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若此时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α

Y(H)

为·L-1,则[Y4-]为多少

pH=5时,锌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pH=5时,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2+

假设Mg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在pH=6时,镁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条件下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mol·L-1的Fe3+和Fe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计算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称取0.1005g纯CaCO

3

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吸取25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1)EDTA溶液的浓度;

(2)每毫升EDTA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和Fe

2O

3。

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ZnCl

2

)的含量。称取0.2500g试样,溶于水后,

稀释至250mL,吸取,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mol·L-1 EDTA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试样中含ZnCl

2

的质量分数。

称取1.03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吸取,加入T Al2O3=mL的EDTA标准溶液,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

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

2标准溶液。已知1mL Zn(OAc)

2

溶液相

当于 EDTA溶液。求试样中Al

2O

3

的质量分数。

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中钙和镁的含量,取水样,以铬黑T为指

示剂,在pH=10时滴定,消耗EDTA 。另取一份水样,加NaOH使呈强碱性,使Mg2+成Mg(OH)

2

沉淀,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继续用EDTA滴定,消耗。计算:

(1)水的总硬度(以CaCO

3

mg·L-1表示)

(2)水中钙和镁的含量(以CaCO

3mg·L-1和MgCO

3

mg·L-1表示)

分析含铜、锌、镁合金时,称取0.5000g试样,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 试液。吸取,调至pH=6,用PAN作指示剂,用·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铜和锌,用去。另外又吸取试液,调至pH=10,加KCN以掩蔽铜和锌,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Mg2+,用取,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锌,又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用去。计算试样中铜、锌、镁的质量分数。

称取含Fe

2O

3

和Al

2

O

3

试样0.2015g,溶解后,在pH=时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

剂,加热至50℃左右,以mol·L-1的EDTA滴定至红色消失,消耗。然后加入上述EDTA标准溶液,加热煮沸,调节pH=,以PAN为指示剂,趁热用mol·L-1 Cu2+

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计算试样中Fe

2O

3

和Al

2

O

3

的质量分数。

分析含铅、铋和镉的合金试样时,称取试样1.936g,溶于HNO

3

溶液后,用容量瓶配成试液。吸取该试液,调至pH为1,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mol·L-1 EDTA 溶液滴定,消耗,然后加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调节pH=5,继续用上述EDTA滴

定,又消耗。加入邻二氮菲,置换出EDTA配合物中的Cd2+,然后用·L-1 Pb(NO

3) 2

标准溶液滴定游离EDTA,消耗。计算合金中铅、铋和镉的质量分数。

称取含锌、铝的试样0.1200g,溶解后调至pH为,加入EDTA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醋酸缓冲溶液,此时pH为,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L-1标准

锌溶液滴定至红色,用去。加足量NH

4

F,煮沸,在用上述锌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计算试样中锌、铝的质量分数。

称取苯巴比妥钠(C

12H

11

N

2

O

3

Na,摩尔质量为254.2g·mol-1)试样0.2014g,

溶于稀碱溶液中并加热(60℃)使之溶解,冷却后,加入醋酸酸化并移入250mL

容量瓶中,加入·L-1 Hg(ClO

4)

2

标准溶液,稀释至刻度,放置待下述反应发生:

Hg2+ + 2C

12H

11

N

2

O

3

- = Hg(C

12

H

11

N

2

O

3

)

2

过滤弃去沉淀,滤液用干烧杯接收。吸取滤液,加入·L-1MgY溶液,释放出的Mg2+在pH=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L-1EDTA滴定至终点,消耗。计算试样中苯巴比妥钠的质量分数。

第5章、配位滴定法(答案)

第5章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1.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有何特点? 答:广泛,EDTA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稳定,一般lg K MY> 15; 络合反应速度快,水溶性好;EDTA与无色的金属离子形成无色的络合物,与有色的金属离子形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络合比简单,一般为1:1。 2.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有什么不同?影响条件稳定常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无副反应存在的情况下用平衡常数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在有副反应存在的情况下用条件平衡常数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响条件稳定常数大小的因素有:酸效应、配位效应、干扰离子效应等。 3. 影响配位滴定图月范围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是怎样影响的? 答:(1)lg K′的影响:K′增大10倍,lg K′增加1,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2)C M的影响:C M增大10倍,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4. 为什么大多数的配位滴定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答:络合滴定中广泛使用pH缓冲溶液来保持酸度相对稳定,因为:(1)滴定过程中的[H+]变化:M + H2Y = MY + 2H+ (2)K′MY与pH有关; (3)指示剂需在一定的酸度介质中使用 5.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应当具备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金属指示剂本身是弱的配位剂,在一定条件下,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有一定稳定性的配合物,该配合物与指示剂本身具有显著不同的颜色。 6. 指示剂为什么会被封闭?如何消除? 答: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指某些指示剂能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极为稳定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较对应的MY络合物更稳定,以致到达化学计量点时滴入过量的EDTA,也不能夺取指示剂络合物(MIn)中的金属离子,指示剂不能释放出来,看不到颜色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可能原因:(1)MIn(或共存离子N的NIn)的稳定性大于MY。 (2)终点变色反应的可逆性差。 解决方法:(1)若封闭现象是滴定离子本身M引起的,则可采用返滴定法。例二甲酚橙XO,Al3+对其有封闭现象。可加过量EDTA,采用返滴法测定铝。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αY(H)。若此时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L-1,则[Y4-]为多少 pH=5时,锌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pH=5时,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2+ 假设Mg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在pH=6时,镁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条件下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Mg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mol·L-1的Fe3+和Fe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计算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吸取25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 (1)EDTA溶液的浓度; (2)每毫升EDTA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和Fe2O3。

