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电子公司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doc 8页)

某电子公司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doc 8页)

某电子公司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doc 8页)
某电子公司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doc 8页)

某电子公司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doc 8页)

签名

5.3.1文件控制,指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评审、批准、发放、使用、更改、

再批准和标识、回收、作废等全过程活动的管理。

5.3.2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文件发布前,应得到其适宜性和充分性的批准。质量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由总经理负责批准;其他文件由公司部门主管审

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在文件实施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变化时(例如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品范围、工作流程和适用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应对文件原文进行评审,

确定是否需要更改。本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在每年最少评审一次(在管

理评审会议中进行),由管理者代表牵头,各职能部门对所管理的文件进

行评审。如果需要更改,应报公司相关的责任人对更改后的文件进行再

批准。

----识别所有文件的修订状态。文件修订的方法分为划线式修改(在文件原文上划线修改,在旁边写好修订后的内容)换页和换版三种。修订由公

司文控中心统一组织,修改申请人填写《文件申请单》,经相关责任人审

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文控中心对受控文件统一修改。

----文件的版本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若文件只作小部分修改时,可填写《修订记录》作划线式修改或者换页修改(如果划线式

修改超过三分之一需要换版发布),发行时为0次(即:A/0版),第一次

修改为1次(即:A/1版),依此类推,当修改超过5次时,无论修改多

少,均要换版发布。

----各部门所持有的文件要编制的《受控文件一览表》,即把所使用文件的最新有效版本文件(含外来文件,法律法规等)写入清单中

----要确保在各使用场所都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并标识,填写分发号(包括外来文件)。撤出过期、作废的文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销毁,

销毁文件清单存档,如需保留,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并盖“作废文件”

印章或“保留文件”字样的标识。

----受控文件均进行编号,并填写在《受控文件一览表》中。文件发放时,收文单位应在《文件分发表》中签名确认收到。

----文件应保持清晰、可辨,易于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单独存放,以保持受控状态。

----受控文件为内部使用的有效版本文件,也是向认证机构报送的文件。受控文件再修改时应统一跟踪更改,不可遗漏。持有受控文件的员工在工

作调动或调离本公司时,应将文件交回本单位(部门)。非受控文件可用

于投标和向咨询单位报送。非受控文件不再跟踪修改。

----收集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外来文件清单。凡不是本公司编制的使用文

件,均属外来文件,包括从书店购买的、上级发文、国家或地方政府、

协会发文等。应使用外来文件的最新有效版本文件,列入受控文件清单

中。适用的外来文件应编写分发号,以进行有效的受控管理。要控制外

来文件的发放(发放范围经管理者代表审批)。

5.3.3文件编号规则如下:

QH - XX - XXX

公司代码 - 类别代码–流水号

5.3.4表格编号规则如下:

QH - XX - XX - XXX

公司代码 - 类别代码–部门代码 - 流水号

A.文件类别代码为:

一级文件/质量手册: 代码为QM

二级文件/程序文件: 代码为QP

三级文件/规范文件: 代码为QW

四级文件/表单文件: 代码为QR

外来文件:代码为WL

图面技术资料代码为SQP

B.表格编号的部门代码区分:

业务部:MA 生产部:PR

品管部:QC 资材以及生管:PMC

人事(包括总务):HR 管理者代表:MR

文控中心:DCC

C. 流水号为同类别文件发行的流水号从001到999。

若属外来文件应优先使用其原编号,无原编号的外来文件,按以上编号原则再编文

件编号。

5.3.4文控中心保留受控文件的正本,各部门使用受控文件的副本,为了区分,文控

中心应在正本文件的背面加盖“受控文件”印章, 在副本文件的正面加盖“受控

文件”印章,非受控文件加改“仅供参考”印章,所有的受控文件不可以随意复

制与外发。

5.3.5文控中心负责定期(每年一次)向深圳市相关部门查询有关外来标准的变更情

况,以确保使用最新版本的外来标准。

6.0相关记录

6.1 《文件申请单》

6.2 《文件分发表》

6.3 《受控文件一览表》

7.0相关文件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HK/QP-514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控制和减少变更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组织机构、人员、关键供方、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变更管理。 设计和开发更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执行《HKQP-503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HKQP-505 生产控制程序》,不适用本程序。 3.职责 3.1.经营管理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3.2.行政部负责组织机构的变更管理。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关键和重要人员的变更管理。 3.4.采购组负责关键供应商的变更管理。 3.5.经营管理部负责管理体系程序的变更管理,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变更。 4.工作流程

