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次翻译高潮

四次翻译高潮

四次翻译高潮
四次翻译高潮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

葛薇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1)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r

Translation Climaxes

Ge Wei

(Air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cience,

Xi’an, Shaanxi 710051)

摘要:我国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与之伴生的是翻译理论的同步发展。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是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我国的翻译理论是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翻译史

Abstract: There are four translation climaxes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are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developed from word-to-word translation to free translation, and then to creative translation by which the translator would combine with a variety of transl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Keywords: translation climax,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history

收稿日期:2012-03-10

作者简介:葛薇(1982-),女,陕西户县人,英语语言文学教研室,助教,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翻译的发展史,本质上其实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政治、文化、商贸相互交流融合的历史。我国的翻译可以上溯至公元67年,传至我国的佛经由于语言不通而出现了经文的讲解、翻译。由此至今的近2000年间,翻译也随着对外交流、对外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下面就让我们从四次影响较为深远的高峰期来对我国翻译理论发展史进行探讨。

第一次高峰期——唐宋及以前的佛经翻译

从东汉明帝派使者从天竺邀请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朝开始,我国的佛经翻译先后在东汉、东晋、南北朝、唐朝、北宋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历时1000多年,译经1690多部、6420余卷,形成了我国外来文化的巨大宝藏。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这一时期可以归结为直译到意译的过程。

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开始,佛经翻译从零散翻译进入了大规模翻译时期。安息人安世高及来自西域大月氏的支娄迦谶都是我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家。尽管他们所译的经书很少是全译本,翻译中问题也很多,但加速了佛教在社会普通群体中的传播。后人对安世高的译文的评价是“贵本不饰”,对支娄迦谶译文的评价是“审得本质,了不加饰”,表明他们的翻译提倡保持文学原意,属于初期的直译行为。在前秦王朝的官方支持下,僧人道安主持了我国最早的大型佛经译场,他提出翻译佛经时要竭力符合原文原意,“惟惧失实”,对直译的要求更加明确。由于这几个人的观点比较近似,后代的翻译家对他们的翻译原则给出了“重质朴,轻文饰”总结。

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译经僧人鸠摩罗什,他一生译经74部、384卷,最早提出

了如何表现原文的文体和语趣的重要问题,对翻译文学影响甚大。现代语言学家陈寅恪认为鸠摩罗什的译经艺术有三个特点,“一为删去原文繁重,二为不拘原文体制,三为变易原文”。唐代僧人玄奘开创了中国译经史上的新风格、新局面。他不仅留下了众多优秀的佛经翻译作品,同时还把老子的部分作品翻译成梵文,成为把汉文学推向国际的第一人。他的翻译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也就是说翻译时,既要力求忠实于原文,又要使译文通顺,使读者易于理解。这一原则直至今日仍有深刻地指导意义。

第二次高峰期——明末清初的东西互译

在这一历史时期,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王徵等人用西方科技著作的汉译与中国古代典籍的西译,无形之中推动了我国翻译历史上第二次高峰期的形成。这一阶段西方译作中最具盛名的,是明末翻译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1606年合译的《几何原本》。梁启超对此书之译,评价极高,称之为“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徐光启本人在《几何原本杂议》中,也反复强调“此书为用至广,在此时尤所急需”。后来,他又根据利玛窦口述翻译了《测量法义》,与西方教士熊三拔合译了《泰西水法》。由此可见,他的翻译思想有两大特点:一是求知,求真理,“裨益当世”;二是抓重点,抓“急需”。1631年,在《历书总目表》中,他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他的翻译思想:“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即只有通过翻译才能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新知识、新文化,只有掌握了新的知识,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进步。这一时期的科学翻译活动启动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第二次大接触。这一期间翻译的西方几何、测量、算学、农业、水利、机械及哲学等有关书籍,使得这些知识在民间得以及时传播,为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萌芽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第三次高峰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后的西学翻译

作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在我国翻译史的第三次高峰期中起着分水岭的作用。此前属于我国翻译理论自成体系的开创时期,林纾、马建忠、严复等翻译家贡献巨大。林纾主张译者应该在翻译中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上的相互交流,唯有如此,才能在翻译中注入译者的主观感情,更好地翻译出外国文学的韵味。他先后独立翻译或与人合译了包括《巴黎茶花女遗事》、《伊索寓言》、《黑奴吁天录》、《鲁滨孙飘流记》等170多部外国文学作品,使当时尚在闭关锁国的国人对世界文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既向“五四”运动输送了丰富营养,也为中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善译”是马建忠的翻译思想,他认为“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当相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声音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这段文字涉及了文法学、风格学、修辞学的表述,把翻译文学带入了一般性文化研究的范畴。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被誉为系统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他提出的“信、达、雅”三字理论,历时百年,仍为众多学者所推崇,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时期,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列主义和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该时期译作的典型特征是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从而使东西方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拥有了更多的读者。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扩大到了语言学、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范畴,为我国翻译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又先后涌现出了茅盾、林语堂、傅雷、金岳霖、钱钟书、陈西滢等一批声名显赫的翻译家。在《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一文中,茅盾非常明确地指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艺术色就是该作品的神韵……如果能不失这些特别的艺术色,便转译亦是可贵;如果失了,便从原文直接译出也没有什么可贵”。这是我国翻译理论历史上最早强调“神韵”观点的表述。傅雷翻译的作品强调“神似”,即“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认为“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要求“译文必须为纯粹的中文,无生硬拗口的毛病”。陈西滢则从美学的观点,提出了翻译提倡的三种最高境

