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基本框架及图书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11
2023年宗教学专业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是在一家宗教文化传媒公司进行的,其主要业务为宗教相关图书、音像制品的出版和销售以及宗教活动组织等。
主要学习和实践的是宗教文化传媒和宗教活动组织方面的工作。
一、宗教文化传媒方面
1. 撰写宗教类专题文章
在实习期间,我负责撰写宗教类专题文章,主要是对当下重大宗教事件的报道以及相关宗教文化解读文章。
通过撰写这些文章,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各个宗教的文化背景,并学会了如何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传递宗教信息。
2. 图书出版和市场推广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本宗教书籍的出版前期筹备和推广工作。
在组织选题、内容策划和编辑过程中,我了解了宗教类图书的出版流程和推广方式。
在市场推广方面,我们与多家宗教团体和刊物合作,通过展会和线上活动的形式广泛宣传和推广这本图书。
二、宗教活动组织方面
1. 宣传推广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宗教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宣传推广工作。
这包括了宗教讲座、庙会、清明祭祀等活动。
在策划过程中,我了解了宗教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宣传推广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
2. 活动执行
我还负责多次宗教活动的现场执行工作,包括舞台布置、志愿者招募、参观秩序维护等。
通过实践,我学会了如何细致有序地组织宗教活动,确保宗教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结:在这次实习中,我学习了很多宗教文化传媒和宗教活动组织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宗教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和文化价值,也更加认识到了自己在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
科图法》和《中图法》是常用的图书分类法,《科图法》是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是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
到1999年《中图法》已进行四次修订(对F经济,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三类为重点修订大类)。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中图法》部类名称如下: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B 哲学社会科学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自然科学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综合性图书Z 综合性图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介《科图法》同《中图法》一样将知识门类分为5大部类,但它在这五个基本部类序列的基础上,组成了25个基本大类。
各级类目的分类号码采用单纯的阿拉伯数字制,不附加任何基本符号,单纯简洁,易写、易记。
号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顺序制,从00-99分配二十五个大类及其主要类目。
第二部分采用小数制,以容纳细分类目:在号码编制技术上采用双位法,借号法和交替类等方法,使号码组配灵活,伸缩性助记性强。
《科图法》部类名称如下:0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0 哲学20 社会科学21 历史历史学27 经济、经济学31 政治、社会生活34 法律、法学36 军事、军事学37 文化、科学、教育41 语言、文字学42 文学48 艺术49 无神论、宗教学50 自然科学51 数学52 力学53 物理学54 化学55 天文学56 地质、地理科学58 生物科学61 医药卫生65 农业科学71 技术科学90 综合性图书。
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及任课教师简介2003、2004、2005级各专业同学:2005—2006学年下学期,我校将开设四大类公共选修课程: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教育类和艺术类。
为方便同学们选报,现将课程简介和任课教师简介公布于下,请同学们参照《湛江师范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本专业公共选修课的学分要求和本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修读的公共选修课课程。
一、人文社科类课程:刘海涛,人文学院教授,省级精品课程《文学写作》负责人。
《文学欣赏》课程简介人文学院刘海涛本课程是一门为提高文理学生的艺术修养而设置的公选课程。
主讲教师将从文艺学、接受美学的角度产阐述文学的审美特征、写作模型和鉴赏方法,精选一批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散文、影视佳作作为教学案例,并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地开展文学艺术的审美教育活动。
