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 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 格式:docx
- 大小:16.60 KB
- 文档页数:7
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导学案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题:《落花生》第二时学习目标:.明白得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知道“人要做有效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益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诵文,背诵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如此写的益处。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会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学习重点:明白得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知道“人要做有效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益处的人”的道理。
学习难点: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如此写的益处。
学习预备:PPT、试卷学习进程:预习导学、按文表达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份是要紧的。
种花生→()→()→()二、花生最宝贵的是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你是如何体会到的?(1)因此你们要像花生,它尽管不行看,可是很有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么,人要做有效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益处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说生活中都有哪些人也像落花生一样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着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堂助学.请同窗们回忆文内容,作者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事?2请你读一读描述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的句子?谈花生从哪到哪?你发觉有什么不同?3:作者在写种、收、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落花生【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学习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学时安排】2学时【第一学时】【学习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造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因为它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做落花生。
你们知道花生的生长特点和用处吗?3.简介作者:请阅读课后资料袋。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许地山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
那么,小时候,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完成预习1.大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学习新字词。
小组内提出易错的字词,讲解交流自己的学法。
3.比一比,组个词。
播()吩()暮()番()纷()慕()4.给多音字拼音组词。
种___________________ 便___________________ 应__________________空___________________ 处___________________ 散___________________5.理解下列词语。
提示:要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记词典中的解释。
开辟:_________________居然:____________________吩咐: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慕:_________________分辨:____________________体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5 《落花生》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7个生字、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一词说话。
2、熟练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边读边品味父亲的话,学习花生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3、学习、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自学指导一】(自学时间为10分钟)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查字典把握字词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2、在小组内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要求:①别人说时,自己认真听;②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共同讨论解决;③小组长记录本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况;④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3、自我检测。
(1)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吩咐尝尝石榴便宜开辟茅亭榨油爱慕(2)读下面一段话,注意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
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3)“居然”是的意思,我们应读出心情。
(4)本文依次写了_____花生,______花生,______花生,________花生。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是略写的,_______是详写的。
【自学指导二】(自学时间为10分钟)1、先快速默读课文第3--15自然段,然后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一生旁白;一生读姐姐说的话;一生读哥哥说的话;一生读“我”说的话;全体读父亲说的话。
)2、重点读10--13自然段,完成填空。
“父亲”拿_____、______、_______同花生做比较,来说明花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从而启发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的写法,叫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学习活动单课题:15落花生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主备人:张丹审核:班级: 五年级班姓名:组名:【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7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习重点】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学习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知识链接】1、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能钻进土里结出果实,所以叫“落花生”。
2、许地山:我国著名作家,学者。
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小时候父亲以“落花生”教育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1年他开始创作,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古文里面“华”同“花”)勉励自己做一名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课前预习最充分】1.自学生字。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可惜:开辟:翻地:吩咐:爱慕:成熟:分辨:【合作探究解疑惑】1、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2、课文围绕花生写了那些内容?划分段落并理清段意。
3、课文重点写了什么?其余的为什么一笔带过?(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能力闯关我最棒】1、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2、“居然”是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用“居然”造句。
【知识延伸】收集名人与做人的小故事【学习收获少不了】【评价反思好处多】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分清文章主次。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难点自读设问,讨论交流,读中悟理。
教学流程一、设疑导入1.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2。
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作者大体的思路,老师用这样的思路引导大家:(1)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2)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花生,而一定是落花生?(3)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4)作者借花生想告诉我们什么?(5)在写作上我们应该学习什么?(读一篇课文从接触题目开始,就要一边读一边想,教给学生读题思文的方法,做到不盲目读书。
