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苹果优良新品种与砧木选育与利用
- 格式:pdf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56
寒富苹果的品种特性及配套特色栽培技术寒富苹果的品种特性及配套特色栽培技术摘要依据寒富苹果的品种特性,确定了不同地区适宜的栽培技术,越冬期要防止枝干受冻,整形修剪应严格控制竞争枝、轮生枝和丛生枝,依据果型选择大果袋,进行全套袋栽培,摘袋后要适度摘叶,盛花后150天左右开始采收,要防止果柄脱落,苹果须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贮藏。
关键词苹果品种寒富特性栽培技术寒富是沈阳农业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巴林果园共同选育的苹果优良耐寒品种,采用抗寒砧木,该品种的栽培区域可扩大到年平均气温7℃左右、1月平均气温-12℃左右、极端最低气温-30℃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的地区,高寒地区小气候条件较好的黑龙江东宁、内蒙古赤峰、新疆伊犁等地也有引种试栽成功的范例。
截至2019年底,全国寒富苹果的栽培面积在6.7万hm2以上,经多年多地栽培实践,寒富苹果除抗寒性明显高于红富士等大果型品种外,还表现为枝条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潜伏芽易萌发、腋花芽多、结实率高、坐果容易、果台副梢连续结果能力强等良好栽培性状;并具有果型大、着色好、果柄短、耐贮藏等优良果实经济性状。
虽然寒富苹果耐寒性较强,但其在冷凉和干、寒气候区栽植,如应用的栽培管理措施不当,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
为确保寒富在各栽培区域的安全生产,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经多年研究,明确了该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和苹果品质形成特征,集成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以期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潜力,使优良品种体现种植效益最大化,并为各地试栽寒富提供科学依据。
1 砧木选择及建园依据寒富苹果抗寒性和生产调研结果,在年平均气温7℃左右、1月平均气温-12℃左右、极端最低温-30℃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的辽宁省丹东(除宽甸北部外)、沈阳、阜新南部、朝阳以南及相似气候区,如吉林珲春、河北承德、内蒙古宁城等地,可用GM256抗寒矮化中间砧苗建园,中间砧长度以30cm为宜,栽植时将中间砧埋入土中10cm,以保持树势强健;在年平均气温5℃左右、1月平均气温-14℃左右、极端最低温-33℃左右、无霜期140天左右的地区以及高纬度、高海拔小气候区,如辽宁铁岭县、抚顺县、本溪县,吉林桦甸,黑龙江东宁等地,可采用抗寒中小型苹果树多头高接建园;在新疆伊犁等高海拔的逆温带可采用当地野苹果作砧木,在适当位置高接。
落叶果树 2018,50(1):03-07Deciduous Fruits·专家论坛·DOI : 10.13855/ki.lygs.2018.01.002苹果营养系砧木选育进展郝玉金1∗,沙广利2∗(1.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00;2.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摘 要:从育种历史、育种目标、育种途径、杂种培育、致矮机理、砧木评价、知识产权等方面,介绍了苹果营养系砧木选育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结合苹果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出中国苹果营养系砧木的选育目标,倡议重视研究利用中国特色资源,做好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全国性的砧木长期评价体系,重视砧木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
关键词:营养系砧木;苹果;砧木选育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18)01-0003-05收稿日期:2017-12-15基金项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CARS -27,CARS -28)。
作者简介:郝玉金(1971-),男,山东章丘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果树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E -mail:haoyujin@沙广利(1965-),男,山东平原人,研究员,从事苹果砧木资源与育种研究工作。
