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idas-拱结构分析

midas-拱结构分析

midas-拱结构分析
midas-拱结构分析

3 拱结构分析

概述

分析拱高度(H)和长度(L)之比(H:L)分别为1:4、1:5和1:7的拱结构,比较其产生的位移和内力。

图3.1 分析模型

?材料

钢材类型 : 1: Grade3

?截面

拱肋 : 箱形 1000 × 1000 × 20 mm

主梁 : 箱形 1000 × 1000 × 20 mm

吊杆 : 工字形截面500 × 200 × 10 /16 mm

?荷载

均布荷载 : 10.0 tonf/m

设定基本环境

打开新文件,以‘拱.mgb’为名存档。设定长度单位为‘m’, 力的单

位为‘tonf’。

文件 / 新文件

文件 / 保存(拱)

工具 / 单位体系

长度 > m ; 力 > tonf ?

在截面名称栏里

可以直接输入截

面名称或者选择

数据库栏里的所需截面。 选择截面后会自动输入截面的主要数据和刚度数据。点击 键可以查看刚度数据。

图 3.3 定义材料 图 3.4 定义截面

建立节点和单元

用拱建模助手功能建立高度和长度的比为1:4的模型 1的拱肋。

梁单元 (beam element)是直线单元, 所以把拱曲线分为若干个直线

(segment)单元。

正面, 捕捉点 (关), 捕捉轴线 (关)

捕捉节点 (开), 捕捉单元 (开), 自动调节 (开)

模型 / 结构建模助手 / 拱

输入/编辑

类型 > 抛物线形 1 ; 分割数量 ( 10 )

跨度( 50 ) ; 高度( 12.5 ) ; 边界条件>无

材料>1: Grade3 ; 截面>1: 拱肋和主梁

插入

插入点 ( 0, 0, 0 )

旋转> Alpha ( 0 ) ; Beta ( 0 ) ; Gamma ( 0 ) ?

图 3.5 拱建模助手对话框

图 3.6 生成拱肋

模型 1

用扩展单元功能来建立模型 1的吊杆。

模型 / 单元 / 扩展单元

节点号(开), 消隐(开),

观察缩小单元后的形状(开), 标准视图, 窗口选择 ( 节点 :

2 ~ 10 )

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 单元属性>单元类型>梁单元 材料>1: Grade3 ; 截面>2: HN 500×200×10/16 Beta 角 ( 90 )

生成类型>投影 ; 投影形式>将节点投影在直线上

定义基准线

P1 ( 0, 0, 0 ), P2 ( 50, 0, 0 ) 或 P1 ( 节点1 ),

P2 ( 节点 11 )

方向>法向 ?

图 3.7 建立吊架

消隐是显示

线单元的截面

形象的功能。 在Beta 角输入

90?, 指吊杆的

腹板面和桥轴成

直角。对Beta角

的详细说明参照

在线帮助“建立

单元”部分 β angle = 0° β angle = 90°

节点1和节点11之间输入主梁。

模型 / 单元 / 建立单元s

消隐 (关),观察缩小单元后的形状(关), 正面

单元类型>一般梁 / 变截面梁

材料>1: Grade3 ; 截面>1: 肋和梁 ; Beta 角 ( 0 )

交叉分割>节点 (开) ; 单元 (开)

节点连接 ( 1, 11 )

图 3.8 输入主梁

边界条件

约束模型 1左端(节点 1)的Dx、Dz方向自由度来输入铰支条件,约束右

端(节点 11)的 Dz方向的自由度来输入滚动支座条件。

模型 / 边界条件 / 一般支承

单选 ( 节点 : 1 )

选择>添加 ; 支承条件类型>Dx, Dz, (开) ?

单选 ( 节点 : 11 )

方向>添加 ; 支承条件类型>Dz (开) ?

图 3.10 吊架端部输入铰接条件

输入荷载

定义荷载工况

为输入荷载定义荷载工况。

荷载 / 静力荷载工况

名称 ( 均布荷载 ) ; 类型>用户定义的荷载(USER) ?

输入均布荷载

给拱的主梁输入均布荷载1tonf/m。

荷载 / 梁单元荷载(单元)

单元号 (关)

窗口选择 ( 单元 : 图 3.12的① )

荷载工况名称>均布荷载 ; 选择>添加

交叉线选择

荷载 类型>均布荷载 ; 方向>整体坐标系 Z ; 投影>否 数值>相对值

x1 ( 0 ), x2 ( 1 ), W ( -1)?

图 3.11 输入荷载工况

图 3.12 输入均布荷载

建立模型 2和模型 3

复制模型1来建立模型2和模型3。同时复制输入在模型 1的均布荷载和边界条件。

模型 / 单元 / 复制和移动

全选

形式>复制 ; 移动和复制>等距离

dx, dy, dz ( 0, 0, -15 ) ; 复制次数 ( 2 )

复制节点属性 (开) ; 复制单元属性 (开) ?

图 3.13 复制单元

用调整节点距离功能修改复制的拱(模型 2, 模型 3)的高度。

模型 / 节点 / 调整节点距离

节点号 (开)

窗口选择 ( 节点 : 22 ~ 30 )

间距缩放系数>sfx ( 1.0 ) ; sfy ( 1.0 ) ; sfz ( 4/5 )

模型 1

模型2

模型3

间距缩放参考点>用户设定 ( 25, 0, -15 ) ; 选择类型>用户选择 ?

窗口选择 (节点: 42 ~ 50 )

间距缩放系数>sfx ( 1.0 ) ; sfy ( 1.0 ) ; sfz ( 4/7 ) 间距缩放参考点>User ( 25, 0, -30 ) ;选择类型>用户选择? 查看分析结果

查看变形图

首先查看变形图。DXZ=22DZ DX +。

(25,0,-15)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25,0,-30)

结果 / 位移 / 位移形状

节点号 (关)

荷载工况/荷载组合>ST: 均布荷载 ; 成分>DXZ

显示类型>变形前(开) ?

