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MPO水平与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4
门静脉高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马骁;刘冰熔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卷),期】2008(16)33
【摘要】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主要是肝内阻力增加和门脉血流量增多.肝内阻力增加是始动因素,其原因主要分机械性和动力性因素;机械性因素是不可逆的,而动力性因素是可逆的.近年来发现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可以解除或是减弱这种可逆性的梗阻.而且目前的外科分流术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可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如肝性脑病、支架再梗阻等.于是,人们对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本文将主要阐述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总页数】7页(P3775-3781)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药物;治疗
【作者】马骁;刘冰熔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R657.34
【相关文献】
1.具有临床意义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清除HCV后的临床结局和血液动力学变化 [J], 朱琦;牛俊奇
2.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
脉破裂出血效果分析 [J], 马晓君
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J], 王微;赵永忠
4.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药物治疗 [J], 郭亚楠;吕靖;刘成海
5.门静脉高压症中、西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J], 王晶;武金宝;苏琪浩;武勇;党彤;孟宪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现况
吴志勇
【期刊名称】《肝胆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4(012)005
【摘要】门静脉阻力增高和高血流动力循环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发生、发展的两个决定因素,前者是PHT形成的启动因素,而后者在PHT的维持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以门静脉系统为主的全身血流动力学
紊乱不但是PHT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也是引起抑或影响PHT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加强PHT血流动力学研究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页数】3页(P321-323)
【作者】吴志勇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4
【相关文献】
1.门静脉高压症胃静脉曲张的血流动力学研究:附22例直接门静脉造影结果 [J],
朱康顺;李征然;孟晓春;何可可;庞鹏飞;关守海;姜在波;黄明声;单鸿
2.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J], 张硕;余继海;许戈良
3.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与肝脏外科手术 [J], 金望迅;程向东
4.门静脉高压症发生机理及其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J], 狄华明;王炜
5.门静脉内注射葡聚糖微球建立门静脉高压症犬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J], 邓礼明;金望迅;吴祥斌;季晓克;张启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脏微血管调节机制与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过晋源;李绍白;杨大国;梁扩寰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1990(000)005
【摘要】门静脉系统是肝脏的主要血循环系统,其血管调节机制可直接影响肝脏的血液动力学及其生理功能。
为此我们从药理试验、荧光组织化学、狗肝硬化动物模型以及测定人肝静脉嵌塞压等四方面,开展了肝脏微血管调节机制与门脉高压的实
验研究。
(一)药理实验分别从健康杂种狗肠系膜上静脉灌注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拮抗剂,可卡因配伍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以及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几方面进行了
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能明显升
高门静脉压和肝静脉嵌塞压,增加门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过晋源;李绍白;杨大国;梁扩寰
【作者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肝病研究室内科消化组;同济医科大学附
属同济医院肝病研究室内科消化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门脉高压大鼠肺微血管周细胞α-SM-actin表达的改变 [J], 刘中砚;王超;杨镇
2.人肝脏微血管架构研究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学 [J], 厉有名;项尊
3.皂荚提取物对肝癌大鼠微血管密度及肝脏病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阮连国;张定宇;洪可;张妍;张赤志
4.肝脏微循环单位的研究——哺乳动物肝脏微血管形态学研究Ⅱ [J], 张俊杰;刘丽莉;王树哲
5.正常肝脏微血管的分布和走行——哺乳动物肝脏微血管形态学研究Ⅰ [J], 张俊杰;刘丽丽;王树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指数与门脉高压病例门脉压力相关性的实验研究梁红梅;李艳玲;刘莉蓉;齐志国【期刊名称】《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0(011)003【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脉高压病例多普物超声相关指数与门脉压力相关性分析.探讨多普勒超声评定门脉压力的敏感、特异参数.方法门脉高压手术患者80例和健康志愿者20例.测定入组者PVVel、HAPI、HARI,SpARI、SpAPI、CI、HBI、LVI 和PHI,与手术病例的门脉压力直接测定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门脉高压患者HARI、HAPI、HBI与门脉压力呈显著性正相关;LVI与门脉压力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评价高血压患者的门脉压力准确提供量化指标,且可重复;HAPI、HARI、HBI以及LVI是间接测定门脉高压较为敏感的指标.【总页数】4页(P185-188)【作者】梁红梅;李艳玲;刘莉蓉;齐志国【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心医院超声科,黑龙江,富锦,156100;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心医院超声科,黑龙江,富锦,156100;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心医院超声科,黑龙江,富锦,156100;重庆医科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R575.2+1【相关文献】1.超声检测门脉高压患者肝脾动脉阻抗指数与门脉压力相关性研究 [J], 张莉;段云友;李金茂;阴继凯;曹铁生2.呼吸对门脉系统血管内径的影响与门脉高压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J], 秦佑娟3.呼吸对门脉系统血管内径的影响以及与门脉高压症的相关性 [J], 秦佑娟4.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检测在早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中的应用研究 [J], 刘水清5.晚血门脉高压症门脉内径、门脉压及食管静脉曲张相关性分析 [J], 刘佳新;周瑞红;蔡德有;孙可英;黄令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IPSS对门脉高压患者血浆液递物质及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
的影响
崔京远;马红;张华杰;林惠忠;李鈜;吴性江
【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
【年(卷),期】1999(000)005
【摘要】目的经颈内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方法运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检测。
结果术后一周,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血流速度分别加快达128%、65%及73%、血流量显著增加(P<0.01)肝外门体分流量由术前的1093ml/min降至264ml/min。
