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word范文 (3页)

2018-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word范文 (3页)

2018-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word范文 (3页)
2018-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的资料分享给大家,有了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就方便

对自己做的习题进行修改,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一起来

看看吧!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

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

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

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5m,v≈13504m/s=33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50-1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30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

15.12m/s≤v乙≤20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9s25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4s(2)29km(3)429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681361201X77288710.(1)25×106m/s2(2)011m(3)0128m11.(1)12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1.D

2.ABC

3.D

4.BD

5.B

6.BD

7.AB

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4m11.(1)如右图(2)58m12.①甲、乙均错。②甲是加速度方向错误,乙是认为2s末车已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物理下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物理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 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 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D.“助跑”有利于跳远的成绩 2、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3、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图1),其中正确的是() 图1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4、以下图2所示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图2 5、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甲和乙,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则甲、乙容器底面所受到的压强 ( ) A.P甲> P乙 B.P甲=P乙 C.P甲< P乙 D.无法确定 图3 图4 6、如图4,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是由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B. 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C. 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 D.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 7、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8、下列关于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提着水桶站在地上不动,水桶受提力作用,水桶对地面又有距离,提力做了功 B.重10N的木箱,用3N的水平拉力拉它移动了2m,所以重力做了功 C.手提皮箱上楼,提力对皮箱做了功 D.拨河运动中,双方运动员相持不动时,既有力,又在力的方向上存在距离,所以双方运动员做功相等 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 A.两汽车具有的动能一定相同 B.两汽车具有的机械能一定相同 C.甲汽车的动能一定不会小于乙汽车的动能 D.两汽车可能具有相同的机械能 10、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保持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停止用力,运动物体就会停止下来 D.物体受到力才会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手提水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手也会感到疼是因为对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表明。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 仔细做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习题,学会洒脱;撒进奋斗的沃土,一滴汗珠就是一颗孕育希望的良种。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一) 垂线(1) [知识梳理] 1、直角垂足 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课堂作业] 1、D 2、1+2=90 3、在同=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略 5、(1)因为OAOB,OCOD, 所以AOB=COD=90. 所以AOB - COB = COD -COB. 所以AOC= BOD (2)因为AOB=90,BOD- 32,AOE+AOB+BOD= 180, 所以AOE-=58 [课后作业] 6、D 7、B 8、C 9、OEAB

10、70 11、因为OE CD,OFAB, 所以DOE=BOF=90, 所以DOE+BOF= 180, 因为BOD与ACC是对顶角, 所以BOD= AOC= 30. 又因为DOE+BOF=EOF+BOD, 所以EOF=DOE+BOF-BOD= 180-30=150 12、存在OEAB. 理由:因为AOC= 45,所以AOD= 180- ACC=180-45=135. 因为AOD=3DOE,所以135=3DOE.所以DOE=45, 所以EOA=180=AOC-DOE= 90,所以OEAB. 13、由OE平分BOC,可知COE=BOE. 而BOD:BOE=2:3,可设BOD= 2x, 则BOE= COE=3x,由COE+ BOE+ BOD=180, 可得3x+3x+2x-=180.解得x= 22.5, 则BOD=45.所以AOC=BOD= 45.由OFCD,可得COF=90. 所以AOF=COF-AOC=90-45=4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二) 垂线(2) [知识梳理] 1、垂线段 2、垂线段 [课堂作业]1、C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 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 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5m,v≈13504m/s=33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50-1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 t2~t312.左030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乙≤20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9s25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4s(2)29km(3)429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 405681361201677288710.(1)25×106m/s2(2)011m(3)0128m11.(1)12 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八下 物 理 课 堂 作 业 本

物理课堂作业本 学校:平罗县第七中学 班级: 姓名:

分层作业布置: 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再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理由: 2.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线对灯的拉力F=4N。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示意图。 3.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请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4.如图,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 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么? 更正:

分层作业布置: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B.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 C.使用时指针、弹簧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2、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程:; 分度值:; 测量值:。 3、常见的弹力有、、。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更正:

分层作业布置: 1、跳高运动员跳起腾空时,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受到 的作用,这个力是由 施加的。 2、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的奥妙是( ) A 、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 、重心较低,不易倾倒 C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 、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 3.下面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B.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D.苹果下落是由于苹果受到的重力较大的缘故 4、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请分 别画出木块在斜面和水平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5、质量为2kg 的水受到的重力多大? 6、一个南瓜所受的重力是30N ,它的质量是多少kg ? 7、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6 1。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 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月球对他的引力大约是多少N ? 更正:

七年级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知识梳理] 1、平行 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课堂作业] 1、D 2、D 3、108° 4、∵AB⊥BC,EF⊥BC, ∴AB//EF(垂直于同=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又∵∠1=∠2,∴∠EF//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CD(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这两条宜线也互相平行) 5、直线BF与DC平行理由: ∵ BF、DG分别平分∠ABD、∠CDE, ∴ ∠FBE=1/2∠ABD,∠GDE=1/2∠CDE. 又∵ ∠ABD=∠CDE,∴∠FBE=∠GDE. ∴BF//D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课后作业] 6、D 7、C 8、115° 9、68° 10、 AB与CD平行

∵ BE平分∠ABD,DE平分∠CDB, ∴∠ABD-=2∠1,∠CDB=2∠2、 ∴∠ABD+∠CDB=2∠1+2∠2=2(∠1+∠2) ∴∠1与∠2互余,∴∠1+∠2= 90°, ∴∠ABD+∠CDB=2×90°=180°,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合理理由:过点E作∠AEC的平分线EF, 则∠AEF=∠CEF.又∵ ∠AEC=120°, ∴ ∠AEF=∠CEF= 60°∴∠BAE= 120° ∴∠AEF+ ∠BAE=60°+120°=180°. ∵ AB//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同理可得EF//CD. ∴AB//CD(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1)当a=15°时,图②中的AB'//CD理由: 因为∠B'AC'=45°,所以∠B'AC=∠B'AC' =∠α=30°.又因为∠C=30°,所以∠B'AC=∠C.所以AB' //CD. (2)当α=45°时,B'C'//AD 当α=150°时,AC'//CD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时作业(VII)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时作业 (VI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2012·南宁中考)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身高约为1.68 2.(2012·盐城中考)如图所示,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 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 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 4.小光同学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50.1 mm、50.1 mm、 50.2 mm、48.0 mm、50.3 mm,则他的测量结果应是() A.50.2 mm B.49.75 mm

C.50.18 mm D.50.175 mm 5.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要原因 是() A.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不便于读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8分) 6.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cm。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1)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就不能再使用了。。 (2)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面保留的位数并不是越多越好。。 (3)无论使用多么精密的测量工具,无论测量多么认真,误差总是存在的。 。 8.如图所示是利用量筒测石块体积的示意图,这个量筒的分度值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八章第5课时摩擦力(一)答案 [知识梳理]1、阻碍相对运动滑动摩擦 2、勾速直线二力平衡等于 3、压力压力大粗糙程度大

[课堂作业]1、水平匀速变大 2、压力粗糙程度 3、(1)匀速(或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2)甲和丙接触面越粗糙 (3)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课后作业]4、拉力不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 5、10小于 6、D 7、C 8、D 第八章第6课时摩擦力(二)答案

[知识梳理]1、(1)粗糙程度 (2)压力 2、(1)粗糙程度 (2)压力 (3)滚动 (4)分离 [课堂作业]1、增大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 2、使接触面分离减小 3、C 4、B 5、C

6、(1)增大 (2)44 (3)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 [课后作业]7、压力摩擦 8、减小了摩擦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9、(1)刹不了车; (2)车不能启动; (3)抓不住把手(任选两个即可) 10、D 11、B 12、D

13、A 14、(1)DC (2)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增大压力,使摩擦力增大 (3)静止 第八章第7课时“运动和力”复习答案 [课堂作业]1、等于做匀速直线运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惯性重力 3、20001.5×10⁴ 4C8D 5D9C 6B10C

7D 12、(1)小车 (2)大小方向 (3)同一直线 (4)如图甲所示的方案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因为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它只受到两个拉力的作用 13、(1)压力的大小 (2)3.20 (3)等于 [课后作业]14、惯性重力 15、相互阻力地面对它们的支持 16、35

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 导语】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本篇文章是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供大家借鉴。 【比热容答案】 基础练习 1、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 2、100 3、吸收;比热容 4、0.35kg;29400 5、比热容;4.2×10 6、比热容;沸点 7、8、9、 CBA 10、4.2×10J 拓展提高 11、A 12、解:(1)水吸收的热量 Q=cm(t-t) =4.2×103J/(kg℃)×50kg×(30℃-20℃)=2.1×10J (2)需要燃烧的液化气