可以看出拱的高度越低,挠度就越大。这说明对相同构件的拱结构来说,它的拱高度越小刚度也越小。

图 3.15 均布荷载产生的变形图

查看轴力

查看均布荷载产生的轴力。

拱的高度越低,在主梁和拱肋发生的轴力越大。

结果 / 内力 /

梁单元内力图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荷载工况/荷载组合> ST: 均布荷载 ; 内力 > Fx

显示选择> 5 点 ; 线涂色

显示类型 > 等值线 (开) ?

图 3.16 均布荷载产生的轴力图

查看弯矩

查看均布荷载产生的弯矩。

拱的高度越低对主梁和拱肋作用的弯矩的绝对值越大,拱肋和主梁交接处的弯矩减少。

结果 / 内力 / 梁单元内力图

荷载工况/荷载组合>ST: 均布荷载 ; 内力>My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显示选择> 5 点 ; 线涂色

显示类型 > 等值线 (开) ?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图 3.17 均布荷载产生的弯矩图

系统工程模板

1、①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②系统的环境及输入、输出。O3系统的结构(框图表示)。①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环境的关系。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说明系统的一般属性的含义,并据此归纳出若干系统思想或观点。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性,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要素的 机能、要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要服从系统整体的目的和功能,在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展开各要 素及相互之间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总和形成了系统整体的有机行为。 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 具有互动关系。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 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系统必须首先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使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比如:从综合系统的整体性和目的性,可归纳出整体最优的思想。 3、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大规模复杂系统。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O 1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多 样,由此而带来的多重目标间经常会出现相互消长或冲突的关系。◎系统通常由多维且不同 质的要素所构成。③一般为人机系统,而人及其组织或群体表现出固有的复杂性。④由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形成的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 4、系统工程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运行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 方法论、方法与技术的总称,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它是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根 据总体协调的需要,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由于系统工程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信息,并着重为决策服务,“软科学”。系统工程学是以大规模复杂系统问题为研究对象,在运筹学、系统理论、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5、系统工程方法解决问题时,系统工程工作的前提:需要确立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目的:总体最优及平衡协调的观点;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手段:综合运用方法与技术的观点; 系统工程有效性的保障:问题导向和反馈控制的观点。 6、系统工程方法具有下列比较明显的特点及相应的要求:①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容;O 2多领域、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集成;③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③需要各有关方面(人员、组织等)的协作。 第二章 1、什么是霍尔三维结构?它有何特点? 时间维X轴: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分析或研制阶段;运筹或生产阶段;系统实施或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Y轴:摆明问题;系统设计;系统综合;模型化;最优化;决策;实施计划。知识维或专业维Z轴 特点:研究方法上的整体性(三维)、技术应用上的综合性(知识维)、组织管理上的科学性(时间维和逻辑维)、系统工程工作的问题导向性(逻辑维) 2、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有何异同点? 切克兰德方法论:①认识问题02根底定义O建立概念模型O4比较及探寻o5选择O设计和实施 ①评估和反馈。核心是“比较”与“探寻”。 异同点:

MIDAS例题---连续梁教学内容

4×30m连续梁结构分析 对4*30m结构进行分析的第一步工作是对结构进行分析,确定结构的有限元离散,确定各项参数和结构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模和结构计算。 建立斜连续梁结构模型的详细步骤如下。 1. 设定建模环境 2. 设置结构类型 3. 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值 4. 建立结构梁单元模型 5. 定义结构组 6. 定义边界组 7.定义荷载组 8.定义移动荷载 9. 定义施工阶段 10. 运行结构分析 11. 查看结果 12.psc设计 13. 取一个单元做横向分析

概要: 在城市桥梁建设由于受到地形、美观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连续梁结构成为其中应用的最多的桥梁形式。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连续梁结构也变得越来越轻盈,更能满足城市对桥梁的景观要求。 本文中的例子采用一座4×30m的连续梁结构(如图1所示)。 1、桥梁基本数据 桥梁跨径布置:4×30m=120; 桥梁宽度:0.25m(栏杆)+2.5m(人行道)+15.0m(机动车道)+2.5m(人行道)+0.25(栏杆)=20.5m; 主梁高度:1.6m;支座处实体段为1.8m; 行车道数:双向四车道+2人行道 桥梁横坡:机动车道向外1.5%,人行道向内1.5%; 施工方法:满堂支架施工; 图1 1/2全桥立面图和1.6m标准断面

2、主要材料及其参数 2.1 混凝土各项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2.2低松弛钢绞线(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构件) 直径:15.24mm 弹性模量:195000 MPa 标准强度:1860 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1260 MPa 抗压强度设计值: 390 MPa 张拉控制应力:1395 MPa 热膨胀系数:0.000012 2.3普通钢筋 采用R235、HRB335钢筋,直径:8~32mm 弹性模量:R235 210000 MPa / HRB335 200000 MPa 标准强度:R235 235 MPa / HRB335 335 MPa 热膨胀系数:0.000012 3、设计荷载取值: 3.1恒载: 一期恒载包括主梁材料重量,混凝土容重取25 KN/m 3。 二期恒载:人行道、护栏及桥面铺装等(该桥梁上不通过电信管道、水管等)。 其中: 桥面铺装:采用10cm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沥青混凝土安每立方24kN计算,则计算铺装宽度为15m,桥面每米铺装沥青混凝土重量为:0.16×24×15=57.6kN/m;

