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影响中成药药效的相关因素
- 格式:ppt
- 大小:884.00 KB
- 文档页数:42
执业药师考试《中成药学》复习笔录:影响中成药功能的因素1原料材对中成药功能的影响:品种、产地、采收期、药用部位、产地加工、储存2中药炮制对中成药功能的影响:除掉非用药部位与杂质、提升中成药疗效、改变中成药的主治、提升中成药的安全性3制备工艺对中成药的功能的影响:侵提工艺、分别工艺、精制工艺,浓缩工艺、干燥工艺、灭菌工艺4配伍构成对中成药功能的影响:配伍原则: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5剂型对中成药功能的影响:利用度的影响,稳固性的影响6临床应用对中成药功能的影响:辨证施治、药量、归并用药、服用时间、饮食7.辅料对中成药功能的影响药量:老年人用量合适低于成年人,小儿 2 岁以上能够成年人量的 1/4,2~5岁的小孩用成年人用量的1/3,5岁以上可用成年人量的1/2. 体弱者不宜较大用量,久病者应低于新病者的剂量。
老年人开始少,后加多。
伤势重者用量大,病轻者用量少服用时间:一般来说,多少药物宜在饭前 1 小时服用,如滋补药,驱虫药 ; 抗疟疾药饭前 2 小时,安神睡前,调经近经期例题:1、中药判定学研究的对象是( D )A 中药材及成方、制剂B 天然药物C 中成药D 中药的化学成分2、烘干法测定水分的干燥温度是( A )A .60 ℃B .95-100 ℃ C. 100-105 ℃ D. 500-600 ℃3、烘干法测定水分合适于( C )A. 含挥发性成分的名贵药材B. 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C. 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D.合适于各样药材中成药新药的研究开发1选题原则:继承是基础,现代科学是手段,弘扬是目的,临床是后援,现代化是目标2处方根源:传统古方,法定处方,协议处方,民间处方,3构成方式:以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辨治用药经验,构成中成药新药复方制剂 ; 联合现代病因病理认识及中药药学研究成就,构成中成药新制剂 ; 以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构成中成药新制剂 ; 依照中西医理论与实验研究成就,构成中西药联合复方制剂4中试工艺研究:中试研究是对实验室工艺合理性研究的考证与完美,是保证制剂制法达到生产可操作性的必经环节。
个体差异:随⼈⽽异的药物反应,同样剂量的某⼀药物在不同病⼈不⼀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药浓度,相等的⾎药浓度也不⼀定都能达到等同的药效。
医学教育收集整理产⽣的原因包括药物剂型、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病理等许多因素。
如果不了解这些因素,不结合病⼈具体情况,不考虑如何加以调整,就难以达到疗效和最⼩反应的治疗⽬的。
第⼀节药物⽅⾯的因素⼀、药物剂型1. 同⼀药物可有不同剂型适⽤于不同给药途径。
2. 不同给药途径药的吸收速度不同,静脉注射>(快于)吸⼊>肌⾁注射>⽪下注射>⼝服>经肛>贴⽪。
3. ⽣物当量即药剂当量相同,药效强度不尽相等。
因此需要⽤药物不同制剂能达到相同⾎药浓度的剂量⽐值,作为⽐较标准。
不同药物剂型,其中药物剂量不同,应⽤时亦应注意区分选择。
硝酸⽢油静脉注射5~10µg,⾆下含锭0.2~0.4mg,⼝服2.5~5mg,贴⽪10mg,剂量相差更⼤。
4. 缓释制剂利⽤⽆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阻⽌药物迅速溶出以达到⽐较稳定⽽持久的疗效。
⼝服缓释⽚剂或胶囊每⽇⼀次可维持有效⾎药浓度⼀天。
肠外给药除⼀般油溶长效注射剂。
医学教育收集整理5. 控释制剂可以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
例如硝酸⽢油贴⽪剂每⽇贴⼀次。
匹鲁卡品眼⽚置结膜囊内每周⼀次。
⼦宫内避孕剂每年放置⼀次。
保证长效,⽅便了病⼈。
⼆、联合⽤药及药物相互作⽤临床常联合应⽤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除达到多种治疗⽬的外都是利⽤药物间的协同作⽤以增加疗效或利⽤拮抗作⽤以减少不良反应。
不恰当的联合⽤药往往由于药物间相互作⽤⽽使疗效降低或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
固定剂量⽐例的复⽅制剂虽然应⽤⽅便,但针对性不强,较难解决个体差异问题。
1.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反应称为配伍禁忌。
在静脉滴注时尤应注意配伍禁忌。
2.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⑴吸收:空腹服药吸收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平稳。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要素药物作用受药物、机体和环境等要素综合影响,可致临床成效因人而异,故需用药个体化以知足用药安全有效。
第一节药物要素以量效关系为基础,作用部位的药物数目决定起效快慢、作用强度及保持时间,即给药剂量是最基本的影响要素。
其余:一、药物剂型与制剂同种药物,可因制剂、剂型及详细的用药方式不一样,其效应也会有差异。
二、给药门路给药门路影响药物汲取的速度与程度,从而影响起效快慢、作用强度及保持时间。
不一样给药门路,同一制剂药物作用性质亦可不一样。
比如:MgSO 4口服:导泻、利胆;肌内注射:抗惊厥、降低血压。
三、给药时间很多药物给药时间或机遇有相应要求。
可依据:出现所需效应的时间,如催眠药临睡前口服。
减少影响要素的扰乱,如空肚口服免受食品影响汲取。
减少药物不良反响,如胃肠刺激性的药物于餐时或餐后口服。
适应生物节律,如糖皮质激素类药每天或隔日上午8 时一次顿服。
四、长久用药长久频频用药可惹起机体(包含病原体)对药物反响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耐受性、耐药性和依靠性;忽然停用可发生停药反响。
耐受性(tolerance):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响性降低的现象。
耐药性(resistance):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频频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现象,也称抗药性。
五、药物互相作用药物互相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因为药剂学、药动学或药效学的原由,影响药物的效应,使之加强或减弱。
广义 = 体内药物互相作用(狭义)+ 体外配伍禁忌结适用药结果:药物效应加强称为共同(synergism),药物效应减弱称为拮抗(antagonism)。
结适用药目的:疗效共同、不良反响拮抗、耐药性延缓(一)体外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时,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而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性而影响药物的使用,称为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属药剂学互相作用。
对策:药物在采纳溶媒稀释和制剂混淆或混入补液前应查阅药品说明书,核对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