界:“形似”、“意似”和“神似”,应该说,这在我国的翻译理论历史上,是具有一定的创见性的。这一时期译坛上涌现出的大量优秀的译者为我国译学理论的长足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次高峰期——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文学、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翻译佳作络绎不绝,无论是在规模、品质、数量、贡献方面,都当之无愧的树起了第四次翻译高峰的大旗。随着翻译实践的丰富,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以黄龙的《翻译学》一书出版为标志,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进入了百家争鸣、蓬勃推进的壮丽时期。

作为大陆唯一标明“翻译学”的专门著作,黄龙在《翻译学》中系统地提出了三位一体观、知行统一观、唯物辩证观等一系列客观而又独到的见解,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原则、对象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范畴。许渊冲在诗词翻译方面提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对诗歌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著名翻译家刘宓庆出版著作十余部,基本上囊括了中国现当代翻译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与此同时,张今、方梦之、刘重德、金堤等人也先后编著了《文学翻译原理》、《科技英语实用文体》、《文学翻译十讲》、《等效翻译探索》等,对科技、新闻、社科、公文和应用文等翻译的特点与技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涉及翻译的方方面面。

这个时期的翻译事业和译学研究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翻译工作者队伍空前壮大,涌现了一批新的译学研究者,国外新的翻译理论也纷纷介绍进来,为我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

从以上对我国翻译史上的四次高峰期的浅略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我国的翻译理论正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在“地球村”的今天,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正在趋于密切,中国必须了解全球,更多更广泛地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同时也渴望着被全球了解和认可,让自身优秀的理论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在此过程中,翻译的实用性愈发凸显出来。只有深入研究中国翻译发展历史,系统掌握翻译理论,才能不断地提高翻译的能力与水平,更好地开展翻译工作,这才是谋求更大的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8.

[3]王可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杨自俭.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杜承南.中国当代翻译百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历史文选试卷(最新整理)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上册A 卷) 一、填空(每空 1 分,本题共10 分) 1、甲骨文第一部著录性著作是清末刘锷的《铁云藏龟》, 第一部研究性著作是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2、《世本》内容有七部分,其中作篇记载了上古的技 术发明和礼乐初制,氏姓篇是先秦大小贵族的起源和宗支 分化状况的族谱。 3、《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宓宫,《国风》中的第一长 篇是七月。 4、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吴人韦昭作的《国语集》,近人徐元诰撰有国语集解。 5、《汉书》对《史记》的体例有所变更,将“书”改为 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二、解释下列史文中带点的字词(每个字词0.5 分,本题共10 分) 1、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通慈; 大 4 2、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叫鸣; 灭亡9 3、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修理; 足趾18 4、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国内退休的老臣; 38 5、晋师三日馆、谷,及葵酉而还。住下来休息; 吃楚国的粮食; 41 6、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羞辱; 步入正轨49 7、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抄小路; 借着 68 8、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快; 把.做成肉干 9、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编排; 起点,头绪; 104 10、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受苦于原因是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 分,本题共20 分) 1、一条完整卜辞的组成形式。 2、汉初传《诗》有哪四家。 3、越王勾践灭吴的具体措施。 4、《史记》三家注。 5、《诗经》的体例及内容。 四、标点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 分,本题共20 分) 1、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 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魏王使客将军 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