midas荷载组合与桥博的对应关系

m i d a s荷载组合与桥博 的对应关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相信在用桥博做了桥梁计算之后,再用midas计算,刚开始会遇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m i d a s里面的荷载组合跟桥博是如何对应的? 说实话,对于初学者来说,midas的前处理(建模阶段)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容易的,但是后处理(结果分析)阶段跟桥博相比就显的有些无从下手了。毕竟两个计算软件是不同的国家开发的。 桥博作为我们国内最优秀的桥梁专业类的计算软件,比较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而且做起直线桥、一般的杆系桥很快捷。而midas这个韩国人开发的软件,里面多多少少总有些地方我们不是很习惯。这两个软件都是很好的软件,对我们的桥梁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当然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各有千秋。 下面我就荷载组合这个问题来说明一下他们的区别与联系。 一、桥博荷载组合 a.桥博里面常用的荷载组合有: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Ⅰ:基本组合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Ⅰ:长期效应组合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Ⅱ:短期效应组合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Ⅲ:标准值组合 相应荷载组合的基本定义可以查看规范JTG D60-2004第4.1.6 b.桥博里面荷载组合的应用: 1、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查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强度验算结果;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宽度验算: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裂缝验算结果; ?构件的各种应力可供参考,建议用户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压应力应有所控制; 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查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强度验算结果;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 ?法向压应力: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I应力验算结果;(最大压应力验算结果) ?法向拉应力(抗裂性): 全预应力构件: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应力验算结果; (最大拉应力验算结果) 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 ?长期效应组合: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应力验算结果;(最大拉应力验算结果) ?短期效应组合: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应力验算结果;(最大拉应力验算结果) ?主压应力: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I应力验算结果;(最大主压应力验算结果) ?主拉应力: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应力验算结果;(最大主拉应力验算结果)

系统功能说明书实用模板

VMS运营手册 维拉度假软件开发部 2017年11月21日 1. 编写目的 软件项目系统功能说明书是项目开发中必须提供的文档,本文档为规农金业务系统项目开发工作中系统功能说明书模板,目的是为了确立项目开发围基线,为业务部门或项目提出部门验收系统功能工作提供依据,为后续系统设计、开发阶段提供指导与参考。

2. 项目描述 2.1 项目背景 描述本项目产生的背景,包括: 因业务发展的需要; 因国家法律法规、金融政策等变化的需要; 因银行自身部管理的需要; 其他 2.2 项目名称 描述需要开发的项目名称。 例:XXXX业务管理系统。 2.3 使用单位 项目投入使用后,允许使用此项目模块功能的使用单位。包括行社业务管理部门、营业网点等; 2.4 预期读者 本文档预计的阅读者,包括: 业务需求提出者; 项目管理人员; 第三方及合作公司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 应用软件维护人员; 项目测试人员; 其他经允许阅读此文档的人员。 2.5 总体需求 描述项目实际运行时的总体需求;

使用的网络协议; 网络结构图; 使用者模式(B/S、C/S)等; 开发者应在充分分析业务需求的基础上,选择采用合理的架构。 本模板中没有规定开发者采用何种具体的软件工程开发方法,开发者可根据项目具体特点、自身擅长来选择采用面向过程的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或面向数据的方法。 3. 功能需求 3.1 业务子功能 该部分在整个项目系统中的子功能名称,描述项目下的子功能模块。如XXX业务系统下的用户管理功能、业务处理功能、查询统计、特殊交易等 3.2 XX功能—WEB方式 业务要求及规则 说明本功能的业务要求及业务规则,如: 何种情况下才能操作此功能; 是否允许多次或重复提交; 输入字段中某字段与另外一个字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功能描述 描述本功能所要完成的具体业务功能。

MIDAS—GEN施工阶段分析例题

例题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分析 2 例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分析 概要 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施工阶段分析功能。真实模拟建筑物的实际建造过 程,同时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材料的时间依存特性(收缩徐变和抗压强度的 变化)。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 1.简要 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3.利用建模助手建立梁框架 4.使用节点单元及层进行建模 5.定义边界条件 6.输入各种荷载 7.定义结构类型 8.运行分析 9.查看结果 10.配筋设计

例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分析 3 1.简要 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施工阶段分析功能。(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 例题模型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基本数据如下: 轴网尺寸:见平面图 主梁: 250x450,250x500 次梁: 250x400 连梁: 250x1000 混凝土: C30 剪力墙: 250 层高: 一层:4.5m 二~六层 :3.0m 设防烈度:7o(0.10g ) 场地: Ⅱ类 图1 结构平面图

例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震分析及设计 1

例题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 例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 概要 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反应谱分析功能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 1.简要 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3.利用建模助手建立梁框架 4.建立框架柱及剪力墙 5.楼层复制及生成层数据文件 6.定义边界条件 7.输入楼面及梁单元荷载 8.输入反应谱分析数据 9.定义结构类型 10.定义质量 11.运行分析 12.荷载组合 13.查看结果 14.配筋设计 2

MIDAS的PSC设计验算说明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2007年5月

MIDAS/Civil PSC设计验算功能说明 一.程序给出的验算结果 (2) 二. 程序验算结果说明及与规范中相应条文的对应关系 (2) 1、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对应规范7.2.7,7.2.8) (2) 2、受拉区钢筋拉应力验算:(对应规范6.1.3~6.1.4,7.1.3~7.1.5) (3) 3、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对应规范6.3.1(第1条)和规范6.3.2) (3) 4、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对应规范6.3.1(第2条)和规范6.3.3) (4) 5、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对应规范6.1.5,6.1.6,7.1.3~7.1.5) (4) 6、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对应规范7.1.3~7.1.6) (4) 7、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对应规范6.4.2~6.4.4) (4) 8、普通钢筋估算:(对应规范5.2.2~5.2.5) (5) 9、预应力钢筋量估算: (5) 10、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应规范5.2.2~5.2.5) (5) 11、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对应规范5.2.6~5.2.11) (6) 12、使用阶段抗扭验算:(对应规范5.5.1~5.5.6) (6) 三、PSC设计验算时错误信息说明 (7) 四、PSC设计其它相关说明 (7)

