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7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希望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根据课后题目理解课文内容;对同一题材的小说、音乐、电影的比较感悟。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这一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对我成长的影响?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具体含义?文章哪一部分是插叙,作用?教学难点:对小说、音乐、电影的比较感悟教学时数: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自己搜集作者作品资料,并对课文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活动主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预期效果一、教师播放音乐《送别》一个人的童年生活无论是快乐还是忧伤,到若干年后回首都会发现是自己脑海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专注地听联想吸引注意二、检查预习请同学来说说林海音和《城南旧事》自己介绍能够说得比较具体三、朗读请挑一段较受感动的语段来读。
接二连三积极举手激发动机,主动介绍,大胆表现。
四、重点问题讨论(问题根据文章重点和学生疑问确定)1. 爸爸是个好爸爸吗?2. 对我成长的影响?3.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具体含义?4. 文章哪一部分是插叙,作用?小结:小说之美积极讨论通过活动,学生自己将问题基本解决五、《送别》歌曲赏析小结:音乐之美专注地听动情地唱谈谈体会通过对歌曲的感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六、电影片段欣赏与文章中的小音子像吗?有什么不同?小结:电影之美饶有兴味地观看七嘴八舌地谈论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总结深化(再播放音乐)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了小音子的童年生活,感受了文章里那种“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的感情基调。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珍惜家人。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重点词汇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课文深层次情感的理解。
(2)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造句。
(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2)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3.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珍惜家人。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范文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范文7篇教案在书写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制定教案也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质量。
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优秀教案下面作者为大家带来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优秀教案(共含13篇),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爸爸的花儿落了优秀教案一、学习目的1、理解父母对儿女的深情。
2、理解爸爸的形象。
3、记叙文中的插叙手法。
4、学习记叙中的伏笔与照应。
二、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父母对儿女的深情。
(2)理解“爸爸”的形象。
2、难点:(1)记叙文中的插叙手法。
(2)记叙中的伏笔与照应。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读准生字词;2、解释词语;3、阅读课文,质疑。
4、思考: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
简介《城南旧事》故事梗概2、导语。
在毕业典礼上,“我”从衣襟上的夹竹桃引起对爸爸的回忆,回忆中有欢乐的笑声,也有感伤的泪水;有爸爸严厉的责罚,也有他绵绵的爱意。
爸爸的花儿落了到底是什么意思,请阅读课文。
三、导学达标(一)整体感知:1、课文写了哪些生活片断,哪些是眼前的事,哪些是回忆的事?请理清课文脉络。
讨论后归纳,然后电子板书:夹竹桃探爸爸赖床受罚礼堂钟声爸爸的病爸爸爱花插叙唱骊歌盼望自己长大的人闯练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长大了2、爸爸”的鼓励和惩罚对“我”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影响?讨论后归纳:(1)六年前他参加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对我的鼓励,今天,我真的成为优秀的毕业生被选做这件事。
(2)六年前,我因赖床受罚,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最早到学校的学生。
(3)我闯练成功。
(4)当我得知爸爸病逝的消息后,表现出镇定、安静,这就是爸爸长期教育的结果。
3、“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讨论后归纳:爸爸表面上很严厉,严格要求“我”,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他亲自给无送花夹袄和两个铜板。
爸爸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爸爸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偈急得吐血。
爸爸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四、小结这篇课文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彩插叙手法,从眼前的事回忆往事,写出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对自己的鼓励和教育,塑了爸爸严厉而不失爱心的形象。
爸爸的花儿落了(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理解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中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家庭关系。
2.学会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深入思考故事的内涵。
3.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家庭关系的理解和表述。
2.学习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来深入思考故事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述小说中人物心理和性格的变化。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细节分析来深入思考故事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观察一张白色玫瑰的图片,并询问学生这张图给他们什么感觉,这张花为什么是这个颜色?(2)引导学生与家人分享曾经遇到过什么事情,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把学生的话题向家庭关系转移。
2.阅读篇章(1)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篇章,并将篇章分为若干部分,简单介绍每个部分。
(2)教师介绍篇章的背景和作者,介绍主要人物。
3.分组聚焦(1)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分析一个角色的性格和动机。
(2)要求学生在分析中详细描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将自己关于人物的分析反馈给其他小组。
