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格式:doc
- 大小:938.51 KB
- 文档页数:6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绪论:1:化工过程的定义: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加工制成产品的过程。
2:实现方法:通过反应、分离、混合、加热、冷却、压力改变和颗粒尺寸的变化等一系列步骤实现的。
3:工艺流程:独立转化的单元过程由被处理的物料流连接起来,成化工过程生产工艺流程。
4: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单元过程:1:化学反应过程2:分离过程3:换热过程4:流体输送过程5:设计的目标:高效益、易控制、环境友好和安全的过程。
7:判断最佳断裂的准则分为四类:①断裂的物流数最少;②断裂物流的变量数最少;③断裂物流的权重因子之和最少;④断裂回路的总次数最少。
8:自由度(设计变量)的选择原则:1:所选择的自由度必须真正独立2:自由度的选择应使问题求解尽量方便9:模拟型问题:理论级数、进料位置、塔顶(或塔底馏出量)、回流比→→塔顶、塔底的产品组成10:设计型问题:轻关键组分的塔顶回收率、重关键组分的塔底回收率、进料位置判据、回流比→→理论级数、进料位置、塔顶和塔底馏出量第二章:1:非理想体系——采用状态方程与活度系数相结合的模型;2:汽相状态方程模型:非理想气体模型:Benedict-Webb-Rubin-Lee-Starling(BWRS);Hayden-O’Connell(用于Hexamerization的氢-氟化物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模型:Lee-Kesler(LK);Lee-Kesler-Plocker;Peng-Robinson(PR);采用Wong-Sandler混合规则的SRK或PR;采用修正的Huron-Vidal-2混合规则的SRK或PR;用于聚合物的Sanchez-Lacombe模型。
3:液体活度系数模型:Eletrolyte NRTL;Flory-Huggins;NRTL;Scatchard-Hilde-Brand;UNIQUAC;UNIFAC;van Laar;WILSON。
4:运行模拟最小要求的输入是:1:Setup(设置)2:Components(组分)3:Properties(性质)4:Streams(流股)5:Blocks(模块)第三章:12:3:状态方程模型:1:IDEAL :用于气相和液相处于理想状态的体系(如减压体系、低压下的同分异构体系)2:BK10、CHAO-SEA 、GRAYSON :用于炼油(如原油塔、减压塔和乙烯装置的部分工艺过程)3:PENG-ROB 、RK-SOA VE :用于气体加工、炼油及化工应用。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集散系统吸取了分散系统和集中系统两者的优点,集是集中管理,操作、控制这三方面的集中,散是指功能的分散,负荷分散和危险分散这就是克服了分散系统难于实现全局系统控制的缺点也克服了集中系统的危险集中。
化工过程分析主要分析过程系统的运行机、影响因素、过程模型的数学描述、目标函数的建立、优惠工况下的最佳操作参数。
化工过程系统合成包括有:反应路径合、换热网络合成、分离序列合成、过程控制系统合成特别是主要解决由各个单元过程合成总体过程的系统任务。
稳态模拟的特点是,描述过程对象的模型中不包括时间参数,即是把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都看成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类问题1、过程系统模拟分析2、过程系统设计3、过程系统参数优化过程系统模拟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三类:序贯模块法、面向方程法、联立模块法。
序贯模块法的基础是单元模块(子程序)序贯模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系统入口物料开始,经过接受该物流变量的单元模块的计算得到输出物流变量,这个输出物流变量就是下一个相邻单元的输入物流变量。
依此逐个计算过程系统的各个单元,最终计算出系统物流。
最佳断裂准则1、断裂的物流数最少2、断裂物流变量数最少3、断裂物流权重因子之和最少4、断裂回路总次数最少简单回路:那种包含两个以上的流股,且其中的任何单元只被通过一次,称作简单回路一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可以包括若干个简单回路。