E -mail:guanglisha@∗通讯作者。
矮化密植是当前苹果栽培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在中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1]。
选择适宜的砧木,做到“适地适砧”,是保障矮化密植栽培成功的关键。
从苹果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笔者着重分析了苹果营养系砧木选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值得借鉴的国外经验,以期为中国的苹果营养系砧木选育、应用提供借鉴。
1 苹果营养系矮化砧木选育阶段的回顾与矮化基因来源相对于苹果品种育种而言,苹果砧木育种的周期更长,进展也相对缓慢。
苹果营养系砧木选育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资源整理与选育利用阶段,20世纪初叶,代表性研究单位为东茂林试验站(EastMalling Station),通过整理道生苹果(Doucin)和乐园苹果(Paradise),鉴别嫁接苗的树势控制等性状,明确了M1~M16等16个类型,M9、M7为其中的代表。
极早熟苹果新品种泰山早霞的选育研究摘要:泰山早霞系山东农业大学于1994年从苹果种子繁殖的砧木苗中选育出的极早熟苹果新品种,近年采用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对其风味品质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评价。
结果表明,泰山早霞果实宽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38.6g,果面光洁,底色淡黄,果面着均匀鲜红彩条,果肉白色,酸甜适口,糖酸比21.2,酯类物质相对含量达22.05%,分别是贝拉与辽伏的1.3倍与15倍,属“酯香型”品种。
果实发育期70—75天,具有成熟极早、果色艳、外观美、风味浓、品质优及早果性、丰产性强等特点,综合经济性状优于起伏及贝拉等早熟苹果品种,2007年通过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该品种在我国北方苹果产区均可种植,特别适宜早春温度回升较快的鲁中、鲁西南、河南以及陕西、山西等地区。
关键词:苹果;品种;泰山早霞;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早熟苹果品种在保证我国水果市场周年供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黄淮海及西部地区发展早熟苹果品种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但目前我国苹果生产的构成尚欠合理性,早熟品种所占比例偏少(不足5%);目前的早熟苹果品种都存在不足之处,如国外引进的贝拉及早捷酸度偏高,国内选育的辽伏外观品质较差,风味偏淡。
采用实生选种与现代测试分析技术相结合而育成的泰山早霞苹果新品种,具有成熟极早、果色艳、外观美、风味浓、品质优及早果性、丰产性强等特点(见上期封面图版),综合经济性状优于起伏及贝拉等,2007年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极早熟苹果新品种,发展前景极好。
1 选育经过1.1 初选优株受苹果果品市场高价格、高利润的刺激,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苹果产业在我国北方飞速发展,仅山东省平均每年发展近6.7万hm2。
在这种形势下,为满足对苗木的需求,在海棠种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些育苗者纷纷利用苹果种子代替海棠育苗。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北上高乡白家庄村的张太岩于1990年引种了以苹果种子为砧木的苹果半成苗230株,接穗品种为早捷和贝拉,按3m×4m的株行距定植建园。
苹果抗寒早熟新品种红凤的选育苹果抗寒早熟新品种红凤的选育摘要红凤是1962年以苹果品种红宝作母本、凤凰卵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苹果抗寒早熟新品种。
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26.0g,最大单果重145.0g;果皮黄绿色,覆艳红霞或红色条纹;果肉白色,肉质细、脆,汁液多,风味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80%,总糖含量10.87%,总酸含量0.68%,维生素c含量234.10mg/kg;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果实8月中旬成熟,抗寒、抗苹果树腐烂病能力强。
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苹果品种选育红凤抗寒早熟吉林省气候比较寒冷,苹果主栽品种少,生产中栽培的苹果品种主要是抗寒性强的小苹果品种,不能满足果农对苹果品种、市场对苹果的需求,选育抗寒、优质、早熟的苹果新品种是十分必要的。