(完整版)西方翻译简史

第一章绪论 (一)翻译史发展 1.西方最早译作 广义上:约公元前3C,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利山大城翻译《旧约》,《七十二子希腊文本》;严格意义上:约公元前3C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2.西方翻译历史上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1)公元前4C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努力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到了公元前3C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2)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到公元4C达到《圣经》译成拉丁语的高潮,以哲罗姆与382和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3)早在9-10C,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4)14-16C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场思想和文学革命大运动。 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采用民众语言,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法国文学家阿米欧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不锈文学译作。 英诺斯译出《名人传》,查普曼译《伊利亚特》《奥德赛》,弗洛里欧译蒙田的《散文集》。 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英最伟大译著” 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地位巩固。 5)文艺复兴后,17C下—20C上半叶,仍涌现大量译作。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 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兴趣。 6)二次大战后以来翻译活动, 特点是:翻译范围扩大;翻译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 主要体现在: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 打破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成为新时期翻译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 1.西方最早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首次把翻译区分为“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两种基本方法,并因此开拓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 在古代:西塞罗的“直译”和“意译”;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 奥古斯丁《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 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 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学权威、《圣经》翻译考译者的语言知识; 路德的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观点; 多雷的译者必须理解原作内容、通晓两种语言、避免逐词对译、 采用通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上册A卷) 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甲骨文第一部著录性著作是清末刘锷的《铁云藏龟》,第一部研究性著作是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2、《世本》内容有七部分,其中作篇记载了上古的技术发明和礼乐初制,氏姓篇是先秦大小贵族的起源和宗支分化状况的族谱。 3、《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宓宫,《国风》中的第一长篇是七月。 4、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吴人韦昭作的《国语集》,近人徐元诰撰有国语集解。 5、《汉书》对《史记》的体例有所变更,将“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二、解释下列史文中带点的字词(每个字词0.5分,本题共10分) 1、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通慈; 大 4 2、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叫鸣; 灭亡9 3、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修理; 足趾18 4、国老 ..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国内退休的老臣; 38 5、晋师三日馆.、谷.,及葵酉而还。住下来休息; 吃楚国的粮食; 41 6、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羞辱; 步入正轨49 7、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抄小路; 借着68 8、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快; 把.做成肉干 9、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编排; 起点,头绪; 104 10、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受苦于原因是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分,本题共20分) 1、一条完整卜辞的组成形式。 2、汉初传《诗》有哪四家。 3、越王勾践灭吴的具体措施。 4、《史记》三家注。 5、《诗经》的体例及内容。 四、标点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Western translation history 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 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圣经》 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 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 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 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 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 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 同他们谈话。”路德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圣经翻译摆脱宗教 思想的禁锢,顺应民意的重大突破。他的人文主义观点,无疑影响了《圣经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的译者。1611年英王詹姆士一世钦定的这一《圣经》译本,以通俗、优美、

浅析明清翻译高潮出现的原因

陈墨 08级3班 0801010301 Course: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structor:潘旭州 Date: 22/06/2010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why there existed a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Abstract: Many translation works are charged to be unfaithful in modern translation climax, especiall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1840 to 1911.They are lack of background of western language culture, which lead to the mis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In order to seiz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I will talk about it from so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nalysis its reasons, processes and characters. Key words: translation, climax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The school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The school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Brief Introduction: The disadvantages of study of the reasons why there existed a translation climax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史约两千年。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 (一)古代西方翻译 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中国历史文选

中国历史文选 一、名词解释 1.《国语》:作者迄今尚无定论,旧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撰,共21卷, 其记事上起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67年),下迄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公元前453年),记载前后约五百多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史事。因与《春秋》记事时间段略为相同,故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2.《战国策》:原作者不详。体例为国别体。今传本30卷33篇。其记 事继“春秋”之后周贞定王十六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开始,到楚汉之际,秦二世继位为止,其间240余年史实。西汉末刘向综合整理《国策》、《国事》、等数种史料而编定为33篇,其多载战国游士之策谋,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非所谓“正史”、“国史”,而为“杂史”,不免道听途说、夸张虚构,有不完全与史实相符之处。 3.《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作《水经注》,博览群书,引书多到430余 种。而注文30万字左右,为原文1万多的20倍;卷帙由原来的3卷,增为40卷。因此,虽名为注释,实则自成为一全面系统的水文地理著作,是考查古代河流水道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郦道元作注,并不只限于条列河流的地理位置,而是“即地以存古”,《水经注》的史学价值还远不止于此。 4.《洛阳伽蓝记》:北魏杨炫之著,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 一身,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伽蓝,意为众园,众沙门修行的处所,即佛寺。 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以佛寺的盛衰而揭露社会现实,以警示后人。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5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著,原名《世说》,北宋时晏殊 加以删拼,遂为今之流行本,为3卷。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许多名人学士的遗闻琐事。全书分门别类,辑录成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记历史上真实人物的轶闻趣事1200余则。其历史价值在于材料丰富生动,可与正史互补,使笔记体例完善成熟. 6.《礼记》: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汇集了战国秦汉间儒家的言论,特别是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内容博杂。有的解释礼经,有的考证和记载礼节制度,有的记述某项礼节条文和某项政令,有的是谈关于礼制的理论。书中资料反映出古代社会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阶级关系和儒家各派的思想等等,对研究古代社会政治、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 7.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山东邹城市)人,儒家学派重要代表。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以及性善论、理想人格的主张。孟子的仁政思想突出了“民”的地位,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具有明显的民本色彩。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在儒学的成熟、发展上有重要的地位。孟子受到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陈敏达