(3)因为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高山上气压小,所以水沸点降低,铁锅里的水 尽管沸腾了,但是温度比较低,马铃薯还是煮不软。 14、(1)质量 (2)大于;60 (3)2 15、(1)质量 (2)受热均匀;吸收相同的热量 (3)快;水 【内燃机答案】 基础练习 1、蒸汽机;瓦特 2、化学;内;做功;内 3、汽缸;汽油;柴油 4、A 5、四;2;2;1 6、做功;内;机械;惯性 7、压缩;机械;内;变小;变大;升高 8、增大;后;前;相互的 9、热传递;比热容 10、B 11、大气;噪声;热

拓展提高 12、D 13、A 【热机效率答案】 基础练习 1、有用功;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内;28% 3、4.6×10;1.38×10 4、D 5、250 6、7、8、9、 ACAA 拓展提高 10、D 11、30;6.6×10 12、解:(1)W=FS=3.0×103N×5.6×103m=1.68×10J (2)m=ρV=0.8×103kg/m3×1.5×10‐3m3=1.2kg Q=qm=4.6×10J/kg×1.2kg=5.52×10J (=W/Q=1.68×10J/(5.52×10J)≈30.4%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6.2密度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29) 密度 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质量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B .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D .铁的密度与它的温度、状态有关 2.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 A.把纸撕成碎片 B.冰融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3.一杯盐水,用去半杯,剩下的半杯盐水( ) A.其密度减半,因质量减半 B.其质量减半,但密度不变 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其质量、体积和密度均减半 4.下列哪个是密度的国际单位( ) A. m/s B. 3kg/m C. kg D.dm 5.密度为1ρ的液体和密度为2ρ的液体质量相等,将它们均匀混合在一起,设混合后的总体积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之和,混合液的密度是( ) A. 12 2 ρρ+ B.12122()ρρρρ+? D.12 12 2ρρρρ+ 6.一包A4型号复印纸共500张,小宣用刻度尺测出这包复印纸的厚度为5 cm,这种复印纸的 质量规格是2 70 g/m ,则该复印纸的密度为( ) A.270 g/m B.3700 kg/m C.3500 kg/m D.31 200 kg/m

7.有甲、乙两个均匀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4:5m m =甲乙,体积之比为:1:2V V =甲乙,则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ρρ甲乙等于( ) A .5:2 B .2:5 C .8:5 D .5:8 8.甲物质的密度为38g/cm ,乙物质的密度为33g/cm ,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的密度为43g/cm 。若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 2 : 3 B. 3 : 2 C. 3 : 8 D. 8 : 3 9.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C.不管甲物质的质量是否减半,其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始终是乙物质的两倍 D.乙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10.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m ,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L ,瓶底的直径为D ,然后倒出部分液体(约小半瓶,正立时近弯处),如图所示,测出液面高度1L ,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2L ,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 11.A 、B 、C 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 g 、400 g 、60 g,体积分别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六篇】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六篇】基础练习 1、带了电;电荷;摩擦起电;轻小物体 2、玻璃棒;橡胶棒 3、排斥;吸引 4、相同;排斥 5、是否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6、电荷多少;电荷;库伦;库;C 7、带电;吸引 8、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9、摩擦起电 10、摩擦;吸引轻小物体 11、12、13、14、 DCBC 拓展提高 15、可能;一定 16、ABC 17、18、19、20、21、 BDBDD 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第2课时答案 基础练习

1、原子核;电子;转移 2、容易;不容易 3、大量的自由电荷;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子 4、5、6、7、 CCAA 拓展提高 8、导体;弱 9、10、11、12、13、 DCDDCD 第十五第2节电流和电路答案 基础练习 1、定向移动;正;正;负 2、导线;电源、用电器、开关;用电器、开关 3、符号;电动机;电阻;电池 4、自由电子;相反 5、断路;通路;短路 6、开关 7、8、9、10、 DDAD 11、12、13、14、 DCCC