5.工作程序 5.1.变更的产生 5.1.1产生变更的因素有: a)组织结构上的变更; b)关键或重要人员的变更; c)关键供应商的变更; d)管理体系的程序的变更,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变更; e)其它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5.1.2对变更的管理,各责任部门应在计划和实施变更前对变更进行策划,包括: a)明确变更目的; b)确定变更的实施方案; c)识别变更的潜在风险与机遇 d)所需的相关资源; e)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f)应对潜在风险的措施 g)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等。 5.2.变更的申请、审批 5.2.1当计划或实施变更前,由变更因素所属部门通过办公平台【发文办理】流程,填写《变更申请审批单》(格式见QP514-B1),启动变更审批,变更申请的信息应包括: a)变更的项目; b)变更的目的; c)涉及的相关部门、单位; d)变更所需的资源; e)变更的依据; f)变更的实施方案及各阶段的完成时限; g)变更的潜在风险、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h)变更机遇分析等。 5.2.2组织机构的变更、关键或重要人员的变更提交行政总监审核、关键供应商的变更提交生产总监审核、管理体系的程序的变更提交变更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5.2.3管理者代表根据提交的变更申请信息,组织总经理办公会及与变更相关的部门负责人评审,评审变更实施方案、风险及措施等,评审通过后由变更责任部门组织实施。 5.2.4评审形式由管理者代表视变更因素决定采取会议评审或流程评审,评审应形成评审记录并在[变更申请审批]流程中保存。 5.3.变更的实施 5.3.1.变更实施部门应按照评审通过的变更实施方案实施,如实施方案更改,则应重新对实施进行评审。 5.3.2.在变更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变更潜在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防止不期望结果的发生。 5.3.3.变更实施完成后,由变更实施部门填写变更实施情况,风险措施的控制情况,并评价变更实

质量管理体系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一、目的:对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二、范围:对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三、职责者: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收集。 四、内容: 1、职责 1.1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质量手册。 1.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手册。 1.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 1.4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1.5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 2、程序 2.1文件分类及保管 2.1.1文件一级分类及代号 2.1.2 文件二级分类及代号 每一大类生产质量管理文件下,又规定作二级分类,即分为:

二类分类代号中的字母除SOP,SMP为英文缩写外,其它均为中文的拼音缩写。2.1.3第一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质量手册,第二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程序文件,由办公室备案保存。第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各相关部门自行保存并报办公室 备案存档。 2.2文件的编号 2.2.1文件的编号与格式 编号格式 版本号(两位数字) 2.2.2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代号的编制按2.1.1、2.1.2的有关规定执行。 2.2.3 顺序号用三个阿拉伯数字表示,按文件编制的顺序排列。 2.2.4 版本号表示文件修订情况,文件的第一版用“00”表示,第一次修订用“01”表示,以后每次修订按顺序递增。 2.2.5例如: 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序》编号:CX-SMP-001-00表示该文件是:程序文件 , 2.3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 a)质量手册由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写,由管理者代表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发布, 由办公室负责登记、发放; b)各部门工作文件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写、汇总,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 经理批准,办公室负责登记、发放; c)应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都应得到相关文件的适用版本。文件的发放、回收 要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2.4文件的受控状况 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凡与质量体系运行紧密相关的文件应为受控,由各主管部门按规定执行。所有受控文件必须在该文件封面书写“受控”表 明其受控状态,并注明分发号。 2.5文件的修订或替换

服装公司质量程序文件: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7933 服装公司质量程序文件: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标准范本 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 (管理规范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装公司质量程序文件:文件与资料控 制程序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来源自物业经理人 1.目的 对公司所有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得到并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文件的流失、泄密。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公司有关的所有文件与资料。 3.职责 3.1总经办是文件与资料控制的管理部门。

3.2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和对接收之文件与资料的保管与维护及其使用前的培训。 4.定义 4.1受控文件:维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相关部门必须遵照执行的文件。受控文件在发放之前由总经办盖"受控"章识别,发放和回收时均应办理登记手续。 4.1.1用于指导本公司质量体系运行及操作的指导性文件,分四级: a.一级文件:质量手册; b.二级文件:程序文件; c.三级文件:作业文件(作业规程、检验标准、管理办法、责权利书等); d.四级文件:质量记录格式。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1. 目的:此程序文件范围了本公司内部制订社论手外部接受国际标准资料的管 理,以确保公司文件的使用爱到严密的控制,避免误用旧版文件。 2. 范围:此程序文件适用于控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指导书表格,外部提供 公司之国际或国家的标准,政府相关法规等。(客户、供应商提供之相 关技术资料,不在本范围,参阅:技术资料控制程序)。 3. 权责: 质量中心主管: 负责监察文控中心的工作。 质量中心文控中心的工作。 负责保管四阶内部文件的原稿。 安排文件的编号。 控制文件的版本、发放、回收、修改及失效的处理。 文件之制订、审核与核准: 文件种类核准人审核制订

文件的修订若由原制订部门提出,则按程序执行,若由非原制订部门提出,则填写文件修订/废止申请表经原制订部门同意后,按之要求审核和核准。 表单格式之制订和修改,可采用:随同文件的制订和修订,或部门主管于表单背面核准。 外部文件: 国际标准(女口QS9OO0,国家标准统一由质量中心接收,质量中心主管于圭寸面签核后,列管于质量中心。 法律相关政府规定统一由行政部收集,主管签核、列管。 4. 名词定义:(无) 5. 相关文件: 【技术资料控制程序】(TST-QC-P-05-02) 1.作业程序: 二阶文件标准格式,参照本程序,其同一类型文件昼采用同样样式。 文件编号系统: 第一、二、三阶文件依下列系统方式编

