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概念辨析
- 格式:pdf
- 大小:521.41 KB
- 文档页数:65
2015武汉事业单位教师考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要概念辨析湖北华图郑冰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部分的重点内容,在2015武汉事业单位教师岗的笔试中也经常会涉及,但是这部分内容因为难度较大,需要准确理解,对于很多没有心理学背景的考生来说比较难。
对此笔者做一详细分析,希望帮助考生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强化和惩罚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强化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分为呈现型惩罚和消退型惩罚。
正强化是为了奖赏而操作,负强化是为了避免不愉快的结果而操作,惩罚是当出现不合要求的操作后,使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痛苦。
正强化和负强化可以教会个体做什么和怎样做,而惩罚则只能教会个体不该做什么和不该怎样做。
四个概念的区别如下:名称描述行为概率案例正强化操作行为出现后,给予愉快刺激概率增加某个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得到老师表扬,导致该生以后上课总是认真听讲负强化操作行为出现后,撤销不愉快刺激概率增加当某生提前做完作业而不再担忧,那他就可能一有机会就提早完成作业呈现型惩罚操作行为出现后,给予不愉快刺激概率降低当某学生上课冲口而出一个"愚蠢"的问题,被其他同学嘲笑的话,那么在以后的课堂中就不会再提问消除型惩罚操作行为出现后,消除愉快刺激概率降低考试不及格禁止看电视从上表可以看出,判断一个行为属于正强化、负强化还是呈现型惩罚或消除型惩罚有两种方法:①看行为结果是使操作行为增加还是减少,如果概率增加,一定是强化;概率减少的,一定是惩罚;②看给予的刺激是愉快还是不愉快,以及呈现还是消除来进一步判断。
真题举例:1.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让他把该题重做10遍,这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我强化【解析】学生作业出现错误,老师让他把该题重做10遍,老师行为的目的是减少学生出现错误的行为概率,因此属于惩罚。
同时,“老师让他把该题重做10遍”可以看出,老师给予的是不愉快刺激。
因此应该选C项,本题比较简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化学元素与化合物》①基本定义:化学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像氧元素,不管是氧气里的氧还是水里的氧原子,都是氧元素。
化合物呢,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比如说水,就是由氢和氧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重要程度:这是化学学科的基石,如果不知道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就像没有砖瓦的大楼。
很多化学反应、化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对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上的。
③前置知识:得先有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等知识。
像要理解钠元素活泼的性质,就需要了解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容易失去电子。
④应用价值:在生活里到处都是。
比如铁元素的不同化合物,铁锈就是氧化铁,它影响铁制品的使用,我们就可以根据铁元素的化学性质来防锈。
在工业上制造各种化工产品也离不开对元素和化合物的把握。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贯穿整个化学学科,从化学基本概念到复杂的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等都离不开它们。
②关联知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密切联系,因为写方程式得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元素和化合物的组合。
还和化学实验有关系,比如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就需要知道碳酸钙和盐酸这些化合物的性质。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是一些元素化学性质的记忆,像卤族元素的性质既相似又有差异。
关键点是理解元素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嘛。
④考点分析: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里非常重要,经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考查。
比如直接考查某个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或者写出某种化合物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详细讲解(按【理论概念类】框架)①概念辨析:元素强调的是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而化合物重点在它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别把化合物和混合物搞混了,混合物是多种物质混合的,像空气是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而水是纯净的化合物。
②特征分析:元素有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特征。
如何通过重点进行弱点补充与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掌握或者理解较差的知识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弱点。
而弱点的存在常常成为我们提高学习能力和获取更好成绩的障碍。
因此,如何通过重点进行弱点补充与提高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理解弱点的本质在开始探究如何通过重点进行弱点补充与提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弱点的本质。
弱点通常是指我们在某一领域或学科中,对其中某些概念、规则或技能掌握不够熟练或理解不够深入。
换言之,弱点区域就是我们知识体系中的漏洞或薄弱环节。
只有准确定位并理解弱点的本质,我们才能找到针对性的方法进行修补和提高。
二、重点概念的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重点概念是解决弱点问题的关键。