能够把全部简单回路至少断裂一次的断裂流股组称为有效断裂组。
方程的稀疏性可以用稀疏比来衡量:输出变量指定方法的步骤是,选事件矩阵中元素最少的行和元素最少的列的交点处元素对应的变量,作为优先指定的输出变量,然后从事件矩阵中删去该输出变量对应的行和列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矩阵中所有的行和列都被删除。
第三章模型化是现代化学工程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过程动态学的核心根据对过程系统中状态变量分布特征的不同描述方法,一般可以把数学模型分为集中参数模型、分布参数模型、和多级集中参数模型。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第一章绪论(2学时)●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化工过程的分析与合成●化工过程系统模拟(稳态模拟、动态模拟)●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基本方法(序贯模块法、面向方程法、联立模块法)第一节化工过程化工过程是以天然物料为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加工制成产品的过程。
其往往由多种多样的单元过程组成,如最重要也是最多用的单元过程是:化学反应过程、换热过程和分离过程。
第二节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新兴学科,目前正处于兴旺的发展时期。
1984年郑春瑞在《系统工程学概论》中,对系统工程做出下列综合性的阐述:系统工程是以系统(尤以大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
它是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从横的方面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于人类实践中,是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是为更加合理地研制和运用系统而采取的各种组织管理技术的总称,归根结底是一种工程学的方法论。
20世纪30年代美国雷德无线电公司在对电视广播系统的电波覆盖问题进行研究时,首先提出“系统”和“系统模拟研究”的思想。
4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研究微波通讯网络的覆盖传输效率时,提出了“系统工程”的概念。
50年代各工业国对系统工程尤为重视,如1954年美国MIT首先在大学讲授系统工程课程。
1957年美国正式出版了第一本专著《系统工程》。
60年代起系统工程逐步推广应用于工业、宇航、交通、经济规划等部门。
如60年代初,在系统工程、运筹学、化学工程、过程控制及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一门新兴的技术学科——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简称化工系统工程)。
70年代是化工系统工程走上实用的时期。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采用化工系统工程方法,陆续研制出有效的工业用化工流程通用模拟系统,并对过程生产实现计算机控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复习一、基本概念(1)名词解释1、化工过程系统模拟(对于化工过程,在计算机上通过数学模型反映物理原型的规律)2、过程系统优化(实现过程系统最优运行,包括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3、过程系统合成(P5)4、过程系统自由度(过程系统有m个独立方程数,其中含有n个变量,则过程系统的自由度为:d=n-m,通过自由度分析正确地确定系统应给定的独立变量数。
)5、夹点的意义(夹点处,系统的传热温差最小(等于ΔT min ),系统用能瓶颈位置。