□ □口一DEL 版本 要素号/要素流水编号 文件类别 部门代号 公司代号 版本管理:文件新制订以A为版本或以A0为版次,而后修订则以A1、A2 A5 BO B2依此类推直到Z5 文件类别:M---质量手册S----- 作业指导书 P--- -程序文件 空白表格编号原则参见《质量体系文件记录的管理作业指导书》生产资料与文件的编号依产品编号,版本编号同参见《生产资料管理作业指导书》部门代表: 总经理室:GM 行政部:AM 生产部:PD IPQC : QCC 工程部:EN 油压:PDS 品管部:QC 备料:PDR 客户服务部:CS 会计部:AC 印刷:PDP QA : QCA 加工:PDF 质量中心:QQC 附加组:PDA

工程变更控制程序文件

1目的 为使工程变更能完全符合客户及生产需求,有效控制设计和生产等工程变更的风险,且使公司各部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正确的变更信息,达到文件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XX公司生产、销售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安装等过程及产品相关零件的设计、制造、检测等过程。 3相关文件 4定义 Engineering Change Request工程变更申请单; Engineering Change Notification 工程变更通知单; .工程变更:指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生产地点等变更; .同类替换: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微小变更: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紧急变更: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安装现场发生重大质量问题,工艺参数处于危险限值等情况,如不在短时间内处理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财产损失或客户丢失等情况的发生),正常的变更流程方式无法执行时。 5职责 .相关部门﹕ECR的申请与确认, 并依工程部发布的ECN内容配合相关工作的实施与落实; .工程部:工程变更的审查、执行、验证、ECN核发及相关技术文件的修订。并负责协助各部门工程变更后相关物料及产品处理方式的确定; .销售部:接收客户变更信息和向客户传递变更信息;

.工程部及其他职能部门有责任对变更的设计和实施给予技术、资源等支持; 6程序 .变更的范围 6.1.1.本程序所涉及的变更范畴包括: ——生产能力的改变 ——物料的改变 ——设备、设施的改变 ——产品设计、制造参数、检测数据、安装过程等的改变 ——生产地点改变 ——供应商的改变 ——非同类替换 ——操作文件的改变 ——新产品的改变 ——装置布局改变 ——客户质量或成本等相关要求 ——其他 6.1.2.变更的分类 工程变更;微小变更;紧急变更;同类替换。 的发起 6.2.1.销售部门在接到客户质量改善要求或有必要降低成本时,由销售部提出ECR; 6.2.2.采购过程由于供应商、物料属性、交期、价格或其他因素改变须作工程变更时,由采购物 流部提出ECR; 6.2.3.质检人员在各项检验过程中发现质量有变化,并经制造能力分析确认后需工程变更时;或 管控测量测试方式不便,确认可以变更规格或方法时,由质量部提出ECR; 6.2.4.生产部门于制造过程中,有作业性改善意见或统计分析确认后发现质量有变异时,由制造 部提出ECR; 6.2.5.产品在客户现场安装时,对于问题清单中分析确认后需作工程变更时,由项目部提出ECR; 6.2.6.工程部在做各项验证、模拟分析、安全考虑、成本分析时,若判定需作工程变更时,由工 程部提出ECR; 6.2. 7.各部门作业时发现产品功能、制造条件、包装方式等不能满足需求时,应先向所属部门主 管反映此状况;该部门主管应先判断、过滤后再书面向工程部提出ECR。

三体系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目录

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对管理体系文件的严格控制管理,确保其文件使用的有效性、保管和更改的规定。并对质量记录其完整性、准确性、清晰、保管等予以控制。以证明产品三体系满足规定要求、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为实现可追溯性、证实作用以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关资料记录的管理与控制。 3、职责与权限 ISO综管部负责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收集、分类编号、整理、存档保管、发放及与管理和 控制有关的其他工作。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在用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4、程序内容 管理体系文件的分类、编制、审核、审批按下列规定执行: 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归口、分类、 4.2.1 公司编制的各级管理体系文件均由综管部归口、分类并统一编号,其文件编号规定。 4.2.2 文件受控分类 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受控原版、受控副本、非受控副本: 1)受控原版是不须加盖受控文件印章,由综管部保存,仅作为复制用途。 2)受控副本为受控原版的复印件,其上加盖红色“受控本”印章发放,作为公司内使用的合法文件,公司内不允许使用“受控本”变黑的非法复印文件,以确保文件更新时能够从发放或使用场所撤出失效或作废的文件。 3)非受控副本为受控原版的复印件,其上加盖红色本公司名印章作为提供给客户或公司以外的人员使用的合法文件。公司内部不允许使用加盖红色本公司印章名的体系受控文件。 4.2.3 文件版次规定 为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能够得到控制,对其采用版次来控制最新有效版次。版次采用“A”+第几次版本,文件经过一次修改后进行换版,版本号增高一位(如:A0首次发行版本、A1第一次修改、A...n第n次修改 文件的发放与记录 4.3.1 综管部根据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效率记录制定并及时登录《受控文件总表》;根据质量记录表格制定并及时登录《质量记录总表》,确保各部门使用最新有效的文件。根据统一分发号加盖红色“受控”印章发放,收件人应当场核对页数,页码和分发号无误后,在《文件发放与回收记录》上签收。 4.3.2用部门的体系文件破损或遗失时,须填写《文件领用申请表》经体系负责人批准补发。破损文件及时交还综管部,遗失文件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3.3 非发放范围人员需领用文件时,须填写《文件领用申请表》经该文件的批准人同意后,按本节第条办理手续。 4.3.4 三体系记录空白表格的发放由综管部根据《质量记录总表》发放三体系记录空白表格,不需要加盖蓝色“受控本”印章,接收人在表格原件背面签字,作为发放记录(注:综管部只控制质量记录空白表格的格式、编号和版次)。 文件的更改