培养文理科同学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素质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使用课程网站平台()和博客技术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手段.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纸介图书+光盘+课程网站”的新形态教科书《文艺鉴赏概论》(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魏诒、刘海涛主编)或《文学写作教程》(新形态高校教材,刘海涛主编)为本课程的主讲教材。
考核方式为撰写具体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文章,优秀作业将汇编成《感动大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等出版。
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
张文举,人文学院副教授。
专业范围:外国文学,宗教学,电影学。
主讲“外国文学”,“《圣经》”与“基督教文化专题研究”,“世界经典电影欣赏”,“电影简史”等。
《世界经典电影欣赏》课程简介人文学院张文举通过本课程,我们试图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接触文化精品的机会,并通过师范性的赏析活动,使学生能形成高尚的艺术品味,有能力识别和拒绝各类文化垃圾对他们的精神侵蚀,积极寻求并接触各类精美的文化产品,熏染精神,砥砺品格,成为有良好教养的人。
同时,通过系统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影片,以及课堂引导性讨论、赏析和讲解,使学生对电影艺术一百年来的发展史,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对有影响的各种电影理论,有一相对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使他们能够从专业角度进入电影文化,从艺术角度深入电影堂奥。
图书学科分类及代码详表图书学科分类及代码详表图书学科分类及代码详表人文类图书基本学科A哲学、B宗教、C伦理、D逻辑、E美学、F心理、G语言、H文学、I艺术、J政治、K经济、L军事、M法律、N教育、O 体育、P传媒、Q资讯、R管理、S商学、T历史、U考古、W生活、X财政、Y统计、V民族、Z社会。
自然类图书基本学科a天文、b地理、c数学、d物理、e化学、f生物、g机械、h电子、i水利、j电力、k纺织、l食品、m建筑、n矿山、o冶金、p能源、q交通、r航天、s医学、t工学、u农学、v林学、w养殖、x电脑、y环保、z自然。
人文类图书附属学科分类及代码:A哲学A1 马克思主义哲学A1.1 辩证唯物主义A1.2 历史唯物主义A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A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学科A2 自然辩证法A2.1 自然观A2.2 科学哲学A2.3 技术哲学A2.4 专门自然科学哲学A2.9 自然辩证法其他学科A3 中国哲学史A3.1 先秦哲学A3.2 秦汉哲学A3.3 魏晋南北朝哲学A3.4 隋唐五代哲学A3.5 宋元明清哲学A3.6 中国近代哲学A3.7 中国现代哲学A3.8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A3.9 中国哲学史其他学科A4 东方哲学史A4.1 印度哲学A4.2 伊斯兰哲学A4.3 日本哲学A4.9 东方哲学史其他学科A5 西方哲学史A5.1 古希腊罗马哲学A5.2 中世纪哲学A5.3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A5.4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A5.5 德国古典哲学A5.6 俄国哲学A5.9 西方哲学史其他学科A6 现代外国哲学A6.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哲学A6.2 分析哲学A6.3 欧洲大陆人文哲学A6.4 解释学A6.5 符号学A6.6 实用主义哲学A6.9 现代外国哲学其他学科A9 哲学其它学科。
B宗教B1 宗教学理论B1.1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B1.2 宗教史学B1.3 宗教哲学B1.4 宗教社会学B1.5 宗教心理学B1.6 比较宗教学B1.7 宗教地理学B1.8 宗教文学艺术B1.9 宗教文献学B1.10 神话学B1.99 宗教学理论其他学科B2 无神论B2.1 无神论史B2.2 中国无神论B2.3 外国无神论B2.9 无神论其他学科B3 原始宗教B4 古代宗教B4.1 中国古代宗教B4.2 外国古代宗教B4..9 古代宗教其他学科B5 佛教B5.1 佛教哲学B5.2 佛教因明B5.3 佛教艺术B5.4 佛教文献B5.5 佛教史B5.9 佛教其他学科B6 基督教B6.1 圣经学B6.2 基督教哲学B6.3 基督教伦理学B6.4 基督教史B6.5 基督教艺术B6.9 基督教其他学科B7 伊斯兰教B7.1 伊斯兰教义学B7.2 伊斯兰教法学B7.3 伊斯兰教哲学B7.4 古兰学B7.5 圣训学B7.6 伊斯兰教史B7.7 伊斯兰教艺术B7.9 伊斯兰教其他学科B8 道教B8.1 道教哲学B8.2 道教文献B8.3 道教艺术B8.4 道教史B8.9 道教其他学科B9 印度教B10 犹太教B11 袄教B12 摩尼教B13 锡克教B14 耆那教B15 神道教B16 中国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B17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B18 