夹点处热流量为0 ,夹点将系统分为热端和冷端两个子系统,热端在夹点温度以上,只需要公用工程加热(热阱),冷端在夹点温度以下,只需要公用工程冷却(热源);)6、过程系统能量集成(以用能最小化为目标的考虑整个工艺背景的过程能量综合)7、过程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改变过程系统中的设备类型或相互间的联结关系,以优化过程系统;参数优化指在确定的系统结构中,改变操作参数,是过程某些指标达到优化。
)二、判断以下问题是非(N,Y)• 1.自由度数只与过程系统有关。
(Y )• 2.换热网络的夹点设计,要尽量避免物流穿过夹点。
(N )• 3.在换热夹点分析中,没有物流穿过夹点,就无热流量穿过夹点。
(N )• 4.在夹点上方尽量避免引入冷物流,夹点下方尽量避免引入热物流(N )• 5.穿过夹点热流量为零,则夹点处传热量为零(N )• 6.夹点上方热流股数NH.>NC,热流股总热负荷QH<QC,不能实现夹点匹配( N ) •7.精馏塔跨过夹点,则塔底要用热公用工程,塔顶要用冷公用工程。
(Y )•8. 对于冷热流股换热系统,传热量一定的前提下,传热温差愈小,过程不可逆程度愈小,有效能损失愈小,但要求较大的热交换面积。
(Y)•9. 利用能量松弛方法对换热器网络的调优,并不影响冷热公用工程负荷。
(N)•10. 热物流穿过换热网络的夹点,必有热流量穿过夹点。
(N)•11. 热物流在夹点上方,冷物流在夹点下方。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一,化工系统的定常态模拟与分析(一)模拟是对过程系统模型的求解1. 过程系统的模拟分析:对某个给定的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可得出该系统的全部状态变量,从而可以对该过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2,过程系统设计:当对某个或某些系统变量提出设计规定要求时,通过调整某些决策变量使模拟结果满足设计规定要求3,过程系统参数优化:过程系统模型与最优化模型联解得到一组使工况目标函数最佳的决策变量(优化变量)。
从而实施最佳工况1. -序贯模块法:基本部分是单元模块(子程序),用以描述物性、单元操作以及系统其它功能。
单元模块具有单向性特点。
(1) 断裂:通过迭代把高维方程组降阶为低维方程组的办法。
它适用于不可分割子系统;-不可分割子系统:过程系统中,若含有再循环物流,则构成不可分割子系统。
-实施序贯模块法进行过程系统模拟计算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选择断裂物流、如何确定迭代序列。
-判断最佳断裂的准则:①断裂的物流数最少;②断裂物流的变量数最少;③断裂物流的权重因子之和最少;④断裂回路的总次数最少。
i=1,…,m ,代表回路;j =1,…,n,代表物流(2) 回路矩阵简单回路: 一个不可分割子系统包含若干个再循环回路。
包含两个以上再循环物流,且其中的任何单元只被通过一次,称作简单回路。
。
回路矩阵:过程系统中的简单回路可以用回路矩阵表示。
矩阵:行→回路;列→物流。
若某回路I 中包括有物流j 则相应的矩阵元素aji=1,否则为空白或零。
Upadyhe -Grens 断裂法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要有一种能把所有的有效断裂物流组都能搜索出来的办法;二是要能把最优断裂组从中选择出来。
有效断裂组:能够把全部简单回路至少断裂一次的断裂流股组。
① 多余断裂组:如果从一个有效断裂组中至少可以除去一个流股,而得到的断裂组仍⎩⎨⎧=⎩⎨⎧=ij i j a j j x ij j 属于回路流股不属于回路流股被断裂流股未断裂流股,1,0,1,为有效断裂组,则原有效断裂组为多余断裂组。
名词解释1. 夹点的意义(夹点处,系统的传热温差最小(等于ΔT min ),系统用能瓶颈位置。
夹点处热流量为0 ,夹点将系统分为热端和冷端两个子系统,热端在夹点温度以上,只需要公用工程加热(热阱),冷端在夹点温度以下,只需要公用工程冷却(热源);)2. 过程系统能量集成(以用能最小化为目标的考虑整个工艺背景的过程能量综合)3. 过程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改变过程系统中的设备类型或相互间的联结关系,以优化过程系统;参数优化指在确定的系统结构中,改变操作参数,是过程某些指标达到优化。
)4、化工过程系统模拟(对于化工过程,在计算机上通过数学模型反映物理原型的规律)5、过程系统优化(实现过程系统最优运行,包括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6、过程系统合成(化工过程系统合成包括:反应路径合成;换热网络合成;分离序列合成;过程控制系统合成;特别是要解决由各个单元过程合成总体过程系统的任务)7、过程系统自由度(过程系统有m个独立方程数,其中含有n 个变量,则过程系统的自由度为:d=n-m ,通过自由度分析正确地确定系统应给定的独立变量数。