变更管理程序文件

工程变更管理程序 一、工程变更的分类: 1、一般变更,指工程变更增加投资在1~2万元以内,另包括由设计方提出的2万元以下变更; 2、较大变更,指变更增加投资在2~5万元以内; 3、重大变更,指变更增加投资在5万元以上。 二、工程变更审查权限 1、1、一般变更由管理部、设计代表、代表处共同审查; 2、2、较大变更由项目办、设计代表、总监办或委托代表处共同审查; 3、3、重大变更由项目办、设计代表、总监办或委托代表处共同审查并报上 级主管部门。 以上变更的审批过程由政监处参与监督。 三、工程变更的流程图 1、业主或其代表(或原设计单位、地方有关方面)提出的变更 参照图—1办理。 2、代表处提出的变更 参照图—2办理。 3、驻地办提出的变更 参照图—3办理。 4、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 参照图—4办理。 四、工程变更的管理 工程变更的条件和价格的确定见有关合同条款。 驻地办一旦得到变更信息(无论变更来源于何方),即应着手进行有关变更资料的收集,尽快地提交给代表处一份能够完整准确的反映项目情况的书面报告。驻地办还应注意收集、整理反映工程状况的资料。包括: 1、变更前后的设计文件、资料、图纸; 2、有关方面的意见、信函。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之间来往的信函、会议记录;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例如水利部门、电力部门、消防部门等)的来往信函; 3、工程变更前后该工程数量的差异。施工单位工、料、机配备以及现场条件变化的情况,并依据这些资料评估变更费用; 4、对施工单位提供的变更工程量清单要认真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决定采用何种单价标准。应注意同一分项工程的所有变更必须按一个变更报送处理,不得分割项目,改变变更设计类别。 驻地办在收到变更信息后,应尽快完成初审并呈报所有资料到代表处。由代表处召集四方联系会议形成会议纪要由各方确认。 五、工程变更令的文件组成 1、工程变更令目录。列明所有与之有关的文件资料,并成有序排列; 2、工程变更令; 3、设计代表的变更设计图; 4、工程变更令说明。作为工程变更令的重要附件,主要阐明变更原因、依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HQZ/B401—2004 1 目的与范围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文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各个场所使用有效文件,并处于受控状态,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进行。 本文件规定了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的职责、控制要求与工作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所有文件的控制。 2 术语 2.1 文件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2.2 质量手册 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2.3 程序文件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的文字描述。 2.4 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2.5 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3工作流程 4 质量科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

制、付印、发放、更改(换版)、回收处理和控制。 党政办负责涉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厂部文件的制定、发放和控制以及涉及体系运行外来文件的收发、传递和管理。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关的支持性管理文件的编制、报批、发放、更改和控制。 5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与控制 5.1 文件分类 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主要有: a) 质量管理手册(A层次) b)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B层次) c) 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性管理文件(C层次—指程序文件中涉及的有关规定、 其他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 5.2 文件标识 5.2.1 文件编号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属工厂管理标准中的一部分,其编号按企业标准来对待。 a) 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号 发布年号 手册版次号 质量管理手册代号 工厂管理标准代号 b)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的编号 发布年号 该章中的程序文件顺序号 标准章号 程序代号 工厂管理标准代号

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DOC)

Q/2A GX01-2012 1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发布、修订、维护与评价。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本部,以及各分厂、分子公司。 2 目的 旨在保证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统一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协同性。 3 术语和定义 3.1 管理体系(HF-MS,Hafei-Management System)文件,包括制度规范、管控(评估)标准、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授权表和管理手册等。 3.1.1 制度规范:由公司各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单位制定的以书面形式表达,并以一定方式发布的、非针对个别事务处理的规范总称。包括章程、原则、规定、实施细则和决定等非流程性文件。 3.1.2 业务管控(评估)标准:哈飞汽车实施业务管控的纲领性、政策性文件,主要阐述长安汽车各业务管理和控制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条款。 3.1.3 管理地图:展现本单位业务逻辑关系,使业务架构显性化的业务框架图。 3.1.4 程序文件:描述横向跨部门、纵向跨层级协作性工作的文件。通常是由一系列流程组成,辅之以职能职责、业务规则、记录表单等一系列标准,从而实现对业务流转关系的全面描述。部门内部跨业务处的协作性文件也属于程序文件范畴。 3.1.5 作业指导书:描述封闭在处室内部完成的管理工作,涉及工作步骤、操作规程、经验技巧、动作要领等各种指导性内容。 3.1.6 管理授权表:管理授权是指将业务中的决策责任和资源控制权赋予下属,使下属获得决策权和行动权。管理授权表描述管理体系文件中业务审批的授权情况。 3.1.7 管理手册:是某一范围数据、资料或文件的汇编,内容通常是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程序、规定、标准等文件的集合。 4 职责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2020年九月整理).doc

