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造口术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98.47 KB
- 文档页数:1
结肠造口的护理体会(附50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27-01结直肠癌是普外科及肿瘤外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常以肠梗阻未首发症状。
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而合并肠梗阻的结直肠癌及低位直肠癌的患者,往往需行人工肛门手术。
结肠造瘘口按时间分为永久性和暂时性的。
低位直肠癌或结肠癌姑息手术治疗时采用永久性结肠造瘘,合并肠梗阻的结直肠癌常采用暂时性结肠造瘘术,待病情恢复后再行二次手术。
结肠造瘘口改变了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需长期或终生应用肠造瘘袋,这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心理和生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而,加强结肠造瘘口的护理,指导患者良好的适应肠造瘘,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现对我院结肠造口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50例,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35-85岁,平均62岁。
均行结肠造瘘手术,双腔瘘12例,单腔瘘38例,永久性瘘36例,暂时性瘘14例。
2 方法:2.1 心理护理:结肠造瘘手术的病人,尤其是结直肠癌的病人常有焦虑、自卑、烦躁、紧张、不安、悲观等心理问题,这些不良心理表现不仅会造成病人饮食、睡眠不佳,而且可以影响病人的生理状态,降低免疫力,延长愈合恢复时间,甚至增加手术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病人的心理特点,细心观察病人,耐心细致的向病人及家属普及、解释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护理的注意事项,让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消除病人及家属的恐慌心理,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充分认识到在良好的护理下人工肛门不会对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
2.2 指导饮食:指导病人围手术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饮食,术后根据排便情况,指导患者饮食中的纤维素成分含量。
指导病人离院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避免辛辣、刺激、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2.3 造瘘口护理:注意观察造瘘有无异常,造瘘肠管有无坏死、出血、回缩等,以生理盐水清洗瘘口及周围皮肤(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皮肤),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隔离皮肤免受刺激。
肠制心照顾护士惯例之阳早格格创做
1.周到瞅察,防行制心早期并收症的爆收:普遍结肠制心位于左下背,制心曲径普遍为
2.5—
3.5cm,下度为超过皮肤
1.5cm,便于粘揭制心袋时对于周围皮肤的呵护.制心启搁前用凡是士林纱条呵护,普遍术后3日给予裁撤凡是士林纱条,即时揩洗肠管分泌物、渗液等,调换敷料,防行熏染.
2.颜色:肠制心黏膜的平常颜色为黑色或者粉黑色,表面光润、干润.如果制心的颜色惨黑或者深暗色,应与医死通联,防行缺血坏死.
3.火肿:脚术后几天,制心出现一些火肿,无须处理;一周后,如果火肿无消退的迹象,应查明本果,是可有矮蛋黑或者心功能没有齐等.火肿者普遍采用一件式制心袋,底盘应略大于制心,免得益伤黏膜.
4.饮食指挥:①食易消化的死食,防行果饮食没有净引导引起背泻;②防行食用过多的细纤维食物以及洋葱、大蒜、豆类、山芋等可爆收刺激性气味或者胀气的食物;③以下热量、下蛋黑、歉富维死素的少渣食物为主,以使大便搞燥成形;④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饮火.
5.排鼓情况:脚术后应马上揭上透明的制心袋,排空气氛,正在最初的2—3天内普遍惟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而无气
体排出,到术后3天后才会有气体排出,证明肠功能已回复.
6.换袋要领:宜与坐位,袋内粪便达到袋子的1/3时,要即时倾倒荡涤,防行渗漏,缩小臭味;与制心袋时,应从上环沉揭起,防行益伤皮肤.
7.扩肛照顾护士:制心术1周后,应启初扩肛,其要领为:戴脚套将食指润滑后伸进肛门内4cm安排(过第两指节),1—2分钟/次,1次/天,拔脱脚指时,切勿细暴过深,防行肠脱孔;扩肛时,可弛心吸气,防行减少背压.。
一、实训背景结肠造口术是治疗结肠疾病(如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等)的一种常用方法。
结肠造口术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造口的存在也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造口生活,提高护理质量,我参加了结肠造口护理的实训课程。
二、实训目的1. 掌握结肠造口的解剖生理特点。
2. 了解结肠造口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熟悉结肠造口护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4. 学会造口用品的选择和正确使用。
5. 提高与造口患者沟通的能力,提供心理支持。
三、实训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系统地学习了结肠造口的解剖生理特点、结肠造口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造口护理的基本原则等理论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对结肠造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造口护理技能训练(1)造口周围皮肤的观察与护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变化,包括皮肤的颜色、质地、有无炎症等。
同时,我们掌握了清洁、干燥造口周围皮肤的方法,以及处理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技巧。
(2)造口用品的选择与使用我们学习了各种造口用品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正确使用方法。
包括造口袋、皮肤保护粉、防漏膏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造口用品,并正确为其更换。
(3)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方法,如造口周围皮肤炎、造口狭窄、造口旁疝等。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提高了对造口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 心理护理技能训练我们学习了与造口患者沟通的技巧,包括倾听、同理心、支持等。
通过角色扮演,我们提高了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四、实训体会1. 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
通过系统学习,我们掌握了结肠造口的相关知识,为实践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注重实践操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造口护理的技能,提高了护理质量。
3. 关注患者心理造口患者往往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
肠造口护理惯例
1.