吉林省果树研究所为适应果树生产发展的需求,将苹果新品种选育的目标确定为:平均单果重110.0g以上,果实熟期比当地主栽品种金红早7天,品质和耐贮性优于金红,抗寒性和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比金红强。
通过对现有优良品系的鉴定评价,选育出苹果新品种红风。
1 选育经过红凤原代号62-228,我们1962年以苹果品种红宝作母本、凤凰卵作父本进行杂交,1972年将杂交单株62-228选为优良单株,此后选为优良品系并保存在吉林省果树研究所苹果杂交圃内,1980年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分别在辽宁省沈阳、吉林省昌图及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试栽,1985—1988年进行调查,该优良品系在试栽地表现良好。
由于当时我们所定的苹果新品种选育的目标是选育果个大、品质优、耐贮、晚熟、抗寒新品种,因此该优良品系未进行决选。
2003年我们将苹果新品种选育的目标调整为选育抗寒、抗病、早熟、果个大新品种,于是2006年才把该优良品系列入决选范围,并选为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红凤。
2 主要性状2.1 植物学特征红凤多年生枝条棕褐色,当年生枝条暗红色,枝条平均生长量86.12cm。
日本的苹果矮化砧木日本的苹果树栽培大约有60%的是用乔化砧木,40%左右是用矮化砧木。
矮化砧木主要是英国的M系列,其中面积最大的是M9和M26。
M9、M26。
矮化砧木在日本表现好于我国。
因为日本气候温和,降雨量大,没有冻害和抽梢现象。
M9、M26树冠中矮,果实品质好,生产性能也好。
但是,M9、M26根系浅,小脚现象严重,不抗风,树干极易倒伏和折断,栽培需要支柱,建园的成本大,大大地限制了它的发展。
尤其是日本台风较多,常常造成很大灾害。
在日本M9、M26。
树还有一个大的弊病,根颈部位易感染纹羽病,造成死树,或者引起树体生长过弱,减少寿命。
据此,日本从1970年开始试图培育适合本国条件的矮化砧木。
经过30余年的试验、研究、选育并推出适应本国条件的5个矮化程度不同的砧木品种,命名为JM系砧木。
JM系砧木由日本农林水产省特定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果树研究所,于1972年用圆叶海棠作母本、M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1.JMl(盛岗1号)1996年8月命名,1999年9月品种审定注册。
抗病、虫性和丰产性优良,容易扦插繁殖。
对主要病害的抗病性均较强,抗根部病害、早期落叶病、黑星病,抗苹果蚜虫,不易感染高接病毒病ASPV,易感染高接病毒病ACLSV。
根系耐涝性比较强。
与M9,的矮化性状相当,与富士嫁接亲和性良好,嫁接部位较平滑。
丰产性比M9、M26。
高,果实品质优良。
与M9、M26嫁接的富士相比单果重无显著差异,但硬度和糖度稍高,着色良好。
嫁接赞作品种也表现相同趋势。
2.JM2(盛岗2号)1997年8月命名,2000年7月品种审定注册。
极易扦插繁殖。
耐涝性强,与圆叶海棠相同。
作为砧木使用时,易发生根蘖苗。
抗根部病害、高接病毒病ACLSV和ASPV,易感染苹果蚜虫。
作为砧木利用时具半矮化性状,树体比M2。
砧稍大。
与富士嫁接亲和性良好,嫁接木质部比较平滑,丰产性不如M26。
利用本品种作砧木嫁接的富士,果重、着色、硬度、酸度与对照M26砧大致相同,糖度比对照稍低,果实品质与圆叶海棠砧相同。
常见的苹果品种1、新红将军:该品种9月上中旬成熟,比普通红富士早熟40天以上。
栽后第2年结果,第3年亩产可达1000千克左右,第4年进入丰产期。
果实色泽艳丽,条红,全面鲜红或被鲜红色彩霞;平均单果重260-350克,果形指数0.86,果形端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9%,汁液丰富,香味浓郁,酸甜可口,品质上等。
挂果时间长,可延迟采收45-50天,无采前落果现象。
正常采收自然条件下可贮藏至春节前后。
该品种成熟期在国庆节和中秋节之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建议加快推广。
2、烟富3号:该品种由长富2号中选出。
多年的实践证明,烟富3号是烟台果树研究所选出的6个优系红富士(烟富1-6号)中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
该品种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45-314克;果实圆至长圆形,果形端正;树冠上下、内外着色均好,片红,全红果比例78-80%,色泽浓红艳丽,光泽美观;果肉淡黄色,肉质爽脆,汁液多,风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15.4%,果实硬度8.7-9.7千克/厘米2。
该品种10月下旬成熟,结果早,丰产稳产,适应性强。
套纸袋的果实摘袋后5-7天即达满红,尤其在秋季高温、昼夜温差小时,比其它富士品种有明显的着色优势。