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ZnCl2)的含量。称取0.2500g试样,溶于水后,稀释至250mL,吸取,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试样中含ZnCl2的质量分数。 称取1.03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吸取,加入T Al2O3=mL的EDTA标准溶液,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2标准溶液。已知1mL Zn(OAc)2溶液相当于EDTA溶液。求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配位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配位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型体为() (A)H 6Y2+ (B)H4Y(C)H 2 Y2-(D)Y4- 2.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 (A)1:1(B)2:1(C)1:3 (D)1:2 3.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加入过量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 (C)返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 4.αM(L)=1表示() (A)M与L没有副反应(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D)[M]=[L] 5.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 (C) > (D) > 6.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EDTA-M络合物的颜色 (C)指示剂-M络合物的颜色(D)上述A+B的混合色 7.配位滴定中,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由()引起的 (A)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不稳定 (B)被测溶液的酸度过高

(C)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翁定性小于MY的稳定性 (D)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大于MY的稳定性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B)共存离子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C)配位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D)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9.用Zn2+标准溶液标定EDTA时,体系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的目的是()(A)中和过多的酸(B)调节pH值 (C)控制溶液的酸度(D)起掩蔽作用 10.在配位滴定中,直接滴定法的条件包括( ) ≤8 (B)溶液中无干扰离子 (A) > (C)有变色敏锐无封闭作用的指示剂(D)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11.测定水中钙硬时,Mg2+的干扰用的是( )消除的。 (A)控制酸度法(B)配位掩蔽法(C)氧化还原掩蔽法(D)沉淀掩蔽法12.配位滴定中加入缓冲溶液的原因是( ) (A)EDTA配位能力与酸度有关(B)金属指示剂有其使用的酸度范围

B143-分析化学-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答案 (2)