当代宗教B18.1 中国当代宗教B18.2 世界当代宗教B18.3 新兴宗教B18.9 当代宗教其他学科B99 宗教学其他学科C伦理C1 伦理学原理C2 中国伦理思想史C3 东方伦理思想史C4 西方伦理思想史C5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C6 职业伦理学C7 医学伦理学C8 教育伦理学C9 政治伦理学C10 家庭伦理学C11 生命伦理学C12 生态伦理学C99 伦理学其他学科D逻辑D1 逻辑史D2 形式逻辑D3 哲理逻辑D4 语言逻辑D5 归纳逻辑D6 辩证逻辑D9 逻辑学其他学科E美学E1 美学原理E2 中国美学史E3 东方美学史E4 西方美学史E5 西方现代美学E6 马克思主义美学E7 艺术美学E8 技术美学E9 美学其他学科F心理F1 心理学史F2 普通心理学F3 生理心理学F4 认知心理学F5 发展心理学F6 个性心理学F7 缺陷心理学F8 比较心理学F9 实验心理学F10 应用心理学F99 心理学其他学科G语言G1 普通语言学G1.1 语音学G1.2 语法学G1.3 语义学G1.4 词汇学G1.5 语用学G1.6 方言学G1.7 修辞学G1.8 文字学G1.9 语源学G1.99 普通语言学其他学科G2 比较语言学G2.1 历史比较语言学G2.2 类型比较语言学G2.3 双语对比语言学G2.9 比较语言学其他学科G3 语言地理学G4 社会语言学G5 心理语言学G6 应用语言学G6.1 语言教学G6.2 话语语言学G6.3 实验语音学G6.4 数理语言学G6.5 计算语言学G6.6 翻译学G6.9 应用语言学其他学科G7 汉语研究G7.1 普通话G7.2 汉语方言G7.3 汉语语音G7.4 汉语音韵G7.5 汉语语法G7.6 汉语词汇G7.7 汉语训诂G7.8 汉语修辞G7.9 汉字规范G7.10汉语史G7.99 汉语研究其他学科G8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G8.1 蒙古语文G8.2 藏语文G8.3 维吾尔语文G8.4 哈萨克语文G8.5 满语文G8.6 朝鲜语文G8.7 傣族语文G8.8 彝族语文G8.9 壮语文G8.10 苗语文G8.11 瑶语文G8.12 柯尔克孜语文G8.13 锡伯语文G8.99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其他学科G9 外国语言G9.1 英语G9.2 德语G9.3 瑞典语G9.4 意大利语G9.5 法语G9.6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G9.7 罗马尼亚语G9.8 俄语G9.9 波兰语、捷克语G9.10 塞尔维亚语、保加利亚语G9.11 希腊语G9.12 阿尔巴尼亚语G9.13 匈牙利语G9.14 梵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僧伽罗语G9.15 波斯语G9.16 土耳其语G9.17 阿拉伯语G9.18 希伯莱语G9.19 豪萨语G9.20 斯瓦希里语G9.21 越南语、柬埔寨语G9.22 印度尼西亚语、菲律宾国语、马来语G9.23 缅甸语G9.24 泰语、老挝语G9.25 日语G9.26 世界语G9.99 外国语言其他学科G99 语言学其他学科H文学H1 文学理论H2 文艺美学H3 文学批评H4 比较文学H5 中国古代文学史H5.1 周秦汉文学H5.2 魏晋文学H5.3 南北朝文学H5.4 隋唐五代文学H5.5 宋代文学H5.6 辽金文学H5.7 元代文学H5.8 明代文学H5.9 清代文学H5.99 中国古代文学史其他学科H6 中国近代文学史H7 中国现代文学史H8 中国各体文学H8.1 中国诗歌文学H8.2 中国戏剧文学H8.3 中国小说文学H8.4 中国散文文学H8.9 中国各体文学其他学科H9 中国民间文学H10 中国儿童文学H11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H11.1 蒙古族文学H11.2 藏族文学H11.3 维吾尔族文学H11.4 哈萨克族文学H11.5 朝鲜族文学H11.9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H12 世界文学史H12.1 古代世界文学史H12.2 中世纪世界文学史H12.3 近代世界文学史H12.4 现代世界文学史H12.9 世界文学史其他学科H13 东方文学H13.1 印度文学H13.2 日本文学H13.9 东方文学其他学科H14 俄国文学H15 英国文学H16 法国文学H17 德国文学H18 意大利文学H19 美国文学H20 北欧文学H21 东欧文学H22 拉美文学H23 非洲文学H24 大洋洲文学H99 文学其他学科I艺术I1 艺术心理学I2 音乐I2.1 音乐学I2.2 作曲与作曲理论I2.3 音乐表演艺术I2.9 音乐其他学科I3 戏剧I3.1 戏剧史I3.2 戏剧理论I3.9 戏剧其他学科I4 戏曲I4.1 戏曲史I4.2 戏曲理论I4.3 戏曲表演I4.9 戏曲其他学科I5 舞蹈I5.1 舞蹈史I5.2 舞蹈理论I5.3 舞蹈编导I5.4 舞蹈表演I5.9 舞蹈其他学科I6 电影I6.1 电影史I6.2 电影理论I6.3 电影艺术I6.9 电影其他学科I7 广播电视文艺I8 美术I8.1 美术史I8.2 美术理论I8.3 绘画艺术I8.4 雕塑艺术I8.9 美术其他学科I9 工艺美术I9.1 工艺美术史I9.2 工艺美术理论I9.3 环境艺术I9.9 工艺美术其他学科I10 书法I10.1 书法史I10.2 书法理论I10.9 书法其他学科I11 摄影I11.1 摄影史I11.2 摄影理论I11.9 摄影其他学科I99 艺术学其他学科J政治J1 政治学理论J1.1 比较政治学J1.2 政治社会学J1.3 政治心理学J1.4 地缘政治学J1.5 中外政治学说史J1.9 政治学理论其他学科J2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J2.1 马、恩、列、斯思想研究J2.2 毛泽东思想研究J2.3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J2.4 科学社会主义J2.5 