重点概念往往是知识讲解中的核心内容,对理解和应用其他知识点起着支撑和桥梁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进行弱点补充与提高时,需要重点关注和把握这些概念。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识别重点概念:仔细阅读教材或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将其中的核心概念、重要定义、基本原理等信息进行标注或摘抄,形成个人重点概念清单。
2. 深入理解重点概念:通过查阅参考书籍、观看相关视频或听取专家讲座等方式,加深对重点概念的理解。
可以绘制概念思维导图或写下个人理解的文字描述,以加强记忆和巩固知识。
3. 辨析重点概念:对于具有相似或相关概念的情况,要进行辨析和比较。
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避免在应用时混淆。
三、重点实例的分析除了重点概念外,重点实例也是弱点补充与提高的关键元素之一。
通过分析和探究重点实例,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因此,在解决弱点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收集重点实例:通过教材、练习题、案例分析等途径,收集一些与弱点相关的重点实例。
2. 分析实例特点:对于每个重点实例,要仔细观察其特点、背后的规律或原理,寻找规律与联系。
3. 进行实例推演:通过将已知的重点实例运用到其他类似或相关的情境中,进行实例推演。
中考重点常见词汇和短语的辨析随着中考的来临,对于考生来说,熟练掌握常见词汇和短语的辨析是非常重要的。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多个相似意义的词汇和短语,如果不能准确辨析它们,就很容易出错。
因此,在备考期间,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词汇和短语的辨析能力的训练。
一、辨析形容词similar与same1. similar意为“相似的”,强调相似而不完全相同。
例:His new car is similar to mine, but it's a different color.2. same则意为“相同的”,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
例:Our bikes are the same. We bought them together.二、辨析动词borrow与lend1. borrow表示“借入”,指借别人的东西。
例:Could I borrow your pen? I forgot to bring mine.2. lend表示“借出”,指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
例:Can you lend me your book? I want to read it.三、辨析介词beside与besides1. beside意为“在……旁边”,常用于表示位置。
例:The cat is sitting beside the table.2. besides意为“除了……之外”,常用于表示除了某事物或某人之外还有其他的事物或人。
例:Besides apples, we also have oranges.四、辨析动词learn与teach1. learn表示“学习”,指通过努力和训练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
例:I learn English every day.2. teach表示“教”,指教授知识或技能给他人。
例:She teaches us math every Monday.五、辨析连词unless与if1. unless意为“除非”,相当于if not。
中考重点必会词语辨析一、同音词辨析1. 棉(mián)与免(miǎn)【例句】- 这件衣服是纯棉的,质地很好。
- 我们可以免了这一章节的内容,以节省时间。
【辨析】- 棉(mián)指的是一种植物纤维,也可以指代棉花或由棉花制成的物品。
- 免(miǎn)表示不再做某事,避免、不需要或豁免。
2. 嗅(xiù)与休(xiū)【例句】- 狗的嗅觉非常敏锐,能够闻到一般人闻不到的气味。
- 明天是休息日,我们可以休息一整天。
【辨析】- 嗅(xiù)表示闻、闻到、嗅到的动作或能力。
- 休(xiū)表示歇息、休息、放假等意思。
3. 蔬(shū)与书(shū)【例句】- 妈妈强调我们要多吃蔬菜,保持健康。
- 弟弟正在看一本有趣的书,他很喜欢读书。
【辨析】- 蔬(shū)表示蔬菜、蔬果等的意思。
- 书(shū)指的是书籍或书本。
二、形近词辨析1. 发(fā)与法(fǎ)【例句】- 他每天都在练习发音,希望可以准确地说英语。
-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辨析】- 发(fā)表示发出声音,或者特指发音。
- 法(fǎ)指的是法律、法则等。
2. 空(kōng)与孔(kǒng)【例句】- 外面的空气很清新,我喜欢在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
- 他用一根细棍在纸上敲打出了孔,方便装订文件。
【辨析】- 空(kōng)指的是没有物体存在的状态,或者指代没有被占用的地方。
- 孔(kǒng)表示孔隙、洞口,有形容有洞的意思。
3. 劝(quàn)与圈(quān)【例句】- 爸爸劝我多读书,他说知识可以改变我的人生。
- 妈妈给小狗戴上了一只圈,以防它跑远了。
【辨析】- 劝(quàn)表示劝导、劝说。
- 圈(quān)是一种闭合的形状,也可以指代一种用绳或线等制成的带环装置。
三、近义词辨析1. 容易与简单【例句】- 这个数学题很容易,我很快就能解出来。
- 制作火锅的步骤很简单,只需要准备好材料就可以了。
英语中考备考关键--重点词汇辨析(四)21. damage, damagesdamage 不可数名词,损害,损失; damages 复数形式,赔偿金$900 damages1、——Com.:按以往的概念,单数的damage 和复数的damages 的区别应当较大,前者为损害,后者指损害赔偿(金),即对一个人所受损害的补偿。
但逐渐地,damages也经常在英文词典或著述中被用作当“损失”或“灭失”,即可望得到损害赔偿金补偿的损失或灭失,其等同losses for which damages are recoverable,尽管“Black…s Law Dictionary”仍对damages 作有较严格界定,说其是“compensation in money for a loss or damage”,但就在该词典内,仍有诸如“diminution of damages”和“mitigation of damages”等词组,其中的damages均为“损失”或“损害”。
2、——Com.:damages 的种类很多,但最常见的有compensatory damages,punitive damages,nominal damages,以及aggravated damages四种,其中compensatory damages,punitive damages 和nominal damages均为金钱补偿(pecuniary damages),即均属于赔偿金范畴,只有aggravated damages为非金钱补偿(non-pecuniary damages),即不属于赔偿金。
compensatory damages为补偿性赔偿金,指根据实际损失的多少予以的赔偿;punitive damages 为惩罚性赔偿金,指因过错人所犯过失恶劣等故而处的超出实际损失数量之赔偿,一般用于侵权而非违约之诉;nominal damages为象征性赔偿金,指证明被告有过错但却无法证明实际损失时所处的数额很少的一种赔偿金;而aggravated damages 则为加重的损害赔偿,指如受害人受伤害太深等无法用金钱补偿时所处的除金钱之外的补偿,其中包括如赔礼道歉、合同的实际履行等等。