1. EDTA二钠盐的水溶液的pH的最简式是(pH = (p K a4 + p K a5) /2)(EDTA相当于六元酸) 2. 络合滴定中一般不使用EDTA而用EDTA二钠盐(Na2H2Y), 这是由于(EDTA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而Na2H2Y的溶解度较大); 当在强酸性溶液中(pH<1), EDTA为六元酸, 这是因为(两个N原子接受了两个质子)。 3.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型体为(D) (A)H6Y2+(B)H4Y (C)H2Y2-(D)Y4- 4. 指出下列EDTA络合物的颜色(填A,B,C,D) (1) CuY2- ___ D _____ (A)无色 (2) MnY2- __ B ______ (B)紫红色 (3) FeY-___C _____ (C)黄色 (4) ZnY2- ___ A ____ (D)蓝色 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A) (A)1:1 (B)2:1 (C)1:3 (D)1:2 6. 金属离子M与络合剂L形成逐级络合物, 溶液中各种存在型体的分布系数与络合剂的平衡浓度(有关); 与金属离子的总浓度(无关)。(答有关或无关) 7. 已知乙酰丙酮(L)与Al3+络合物的lgβ1-lgβ3分别是 8.6、15.5和21.3, 则AlL3为主要形式时的pL范围是(pL < 5.8),pL为10.0时铝的主要形式是(Al3+),则[AlL]与[AlL2]相等时的pL值为(6.9) 8. 磺基水杨酸(L)与Cu2+络合物的lgβ1为9.5, lgβ2为16.5, [CuL]达最大的pL为( D) (A) 9.5 (B) 16.5 (C) 7.0 (D) 8.3 9.αM(L)=1表示(A) (A)M与L没有副反应(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D)[M]=[L] 10. 若络合滴定反应为 M + Y = MY L│ │H+ ML H i Y(i=1~6) 则酸效应系数αY(H)的定义式为(αY(H)=[Y']/[Y]),[Y']=([Y']=[Y]+∑[H i Y])c(Y)=([Y]+∑[H i Y]+[MY]或c(Y)=[Y']+[MY])。络合效应系数αM(L)的定义式为(αM(L)=[M']/[M])。 11. 若EDTA滴定M反应为 M+Y=MY ↓A MA 以下表示正确的是( A) (A) c(M)=[M']+[MY] (B) c(M)=[M]+[M']+[MY] (C) c(M)=[MA]+[MY] (D) c(M)=[M]+[MA] 12. 用EDTA滴定金属M, 若M分别与A,B,C三者发生副反应,此时计算αM的公式是αM = (αM(A)+αM(B)+αM(C)-2 )。 13. 在一定酸度下,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N时, 影响络合剂总副反应系数大小的因素是( C) (A) 酸效应系数αY(H)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一填空题 1. 当PH=9时,lga Y(H)=1.29,lgK MgY=8.7,则lg K、MgY=_________ 2 由于______的存在,使配位剂_____参加主反应能力______的 现象称为酸效应,它可用_________定量表述. 3 溶液酸度越大, a Y(H)越_____,[Y]越_____,EDTA的配位能力越_____. 4 以ZnO基准试剂标定EDTA溶液时,一般是以___________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10.并以___________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_____色变成_____色为终点。 5 由于EDTA 与金属离子反应时有______放出,故配位滴定多以___________将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_______ 6 配位反应生成的配合物必须足够稳定,要求K 稳 7 判断干扰情况时,酸效应曲线上被测金属离子M以下的离子____ 测定,被测离子M以上的离子N,在两者浓度相近时,如果__________则N不干扰 M的测定。 8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或_______。 9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要适当,如果稳定性太低,就会使终点 _______,如果稳定性太高,终点就会_______,通常要求满足________。 10 指示剂配合物MIn的稳定性应________EDTA配合物MY的稳定性,二者之间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水的硬度测定中,正确的测定条件包括() A 总硬度:PH=10,EBT为指示剂 B 钙硬度:PH大于等于12,XO为指示剂 C 钙硬度:调PH之前,可不加盐酸酸化并煮沸 D 水中微量钙离子可加三乙醇胺掩蔽 2 测定Fe3+所用指示剂为() A 六次甲基四胺 B PAN C 磺基水杨酸 D EDTA 15 配位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 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B 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C 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D 上述A与C项的混合色 3 通常测定水的硬度所用的方法是() A 控制溶液酸度法 B 氧化还原掩蔽法 C 配位掩蔽法 D 沉淀掩蔽法

第6章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 1.简答题: (1)何谓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对滴定反应有何要求? 答: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地点分析方法称为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要求配位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定量进行,且能进行完全;反应必须迅速;可以用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2)EDTA 与其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E DT A具有广泛的配位性能;EDTA 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可生成的螯合物稳定性高,配位反应的完全程度高;E 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几乎均为1:1;ED 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大多能溶于水;配位反应迅速;EDTA 与无色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也无色,便于用指示剂确定终点。 (3)配位滴定可行性的判断条件是什么? 答:MY M K c lg ≥6 (4)配位滴定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哪些?从理论上看,哪些对滴定分析有利? 答:配位滴定副反应包括:EDTA 的酸效应,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金属离子与其他配位剂的配位反应,干扰离子效应,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等。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对滴定分析有利。 (5)何谓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怎样消除封闭? 答:如果指示剂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极其稳定,以至于加入过量的滴定剂也不能将金属离子从金属-指示剂配合物中夺取出来,溶液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就没有颜色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受到了封闭。可加掩蔽剂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条件与措施有哪些? 答:1)控制酸度;2)分别采用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掩蔽法掩蔽干扰离子;3)分离干扰离子。 2.名词解释 (1)酸效应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三章滴定分析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 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 ) (A)正误差? ? ? (B)负误差? (C)无影响(D)结果混乱 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 (A)偏高? ? ? ? ? (B)偏低? ? ? ? (C)无影响? ? ? (D)不能确定 6.滴定管可估读到±,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应耗用体积(? ? )mL (A) 10? ? ? ? ? (B) 20? ? (C) 30? ? ?(D) 40

(A) ? (B) ? (C) ? ? ? (D) 8.欲配制1000mL 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 ? )mL。 (A) ? ? (B)? ? (C);? ? (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 (A)H2C2O4?2H2O?(B) Na2C2O4? ? ? (C)HCl? ? ?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 ) (A)偏高? ? ? (B)偏低? ? ? ? (C)不变? ? ? ?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滴定分析法包括(? ? ? ? ? )、(? ? ? ? ? )、(? ? ? ? ? )和(? ? ? ? )四大类。 2.欲配制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应称取(? ? ? ? )固体。 3.称取纯金属锌 g,溶于HCl后,稀释定容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则Zn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 )。 4.称取 H2C2O4?2H2O来标定NaOH溶液,消耗,则cNaOH=(? ? ? ? )。HCl=mL表示每(? ? ? ? )相当于(? ? ? ? ? )。 6.进行滴定分析计算时,如果选取分子、离子或这些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作为反应物的基本单元,这时滴定分析结果计算的依据为: (? ? ? ? ? ? ? ? ? ? ? ? ? ? )。 三、判断题 1.(? )所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B142-分析化学-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

