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教学教案设计

武术教学教案设计

武术教学教案设计
武术教学教案设计

武术教学教案设计Teaching plan design of Wushu Teaching

武术教学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课的内容

1、武术基本功练习;

2、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3、少年拳(第一套)

任务

1、初步掌握武术基础动作中的基本手法和基本步型,培养武术意识,进行武术套路教学;

2、培养同学正确的动作概念,增强同学集体主义荣誉感课的`结构

时间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教学要求

10分钟

一、集合整队;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本节课内容;

四、检查服装

组织教法:

两列横队

队形:

× × × × × ×

× × × × × ×

要求:

1、队伍整齐,指挥得当;

2、齐声响亮,精神丰满,坚持立正,全神贯注,明确任务。

课的结构

时间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教学要求

运动量

次数

强度

10分钟

五、沿跑道慢跑400米;

六、徒手操

1、腕、踝绕环;

2、肩绕环;

3、腰绕环;

4、扩胸振背运动;

5、弓步压腿(正、侧)

6、俯背运动;

7、挺身跳。

组织教法:

同学两路纵队绕运动场跑(教师领跑)

要求:队伍整齐,速度由慢逐渐加快

组织教法:

队形:

× × × × × ×

× × × × × ×

1、思想集中,动作到位,有力度;

2、同学干部领操,教师指挥,按节拍做操,同学集体进行练习;

要求:认真准确。

课的结构

时间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教学要求

运动量

次数

强度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水平二(三年级)武术:马步冲拳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单元教学计划(水平二)

——单元教学设计(水平二) 授课教师:志荣年级:三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理论依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力求使每个同学都能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享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并从中学到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与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 2、发展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精神及树立勇敢、自信的意志品质。 三、本课设计思路: 本课作为新授课,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与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通过“观看武术小短片”、“自主模拟体验”、“分组探索尝试”、“成果展示评价”及游戏“看谁反应快”等环节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合作、尝试、实践,使学生在快乐的武术学习活动中尝试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教材分析: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实践中创造,积累和逐步完善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依据《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小学3-4年级武术教学主要学习简单的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武术小组合,为今后的武术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法与学法: 1、目标教学法:根据教学实际,在开始部分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练习的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作适时的提示,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享受成果。 2、游戏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达到多种锻炼的目标。 3、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身高、体重、力量和技能水平进行分组,并在学习中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因材施教 4、合作学习法: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练习的密度,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地开展跳短绳练习,体验和掌握双脚并腿跳短绳的动作技术。 水平二(三年级)武术:马步冲拳课时教学设计

武术教案教学文案

课的内容:武术基本功练习和五步拳 一、课的导入和热身阶段 体委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安排见习生。 队形:成四列集合队形 ××××××××× ○○○○○○○○○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3分钟绕场行进、“蛇”形行进队形变换的慢跑 队形:一列纵队 3、徒手操(4*8拍)(2分钟) 学习、演练武术,对学生的柔韧性要求很高,柔韧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完成动作的质量。因此,热身时,重点做好腿、腰、肩的活动,防止出现韧带拉伤和扭伤。 教师镜面示范同时口令指挥学生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和要求。学生听口令模仿教师一起做。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弓步压腿 (5)手腕脚踝运动 要求:动作整齐、有节奏、有力度 队形:成四列集合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达成目标阶段 (一)、武术基本手法腿法:(10分钟) 1、手型: 1)掌:掌心开展,竖直,大拇指紧扣 2)拳:拳紧握,拳面平,直腕 3)勾:五指捏拢屈腕 2、步型 1)弓步:挺胸,立腰,前腿弓,后退绷 2)马步:头正,挺胸,立腰,扣足 3)仆步:挺胸,立腰开髋,全脚掌着地。 4)弓步冲拳:冲拳出拳快速有力。 (二)、五步拳(一)(13分钟)