)填空题1. 稳态模拟的特点是,描述过程对象的模型中(不含)时间参数2. (集中参数模型)认为状态变量在系统中呈空间均匀分布,如强烈搅拌的反应罐就可以用这一类模型来描述.3. (统计模型)又称为经验模型,纯粹由统计、关联输入输出数据而得。
(确定性模型)又称为机理模型4. (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是过程系统的两大类优化问题,它们贯穿于化工过程设计和化工过程操作。
5. 换热网络的消耗代价来自三个方面:(换热单元(设备)数)(传热面积)(公用工程消耗)6. 过程系统模拟方法有、和。
7. 试判断图a 中换热匹配可行性1 , 2 ,3 ,4 。
8. 在夹点分析中,为保证过程系统具有最大热回收,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避免夹点之上 热物流与夹点之下冷物流间的匹配;夹点之上禁用冷却器;夹点之下禁用加热器。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绪论1化工过程: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加工制成产品的过程。
2化工过程分析:化工过程系统分析主要是分析化工过程的运行机理、影响因素、过程模型的数学描述、目标函数的建立以及优先工况下的最佳运行参数;目标是使决策方案在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优越、合理。
操作条件分析通常被称为生产操作优化。
的线性关系,然后将各单元简化模型与系统的机构模型联立求解。
以低阶的线性方程组的解逼近原非线性方程组的解。
3.顺序模块法的基本思想:从流程的第一个单元设备开始,即调用该单元对应的单元模块,根据已知的输入和参数计算输出流变量,输出变量为下一个单元的输入,然后依次调用每个单元模块,直到流程的最后一个单元模块,工艺系统优化(实现工艺系统的优化运行,包括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可用于管理、工艺设计、设备规范和车间操作。
2结构优化:改变过程系统中的设备类型或相互间的联接,以优化过程系统。
3参数优化:对于一确定的过程系统,对其中的操作参数进行优选,以使某些指标达到最优。
(最终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它的三个核心部分是确定最优目标、调优因素的分析、统计模型的建立。
热交换网络1热交换网络的功能:热交换是化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单元操作过程。
换热器和换热物流形成了一个换热网络。
为了使温度满足工艺要求,回收工艺废热,降低公用工程消耗(换热装置数量、换热面积和公用工程消耗)。
意义:确定换热物流的合理匹配模式,以最低的消耗成本获得最大的能源利用率。
3.化工过程系统综合包括:反应路径综合、换热网络综合、分离序列综合和过程控制系统综合;此类优化问题往往具有非线性、奇异性、约束性、多极性等特点。
模拟退火和进化算法。
4稳态模拟:描述过程对象的模型不包括时间参数。
动态模拟一般包括:启动、停车和事故处理。
稳态模拟分析1化工过程系统的稳态模拟与分析,就是对化工工艺流程系统进行稳态模拟与分析。
模拟是对过程系统模型的求解,可以解决3类问题:过程系统的模拟分析、过程系统设计和过程系统参数优化。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考点1、什么叫过程:(1)客观事物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移。
【过程】(2)在工艺生产上,对物料流进行物理或化学的加工工艺称作过程工艺。
【过程工艺】(3)以天然物料为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的加工制成产品的过程。
化工过程包括:原料制备、化学反应、产品分离(4)由被处理的物料流联接起来,构成化工过程生产工艺流程。