1.目的 为了对公司各类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管制,统一文件格式,规范文件的制定、修改、发放、废止等管理,确保文件正确、完整、有效,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行政发文、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各类规章制度、各类检验标准、工作指引、记录表单及外来文件的管理等。 3.定义 3.1文件分类: 3.1.1红头文件:包括公司组织机构、人事任免、重大决策及重要管理事项等。3.1.2一级文件(A):公司章程、体系手册等公司纲领性文件。 3.1.3二级文件(B):管理控制程序、业务流程性文件。 3.1.3三级文件(C):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D):检验标准、产品规范。 3.1.4四级文件(管理表单):用来记录管理过程的表单,作为QEO管理的追踪和检索的工具。 3.1.5临时性文件(E):包括通知、通告、暂行办法、暂行规定、部门沟通联络文件等。 3.1.6外来文件(F):包括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相关文件,顾客或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图纸及有关的行业标准等。 3.2文件分为受控文件及非受控文件: 3.2.1受控文件:即要求文件的分发、修订或更改均须按书面规定程序进行控制,保证文件始终反映现行要求,受控文件须加盖“受控文件”印章,且经相关人员会签。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MSDS文件、职务说明书、经识别的外来

文件、记录表单类文件等。 3.2.2非受控文件:若有新的版本发出,旧的版本文件无需更新,被列为非受控文件,且禁止作为产品生产、开发及经营之用。 4.工作职责 4.1文件的审查、批准权限为: 4.2文件的发布、回收、作废、销毁及控制,由文控中心负责。 4.3文件使用管理:各部门主管负责管理本部门现场使用的文件和资料,确保文件及记录的正确、完整及安全性。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新)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所有已通过认证的生产的产品与型式检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获得认证的生产的产品与型式检验合格的产品。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对获证产品生产的技术图样、参数满足与型式检验合格产品的 一致性要求。 3.2品质部负责产品的形成过程及最终满足一致性规定要求。 3.3生产部负责对车间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与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4 工作程序 4.1 产品一致性 4.1.1 产品一致性的要求 4.1.1.1认证产品的铭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上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各项性能技术参数均应与型式检验报告、认证证书相一致; 4.1.1.2认证产品的结构(主要涉及安全性能的结构)应与型式检验样机相一致; 4.1.1.3认证产品所用的材料、关键件应与型式检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所确 认的相一致。 4.1.2 产品一致性的控制 4.1.2.1技术部负责有关技术文件的控制,确保文件发放前得到批准及文件使

用场所得到有效版本,具体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行; 4.1.2.2品质部负责对进货检验(特别是关键件、原材料)和过程检验进行严 格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4.1.2.3所有获证产品的变更未经认证机构批准,不得变更。 4.1.3 产品一致性的检查 4.1.3.1品质部负责除在进货检验、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日常监督外,还应在 出厂检验时,对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及结构、关键件进行一致性检查。4.2 获证产品的变更 4.2.1所有获认证证书的产品,如果产品认证发生变更时,应由品质负责人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申报有关资料。认证机构根据变更内容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是否可以变更或需送样检测,变更申请经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4.2.2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变更 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变更应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行。 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6.1《进货检验登记表》 6.2《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6.3《例行试验记录表》 6.4《成品检验记录表》

CX03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1.目的 为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受控,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和保密,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的控制。 3.职责 3.1 中心主任应: 3.1.1批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重要的质量管理文件发布。 3.2 质量负责人应: 3.2.1负责组织编制《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管理性文件; 3.2.2负责《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审核; 3.2.3负责维护《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有效性。 3.3技术负责人应: 3.3.1负责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各种技术作业指导文件; 3.3.2负责维护各种技术作业指导文件的有效性。 3.4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应: 3.4.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管和发放。 4.工作程序 4.1 文件范围 4.1.1内部文件:本中心内部编制的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各类作业指导文件、计划、报告及记录等。 4.1.2外部文件:与检测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检测方法、图纸、软件、指导书、教科书、备忘录、上级文件等。 4.1.3以上文件可能是硬拷贝、电子媒体及数字的、模拟的、摄影的或书面的形式。