MIDAS/Civil PSC设计验算功能说明 一.程序给出的验算结果 程序一共给出了12项验算结果,如下所列。根据“PSC设计参数”中“截面设计内力” 和“构件类型”选定的内容的不同,给出的具体验算结果是不同的,详见表1。 1)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2)受拉区钢筋的拉应力验算 3)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4)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5)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6)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7)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 8)普通钢筋量估算* 9)预应力钢筋量估算* 10)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11)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12)使用阶段抗扭验算 不同的“PSC设计参数”对应的验算结果 项目二维二维+扭矩三维 全预应力不提供第7)、8)、12)项验算不提供第7)、8)项验算不提供第7) 、8)项验算部分预应力 不提供第7)、12)项验算不提供第7)项验算不提供第7)项验算A类 部分预应力 不提供第3)、12)项验算不提供第3)项验算不提供第3)项验算B类 二. 程序验算结果说明及与规范中相应条文的对应关系 1、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对应规范7.2.7,7.2.8) -进行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时,由预加力和荷载产生的法向应力可分别按照规范第6.1.5条和第7.1.3条进行计算。此时,预应力钢筋应扣除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 失,荷载采用施工荷载,截面性质按本规范第6.1.4条的规定采用。对计算结果的叠 加要满足规范第7.2.8条的规定。 -最大、最小分别代表施工阶段在相应截面产生的正截面混凝土法向压应力和正截面混凝土法向拉应力。 -设计结果表格中最大/最小分别表示的是混凝土最大压应力/混凝土最大拉应力,同

Midas GTS操作例题列表

GTS操作例题列表: 基础例题 1 二维平行隧道施工阶段分析 2 三维隧道施工阶段分析 3 三维连接隧道施工阶段分析 4 二维路堤施工阶段分析 5 三维基坑开挖阶段地下水渗流分析 6 铁路移动荷载分析 7 三维基坑支护施工阶段分析 8 桥台基础施工阶段分析 9 二维衬砌分析 高级例题 10 地铁施工阶段分析 11 铁路隧道Y型连接段施工阶段分析 12 城市交叠隧道施工阶段分析 实际工程列表 1 公路隧道-断层带区段 2 公路隧道-断层带区段 3 公路隧道-洞门_端差 4 公路隧道-洞门_无端差 5 公路隧道-曲线隧道 6 公路隧道-三维并行隧道 7 公路隧道-避难所 8 公路隧道-河谷区段 9 公路隧道-联拱隧道 10 护岸结构-防浪堤连接区段 11 护岸结构-护岸墙连接区段 12 铁路隧道-横穿上部公路隧道 13 地铁隧道-管棚支护导坑法隧道 14 基础-桥台基础 15 其他隧道-U形隧道 16 土坝 17 堆石坝 验证例题列表 1 无限弹性体上的圆孔 2 无限弹性体上的球腔 3 横观同性无限弹性体上的圆孔 4 莫尔-库伦无限体上的圆孔 5 各向不同应力作用下无限弹性体上的直线圆形隧道 6 弹性地基上的条形基础 7 条形荷载作用下的弹性Gibson地基

8 弹性半无限体上的圆形基础 9 莫尔-库伦地基上的条形和圆形基础 10 条形基础承载力(粘聚力随深度变化) 11 屈雷斯卡地基上的正方形基础 12 冲切问题中的塑性流动 13 剑桥粘土和修正剑桥粘土模型的三轴试验 14 基坑支护 15 倾斜面上的隧道挖掘 16 [稳定流] 三角形土坝 17 [稳定流] 限制水流的截水墙 18 [稳定流] 坝基截流 19 [稳态] 水库粘土层 20 [稳态] 无侧限大坝渗流 21 [稳定流] 倾斜渗透 22 [稳定流] 大坝竖直面(Muskat问题) 23 [稳定流] 向河堤无侧限流动 24 [稳定流] 隧道渗流问题 25 [非稳定流] 水井径向流 26 [非稳定流] 固结分析 27 [非稳定流] 水库蓄水分析 28 [非稳定流] 水位骤降分析 29 [固结] Cryer’s问题 30 [固结] 饱和土固结分析

(整理)midas荷载组合与桥博的对应关系.

相信在用桥博做了桥梁计算之后,再用midas计算,刚开始会遇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midas里面的荷载组合跟桥博是如何对应的? 说实话,对于初学者来说,midas的前处理(建模阶段)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容易的,但是后处理(结果分析)阶段跟桥博相比就显的有些无从下手了。毕竟两个计算软件是不同的国家开发的。 桥博作为我们国内最优秀的桥梁专业类的计算软件,比较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而且做起直线桥、一般的杆系桥很快捷。而midas这个韩国人开发的软件,里面多多少少总有些地方我们不是很习惯。这两个软件都是很好的软件,对我们的桥梁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当然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各有千秋。 下面我就荷载组合这个问题来说明一下他们的区别与联系。 一、桥博荷载组合 a.桥博里面常用的荷载组合有: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Ⅰ:基本组合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Ⅰ:长期效应组合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Ⅱ:短期效应组合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Ⅲ:标准值组合 相应荷载组合的基本定义可以查看规范JTG D60-2004第 4.1.6条~第 4.1.7条的相关规定。 b.桥博里面荷载组合的应用: 1、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查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强度验算结果;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宽度验算: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裂缝验算结果; ?构件的各种应力可供参考,建议用户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压应力应有所控制; 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查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强度验算结果;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 法向压应力: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I应力验算结果; (最大压应力验算结果) 法向拉应力(抗裂性): 全预应力构件: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应力验算结果;(最大拉应力验算结果) 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 ?长期效应组合: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应力验算 结果;(最大拉应力验算结果) ?短期效应组合: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应力验 算结果;(最大拉应力验算结果) 主压应力: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I应力验算结果;(最大主压应力验算结果) 主拉应力: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应力验算结果;(最

