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操作技巧及教学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979.05 KB
- 文档页数:3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胃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食管下段的梗阻和食物通过通畅度差。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一种新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和有效的特点。
本文旨在评估POEM术对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是一种通过消化道内镜操作的技术,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完成胃食管连接处肌肉切开术。
其主要步骤包括:内镜下的精确解剖,沿食管壁作势力破坏,肌肉层由开端到修复出血停止裂隙,内镜下缝合修复,以及内镜下张开均匀封闭缺损,等等。
POEM术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方面具有以下优点: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或气囊扩张治疗,POEM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
其通过内镜操作,不需要进行开刀,减小了手术创伤。
POEM术可以准确定位贲门食管连接处,通过肌肉切开术来缓解贲门下段的梗阻,恢复食物通畅度。
POEM术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研究表明,POEM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如胸腔积液、食管穿孔等,且治愈率较高。
POEM术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或贲门气囊扩张联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POEM术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2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65例接受了POEM术。
结果显示,POEM术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6.9%,并发症率为4.6%。
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POEM术和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发现POEM术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气囊扩张组(94% vs 86%),而且POEM术组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
它具有微创、安全和有效的特点,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症状,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POEM术仍然是一种相对新的技术,在长期效果和并发症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
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的护理配合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
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痛、消瘦和食物反流。
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LES压力,使食物顺利进入胃内。
可以采用药物、内镜下微创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POEM手术由于胃镜直视下进行环形肌的纵形切开.LES梗阻可以得到即时解除,术后疗效得到极大提高,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随访和观察。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
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痛、消瘦和食物反流。
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LES压力,使食物顺利进入胃内。
可以采用药物、内镜下微创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POEM手术由于胃镜直视下进行环形肌的纵形切开.LES梗阻可以得到即时解除,术后疗效得到极大提高,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随访和观察。
简介随着内镜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微创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eroralendocopicmyotomy,POEM)已成为贲门失弛缓症(achalaiaofcardia,AC)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
近年来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OEM术由于能在胃镜直视下进行环形肌的纵行切开,LES梗阻可以得到即时解除,术后疗效得到极大提高。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
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痛、消瘦和食物反流。
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LES压力,使食物顺利进入胃内。
可以采用药物、内镜下微创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POEM手术由于胃镜直视下进行环形肌的纵形切开.LES梗阻可以得到即时解除,术后疗效得到极大提高,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随访和观察。
适应症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并影响生活质量者均可进行POEM手术;食管明显扩张,甚至呈形或u形的患者,既往外科Heller和POEM手术失败或症状复发者,术前曾接受过其他治疗者(如球囊扩张、肉毒素注射和支架治疗等),亦为POEM手术指征,但手术难度可能较高。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操作技巧及教学要点王军;刘海燕;沈小春;陈东风【期刊名称】《局解手术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国内外的多位专家对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术后处理都有详细的介绍,但是对于手术操作的难点、手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介绍尚不够详细[1-2]。
目前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肉毒碱注射、内镜下球囊扩张、外科手术和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
【总页数】2页(P227-228)【作者】王军;刘海燕;沈小春;陈东风【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内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内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内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内科,重庆4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7【相关文献】1.经口内镜全层肌切开术与环形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疗效分析 [J], 江堤;廖素环;李啸峰;刘美红;苏剑东;张莉;乐有林2.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中行全层肌切开可行性报道两例 [J], 令狐恩强;李惠凯;王向东;杜红;王红斌;孟江云3.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环形肌断端距离与贲门失弛缓症状缓解程度的关系 [J], 卜保国;令狐恩强;李惠凯;王向东;孟江云;杜红;王红斌4.经腹腔镜行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口内镜下肌层切开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分析 [J], 刘超;张蕾;李香;孙皓;周琦;孙超5.经腹腔镜行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口内镜下肌层切开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分析 [J], 刘超;张蕾;李香;孙皓;周琦;孙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货!】令狐恩强: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本期导师令狐恩强主任医师科室:消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医疗鉴定专家库专家、中国国际招标专家库专家、国内著名中青年消化内镜专家。