中西翻译理论地比较 翻译是人类不同群体间借以相互交流、沟通地工具, 是人类社会所拥有地共同活动, 因而必定具有许多共同地属性.纵观中西方两千余年来地翻译历史, 我们有趣地发现, 虽然两地相隔遥远、民族迥然有异, 语言文化也分属于截然不同地表音体系和表意体系,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地发展轨迹却有着诸多惊人地相似之处.其最显著地特点是: 虽然实践并不以理论地存在为先决条件, 但其发展却离不开理论地促进和提升, 其最初形态从一开始就已具有了一定地指导原则, 尽管译者当时对这些原则未必会有明晰地意识. 一、中西翻译理论 中国传统译论地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具有较大地模糊性, 严复地“信达雅”说、傅雷地“神似”说、钱钟书地“化境”说、许渊冲地“三美”说等皆是如此.拿“信达雅”来说, 译者翻译到什么程度才叫“信”, 叫“达”, 叫“雅”严复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地界定.译界由此引起地近百年论争也就不足为奇.以“雅”为例, 有人说它是“古雅”、“高雅”之意;有人说它指“风格”、“文风”;有人说“雅”指“修辞效果”有人说“雅”是指“美学价值”.另外,“神似”、“化境”两个语词本身就具有飘忽不定地模糊特征. “三美”也不例外: 由于艺术中地“美”是一种主观体验, 人们审美心理地差异使得“意美”等标准难以明确界定.相比之下, 西译论则有较大地明晰性.我们知道,西译论地核心概念“等值”原是数学和形式逻辑领域里地专业术语, 这个概念地引入本身就标志着西译论地明晰姿态.为了明确翻译研究中地“等值”概念, 卡特福德根据韩礼德系统语法中地层次、等级和范畴等概念作了详尽地论述; 而奈达在自己地理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后改为“功能对等”) 地区别;克里斯托又将形式等值归纳为六个层次: ) 语音等值;)音位等值;) 形态等值;) 词汇等值;) 句法等值; ) 语义等值.西译论讲究分门别类地精确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二、中西翻译理论地相似性 对中西翻译理论地历史发展加以剖析, 人们很容易就会发现, 两者竟具有共同地演进模式, 也即: 两者都是从最初地对于翻译过程中所出现问题地附带式

西方翻译史

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翻译传统。而从某种意义来说,西方的(以致人类的)文明应归于翻译工作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 西方的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纵观翻译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阶段:肇始阶段、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中世纪中期、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 肇事阶段 西方古代翻译,除《圣经.旧约》的希腊语翻译外,主要包括古罗马时期的拉丁语翻译,自公元前三世纪共和国中期起,迄公元五世纪罗马提过覆灭为止。 中世纪翻译 中世纪历史一般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时算起,到15世纪复兴时止。就翻译论而言,主要有三大标记,初期的翻译家波伊提乌、中期的托莱多“翻译院”和末期的民族语翻译。 中世纪初期,翻译的内容已开始古代后期那种清一色的宗教内容,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倡翻译介绍古希腊哲学著作,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有卡西奥多鲁、格列高丽一世和波伊提乌。卡西奥多对翻译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大量收集手稿,组织僧侣抄写各种神学作品和世俗作品,并进行研究和翻译。最早组织官方翻译机构的是格列高丽一世,建立了一所官方的翻译机构,处理官方日常事务,这本身就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 而这一时期的中心人物是波伊提乌,他不仅对翻译介绍希腊哲学思想作出了贡献,而且对翻译理论也有自己的见解。他的观点可归纳为: (一)内容与风格互为敌对,要么讲究风格,要么保全内容,二者不可兼得。 (二)翻译以客观事务为中心,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力。 他的观点与古代斐洛有相同之处,但他更倾向于翻译实践,主张翻译凭实践而不是理论,于是西方翻译发生了重大转折,重视严格的客观主义和实用主义。虽这样,还是翻译中较为流行的观点,其突出人物有阿尔弗烈德国王和阿尔弗里克。前者对原作采取一种随心所欲的态度,认为译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取舍,这一观点赋予翻译以极大的灵活性。而后者为了使译文通俗易懂,常常删减原文内容,多意译少直译。 中世纪中期翻译以阿拉伯与西方作品的互译为最早,巴格达的翻译最为活跃,使其获得阿拉伯“翻译院”的称号,其翻译的主要作品有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盖伦和希波克拉底等人的哲学和科学名著。托莱多“翻译院”有三大特点:翻译活动始终得到教会的资助;翻译作品主要是希腊作品的阿拉伯译本,其次是阿拉伯语原作和希腊原作;托莱多是当时西班牙的教育中心和穆斯林学术中心。其大规模的翻译标志着基督教和穆斯林教之间罕有的一次友好接触,带来了东方人的思想,并形成了当时西班牙以至西欧的教育中心。 中世纪末期,百姓对民族语言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民族语翻译首先与《圣经》有关,但其翻译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规模的民族翻译是随着中等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民族主义的高涨而开始的。各国的翻译活动都在向前发展,但英国发展的特别慢,主要是因为译者的地位低下,翻译选材也是个问题。但也涌现一批著名的译者:约翰.特雷维萨、威廉.卡克斯顿。这段时间,另一大类翻译是宗教文献翻译,其中最著名的有奥斯伯恩.博克兰姆和维克利夫。 总的来说,西方翻译史在中世纪主要有三个特点显著的阶段,但在这一时期,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仍没有系统的,特别是在波伊提乌发表了不注重理论的客观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观点之后,翻译理论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停滞状态。翻译界们一方面重复以前的翻译观点,一方面就民族语翻译提出新的见解:翻译必须严格模仿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法;翻译必须尊重

