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 (2)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层层高》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不同层次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
2. 了解各个层次结构在维持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掌握人体的不同层次结构和其作用。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健康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细胞模型、组织模型、器官模型等教具。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讲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通过一些问题或小动画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你们知道人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吗?是什么让我们的身体保持正常运转呢?”引导学生思考。
Step 2:演示细胞的作用通过展示细胞模型或相关图片,讲解细胞是身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生命的基础。
并介绍细胞的功能,例如:运输养分、排除废物、复制自己等。
同时,让学生讨论细胞在维持身体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Step 3:介绍组织的作用展示组织模型或相关图片,讲解组织是由一群细胞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体。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组织的功能和示例,例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等。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组织的作用和重要性。
Step 4:演示器官的作用展示器官模型或相关图片,讲解器官是由不同组织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器官的功能和示例,例如:心脏、肺、肝脏等。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器官的作用和重要性。
Step 5:介绍系统的作用展示系统模型或相关图片,讲解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协同工作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系统的功能和示例,例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Step 6:团队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演示一个层次结构,并介绍其在维持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Step 7:总结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每个层次结构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20雾在哪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二课时)《雾在哪里》教学目标:1.读好雾的话2.仿照第4.5.6自然段,仿说、仿写雾还把什么藏起来。
3.感受语言优美教学重难点:仿照第4.5.6自然段,仿说、仿写雾还把什么藏起来。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一)回顾会写字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上一节课的会写字,请你打开写字本。
第一个词语是散步、接下来是岸边、房屋、无论。
师:对照大屏幕,如果你全对了,小声读一读。
如果哪个字错误了,在旁边纠正两遍。
(二)回顾长句子师:词语回顾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上一节课的长句子,你还会读吗?红色的字表示?有斜线的地方读的时候要稍微?没错,谁来读第一句?师:你来读,读的非常熟练,请坐。
谁再来读?老师听出了你的停顿和重音,你真会读。
咱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
师:谁来读第二句?请你来。
你的声音真好听,要是能响亮一些就更好了。
谁能响亮的来读?声音洪亮特别棒。
咱们一起来读。
(三)回顾全文师:那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雾在哪里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呢?生: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他一会儿把大海藏起来,一会儿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
一会儿把海岸藏起来,最后把自己藏了起来。
(板书)二、新授学习师:雾孩子藏起来的东西可真多呀!老师也想跟在他的身后去瞧一瞧,当他把这些东西藏起来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景象,你们想瞧吗?想就坐端正。
(一)学习3~4自然段1、读好第3自然段,用无论、还是、都造句。
师:现在请你自己读一读第三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来雾孩子把这些景物藏起来之后的景象。
师:同学们看淘气的雾孩子有一天飞到了海上。
他自言自语地说~生: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师:你如果是这个雾孩子想买一个东西偷偷给藏起来,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没错,高兴的,开心的,喜悦的,那谁能高兴的来读?(指生)真是个高兴的雾孩子。
谁能读得更高兴?(指生)真是个又高兴又骄傲的孩子。
雾孩子们一起来。
师:雾孩子说到做到,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师: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读一读你划线的句子?你们画的是这一句吗?那咱们一起来读。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学生分析:本课从“使小车运动需要力”的体验活动引入,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
在探究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感知“推力”和“拉力”;在探究不直接接触小车而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中,学生将发现磁铁能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铁,这是磁铁和铁之间产生的一种磁力,它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产生作用,这点上和拉力、推力存在着区别。
在探究磁铁能否隔着物体吸引小车的活动中,学生会发现磁铁能隔着一些薄的、非铁的物体吸引铁,从而体会到磁力可以穿透一些物体,也为后面的学习磁铁的相关知识和能量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玩过各种各样的玩具小车,他们知道可以通过推或拉让小车前进与后退,但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通过这节课中几个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会了解到人对小车施加的作用力,可以用“推力”和“拉力”等来描述。