荣立个人三等功、集体三等功、曾获姜洒长医学奖。
获得个人专利5项、参与和编写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译文30余篇。
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
本期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所需器械设备及药品食管管腔的Ling分型病历资料术前准备探查食管上中下段扩张扭曲明显,呈环状结构贲门口上方紧闭,内镜通过有阻力食管壁开口距门齿32cm食管粘膜下注射一般注射量在5ml左右打起皮丘后予三角刀行隧道倒T开口,横切一刀约0.5cm,纵切2刀约1.0cm切口的直径一般在12mm左右,不宜过大深度开到SM3,也就是粘膜的第三层建立隧道切开刀的选择标准为探出部分较长,而又不占过多视野为佳DUAL刀HOOK刀IT2刀等都较适合建立隧道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电刀采用混合电切模式电凝模式会使组织产生凝固形成焦炭式结构,从而使操作速度减慢在注射时可在注射针头不伸出的情况下先进行软组织的钝性分离因为有时针头在伸出的情况下容易扎穿肌层或者粘膜层钝性分离是隧道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手段操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食管的血管在不影响隧道建立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破坏它若影响隧道建立时应对血管进行电凝跟切断预防性止血液体量过少时很容易造成隧道一侧的瘘所以在液体垫不明显时应随时进行注射由于隧道是平行建立的,所以与壁管一般不垂直,除非2b型2c型或者3型的一些患者,有时候弯曲度很大可能会与管壁垂直,需额外注意可用点刀将软组织压住后向腔内拉以保证切割在腔内进行,避免了对隧道或者固有肌层的损害此处可见血管大部分直达贲门和贲门下,血管非常丰富此处也非常容易穿刺而且静脉很多很容易出血必要时需电凝止血,但也不能过度电凝在接近贲门的时候经常可见形成的一个壶腹,能清晰看到最狭窄的位置此处应注意粘膜出现转折,不可继续沿直线切开,需沿肌层拐弯方向前进,有时有带透明帽的内镜到达贲门局部后难以继续进入,原因在于隧道打的宽度不足此时应退出内镜,然后将粘膜下的纤维结缔组织再次进行去除,粘膜下建立隧道至贲门下方2cm 环形肌离断隧道建立好后即可行环形肌离断术在贲门失弛缓的患者身上可见一个环形的相对狭窄区域为离断环形肌的标志距门齿38cm环形肌切开,在三角刀离断环形肌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电切功率,操作方法为将纵行肌压着往腔里提,以免切开过深为使治疗效果更显著,从近贲门处开始可以行全层切开,操作过程中尽可能使用二氧化碳气体,因为空气的吸收速度比二氧化碳要慢的多,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是空气的25倍内镜达到贲门时,肌肉将向下方转折,需继续进行切开,不可再转折前就停止切开。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一、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原理及技术特点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一种利用内镜技术在贲门粘膜下层进行环形肌切开,目的是扩张贲门括约肌,恢复食管的蠕动功能。
该术式由日本学者Inoue等首次提出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其技术特点包括:①操作简单:通过内镜技术进行手术操作,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创伤;②创伤小:POEM术式主要在贲门粘膜下进行操作,减少了对食管近端的伤害;③术后恢复快:术后患者可以快速进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经临床研究表明,POEM术式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取得了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二、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1. 症状缓解POEM术后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食物滞留、胸痛和反流等,经过POEM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POEM术后症状缓解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治疗方法。
这表明POEM术式在改善患者主要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2. 贲门括约肌功能改善POEM术式的核心是对贲门括约肌进行环形肌切开,从而扩张括约肌的收缩功能。
研究表明,POEM术后贲门括约肌的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其压力和蠕动幅度均有所提升。
这对于恢复食管正常的蠕动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改善食物通过贲门的顺畅度。
3. 术后并发症少相比传统外科手术,POEM术式的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也较少。
研究表明,POEM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5%,其中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气胸和食管穿孔等。
这表明POEM术式在安全性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表现。
4. 患者满意度高通过对POEM术后患者的随访调查发现,大部分患者对POEM术式的治疗效果表示满意,对术后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
这表明POEM术式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1. 经内镜检查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且已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食管运动障碍疾病;2. 传统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无效或耐受性差;3. 患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无严重并发症和禁忌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内窥镜相当于外科肌切开术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新技术。
POEM利用粘膜下内镜检查的原理将食道和近端胃粘膜下层转化为隧道,通过柔性内窥镜进行食管和胃肌切开术。
因为POEM是在胸部或腹部没有任何切口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它是一种自然孔口经腔内窥镜手术(NOTES)。
失弛缓症是由食管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的进行性退化引起的。
其特征在于食管下括约肌(LES)不能有效松弛松弛,通常伴有食管远端蠕动的丧失。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旨在降低LES中的静息压力以允许摄入的物质通过。
可以通过气动扩张,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或外科肌切开术治疗失弛缓症。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是最常进行的外科肌切开术。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内窥镜相当于外科肌切开术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新技术。
POEM利用粘膜下内镜检查的原理将食道和近端胃粘膜下层转化为隧道,通过柔性内窥镜进行食管和胃肌切开术。
因为POEM是在胸部或腹部没有任何切口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它是一种自然孔口经腔内窥镜手术(NOTES)。