第七章络合滴定法练习题 1. EDTA二钠盐的水溶液的pH的最简式是()(EDTA相当于六元酸) 2. 络合滴定中一般不使用EDTA而用EDTA二钠盐(Na2H2Y), 这是由于(); 当在强酸性溶液中(pH<1),EDTA为六元酸, 这是因为()。 3.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型体为() (A)H6Y2+(B)H4Y (C)H2Y2-(D)Y4- 4. 指出下列EDTA络合物的颜色 (1) CuY2- ___________ (2) MnY2- ___________ (3) FeY- ___________ (4) ZnY2-___________ 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 (A)1:1 (B)2:1 (C)1:3 (D)1:2 6. 金属离子M与络合剂L形成逐级络合物, 溶液中各种存在型体的分布系数与络合剂的平衡浓度(); 与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答有关或无关) 7. 已知乙酰丙酮(L)与Al3+络合物的lgβ1-lgβ3分别是8.6、15.5和21.3, 则AlL3为主要形式时的pL范围是(),pL为10.0时铝的主要形式是(),则[AlL]与[AlL2]相等时的pL值为() 8. 磺基水杨酸(L)与Cu2+络合物的lgβ1为9.5, lgβ2为16.5,[CuL]达最大的pL 为( ) (A) 9.5 (B) 16.5 (C) 7.0 (D) 8.3 9.αM(L)=1表示() (A)M与L没有副反应(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D)[M]=[L] 10. 若络合滴定反应为 M + Y = MY L│ │H+ ML H i Y(i=1~6) 则酸效应系数αY(H)的定义式为(),[Y']=()c(Y)=()。络合效应系数αM(L)的定义式为()。11. 若EDTA滴定M反应为 M+Y=MY ↓A MA 以下表示正确的是( ) (A) c(M)=[M']+[MY] (B) c(M)=[M]+[M']+[MY] (C) c(M)=[MA]+[MY] (D) c(M)=[M]+[MA] 12. 用EDTA滴定金属M, 若M分别与A,B,C三者发生副反应,此时计算αM的公式是αM = (αM(A)+αM(B)+αM(C)-2 )。 13. 在一定酸度下,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N时, 影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一、选择题 1.欲用EDTA 测定试液中的阴离子,宜采用: ( )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D ) 2.用EDTA 测定Cu 2+,Zn 2+,Al 3+中的Al 3+,最合适的滴定方式是: ( ) A.直接滴定; B.间接滴定; C.返滴定; D.置换滴定 (已知lg K CuY =18.8,lg K ZnY =16.5,lg K AlY =16.1) (D ) 3.EDTA 滴定Al 3+的pH 一般控制在 4.0~7.0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H<4.0时,Al 3+离子水解影响反应进行程度; B.pH>7.0时,EDTA 的酸效应降低反应进行的程度; C.pH<4.0时,EDTA 的酸效应降低反应进行的程度; D.pH>7.0时,Al 3+的NH 3配位效应降低了反应进行的程度 (C) 4. 在Fe 3+,Al 3+,Ca 2+,Mg 2+的混合液中,用EDTA 法测定Fe 3+,Al 3+,要消除Ca 2+,Mg 2+的干 扰,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 ( )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溶液萃取法; D.离子交换法 (B) 5. 用指示剂(In),以EDTA(Y)滴定金属离子M 时常加入掩蔽剂(X)消除某干扰离子(N) 的影响。不符合掩蔽剂加入条件的是: ( ) A.K NX >K NY ; C.K MX <K MX (A) 6. 已知lg K BiY =2 7.9;lg K NiY =1 8.7。今有浓度均为0.01mol ?L ?1的Bi 3+,Ni 2+混合试液。 欲测定其中Bi 3+的含量,允许误差 A.<1; B.1~2; C.2~3; D.>4 (B) 二、填空题 1. EDTA 是一种氨羧络合剂,名称 ,用符号 表示,其结构式 为 。配制标准溶液时一般采用EDTA 二钠盐,分子式为 ,其水溶 液pH 为 ,可通过公式 进行计算,标准溶液常用浓度为 。 (乙二胺四乙酸 , H 4Y , HOOCCH 2 -OOCCH 2CH 2COO -2COOH ++HN CH 2CH 2NH 。 O H Y H Na 2222?,其水溶液pH 为 4.4 , 54][a a K K H ?=+,0.02 mol?L -1) 2. 一般情况下水溶液中的EDTA 总是以 等 型体存在,其中 以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最稳定,但仅在 时EDTA 才主要以此种 型体存在。除个别金属离子外。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络合比都是 。 (H 6Y 2+、H 5Y +、H 4Y 、H 3Y -、H 2Y 2-、HY 3-和Y 4-、七种 、Y 4- 、pH?10、1∶1)