学生在玩磁铁的时候,发现了磁铁能隔着一段距离和一些物体把铁吸引过来,了解到了“磁力”这个力的作用。
有趣的实验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磁铁的继续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拉力和推力是常见的力。
2、知道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对铁产生吸引作用。
3、通知道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
科学探究:1、能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运动起来。
2、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
3、初步形成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科学态度:1、能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思考。
2、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3、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2、体会方法的不断改进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教学难点: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教科版《观察与⽐较》优秀公开课教案2《观察与⽐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通过感觉器官对周围世界信息的感知,⼈们能够感受到⽓味、味道、形状、⼤⼩、颜⾊等,利⽤感觉,结合已有经验和思维活动⾏成了知觉,这使得⼈能够利⽤感觉器官了解并认识周围的世界,科学课的学习过程,始终没有离开⾃⾝的感觉和知觉活动,所以要从感觉认识⼊⼿,让学⽣建⽴起对感觉器官基本功能认识,然后发展到⽤感觉配合思维的知觉活动,从⽽不是单⼀地认识眼、⽿、⿐、⾆、⽪肤,重复早已熟知的名称,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引导学⽣更多地依靠观察来⽐较、分析和判断,让观察到的事实经过思维加⼯,⾏成对事物的精准描述、⽐较和判断。
本节课中,学⽣有机会⽤不同的感觉器官尝试观察多种事物,并借助⽐较事物的相同与不同,分析被观察事物的诸多特征,建⽴与观察事实的匹配程度,从⽽依据匹配的程度做出事物名称判断,能够对事物进⾏更全⾯的描述。
学情分析:学⽣经过前⾯的学习,会⽤各种⾝体感觉器官去观察事物,但表述不完整,⽤⽐较的⽅式多⽅⾯观察,偶尔已经渗透⼊这种⽅法,只是⾃⼰没有察觉,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较精准的词语表述。
教学⽬标:科学概念⽬标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
科学探究⽬标1.能够⽤⽐较的⽅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2.能够使⽤精准的词语进⾏描述科学态度⽬标1.能够如实表达⾃⼰的发现和想法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的⼯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标能够创造性地尝试⽤不同的⽅法和从不同的⾓度观察认识事物教学重点:能够⽤观察⽐较的⽅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教学难点:能够⽤观察⽐较的⽅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并使⽤精准的词语进⾏描述教学准备:找不同游戏图⽚每组四张、⼤塑料桶⼀个、⼤⼩娃娃、⼩⽊块、钥匙等⼩物件、含不同浓度的酱油⽔溶液3杯、仿真橘⼦若⼲和新鲜的真橘⼦若⼲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聚焦在平时的学习⽣活中,我们要⽤到很多不同的⽂具,⽼师这⾥也准备了⼀些,不知道哪位⼩朋友可以来给我们介绍⼀下(幻灯⽚出⽰书本类似⽂具)学⽣回答1、提问:这两把剪⼑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预设:形状差不多、都可以剪东西……)2、⼜有哪些不同的呢?(预设:颜⾊不⼀样、⼑刃处形状不⼀样……)3、提问:你是怎么发现的?(观察)观察,可以把两把剪⼑放在⼀起⽐⼀⽐,我们把它叫做⽐较。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水果,能辨认基本的水果种类。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准备1.水果图片卡片。
2.不同种类的水果。
3.纸杯和勺子。
4.园艺小活动台。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引入1.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种类的水果,引导幼儿认识水果。
2.问幼儿们平时喜欢吃什么水果,开展简短的讨论。
3.引导幼儿思考,水果对我们身体的好处是什么。
第二部分:感知与观察1.将不同种类的水果放在桌上,让幼儿们自由观察、触摸和嗅闻水果。
2.引导幼儿们描述水果的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
3.让幼儿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分享自己感知到的水果的特点。
第三部分:动手实践1.指导幼儿们如何正确使用纸杯和勺子。
2.将不同种类的水果切成适当的块状,放在小碗里。
3.让每个幼儿轮流使用勺子将水果块放入纸杯中,可以尝试将不同种类的水果搭配在一起。
4.提醒幼儿们切勿浪费食物,合理控制水果块的数量。
第四部分:园艺小活动1.带领幼儿们到园艺小活动台前,展示各种水果的种子或果实。
2.鼓励幼儿们观察水果的种子或果实,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些种子或果实可以用来做什么。
3.引导幼儿们一起将水果种子或果实埋在花盆中,让他们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
1.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水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2.操作法:通过动手将水果块放入纸杯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实践法:通过园艺小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种植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观察水果特征和嗅闻水果时的表现。
2.观察幼儿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使用勺子和纸杯的熟练程度。
3.观察幼儿在园艺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六、教学延伸1.继续扩展幼儿对水果的认识,引入更多水果种类的学习。
2.安排班级参观水果市场或乡村果园,让幼儿们亲眼观察和采摘水果。
3.利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巩固幼儿对水果的学习,如水果接力赛、水果配对游戏等。
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圈圈乐》 (2)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圈圈乐》 (2)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大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资源:1. 圈圈乐游戏器材:一些不同颜色和尺寸的圆圈(如彩色纸板做成的圆圈、口袋等)。