社会主义运动史J2.6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J2.9 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J3 政治制度J3.1 政治制度理论J3.2 议会制度J3.3 行政制度J3.4 司法制度J3.5 政党制度J3.6 选举制度J3.7 中国政治制度J3.8 外国政治制度J3.9 比较政治制度J3.10 中国政治制度史J3.11 外国政治制度史J3.99 政治制度其他学科J4 行政学J4.1 行政理论J4.2 行政组织J4.3 人事行政J4.4 财务行政J4.5 行政决策J4.9 行政学其他学科J5.1 国际关系理论J5.2 国际关系史J5.3 国际组织J5.4 外交学J5.5 外交史J5.6 国际比较政治J5.7 美国政治J5.8 英国政治J5.9 法国政治J5.10 德国政治J5.11 日本政治J5.12 俄罗斯政治J5.13 欧洲政治J5.14 北美政治J5.15 亚太政治J5.16 拉美政治J5.17 非洲政治J5.18 中亚、西亚政治J5.99 国际政治学其他学科J9 政治学其他学科K经济。
12大学科门类简介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一是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即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二是理论体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三是方法论,即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
按照国家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的学科、专业目录》,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12个,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
01 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02 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
其首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成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03 法学法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法学思想最早渊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哲学思想。
法学一词,在中国先秦时被称为“刑名之学”,自汉代开始有“律学”的名称。
在西方,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Ulpianus)对“法学”(古代拉丁语中的Jurisprudentia)一词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和非正义之学。
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
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
图书学科分类及代码详表图书学科分类及代码详表人文类图书基本学科B 宗教、C 伦理、D 逻辑、E 美学、F 心理、G 语 I 艺术、J 政治、K 经济、L 军事、M 法律、N 教育、 P 传媒、 Q 资讯、 R 管理、 S 商学、 T 历史、 U 考 X 财政、 Y 统计、 V 民族、 Z 社会。
自然类图书基本学科 a 天文、 b 地理、 c 数学、 d 物理、 e 化学、 f 生物、g 机械、 h 电子、 i 水利、 j 电力、 k 纺织、 l 食品、 m 建筑、 n 矿山、o 冶金、 p 能源、 —、主 r 航天、 s 医学、 t 工学、 u 农学、 v 林学、 w 养殖、 x 电脑、y 环保、 z 自然。
人文类图书附属学科分类及代码: A 哲学A1 马克思主义哲学A1.1 辩证唯物主义A1.2 历史唯物主义A 哲学、言、H 文学、O 体育、古、W 生A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A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学科A2 自然辩证法A2.1自然观A2.2科学哲学A2.3技术哲学A2.4专门自然科学哲学A2.9自然辩证法其他学科A3 中国哲学史A3.1先秦哲学A3.2秦汉哲学A3.3魏晋南北朝哲学A3.4隋唐五代哲学A3.5宋元明清哲学A3.6中国近代哲学A3.7中国现代哲学A3.8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A3.9中国哲学史其他学科A4 东方哲学史A4.1印度哲学A4.2伊斯兰哲学A4.3日本哲学A4.9 东方哲学史其他学科A5 西方哲学史A5.1 古希腊罗马哲学A5.2 中世纪哲学A5.3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A5.4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A5.5 德国古典哲学A5.6 俄国哲学A5.9 西方哲学史其他学科A6 现代外国哲学A6.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哲学A6.2 分析哲学A6.3 欧洲大陆人文哲学A6.4 解释学A6.5 符号学A6.6 实用主义哲学A6.9 现代外国哲学其他学科A9 哲学其它学科。