中国历史文选第一学期期末本科B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B) 政法系历史专业本科 一、列举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举出“四书五经” 2、举出《史记》三家注 3、举出《汉书》新创四志 4、举出《后汉书》新创列传七篇 5、举出两晋南北朝方志地理书三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古文尚书” 2.《史记》“三家注” 3.《汉书.艺文志》 4.《三国志注》 5.郦道元

三、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16分) 1.简述《三国志》对正统问题的处理方法? 2.《汉书》与《史记》相比较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何继承、发展和创新?

四.翻译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2.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衰微,诸侯力征,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候。 3.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于道最为高。

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1.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给上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并回答 ①焚书令中哪些书烧哪些书不烧? ②对违背法令的人如何处理?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高潮始于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据史家考证,最早的佛典汉译始于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但其主要偏于直译。继安世高之后译经的是支娄迦谶,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到了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制度,采用“会译”法来研究翻译。他主张严格的直译,并总结汉末以来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指出五种容易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的情况和三种不容易处理的情况。释道安晚年时请来天竺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继道安之后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集体审校的先河。到了唐代,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出现了以玄奘为代表的大批著名译者。玄奘即通称的“唐三藏”或“三藏法师”,他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远度印度学佛求经.十七年后归国。他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比过去在组织制度方面更为健全的译场。在十九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二三五卷。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但各民族的翻译活动在创造、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如:回回历书,《元秘史》以及《古兰经》等的翻译。 第二次高潮直至明末清初,欧洲的一批耶酥会士相继来华进行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这次翻译高潮从延续时间及译著数量上都比不上先前的佛经翻译。但其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著作。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为中国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他们二人合作翻译了著名的《几何原本》前六卷。其中,西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翻译西书事略》中总结出三条科技名词翻译的原则,颇有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严复出版《天演论》前数年,语言学家马建忠就提出了所谓“善解”的翻译标准,即译者必须精通原文和译文,比较异同,掌握两种语言的规律,译书之前,必须透彻了解原文,达到“心悟神解”的地步,然后下笔,忠实地表达原义,“无毫发出入于其间”,而且译文又能够摹写原文的神情,仿效原文的语气。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工作,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了。 第三次高潮当属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的西方思想和文学翻译。这一时期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严复和林纾。严复在《大演论·译例言》中首次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翻译标准。他主张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串以求原意明

