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
- 格式:pdf
- 大小:182.33 KB
- 文档页数:2
腰椎退行性侧凸的手术治疗
樊伟林
【期刊名称】《中原医刊》
【年(卷),期】2000(027)007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腰椎退行侧凸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相关问题。
方法:本文总结了自1998年1月1999年6月共14例资料完整的成人腰椎退行侧凸,采用短节段中华长城,CD或AF,撑开凹侧一般3例4个椎体,使脊柱基本达到生理行纵向直立位。
选择合适直径的BAKCage从后路45°角置入椎体间隙。
结果:本组14例病人近期内腰痛安全消失,神经症煎减轻。
通过6个月至2年的随访,腰痛及神经根症恢复发者3例,病人经保
【总页数】2页(P1-2)
【作者】樊伟林
【作者单位】安阳市人民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2.305
【相关文献】
1.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J], 吴建红;徐卫星;赖松军;王健;卢笛
2.老年人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个性化手术治疗 [J], 刘瑾;黄杰;郭虎兵;陈立启;谈敬忠;盛俊东;于新福;黄于峰
3.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 [J], 官建
4.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 [J], 张俊辉
5.腰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疗效分析 [J], 张圆;权正学;欧云生;罗小辑;李杰;蒋电明;安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路经椎间隙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马亮;许永涛;佘远举【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椎间隙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对27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经椎间隙截骨矫形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 ~ 25个月.Cobb角:术前21° ~49°(39.5°±5.5°),术后3°~8°(4.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松动断裂、矫形丢失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情况:1例B级恢复到C 级;2例C级恢复到D级;14例D级中7例恢复到E级,7例无恢复;10例E级仍为E级.结论后路经椎间隙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方法较为简便,并发症少,效果可靠.【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6(019)001【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椎间隙截骨;内固定【作者】马亮;许永涛;佘远举【作者单位】荆州市中心医院骨3科,湖北荆州 434020;荆州市中心医院骨3科,湖北荆州 434020;荆州市中心医院骨3科,湖北荆州 434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2;R687.3伤后未及时治疗以及初次手术失败等原因导致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脊柱后凸畸形,引起腰背部疼痛以及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症状。
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由于椎体前中部分的骨质压缩,常伴有伤椎上缘椎间盘的损伤,椎体后上缘的骨赘突出压迫后方神经,陈旧性椎间盘已难以恢复既往功能,保留此椎间盘已无意义[1]。
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间隙截骨矫形治疗27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1 病例资料本组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28~74岁。
骨折部位:T12 5例,L118例,L2 3 例,L3 1例。
退变性脊柱侧凸是50岁以后出现的脊柱侧凸,中、老年人多见,是指既往无脊柱侧凸史,骨骼成熟后伴随脊柱退行性改变而发生的原发性脊柱侧凸,近年来对于这种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1-2],骨质疏松和退变性腰椎侧凸是一种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两种疾病常常并发[3]。
骨质疏松,给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内固定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常造成退变性腰椎侧凸内固定手术失败。
本文笔者对26例退变性脊柱侧凸伴重度骨质疏松症病例,行长节段脊柱内固定时使用深螺纹螺钉、加大外展角、钉道内植骨,术后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1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4月~2011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和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院收治的26例退变性脊柱侧凸伴骨质疏松患者,其中,女18例,男8例;年龄48~77岁,平均(68.3±3.2)岁。
入选标准:患者行腰椎正侧位及腰椎MRI检查,明确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诊断,同时行双能X线检查,并且达到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排除标准:腰椎术后引起的侧凸,既往曾患有特发性脊柱侧凸,只有患有退变性腰椎侧凸,未达到诊断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术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骨质疏松症赵梦东1张子会2丁文元3曹来震1康永民11.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务科,河北廊坊065700;2.河北省文安县妇幼保健医院,河北文安065800;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6例退变性腰椎侧凸伴骨质疏松患者行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术,术中通过使用深螺纹螺钉、增大螺钉的外展角度、钉道内植骨等方法,术前进行Os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ODI评分)及腰腿痛评分,术后平均随访20.8个月(8个月~3年),末次随访时进行ODI评分及腰腿痛评分,比较术前和术后ODI评分及腰腿痛评分。
结果2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术后ODI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腰腿痛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下肢功能明显改善(P<0.05)。