1、教师示范表演以教师自身刚劲有力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我很想学”这些武术动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求学兴趣到达最高点。 (1)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动作要领:身体成立正姿势,两手握拳抱于腰间,头转向左边。 (2)搂手弓步冲拳 动作要领: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后抱于腰间,右拳前冲成平拳。目视前方。 易犯错误:左手没有搂手,弓步后脚没有蹬直。 (3)弹腿冲拳 动作要领:重心前移至左腿支撑,右拳先屈膝提起再向前弹踢。同时左拳前冲成平拳,右拳收抱腰间,目视前方。 易犯错误:弹踢没有收大腿弹小腿。 (4)马步架打: 动作要领:右脚内扣落地,身体左转九十度,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向右侧冲成平拳,头右转,眼看右侧方。 易犯错误:马步没有收胯。 2、学生尝试。 (1)教师逐一示范单个动作(镜面示范),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 学生边观看边听讲解边模仿老师的动作。 (2)学生自由组合,体验动作。让学生(3—5人)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通过学生慢动作的演练,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学生慢速体会时,学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练习,用自己的标准纠正动作。此时应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这个环节可多次重复。 (3)学生自由体验。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己琢磨动作、看图解学习动作、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重点提示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的阶段一定要记住一点,那就是不要改变方向练习,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4)集体练习,汇报表演。学生列队练习,先分解再整体,先慢后快。教师巡回指导并且激励掌握动作速度慢的学生。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上前表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 队形:学生成四路体操队形站开,教师站中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模仿教师动作,动作有力度到位。 三、课的尾声(2分钟) 1、教师鸣哨,集合整队。

《拳掌勾》武术教案

《拳掌勾》武术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武术动作:拳、掌、勾正确的手型,练习抱拳、推掌、甩勾。 2培养幼儿喜欢武术锻炼、动脑筋锻炼的情感。 3培养幼儿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 活动准备:音乐、鼓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武术礼仪)师生问好 2、音乐起,准备活动《我真的很不错》 3、放松活动 头(低仰转)----肩(耸转送)----臂(甩曲直波浪)-----腰(前后左右转)---膝盖(蹲起开合转)----站压腿(腿前伸脚跟着地,手摁膝盖下压)---转手腕脚腕---跳跃(青蛙跳跃)----跑步发声(“啊——”) 二、基本动作 1、师:小朋友表现都很棒,像奥特曼英雄一样,那你们想不想像奥特曼一样会武术,打败 怪兽啊?(想)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武术好吗?武术有三种手型是拳、掌、勾,今天我们就来比比看,谁先吧这三种手型学会。 2、学习拳 教师示范,四指和拇指分开并拢,慢慢弯曲握紧,大拇指扣于食指和中指第二关节面上,要点与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幼儿练习 3、学习掌 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紧扣于虎口处。 4、学习勾 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5、练习抱拳 两拳收于腰间,拳眼向外。 6、练习推掌 抱拳后直接将掌从腰肩向前猛力冲出,高于肩平,臂要伸直,立达掌面。 7、练习甩勾 直接将掌变成勾,屈腕。 8、练习时配合发声“哈---” 三、放松活动 莲花座休息,手放膝盖上。 四、总结 刚才小朋友练习的都很棒,一起来表扬一下自己。 今天我们学习了武术的三种基本手型拳掌勾,还练习了抱拳、推掌、甩勾。希望小朋友回家

以后多多练习,也可以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当小老师,教教他们,行吗?好,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小朋友再见!(抱拳礼)

武术优质课教案

武术“五步拳”教学设计 龙城街道爱联小学周文明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组织过程,以期实现认知过程: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思维过程:由被动的模仿到主动善思会学的转化;心理过程:从“要我学”向“我要学”和“我爱学”的转化;能力过程:从理解知识原理到掌握技能技巧的转化。 二、教材、学情分析 本次课选择武术基本动作作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它动作简单明快、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本次课是武术学习的起始课。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课以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为基础,通过五步拳的学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手型和步型的基础上有效的将手型和步型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练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指导学生练习武术的基本动作和自学五步拳,使7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基本步型和手型的动作技术。 3.克服武术练习中怕苦、怕累的思想,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乐于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特点与组织 1.教法学法上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求知、求乐、求成功的欲望,达到愉悦身心、发展能力的目的。 2.注重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3.在学习武术的几种基本步型和手型时,将基本步法进行了分解,将手型动作进行组合,可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4.在主教材的教学中,分配任务、分组学练等组织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团体合作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集体学习五步拳动作时,把攻防含义贯穿在五步拳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动作含义的基础上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6.在集体演练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动作,体现武术“精、气、神”的方法之一:发声,即喊口令,为下一阶段学习奠定基础。 四、学生身心状况预测 1.心理状况预计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自主练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并使每个同学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2.生理状况预计 本次课的练习密度:45-50% ,平均心率110-120次/分

