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塑性变形机制(1)
- 格式:ppt
- 大小:7.17 MB
- 文档页数:38
填土路基施工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
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
2.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
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
3.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Om。
5.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6.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水泥稳定土基层2.自拌台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
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 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3。
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活。
4.宜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湿润。
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路面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缝,缝中清除砂石、凝结的泥浆、杂物等,冲洗干净。
缝壁必须干燥、清洁。
缝料灌注深度宜为15~20mm,热天施工时缝料宜与板面平,冷天缝料应填为凹液面,中心宜低于板面1~2mm。
填缝必须饱满均匀、厚度一致、连续贯通,填缝料不得缺失、开裂、渗水。
填缝料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保温膜、土工毡、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一般宜为14~21d。
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
开放交通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
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基层冬期施工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临近多年平均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得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
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人防冻剂。
水泥混凝土面层冬期施工1.搅拌站应搭设工棚或其他挡风设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温度不应低于5℃。
一、模具特点:1生产效率高2有利于自动化生产3产品互换性好4少、无切削加工、省材料5质量、精度高二、模具成型工艺:1 锻模:(1)镦锻—冷镦、温镦、热镦,热锻—模锻、胎模锻2挤压3拉拔:拉丝、拔管4冲压:分离、成形5压铸6塑料成形:模压成型、挤压成型、塑料成型三、模具的分类:1按再结晶温度分:冷变形模具、温变形、温变形模具2按模具加工的坯的工作温度分:热作模具、冷作模具、温作模具3按成形的材料分:1金属成形用模具2非金属成形用模具五、模具的设计时间T1:从模具设计到模具所有工艺文件、图样完成所用的时间,称模具设计时间T1。
六、模具的制造时间T2:模具从制造开始到初次使用时所用的时间,称为T2。
七模具的安装、调试时间T3:模具制造出来后,装在相应生产设备上,调试生产第一件合格产品所用的时间,称为模具的安装、调试时间T3。
八模具的修复及维护时间T4:模后,暂时性地失去功能或为了维护所用的时间,称为模具的修复及维护时间T4。
T4包含拆卸、重新装在设备上所用的时间。
九、模具的工作时间T5:模具在设备上生产出合格产品所模具的工作时间T5。
十、模具寿命与生产关率:减少模具的装配和修模次数与时间,提高模具的首次寿命与修复寿命,都能起到提高生产率的作用;设备工作节奏越快,模具寿命对生产率的影响就越大。
大批量生产时,缩短制模时间,采用快换模装置,缩短装模时间,减少修复次数,将增加工作时间整个时间的相对比例,会有效地提高生产率。
模具寿命的影响因素“1.凹圆角半径要小,几何形状:凹模角度一定时,挤压力越小,模具寿命越高。
模具结构形式:采用组合式模具。
导向装置的模具十一、1模具服役:模具安装调试后,正常生产合格产品的过程叫模具服役。
模具损伤: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尺寸变化或微裂纹,但没有立即丧失服役能力的状态叫模具损伤。
模具失效:模具受到损坏,不能通过修复而继续服役时叫模具失效。
广义的来讲,模具失效是指一套模具完全不能再用,生产中一般指模具的主要工作件不能再用。
塑性变形1. 引言塑性变形是固体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材料在超过其弹性限度后,可以继续变形而不恢复原状的能力。
塑性变形可以发生在金属、塑料、陶瓷等材料中,常见于制造、建筑和工程领域。
本文旨在介绍塑性变形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塑性变形工艺。
2. 塑性变形的基本原理塑性变形与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中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原子之间的接触位置发生滑移。
这种滑移可以改变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材料继续变形。
塑性变形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如下:•内部滑移:在材料中存在众多晶体结构,滑移发生时,晶体结构中的原子沿滑移面移动,发生形变。
•位错运动:位错是晶体结构中的缺陷,可以像滑行带一样在晶体中移动。
位错的运动是塑性变形的基本过程。
•变形时的晶界滑移:晶界是不同晶粒之间的边界,当材料变形时,晶界也会发生滑移,使晶粒相对于彼此发生位移。
3. 影响塑性变形的因素塑性变形的程度和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3.1 物质本身的性质不同材料的塑性变形性能不同。
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塑性,可以在大变形下发生塑性变形。
而一些脆性材料如陶瓷通常只能发生很小的变形,容易发生破裂。
此外,合金、塑料等材料也具有独特的塑性变形性质。
3.2 变形速率变形速率指的是材料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变形量。
较高的变形速率往往会导致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更大的变形。
这是因为较高的变形速率会加快位错的运动和晶界的滑动,使材料更容易发生塑性变形。
3.3 温度温度对塑性变形也有很大影响。
较高的温度能够使材料中的原子更容易滑动,从而促进塑性变形的发生。
相反,较低的温度会使材料变得更加脆性,减少塑性变形的程度。
3.4 应力状态材料受到的应力状态也会影响其塑性变形。
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材料会发生延伸变形;而在剪切应力作用下,材料会发生屈服变形。
不同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塑性变形方式有所不同。
4. 常见的塑性变形工艺塑性变形工艺是一种通过对材料施加力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