拓展提高 15、断开;闭合 16、17、18、19、20、BDBDB 第十五第3节串联和并联答案 基础练习 1、逐个顺次;并列 2、并;串;并联 3、并 4、相互;不能;互不;能 5、S;S和S 6、7、8、 CCC 9、10、11、 DAB 拓展提高 12、短路;A;并联 13、B 14、D 15、(1)S;S和S (2)S和S;S

(3)L (4)S;S 16、(1)不一定;如果是并联的,开关接在干路中即可控制所有支路 (2)拧下其中一盏灯,若另一盏灯仍然发光,则是并联;若另一盏等不发光,则是串联 第十五第4节电流的测量答案 基础练习 1、电流强弱;I;安培 2、(1)200 (2)0.05 (3)0~3A;0.7;0~0.6A;0.42 4、0.48 5、6、7、8、9、 DBDDA 拓展提高 10、L;干路 11、AC 12、甲同学: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乙同学:电流表量程选择太大 丙同学:电流表量程现在太小了

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有序数对 知识梳理] 1、顺序 a,b 2、不同 [课堂作业] 1、A 2、B 3、A 4、5,6 10排 12号 5、-5,3 向西走2米,再向南走6米 6、图略得到的图形像一面旗 [课后作业] 7、C 8、B 9、2,1 4,2体育图书馆 10、-201,1/100 11、共有6种走法,分别是2,4→2,2→4,2; 2,4→2,3→3,3→3,2→4,2; 2,4→2,3→4,3→4,2; 2,4→3,4→3,2→4,2; 2,4→3,4→3,3→4,3→4,2; 2,4→4,4→4,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知识梳理] 1、垂直重合 x轴横轴向右 y轴纵轴向上原点 2、横坐标纵坐标 横坐标纵坐标 a,b 3、1纵横 0,0 2-,+ -,- +,- [课堂作业] 1、B 2、D 3、 B 4、 D B E、F 5、A3,2 B-3,-2 C0,2 D-3,0 E2,-1 F-2, 1 O0, 0 6、描点略 1A-3,0 2B0,-2 3C4,-4 4D2,3或D2,-3 [课后作业] 7、B 8、C 9、B 10、二一 11、1,0或5,0

12、1A2,1、B-1,-1、C5,-1 2略 3雨伞 13、图略 C-5,-1、D-5,-5或C3,-1、D3,-5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知识梳理] 1、坐标系原点 x轴、y轴 2、单位长度 3、坐标名称 [课堂作业] 1、D 2、C 3、2,1 4、0,200 0,-200 5、答案不唯一,如以学校大门为原点, 正东、正北方向分别为x轴、y轴的正方向, 则可得学校大门0,0,办公楼0,-2,教学楼0,4,操场3,3,生物园-4,4,实验楼-3,7,宿舍3,7 [课后作业] 6、D 7、兽药厂 8 、400,400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 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 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 4s(2)2 9km(3)429 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 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1.D 2.ABC 3.D 4.BD 5.B 6.BD 7.AB

七年级下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18

七年级下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18 【导语】学习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学习代表未来,成绩代表过去,学习成就人生,学习改变命运。wo搜集的七年级下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18,希 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4.1因式分解作业本答案 基础练习 1、(1)a(a-2) (2)(m+n)(m-n) (3)(2x-1)(x+2) 2、(1)√(2)× (3)×(4)√ 3、略 4、(1)正确 (2)不正确 (3)正确 综合运用 5、(1)36(64+36)=3600 (2)(5又1/2+4又1/2)(5又1/2-41/2)=10 6、(1)x2+3xy+2y2 (2)(x+y)(x+2y) (3)x2+3xy+2y2=(x+y)(x+2y)

4.2提取公因式法作业本答案 基础练习 1、(1)2 (2)x (3)3x 2、(1)x-y (2)x+y (3)m-n (2)2b(2a-1) (3)4st(3s-5t) (4)2a2(a2-3a-1) 4、2m2n-2mn2=2mn(m-n)=-30 综合运用 5、(1)mn(m2+4n2) (2)3(x-y)(a+2b) (3)-2ab(2a+3b-4) (4)(m+n)(5m+5n-4) 6、2rh-πr2.2rh-πr2=r(2h-πr).当r=4cm,h=10cm时,面积约为30cm2 4.3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1)作业本2答案 基础练习 1、D 2、A