中国历史文选宋世风俗翻译 石大曲政编译

《宋史》上说,当官的忠诚和豪义的气概,到了五代的时候,都改变得差不多了;宋朝刚建立时,范质、王溥仍有遗憾。赵匡胤最褒奖韩通,挨下来就是卫融了,用来表达他的意愿。宋真宗、宋仁宗的时候,田锡、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唐介众位贤能的人才,在朝廷倡导正直的言论,从此之后,朝廷内外的缙绅,知道用高尚的名节、正直而知耻崇尚对方,完全消除了五代的丑陋的风气。因此靖康之变时,有志之士奋发而起义为皇帝献身,面临危难也不屈服,所在的各地都有这样的人。等到宋朝灭亡,忠义有气节的人士互相指望扶持。啊!我看西汉哀帝和平帝可以被王莽所灭并定都东京,五代可以灭亡变为宋朝,就知道了世上没有不可以改变的风俗了。《周易》《剥》卦上多次说炼丹时,上面的火星灭了,那么又会在下面重燃。 皇帝统治人民的方法,不过就是抑制轻浮的举动,制止竞争的行为。宋朝自从仁宗在位以来四十多年,虽然任用的也许并非是人才,然而风俗纯朴,崇尚品性端正,谈论时代的人士,称这是君子之道发扬。等到了宋神宗统治时,王安石主持朝政,过分奖励谄媚的小人,排除不支持自己的人,邓绾、李定、舒亶、蹇序辰、王子韶这些奸险小人,一时得到提拔重用,而那些士大夫便迎合王安石这些人。钻营禄位的人,趁机抨击他人缺点。到了宋哲宗、宋徽宗时,朋党的祸乱大举窜起,国家的形势一天天变坏,国家的祸患就像已入膏肓的疾病,最终不可治理了。后代的人,只说“农田”、“水利”、“青苗”、“保甲”等法律是百姓的祸害,却不知道改变人心、变更官员的习性,是朝廷的祸患。祸害百姓的,可以在一天之内改变;而祸患朝廷的,历经数百年,它滔滔不绝的势头,一旦触发便不可回头了。李应中说,自从王安石被任用,使人心沉沦,至今自己还没有察觉;人只趋向法令条文而不明白义节,那么势力就会一天天孤立。——他可以说是懂得言论的人了。《诗经》说,“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意为不要教唆人做坏事)。使得仁宗庆历年间官员的风气完全改变而成为宋徽宗崇宁年间那样的,不是王安石教猿爬树的结果吗?

西方翻译史

西方翻译简史 一、西方翻译简史 1第一次翻译活动高潮(公元前3世纪) 罗马文学三大鼻祖之一的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3世纪翻译的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其后的一些大文学家们也都开始尝试用拉丁语翻译或改写希腊戏剧作品,从而掀起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这一阶段的翻译活动将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2第二次高潮(罗马帝国后期) 圣·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成为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同样重要的地位。 3第三次高潮(11-12世纪) 出现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西方翻译家把大批阿拉伯语作品译成拉丁语,在翻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4第四次翻译活动高潮(文艺复兴时代晚期) 翻译活动已经深入到思想、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翻译家和译作。英王詹姆士一世1611年命人翻译的英文钦定本《圣经》则标志着英国翻译的一 次飞跃。这部译着至今仍被奉为英语语言的经典之作,对英语语言和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第五次次高潮(17-20世纪) 这一时期的翻译比文艺复兴时期稍为逊色,但仍有大批西方文学名著被翻译出来,此时东方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也开始被译成各国文字。 6第六次高潮(二战时期,一直延续至今)。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翻译的范围随之大大扩展,科技和商业翻译日趋成熟。各种国内、国际翻译协会和团体的组建,为集中翻译力量多出翻译精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对机器翻译的研究也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虽然目前计算机翻译的质量远远不如人工翻译,但其速度却是人类无法比拟的,这无疑对人工翻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未来的世纪里计算机到底能不能代替人脑还是个谜。 二、西方翻译理论和翻译活动、翻译名家 1最早的翻译家 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 1)翻译的定义(解释家和演说家---直译与意译) 2)意义(开创翻译的先河) 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和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 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中世纪, 有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译者应当放 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有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 张景丰 (载《语言与翻译》杂志,2002年第三期) 摘要: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作者简介]张景丰(1958-),女,汉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823(2002)03-0048-04 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 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

