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钾血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07.59 KB
- 文档页数: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缓慢进行性发展。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吸烟和粉尘、刺激性气体的吸入;注意保暖,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条件者改善生活环境。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缓慢进行性发展。
我国COPD的患病率也非常之高。
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也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咳嗽、咳痰和喘息的症状及诱发因素,尤其是痰液的性质和量。
2.观察患者的面色、口唇、甲床有无缺氧的表现。
3.观察呼吸困难的发作情况。
4.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的变化。
5.观察抗生素、止咳祛痰药、解痉平喘药等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黏稠,咳嗽无力、支气管痉挛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弹性降低、肺膨胀不全、残气量增加有关。
3.睡眠形态紊乱:与咳嗽、组织缺氧、环境的刺激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的防御系统损害有关。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清理呼吸道无效(1)评估患者痰液黏稠的程度。
(2)鼓励患者有效地咳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3)为患者讲解排痰的意义,并指导其有效的排痰方法:尽量坐直,缓慢深呼吸,屏住呼吸3~5秒后慢慢地尽量由口将气体呼出,做第2次深呼吸,屏住气,做2次短而有力的咳嗽,用力地自肺的深部将痰咳出,咳嗽运动后休息。
(4)湿化和雾化呼吸道,保持气管黏膜不因干燥而受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七大护理知识点,你知道几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该病重在护理,主要护理到位,患者都会获得和常人无异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七大护理知识点进行全面科普分析。
1、慢阻肺病理特征慢阻肺即人体呼吸系统因某类因素影响,导致功能受损,造成自身通气功能受到影响的状况发生,病情严重时,患者甚至会有呼吸困难等表现,自身生命安全也会因此受到较大威胁。
且该病在季节交替,或者气温下降时,发病率也会随之升高。
2、慢阻肺诱因慢阻肺的诱因较多,最常见的便是吸烟、空气污染、生物燃料燃烧等,相关专业医学文献研究发现,吸烟人群发生慢阻肺风险,远高于不吸烟人群;而空气污染严重地区,比如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粉尘时,人体长时间在此类环境中生活工作,便会诱发慢阻肺;除此之外,像秸秆、稻草等生物燃料燃烧过程,所产生烟雾,一旦人体频繁、大量吸入,也会导致慢阻肺发生风险大幅升高。
3、慢阻肺症状慢阻肺患者症状相对较为典型,比如早期患者多会晨起时咳嗽加剧,夜间阵咳、排痰,随着病情发展,气道阻塞明显时,患者甚至会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且慢阻肺患者咳痰多为白色粘液或者浆液性泡沫痰,急性期患者痰量会大幅增多,甚至有脓性痰。
除此之外,满足肺患者还会有气短等表现,有的患者可能在没有进行任何劳力作业时仍会有气短症状,病情较重患者可能还会伴有胸闷、喘息等症状。
4、慢阻肺诊断慢阻肺患者诊断会发现胸廓前后增大,肋间隙宽度增加,剑突下胸骨角较快,即临床上我们所叫的“桶装胸”,部分慢阻肺患者可能会有显著的呼吸浅、频率快的征象。
医生触诊时会发现患者双侧语颤减弱,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变小,肺下界、肝浊音界下降等。
而听诊时,患者双肺则会有呼吸音明显减弱、呼气延长等特征。
5、慢阻肺七大护理知识点5.1饮食护理慢阻肺患者饮食护理期间,必须坚定易消化、口味清淡、营养均衡、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适度多吃优质蛋白和高维生素类食物,控制糖份含量较高的食物摄入量,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要远离。
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注意事项慢阻肺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发病情况,患者会出现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会伤及患者的肺脏甚至全身。
老年人群为慢阻肺的高发人群。
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气喘和胸闷,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使得慢阻肺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慢阻肺是引发呼吸系统相关病症而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最危险因素之一,影响疾病康复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障碍,营养不良和能量代谢异常,为患者提供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对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病情予以改善,而且可以预后提供一定的保障。
一、呼吸功能恢复慢阻塞肺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是重要的致死原因,因此,在患者护理方面要十分注重呼吸功能的锻炼和恢复。
研究发现长期家庭氧疗对于慢阻肺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能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要确切认识到吸氧的重要性,一般每天吸氧15 h以上,要低流量,值得注意的是,控制流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高流量吸氧会导致患者肺部二氧化碳蓄积,引起肺性脑病。
另外,以往临床针对慢阻肺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方案目的仅在于确保其顺利接受临床对症救治,但由于不同慢阻肺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单纯使用常规护理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领域深入研究,呼吸功能护理理念应运而生并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呼吸锻炼,通过正确的呼吸练习,建立有效的呼吸,以增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从而可预防疾病发作和病情加重,减轻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
一般采取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体操等,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
耐力练习可以通过定量步行、登楼梯等比较平和的运动进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知识知多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危害性较大,患者患病之后其肺脏会受到持续性的损伤,进而使其肺部通气等功能逐渐下降,致使其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进而影响其血氧饱和度,致使患者身体其他重要组织、器官无法获取到充足的氧气。
在此情况下,若患者的病情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身体重要组织、器官就会受到持续性的损伤,进而导致其患上肺心病等相关病症,情况严重时甚至还可导致其出现心力衰竭等,威胁其生命安全。
所以,为有效提升其疾病治疗效果,促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就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
但是,很多患者、患者家属对此类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并不清楚疾病的发生原因,进而导致其护理效果较低。
所以为有效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就需要了解其病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一、病因(一)主要原因此类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若其家族成员内曾有人患过此类疾病,其患病概率就比普通人群要高。
年龄也是引发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肺部功能会逐渐减退,老年群体患上此类疾病的风险自然就会提高,而如今空气污染的持续加重,大量有害气体物质会对老年人的肺部、支气管黏膜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及细胞毒副作用,进而导致其患病风险快速提高。
另外,肺部的生长发育情况也会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概率。
若机体肺部在妊娠期间、出生之后,或者青少年时期受到有害因素影响,就可导致其肺部的生长发育不良,进而导致其患病概率较高。
此外,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也会影响此类疾病的发生概率,所以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患者也容易患上此类疾病。
(二)诱发因素吸烟是此类疾病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烟草燃烧后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毒化学物质,不仅会对人体肺部细胞产生较大的损伤,还会损害其支气管上皮纤毛等,致使其呼吸系统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其呼吸道的清洁能力快速降低等,从而导致其患病风险较高。
并且吸烟开始的年龄越早,时间越长,其肺部遭受的损害更大,若在青少年时期就吸烟,甚至还会导致其肺部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自然其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