3、(1)2x,3y,(2x+3y)(2x-3y) (2)5b,4a,(5b+4a)(5b-4a) (3)x2-y2,xy(x+y)(x-y) 4、(1)(2x+3)(2x-3) (2)(5+4a)(5-4a) (3)(1/3p+0.1q)(1/3p-0.1q) (4)m(m+2n) 综合运用 5、(1)4xy(x+2y)(x-2y) (2)2(1+1/2a)(1-1/2a) (3)4(2x+y)(x-2y) (4)(a2+4b2)(a+2b)(a-2b) 6、4025 *7、a2-4b2;a2-4b2=(a+2b)(a-2b). 当a=13.2cm,b=3.4cm时,面积为128cm2 4.3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2)作业本1答案基础练习 1、D 2、(1)2a+3 (2)4y2,2y (3)-2mn 3、D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2020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2020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 1米。千米。分米。厘米。 毫米。纳米。2、1mm。0.68。3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书粗心。4A。5B。6D。7D。8D。9C。10D。 11B。水平提升12偏小。13A。14B。15A。探索研究 16测出课本中厚度相同的100张纸的厚度为d,d/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17第一步,用细铜丝在铁钉上紧密缠绕n圈;第二步,将缠绕的细铜丝拉直,测 量它的长度L;第三步,根据公式D=L/nπ计算出铁钉的直径。第二 节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1运动。静止。2江岸。竹排。3船。江岸。 4位置。参照物。5A。6B。7B。8是相对于跑步机的跑道跑了2千米。 水平提升 9地球。24。10、静止、向北运动或向南运动(速度小于列 车的速度)。11C.探索研究12C。13(1)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以迅速 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2)能。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基础知识1、运动快慢。v=s/t。m/s。km/h。3.6。2B。3A。4C。5C。6D。7、4m/s 水 平提升 8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 的长短。9、3。15。10(1)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的流程为8km。(2)该路段车辆可行驶的速度为40km/h。12。 11C。探索研究12(1)大(2)匀速。13、(44*25m)/50s =22m/s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基础 知识 1、v=s/t。路程。时间。卷尺。停表2略。3(1)匀速。6。 (2)1.2。(3)小于。水平提升4(1)5min(2)72km/h。5、 80km/h。200km 。探索研究6(1)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L; 测出长为 L1的蚊香燃烧时间t1;算出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 。 (2)t = Lt1/L1 第一章综合练习一、1、dm。cm。min。s。2、20。18。3、1.2米每秒。每秒通过1.2米的路程。4岸边。静止。5静止。后。后。6、1250。7、闪电。传播时间。停表。S=vt。8、白烟。 提升。12、29。二、9D。10C。11B。12B。13C。14C。15D。16A。17A。18B。19A。三、20、1mm。3.15。21、(1)0.6000。(2)20。(3)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选修3-4选修3-5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选修3-4选修3-5 一、简谐运动 1.AC 2.CD 3.D 4.不是 5.AB 6.(1)8cm(2)2s(3)A位置速度最大,A、B位置速度沿x轴正方向(C位置时速度为零) 7.略 8.甲 二、简谐运动的描述 1.BD 2.AD 3.A 4.C 5.96 6.2∶12∶1 7.20 0.125 -103 8.x=4cosπ4tcm9.AB10.AC11.10cm 三、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1.ACD 2.B 3.BCD 4.BC 5.AB 6.C 7.BC 8.C 9.C 四、单摆(一) 1.D 2.B 3.C 4.C 5.D 6.D 7.2+34T 8.AD 9.397410.(1)略(2)T2=kl≈4l(3)986 单摆(二) 1.D 2.D 3.C 4.C 5.B 6.T=2πLsinαg 7.1001T 8.C 9.AC 五、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1.D 2.B 3.C 4.AB 5.C 6.玻璃杯发生了共振 7.25r/s 8.3×10-3J9.AC10.C 第十一章复习题 1.AD 2.A 3.C 4.AC 5.AD 6.B 7.C 8.AD 9.AC10.AD11.AD12.201013.1014.当手对盆耳的摩擦频率与“鱼洗”盆腔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会使盆发生