格斗基本功教案演示教学

批准人: 年月日 单兵体能训练教案 (格斗基本功) 编写人:涂洪全 二○○四年三月

作业提要 课目:单兵体能训练 目的:通过格斗基本功练习,使同志们提高自卫和制敌能力,增强警卫执勤水平。 内容:格斗基本功 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节讲评 时间:4小时 地点:篮球场 要求:1、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2、勤学苦练,互励互学,共同提高; 3、克服外界因素对本次训练的影响。 器材保障:(略)

作业进程 一、作业准备 1、带队入场,整队,清点人数,向在场最高首长报告; 2、宣布作业提要(课目、目的、内容、时间、方法、要求); 3、组织活动身体(10分钟); 徒手操 ①颈部运动(4×8拍) ②肩绕环(4×8拍) ③扩胸运动(4×8拍) ④体转运动(4×8拍) ⑤弓步压腿(4×8拍) ⑥侧压腿(4×8拍) ⑦下体转(4×8拍) 4、理论提示: 格斗基本功是由拳打、脚踢、摔打、夺刀等搏击,散打的基本动作组成。练习格斗能使全身各部位得到比较全面的活动,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以及快速瓜能力都

得到提高,还有自卫和制敌的作用。 二、作业实施 1、讲解示范: 同志们:今天根据连队军事训练计划安排,由我和大家一起对体能训练中的格斗基本功进行学习,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这节课我们进行动作练习。为了给同志们一个直观印象,下面由我给大家做一遍连惯动作,请同志们注意看。手型分拳、掌、勾、爪四部分。步法分马步、弓步、虚步、仆步四部分。拳法分预备式、直拳、摆拳、勾拳四部分。脚法分正踢腿、侧踹腿、鞭腿三部分。(示范一遍) 为了使同志们尽快掌握动作要领,由我给大家边讲解边示范,请同志们注意看。一是手型:(拳)四指拼拢握紧,拇指扣在食指的第二关节上,通常分立拳、反拳、平拳三种。(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分立掌、横掌、抽掌、八字掌四种。(勾)五指第一节捏拢在一起,屈腕。(爪)五指的第一、二关节掌心方向弯曲并用力。分虎爪、鹰爪两种。提问:同志们对以上手型动作要领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如有,则进行解答)二

武术课教学设计

武术课教学设计 武术“五步拳”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五步拳是后面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 一、教学内容:五步拳中的“并步抱拳、搂手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及它的攻守对抗(新授)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一书武术项目实践部分中的第二部分五步拳。这项内容既有着重上肢手型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步型的练习,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五步拳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五步拳是后面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 武术基本功组合拳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1课次,是新学教材,重点是基本手型和步型的身体协调,攻中有防。为第2课次的少年拳教学作好准备。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年级的学生。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武术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之一,虽没有基础,但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四、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主题式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五步拳基本技术及攻防要素。(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重点、难点: 重点:五步拳动作的标准性。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六、教学方法(1)教学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2)教法设想: 五步拳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事例动作比较的过程中得出五步拳技术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3)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比赛----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七、教学流程图:热身→跆搏操(音乐伴奏) 教:引导、提问、巡视、纠错。(音乐)教材(五

武术基本功教案--杨文富

武术基本功!