4.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 4.2.1第一层:质量管理手册――是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描述本中心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的要求、职责及途径; 4.2.2第二层: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各项质量活动的详细、明确描述。 4.2.3第三层:作业指导书――是对完成各项质量/技术活动的规定,供检测人员执行。 4.2.4第四层:质量和技术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各项质量活动的证据。 4.3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布 4.3.1质量方针、目标由中心主任亲自主持制定,经领导层集体讨论后由中心主任颁布。发布后的质量方针由质量负责人向全体员工宣贯,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活动,将质量方针分解到本中心的每一个具体岗位上。 4.3.2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和审核,中心主任批准发布,质量记录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并审批。 4.3.3第三层次文件和技术记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并审批。 4.4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和维护 4.4.1第一层次文件由质量负责人根据中心主任的要求安排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4.2第二层次文件由质量负责人根据中心主任的要求和文件运行的问题安排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4.3第三层次文件由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能力的要求组织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4.4质量记录由质量负责人组织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技术记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5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与发放 4.5.1质量负责人批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范围,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建立所有文件、资料的帐目及明细(见《内部文件(资料)目录表》《文件审批登记表》《外来文件资料登记表》),所有经过审批的文件在《文件审批登记表》上进行登记,文件的收发、复制、归档均统一编号,并有责任人签字。 4.5.2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建立保存有效的文件发放清单(见《文件收发登记表》),防止使用失效文件,使下发的文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最新版ISO9001_2015体系文件控制程序文件

文件名称: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1.0 目的 对公司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中的各类文件进行管理,确保各部门使用文件的适宜性及充分性, 防止误用作废文件。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及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电子档)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评审和变更。 3.0 职责 3.2 文控中心 对公司环境、质量管理系统中各阶文件的合理管控以及文件的分类、编号、保管、发放、回收、销毁及审查等工作。 3.3 相关单位 3.3.1 各部门须遵守本程序,并配合文控中心一同做好文件的更新及维护;其部门主管 需对文件资料进行审签,对所发行的文件负责保管与执行之责。 3.3.2 各部门需负责文件的使用和保管,确保文件的整洁、完整,不得在受控的文件上 随意书写涂改,也不得丢失。版本更新时,配合文控中心及旧版资料及时回收作 业,防止误用。 4.0 定义 4.1 文件与资料 公司环境和质量文件所包含有:手册、程序、作业规范/指导书、表单;技术类文件、测试检验数据报告、各种变更文件以及公司各类经营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 4.2 第一阶文件-—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系统最高指导原则,规定其核心内容的整体方向、结构和相互作用。 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系统最高指导原则,规定其核心内容的整体方向、结构和相互作用。 4.3 二阶文件-—程序 4.3.1 环境、质量管理程序:环境、质量作业运作过程的整体流程。 4.4 三阶文件-—作业规范、指导书、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 4.4.1作业指导书: 指不涉及具体型号产品技术细节的作业指导书。如技术文件编号方 法、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等。 4.4.2 技术性作业指导书:指涉及具体型号产品技术细节的作业指导书, 如技术图纸 /BOM、工艺文件、产品检验文件等。 4.4.3管理标准:指各类管理规定、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等用于规范管理及人员行为的 法规性文件。 4.4.4工作标准:指各类岗位职责及职务说明书等文件。 4.5 四阶文件-—表单 使用固定格式的单据,有表单编号及版本管控,用以质量、环境及环境的数据收集、传递资讯,控制作业流程或证明作业已符合要求的资料记录。 4.6 外来文件与资料。 各单位因业务需求所使用的各类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行业各类技术资料等。 4.7 文件标准用纸 各单位送至文控中心所有需要发行的文件标准型一般为A4纸张,禁止用“二手纸”。 5.0 工作程序 5.1 文件的编制 5.1.1 书写规定 5.1.1.1 二、三阶文件需依照(1)目的(2)范围(3)权责(4)定义[无定义时填 写“无”](5)工作程序(6)相关文件(7)相关表单(8)附录(必要 时)。 注:二阶文件需另制作封面,由相关人员签核,三阶文件不需要封面,相关人员签核栏在页尾处。 5.1.1.2 文件页次格式:第*页,共*页代表,以此类推。 5.1.1.3 各标题内的小标题顺序如下格式: 1→1.1→1.1.1→1.1.1.1 以此类推。 2→2.1→2.1.1→2.1.1.1 以此类推。 5.1.2 文件经3.1权责主管核准后方可制订,以确保文件的充分、完整并适用。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版次:B 修改:0 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控制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及技术性文件。 适用于本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文件以及技术性文件。 2 职责 2.1 质量手册的编写由管理者代表负责,总经理批准。 2.2 程序文件由各部门负责编写,有关部门领导审查,管理者代表批准。 2.3 第三层文件由各部门组织编写、发放和控制,管理者代表批准。 2.4 技术中心负责产品技术性文件的编制、发放、更改和控制以及外来文件控制。 2.5 公司质量管理部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辑质量、发放、管理、更改控制负责。 3 工作程序 3.1文件和资料的分类 3.1.1 文件和资料分类如下: a) 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b) 第三层文件(作业指导书); c) 技术性文件和有关资料; d) 其他管理文件; e) 外来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 3.1.2 文件和资料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应予以标识和编号。 3.2文件编号 3.2.1 质量手册按流水号编号。 XX/ QM X (QM为质量手册代号,X为流水号) 3.2.2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号如下:

版次:B 修改:0 XX / QP X - X X 流水号 文件对应要素号 质量程序代号 “XX”公司汉语拼音声母 3.2.3 第三层文件编号 XX/QP/X-XXX 流水号 部门代号: 0—公司办公室 1—技术中心 2—生产部、采购部 3—销售部、售后服务部 4—质量管理部 5—财务部 6—资料室 3.2.4 产品设计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按xx/QP/1-001执行。 3.3文件的控制 3.3.1 质量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文本。 3.3.2 程序文件、第三层文件以及技术性文件均属受控文本。 3.3.3 文件管理部门应确保现场使用的版本为有效文本。 3.4文件的发放 3.4.1 质量手册受控文本和程序文件发放到部门及部门以上负责人,第三层文件和技术性文件发放到有关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 3.4.2 受控文本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并编号,进行登记发放,使用人需在《受控文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从源头控制和削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害影响,对各类变更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过程符合EHS管理体系要求,特制订本本程序。 2围 本程序适用于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变更的管理,包括:管理、新扩改基建、新增安全设施、新作业环境、新人员、新设备设施、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设备用途更改等。 3定义: 3.1新扩改基建:指用于生产、储存、生活、办公等,新增加建筑,或对原有建筑扩建、改造结构或规模的项目。 3.2新设备设施、安全设施:指新增机械设备或安全设施、消耗一定能资源,产生一定废物、带来一定的作业风险,或需定期维护点检、更换零部件、追加安全防护的机器。 3.4新材料:指新增原材料,包装材料中可能含有新的化学成分,并具有一定职业危害的材料。 3.5新产品:指新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增加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作业环境、作业场所、作业人员、作业操作规程、体系管理或包装材料等。 3.6设备更改:是指对设备、工具等进行改造,例:生产线设备改造、手动工具等改造。 3.7用途更改:是指由一般用途该做特殊用途,例:储藏室改为易燃化学品库或油库等。 3.8管理变更: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企业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等。4引用标准: 5职责 5.1安环科 5.1.1负责协助各部门对变更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调查、策划、实施控制、验证、文件建立和完善、人员的培训等。 5.1.2负责办理新改扩建项目的申报手续。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受控状态分发号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编号JD/QMB4.2.3—01~JD/ QMB8.5.2/8.5.3—05 编制办公室 评审各部门 批准管理者代表 版本号第A/0版

无锡市江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文件修改记录表QR4.2.3—0107 文件名称编号 修改日期修改次数版本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备注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表 序号ISO9001: 2000 标准条款号 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1 4.2.3 JD/QMB4.2.3—01 文件控制程序 2 4.2.4 JD/QMB4.2.4—02 记录控制程序 3 8.2.2 JD/QMB8.2.2—03 内部审核程序 4 8.3 JD/QMB8.3—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 8.5.2—8.5.3 JD/QMB8.5.2/8.5.3—05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JD/QMB4.2.3—01 第A版第0次修改 文件控制程序第1页共5页 1.目的 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使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各个场所使用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从所有发放和使用的场所及时撤出失效和作废的文件。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如标准、法规、顾客财产的知识产权(提供的图纸)等。 3.引用标准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JD/QMA—2006《质量管理手册》4.2.3《文件控制》 4.职责 4.1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文件的控制。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编号:06B001 B/1 1.目的 为了对公司各类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管制,统一文件格式,规范文件的制定、修改、发放、废止等管理,确保文件正确、完整、有效,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行政发文、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各类规章制度、各类检验标准、工作指引、记录表单及外来文件的管理等。 3.定义 3.1文件分类: 3.1.1红头文件:包括公司组织机构、人事任免、重大决策及重要管理事项等。 3.1.2一级文件(A):公司章程、体系手册等公司纲领性文件。 3.1.3二级文件(B):管理控制程序、业务流程性文件。 3.1.3三级文件(C):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D):检验标准、产品规范。 3.1.4四级文件(管理表单):用来记录管理过程的表单,作为QEO管理的追踪和检索的工具。 3.1.5临时性文件(E):包括通知、通告、暂行办法、暂行规定、部门沟通联络文件等。 3.1.6外来文件(F):包括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相关文件,顾客或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图纸及有关的行业标准等。 3.2 文件分为受控文件及非受控文件: 3.2.1 受控文件:即要求文件的分发、修订或更改均须按书面规定程序进行控制,保证文件始终反映现行要求,受控文件须加盖“受控文件”印章,且经相关人员会签。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MSDS文件、职务说明书、经识别的

编号:06B001 B/1 外来文件、记录表单类文件等。 3.2.2 非受控文件:若有新的版本发出,旧的版本文件无需更新,被列为非受控文件,且禁止作为产品生产、开发及经营之用。 4.工作职责 4.1 文件的审查、批准权限为: 4.2文件的发布、回收、作废、销毁及控制,由文控中心负责。 4.3文件使用管理:各部门主管负责管理本部门现场使用的文件和资料,确保文件及记录的正确、完整及安全性。

