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策略
- 格式:pptx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61
血液透析患者如何选择降压药就本文的题目来看,可能会有很多人存在疑问,血液透析患者还需要降压么?血液透析的患者不是指具有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治疗方式么?那么肾功能衰竭与血压有什么关系?其实就临床数据显示,在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出现高血压情况并不是很少见,所以经常会听说某位接受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因血压控制不稳定,突然脑出血或者是心梗死亡的情况,其实这就是血液透析和血压升高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我们在这里先见讲述一下血液透析是什么?其又和血压升高有什么关系。
1.血液透析的含义血液透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主要针对的患者群体为急慢性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而这种治疗方式的原理是:将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之后经过透析器,将血液当中的有害毒素进行清除和物质交换,并将体内过多的水分进行清除,再将净化过的血液进行回输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流程。
2.血液透析与血压升高有什么关系?其实要说血液透析与血压升高有什么关系,还不如说是肾脏与血压有着什么关系,血压与肾脏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在人体的内部,肾脏起着人体学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人体内的快速调节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而缓慢的调节是以肾脏为主,所以对于血压水平来讲,肾脏功能也是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肾脏对血压的控制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肾脏可以通过对水钠排出量的调节来改变循环血量及心排血量,从而起到降压的功效。
(2)在生理情况下该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通过缩血管效应直接对动脉血压进行调解,通过影响醛固酮分泌钠体液量保持平衡使血压相对稳定。
(3)当肾脏出现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时,人体内的血流动力学就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肾素不断的分泌,促使血压升高,同时神经系统可直接作用于肾小管,促进水钠潴留也可以导致血压发生。
(4)肾脏分泌的其他血管活性物质。
肾脏吉泰释放酶,其他系统受到抑制与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另外利钠激素等与肾性高血压存在一定的关系。
基于此,对于一些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进行血液透析更容易将肾素提升,从而引发高血压。
透析高血压的疑难病例讨论范文透析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疑难病例。
透析高血压的治疗比较困难,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下面本文将结合病例,对透析高血压进行深入讨论。
一、病例介绍患者王某,男,55岁,体检时发现高血压,多次测量血压均在160/100mmHg以上,口服降压药无效,因此来就诊。
患者否认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合并症,生活方式非常不错,不吸烟、不饮酒,饮食健康,体重维持在理想范围。
除高血压外,无其他不适症状。
入院后,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率80次/分,一般情况良好,无浮肿、无压痛。
查体无其他明显异常。
二、疑难病例讨论1.病因分析透析高血压是指慢性肾衰竭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而王某患者并非慢性肾衰竭患者,因此,常规的透析高血压并不适用。
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2.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发现肾功能正常,尿常规无异常,肝功能正常,心电图无明显异常。
但血钾水平为3.0mmol/L,偏低。
3.治疗方案作为疑难病例,患者不适合常规的降压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方案:(1)钾盐补充由于患者血钾偏低,可以考虑给予钾盐补充治疗,以提高血钾水平。
在纠正低钾的同时,也可以减轻高血压症状。
(2)调整饮食建议患者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以增加钾的摄入量。
(3)心理疏导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焦虑、压力大等心理问题,需要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放松情绪,调整心态。
4.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其血压变化情况、血钾水平等指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三、总结透析高血压是一种疑难病例,治疗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医生与患者密切配合,进行及时的随访观察,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病因
高血压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其主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
二、高血压的危害
1.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易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
2.损伤肾脏:长期高血压会使肾脏受到损伤,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肾衰竭。
3.影响视力:高血压会导致眼底出现病变,进而影响视力。
4.加重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长期不控制高血压易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加重。
三、患者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1.饮食控制: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2.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3.定期测量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药物治疗:患者应按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并注意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5.心理疏导: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情绪。
四、高血压的预防
1.饮食健康:少吃盐、少油、多蔬菜水果,控制饮食中的热量摄入。
2.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等。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血压检查。
4.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情绪。
五、结语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定期测量血压、药物治疗等,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也要加强对高血压的认识和健康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重视高血压的危害,从而避免或减少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