共振15.A.要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摆长l等于摆线长加上d2。B.周期应为T=t29.5。C.只测一次重力加速度就作为最终结果不妥当,应改变摆长多测量几次,然后取g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16.h=TT0-1R 第十二章机械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ABC 2.D 3.B 4.AD 5.略 6.波本质上传播的是能量 7.略 8.B 9.(1)B摆(2)61875km二、波的图象 1.D 2.BC 3.AC 4.BD 5.C 6.略 7.(1)8020(2)-8 8.略 9.C10.(1)向x轴正方向传播(2)5m/s,方向向上 三、波长、频率和波速(一) 1.BC 2.D 3.AC 4.C 5.AD 6.D 7.A 8.由B向A0615 9.AC10.BD11.D12.AB 波长、频率和波速(二) 1.BC 2.D 3.B 4.A 5.ABD 6.D 7.C 8.23415 9.AD 10.B11.t甲=l4v,t乙=l16v,t丙=l6v,t丁=l8v 四、波的反射与折射 1.ACD 2.ACD 3.dvπd2v 4.略 5.17m 6.略 7.20×103m 8.2∶3 五、波的衍射 1.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 2.C 3.AB 4.D 5.CA 6.水因为频率相同的声波在水中的波长比在空气中长 7.约为11cm或比11cm更小 8.ABC

课时作业本七年级英语上答案2019

课时作业本七年级英语上答案2019 III.1.What 2.What 3.What colour 4.How 5.How many 4 I.圈词略 Things in the classroom:bag,book,pen,pencil,desk 1 I.略 Colours:green,white,black,red,yellow II. 1.What’s this,telephone,How do you spell it, II. 1.afternoon 2.book 3.hello 4.teacher 5.GOODBYE What colour,You’re welcome 6.CLASS 7.MORNING 8.FRIEND III. 1.Good afternoon,Mr Chen. 2.My name is Tom 2.What’s this in English,window,W-I-N-D-O-W, is it,white,How do you spell it Porter.\I’m Tom Porter. 3.Hello,Daming. Starter Module 4 IV. 1.中国中央电视台 2.体育 3.信息技术 4.千米 5.联1 I.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 合国 6.(美国)全国篮球协会 7.略 8.略 Saturday 2 I. 1.Hello,my name’s Lingling. 2.Good afternoon,Miss Zhou II. 1.day 2.Saturday 3.tomorrow 4.Tuesday 5.Today 3.Can you spell it,Mike? 4.How are you,Carla? III.略 II. 2 1 3 6 4 5 2 I. 2---d 3---c 4---a III.1.Good morning,your name,spell,H-E-N-R-Y It’s cold in winter. 2.How,fine,are you,Fine,thanks It’s cool in autumn. 3 I. 1.She is 2.Her 3.His name 4.to meet 抄写略It’s warm in spring. II.1.b 2.d 3.c 4.e 5.a II. 1.weather,cold 2.like,summer,it’s 3.What’s the III.1.Goo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作业本及答案提示

第六章电压电阻 §6.1 电压 一、填空: 1.国际上用字母表示电压,电压的单位是,符号是,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必须在被测电路的两端。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必须从它的____ __接线柱流入,___ ___接线柱流出,因此电压表的“+”接线柱必须连在被测电路靠近电源____ __极的一端,否则指针会___ ___。 3.如图6-1-1,甲电压表的示数是;乙电压表的示数是。 4.某同学在用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 V、0~15 V)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时,记录的是 5 V,他出现错误的原因图6-1-1 ,实际电压应是。 二、选择: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一般不高于36V C.电子手表中氧化银电池的电压约为1.5mV D.电视机显像管的电压约为10kV 6.关于如图6-1-2所示的电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电压表 B.它的示数是1.7V C.它的示数可能是8.5V D.它有一个负接线柱和两个正接线柱 7.如图6-1-3是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其中电压表使用正确是()图6-1-2 图6-1-3 8.如图6-1-4所示为一个正确的电路图,其中a、 b是电表,则() A.a、b 均为电流表 B.a、b均为电压表 C.a 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D.a 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图6-1-4 9.在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如果不能估计出被测电压的范围,应该先用电压表的大量程进行