软件系统开发需求分析-模板

软件系统开发需求分析模板 1. 引言 编写目的 本系统的开发目的在于更好的管理和经营酒店餐饮行业。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酒店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有关的开发人员。 项目背景 本项目的名称:酒店管理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酒店餐饮行业的队伍在全国范围(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不断壮大,从事酒店餐饮行业的单位之间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各酒店餐饮单位都在尽量定制或购买各项业务的应用软件,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经营 和管理。为了让酒店更好的经营,我们组织开发了本软件。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及开发者是酒店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小组,主要是面向酒店餐饮服务行业。 定义 酒店管理系统是帮助酒店自身管理和服务酒店客户的软件。 % 参考资料 ①《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孙涌等编著 ②《Delphi住宿餐饮管理系统开发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 刘敬严东明马刚编著 ③《软件需求说明书(GB856T——88).doc》 ④《iso标准之需求分析说明书.doc》 2.任务概述 目标 开发本软件是为了服务酒店,使得酒店更好的经营。适用于一些大中型酒店,主

要用于就餐管理和住宿管理。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不过功能还可以增加,完成后可以升级以增加功能和完善系统。 用户的特点 } 使用本软件要求用户熟悉Windows 操作,并且有一定的软件操作基础。预计本软件将会在一些大中型酒店中得到广泛使用。 假定和约束 本软件由我们小组六个人共同开发,几乎不要经费,开发期限一个月左右。3.需求规定 对功能的规定 ①系统帐号管理 第一次用一个管理员账号(系统给定)登陆,登陆成功后,可以设置其他用户,包括密码、权限等。 ②就餐管理 为就餐客户查询并分配餐桌,纪录客户用餐情况并结帐。 ③住宿管理 、 为住宿客户查询并分配房间,纪录客户住宿情况并结帐。 对性能的规定 精度 本软件主要用于管理,不是科学计算,要求计算的精度不是很苛刻。所以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不是很高,用于计算的数用浮点数就可以了。 时间特性要求 本软件运行的响应时间要求不超过1~2秒,基本能实现。 灵活性

midas Civil Designer 连续梁-弯桥-跟随例题

Civil Designer 连续梁-弯桥-跟随例题 2014年4月23日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一、CDN模型及分析结果导入 (1) 二、定义构件 (1) 三、项目设计 (2) 四、查看结果 (3) 五、结果调整—调束 (4) 六、结果调整—调筋 (6) 七、柱的设计 (8) 八、更新模型数据至Civil (9)

一、CDN模型及分析结果导入 1.运行midas Civil,打开模型“连续梁-弯桥-演示”,点击运行分析(点或者按F5键); 2.点击主菜单PSC(设计)>CDN>创建新项目(或点击创建新项目并执行设计); 3.在CDN中,点击模型>保存,将模型保存以“连续梁-弯桥-演示”保存; Tips:也可以通过Civil>导出模型和分析结果文件导出模型文件*.mct以及分析结果文件*.mrb后,打开midas CDN软件,模型>导入>导入Civil模型和结果文件(*.mct,*.mrb)。 二、定义构件 1.点击主菜单模型>自动,选择目标点击全部选择,勾选名称,可以自定义构件的名 称,验算位置选择各段,点击确认;(也可以手动定义构件,点击模型>手动,手动选择单元进行构件定义,并定义该构件的名称以及类型,点击确认;或者根据构件

的类型进行构件定义,点击模型>类型,选择目标以及类型(梁、柱、基础、任意),点击确认;) Tips:定义构件可以选择三种方式:自动、手动、类型,定义好构件之后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对已定义好的构件进行重新定义,在左侧工作树中显示定义完成的构件,可勾选是否显示或修改构件名称、类型等等,同时模型以定义完成的构件模式显示。 三、项目设计 1.点击主菜单RC/PSC设计>设置,设置“设计参数”“验算选项”,验算选项部分勾选全选,该菜单整合了RC和PSC设计参数,以及按规范要求的验算选项; 2.点击RC/PSC设计>生成,将Civil中的荷载组合完全导入至CDN中,同时,按承载能力、正常使用、弹性阶段优化荷载组合分类;(如未导入荷载组合,亦可点击自动生成,选择设计规范,自动生成荷载组合) 3.点击RC/PSC设计>运行,选择目标完成设计; Tips:在初次设计时,也可以进行“一键设计”,无需定义构件,默认按每个单元即是一个构件进行快速设计,直接点击“RC/PSC>运行”即可;如果需要修改构件的设计参数,点击RC/PSC设计>参数。

Midas:荷载工况与荷载组合-2015-04-21

Midas:荷载工况与荷载组合 荷载工况的荷载安全系数(荷载分项系数)(荷载组合系数):当分析桥梁结构时,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当汽车荷载效应占总荷载效应5%及以上时,荷载安全系数应提高5%;当汽车荷载效应占总荷载效应33%及以上时,荷载安全系数应提高3%;当汽车荷载效应占总荷载效应50%及以上时,荷载安全系数不再提高。目前按规范自动生成的荷载组合没有考虑提高的荷载安全系数,用户应根据需要将其进行相应调整。 施工阶段荷载工况:该项只有定义了施工阶段时才处于激活状态。 ST:只用定义为非施工阶段荷载类型的工况生成荷载组合。 CS:只用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类型的工况生成荷载组合。 ST+CS:同时考虑施工阶段中的荷载效应和使用阶段的荷载效应自动生成荷载组合。在此应注意的是在施工阶段中激活和钝化的荷载,在荷载工况定义中一定要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类型。 2.在施工阶段分析后,程序会自动生成一个Postcs阶段以及下列荷载工况:(Postcs阶段的模型和边界为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定义的“最终施工阶段”的模型,荷载为该最终施工阶段上的荷载和在“基本”阶段上定义的没有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类型的所有其他荷载)。 恒荷载(CS):除预应力、收缩和徐变之外,在各施工阶段激活和钝化的所有荷载均保存在该工况下。 施工荷载(CS):当要查看恒荷载(CS)中的某个荷载的效应时,可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的“从施工阶段分析结果:恒荷载(CS)工况中分离出荷载工况(施工荷载(CS))”中将该工况分离出来,分离出的工况效应将保存在施工荷载(CS)工况中。 合计(CS): 具有实际意义的效应的合计结果。在查看各种效应(反力、位移、内力、应力)时,在荷载工况/组合列表框中,在“合计(CS)”上面的工况均为有意义的工况效应,在“合计(CS)”下面的工况均为无意义的工况效应。