基本部分一、武术简介: 武术定义:武术是以技击作为主 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 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 育项目。 抱拳礼: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 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 拳,左掌心按贴右拳面,左指尖 与下颚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 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 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 身直,目视受礼者.活动前后均 须先行抱拳礼. 二、学习基本功: 1、基本手型 1、掌 要点: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屈紧 扣于虎口处。 2、拳 要点: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 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3、勾 要点: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 起,屈腕。 一、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教师介 绍,提高对武术的兴趣。 二、学习基本功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动作1-2遍。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1-2遍。 3、教师领做并讲解动作3-4遍。 4、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6、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7、学生再集体进行练习4-5遍。 8、教师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 9、学生分组练习体会。 教授拳、掌、勾队形: ○○○○○○○○○ ○○ ○♀○ ○○ ○○○○○○○○○ 1 分 钟 5 分 钟 3 — 4 次

基本部分2、基本步型 1)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腿绷,挺腰、 塌腰;前后腿成一条直线。 2)马步 要点:膝不超过脚尖,大腿接近 水平,挺胸,塌腰。 3)虚步 要点:两脚前后开立,屈膝半蹲, 左脚脚跟离地,脚面绷平,脚尖 稍内扣。挺胸,塌腰,虚实分明。 教授弓步队形: ○○○○○○○○○ ○○ ○♀○ ○○ ○○○○○○○○○ 弓步:前腿弓,后腿绷;脚尖内 扣挺胸,塌腰、沉髋; 教授马步队形: ○○○○○○○○○ ○○ ○♀○ ○○ ○○○○○○○○○ 马步:挺腰塌腰;脚根外蹬 教授虚步队形: ○○○○○○○○○ ○○ ○♀○ ○○ ○○○○○○○○○ 虚步:挺腰、塌腰,虚实分明。 8 分 钟 8 分 钟 中 4 — 5 次

武术形神拳教学设计

高中武术:形神拳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四的课程目标要求,结合学校教学场地设施,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前提设计。围绕体育的重点是解决学生的体制问题、难点是调动学生自觉的进行锻炼,而选择了武术性的锻炼方式,让学生的上下肢都得到一定的练习,同时新颖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多样的练习形式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武术、以身体协调性练习为主的一种无氧运动。即增强了健身的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协调性,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形神拳,这一内容正符合中学的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需要加强心肺功能和力量的练习,武术的运动特征是持续一定的时间的,中低强度的全身性运动,主要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武术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灵敏和身体的协调性,陶冶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真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青春期,他们活泼、好动,模仿力、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勇于竞争、自我表现欲强等特点业也为很好的完成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但是由于当前独生女子女数量大、城镇学生占数多,所以他们吃苦精神缺乏,个性差异大,学习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等原因,在学习时教学内容和时间一定要安排合理。本次可选择了武术形神拳为主要内容是结合了学生当前的特点,希望通过武术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的力量、柔韧、协调性得到一定的发展,为今后的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音乐设置不同的情境,用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无需教师的提示下做出本节课所学的新动作。 3.情感目标: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武术的兴趣。 五、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震脚于砸拳要协调一致,插步于摆掌要同时完成。 2.教学难点:动作连贯,精、气、神、一气呵成。 六、教学方法 教法: 1.讲解法: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动作的做法。 2.动作示范法: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帮助和纠正错误动作法: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通过运用集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动作。 学法: 1.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合理的配合使用动作技能更快、更简单的被学生掌握。 2.分组练习法:根据个体差异分成若干个小组练习并展示成果,增加学习动力,满足学生心理。 3.运动竞赛法:运用竞赛类游戏的竞争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并通过之前的思考和合作以及在老师的指点下的练习时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 七、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8分钟):往返跑和徒手操帮助学生充分热身,防止出现运动损伤。