2. 音乐。
教学准备:1. 将圆圈放在场地的中央。
2. 安排好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坐在地上,让他们观察一下中间的圆圈,并询问他们知道这些圆圈是干什么的。
2. 向幼儿介绍圈圈乐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活动1:理力思考1. 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站在两个圆圈旁边。
2. 教师发出“理力思考”的口令,幼儿要想办法将自己的圈圈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但不能用手接触圈圈。
3. 两组幼儿同时行动,看哪一组能先完成任务。
4. 操作完后,可让幼儿展示一下自己的操作方法。
活动2:合作接力1. 全班分为小组,每组站在一个圈圈中。
2. 教师发出“合作接力”的口令,每组幼儿要将圈圈沿着指定的路线传递到下一个队员处,直至第一名队员完成后再传回到最后一名队员处。
3. 教师可提供一些提示,如“只能用脚传递”、“只能用头传递”等。
4. 比赛中,各组可互相观察学习,看哪种方法更有效。
活动3:快速响应1. 将圆圈散落在场地上,幼儿站在圆圈外围。
2.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响起时,要迅速进入圆圈的中央站住。
3. 每局结束后,教师会将一个圆圈收走,幼儿需要注意圆圈数量的变化。
4. 播放音乐的时间可以逐渐缩短,让幼儿的反应速度得到锻炼。
活动4:自由创作1. 给幼儿一些自由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玩圈圈乐。
2.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可以尝试不同的动作、搭配音乐等。
总结活动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 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圈圈乐游戏对身体的锻炼作用。
照顾需要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y w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9.《y w》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会声母“y、w”,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 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能准确认读它们的四声。
3. 能正确认读“y、w"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学会本课儿歌,“鱼、鸭、乌鸦”四个生字。
4.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1)学会声母“y、w"的发音和书写,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的读音。
2. 难点(1)区分“y、w"和“i、u”的发音。
(2)记住“yu"中“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单韵母“a、o、e、i、u、ü"。
2.复习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zhi chi shi ri(二)学习声母“y”1.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2. 结合情境图,引出“y":衣服的“衣”读得轻短些就是“y"的读音。
3.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练习。
4. 强调发音要点:发音时,气流从牙缝中挤出,舌尖抵住下齿背,嘴角向两边展开。
5. 记忆“y”的形:引导学生观察“y"像什么,如像树杈。
(三)学习声母“w”1. 结合情境图,引出“w":屋顶的“屋”读得轻短些就是“w"的读音。
2.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练习。
3. 强调发音要点:发音时,双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4. 记忆“w”的形:引导学生观察“w"像什么,如像房屋的屋顶。
(四)书写指导1.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y、w”的写法,强调占格位置。
2.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1. 讲解整体认读音节的概念:整体认读音节是指添加一个韵母后读音仍和声母一样的音节。
2《丁香结》(两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丁香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妩、媚、绊"等8个生字,会写“缀、幽、雅”等11个生字。
正确读写“丁香花、雨巷、布拉吉"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丁香结”的含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所表达的人生感慨。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丁香结"的含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所表达的人生感慨。
三、教学难点理解“丁香结”的含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所表达的人生感慨。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读课文。
1.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春光明媚,花开草长,鸟语花香。
在这百花争艳的季节里,有一种花,不娇不艳,却以它独特的姿态向人们展示它的魅力,它就是丁香花。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朵丁香花吧!(课件出示丁香花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老师告诉你们,在作家宗璞的笔下,丁香花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宗璞的一篇散文《丁香结》。
(板书课题)21教育网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交流接读,检查自学效果。
(4)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作者通过写丁香结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主要写了丁香花的颜色、样子以及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体会作者由丁香结引发的人生感悟。
)(5)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写丁香花的?分别写了丁香花的哪些方面?(第1自然段写丁香花的形状;第2自然段写丁香花的颜色;第3自然段写丁香花的香气;第4自然段写丁香花的生长环境;第5自然段写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 品读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说说这段话中哪个词用得最传神?为什么?(“妩媚"用得最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丁香灵活娇美的姿态。
)(2)再读第1自然段,品味本段语言文字的优美。