(3)检查学生对角色性格的分析是否准确,并进行讨论。
4.分析细节(1)教师根据篇章的不同部分,提出一些关键的细节。
要求学生分析这些细节,然后归纳出这些细节的关系和故事的主题。
(2)要求学生在分析细节的同时,深入思考故事的故事背景,主题和人物的关系。
5.解决问题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花由作者引出来,并为人物注入新的发展,你认为花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2)何时,人物之间的和谐关系破裂?(3)爸爸和儿子各有哪些心理变化?(4)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6.结语教师总结一下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回顾本次课程,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很多不同状况,谁都无法躲避。
该怎样教育自己和他人来应对这些情况。
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油鞋、油纸伞、挪窝儿、鸡毛掸子、咻咻、玉簪花、麻渣、骊歌、四眼狗、肿胀、叮恐惧、花圃。
2、理解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3、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思,有所得。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厚的父子情感。
2、体会文章中的“父亲”这一形象。
3、使学生能够把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反思自己的亲情和友情。
4、理解文章中的“花”这一形象。
5、体会文中的一些含蓄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任务:1、掌握文章的一些文学常识。
2、深入理解“父亲”和“花”这两个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形象。
3、让学生具体体会一下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通过对“父亲”和“花”这两个形象的讨论,体会文章中父亲与“我”的情感。
2、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写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包含着浓浓亲情的文章,非常值得我们共同来体会,共同来学习。
那么在首先,我想请问一下同学们,从你们懂事起到现在,你们有没有过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父母亲,想一想疼你爱你的亲人甚至是用你的笔写下你的感受呢?(有)(没有) 请看课文的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这是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
有关作家林海音及其《城南旧事》的一些资料课后会印发给大家,希望你们回去之后能够仔细的阅读,不仅能够丰富文学知识,扩大知识面,而且对于你们理解这篇课文很有帮助。
(二)讨论:文章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10——15分钟)(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互相交换预习作业,给五分钟时间讨论,然后请各小组发言。
):爸爸表面上是很严厉,但实际上却充满着爱心。
他时时盼望着自己长大,鼓励女儿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他很重感情,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后,便急得吐血。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学会珍惜亲情。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
(3)懂得感恩,尊重他人的付出。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 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情感共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5. 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情感共鸣。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精选6篇板书设计篇一爸爸的花儿落了说一段故事谈一点感受品一品语言悟一悟人生语文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篇二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2、认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3、感受人间至爱亲情教学重点:通过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放《父亲》这首歌,创设情境。
刚才我们怀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聆听了一首为我们的父亲唱的颂歌。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感受着父爱的深沉与博大,我们怎能不去感谢给予我们生命与厚爱的父亲呢?在一篇课文里同样有一位父亲值得我们去歌颂。
板书课题。
二、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学习,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了解情况。
(一)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显示问题。
想一想:文中情节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的事,如何引出的'?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视情节引导:上下文联系起来,具体语句……(二)合作探究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你在阅读时还发现了哪些问题呢?请小组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相互质疑小组中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靠集体的智慧战胜一切困难。
灵活安排:学生可指名求教,其他学生也可自告奋勇及时求助。
(四) 教师导学通过刚才的求救及救助,我感受到了同学们思维火花的碰撞,我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大家愿不愿意帮我去征服它们?请大家自由闯关!显示:自由闯关每人仅限一关,聪明的你闯哪一关?第1关:本文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含义?第2关:你认为“花”在叙述构思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第3关:� 我们每个人都要长大,都含有父亲的呵护,你的父亲是如何教育你的呢?请畅说欲言。
(六)教师总结文中的父亲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我们也体会到了我们的父亲对我们的关爱,那么,就让我们在我们成长的记忆长河中谨记:生活中,有个人叫父亲,有种爱叫父爱。
附:板书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设计篇三【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准确归纳课文内容,揣摩理解故事中蕴含的真情。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是可爱的小编有缘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8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浏览全文,理请思路,了解插叙的巧妙运用。
2、品味语言,体味父爱,感悟成长。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丛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感悟影响我成长的父爱。
【教学难点】理解成长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短片。
师:这是中国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历经世事之后,回想童年的一段内心独白。