(5)【最重要的单元过程】化学反应过程、换热过程、分离过程、输送过程、催化反应过程(6)【化学反应过程举例】热裂解反应过程、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过程生化反应过程、分散控制(7)【过程控制技术发展历程】计算机集中控制、集散控制(我国多)、现场总线控制第二章、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模块】模型和算法,一是要建模,二是这个模型的算法,两者组一起才能算作模块。
【单元模型类型】理论模型、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
【什么叫稳态(化工过程稳态模拟)】各个工艺参数状态量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叫做稳态。
【么叫模拟】对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求解就叫模拟。
【过程系统模拟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会画图)】(1)过程系统模拟分析问题;(2)过程系统设计问题;(3)过程系统参数优化问题。
过程系统模拟分析问题:已知决策变量输入,已知过程参数,求输出,是一个正向求解问题,最简单的模型。
2)过程系统设计问题:已知输出设计结果,已知过程参数,求决策变量输入;看起来是已知输出求输入,实际上是假设输入猜值去计算输出与已知输出进行比较再调整猜值进行计算。
只能单项求解,从左到右3)过程系统参数优化问题:过程系统模型与最优化模型联立求解,得到一组使工况目标函数最佳的决策变量,从而实施最佳工况。
【过程系统模拟三种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1)序贯模块法(不适于解算设计、优化问题,只适于模拟问题(2)面向方程法(3)联立模块法(同时有(1)、(2)的优点)【单元模块】是依据相应过程单元的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编制而成的子程序。
具有单向性特点【断裂】通过迭代把高维方程组降阶为低维方程组的办法。
名词解释
1.夹点的意义
(夹点处,系统的传热温差最小(等于ΔT min ),系统用能瓶颈位置。
夹点处热流量为 0 ,夹点将系统分为热端和冷端两个子系统,热端在夹点温度以上,只需要公用工程加热(热阱),冷端在夹点温度以下,只需要公用工程冷却(热源);)
2.过程系统能量集成
(以用能最小化为目标的考虑整个工艺背景的过程能量综合)
3.过程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
(改变过程系统中的设备类型或相互间的联结关系,以优化过程系统;参数优化指在确定的系统结构中,改变操作参数,是过程某些指标达到优化。
)
4、化工过程系统模拟
(对于化工过程,在计算机上通过数学模型反映物理原型的规律)
5、过程系统优化
(实现过程系统最优运行,包括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
6、过程系统合成
(化工过程系统合成包括:反应路径合成;换热网络合成;分离序列合成;过程控制系统合成;特别是要解决由各个单元过程合成总体过程系统的任务)
7、过程系统自由度
(过程系统有m个独立方程数,其中含有n个变量,则过程系统的自由度为: d=n-m,通过自由度分析正确地确定系统应给定的独立变量数。
)
填空题
1.稳态模拟的特点是,描述过程对象的模型中( 不含 )时间参数
2.( 集中参数模型)认为状态变量在系统中呈空间均匀分布,如强烈搅拌的反应罐就可以用这一类模型来描述.
3. ( 统计模型 )又称为经验模型,纯粹由统计、关联输入输出数据而得。
(确定性模型 )又称为机理模型
4.( 结构 )优化和( 参数 )优化是过程系统的两大类优化问题,它们贯穿于化工过程设计和化工过程操作。
5.换热网络的消耗代价来自三个方面: (换热单元(设备)数) ( 传热面积) (公用工程消耗)
6.过程系统模拟方法有、和。
7.试判断图a中换热匹配可行性 1 , 2 ,
3 ,
4 。
8.在夹点分析中,为保证过程系统具有最大热回收,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避免夹点之上热物流与夹点之下冷物流间的匹配;夹点之上禁用冷却器;夹点之下禁用加热器。
判断:
1.自由度数只与过程系统有关。
( Y )
2.换热网络的夹点设计,要尽量避免物流穿过夹点。
( N )
3.在换热夹点分析中,没有物流穿过夹点,就无热流量穿过夹点。
( N )
4.在夹点上方尽量避免引入冷物流,夹点下方尽量避免引入热物流( N )
5.穿过夹点热流量为零,则夹点处传热量为零( N )