令狐采学
2.严密观察,预防造口早期并发症的产生:一般结肠造口位于左
下腹,造口直径一般为2.5—3.5cm,高度为突出皮肤1.5cm,便于粘贴造口袋时对周围皮肤的呵护。
造口开放前用凡士林纱条呵护,一般术后3日予以裁撤凡士林纱条,及时擦洗肠管排泄物、渗液等,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3.颜色:肠造口黏膜的正常颜色为红色或粉红色,概略光滑、湿
润。
如果造口的颜色惨白或深暗色,应与医生联系,避免缺血坏死。
4.水肿:手术后几天,造口呈现一些水肿,无须处理;一周后,
如果水肿无消退的迹象,应查明原因,是否有低卵白或心功能不全等。
水肿者一般选用一件式造口袋,底盘应略年夜于造口,以免损伤黏膜。
5.饮食指导:①食易消化的熟食,避免因饮食不洁招致引起腹泻;
②避免食用过多的粗纤维食物以及洋葱、年夜蒜、豆类、山芋
等可产生安慰性气味或胀气的食物;③以高热量、高卵白、丰富维生素的少渣食物为主,以使年夜便干燥成形;④少吃辛辣安慰食物,多饮水。
6.排泄情况:手术后应即刻贴上透明的造口袋,排空空气,在最
初的2—3天内一般只有少量的血性排泄物而无气体排出,到术后3天后才会有气体排出,说明肠功能已恢复。
7.换袋办法:宜取坐位,袋内粪便达到袋子的1/3时,要及时倾
倒清洗,避免渗漏,减少臭味;取造口袋时,应从上环轻掀起,避免损伤皮肤。
8.扩肛护理:造口术1周后,应开始扩肛,其办法为:戴手套将
食指润滑后伸入肛门内4cm左右(过第二指节),1—2分钟/次,1次/天,拔出手指时,切勿粗暴过深,避免肠穿孔;扩肛时,可张口吸气,避免增加腹压。
瘘管造口术后护理模型及结肠造口术的护理结肠造口术多用于严重肠道疾病,在腹壁上开口,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并翻转缝合在腹壁上,代替肛门进行排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造肛门”。
这些患者护理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瘘管造口术后护理模型有什么应用价值?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瘘管造口术后护理模型瘘管造口术护理模型,是介绍、演示瘘管造口术后护理基本技能的训练模型。
模型由PVC材料制成,其腹部有进行造口术的腹部手术切口、回肠造瘘口、结肠造瘘口,供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
该模型的特点是:①解剖结构逼真精准,能创造真实的护理情境,可在直立位、侧卧位进行护理训练;②护理训练类型多样,包括造瘘口扩大练习、冲洗练习、灌肠练习、安装造口袋练习等;③经回肠造瘘口,可进行回肠造口术后管饲操作。
该模型在使用时,也要做好维护保养工作,要点如下:①模型不要接触溶剂和腐蚀材料;②不要在模型表面涂划;③如果模型表面有灰尘,使用中性肥皂或温水冲洗,并使用软布或纸巾擦干;④每次训练结束后,将模型擦拭干净,使用塑料袋覆盖,延长模型的使用寿命。
2.结肠造口的位置和类型简单来说,结肠造口就是对粪便出口进行改道,代替肛门进行排便,对整体消化功能的影响不大。
全球范围内,结肠造口术拯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同时也会对生活带来一些影响。
良好的造口,不仅和手术本身有关,也和医患沟通、康复教育、护理工作等有关。
(1)造口位置。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术前检查和评估项目更加齐全,对于患者造口位置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体质、病变部位、术后管理等因素,选择最佳造口位置,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般情况下,分为回肠造口、横结肠造口和乙状结肠造口三种。
(2)造口类型。
根据造口的留置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造口、永久性造口两种;根据造口方式不同,可分为端式造口、袢式造口两种;根据造口形状不同,可分为翻转形造口、平坦形造口两种。
(3)改良技术。
从以往的实践研究来看,结肠造口术后,患者不能随意控制排泄,会带来一定影响,而且相关并发症较多。
一例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个案摘要:目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处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属于肠造口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3周,多见于造口肠壁黏膜部分坏死、造口黏膜缝线脱落、腹压过高、伤口感染、营养不良、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或糖尿病患者。
可表现为部分或整圈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导致造口袋黏贴困难、粘贴不牢,引起患者情绪不安,增加伤口感染的危险,远期可能会出现造口回缩、狭窄。
关键词:造口,护理,皮肤黏膜,伤口处理引言: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处理:1当伤口在部分皮层时,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清洗伤口,用造口皮肤保护粉,再涂防漏膏,然后贴上造口袋,视情况更换造口袋;2当伤口涉及全皮层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伤口,亲水性纤维、藻酸盐敷料或银离子敷料填塞伤口,用防漏膏涂上,然后贴造口袋;3还可视情况对伤口进行二期缝合。
感染时按感染伤口处理。
患者资料:患者啜某、男、72岁。
主诉:间断便血一年余,排便困难半年余,外院病理诊断:直肠腺癌,来我院准备手术收治入院,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后,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予抗感染、禁食和静脉营养支持、对症处理和伤口造口换药等治疗护理措施,术后第 3天造口有排气及有稀烂便排出,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术后第5天护士换造口时发现 5-11点方向有脂肪液化,出现皮肤黏膜分离,后请示造口师,拆除分离出缝线,术后第12天后脂肪液化面积扩大,随之液化分离整圈,5-7点方向有一深约5cm的窦道。
全身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8.05*109 /L ,血红蛋白 91g/L ,体重55kg,身高163cm,体脂指数20.70kg/m2患者无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等腹膜炎表现,出现造口分离后患者及家属表现非常焦虑,担心治疗效果,及后期放化疗治疗。