5-配位滴定习题答案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TA与金属离子 络合时,一分子的 EDTA可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位原子。(6) 3. 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降低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M 与丫反应时,溶液中有另一络合剂L存在,若口M(L)=1表示 _________________ o (M 与L没有副反应) 5. 两种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只有稳定常数的差值满足△ Igk》5时才可用控制酸度的方法进行分别滴定 6. 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B) A K MY ' =C Y/C M C Y B K MY ' =[MY' ]/([M]+ [ML i])( [Y]+、[H i Y]) C K MY ' =[MY' ]/([MY]+ [ML i])( [Y]+、[H i Y]) D K MY ' =[MY]/([M]+ ' [ML i])( [Y]+ x [H i Y]+[MY]) 7. 在 pH = 10.0 的氨性溶液中,已计算出:Zn(NH3) = 104'7,: Zn(OH) = 102'4,-Y(H)=10°5, 已知 lgK znY=16.5;在此条件下,IgK znY'为_____________ 。(11.3) 8. 络合滴定中,若封闭现象是由被测离子引起的,则可米用回滴定法进行 9. 络合滴定法直接滴定Zn2+,铬黑T In-作指示剂,其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实际上是: (D) A. ZnIn的颜色 B. In-的颜色 C. ZnY的颜色 D. ZnIn和In-的颜色 10. 在EDTA法中,当MIn溶解度较小时,会产生( B ) A 封闭现象B僵化现象C掩蔽现象 D 络合效应和酸效应 11. 当K MIn>K MY时,易产生(A ) A 封闭现象B僵化现象C掩蔽现象 D 络合效应和酸效 12. 下列指示剂中,全部适用于络合滴定的一组是:(C) A 甲基橙、二苯胺磺酸钠、EBT B 酚酞、钙指示剂、淀粉 C 二甲酚橙、铬黑T、钙指示剂 D PAN、甲基红、铬酸钾

第6章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教案资料

第6章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 1.简答题: (1)何谓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对滴定反应有何要求? 答: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地点分析方法称为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要求配位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定量进行,且能进行完全;反应必须迅速;可以用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2)EDTA 与其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EDTA 具有广泛的配位性能;EDTA 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可生成的螯合物稳定性高,配位反应的完全程度高;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几乎均为1:1;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大多能溶于水;配位反应迅速;EDTA 与无色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也无色,便于用指示剂确定终点。 (3)配位滴定可行性的判断条件是什么? 答:MY M K c lg ≥6 (4)配位滴定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哪些?从理论上看,哪些对滴定分析有利? 答:配位滴定副反应包括:EDTA 的酸效应,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金属离子与其他配位剂的配位反应,干扰离子效应,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等。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对滴定分析有利。 (5)何谓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怎样消除封闭? 答:如果指示剂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极其稳定,以至于加入过量的滴定剂也不能将金属离子从金属-指示剂配合物中夺取出来,溶液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就没有颜色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受到了封闭。可加掩蔽剂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条件与措施有哪些? 答:1)控制酸度;2)分别采用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掩蔽

法掩蔽干扰离子;3)分离干扰离子。 2.名词解释 (1)酸效应 答:由于H+的存在使配位剂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2)酸效应系数 答:定量表示酸效应进行的程度的系数称为酸效应系数。 (3) 配位效应 答:由于存在其他配位剂L 与金属离子M 配位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4)配位效应系数 答:定量表示配位效应进行的程度的系数称为配位效应系数。 (5)金属指示剂的变色点 答:]n I []MIn ['=当点。变,此即指示剂的变色时,指示剂发生颜色突 3.计算题: (1)用EDTA 滴定法检验血清中的钙。取血清100μl ,加KOH 溶液2滴和钙红指示剂1~2滴,用0.001042mol/LEDTA 滴定至终点,用去0.2502ml 。计算此检品中Ca 2+含量(Ca 2+mg/100ml )。若健康成人血清中Ca 2+含量指标为 9~11mg/100ml ,此检品中Ca 2+含量是否正常?(尿中钙的测定与此相似,只是要用柠檬酸掩蔽Mg 2+) 解: EDTA Ca S Ca ()100 Ca%(0.0010420.2502)40.0810010.45(mg /100ml)(40.08g/mol)0.1 cV M V M ??=???=== (2)精密称取葡萄糖酸钙(C 12H 22O 14Ca·H 2O )0.5403g ,溶于水中,加入适量钙指示剂,用0.05000mol/LEDTA 滴定至终点,用去23.92ml 。计算此样品中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答案