宗教学的基本学科架构 (2010级研究生 张亚茹) 一、主要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页数 《宗教史话》 [中]张文建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7月 648 《信仰的疆国,漫谈世界宗教》 [英]米歇尔·基恩的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 187 《宗教经验种种》 [美]威廉·詹姆斯 华夏出版社 2005年3月 516 《宗教的起源于发展》 [美]麦克斯·缪勒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3月 240 《宗教学基础十五讲》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晓朝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 341 《宗教论(第一卷)》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李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399
《宗教的未来》 [美]罗德尼·斯达克[美]威廉姆·希姆斯·本布里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 576
二、对宗教学知识体系的自我认知: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以“宗教学”成为一门学科为依据将宗教学分为三个时期:宗教学的源流(即宗教史),宗教的现在时(即宗教学成学以来),宗教学的未来。 1. 要讲清宗教学的源流、过去,现在和将来。这样有两项工作要先做:一是宗教史,二是宗教学史。无史则无已成学。在这个阶段我选择了三本书,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学者张文建的《宗教史话》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英国学者米歇尔·基恩的《信仰的疆国,漫谈世界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国学者麦克斯·缪勒的《宗教的起源于发展》。 2. 正本清源之后就要开始探索宗教学的建立:公认的创始人物,著名的代表学者,学科派别,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代表作者的主要观点等。在这个阶段我选择了三本书: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的《宗教经验种种》,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朝的《宗教学基础十五讲》,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李申的《宗教论(第一卷)》。 3. 第三步,一门学科要发扬光大不至于消亡,在搞清楚宗教学的历史源流和现状之后就要探索它的未来,宗教学的留存去向如何都需要了解。在这个阶段我选择了美国学者罗德尼·斯达克和威廉姆·希姆斯·本布里奇的《宗教的未来》。 三.图书简介: 1.《宗教的起源于发展》
作者:(英)缪勒 著,金泽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3-1 页数:250 印刷时间:2010-3-1 开本:16 I S B N:9787208091139 本书是麦克斯·缪勒所著, 他是宗教学的奠基者。《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一书是缪勒开创宗教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沿着三条基本线索展开。宗教是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无限观念是一个过程。比较的研究方法是宗教学研究中最有价值的方法。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它在人的心灵中有何基础?这个主题是宗教学开创时期学者们最热衷的课题。作者认为,宗教产生和发展是沿着三条基本线索展开的,这就是从自然对象中形成物质宗教,从人类自身中形成人类宗教,然后在心理宗教中合流。 2. 《宗教史话》 作者:张文建 著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7-1 页数:648 印刷时间:2003-7-1 开本:16开 I S B N:9787210027430
作者编写的这本宗教史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采用史话形式、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详实地介绍了这三大宗教的教义、教派、教规、礼仪、经典、宗教神学和文化方面的丰富知识,以帮助读者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这些宗教。 宗教史总是同民族史和社会发展史紧密联系。作者在阐明这三大宗教史的同时,还比较简要地介绍了犹太、阿拉伯、波斯等民族的发展史,以及中世纪欧洲社会发区史。其中还包括与这些民族和宗教有关的许多神话传说、人物传奇、社会逸事,以及许多波澜壮阔的宗教起义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利用史话形式写来写宗教史,是作者进行的一种大胆的尝试,以使宗教史摆脱传统的对历史资料的累赘的铺陈和学究式的对学术观点的枯燥的论证。因此这部史话在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的同时,又不偏离历史的真实。但愿这种尝试是成功的。 3.《信仰的疆国,漫谈世界宗教》 作者:(英)基恩 著,张兴明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7-1 页数:187 印刷时间:2005-8-1 开本: 32开 I S B N:9787301075685