试触.某次实验中,只知道电压不超过安全电压,所用电压表如图6-1-5所示.关于试触后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示数大于15 V,则需调换接线柱重新试触图6-1-5 B.如果示数大于15 V,则必须换用另一个量程更大的电压表 C.如果示数在3 V与15 V之间,则需调换接线柱重新试触 D.如果示数小于3 V,则必须换用另一个量程更小的电压表 三、实验题: 10.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6-1-6,使电压表能测出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图6-1-6 §6.2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一、填空题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是各节电池的电压的,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 2.小明的一玩具电动火车要9V的电压才能起动,他要买节干电池并将它们联使用才行。 3.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各部分电路两端的,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4.四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后直接接在某一电源两端而正常发光,用电压表测出一只灯两端电压为3.8V,则该电源电压约为;如果将四只灯泡并联在该电源两端,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5.如图6-2-1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发光,并且两块电压表的指针所指的位 置如图6-2-1乙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V,L2两 端的电压是_______V。图6-2-1甲图 6-2-1乙 二、选择题 6.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 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6-2-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 D.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图6-2-2 7.如图6-2-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只闭合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当只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则此时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A.3V和7.5V B.1.5V和4.5V C.3V和1.5V D.1.5V和3V

科学六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微小世界单元 一、放大镜 1、判断题。 (1)√(2)√(3)√(4)×(5)×(6)√ 2、选择题。 (1)C(2)C、D 3、小制作。(略) ]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选择题 A 1、判断题。 (1)√(2)×(3)√(4)×(5√ 阅读资料:选择(A)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略) 2、判断题。 , (1)√(2)√(3)×(4)√(5)×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B(2)C 四、怎样放得更大 2、填写观察记录。(略) 2、判断题。 (1)√(2)√(3)√(4)×(5)× ; 3、选择题。 (1)A(2)B(3)B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填图题。 BEDAC 2、判断题。 (1)×(2)√(3)×(4)×(5)√(6)√ ! 3略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略 2填图:(细胞的作用)组成生命体;运输氧气;运输二氧化碳;储存脂肪;抵抗病毒;抵抗细菌;制造养料;消化、繁殖、遗传等

3、填空题。 (1)细胞 (2)细胞 资料阅读: · 判断题: 1、√ 2、× 3、√ 4、√ 5、× 6、√ 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判断题。 (1)√(2)√(3)√(4)√ 2、连线题。 · 3、阅读题。 ) (1)我还知道的微生物有:(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2)这些微生物都是生物,是因为它们与其他生物一样: √□能吃东西 √□都有细胞组成 √□都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 □都会制造食物 √□都会繁殖 √□都会排泄4略 八、微小世界和我们 活动记录: 发明放大镜以后:能看清——蝴蝶鳞片;电视屏幕;各种晶体;蝇的复眼 ' 发明显微镜以后:能看清——变形虫;细胞;大肠杆菌;叶绿体 2、小制作。(略) 变形虫 鼓 藻 草履虫

课时作业本七年级英语下答案.doc

课时作业本七年级英语下答案 ,,xx做七年级英语课时作业本的习题是勤奋造就的。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英语下课时作业本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Unit 3第1课时Section A一、1、 to do2、rides3、takes4、to get二、 1、kilometers2、 minutes3、 ninety4、 hundred5、 buses6、 bike7、subway8、sixty三、1 ~ 6、 B C C B B D四、1、 Howlong2、How far3、How; get/go4、 ride their bikes5、walks to五、1、 How far2、ride my bike3、take the bus4、walk5、Howlong六、1 ~ 5、 C B A D C6 ~ 10、 B A C D A二Unit 3第2课时Section B一、1、 dream2、river3、 cross4、 afraid5、leave二、1、 stop2、villagers3、boating4、kilometers5、years三、1 ~ 5、 C D A B B四、1、 What; think of2、a 7-year-old3、How long4、How far5、Does; or by bus 五、1、 with2、Where3、from4、How5、by6、 take7、long8、What9、time10、 At六、1、开车去学校而非步行去学校使得孩子们锻炼更少了。2、healthy/strong3、T 4、In their parents: cars.5、 Walking.三Unit 3第3课时Self Check一、1、 dream2、 subway3、 seventy4、afraid5、 far6、 boat7、 kilometer8、 village二、 1、 Riding a bike2、 walks3、 by train三、1 ~ 5、 C B B C A四、1、 How far does2、 What; it take3、 How does4、 takes the bus home 五、1 ~ 5、 C E B D A六、1~5、 C D A B D猜你感兴趣:1.七年级上册英语作业本答案人教版答案2.2016七年级英语上册作业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