问题探讨森林游憩的几个重要概念辨析* 陈鑫峰 沈国舫(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环境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工程院院士)摘要 对旅游和游憩、森林旅游和森林游憩、风景和景观、风景林和游憩林及风景游憩林等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并对部分概念作出了新的解释。
关键词 旅游 游憩 森林旅游 森林游憩 风景 景观 风景林 游憩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森林游憩活动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现在人们要求走出城市的愿望与当时要求走进城市的愿望一样迫切。
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这种回归自然的需求,对森林游憩的理论研究也正在扩展和深入,一些新概念应运而生,而一些老概念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在我国森林游憩业发展初期,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是非常必要的。
1 旅游(Tourism )和游憩(Recreation )1.1 字面含义上的差异“旅游”是旅行游览,而“游憩”是指游览和休息,可见旅游强调旅行的内涵,也即强调其“空间移动”的特征,而游憩则强调了休息的内涵,也即强调了其恢复体力和精神的作用,这一点正好符合了“Recreation ”字面上(r e-+creation)表达的含义。
1.2 访问目的上的差异我们先来看一些对旅游的概念性定义:(1)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该定义由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Hunzik-er and Krapf )于1942年提出,到20世纪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ssocia-tio n Internatio nale d'Experts Scientifiques du Tourisme 或International Asso ciatio n o f Scientific Ex perts in To urism)所采用,所以又称为“艾斯特(AIEST )定义”。
高中英语重点词汇词组辨析高中英语重点词汇词组辨析高中英语重点词汇词组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掌握好重点词汇词组也是我们学好英语的关键,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高中英语重点词汇词组辨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学业上有所进步。
用作名词,故很易与另一名词action混淆不清。
请注意,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区别:(一)一般说来,act指个别具体的行动;action 指抽象的行为。
(二)act大都指短暂的、简单的动作;action 指较长的、复杂的行为。
例如我们应该说the action of a machine,而不说the act of a machine。
(三)在下列场合,只能用act,不能用action;the act of cruelty,folly,mercy,God(天灾),jumping,stealing,walking,kindness,madness...。
(四)在下列场合,只能用action,不能用act:to take action,in speech and action,a man of action, put into action, ready for action, to come (bring) into action...。
在某些习语和表示“作用” 的涵义时,也只能用action,不用act。
例: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Chemical action(化学作用);capillary action(毛细管作用);the action of light (heat)(光/热的作用)……。
下面例句说明act和action的分野:The pickpocket was caught in the act. 扒手在行窃是被抓住了。
Trying to cover up the mistake is an act of folly. 试图隐藏错误是一件愚蠢的事。
In the act of picking up the ball, he slipped and fell. 他在拾球的时候滑倒了。
OD的定义与核心概念辨析通过对OD的一些基本定义与概念进行辨析,让我们能够非常清晰的运用基本概念来建立观察、思考、行动和学习的基本脉络。
同时理清基本概念,帮助我们建立坚实的基础,把学习之旅设定在准确的方向和轨道上。
01 组织发展是一项:(1)有规划的 (2)涉及整个组织的 (3)由高层管理的 (4)旨在提升组织有效性与健康状况, 并运用行为科学理论(5)对组织“过程”实施的干预。
(Beckhard贝克.哈德,1969,第9页)是一个利用行为科学技术、研究及理论有计划地推动组织文化变革的过程(Burke,1982,第10页)组织发展是一个提高组织有效性的过程,基于社会与行为科学理念,实施组织干预措施,从而促进个人与组织的变革。
(Anderson,2012,第2页)02 03“组织的发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泛指组织增强了,壮大了。
“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是专有名词,特指依据特定的价值观(人本主义、民主原则等)和理论(行为科学),有特定目的(致力于提升组织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领域,是一个专业学科。
组织流程员工岗位职责文化士气协作信任水平人际关系根据OD的价值取向和理论假设来开展工作人才盘点全面质量管理架构设计与调整干部管理组织的发展各种组织所需的适用方法论和工作焦点即可我们的工作符合人本主义、民主原则吗?有践行“保密”原则吗?有践行“保密”原则吗?信息购买模式医患模式过程咨询特定领域专家(战略、组织、人力、财务,或者泛化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等)协助者(过程咨询专家)客户系统咨询工作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帮助客户成长变革适应准确解读环境和行动 能够酌情采取不同方式行动和客户建立真正的互动和信任关系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拥有所有的组织要素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和竞争威胁。
一个自组织的、社会建构的现实,由盛行一时的叙述、故事和对话所创建、维持并改变,人们通过它们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意义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