第七章络合滴定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1. EDTA二钠盐的水溶液的pH的最简式是(pH = (p K a4 + p K a5) /2)(EDTA相当于六元酸) 2. 络合滴定中一般不使用EDTA而用EDTA二钠盐(Na2H2Y), 这是由于(EDTA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而Na2H2Y的溶解度较大); 当在强酸性溶液中(pH<1), EDTA为六元酸, 这是因为(两个N原子接受了两个质子)。 3.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型体为(D) (A)H6Y2+(B)H4Y (C)H2Y2-(D)Y4- 4. 指出下列EDTA络合物的颜色(填A,B,C,D) (1) CuY2- ___ D _____ (A)无色 (2) MnY2- __ B ______ (B)紫红色 (3) FeY-___C _____ (C)黄色 (4) ZnY2- ___ A ____ (D)蓝色 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A) (A)1:1 (B)2:1 (C)1:3 (D)1:2 6. 金属离子M与络合剂L形成逐级络合物, 溶液中各种存在型体的分布系数与络合剂的平衡浓度(有关); 与金属离子的总浓度(无关)。(答有关或无关) 7. 已知乙酰丙酮(L)与Al3+络合物的lgβ1-lgβ3分别是 8.6、15.5和21.3, 则AlL3为主要形式时的pL范围是(pL < 5.8),pL为10.0时铝的主要形式是(Al3+),则[AlL]与[AlL2]相等时的pL值为(6.9) 8. 磺基水杨酸(L)与Cu2+络合物的lgβ1为9.5, lgβ2为16.5, [CuL]达最大的pL为( D) (A) 9.5 (B) 16.5 (C) 7.0 (D) 8.3 9.αM(L)=1表示(A) (A)M与L没有副反应(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D)[M]=[L] 10. 若络合滴定反应为 M + Y = MY L│ │H+ ML H i Y(i=1~6) 则酸效应系数αY(H)的定义式为(αY(H)=[Y']/[Y]),[Y']=([Y']=[Y]+∑[H i Y])c(Y)=([Y]+∑[H i Y]+[MY]或c(Y)=[Y']+[MY])。络合效应系数αM(L)的定义式为(αM(L)=[M']/[M])。 11. 若EDTA滴定M反应为 M+Y=MY ↓A MA 以下表示正确的是( A) (A) c(M)=[M']+[MY] (B) c(M)=[M]+[M']+[MY] (C) c(M)=[MA]+[MY] (D) c(M)=[M]+[MA] 12. 用EDTA滴定金属M, 若M分别与A,B,C三者发生副反应,此时计算αM的公式是αM = (αM(A)+αM(B)+αM(C)-2 )。 13. 在一定酸度下,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N时, 影

配位反应及配位滴定法

第九章 配位反应及配位滴定法 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是一类组成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它的存在和应用都很广泛。生物体的金属元素多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例如叶绿素是镁的配合物,植物的光合作用靠它来完成。又如动物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是铁的配合物,在血液中起着输送氧气的作用;动物体的各种酶几乎都是以金属配合物形式存在的。当今配合物广泛地渗透到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我国著名科学家光宪教授作了如下的比喻:把21世纪的化学比作一个人,那么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是脑袋,分析化学是耳目,配位化学是心腹,无机化学是左手,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是右手,材料科学是左腿,生命科学是右腿,通过这两条腿使化学科学坚实地站在目标的地坪上。配位化学是目前化学学科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章将介绍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质和在定量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9-1 配合物的组成与定义 一、配合物及其组成 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开始时有蓝色Cu 2(OH)2SO 4沉淀生成,当继续加氨水过量时,蓝色沉淀溶解变成深蓝色溶液。总反应为: CuSO 4 + 4NH 3 = [Cu(NH 3)4]SO 4 (深蓝色) 此时在溶液中,除SO 42-和[Cu(NH 3)4]2+外,几乎检查不出Cu 2+的存在。再如,在HgCl 2溶液 中加入KI ,开始形成桔黄色HgI 2沉淀,继续加KI 过量时,沉淀消失,变成无色的溶液。 HgCl 2 + 2KI = HgI 2↓+ 2KCl HgI 2 + 2KI = K 2[HgI 4] 象[Cu(NH 3)4]SO 4和K 2[HgI 4]这类较复杂的化合物就是配合物。配合物的定义可归纳为:由一个中心元素(离子或原子)和几个配体(阴离子或分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复杂离子(或分子),通常称这种复杂离子为配离子。由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配合物。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把配离子也称配合物。由中心离子和配体以配位键结合成的分子,如[Ni(CO)4]、 [Co(NH 3)3Cl 3]也叫配合物。 在[Cu(NH 3)4]SO 4中,Cu 2+占据中心位置,称中心离子(或形成体);中心离子Cu 2+的围, 以配位键结合着4个NH 3分子,称为配体;中心离子与配体构成配合物的界(配离子),通常 把界写在括号;SO 42-被称为外界,界与外界之间是离子键,在水中全部离解。 [Cu (NH 3)4] SO 4 K 3[Fe(CN)6] ↑↑↑↑↑↑↑↑中心离子 中心离子配体配体配位数配位数外界内界 外界内界配合物 配合物 1.中心离子 配合物的核心,它一般是阳离子,也有电中性原子,如[Ni(CO)4]中的Ni 原子。中心离子绝大多数为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5.1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αY(H)。若此时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0.0200mol·L-1,则[Y4-]为多少? 5.2 pH=5时,锌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pH=5时,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2+? 5.3假设Mg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在pH=6时,镁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条件下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5.4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0.01mol·L-1的Fe3+和Fe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5.5计算用0.0200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5.6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吸取25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4.90mL。试计算: (1)EDTA溶液的浓度; (2)每毫升EDTA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和Fe2O3。

