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突破七 弘扬中华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 建设精神文明课件 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936.00 KB
- 文档页数:29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指导1.以下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有(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局部②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④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C。
此题结合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有关内容的理解。
①是民族精神的地位,②④是民族精神的作用。
③错误,没有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断开展的。
2.xx年2月28日,温哥华冬奥会结束,中国队获得5金2银4铜,共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四项冬奥会纪录,中国队首次跻身奖牌榜第七位,这证明我国冰雪运动的开展和进步。
民心为之激越,士气为之振奋,这向全世界( )①进一步弘扬了体育精神②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民族精神③展示了我国体育健儿精湛的运动技术和良好的体育道德④展示了新世纪中华儿女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活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此题结合冬奥会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有关内容的理解。
温哥华冬奥运弘扬了体育精神、展示了民族精神、体育道德和中华儿女的朝气与活力,①②③④都正确,所以选D项。
3.xx年1月25日中国文明网电中央文明办等六部门共同建议发起的网上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专题平台正式启动。
广阔海内外华夏儿女在给父母、亲友拜年时,也可以通过网上活动平台,以鞠躬、寄语等形式向祖国母亲表达节日祝福。
这一活动( )①是封建迷信活动②是形式主义的表现③有利于增进人们的国情感④有利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③④[解析]选B。
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需要一定的形式,但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不是形式主义。
4.xx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勇结人梯、寒江救人的英雄事迹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该事件中有3名大学生为救落水者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
2022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精文明【典型题例】材料一:2022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
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他强烈要把救人作为重中之重,要不惜一切代价救人。
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举国同悲,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材料二:真情在天地流动,友爱在神州汇集。
党和政府的关怀烫热了每一颗颤抖的心;10多万子弟兵的身影让人们看到了希望;2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奋战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唐山13义士”未及洗去抗击冰雪的征尘又奔赴灾区救灾;千百万人排起长队为灾区献血、捐款、捐物;灾区人民自强不息、奋力自救、重建家园;一支支救援队、医疗队、抢险队、施工队源源不断开赴灾区;一批批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抵灾区……(1)材料一主要表明了什么?(2分)(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1分)弘扬这一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3)请谈谈我们怎样才能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4分)(二)【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广州越秀山的“五层楼”、开平碉楼与村落等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
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A.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B.要增强文化认同感,吸收各民族的一切文化C.应把它看成只是中华民族的文化D.应把它看成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2022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运用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将“京”字幻化成人形的主体图案与其下的“Beijing2022”字样和奥运五环巧妙地连成一体,自然流畅。
这枚“中国印”()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③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单一性④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3.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唱响五洲,舞动的“中国印”、憨态可掬的福娃走入我们的生活,北京2022年奥运会的步伐离我们越来越近。
专题七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精神文明(九年级第五、八课)一、知识梳理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中。
(2)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而且对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为核心的、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的丰富和发展(不同时期的体现)?(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青少年怎么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先进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
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
(2).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3).怎么样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要求)?4.精神文明建设(1).(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它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地位);二是发展,它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地位)。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有文化、有的公民。
(4).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二、循环提升,文化赏析【1.文化亚运】亚运火炬“潮流”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华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融合。
“火红木棉·金黄稻穗”外部采用市花木棉的红色,体现生命的力量和激情;内部采用稻穗的金黄色,象征主办城市“穗城”。
镂空部分吸收了广州牙雕剔透玲珑的艺术特点,形如火焰,彰显动感与激情;实体部分似生生不息的流水,寓意兼容并蓄、变化常新的岭南文化精神。
(1)亚运火炬“潮流”的设计体现中华文化具有特点。
知识链接: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为什么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多)(2)亚运火炬采用了“木棉”、“稻穗”、“广州牙雕”等具有广州文化特色的元素,这()A.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展示岭南文化风采,扩大岭南文化的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C.说明中华文化对我们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D.岭南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时政链接世博会即将于2010年5月至10月在我国上海举行。
运用十三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表现(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 中华文化的地位、特点和影响:(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地位: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是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不竭精神动力,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3)影响: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②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④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⑤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民族复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
②“中华文化的影响”见上2(3)③传承优秀文化的意义:A.(国家社会):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
B.(个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认同感,丰富生活,培养高雅情趣、爱国情操、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对待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的正确态度(做法):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结合时代和实践,吸收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以我为主,创新发展。
做友好往来的使者,走出去,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展示文化魅力。
中考政治知识讲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您整理“中考政治知识讲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政治知识讲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这五方面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2)经济建设为其他各方面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3)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4)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
(5)生态建设提供自然基础。
3.文化的重要性:(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4.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有何意义?(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3)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4)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5)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程;(6)有利于实现文化强国。
青少年应怎样做?(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自觉抵制不健康文化的侵蚀。
(3)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或见:第五课知识点9)5.什么是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什么重要性?①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根本的要求和根本保证。
7.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什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是什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重要保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