative employees/operation staff) 专家:(specialist) 人力资源认证协会:(the Human Resource Certification Institute,HRCI) 2 外部环境 external environment 内部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政策:(policy)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目标:(mission/goal) 股东:(shareholders) 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NC) 管理多样性:(managing diversity) 3 工作

Job 职位发布:(job posting) 职位:(position)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工作描述:(job deion),简称JD 工作规范:(job specification) 工作分析计划表:(job analysis schedule,JAS) 职位分析问卷调查法:(Management Position Deion Questionnaire, MPDQ) 4 人力资源规划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HRP 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 长期趋势:(long-term trend) 需求预测:(requirement forecast) 供给预测:(availability forecast) 管理人力储备:(management inventory) 裁减:(downsizing)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HRIS) 5 招聘 recruitment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复习题

一、选择:(10小题,每小题1分 1、A is a citizen of one country,working in a second country,and employ by an organization headquartered in a third country. A. Third-country national B. Host-country national C. Parent-country nationals D. Repatriate 2、A is an employee working for a firm in an operation who is a citizen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operation is located,but the headquarter for the firm is in another country. A. Third-country national B. Host-country national C. Parent-country nationals D. Repatriate 3、refers to th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managing people in an internationally oriented organization. A. Glob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 Cultural management C. Global organizations’ staffing https://www.doczj.com/doc/aa14193245.html,pensation management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longs to retirement security benefits? A. Severance pay B. Time-off benefits C.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 D. Pension plans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n’ t belong to executives?The . A. CEO B. President C. Senior vice-president D. Mid-manager 6、A pay is a collection of date on compensation rates for working performing similar jobs in other organizations. A. System B. Survey C. Grade D. Range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inappropr iate rater of an employee’ s performance? A. his/her supervisor B. His/her peer C.his/her customer D. his friend

(整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翻译第八章.

第八章职业开发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从事职业的全部历程。职业管理是一个终身过程包括了解自我、工作和组织的过程;确立个人职业目标;制定目标战略;以及依据工作和生活经历调整目标。职业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通过承担培训和职业发展需要的责任,战略性地探索、计划和创造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包括持续学习,寻求新机会和找到积极有效的可推动性地为组织做贡献的方式。 一.两种职业管理 存在两种职业管理。以组织为中心的职业管理侧重工作和确立职业路径,为组织中从事不同工作的个人提供逻辑发展机会;而以个人为中心的职业发展侧重个人的职业生涯而不是组织的需要。两种职业管理对员工职业发展都同等重要,二者应互补。为规划成功的职业生涯,员工需承担责任设定一个职业发展计划并着手行动以便达成职业目标。个人职业偏好和组织机会合力确定了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 图8-1显示了组织需要和个人需要是如何相关的,从而通过战略性的组织目标达到个人的职业满意。个人必须进行其自己的职业诊断,开方,实施和评估。 图8-1 组织和个人职业计划视角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Robert L. Mathis和John H. Jackson 二.职业阶段 大部分工作的人接受过某种类型的组织教育比如中学教育、经贸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或大学教育,从而为他们的职业做了一定的准备。此受教育阶段长短因人而异。然后他们开始第一份工作,不过他们也可能在同一组织或不同组织间转换工作。最终,他们走过一生的职业生涯定位在某个职位上直到退休。职业阶段研究发现,随着个人阶段的不同其需要和期望也不同。图8-2 显示了一个职业阶段变化的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文求职信范文.doc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文求职信范文 first of all, thank you for your busy schedule to read my 自荐信down, when you open the自荐信personally, i will be reviewing the past efforts; when you finally close the 自荐信, and perhaps will the new decision of my life journey. my name is ***, a ** to be graduated from the baoj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udents. to take this career, i with a sincere heart and pursuit of the cause, in good faith, recommend their own. i know only a few sentences outlining a complete itself is not easy. i really just want to use the language of the most pure, introduced themselves as comprehensively as possible to your organization's job to express the most sincere desire. sincere desire to be able to join your organization, a building block for your organization tomorrow, but your organization is willing to contribute their youth and wisdom. while studying at the school system to study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a positive constant, based on solid, professional for the breadth and depth. the use of baoj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of the advantages of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选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参考选题 1.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 2.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公共政策评价 3.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4.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研究 5.HRBP的实践问题研究 6.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7.岗位胜任力模型(素质模型)设计与应用研究 8.知识型员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工作态度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10.员工离职管理市政研究 11.KPI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12.平衡计分法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讨 13.地区人力资源政策比较研究 14.企业员工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15.企业“员工援助计划(EAP)”应用研究 16.基于文化差异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7.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探析 18.竞业限制制度的完善研究 19.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现状、问题与对策 20.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研究 21.城市社区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 22.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23.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24.私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 25.员工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6.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案例研究 27.劳务派遣制员工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8.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关系研究 29.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建议 30.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3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32.员工招聘中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33.继续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价值及实现 34.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研究 35.我国人力资本教育投资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36.关于“人才租赁”的政策分析 37.解雇保护制度研究 38.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研究 39.人才市场建设现状及发展完善 40.就业歧视现状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PART A .管理专业述语 一、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人力资源经理:(Human resource manager) 高级管理人员:(Senior executive) 职业:(Profession) 道德标准:(Ethics) 操作工:(Operative employees) 专家:(Specialist) 人力资源认证协会:(The Human Resource Certification Institute, HRCI) 二、外部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 内部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政策:(Policy)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目标:(Mission) 股东:(Shareholders) 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 管理多样性:(Managing diversity) 三、工作:(Job) 职位:(Posting)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工作说明:(Job description) 工作规范:(Job specification) 工作分析计划表:(Job analysis schedule, AS) 职位分析问卷调查法:(Management Position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MPDQ) 行政秘书:(Executive secretary) 地区服务经理助理:(Assistant district service manager) 四、人力资源计划:(Human Resource Planning, HRP) 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 长期趋势:(Long term trend) 要求预测:(Requirement forecast) 供给预测:(Availability forecast) 管理人力储备:(Management inventory) 裁减:(Downsizing)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 HRIS) 五、招聘:(Recruitment) 员工申请表:(Employee requisition) 招聘方法:(Recruitment methods) 内部提升:(Promotion From Within, PFW)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复苏和高速发展的时期形成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注重市场调节,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程度比较低,企业注重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日本企业中独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日本的经济腾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无须怀疑的。近来关于改革这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讨论也从未间断过。一般来说,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 重视员工培训 日本企业聘用员工时,不看重个人的具体技能,而是强调基本素质。其基本思想是,高素质的员工可以通过企业自己的培训,胜任所有的工作。 为了保证获得高素质的员工,日本企业非常注重与学校的合作。在不同学校之间,企业认为好学校的学生比较好,更加愿意优先录用。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是很愿意与企业合作,尽量向企业提供关于学生的准确信息。 日本企业因为在招聘时重个人素质轻特殊技能,因此在培训新员工上要花更大的工夫。员工在培训中,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的“硬技能”,而且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下左右关系和行为准则等很多“软知识”和“软技能”。这些软知识和软技能的一个特点是,只有员工继续在本企业就业时,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发挥作用,帮助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注重内部提拔 日本企业里有新的工作时,会尽量培训已有的员工,通过内部调节来满足需要。 在日本企业中,外部招聘来的管理人员,无论其能力多强,没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熟悉企业内部的制度和体系,和上下左右建立起密切的工作和个人关系,都是很难开展工作的。因此在日本企业中,员工的使用上有“有限人员”和“按部就班,内部提拔”特点。就是员工要从基层进入企业,然后在按部就班提拔的过程中熟悉情况,和上下左右建立起工作和个人关系,为以后从事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提倡终身就业 从企业这方面来看,在对员工进行大量的培训以后,一般也不愿意员工离开企业,因此,即使是经济不景气时,日本企业也不轻易解雇工人。这样员工在企业终身就业,其利益就和企业完全拴在一起了。另外,由于员工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及时了解和对企业的依赖,使员工更加愿意也更加容易与企业合作,这样就形成了日本企业中合作性的劳资关系。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独特及其在日本战后经济复苏和高度发展时期的巨大作用,引起了人们对这种管理模式的极大兴趣。日本企业独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出现,固然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如强调合作和团体主义精神。但战败后的经济惨状,迫使日本企业寻求一种灵活的、大规模的生产方式,要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必须相应的灵活。分工不能太细,规章制度也不能太多,这样才能随时根据生产的需要,把劳动力在不同的部门和工