5.7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ZnCl2)的含量。称取0.2500g试样,溶于水后,稀释至250mL,吸取25.00mL,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1024 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7.61mL。试计算试样中含ZnCl2的质量分数。 5.8称取1.03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吸取25.00mL,加入T Al2O3=1.505mg/mL的EDTA标准溶液10.00m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2标准溶液12.20mL。已知1mL Zn(OAc)2溶液相当于0.6812mL EDTA溶液。求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5.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6—1 填充题 1. EDTA 是一种氨羧络合剂,名称为( ),用符号( )表示。配制标准溶液时一般采用EDTA 二钠盐,分子式为( ),其水溶液pH 为( ),可通过公式( )进行计算,标准溶液常用浓度为( )。 2. 一般情况下水溶液中的EDTA 总是以( )等( )型体存在,其中以(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最稳定,但仅在( )时EDTA 才主要,以此种型体存在。除个别金属离子外,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络合比都是( )。 3. K /MY 称( ),它表示一定条件下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其计算式为( )。 4. 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金属离子的( )和络合物的条件形成 常数( )。在金属离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K /MY 值越( ),突跃也越( ); 在条件常数K /MY 一定时,( )越大,突跃也越( )。 5. K MY 是( )时的稳定常数,而K /MY 是考虑( )时的稳定常数。 6. 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K /MY 随溶液的酸度而改变。酸度愈小,K /MY 愈( ), 配合物愈( ),滴定的pM 突跃就愈( )。 7. 配位滴定法的特征是在等量点附近溶液的( )发生突变。 8. 若金属指示剂的K /MIn > K /MY ,则用EDTA 滴定时就不能从MIn 中夺取( ), 这种现象称为( )。 9. 当1g c M ·K /MY 一1g c N ·K /NY >5 时 (M 为被测金属离子,N 为干扰离子),若控制 ( ),可以使共存的离子不干扰对M 离子的测定。 l0. 配位滴定中为使不出现指示剂僵化现象,应保证金属离子与指示剂生成的配合 物有足够的( )。 11.配位滴定法测定水中镁含量时,少量Fe 3+ 的存在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此时应该加入 ( )掩蔽之。 12.EDTA 由于结构上具有( )和( ),所以它是多基配位体。 13.配位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随溶液的pH 增大而( )。 14.在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的M 能够被直接滴定的条件是( )。 15.在配位滴定中,若是金属离子与金属指示剂生成的MI n 为难溶的配合物时,将发生( )现象。 16.配位滴定中增加酸度会使滴定结果偏( )。 答 案 1.乙二胺四乙酸 ;H 4Y ;O H Y H Na 2222?;4.4;5 4][a a K K H ?=+;0.01mol?L -1。 2.H 6Y 2+、H 5Y +、H 4Y 、H 3Y -、H 2Y 2-、HY 3-和Y 4;七种;Y 4-;pH >10;1∶1。 3.条件形成常数;Y M MY MY K K ααlg lg lg lg /--=。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6.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mL (A) 10 (B) 20 (C) 30 (D) 40 7.0.2000 mol/L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A) 0.00049 (B) 0.0049 (C) 0.00098 (D)0.0098 8.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A) 0.84mL (B)8.4mL (C)1.2mL;(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A)H2C2O4?2H2O(B) Na2C2O4 (C)HCl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A)偏高(B)偏低(C)不变(D)无法确定