退变性腰椎侧凸PLIF手术前后腰椎矢状面几何相关性分析盛锟琨;王宸;孔翔飞;茅祖斌;吴小涛【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0(029)003【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短节段PLIF(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手术方法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疾病合并腰椎侧凸患者手术前后腰椎矢状面几何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07年8月57例经PLIF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疾病合并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手术前后腰椎前屈曲度(LL)、融合节段之上腰椎前屈曲度(LL above fusion)、融合节段之内腰椎前屈曲度(LL within fusion)、融合节段之下腰椎前屈曲度(LL below fusion)、骶椎前倾角度(SS)等参数的变化及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平均随访40个月(24~60个月),LL、LL within fusion、LL below fusion、SS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L above fusion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LL above fusion、LL within fusion、SS及术后LL above fusion、LL within fusion、SS与术后LL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随访期间腰椎矢状面序列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PLIF手术前后腰椎矢状面各参数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术前测量腰椎各相关参数将有利于术中腰椎矢状面曲度重建.【总页数】4页(P332-335)【作者】盛锟琨;王宸;孔翔飞;茅祖斌;吴小涛【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相关文献】1.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固定矫形治疗症状性退变性腰椎侧凸 [J], 关凯;李放;孙天胜;张志成;任大江;张昌猛2.腰椎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对腰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分析 [J], 孔超;鲁世保;海涌;藏磊;康南;孟祥龙;王宇;孙文志3.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盘退变与矢状面平衡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J], 张帅; 吴海龙; 田振峰; 武建忠; 张立兴; 何兰琦; 尹明贵4.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矫形术后颈椎矢状面参数代偿性改变研究 [J], 邵为; 仲海燕; 林涛; 孟怡辰; 姜横; 书伦; 尹佳; 王策; 周许辉5.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矢状面平衡参数变化特征及其对疼痛、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王广超;吕志刚;李伟标;刘梅;尚锦梁;赵亚楼;艾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椎退变性侧凸症的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史建刚;贾连顺;袁文;叶晓健;倪斌;陈德玉;肖建如;陈雄生;史国栋;吴建锋;许国华【期刊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年(卷),期】2008(16)15【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侧凸的自然史和转归,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的诊断、分型与治疗原则。
[方法]对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腰椎退变性侧凸的影像学特点是椎体高度降低,腰椎单侧或者双侧侧突,关节突密度增高、增生,部分患者MRI和椎管造影表现为腰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临床特点表现为严重的腰痛和(或)间歇性跛行或神经根性疼痛;临床分型:(1)按照发病的原因分型:①可复性代偿性退变性侧凸;②不可复性退变性侧凸。
(2)按照柔韧度将腰椎退变性侧凸分为:①强直型;②非强直型又分Ⅲ度、Ⅱ度、Ⅰ度。
Binding片表现为一定的柔软性,腰椎明显改变,Cobb’s角降低原角度的一半为非强直型Ⅲ度;Cobb’s角降低原角度的1/3为非强直型Ⅱ度;Cobb’s角无明显改变,但有明显的腰椎疼痛为非强直性Ⅰ度。
(3)按照侧凸的形状分为:①单纯腰弯型;②大腰弯型(以腰椎为主,影响到部分胸椎);③腰弯合并代偿性胸弯型。
治疗上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侧凸矫形,对强直型不强调完全矫形,但强调有严重关节突病变节段行融合手术;非强直型强调矫形,恢复正常生理力线。
[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是腰椎退变的严重病理变化,腰痛是其主要症状,其原因是腰椎退变导致的腰椎关节突关节炎,手术矫正腰椎畸形的同时进行关节突减压是治疗老年下腰痛的主要环节,诊断依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分型依据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进行,治疗依据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综合分析采用手术和保守治疗,手术的方式根据腰椎退变的程度决定。
【总页数】4页(P1129-1132)【关键词】退变;腰椎侧弯;病理特点;诊断;治疗【作者】史建刚;贾连顺;袁文;叶晓健;倪斌;陈德玉;肖建如;陈雄生;史国栋;吴建锋;许国华【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J], 周惠清;张建新2.观察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J], 张炳志3.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析 [J], 强喆;宋跃明;刘立岷;杨曦;胡星新;陵廷贤4.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析 [J], 强喆;宋跃明;刘立岷;杨曦;胡星新;陵廷贤;5.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J], 周惠清;张建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路经关节突V形截骨及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摘要】目的探讨经关节突v形截骨以及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的效果。
方法对31例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行经椎弓根或经关节突截骨矫形术治疗。
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351°(17~58°)。
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d级3例,e级28例,31例均有腰背部疼痛不适。
结果术后脊柱后凸cobb 角015°,平均5°,矫正率为857%。
术后腰痛明显缓解。
结论后路经关节突v形截骨及经椎弓根截骨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术后腰背部疼痛改善良好,植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并后凸畸形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脊柱后凸;截骨术;矫形作者单位:462300 河南省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中常见的类型,如初期处理不当可致该段脊柱迟发性后凸畸形,脊柱后凸畸形不但可导致躯体矢状面平衡丧失及腰椎代偿性过度前凸而引发患者腰背部顽固性疼痛,同时还可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障碍及工作生活上的困难[1]。
脊柱后凸畸形较大、症状较重影响日常生活者需行截骨矫形术。