从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他对童年的无限怀念之情。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的思绪,走进她的童年,看一看伴随着爸爸的花开花落,她是怎样一步步成长的。
(板书: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二、浏览全文,整体感知组织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弄清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的事,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来的,从而了解文章内容,理清全文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插叙的巧妙运用。
板书:眼前事 1 ↓32↓35──35↓ 54──68回忆事2──3133──3438──53探逃爸盼闯望学爸望练爸挨爱长寄爸打花大款`三、体悟真情本文回忆了这么多往事,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件?(逃学挨打)。
下面,我们来欣赏根据这件事拍摄的电视散文《迟到》:看完之后,思考:1、你感受较深的是什么?2、这件事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3、� 感悟影响我成长的父爱,引起情感的共鸣,得到有益的启示。
英子在风里、在雨里、在爸爸爱的港湾里漂流,再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中渐渐成长,你能找出英子成长的足迹吗?“花儿“在本文中有什麽作用?四、感悟成长1、“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呀!”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试结合自己的体验与同学讨论,“我们”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2、如何理解文中“我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五、品位语言本文叙述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我们读后却被深深地感动,并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爸爸的花儿落了公开课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爸爸的花儿落了公开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揣摩理解故事中蕴含的真情,体会朴素真挚的语言之美。
2、通过朗读来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蕴涵的父爱深情。
3、使学生能够把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体味自己的亲情。
二、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验父爱。
三、教学难点:揣摩理解故事中蕴含的真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人们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以下为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最后总结:母爱是伟大的,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其实父爱也同样伟大,同样的令人难以忘怀。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父爱,走进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大家课前或者以前都曾经阅读过这一名篇,对之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动,写法上的受教益。
今天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讨,当会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层面的收获。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二)初读研讨说人物。
请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那些人物,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谁? (英子和爸爸)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爸爸。
用“这是一个——的爸爸,我的理解是——”的句式说。
学生大体上会说出如下答案:a、这是一个严厉的爸爸;b、这是一个慈爱的爸爸;c、这是一个爱花的爸爸;d、这是一个重感情的爸爸;e、这是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爸爸。
设置本环节的目的是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课文,了解爸爸。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引导,结论要由学生自己得出。
教师最后总结: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
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引出下一环节的教学。
《爸爸的花儿落了》安柏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请文章结构,把握行文线索。
2.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主题。
3.理解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双关意义。
4、学习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
5、记叙中的伏笔与照应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2.感知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插叙手法在记叙中的运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还要让学生在读中认识到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使自己真正的成熟起来。
教学重点:1. 理请文章结构,把握行文线索。
2.理解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双关意义。
3..学习本文插叙的写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花”在文中的作用。
2. 揣摩文中的伏笔及含蓄的表达3.感受父亲的情,理解父亲的深情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这首李叔同1908年谱词的《骊歌》,由林海音《城南旧事》改编的同名电影而广为人知,这首歌含有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送走的不仅仅是小学的毕业典礼,也不仅仅是家里的落花,其实还有美好的童年,难忘的父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爸爸的花儿落了》,来感受主人公在经历那么多人生世事后,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的成长历程。
二检查预习1、结合注解了解作者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
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
曾任記者、編辑、后从事文艺创作。
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
2.写作背景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
英子对非常同情。
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
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
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3.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