人力资源专业词汇汇总 (中英文)超全 整理 的很辛苦的

第一篇导论:人力资源环境与策略第一章人力资源策略 1.人力资源政策与哲学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objectives of HRM 。人力资源管理职责 duties of HRM 。人力资源管理任务 tasks of HRM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strategic HRM 。人力资源政策 human resource policy 。人力资源哲学 human resource philosophy 。精神契约 psychological contract 。企业认同感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2.组织:行为与文化 。正式组织 formal organization 。非正式组织 informal organization 。组织文化 organization culture 。亚文化 subculture 。跨文化 cross-national culture 。价值观 values 。态度 attitudes 。角色行为 role behavior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不确定性规避 uncertainty avoidance 。权力距离 power distance 。直线和职能职权 line and staff authority 3.激励与组织绩效 。激励 motivation 。需要层次理论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X理论与Y理论 theory X & theory Y 。组织体系Ⅰ与组织体系Ⅳ system Ⅰ& system Ⅳ 。激励-保健理论 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ERG理论 ERG theory 。麦克莱兰德需要理 mc-clelland’s theory of needs 。期望理论 expectency theory 。公平理论 equity theory 。强化理论 reinforcement theory 。波特-劳勒期望机率理论 borter-lawler’s theory of expectency 第二章人力资源环境 1.人力资源法律环境 。公平就业机会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EEO 。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EEOC 。实际职业资格 bona fide occupational qualification,BFOQ

人力资源管理开题(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1.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概念首先是在1954年由Peter Drucker在《管理实践》一书中引入的。组织的管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系列围绕着组织中员工的开发与管理系统已初见雏形,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近些年来,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传入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渐成显学。 21 世纪组织将面临锐不可当的经济全球化趋势。飞速发展的技术变革和创新,以及迅速变化的差异化顾客需求等新竞争环境,组织掌握新的技术或是进入新的市场领域获得的竞争优势成为一种短期效应,越来越多的组织通过构筑自身的人力资源竞争力,维持生存并促进持续发展。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承载体成为组织依靠的对象,在以人为本的观念的熏陶下,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人的复杂性和组织的特有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不是简单的技术性的拷贝,真正的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和实施与组织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和管理模式是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这样的一种管理软件,它能够快速、方便地显示结果,还可以对有关工资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服务于财务部门,及企业主要管理者。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集中、整合各种信息来源,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变革。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意义: 1、通过合理的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并且指出:人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即人的有效技能最大地发挥。 2、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是最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查发现:按时计酬的员工每天只需发挥自己20%-30%的能力,就足以保住个人的饭碗。但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其潜力可发挥出80%-90%。 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