经椎弓根椎体或关节突关节截骨可有效地矫正患者脊柱后凸畸形。
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12年1月采用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31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平均53岁(31~72 岁)。
骨折至再次住院时间为7个月至19年,平均6年。
31例患者均为外伤致胸腰椎骨折,4例曾行腰椎减压内固定术,伤椎分布: t10 2例、t11 4例, t12 7例, l1 9例, l2 9例。
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351°(17~58°)。
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d级3例,e级28例,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不适、平卧困难,翻身、活动时加剧,影响日常生活。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侧凸的手术治疗车立新;李坤;张元豫;李宏伟【期刊名称】《新疆医学》【年(卷),期】2006(036)004【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伴有侧凸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tenosis with scoliosis,DLSS)或称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导致的侧凸的患者将会越来越多,其发病率占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6%,这一较新的概念正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此症保守治疗一般无效,手术方法较多,从不做融合的部分椎板切除减压到整个畸形节段的广泛减压加器械融合。
本文就我科自1998年3月~2005年6月采用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脊柱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侧凸的患者23例,术后疗效与植骨融合率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33-134)【作者】车立新;李坤;张元豫;李宏伟【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二科,8300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二科,8300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二科,8300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二科,8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短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32例 [J], 王其尊;祝凯;李书忠;宫大伟;代胜杰;田延朋2.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J], 李端明;彭宝淦;高春华3.个体化手术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 [J], 张晓星; 朱军4.腰椎退变性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J], 曹永义5.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J], 葛生浩;袁显群;刘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纯扩大潜式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并椎管狭窄症疗效郑凌云;邓秋平;田华强;方良韬【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扩大潜式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6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侧弯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单纯扩大潜式开窗减压术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Cobb's角、腰背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01);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研究组治疗前Cobb's角、腰背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得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obb's角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腰背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单纯扩大潜式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并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且术后总体疗效更好。
%Objective To learn abou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simple expanding latent fenestration decom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combined with spinal canal stenosi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combined with spinal canal stenosis who were admitted to Sanming Second Hospital,Fujian from July 2011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allocated to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49 in each.The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bone grafting with internal fixation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mple expanding latent fenestration decompression.The operation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hospitalization stay,Cobb's angl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ain degree of waist and back,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The hospitalization stay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bb,s angle, pain of waist and back,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research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group(P>0.05).While Cobb's angle after treatment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big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The pain of waist and back,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Simple expanding latent fenestration decom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combined with spinal canal stenosi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er operation time, less blood loss,rapid recovery and better total curative effect after operation.