变更控制程序

变更控制程序共7 页第 1 页 变更控制程序 1. 目的 规定对本公司已批准的各类文件、设备、设施、物料供应商及包装材料发生变更时控制的程序,以保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受控制的状态。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变更类型、程序等方面的控制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变更的管理。 3. 职责和权限 3.1 各个部门或个人可根据工作职责提出变更申请。 3.2 受变更影响的各部门 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审核、列出相关的实施计划。并对经批准的变更申请和计划负责实施,负责将实施情况书面报告给综合中心。 3.3 综合中心 负责变更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变更控制工作,界定变更分类,组织变更评估和审核,制订变更实施计划,跟踪变更的实施,对变更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变更信息。 3.4 管理者代表 对所有变更申请和实施计划进行批准以及对变更进行批准。 4 工作程序 4.1 变更类型 本程序所指的变更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a)所有已批准的体系文件及各种记录的变更 b)技术文件的变更技术文件包括:工艺规程、质量标准、分析方法。 c)关键设备仪器、设施的变更: d)关键设备仪器:直接用于生产和质量检验,对产品质量直接造成影响的各类设备仪器。 e)对产品质量直接造成影响的各类公用设施。 f)物料供应商变更:包括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供应商的变更。 g)标签、说明书、包装材料的变更:包括标签、说明书、单盒、中盒和外箱上印刷的文字、颜色、图案和尺寸、材质等的变化。 h)委托生产商要求的变更。

i)政府部门要求的变更。 j)人员组织机构图及其他变更。 k)生产用物料的贮存条件和(或)有效期的变更,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体和成品。 l)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非计划性变更 4.2变更程序 4.2.1 在需要变更时,由需要发生变更的岗位责任人员向综合中心口头提出申请,综合中心下发已编号的变更申请表,并在变更登记表中登记。 4.2.2提出变更的申请人按以下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交本部门负责人评估、签署意见: a)变更名称:明确变更的主题及变更类型。 b)变更理由:描写该变更提出的原因。 c)变更内容:说明“原来内容” (原来版本号)、“ 修改后内容” (修改后版本号),文件应写完整编号。 d)申请人、申请日期及所属部门。 4.2.3 申请变更部门负责人按照以下要求对变更进行评估: a)变更是否违背了政策法规、法定标准。 b)变更是否属于需验证的范围。判断标准参见:验证主计划、子系统验证 主计划及验证计划;设施、设备和仪器的确认;工艺验证;计算机验证 c)变更是否需要进行稳定性考察。判断标准参见:留样和稳定性试验。 d)变更是否会涉及其他文件的变更。 e)变更是否会涉及委托加工方。 f)如果变更需要培训,变更执行前必须完成培训。 4.2.3申请部门负责人应列出本部门变更的工作计划和受变更影响的部门, 4.2.4变更申请部门将变更申请书分送到各相关部门。 4.2.5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收到变更申请后,需对变更申请部门的申请及变更工作计划进行评估,在相关部门评估意见栏注明部门、意见并签名。若同意变更申请,需提出变更涉及的本部门文件及完成变更工作计划。若不同意变更申请,需书面说明理由。 4.2.6由变更申请部门收集各相关部门已完成评估及变更工作计划的“变更申请表”后,上交综合中心部门。综合中心部门在收到各部门提交的“变更申请表”后,对所有相关部门的评估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评估意见。必要时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布置变更内容。

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对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所有场所,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管理体系有关文件(含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的控制。 3权责 3.1 管理部负责公司所有文件资料的具体控制、监督和检查。 3.2 生产部负责所有技术性文件资料的具体控制、监督和检查。 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使用文件资料的具体控制、监督和检查及其充分性和适宜性的 评审、管理工作。 3.4 外来各种与质量体系运行要求有关的政策性、标准性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性文件由质量部负责管理。技术性文件由总工程师负责管理。 3.5外来各种与环境及OHS体系运行要求有关的政策性、标准性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由生产部负责管理。 4工作程序 4.1 工作流程图 制订日期:2005.09.10 修订日期:发行日期:2005.09.20 受控状态分发号

4.2 文件编制的申请与决定 4.2.1管理类文件的制订,由管理部统一安排/规划,以确保文件的唯一性; 4.2.2未经批准,各部门不得自行制订管理文件,“批准”,是指下列情况之一: 1)现行文件中有规定,如本文件规定管理部协同生产、质量部制订《技术文件管理规定》;2)向管理部提出申请,并得到同意。 4.2.3管理部、协同生产部、质量部制订并实施《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A 各类计划为有时效限制的专用文件,其他文件均为通用文件。 B 作为标样的实物样件或照片等,也应视同文件进行控制。 C 文件“编、审、批”权限与其他专类管理文件不一致时,以专类管理文件为准。 4.4 文件编号 4.4.1 管理文件编号方法 A 管理手册编号:例:DC1-A/0 编号第一节“DC”为东瑞化工英文缩写(以下同),“1”表示一级文件,第二节“A”为版本号,版本的换次用英文字母依次更换标识。0为版序号。为修订序号。 B 程序文件编号:例:DC2-01001,第一节“DC”意义同上,“2”表示二级文件,“01001”为文件类别号与文件三位数序号。 C 作业文件编号:由IMS体系文件引用的作业文件(非化工文件系统)编号方法为:例: DC3-01001,第一节“DC”意义同上,“3”表示三级文件,“01001”从属程序文件的类号,依次标出文件三位数序号。三级文件是原化工文件系统的,编号以原来的编号表示。 D 表单—文件号后缀两位数,01,02……依次表示。 4.4.2技术文件编号方法按《技术文件管理规定》执行。 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受控状态: (受控文件未经批准不得复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