(方式:小组推荐到黑板上默写,错的改正,齐读)肿胀(zhǒng)(zhàng)襟(jīn)毛掸子(dǎn)花圃(pǔ)叮嘱(dīng)(zhǔ)恐惧(kǒng)(jù)玉簪花(zān)骊歌(lí)告别的歌。
挪窝儿(nuó)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这里指起床。
耻笑(chǐ)鄙视和嘲笑。
鸡咻咻(xiū)(xiū)模拟挥舞鞭子时发出的声响。
4.检查课前课文预习情况:1.读完课文后,最打动你的是什么?(情感)2.在文中找出饱含感情的语段,试着有感情的大声朗读出来,并用一句话概括出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感动?(学生在课本中划出具体的段落,谈体会后进行点评)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A部分分析花1、“花”在全文中出现过几次?请快速找出文中描写“花”的语句,分析它结构中起怎样的作用?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中间还写了爸爸的爱花,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2.文章标题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何含义?一语双关,一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凋谢;另一是象征特别爱花的父亲的离开人世。
B.部分分析人1.文章写了哪些人?最主要的两个人物是谁?2.概括提炼文章内容。
提示用“人物+事件”的思路逐一完成。
(1)本文英子的哪些事?毕业典礼前毕业典礼中韩主任讲话毕业典礼后①从英子的角度可以这样概括:本文主要记叙了英子参加毕业典礼时由眼前的的事物引发的回忆。
提示:结合“毕业典礼这条线索,按毕业典礼前、毕业典礼中、毕业典礼后,把全文整理为三个部分(2)本文写了爸爸的那些事?通过这些事情可以看出爸爸是个怎样的人?②从爸爸的角度可以这样概括:本文主要记叙了爸爸病床上的叮嘱;爸爸在六年前因英子赖床不起而惩罚她;爸爸爱花的故事;爸爸叫英子闯练而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爸爸去世。
3.归类,理清文章思路(1)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用笔画出来)。
(2)那么作者是怎么样由眼前的事写到对往事的回忆上去的?回忆部分从记叙顺序看,属于什么?作者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毕业典礼前: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
.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郊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可见,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采用了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分析文章结构请大家以“眼前的事”标准,按时间分析文章结构⑴第一部分:毕业典礼前(1—34段)由夹竹桃花——(想起)病床叮嘱;由迟到——(想起)赖床被打;由钟声响了——(想起)爸爸爱花⑵第二部分:毕业典礼时(35—53段):韩主任讲话、唱骊歌、哭别——(想起)闯练做事⑶第三部分:毕业典礼后(54—68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
四.重点研讨:(1)找出文中父亲对英子说的话,并思考这些话对英子有怎样的影响?对成长的影响:历练中培养不怕困难,敢闯敢练的坚强性格.对自己负责,敢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品质.英子具体表现为:学习非常用功,被选做代表为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从六年前的那一次后从不迟到。
硬着头皮完成了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这件事。
闻说爸爸去世而处乱不惊从容面对……(2)英子闯过哪些难关?(3)你认为英子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1.我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爸爸,并说说理由。
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4).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饱含着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和无奈,同时也会引起读者深深的眷念之情。
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五、布置作业请学生仿写,并交流。
父爱是阳光,让我感到人间的温暖。
父爱是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路。
父爱是……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基本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也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明白了插叙在文中的运用。
这节课就文章的重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二、研读赏析1.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 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用笔画出来)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
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
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
至于写他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2.爸爸病床上的一席话中,有三句话照应后文提挈全文,请看课后习题一,想一想这三句话和文中的哪几件事相照应?(学生研读课文,相互讨论,大胆发言)①“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爸爸叫英子闯练而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②“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爸爸在六年前因英子赖床不起而惩罚她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③“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3、“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是的。
“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三体验与反思:1.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2.体验讨论“我们”为什么很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给学生自由说话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并且明确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烦恼,但只要正确对待就一定会解除烦恼,迎接新的挑战。
进一步提问:四总结归纳,谈收获:表达技巧林海音,六十年代就斐声台湾文坛,她的作品风靡海内外,广为流传。
下面我们通过品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来感受其魅力。
(请同学们每人都找出一处文章精妙的地方。
)1、一语双关的文题(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在文中有何含义?)“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2、双线并行的结构(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中间也都多次提到花——是因为父亲喜欢花,花让作者想到回忆起父亲,同时花也成了象征;以花来贯穿小说的始末,作为潜在的线索,这样可以做到使事件交错而不凌乱。
)二是毕业典礼。
,“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
”(张百栋语)3、别致生动的穿插文章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