武术优质课教案讲解学习

武术优质课教案

武术“五步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组织过程,以期实现认知过程: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思维过程:由被动的模仿到主动善思会学的转化;心理过程:从“要我学”向“我要学”和“我爱学”的转化;能力过程:从理解知识原理到掌握技能技巧的转化。 二、教材、学情分析 本次课选择武术基本动作作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它动作简单明快、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本次课是武术学习的起始课。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课以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为基础,通过五步拳的学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手型和步型的基础上有效的将手型和步型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练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指导学生练习武术的基本动作和自学五步拳,使7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基本步型和手型的动作技术。 3.克服武术练习中怕苦、怕累的思想,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乐于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特点与组织 1.教法学法上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求知、求乐、求成功的欲望,达到愉悦身心、发展能力的目的。 2.注重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3.在学习武术的几种基本步型和手型时,将基本步法进行了分解,将手型动作进行组合,可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4.在主教材的教学中,分配任务、分组学练等组织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团体合作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集体学习五步拳动作时,把攻防含义贯穿在五步拳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动作含义的基础上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6.在集体演练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动作,体现武术“精、气、神”的方法之一:发声,即喊口令,为下一阶段学习奠定基础。 四、学生身心状况预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小学体育武术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授课人:于英杰 一、本课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武术为主教材,传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和民族体育,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和武德教育。学习武术的基本组合动作,初步体会武术的特点,增强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先由教师示范少年拳(第一套)基本动作,学生按脚印进行自主练习,再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自己从电视、生活中了解到的武术动作,与伙伴进行武术操动作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最后,集体练习组合动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精神,让他们在共同发展进步的同时,最终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少年拳(第一套)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设置的武术模块内容设计的。本节课在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武术基本功的基础上学习动作组合,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更多的锻炼技能。 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男、女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分组自主练习的时候,以优带差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动作运动线路和动作的衔接。 难点:动作准确,有力、有神。 三、教法。 采用创设情景、示范教学、合作互动、激励性评价等手段来诱导学生积极练习。 四、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激趣导课→武术操热身→学习动作→集体展示→游戏玩乐→调节身心 (一)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激趣导课:教师介绍:武术是我们的国粹,是北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之一;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世界上有名的拳法都是在中国武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像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泰国的泰拳等。介绍武打明星成龙、李连杰等点燃学生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武术课教学设计

武术课教学设计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武术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五步拳全套动作及部分技术动作的攻守对抗(新授),选自体育与健康一书武术项目实践部分中的第二部分五步拳。这项内容既有着重上肢手型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步型的练习,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五步拳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五步拳是后面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武术基本功组合拳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1课次,是新学教材,重点是基本手型和步型的身体协调,攻中有防。为第2课次的少年拳教学作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一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主题式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五步拳基本技术及攻防要素。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武术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之一,虽没有基础,但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

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学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教法设想: 五步拳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事例动作比较的过程中得出五步拳技术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3)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比赛----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步拳动作的标准性。 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

幼儿武术教案

体育活动:中国功夫 作者:幼儿武术跆拳道推广教练:郭亚男 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910804892.html, 活动目标: 1、学会拳、掌、勾动作,并能够自由变换。初步了解弓步、马步两种步法,加强腿部力量练习。 2、加强动作的变换与持久性练习,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及耐力,增强幼儿自身协调性发展,激发幼儿敢于挑战自我,最终促进幼儿体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3、感知武术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武术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快乐,增强幼儿的沟通能力。 活动准备: 1.武术音乐磁带 2. 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武术音乐做热身运动,重点练习腿部和手臂及全身各个关节的动作。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转腰 4、左右弓步压腿 5、踝关节运动 二、武术教学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武术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功夫小子学功夫”的游戏好吗?你们是功夫小子,老师是师傅。” 1、拳、掌、勾教学 师:“功夫小子们,你们知道武术的手法都有哪些,你们会做吗?请你们好好想想,看谁做的最好。”

教师提问,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练习,教师给予正确讲解并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练习,并分组练习,看哪组做的最好。 2、弓步、马步教学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武术的手法,功夫小子们做的很棒,那你们知道武术还有哪些步法吗?看谁做的最好。” 教师提问,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练习,教师给予正确讲解并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练习,并分组练习,看哪组做的最好。 3、手法与步法相结合 师:“刚才我们把手法和步法都学会了,那我们把它连起来做好吗?看谁做的最好。” 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把手法和步法结合起来展示给幼儿看,让幼儿模仿练习,教师在一旁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练习,并分组练习,看哪组做的最好。 4、复习少儿武术操 师:“恩,功夫小子们做的都很棒,还记得我们早上练习的武术操吗?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教师带领幼儿做武术操 三、放松活动 师:“今天的功夫小子们都很努力,你们也很厉害,师傅很高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全身的练习,捶捶肩,捶捶腿,捏捏胳膊。幼儿可以自己放松,也可以两个小伙伴相互放松,并抱一抱小伙伴,感谢对方的配合与帮助。师:“功夫小子们,你们还想练习更厉害的武术吗?那我们先进教室休息一会,明天再练习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离开场地。 更多幼儿武术跆拳道资料请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a910804892.html,观看