TIPSS前后门脉血流量与胰高糖素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之比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TIPSS术后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液递物质水平改变。
扩血管物质与缩血管物质比例增大。
【总页数】3页(P323-325)
【作者】崔京远;马红;张华杰;林惠忠;李鈜;吴性江
【作者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 266011;266011;26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4
【相关文献】
1.液递物质与门脉高压症 [J], 吴达军;曾皓;刘俊
2.门奇断流术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J], 徐力善;徐善勇;兰晓东;丁红
3.不同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的效果及对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J], 徐宏;王强;信明君;郭辉光
4.液递物质与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 [J], 冯春红;张孟瑜;夏先明
5.门脉高压患者施行不同术式后血浆中液递物质水平的变化 [J], 张华杰;黎介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门静脉阻断与再开放时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王万铁;林丽娜
【期刊名称】《温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5(025)001
【摘要】动态观测25只家兔门静脉阻断-再开放时的肺动脉平均压和肺血管总阻力的变化。
实验显示,两指标在门静脉阻断即刻便有非常显著的改变。
随PVO延延续,MPAP进行性下降,TPVR阶梯式上升。
门静脉再开放后,两指标均呈逐渐回复的态势。
TPVR在120分钟仍明显高于阻断前(P<0.05)。
MPAP在约15-30分钟回升至阻断前水平后有持续近90分钟的反超现象(P<0.01),至120分钟才回降为阻断前水平(P
【总页数】3页(P1-3)
【作者】王万铁;林丽娜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02
【相关文献】
1.肝动脉阻断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J], 涂小煌;耿丹明;饶本强
2.门静脉阻断及再开放对家兔酸碱平衡的影响 [J], 季福;施维锦
3.肝动脉阻断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J], 涂小煌;梗丹明;饶本强;陈樟树
4.家兔门脉阻断和再开放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王万铁;林丽娜
5.肝门阻断时肝动脉与门静脉不同开放时序对肝脏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J], 顾国文;李相成;孙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彩超检测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林健玲;朱琪;郭淑英;胡少兰
【期刊名称】《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正> 本文对78例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的门静脉系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所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来判断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并对胃左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彩超评价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实用价值。
【总页数】2页(P163-164)
【作者】林健玲;朱琪;郭淑英;胡少兰
【作者单位】福州传染病医院;福州传染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相关文献】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杨舒娟
2.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J], 宋海棠;高淑英;张青萍;闻良珍;许建平
3.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江晓华;诸琦;吴云林;乙芳;蒋莹
4.彩超下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研究 [J], 刘桂红;严志涵
5.彩超检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J], 李北平;叶德斌;桂希恩;梁南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物质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作者:王振常黄晶晶黄瑞华吕建林潘哲来源:《右江医学》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方法选择确诊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120例,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44例)、B级(48例)、C级(28例)三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三组患者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并计算血流量;观察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胰高血糖素(GLU)]的变化。
结果门静脉内径比较:C级明显高于A级及B级,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血流量比较:C级明显高于A级及B级,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血管活性物质;血流动力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4-0481-03 中图分类号:R657.3+4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王振常(1972-),男(壮族),广西来宾市人,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肝纤维化、肝硬化中西医结合防治临床和基础研究及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研究。
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食管或胃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肠病、脾功能亢进、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对血流动力学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病情,及早处理,防止其并发症的出现。
动态观测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判断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有重要意义[1,2]。
测定肝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判断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3]。
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值、肝功能情况及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U)]的水平,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彩色多普勒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
价值
宋海棠;赵柏出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1995(006)001
【摘要】应用彩色多普勒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变化进行检测。
结果:观察组术前PV,SV内径及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减是本病血流动力学的重要变化,而血流速度减低与血流阻力指数增高又有一定的敏感性;术后其内径变窄,血流量减少,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宋海棠;赵柏出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40.5
【相关文献】
1.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J], 宋海棠;高淑英;张青萍;闻良珍;许建平
2.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慢性肾脏病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中应用的价值 [J], 钟秋红;蓝家富;郭鹏威;黄美英;黄菲凡;林栩
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诊断慢性宫颈炎中的应用
价值 [J], 王小洁;李丽燕;卢蓉屏;蔡雪阳
4.彩色多普勒检测子痫前期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J], 廖桂英; 段庆红; 周舟; 石兢恒
5.彩色多普勒检测子痫前期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J], 廖桂英; 段庆红; 周舟; 石兢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