请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模板

请假管理系统需求 分析 年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 引言 对软件需求的完全理解, 这是对于软件开发工作是否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求说明的任务是发现、规范软件开发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能见度, 便于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 便于采用工程方法开发软件, 提高软件的质量, 便于开发人员、维护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协作并作为工作成果的原始依据, 而且向用户传递软件的功能、性能的需求, 使其能够判断该软件是否与自己的需求有关。

1.1 目的 1.1.1 为开发小组成员、客户之间提供共同的协议而创立的基础。对企业年假管理软件功能的实现作系统性描述。让客户指出我们的不足, 进一步了解客户的需求。 1.1.2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开发小组成员及HR 。该说明能让HR 更好地了解该系统, 减少彼此之间交流的困难和开发中因为需求不明确而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 1.2 背景 项目名称: 年假管理系统 用户: HR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根据企业对年假管理系统的要求, 制定企业年假管理系统目标如下 a: 操作简单方便、界面简洁美观 b: 系统管理员在查看员工信息时, 能够对当前员工的年假和考勤等情况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c: 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数据查询 d: 按照指定的条件对员工进行统计 e: 能够将员工信息插入到Excel 表格中 f: 实现数据库的备份、还原及清空操作

g: 要有较好的权限管理 h: 能够在当前运行的系统中重新进行登录i: 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2.2 系统运行环境 3. 需求规定 3.1 对功能的规定

3.1.1 系统总体功能及模块 1.记录公司内部人员基本档案信息, 提供便捷的查询功能。 2.管理公司员工的年假信息、考勤信息。 3.有效管理员工的考勤和年假信息, 实现对员工年假的修改删除, 查询等工作。 4.减少人工的参与, 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 降低管理成本同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利用性。 5.有效地完成企业的年假管理工作。 3.2 系统总功能模块: 录用模块分为人员就职登记模块和统计就职人员模块员工就职等级模块的功能是登记就职人员名单, 给每个就职人员一 3.2 工录用模块

系统需求分析模板

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本章主要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首先介绍了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概念,并列出系统功能需求,再从系统各功能模块作分析,得出其详细需求分析,最后本章讲述了系统业务流程,主要包括销售管理、企业采购和企业库存数据流程图等流程分析。 3.1 现代物流管理系统 物流的信息化管理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日益为从业者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商所重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的产值己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的部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对此行业的贡献不容忽视,所以中国要成为东亚乃至环亚太地区的物流中心,构筑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也是重中之重。 物流的信息管理就是对物流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利用的过程。也就是将物流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产生传播到利用的过程。同时对涉及物流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包括人员、技术、工具等进行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信息的有效管理就是强调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集成性、共享性。所以在信息的收集、整理中要避免信息的缺损、失真和失效,要强化物流信息活动过程的组织和控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加强交流,信息只有经过传递交流才会产生价值,所以要有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以利于形成信息积累和优势转化。 物流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物流作业的自动化,通过条码和数控工具、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管理工具与方法,可以大大的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同时可以实现三流的统一,就是说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可以及时集成的反映到工作人员的眼前,做到心中有数,办事有力。 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其需求预测、原材料采购和运输环节通常叫做进向物流,原材料在工厂内部工序间的流通环节叫做生产物流,而配送与客户服务环节叫做出向物流。物流管理的关键则是系统管理从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以保证在最低的存货条件下,物料畅通的买进、运入、加工、运出并交付到客户手中。其业务流程如下图

CMS系统功能分析初步

CMS 系统功能分析 一、 实现快速安装部署 能通过安装程序在客户的服务器上实现快速的安装部署。通过向导式的提示操作或者采用配安装配置文件对服务器环境和部署参数进行填写和调整安装程序就能把CMS 系统部署至客户提供的服务器上,其中的数据库采用SQL 文件导入方式执行。 二、 信息模型的定义及管理 1) 概述CMS 的定位及信息模型与功能模块的关系 各种功能模块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和管理功能,可以被网站的后台集成。而对于网站的前台只对这些模块抽象的信息模型进行管理配置。这也是对目前这个版本CMS 的一个定义,前台是不带业务功能的信息类网站,CMS 是对内容信息的一个管理而不是portal 。 2) 信息模型与网站页面的关系 每一个业务模块在需要被网站使用时都是通过注册过的信息模型来获取数据和相关的配置操作,因此在页面配置时需要使用的信息模型都需要首先被注册进入网站系统中。我们在 网站管理员

CMS 中应该对于常用的信息模型进行默认注册系统初始化部署完成后就拥有配置出基本信息网站的能力。 信息模型由以上这些主要要素构成,一般来说信息模型分为内容模式和列表模式两种分别代表获取某一条信息的详细数据和一个类信息的列表信息。对数据源中涉及的相关字段进行分类后在配置一个具体页面时所做的选择其规则就来源于此。 信息模型带有自己的默认模版包,在后期页面配置时对于某个模版可以对应信息模型的某个模板的特例,但是如果用户没有配置模板的话系统会调用信息模型的默认模版。 当配置一个页面的时候在模版中设定相关的信息区域,对信息区域进行配置的时候一个信息区域可以选择一个信息模型,并且根据信息模型的注册信息能生成出相应的显示控制参数的配置界面。 网站管理员

midas反应谱分析

反应谱分析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简要 (1) 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2) 定义材料 (2) 定义截面 (3) 建立结构模型 (4) 主梁及横向联系梁模型 (4) 输入横向联系梁 (5) 输入桥墩 (5) 刚性连接 (7) 建立桥墩和系梁 (9) 输入边界条件 (10) 输入支座的边界条件 (10) 刚性连接 (11) 输入横向联系梁的梁端刚域 (12) 输入桥台的边界条件 (13) 输入二期恒载 (14) 输入质量 (15) 输入反应谱数据 (17) 输入反应谱函数 (17) 输入反应谱荷载工况 (18) 运行结构分析 (19) 查看结果 (20) 荷载组合 (20) 查看振型形状和频率 (21) 查看桥墩的支座反力 (24)