)二、诱导初读1.范读: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2.自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同桌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见。
3.分段指名读课文,注意听清对字音读的是否准确。
思考: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哪些部分是次要?哪些部分是主要的?(诱导预读,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初步分清文章的主次,为突出读写训练重点做好了铺垫,也为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打好了基石。
并且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听读自读中,带着问题边读边想;一种学习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议、互补、互改。
)三、引导细读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第一自然段围绕花生讲了什么?2.自读第一自然段,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
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或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增加了广阔的自由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思考方式。
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将多种读书思考方法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
)3.课文通过8个字概括了种花生的过程,通过一句短短的句子就把收花生的过程一笔带过,想想这是为什么呢?(不时地围绕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提示、指导,促使这种学习方法尽快转化为能力。
《落花生》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读生字和词语,会写“半亩、品尝、吩咐、石榴、茅亭、榨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用小标题概括。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谈论花生的好处的话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谈论花生的好处的话的含义。
学习方法预习提示→了解课文内容→自主、合作、探究→集体交流、讨论→反馈课前预习安排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次。
2.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作者。
3.拼读生字2到3次,会用生字组词。
4.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题。
资料链接【落花生】即花生,也叫长生果。
豆科。
一年生草本。
按茎的生成习性可分直立,蔓生等型。
羽状复叶。
花黄色,花落后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茧状荚果。
(落花生名字的由来)【许地山】(1893~1941)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笔名落华生,原籍台湾台南。
寄籍福建。
文学会发起人之一。
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后留学美国、英国,赴印度研究佛学。
回国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
创作的小说中表现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呼吁团结、和平、息战。
同时担任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
后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许地山说:“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跟着课文范读录音小声朗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二)检查词语的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词语。
2.完成练习题。
(根据拼音写词语。
)bàn mǔ pǐn cháng fēn fù máo tíng zhà yóu shíliu( ) ( ) ( ) ( ) ( ) ( )3、选择正确的拼音填空。
《落花生》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读准轻声词。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课文的重点句、段,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体会做人的道理。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课文的重点句、段,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学习难点】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学习过程】一、谜语导入新课“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二、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1、课本上的词语,学生自读。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三、学习课文1、读课文,你知道了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些什么?2、对作者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3、那天晚上,在茅亭下,他们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4、朗读(出示阅读要求),边读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5、其中谁的谈话对“我”的影响最大?6、勾画出花生和苹果、桃子、石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7、从父亲的话语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8、自己读一读讨论:爸爸在赞美花生的什么精神?学生结合爸爸的谈话内容谈,不炫耀,默默奉献的精神。
9、爸爸仅仅在说花生吗?爸爸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10、爸爸由赞美花生的可贵之处,谈到怎样做人,许地山听懂了爸爸的话吗?从哪儿看出来?11、拓展:我们身边有像花生的这样的人吗?那么,你长大以后,准备做什么样的人?课外阅读勤奋的画家——门采尔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
他十三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克)苦。
他的画反(应映)了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
泥瓦匠、马车夫、磨刀工、油漆工和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
他用四年的工夫画了一幅油画《轧铁工厂》,轰动了全国。
落花生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
1
课时
一、直奔课题,了解
“
落花生
”
名字的由来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学生各自说出自己落花生
名字的理解)
2.
学生交流,生各自说出自己的理解,再结合资料,了解“
落花
生
”
名字的由来。
3
.简单介绍文章作者(学生了解许地山)
二、结合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1
.结合课前预习,看看大家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
1
)朗读词语:吩咐
便宜
石榴
尝尝
(出示课件)(学
生自由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吩咐
便宜
石榴
尝尝的读音。
(这
4
个词的第
2
个字都是轻声要读的短些轻些。
)指名读,学生齐读(
2
)这是课文中的一句话,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
买种,
翻地,
播种,
浇水,
没过几个月,
居然收获了。
①
指读。
②学生注意:播种
“bōzhònɡ”
是种植植物的全过程,包括买
种啊,翻地啊,浇水啊,施肥啊,收割啊等等几个环节,而播种
“bō
zhǒnɡ”
就是播撒种子,根据这段话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在这
里应
该读
“bōzhǒnɡ”。
③
学生重读
“
居然
”
,学生解释的意思,学生造句(在居然之前
应对出乎意料的基础作简要介绍,不能简单的造出。
让人摸不
着头脑)。
(我从来没有洗过衣服,今天居然把衣服洗的很干净。
)
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这用了居然。
(收花生不可思议,
出乎意料)
理由
1
:因为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
这个时间比他们想的短。
理由
2
:因为它本身是亩荒田,开辟出来种花生,收获了。
理由
3
:这是他们姐弟几个第一次种花生,竟然收获了,意想
不
到。
④
师小结,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读出这种意料之外,
读出这收获的惊喜。
(通过齐读方式指导学生读出收获的惊喜。
)
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
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围绕
“
落花生
”
讲了哪几部分
内容。
(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议花生
尝花生
)
学生交流,明确:这篇课文围绕
“
落花生
”
讲了
“
种花
生
”“
收花生
”“
议花生
”“
尝花生
”
这四部分内容。
(种花生是哪
几个自然段讲的) 2
.
种花生,
收花生
(
1
自然段)
议花生
(
3~14
自然段)
尝花生
(
15
)
何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