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水滴和太阳》教案标题: 小水滴和太阳一、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水滴的变化过程及与太阳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 通过体育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具:水滴标识、太阳标识、音乐、布条、篮球、绳子等。
2. 教学环境:室内或室外的宽敞场地。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师生一起做体操操,拉伸身体,准备活动。
(2)进行热身游戏,如“太阳追逐戏”。
教师拿着太阳标识,幼儿充当水滴,通过追逐的方式练习跑步。
2. 游戏环节(1)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主题:“小水滴和太阳”。
小水滴是水滴的朋友,太阳是水滴的敌人,太阳会把小水滴蒸发掉。
目标是帮助小水滴躲过太阳的追捕,生存下来。
(2)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两个或三个小水滴。
其中一名幼儿充当太阳,其他幼儿充当小水滴。
小组在场地内活动,太阳试图蒸发掉小水滴,小水滴则要躲避太阳的追捕。
躲避时,小水滴可以在太阳追捕的轨迹上化成另一种形态,如卧倒、蹲下等,太阳无法蒸发这些形态的水滴。
游戏结束后,计算幸存的小水滴数量,幸存小水滴最多的小组获胜。
(3)根据游戏情况的需要,可以使用布条、篮球、绳子等作为障碍物,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四、总结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坐下来,回顾游戏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游戏中观察到的现象和体会。
引导幼儿分析太阳蒸发水滴的原理,加深对水液态变化的理解。
五、拓展活动利用绘画、贴纸等材料,让幼儿制作小水滴、太阳等造型,并与其他幼儿一起在展示区进行展示,分享彼此的作品。
六、课堂延伸参观学校附近的水处理厂或水库,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的处理过程。
让幼儿亲自体验一些水处理的小实验,增加对水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的形式,将抽象的知识融入到互动的活动中,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提高了观察力和判断能力。
【核心素养】2 梅岭三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 梅岭三章1.语言运用:正确认读和理解“旌旗、捷报、取义成仁"等词语。
2.思维发展:结合注释自主阅读小序和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3.审美鉴赏: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
4.文化传承:关注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炽烈的情感和豪壮的情怀。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
2.把握诗中出现的大量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
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诵读法、提问法、分组讨论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郭沫若曾经作诗曰:“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大家知道诗中的“将军"所指何人吗?他就是被称为“元帅诗人”的陈毅同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三首诗,聆听一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2)写作背景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
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便在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
1936年10月的一天,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在大庾遇险,马上转回梅山,正遇上敌人搜山,就隐蔽在一个山坳里。
敌人放火烧山,适逢大雨,山火被雨淋灭。
他们天黑时佯装撤走,半夜时又如狼似虎地扑了回来,但还是一无所获。
当夜陈毅同志带着伤病,就埋伏在陡坡上丛莽间。
后来敌人从叛徒提供的情报中,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又兴师动众,日夜搜查,持续了“二十余日”,直到十二月初“西安事变"发生,敌人内部慌乱,才悻悻离去,于是“围解”。
《梅岭三章》就是陈毅同志在这种万分危险的情况下写成的。
2.生难字词(1)字音旌旗(jīng) _ 烽烟(fēng) _ 阎罗(yán)捷报(jié) 遍种(zhòng) 血雨腥风(xīng)(2)词义【旌旗】旗帜的总称。
公开课教案
执教者:曹美娥执教时间:2014年10月30日Teaching topic: Turn left!
Teaching aims:
1、Enable Ss to listen, read and say new words: left, right, up, down, turn.
2、Help Ss master sentence pattern: Turn left/right/up/down.
3、Increase Ss’ interest in English and obey some traffic rules. 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ies:
1、Remember new words of directions.
2、Make full use of sentence pattern in games or even real situation. Teaching tools: words ’ cards, pictures, multi- media
Teaching procedures:
一、warming-up and revision
1、Greetings
2、Sing a song
3、Revision
A: What do you like?
B: I like...
I don’t like...
二、Presentation and drill
1、Show study goals
2、T: Look at the screen! There are four directions.
The first one is left. Read after me /left/
用类似的方法教授新单词right, up, down, turn
(Little train, Group work, high and low voice, 排山倒海)
3、Quick response
(出示卡片,迅速读单词)
三、Practice
1、Group work (making sentences)
2、T:Let’s learn the sentence pattern
E.g. Turn left! 向左转!
3、听口令,做动作
4、Chant
Left, left, right, right
Go, turn around
Go, go, go
Up, up, down, down
Go, turn around
Go, go,go
四、Consolidation
1、show what you learned.
2、Write down new words four times in English exercises book. Blackboard design
Unit 6 Turn left!
left 左,左边
right 右,右边
Turn
转up 上
down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