历史文选2课文翻译

三峡 长江水又向东流,经过巫峡,这是传说蜀王杜宇开凿来通行江水的。长江在巫峡流淌,向东流过新崩滩。滩旁的山是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的。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又再次崩塌。山崩塌的当天,长江水向上逆流一百多里,涌起几十丈高。现在滩里有些石头,形状或圆得像箪,或方得像房屋,数量不少,这都是当初山崩后掉下来的。由于掉下的石头阻碍水流,江水湍急,所以叫“新崩滩”。而山崩后留下的断岩残壁和其他山岭相比,仍然显得高耸特立。新崩滩往下行十多里,有座山叫大巫山,不仅仅是三峡独一无二的,可以和岷山、峨眉山、衡山、九嶷山相媲美,它的气势好像要庇护众山,削平天上的云朵,直上霄汉与天公比高。这一段首尾长一百六十里,被称为巫峡。(实际的巫峡长度仅为42公里,此处不准确)大概是因山而得名。 三峡七百里的范围中(不准确,实际测量仅204公里),两岸山峰不断。三峡沿岸的山峰高耸连绵,把阳光和天空都遮挡了,如果不是正午或者夜半,就见不到日月。而夏季江水涨漫上山坡,不能行船。有时有紧急公务,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江陵,路途一千二百多里,就算乘奔马、驾疾风,也没有那样快。而春季和冬季,却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清澈的深潭,江水回映清光,山峦倒映水中,在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柽柳和柏树,悬空流淌的泉水和瀑布飞溅冲刷,泉水清澈、树木繁密、山高岭峻、草木茂盛,种种美景,真是绝妙。每每到天气初晴的清晨,山林清寒,山涧冷寂,经常有猿猴在山中长声啸叫,经常引颈哀歌,鸣叫声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停。所以长江上的打鱼人渔歌唱道:“长江三峡巫峡最长,听到猿鸣,就会让人忍不住落泪。” 永宁寺 永宁寺是熙平元年是由灵太后创立的。寺的位置在阊阖门南面一里、御道的西面。永宁寺东面有太尉府,西和永康里相对,南边挨着昭玄曹,北方靠近御史台。阊阖门前面御道以东是左卫府,左卫府南面是司徒府。司徒府南是国子学,国子学殿堂内有孔子的塑像,两旁分别有颜渊向孔子请教“仁”以及子路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的塑像。国子学南为宗正寺,宗正寺南是太庙,太庙南是护军府,护军府南为衣冠里。御道西面是右卫府,右卫府南面是太尉府,太尉府南是将作曹,将作曹南是九级府,九级府南是太社,太社南有凌阴里,就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藏冰地。 译文:永宁寺里有一座九层佛塔,是用木头架成,整个高度为九十丈。加上塔顶十丈金刹,整个塔尖到地面高度为一千尺。(这里是夸饰之语,见周国林编《中国历史文选》)就算在距离京师百里远的地方,也能见到其雄姿。原来修塔挖掘地基到地下水下的土层,挖出三十尊金像。灵太后认为这是信奉佛教教义的征兆,所以修建时过于奢侈。金刹顶上立有金质宝瓶,容量有二十五斛大。宝瓶下面有十一重承接雨露的金盘,金盘周围悬挂金属大铃。又有四根金属锁链连接塔的四个角度。锁链上也挂着金属大铃。铃铛大小如同大酒瓮。佛塔一共有九级,每级的角落都挂着金属大铃,上下一共有一百三十个。佛塔有四面,每面有三扇门六个窗,门都用朱漆漆过。窗面上各有五行金属大铃,十二扇门二十四个窗户共计5400枚(共计九层)。又有金属制作的拉环和鐶钮。永宁寺的修筑可以说用尽了最好的技术,达到了最好的效果,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程度。彩色图绘的柱子和贴金的门铺首,简直让人惊奇。而到了清风吹拂的晴朗夜晚,铃铛齐鸣,发出的铿锵声响可以在十多里外听到。 译文:佛塔北面有一所佛殿,形状像太极殿。佛殿里有一尊一丈八高的金质佛像,有十尊真人大小的金质佛像,有三尊彩丝织绣编缀着珍珠的佛像,有五尊用金丝编织而成的佛像,有两尊玉质佛像。这些佛像统统制作精妙,举世无双。共有一千多间房屋,都认真修饰房梁、墙壁、门窗,简直难以用语言描述,其中门上镂刻着青色连锁图纹,窗户上也雕刻着花纹。佛殿外种栽栝树、柏树、松树、椿树,树木枝叶繁茂,盖住了屋檐。竹子和香草,布满了空地。因此常景撰写的永宁寺碑说:“就连须弥山和兜率的佛殿庙宇,也比不上永宁寺。” 译文:外国所进献的佛经、佛像,都藏在永宁寺。永宁寺的院墙都加上短的椽子,将瓦放在椽子上,就像现今的宫墙一样。永宁寺的东南西北方向各开一道门。南门的楼有三层,用三条阁道相通,高度距离地面二十丈,形制和端门相似。楼画上云气和仙灵,用列钱和青色连锁文装饰,光鲜华丽,威严庄重。拱门绘有四大金刚和四只狮子,用金银和珠玉装饰,装饰美盛,气势宏大,世间少有。东西两道门的情况也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楼只有两层。北门没有房屋(楼),像乌头门。四道门外面,都种着槐树,绿水环绕,行人常常在此乘凉歇息。路上尘土绝迹,并不是下雨湿润导致:凉风习习,难道是团扇带来的吗? 译文:寺院修建好之后,北魏孝明帝与太后一块登上佛塔。从佛塔看皇宫,像在自己的手掌心;俯视京城,就像是家中的庭院。因为从佛塔可以看到皇宫的情况,所以禁止人随意登塔。我曾经与河南尹胡孝世一块登上佛塔,可感受到云层和水汽,真是一点不假。 译文:有来自西域的僧徒菩提达摩,是波斯国人。他从八荒边远之地到中原来游历。到洛阳以后,看到永宁寺佛塔的承露金盘光芒好像日光一样耀眼,照射四方;铃铛在风中发出的声响响彻宇宙。达摩不禁赞叹歌咏,以为寺实在是神功所建。达摩自叙说:“我现在一百五十岁,历游了世界上各个国家,而永宁寺的精巧壮丽,是连印度佛寺也比不上的。就算佛寺到了极致境界,也到不到永宁寺这样。”达摩口中唱念南无阿弥陀佛,整日双手和掌以 译文: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大风好像要吹倒寺院房屋,拔掉寺院树木。佛塔金刹上的宝瓶被风吹掉,落到地上,入地一丈多。