栽植密度和适宜砧木同2001富士。
3、嘎啦:本园从烟台果科所国家育种中心引进。
果实外观鲜红高桩,着色整齐,果面洁净,肉质爽脆,甜酸适度,成熟期较其它嘎啦品种提前一周。
其它性状同皇家嘎啦。
本园8月5日即成熟。
试栽评价:综合性状均优于其它嘎啦品种,北京地区表现优于其他地区,其早熟性应引起重视,具有推广价值。
4、早熟富士王:从山东烟台引进。
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327克,底色黄绿,片红,内膛亦着色良好,多汁,风味甜酸,微有香气,品质上。
9月上旬采收,性状优于红将军。
在树上延迟至10月底与晚熟富士采收,不落不绵,品质更佳,也是一个中秋国庆节前后成熟的优良品种。
试栽评价:是取代红将军的优良品种,在全国试栽引种均表现良好。
史上最全的苹果品种大全1、新红将军:该品种9月上中旬成熟,比普通红富士早熟40天以上。
栽后第2年结果,第3年亩产可达1000千克左右,第4年进入丰产期。
果实色泽艳丽,条红,全面鲜红或被鲜红色彩霞;平均单果重260 — 350克,果形指数0.86,果形端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5.9%,汁液丰富,香味浓郁,酸甜可口,品质上等。
挂果时间长,可延迟采收45 — 50天,无采前落果现象。
正常采收自然条件下可贮藏至春节前后。
该品种成熟期在国庆节和中秋节之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建议加快推广。
2、烟富3号:该品种由长富2号中选出。
多年的实践证明,烟富3号是烟台果树研究所选出的6个优系红富士(烟富1 — 6号)中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
该品种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45 — 314克;果实圆至长圆形,果形端正;树冠上下、内外着色均好,片红,全红果比例78 — 80%,色泽浓红艳丽,光泽美观;果肉淡黄色,肉质爽脆,汁液多,风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 — 15.4%,果实硬度8.7 —9.7千克/厘米2。
该品种10月下旬成熟,结果早,丰产稳产,适应性强。
套纸袋的果实摘袋后5 — 7天即达满红,尤其在秋季高温、昼夜温差小时,比其它富士品种有明显的着色优势。
栽植密度和适宜砧木同2001富士。
3、海珠短富1号:该品种是从山西省晋中市王海珠同志的长富2号苹果园中发现的优良短枝型芽变。
果实圆形或近圆形,果形指数0.88 —0.91;果实大,平均单果重325克,个头整齐;被鲜红色条纹,色泽艳丽,光洁无锈,果点中大;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脆,汁液多,酸甜适度,有香气,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总酸含量0.45%;果实硬度9.24千克/厘米2,果实低温下可贮藏18个月。
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冠较矮小,早果性强,栽后第3年结果,丰产稳产,果实10月中下旬成熟。
该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强。
在海拔1225米的太行山区,土壤瘠薄,无灌溉条件,干旱少雨,年均气温9℃以下,极端低温一22℃,冬天和春天西北风大,母株、高接树和栽植幼树均未发生抽条冻害。
苹果抗寒新品种秋露的选育苹果抗寒新品种秋露的选育摘要:秋露是我们于1972年以苹果品种大秋作母本、露香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抗寒、耐贮苹果新品种。
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50.6g,最大单果重88.0g;果皮紫红色,贮后转为粉红色;果肉黄白色,肉质硬脆,汁液多,甜酸适度,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0%,可溶性糖含量12.79%,可滴定酸含量0.85%,维生素C含量241.30mg/kg;耐贮,窖藏可贮5个月,抗寒性与金红基本相同;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果实9月下旬成熟。
2009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苹果品种秋露晚熟抗寒耐贮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的东北部,气候寒冷,年生长发育期短,苹果生产中只能栽培抗寒的小苹果品种,选育苹果抗寒新品种对黑龙江等寒冷地区苹果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选育苹果抗寒新品种,先后选育出龙冠、龙光、龙丰、龙秋等苹果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为寒地果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000年黑龙江省启动农业良种化工程项目,育种目标是选育出抗寒、优质、耐贮、丰产的苹果新品种,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我们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苹果抗寒新品种秋露。
