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中的滑移系愈多,其塑性变形能力愈好。
滑移系数量相同时, 滑移方向愈多,塑性变形能力愈好。
面心立方晶格金属Al﹑ Cu﹑γ-Fe的塑性变形能力优于 体心立方晶格金属W﹑Cr﹑α-Fe等。 孪生: 是金属的另外一种塑性变形方式。在切应力的作 用下,金属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着特定的晶 面发生均匀切变。发生孪生的晶面称孪生面,发生孪生 变形的晶体称孪晶。孪生变形所需的切应力较大,但产 生的变形量却很小。
第二相粒子增加位错滑移的阻力,提高了强 度。 采用生成第二相粒子强化金属的方法称为弥 散强化或沉淀强化,是工业上常用的强化手段。
第二相粒子对位错滑移的影响
发生位错滑移的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原子 密度最大的晶向就是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体心立方晶格:有6个滑移面,每个滑移面上 有2个滑移方向,故有 6*2=12个滑移系。 面心立方晶格:有4个滑移面,每个滑移面上 有3个滑移方向,故有 4*3=12个滑移系。 密排六方晶格:有1个滑移面,每个滑移面上 有3个滑移方向,故有 1*3=3个滑移系。
位错的滑移示意图
滑移面
滑移系 滑移方向
每个位错滑移出晶体表面后,都会产生一个原子间距 的台阶,大量的原子间距的台阶组成滑移线,一组平行 的滑移线构成滑移带。
单晶体塑性变形特点:
1.位错的滑移只在切应力的
作用下发生。
2. 滑移时,晶体移动的距离 为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3. 滑移时伴随着晶体旋转。 4. 位错的滑移只沿着晶体中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原子 密度最大的晶向发生,因为 这样所需克服的滑移阻力最 小。
3.多晶体的塑性变形的物理过程
每个晶粒内部都有自己 的滑移线,但都终止于 晶界,两相邻晶粒的滑 移线并不连续。每个晶 粒只产生自己的滑移和 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