6.夹点上方热流股数NH.>NC,热流股总热负荷QH<QC,不能实现夹点匹配( N )
7.精馏塔跨过夹点,则塔底要用热公用工程,塔顶要用冷公用工程。
( Y )
8. 对于冷热流股换热系统,传热量一定的前提下,传热温差愈小,过程不可逆程度愈小,有效能损失愈小,但要求较大的热交换面积。
( Y )
9. 利用能量松弛方法对换热器网络的调优,并不影响冷热公用工程负荷。
( N )
10. 热物流穿过换热网络的夹点,必有热流量穿过夹点。
( N )
11. 热物流在夹点上方,冷物流在夹点下方。
( N )
12.换热网络的设计要尽量避免冷、热物流穿过夹点。
N
13.进行过程系统模拟既要输入流股参数,也要提供过程单元的操作参数。
Y
14.穿过换热网络夹点的热流量为零,则夹点处传热推动力为零。
N
15.试判断以下换热网络中哪些匹配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
可行不可行
(2)热泵与系统热集成时,将热泵穿越夹点放置是有效的热集成。
(Y)
(3)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的循环回路一定构成最大循环网。
(N)
(4)采用断开热负荷回路的方法调优换热器网络,合并换热器后的结构除了需要保证每个单元设备热负荷为非负外,还要检验每个单元设备的传热温差是否大于或等于最小的允许传热温差。
(Y)
(5)R组分简单塔精馏分离序列的综合问题,可以看成是R-1阶段决策问题。
(Y)
(6)系统的自由度为系统变量数减去描述系统的所有方程数。
(N)
(7)能够把全部简单回路至少断裂一次的断裂组定义为多余断裂组。
(N)
(8)穿越夹点的热流量为零,则夹点处的传热推动力为零。
(N)
(9)利用能量松弛法调优换热器网络,调优前后系统所需的冷、热公用负荷不变。
(N)(10)对于已给定热交换量的情况,通过热交换面的传热温差愈小,过程的不可逆性愈小,有效能损失小。
(Y)
1.间间歇过程的瓶颈问题很容易就能找到,因此,只需要对给定的设备加工顺序进行排序,就可以得到最优的操作方案了。
答:错误(1)
间歇过程的瓶颈问题随产品及操作策略而有所不同,因而很难找到。
(1)
2.化工过程的优化因其所含变量太多而难以进行,为了简化计算的难度,某人建议只考虑决策变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这种方式是否可行?
答:对(1)
状态变量是决策变量的函数,因而,只考查决策变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不会改变优化过程的性质,但能缩小问题的求解难度。
(1)
3.非线性规划的求解比线性规划困难的多,因此,对于非线性规划问题,不可能通过求取目标函数的一阶导数,并令其为0,来得到最优解。
答:错误(1)
无约束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可以通过令一阶导数为0来进行。
(1)
有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可以通过拉格朗日或罚函数法转化为无约束问题。
4.对于存在三个加工设备的间歇过程,是无法通过Johnson规则来求解的。
答:错误(1)
对于特殊的n/3/F/Fmax问题,可以通过Johnson规则求取。
(1)
即在第二个设备上最长的加工时间,小于在第一(或第三)个设备上最短的加工时间。
5.在一个工厂的设计中,要想最大限度的减少公用工程的用量,可以通过采用高效率的换热器,并增大换热面积来实现。
答:错误(1)
要想最大限度减少公用工程的用量,应通过夹点匹配方法进行。
(1)
1.间歇过程的瓶颈问题很容易就能找到,因此,只需要对给定的设备加工顺序进行排序,就可以得到最优的操作方案了。
2.对于存在三个加工设备的间歇过程,是无法通过Johnson规则来求解的。
简答题
1.对于一个复杂的、有多个反馈回路的化工过程,采用序贯模块法进行求解时,应当如何进行计算?
1.通过回路矩阵或其他方法,找出全部回路
2.用回路搜索法,找出最优断裂族
3.为各断裂流股设定初值
4.建立各单元的模型,利用模型序贯的求解(即将前一单元的出口物流作为后一单元的入口参数),循环计算,求出断裂流股的计算值
5.比较所求得的断裂流股的计算值,并与上一次的值比较,如果小于所设定的误差,迭代结束,否则,重复步骤4,直至收敛. 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各种收敛算法,也包括改变初始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