(完整版)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陈敏达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 翻译是人类不同群体间借以相互交流、沟通的工具, 是人类社会所拥有的共同活动, 因而必定具有许多共同的属性。纵观中西方两千余年来的翻译历史, 我 们有趣地发现, 虽然两地相隔遥远、民族迥然有异, 语言文化也分属于截然不同 的表音体系和表意体系,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却有着诸多惊人的相似 之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 虽然实践并不以理论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但其发展却 离不开理论的促进和提升, 其最初形态从一开始就已具有了一定的指导原则, 尽 管译者当时对这些原则未必会有明晰的意识。 一、中西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具有较大的模糊性, 严复的“信达雅” 说、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的“三美”说等皆是如此。拿“信达雅”来说, 译者翻译到什么程度才叫“信” , 叫“达” , 叫“雅”严复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界定。译界由此引起的近百年论争也就不足为奇。以“雅”为例, 有人说它是“古雅”、“高雅”之意; 有人说它指“风格”、“文风”;有人说“雅”指“修辞效果”有人说“雅”是指“美学价值” 。另外,“神似”、“化境”两个语词本身就具有飘忽不定的模糊特征。 “三美”也不例外: 由于艺术中的“美”是一种主观体验, 人们审美心理的差异使得“意美”等标准难以明确界定。相比之下, 西译论则有较大的明晰性。 我们知道, 西译论的核心概念“等值”原是数学和形式逻辑领域里的专业术语, 这个概念的引入本身就标志着西译论的明晰姿态。为了明确翻译研究中的“等值” 概念, 卡特福德根据韩礼德系统语法中的层次、等级和范畴等概念作了详尽的论述; 而奈达在自己的理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 (后改为“功能对等” ) 的区别;克里斯托又将形式等值归纳为六个层次: 1) 语音等值;2)音位等值;3) 形态等值;4) 词汇等值;5) 句法等值;6) 语义等值。西译论讲究分门别类的精确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二、中西翻译理论的相似性 对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发展加以剖析, 人们很容易就会发现, 两者竟具有共同的演进模式, 也即: 两者都是从最初的对于翻译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附带式即

四次翻译高潮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 葛薇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1)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r Translation Climaxes Ge Wei (Air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cience, Xi’an, Shaanxi 710051) 摘要:我国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与之伴生的是翻译理论的同步发展。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是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我国的翻译理论是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翻译史 Abstract: There are four translation climaxes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are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developed from word-to-word translation to free translation, and then to creative translation by which the translator would combine with a variety of transl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Keywords: translation climax,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history 收稿日期:2012-03-10 作者简介:葛薇(1982-),女,陕西户县人,英语语言文学教研室,助教,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翻译的发展史,本质上其实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政治、文化、商贸相互交流融合的历史。我国的翻译可以上溯至公元67年,传至我国的佛经由于语言不通而出现了经文的讲解、翻译。由此至今的近2000年间,翻译也随着对外交流、对外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下面就让我们从四次影响较为深远的高峰期来对我国翻译理论发展史进行探讨。 第一次高峰期——唐宋及以前的佛经翻译 从东汉明帝派使者从天竺邀请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朝开始,我国的佛经翻译先后在东汉、东晋、南北朝、唐朝、北宋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历时1000多年,译经1690多部、6420余卷,形成了我国外来文化的巨大宝藏。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这一时期可以归结为直译到意译的过程。 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开始,佛经翻译从零散翻译进入了大规模翻译时期。安息人安世高及来自西域大月氏的支娄迦谶都是我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家。尽管他们所译的经书很少是全译本,翻译中问题也很多,但加速了佛教在社会普通群体中的传播。后人对安世高的译文的评价是“贵本不饰”,对支娄迦谶译文的评价是“审得本质,了不加饰”,表明他们的翻译提倡保持文学原意,属于初期的直译行为。在前秦王朝的官方支持下,僧人道安主持了我国最早的大型佛经译场,他提出翻译佛经时要竭力符合原文原意,“惟惧失实”,对直译的要求更加明确。由于这几个人的观点比较近似,后代的翻译家对他们的翻译原则给出了“重质朴,轻文饰”总结。 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译经僧人鸠摩罗什,他一生译经74部、384卷,最早提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