武术公开课教学设计

武术《健身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 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发展学 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主动性和与同伴、团队的合作能力,端正和提 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体验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师积极指导,创造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 系。 二,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以促进教育深化改革为目的, 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终身体 育的观念,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对教材和学生的充分分析的基础 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状况,采用循序 导入教材内容教学的方法,在学生已有的广播操的基础上运用武术健 身操逐渐进入武术《健身拳》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 极思考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我,大胆的表现自己,并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练习方式,体验成功和快乐。整节 课气氛活跃,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知识、情感、

思想、个性交流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教学组织方法灵活 多样,评价及时、公平公正,评价以积极鼓励为主,善于观察课堂情 况和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学生应积极相互交流,客观 的自评和互评,不断的改进和进步。 三,教材分析 健身拳是《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武术的一项内容。他属于长拳类型有12个动作组成,动作套路简练、舒展大方,其中包括拳、掌、肘、爪、勾的打法和脚踢、顶膝、头撞、按摔等技法,内容丰富,攻防特点明显。由于健身拳结构比较复杂、 动作幅度大,有一定的运动量,因此对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和 循环系统都有较高的要求,锻炼的价值高,能有效促进人体全面发展。 本次课重在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进行武德教育,培养尚武崇德,尊师尊教,讲理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高尚的道德情 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和运用所学动作套路进行身体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 点。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在教 学中应多采用完整直观的示范。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 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 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多以正面的表扬

小学体育武术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体育武术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红光小学李平 一、教学内容: 1.武术的起源与功能。 2.武术的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法(马步、弓步)和武术组合动作(马步冲拳、弓步推掌)。 3.合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武术的起源和功能;会做简单的手型、步法及组合动作。 2.通过学生观察、模仿、互相交流、尝试学习,提高参与活动的意识和互帮互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崇尚武德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手型、步法及组合动作。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教学步骤: 一、出示课题: 1、教学常规 (1).用武术的抱拳礼引出课题——武术课。 (2).简单介绍抱拳礼。 (3).引导学生用武术的“抱拳礼”向老师问好。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 2、武术的基本知识 出示多媒体课件,然后学生回答。 (1)武术起源于什么地方? 武术起源于我们中国,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民族瑰宝。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和健身的民族体育形式之一。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多彩。它具有强健身心、防病、祛病和防身等多种作用。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它是为了培养学生记忆力、注意力、思维想象能力,让学生逐渐地体验动和静、修和练、身体的局部和整体、人体和环境、形和意、形和神相结合等辩证的哲理及精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民族自豪感;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武术的功能:强身健体,自我保护、见义勇为等! (3)你们都知道哪些武术明星?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了解武术的起源和功能;通过设问:你们想不想成为武术明星?来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从而为武术基本动作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武术的实践知识 1、搏击操 目的:准备活 队形: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武术优质课教案

武术优质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武术“五步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组织过程,以期实现认知过程: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思维过程:由被动的模仿到主动善思会学的转化;心理过程:从“要我学”向“我要学”和“我爱学”的转化;能力过程:从理解知识原理到掌握技能技巧的转化。 二、教材、学情分析 本次课选择武术基本动作作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它动作简单明快、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本次课是武术学习的起始课。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课以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为基础,通过五步拳的学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手型和步型的基础上有效的将手型和步型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练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指导学生练习武术的基本动作和自学五步拳,使7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基本步型和手型的动作技术。 3.克服武术练习中怕苦、怕累的思想,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乐于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特点与组织 1.教法学法上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求知、求乐、求成功的欲望,达到愉悦身心、发展能力的目的。 2.注重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3.在学习武术的几种基本步型和手型时,将基本步法进行了分解,将手型动作进行组合,可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4.在主教材的教学中,分配任务、分组学练等组织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团体合作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集体学习五步拳动作时,把攻防含义贯穿在五步拳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动作含义的基础上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6.在集体演练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动作,体现武术“精、气、神”的方法之一:发声,即喊口令,为下一阶段学习奠定基础。 四、学生身心状况预测