局部评估左下腹腹直肌内见一乙状结肠造口,肠粘膜红润,高出皮肤约1-2CM,造口整圈缝线已松脱,成环状分离,用0.9%氯化钠棉球清洗干净造口皮肤黏膜伤口后见皮肤黏膜分离宽度1-2CM,深度0.5CM,伤口内有黄色水样物渗出,无臭味,65-7点钟方向有一窦道,深约5CM左右,造口已排便排气,造口周边皮肤潮红,皮温偏高。
肠造口病人延续护理计划由于造口手术改变了正常排便途径,患者不能随意控制粪便的排出。
造口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及护理的时间有限,绝大部分的康复需要在院外实施。
因此,出院后的延续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造口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宁夏地区造口护理刚刚起步,医院护理和家庭护理存在着脱节现象,出院后的造口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面临众多需要干预的护理问题。
我科借鉴相关文献报道的造口患者管理模式,由专业护士接管造口患者术后护理,推行院内外一体化护理模式,旨在将医院高质量、专业水平的医护服务延伸到家庭,既为病人带来便利,也减轻病人及其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一、专业人员培训科室自愿报名、公平竞争方式遴选4名护理骨干对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护理。
入选条件:1.在本科室工作5年及以上,护师及以上职称;2.接受过国内、省内或院内造口专业培训,具备评估患者造口知识及护理技巧,能够计划、实施及评价相应的护理,能向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全面的护理,具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3.接受过院外延续护理培训,熟练掌握电话随访、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管理等方法,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掌握随访及健康教育技巧。
二、成立结直肠外科肠造口延续护理服务小组1.制定计划;2.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3.制定相应人员职责。
三、建立肠造口延续护理回访登记本内容涉及病人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出院诊断、登记时间、回访频率、回访电话、回访时间、负责护士、回访方式、回访情况、目前需求等。
四、回访具体方法1、电话随访。
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到病房拜访患者,说明院外延续护理的目的、方法、负责人员,发放自行制作的医患联系卡,告知联系电话、随访时间及要求。
肠造口延续护理服务小组咨询造口护理专家及查阅相关文献后设计随访表格,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造口评估表、患者造口认知调查表、院外延续护理需求调查表等,规范随访内容。
术后1、2个月各随访 1 次,随着患者基本知识的掌握,改为每2个月随访 1 次。
随访过程中对患者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并教会其处理方法,动态了解造口患者的心理变化,鼓励患者参加正常的社会交往及工作,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以提高造口相关生活技术及增强生活的信心。
---------------------------------------------------------------范文最新推荐------------------------------------------------------结肠造口患者护理研究论文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6.7-2008.7普外科结肠造口患者9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48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病情严重程度、康复手段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验组按常规治疗与护理。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人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护理问题,运用Orem自理模式,选择护理补偿系统,制定自我护理计划,采取有计划性的护理措施。
2Orem自理模式在病程中的运用2.1术前辅助教育+部分补偿(1)护士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情感支持,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也可介绍成功病例,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解除其焦虑恐惧情绪。
(2)指导病人选择低渣饮食的种类,讲解口服肠道抑菌药的目的及肠道准备的内容,教会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
(3)讲解戒烟戒酒的重要性,做好个人卫生清洁,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4)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手术前后康复训练计划。
2.2术后2.2.1完全性补偿护理患者术后回病房无自理能力,护士应为其提供全面照顾。
(1)安置患者合适体位。
(2)妥善固定各引流管,每日更换引流袋,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状。
(3)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
(4)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通畅。
(5)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
(6)根据医嘱给予补液抗炎止血支持治疗。
2.2.2部分补偿护理在病情逐渐康复阶段,病人及家属与护士共同参与护理活动。
护士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和帮助。
术后第一1/ 3天给以予患者半卧位,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给予雾化吸入,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指导患者自我按压伤口,以免振动引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