【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5(000)020【总页数】4页(P119-121,210)【关键词】单纯扩大潜式开窗减压术;退变性腰椎侧弯;椎管狭窄症【作者】郑凌云;邓秋平;田华强;方良韬【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骨科,福建永安 366000;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骨科,福建永安 366000;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骨科,福建永安 366000;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骨科,福建永安 3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退变性腰椎侧弯是腰椎在发育成熟后,受椎间盘退变等原因导致的脊柱某一段偏离中线位置而形成带有弧度的畸形,常合并椎管狭窄症[1]。
后路椎间盘摘除联合两种不同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作者:易军飞黄卫国等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25期【摘要】目的:总结后路椎间盘摘除自体椎间植骨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退变性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对76例(122个腰椎节段)退变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摘除自体骨移植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其中45例采用自体骨椎间植骨,31例采用自体骨横突间植骨,同时随访观察初期的临床疗效。
结果:76例获随访,时间6~76个月,疗效评定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
椎间融合组优31例,良10例。
优良率91.1%,横突间融合组优25例,良4例,优良率93.5%。
骨融合率椎间融合组100%,横突间融合组96.8%。
结论:后路椎间盘摘除自体椎间植骨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
在认真探讨和明确LDH腰腿痛的主导致病机制后,针对性采用不同融合方式。
横突间融合组费用和并发症更少。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横突间融合术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背部或腰骶部的疼痛为主诉的一种症状,同时伴不同程度的下肢的放射痛,其属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DD),常伴有腰椎其他方面退变性疾病,对其治疗方法尚有不同认识。
2005年3月-2011年8月笔者通过对76例腰椎退变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122个腰椎节段行后路椎间盘摘除,自体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观察,其中45例采用自体骨椎间植骨(A组),31例采用自体骨横突间植骨(B组),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男46例,女30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4.6岁。
患者中合并腰椎管狭窄20例,合并腰椎滑脱15例(均为I度退变性滑脱),合并节段不稳26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4例,单纯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9例,合并腰椎侧凸2例。
老年人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个性化手术治疗刘瑾;黄杰;郭虎兵;陈立启;谈敬忠;盛俊东;于新福;黄于峰【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er scoliosis,DLS)的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治疗 DLS 患者56例,其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55~75岁,平均65.3岁。
术前常规行 CT 和 MRI 检查、拍摄腰椎正侧位和伸屈位 X 线片,根据患者下肢症状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神经根管扩大,椎间融合、椎旁或外侧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
对所有患者行术前、术后JOA 评分,并随访腰椎骨性融合情况。
结果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56例,术后平均随访6~96个月,平均24.8个月。
JOA 评分术前最高者10分,最低者5分;术后出院时最高者16分,最低者13分,比术前平均提高了8.67分。
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最高者85%,最低者25%。
随访期间影像检查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植骨融合时间平均为10.5个月。
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椎旁及后外侧植骨融合等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能矫正畸形,恢复脊柱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 DLS 安全有效。
【总页数】4页(P835-838)【作者】刘瑾;黄杰;郭虎兵;陈立启;谈敬忠;盛俊东;于新福;黄于峰【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甘肃天水 74100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甘肃天水 74100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甘肃天水 74100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甘肃天水 74100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甘肃天水 74100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甘肃天水 74100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甘肃天水 74100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甘肃天水 7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7【相关文献】1.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J], 吴建红;徐卫星;赖松军;王健;卢笛2.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 [J], 官建3.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 [J], 张俊辉4.后路有限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侧凸的临床疗效评价 [J], 唐林;梁斌5.腰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疗效分析 [J], 张圆;权正学;欧云生;罗小辑;李杰;蒋电明;安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