武术课教学设计

武术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五步拳全套动作及部分技术动作的攻守对抗(新授),选自体育与健康一书武术项目实践部分中的第二部分五步拳。这项内容既有着重上肢手型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步型的练习,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五步拳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五步拳是后面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武术基本功组合拳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1课次,是新学教材,重点是基本手型和步型的身体协调,攻中有防。为第2课次的少年拳教学作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一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主题式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2)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五步拳基本技术及攻防要素。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武术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

动之一,虽没有基础,但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学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教法设想: 五步拳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事例动作比较的过程中得出五步拳技术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3)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比赛----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五、教学重、难点

小学体育五年级少年拳第一套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五年级少年拳第一套教学设计 一、教学指导思想: 尝试创新武术教学方式、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快乐和谐氛围的基础上,通过自制器材“多功能身体练习器材架”和引进、融合跆拳道为主要学习辅助手段,力争突破武术传统式教学那种枯燥、乏味、硬性输入的方法,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能为出发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课堂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与器材资源,注重创新意识以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树立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武术少年拳既有着重上肢手型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步型的练习,而且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及重心相对稳定才能达到效果,因此,学练武术动作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及内脏全面发展。该教材技术结构和动作要领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比较简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武术教材趣味性较差且运动负荷量较小,需采取有效措施和增加辅助教材进行弥补,以增强学习、练身的实效性。 本单元共3个课次完成,本课为第1次课。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体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等方面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因此,学生具备了学习武术的基本条件。但长时间重复练习易造成枯燥无味的感觉、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习质量。所以,创设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在辅助器材帮助下、增加双人对抗练习环节,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是本课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教学目标: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简单的武术知识,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爱好。 (2)、技能目标:学生基本掌握少年拳第一套前四节的动作要领。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意识。 五、教学方法: 在引用、融合跆拳道部分相关动作和有效运用自制器材架为主要辅助教学条件下,采用启发引导、演示观察、自主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注重学法指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课前曾多次利用学校多媒体环境、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少林寺”练功房武僧练武以及武打片中苦练基本功片段,尤其是觉远的师傅在练功房对觉远说的几句话,对学生触动很大,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明确学习目的给了很大帮助)。加强学法指导,积极有效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求知、求乐、求成功的欲望,达到愉悦身心、发展能力的目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六、教学过程 1、课堂常规 1分钟 2、自编搏击操 4分钟 学生在动感时尚的节拍里跟随老师共做搏击操,既活动了身体,又激发了学习武术情感,为本课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3、武术专门性、基本功练习3分钟 强化学生的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每课必练),同时达到热身目的。摆腿时引入了跆拳道的一些练习动作,起到兴趣引导作用。

武术公开课教学设计(20210107075002)

武术公开课教学设计 武术《健身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主 性、创造性、主动性和与同伴、团队的合作能力,端正和提高学生的人生 观、价值观。注重学生体验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积极指导, 创造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以促进教育深化改革为目的,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的观念,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对教材和学生的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状况,采用循序导入教材内容教学的方法, 在学生已有的广播操的基础上运用武术健身操逐渐进入武术《健身拳》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思考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我,大胆的表现自己,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练习方式,体验成功 和快乐。整节课气氛活跃,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知识、情 感、思想、个性交流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教学组织方法灵活 多样,评价及时、公平公正,评价以积极鼓励为主,善于观察课堂情况和学 生的表现,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学生应积极相互交流,客观的自评和互评, 不断的改进和进步。 三,教材分析 健身拳是《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武术的一项内容。他属于长拳类型有12个动作组成,动作套路简练、舒 展大方,其中包括拳、掌、肘、爪、勾的打法和脚踢、顶膝、头撞、按摔 等技法,内容丰富,攻防特点明显。由于健身拳结构比较复杂、动作幅度 大,有一定的运动量,因此对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和循环系统都有 较高的要求,锻炼的价值高,能有效促进人体全面发展。 本次课重在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进行武德教育,培养尚武崇德,尊师尊教,讲理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高尚的道德情操,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和运用所学动作套路进行身体锻炼,养成终 身体育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 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在教学中应多 采用完整直观的示范。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