适应症POEM可以在大多数有症状,经过实验证实的原发性特发性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进行。
此外,POEM已经适用于在胃中进行(称为胃或G-POEM),用于治疗在选定患者中对药物治疗难以治愈的严重胃轻瘫。
禁忌症患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患者不应接受POEM:严重糜烂性食管炎,显著的凝血功能障碍,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可能损害食道粘膜完整性或导致粘膜下纤维化的先前治疗(例如,放射,内镜下粘膜切除或射频消融)先前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法,例如气动球囊扩张,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或外科肌切开术,不是POEM的禁忌症,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在粘膜下剥离期间可能会遇到炎性纤维化。
仍然可以使用此种治疗方式。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在POEM手术前进行一至两天的液体饮食,以确保内窥镜检查清晰,并避免麻醉诱导期间的误吸。
除了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乙酰水杨酸外,应在手术前停止使用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药物。
·专家笔谈·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技巧熊英令狐恩强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自2010年Inoue等[1]报道后,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POEM手术过程[2]:在食管距齿状线上10cm处行黏膜下注射液体垫,切开食管黏膜层,内镜进入黏膜下层以电刀分离,建立位于黏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的一条隧道至齿状线下方2cm,再用电刀切断固有肌层,最后内镜退出隧道并用金属夹封闭隧道入口。
我国在该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国内各级医院能够开展该项技术的条件有限,技术水平也不相同,本文对POEM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做一总结。
1.隧道入口处黏膜下注射液体6 7ml,其他部位4 5ml,贲门及狭窄部位应不超过4ml,可有效预防黏膜撕裂。
2.目前的隧道入口有3种:纵开口、横开口和倒T形开口。
研究表明[3]倒T形开口较前2种开口具有开口相对较小(易封闭)、隧道内气体压力小(开口面积大)的优势。
电刀切开黏膜后并稍分离切口左右两侧的黏膜下层,然后,应用注水泵对切口注水的同时压低内镜头端顺势进入隧道,这样做是利用水压将隧道口冲开,同时起到润滑作用,保护隧道口不被撕裂;内镜进入隧道后旋镜,将黏膜置于屏幕左侧,肌层位于屏幕右侧。
3.建立黏膜下隧道时应边旋镜边切开,用电刀刀头钩住组织从上向下切或者从下往上切,切忌下压刀头,预防黏膜及肌层的损伤。
4.隧道应建立的足够宽大,大概占管壁1/3周,避免出现锥形隧道,锥形隧道下段狭窄,内镜阻力增大容易损伤表面黏膜。
DOI:10.3877/cma.j.issn.2095-7157.2015.01.001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D1411000000414003)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通讯作者:令狐恩强,Email:linghuenqiang@vip.sina.com作者简介:熊英(1980-),在读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内镜相关诊疗研究。
·专家笔谈·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麻醉管理陈永庄 顾卫东 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 通信作者:顾卫东,电子邮箱为mcwgwd@163.com 作者简介:顾卫东,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副主任。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胸科麻醉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委员兼疼痛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委员兼工作秘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通讯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基金2项,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摘要】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下括约肌舒张功能受损引起的功能性疾病,可引起吞咽困难、胸痛、烧心、反流等症状。
近半数患者可因反流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以往的治疗方式效果不确切或创伤较大,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新手术方式,创伤小,效果确切。
但POEM围术期可能发生反流误吸和二氧化碳充气相关性不良事件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将危及患者的生命。
麻醉科医师在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现对POEM的麻醉管理进行评述,以期为POEM的临床麻醉提供参考,保障行POEM的患者围术期生命安全。
【关键词】 贲门失迟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反流误吸;二氧化碳充气相关性不良事件;麻醉【引用本文】 陈永庄,顾卫东.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麻醉管理[J].上海医学,2020,43(2):80-84.DOI:10.19842/j.cnki.issn.0253-9934.2020.02.005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好发于食管下段贲门部位的功能性疾病,以食管下括约肌舒张功能受损为特征[1]。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年发病率约为1.63/10万,患病率约为10.82/10万[2],其发病年龄高峰为30~40岁和60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罕见[3]。
pome术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POME 术(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是一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手术。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
贲门失弛缓症是指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异常,导致食物难以通过进入胃部,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反酸、胸闷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等,但疗效有限。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是一种新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其原理是在经过内镜检查确定了括约肌的位置和范围之后,通过内镜下操作器进行肌切开术,使括约肌松弛,食物可以顺畅通过。
术前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反酸、胸闷等症状。
术后随访3个月,治愈率为80%,明显改善率为18%,无效率为2%,总有效率为98%。
在治愈的患者中,术后2周内症状基本消失。
在明显改善的患者中,症状明显减轻,但仍需要口服药物维持治疗。
在无效的患者中,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需要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口腔、喉部不适等轻微症状,无严重并发症。
在手术中出现的少量出血和气管误吸等问题均及时处理,未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综合上述结果,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适用于单纯性贲门失弛缓症和伴发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
但在手术前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