分析化学实验水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验二水总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1、学习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2、掌握钙、镁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一、水硬度的表示法: 一般所说的水硬度就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最常用的表示水硬度的单位有:1、以度表示,1o=10 ppm CaO,相当10万份水中含1份CaO。 2、以水中CaCO3的浓度(ppm)计相当于每升水中含有CaCO3多少毫克。 M CaO—氧化钙的摩尔质量(56.08 g/mol), M CaCO3—碳酸钙的摩尔质量(100.09 g/mol)。 二、测定原理: 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用配位滴定法即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以铬黑T作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水中的Ca2+、Mg2+,直至溶液由紫红色经紫蓝色转变为蓝色,即为终点。反应如下: 滴定前:EBT +Me(Ca2+、Mg2+)=Me-EBT (蓝色) pH=10 (紫红色)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H2Y2- + Ca2+= CaY2- + 2H+ H2Y2- + Mg2+= MgY2- + 2H+ 计量点时:H2Y2- + Mg-EBT = MgY2- + EBT +2H+ (紫蓝色)(蓝色) 滴定时,Fe3+、Al3+等干扰离子用三乙醇胺掩蔽,Cu2+、Pb2+、Zn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KCN、Na2S 或巯基乙酸掩蔽。 三、主要试剂 1、0.02mol/LEDTA 2、NH3-NH4Cl缓冲溶液 3、铬黑T:0.5% 4、三乙醇胺(1:2) 5、Na2S溶液 2% 6、HCl溶液 1:1 7、CaCO3固体A.R. 四、测定过程 1、EDTA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在120度烘干的碳酸钙0.5~ 0. 55g 一份,置于250ml 的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1:1HCl 10ml,加热溶解定量地转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摇匀。吸取25ml,注入锥形瓶中,加20ml NH3-NH4Cl缓冲溶液,铬黑T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EDTA溶液滴定到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计算EDTA溶液的准确浓度。 2、水样测定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第一节 概 述 配位滴定法是以形成配位化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常用的配位滴定是 EDTA 滴定。 EDTA 全称为乙二胺四乙酸,常用H 4Y 表示,其结构式为 H O OCCH 2 CH 2CO O H N -CH 2- CH 2-N H O OCCH 2 CH 2CO O H EDTA 与金属离子能形成螯合物,配位比为1:1。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配位平衡 1. 稳定常数与累积稳定常数 金属离子与EDTA 的反应通式为: M + Y = MY K MY = ]][[] [Y M MY …… 稳定常数 金属与EDTA 配合物的lg K 稳值见表6-1。 金属离子与其他配位剂L 的逐级反应: M + L = ML k 1 = ]][[] [L M ML …… 第一级稳定常数 ML + L = ML 2 k 2 = ]][[] [2L ML ML …… 第二级稳定常数 ┊ ML n -1 + L =ML n k n = ]][[] [1L ML ML n n - …… 第n 级稳定常数 将逐级稳定常数依次相乘,得各级累积稳定常数β

β1 = k 1 = ]][[][L M ML β2 = k 1? k 2 = 22] ][[][L M ML …… βn = k 1? k 2 …… k n = n n L M ML ]][[] [ [ML n ] = βn [M] [L]n 2. 副反应系数 主反应 M + Y = MY L OH H N H OH ML NY M(OH)Y ML 2 M(OH)2 H 2Y 副反应 ┊ ┊ ┊ ML n M(OH)n H 6Y 配位效应 酸效应 共存离子效应 1) 配位剂Y 的副反应系数α Y (1) 酸效应系数α Y(H) 在水溶液中,EDTA 有H 6Y 2+、H 5Y +、H 4Y 、H 3Y -、H 2Y 2-、HY 3-和Y 4-等 七种存在型体,真正能与金属离子配位的是Y 4-离子。设[Y]为Y 4-的浓度, [Y ']为未与M 配位的EDTA 各种存在型体的总浓度: α Y(H) = [Y '] / [Y] = ][] [][][][][][][4265432234-++----++++++Y Y H Y H Y H Y H Y H HY Y = 3 456445635626][][][][1K K K K H K K K H K K H K H ++++++++ 1234566234565][][K K K K K K H K K K K K H ++++ α Y(H)为配位剂与H +的副反应系数,由于α Y(H)是 [H +]的函数,故又称为酸 效应系数。 不同pH 下,lg α Y(H) 见表6-2。 结论:① pH ↓ ? αY(H) ↑ ,副反应越严重。 ② 当pH ≥12时,[Y]≈[Y '],αY(H)≈1,几乎无副反应发生。 (2) 共存离子效应系数αY(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