该书以轻快流畅的笔法概介了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锡克教、道教、儒教、神道、巴哈伊教。在概况中主要介绍了各大宗教的起源、宗教领袖、经典、信徒日常宗教活动、宗教节日和庆典、宗教建筑和艺术、宗教在当代情境下的状况等等,言简意赅、图片华丽,是宗教入门读物的首选。 4.《宗教学基础十五讲》 作者:王晓朝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1 页数:345 印刷时间:2009-5-1 开本:16开 I S B N:9787301060384
本书系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成千上万的人信心之诚笃可以移山,但若问他们宗教究竟是什么,他们可能张口结舌,或只能说说外表的象征,但谈不出其内在的性质,或只能说说信心所产生的力量。”宗教学,不仅研究宗教的现象,还思考宗教的本质。2005年3月 5.《宗教经验种种》
作者:(美)威廉·詹姆士 著,唐钺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2-6-1 页数:523 印刷时间:2007-12-1 开本:32开 I S B N:9787100043205 宗教意味着个人独自产生的某些感情、行为和经验,使他觉得自己与他所认为的神圣对象发生关系。宗教无论是什么,都是一个人对人生的整体反应,因此,为什么不能说,任何对人生的整体反应都应是宗教呢? ——詹姆斯 翻译西方学界诠释西学经典的论著,充分利用西方学界整理旧故的稳妥成就,於庚续清末以来学界理解西方思想传统的未尽之业意义重大。设计这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旨在推进学界对西方思想大传统的深度理解。选题除顾及诸多亟待填补的研究空白(包括一些经典著作的翻译),尤其注重选择思想大家和笃行纯学的思想史家对经典的解读。宗教经验暗示,我们的自然经验,我们严格的道德经验和慎行经验,恐怕都不过是真正的人类经验的一个片断。宗教经验模糊了自然的轮廓,开拓了最为奇怪的可能性和视野。 威廉·詹姆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之一。本书在从心理学角度对种种宗教经验的分析之中,实用主义观念贯穿始终,且思路清晰,洞见迭出,百年之后仍让人警醒。 6.《宗教论》
作者:李申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1 页数:399 印刷时间:2006-10-1 开本:16 I S B N:9787500457961 《宗教论》是作者在研究众多关于宗教学的著作基础之上,提出作者自己对宗教所做的定义,并对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重新进行梳理,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书还论述了宗教的起源,世界诸文明古国的神祗,神的本质,巫术问题等。本书分为三卷: 第一卷,导论、神祇论; 第二卷,事神论; 第三卷,宗教的功能。 作者在书中说:“有人说过,著作只须写出自己的观点就行。这不仅可以节约许多纸张,减少许多麻烦,而且可以节省作者和读者的许多时间。然而科学的本性要求作者,必须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足够的、可靠的证据,并且要做出论证。否则,任何新的观点,最好的结局也只是可信可不信的假说。”本书论的是宗教,所以定名为“宗教论”。关于宗教学的概论或者通论,作为导论,置于全书之首。” 7.《宗教的未来》
作者:(美)斯达克,(美)本布里奇 著,高师宁 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1 页数:639 印刷时间:2006-12-1 开本: 16开 I S B N:9787300076959 自启蒙运动以来,大多数西方知识分子都认为宗教将走向灭亡。本书作者却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宗教在未来将会持久地存在。尽管世俗化在现代是一种主要倾向,然而它没有预示宗教的消亡。因为,当世俗化在一个社会的某些方面获得成功时,宗教抵抗就会出现。尽管随着世俗化的步伐,任何社会中的主流宗教组织总是逐步变得更世俗,但是,这不是宗教的终结,而只是各种宗教的命运在发生变化,因为已经变得太具此世性的信仰,将会被更具生气的、更少此世性的宗教所取代。 四、世界主要宗教基础知识:
项目 教派 创始人或主要人物 派别 信仰 节日 崇拜对象 佛教 乔达摩·悉达多 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藏传佛教 四真谛 八正道 盂兰盆节 佛诞日 佛
犹太教 亚伯拉罕 摩西 正统派,保守派, 哈西德派,革新派 祈祷 安息日 基督教 耶稣 罗马天主教 东正教 新教 三位一体 道成肉身 赎罪 圣灵 耶稣降临节 圣诞节 复活节 上帝 耶稣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逊尼派,什叶派,苏菲派,艾巴德派 惟一神论,造化论,先知论 ,启示论,两世论,前定论 古尔邦节 开斋节 真主安拉
印度教 梵 轮回转世 业 解脱 达瓦利节 胡里节 达色合拉节 湿婆 梵天
五、宗教学成学以来的基本知识: 1. 创始人:英籍德国学者麦克斯·缪勒 他的重要贡献: (1) 他第一次提出了宗教学的概念,赋予这门新生的人文社会学科一个比较恰当的名称。他的典籍《宗教学导论》被国际宗教学界视为宗教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2) 他使宗教学研究有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他还提出“谁如果只知道一种宗教,对宗教就一无所知。” (3) 他提出了宗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比较宗教学” 2. 宗教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