简要 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CIVIL的反应谱分析功能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 例题模型使用的是简化了的钢箱型桥梁模型,由主梁、横向联系梁和桥墩构成。桥台部分由于刚度很大,不另外建立模型只输入边界条件;基 础部分假设完全固定,也只按边界条件来定义。 下面是桥梁的一些基本数据。 跨 径:45 m + 50 m + 45 m = 140 m 桥 宽:11.4 m 主梁形式:钢箱梁 钢 材:GB(S) Grade3(主梁) 混 凝 土:GB_Civil(RC) 30(桥墩) 图1. 桥梁剖面图[单位: mm]

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开新文件(新项目),以‘Response.mcb’为名保存(保存)。 文件 / 新项目t 文件 / 保存( Response ) 将单位体系设定为kN(力), m(长度)。 工具 / 单位体系 长度>m ; 力>kN ? 定义材料 分别输入主梁和桥墩的材料数据。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材料 材料号(1); 类型>S钢材 规范>GB(S); 数据库>Grade3 ? 材料号(2); 类型>混凝土 规范>GB-Civil(RC) ; 数据库>30 ? 图2. 定义材料

MIDAS弹簧单元例题

7. 弹簧分析 概述 在本例题比较和验算结构的支承条件和弹簧刚度不同时产生的结构的反力、位移和内力。 弹簧连接 图 7.1 分析模型 材料 钢材 : Grade3 弹性模量(E) : 2.1 x 106 kgf/cm2 截面 截面面积(Area) : 1.0 x 10-2 m2 截面惯性矩(I yy) : 8.333 x 10-6 m2 荷载 节点集中荷载: 10.0 tonf 弹簧系数

区分k1 (tonf·m/radian) k2 (tonf/m) k3 (tonf/m)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100,000 10 100,000 1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设定基本环境 打开新文件以‘Support.mgb’为名保存。定义单位体系为‘m’和‘tonf’。 文件 / 新文件 文件 / 保存( Support ) 工具/ 单位体系 长度> m ; 力 > tonf? 图 7.2 设定单位体系 设定结构类型为X-Z平面。 模型 / 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X-Z 平面?

定义材料以及截面 选择材料为钢材Grade3(GB(S))。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材料 类型> 钢材 规范>GB(S) ; 数据库 > Grade3?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截面 数值 截面号( 1 ) ; 名称( 截面) 截面特性值 > 面积( 0.01 ) ; Iyy ( 8.333e-6 )? 图 7.3 定义材料图 7.4 定义截面

建立节点和截面 为建立模型 1的梁单元,先输入节点。 正面, 捕捉点 (关), 捕捉轴线 (关) 捕捉节点 (开), 捕捉单元 (开), 自动对齐(开) 模型 / 节点 / 建立节点 坐标 ( x, y, z ) ( 0, 0, 0 ) 图 7.5 建立节点

Midas civil荷载组合详解

主要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编制。在结果>荷载组合对话框中选择“自动生成”功能。 a. 在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中定义移动荷载时,下面组合中的符号L 用ML 代替。b. 反应谱荷载工况的简称为ESP c. 在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中,将人群荷载按移动荷载定义,并在移动荷载工况中将其与其它汽车荷载子荷载工况进行组合时(在移动荷载工况中选择“组合”),在定义人群荷载子荷载工况时,系数应取0.8(根据通用规范 4.1.6 条第 1 项)。为了考虑人群荷载单独作用的情况(系数1.0 的情况),需要另外单独定义一个人群荷载移动工况。 d. 下面组合中考虑了可变荷载作用的不同时组合(JTG D60-2004 中表4.1.5) e. 不考虑汽车荷载的恒荷载+其他可变荷载的组合及组合值系数需用户另外添加(规范无规定)。 f. 永久荷载中既有对结构承载能力不利,又有对结构的承载能力有利的永久荷载时,需要用户另外添加组合或修改“永久荷载对结构的承载能力有利组合”中的系数。g. 在荷载组合自动生成对话框中选择“考虑弯桥制动力”时,当汽车制动力与离心力同时出现在荷载组合中时,制动力荷载的组合系数自动乘以0.7 的系数。 h. 程序会自动生成各状态组合的包络组合。i. 钢结构的组合依然沿用旧规范。j. 当有移动荷载作用时,在设计中实际采用的组合会更多(对每个荷载组合都会对弯矩最大时、剪力最大时、轴力最大时的情况进行验算)。k. 在荷载>静