1、选育经过秋露原代号73-111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在1972年以苹果品种大秋作母本、露香作父本,在苹果材料圃进行人工杂交,获得杂交种子296粒,1973年播种杂交种子,获得杂交实生苗180株,1974年杂交实生苗移栽到育种圃,1975年鉴定初选出优良单株24株,并将这些优良单株高接在山定子树上,1979年杂交苗木和高接树开始结果,1985年将代号为73-1114优良单株复选为优良品系,1986年开始将该优良品系在黑龙江省宾县、鸡西、鸡东、东宁等地进行区域性试验和生产示范,经过多年试验观察和示范栽培,尤其是经历了低温、冻害的考验,该优良品系表现为果实品质好、耐贮藏、抗寒性较强、丰产等特点,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喜爱。
苹果矮化砧木的选择
现在欧洲国家苹果栽培推行的主要是以荷兰选育的矮化砧木”M9T337为主的自根砧苗木。
美国则选择了自己选育的G系(G16和G41)砧木效果也不错。
日本和法国选择的砧木,都与M9T337自根砧木相比较进行选择。
根据国外资料和近几年的栽培观察,M9T337自根砧木苹果苗木适合我国山东地区栽培,现未发现不良栽培性状。
M9T337自根砧木与M26自根砧相比,树体生长不一样,M9T337自根砧木存在”大脚现象明显,树体生长矮小,成花比较容易,结果早,丰产性好。
所以世界范围内还是以M9T337应用最多,M9系砧木以M9T337类型的成花和生根效果最好。
M26自根砧木树体生长量较大,成花能力明显低于M9系砧木,成花晚,似乔化苗,所以目前主要用于”矮化中间砧为主,今后随着矮化自根砧木苗木的大量投入市场,M26会自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上。
SH砧木是山西果树所选育的矮化砧木,目前山西推用的主要是3,6,19号,河北农业大学选用的主要是38和40号。
从应用情况看,SH系自根砧木繁育不容易生根,所以,现在主要用于”矮化中间砧苗木。
从栽培观察看,SH砧木树体生长较大,成花效果与M26中间砧木苗木相近。
当然,根据各地的立地条件也可做适宜的选择,但在同等管理条件下,矮化中间砧苗木其生长最小,树体中间砧部分冻害发生多、且树势早衰现象明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苹果早熟新品种 作者:张瑞萍 阎振立 张恒涛 刘珍珍 过国南 来源:《果农之友》2016年第02期
1.选育经过 „华瑞‟出自1996年„美八‟ׄ华冠‟的杂交组合,与前期选育出的„华硕‟为姊妹系。杂交种子1997年播种,于1999年春季杂种实生苗按3.5米×l米定植于田问。2001年该组合杂种实生苗个别结果,2003年发现99-4-22单株结果性状好、果实大、品质优,经过2004、2005年对母株的连续观察后定为优系,2006年春季在圃内进行了高接。2007年起陆续在河南巩义、汤阴、洛宁、黄泛区农场等地通过大树高接和新建试验园进行区域试验;2008年开始广泛接受果农前来品尝评价,同时在河南商丘、三门峡以及云南昭通、山东泰安、山西运城等同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建立跨省区域试验。2010年作为优良品系,通过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一“主要仁果类果树新品种选育”项目验收,被收录于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丛书一“主要果树新品种(新品系)及新技术”一书。2014年通过河南省林小良种品种审定(编号:豫S-SV-MP-001-2014)。
2.主要性状 2.1植物学特征 树姿直立,树势强;1年生枝平均长度78厘米,节间2.6厘米,枝条红褐色,皮孔中,茸毛少;叶柄平均长度2.4厘米,叶片平均长度10.2厘米,宽度5.9厘米,叶片浓绿色,叶尖渐尖,叶缘复锯齿形,叶片平展、大,叶被茸毛较多,叶姿斜向上;每花序花朵数7个,花蕾粉红色,花瓣卯网形、离生。
2.2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扁网形到近网形,平均纵径6.7厘米,横径8.3厘米,平均单果质量208克,果实中等偏大;色泽鲜艳,着色面积70%以上,个别果实可达到全面着色。果面平滑,蜡质多,有光泽;无锈,果粉少;果点中小,灰白色。果梗短,平均1.8厘米,中粗;梗洼深,广。萼片宿存,直立,半开张;萼洼广,陡、深。果肉乳白色;肉质细,松脆,采收时果实去皮硬度9.7千克/厘米2;汁液多,可溶性同形物含量13.2%,总糖含量10.67%,可滴定酸含量0.29%,每100克果肉维生素C含量10.67毫克;风味酸甜适口,浓郁,有芳香;品质上等。果实7月下旬成熟,在普通室温下可保持20天不沙化,冷藏条件下可贮藏2~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