力荷载工况中定义荷载名称,但没有具体定义荷载值时,荷载组合的自动生成功能将不包含该荷载工况名称。l. 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荷载组合在荷载组合的“混凝土”中定义。a) 永久荷载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不利(120 个) 恒荷载组合(1 个): 1.2*D+1.2*PS+1.2*EV+1.4*EH+1.0*(SH+CR)+1.0*B+0. 5*STL 永久荷载+1 个可变作用(8 个): 1.2*D+1.2*PS+1.2*EV+1.4*EH+1.0*(SH+CR)+1.0*B+0. 5*STL +1.4*(L+IL+CF) 1.2*D+1.2*PS+1.2*EV+1.4*EH+1.0*(SH+CR)+1.0*B+0. 5*STL +1.4*LS 1.2*D+1.2*PS+1.2*EV+1.4*EH+1.0*(SH+CR)+1.0*B+0. 5*STL +1.4*CRL 1.2*D+1.2*PS+1.2*EV+1.4*EH+1.0*(SH+CR)+1.0*B+0. 5*STL +1.1*W 1.2*D+1.2*PS+1.2*EV+1.4*EH+1.0*(SH+CR)+1.0*B+0. 5*STL +1.4*SF 1.2*D+1.2*PS+1.2*EV+1.4*EH+1.0*(SH+CR)+1.0*B+0. 5*STL +1.4*IP 1.2*D+1.2*PS+1.2*EV+1.4*EH+1.0*(SH+CR)+1.0*B+0. 5*STL +1.4*(T+TPG) 1.2*D+1.2*PS+1.2*EV+1.4*EH+1.0*(SH+CR)+1.0*B+0.

软件工程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模板精

需求分析说明书 团队名称: 组员1学号: 组员1姓名: 组员2学号: 组员2姓名: 组员3学号: 组员3姓名: 组员4学号: 组员4姓名: 日期: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详细描述任务管理系统的需求,表述的需求信息要求明确、无二义性。开发方与软件使用者充分沟通需求,最终形成此文档。此文档是后续软件开发的依据。 1.2 背景 任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南京工程学院与康尼电气新技术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项目,项目由康尼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提出,由南京工程学院承担开发任务。 1.3 定义和缩略语

本文使用了表 1.1所显示的面向用户的术语、定义,包括通用词语在本文档中的专用解释。 表 1.2所列为本文用到的缩略语。 1.4 参考资料 (列出所查阅的图书及网站 1.5 用户 任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目前用户为康尼公司电气事业部,电气事业部使用成功后可能会在康尼公司推广。 某餐厅餐饮管理系统的目前的用户为某餐厅。 2 任务概述 2.1目标 康尼公司电气事业部目前的任务主要有2类:常规工作任务和临时性工作任务。

针对临时任务布置信息很多时候是处于一种开放状态,缺少任务信息的修正、回馈、和统计分析。而日常职责规定的常规工作,虽然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文件固化下来并形成《常规工作计划表》作为一种制度来执行,也需要主管在百忙之中花很多时间去检查完成情况。 TIMS系统要求工作管理信息能够规范录入,任务信息流向可以选择,任务信息依据轻重排序,可以设定信息提醒,任务完成情况可以评估、任务完成情况依据选择项进行统计输出、工作量进行评估。 2.2 系统的特点 TIMS项目的需求主要由康尼公司电气事业部提出,因此本文档是与康尼公司电气事业部交互后形成的需求定义,系统的功能和使用特点优先满足康尼公司电气事业部的需求,若系统后续由于在康尼公司全面推广而引入的新需求,则不在本文档考虑范围之内。 2.3 假定和约束 本文档经双方确认后,开发方依据本文档进行下阶段工作。若中途需求发生变更则康尼公司需及时告知开发方,若因康尼公司原因引入的需求变更造成开发 方工作量的大幅增加,具体解决方案双方另行协商。若需求变更引入的工作量不大,开发方应尽量配合。 4. 需求规定 4.1 组织架构 康尼公司电气事业部的组织架构如图4-1。

有关桥梁荷载组合的几个问题

有关桥梁荷载组合的几个问题 桥规021-892.2.1条中的荷载分类中有21类荷载6种荷载组合 桥规023-85(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中规定了承载能力极限状 ?种荷载组合 城市桥梁荷载标准CJJ77-98中的荷载分类中有19类荷载5种荷载组合 我的问题如下: 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时,土的重力及土侧压力、风力、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船只或漂流物地震力等在各荷载组合中的荷载安全系数是多少?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是否仅仅是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中的安全系数设为1.0且不考虑车辆冲击荷载? 钢结构的荷载组合方法是与钢筋混凝土相同且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中的安全系数设为1.0? 因为在做MIDAS/CIVIL时,准备自动生成中国规范规定的荷载组合供用户选择,请各位桥梁专家指教。。。谢谢。 1.土的重力及土侧压力等,有利为0.8,0.9,不利为1.1~1.4。 2.车辆冲击荷载为标准值。 3.钢结构设计为安全系数法。 钢结构不是用容许应力法? 土的重力及土侧压力的安全系数在规范的什么位置? 其它可变荷载的安全系数是怎么取的? 安全系数法就是容许应力法; 土压力为永久荷载,可参考桥规中关于恒载的规定;据我所知,详细的组合系数在混凝土规范中; 1.桥梁荷载组合时应尽可能反映各种荷载同时作用的可能性、合理性与逻辑性,并能体现临界荷载组合后的量级。JTJ021-89规定了21类荷载、6种荷载组合方式;CJJ77-98给出的荷载分类细节与JTJ021-89基本相同,只不过取消了平板挂车或履带车以及由它们引起的土的侧压力,相应的荷载组合也减少为5种。故以下对荷载组合及荷载分项系数确定的说明均以JTJ021-89为准。 2.这几种组合只说明组合要考虑的范围,其具体的组合内容,尚需由设计者自行按实际情况确定。其中组合Ⅰ、Ⅱ是主要组合(特殊要求除外),也就是说组合Ⅰ、Ⅱ是经常起控制作用的组合形式。 3.JTJ023-85第 4.1.2条规定了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uls)设计时,荷载组合及荷载安全系数采用时的规定。按照4.1.2-1,2,3公式及相关条文说明,我们可以归纳JTJ021-89中21类荷载和JTJ023-85公式4.1.2-1,2,3中4个参数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21类荷载的分项安全系数。 考虑到连续梁或其他超静定结构可能出现恒、活载内力异号的情况,为了取得最不利的内力组合,恒载应取减载时的“安全系数”,可按JTJ023-85公式4.1.2-4,5,6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