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77.24 KB
- 文档页数:2
科技创新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建设目标,,“”(),,。
“、、”、“、、”“、、”,,、、、,。
,、、,[1]。
2建设基础,、(),、、、、、、。
2.1我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及背景,,(),,、,“”。
,,、、※基金项目: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校级重点教研项目(2018xjjyZD02);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azcg72);安徽省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内访学研修项目(gxgnfx2020133);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xjjxtd02)。
作者简介:吴房胜(1983—),男,硕士研究生,讲师,安徽安庆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与智能控制技术。
服务安徽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职物联网专业群建设与探索吴房胜李如平施冬冬(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1131)【摘要】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物联网专业为例,介绍了服务安徽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职物联网专业群的建设思路和具体做法,研究以我校物联网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的建设,打造出一条综合性、多方向、全方位的以综合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案,为安徽区域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的发展找出一条切合区域发展的专业群建设方案。
以项目驱动式为教学手段,突出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优势,将物联网等相关专业的内容相互融合,促进相近专业之间互融互通。
【关键词】物联网;专业群;高职院校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1.13.77【Abstract 】Tak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major of 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it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ideas and specific method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Internet of Things professional group 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dustries in Anhui.A comprehensive,multi-directional,all-round teaching plan based on comprehensive practice,to find a professional group construction plan that suits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major in Anhui regional vocational colleges.Take project -driven teaching methods,highlight the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of other related majors,integrate the content of related majors such as the Internet of Things,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interoperability of similar majors.【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Professional group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管理科技178科技创新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摘要】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本文首先介绍了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随后探讨了校内实训基地对教学实践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优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实训设备设施。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对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教学实践、学生职业发展、优化策略、结论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安徽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安徽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越发受到重视。
通过实践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日后的职业发展中获得优势。
目前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对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探讨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围绕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参考,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职业发展的促进。
1.2 研究意义安徽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旨在探讨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对教学实践和学生职业发展的意义,提出优化策略,从而完善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研究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在于,实践是学习的有效手段,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提供学生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摘要】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及方式讨论、影响因素分析、实施策略探讨以及实践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必要性部分,强调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建设内容及方式讨论上,提出基地应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实训项目,并采用模拟实战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影响因素分析中,考虑了师资力量、设备支持等因素;在实施策略探讨方面,强调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联系及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在实践效果评估中,通过定期评估学生在实训基地的表现来评价实际效果。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希望相关学校能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
【关键词】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必要性、内容、方式、影响因素、实施策略、实践效果、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介绍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资源,是学生接受实践教育的主要场所。
通过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安徽省拥有众多高职院校,如何建设和利用好校内实训基地,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展开探讨,深入剖析其必要性、建设内容及方式、影响因素、实施策略以及实践效果评估等方面,旨在为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高校教育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经济强省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安徽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
目前安徽省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亟需深入探讨和解决。
随着高职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学生需求不断增长,实训基地的数量和质量已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实训设备陈旧、实训环境狭窄、实训内容落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实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何加强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训质量,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意义、影响因素、建设路径和具体方案,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在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现有的实训设施和设备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
部分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导致各校之间差异较大,影响了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些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投入不足、管理不够科学等问题,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必须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2. 正文2.1 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一、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实际的实践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技能,提升专业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二、促进产学合作实训基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的平台。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市场的培训,促进产学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三、提升学校竞争力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学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对职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也不断提高。
在高职院校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为教育培养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实践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的同时,也为其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1、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实践环境。
这种环境充满了实践氛围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技能、思想和创造力,更容易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的技能和经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造就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注重实践性和技能性,这种教育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自我创新能力,提升其求职就业市场竞争力。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各种工作活动,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理解和尊重他人,并且提高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还可以培养出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素质。
尽管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正在不断地建设和改进,但总体来说,仍有不少问题和困难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以下是目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1、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费较为有限,因此很难满足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的需求。
在实际中,校内实训基地可能只有教学楼一角或利用课余教室的有限条件,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
2、实践教材少之又少。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材通常不够丰富和完善,这意味着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导和用于练习的材料。
这也成为了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难点。
3、学科融合不足。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通常只注重某一门学科的发展,这往往会导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无法得到足够的取消。
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一、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安徽省内的高职院校大多数都着力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涵盖了诸多专业领域。
机械加工、模具设计、建筑施工等实训基地建设已初步建立,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实训场地和设备。
一些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训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
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不足,导致设备陈旧、环境条件较差,难以满足学生实际操作需求。
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难以与企业实际需求对接。
一些学校的实训基地管理不规范,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运营机制,影响了实训基地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二、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针对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学校应当增加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更新设备、改善环境,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学校需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配备专业的实训基地管理人员,统一规范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营,确保实训基地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安徽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专业院校的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和效益。
学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虚拟实训平台,通过模拟实训和远程实训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实训渠道,提高实训效果。
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应当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对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实训环境,以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人才,为安徽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高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思政融合探索与建议仓储管理实务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学生学好该课程可独立从事一门职业,目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从事与仓储相关的工作。
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首先确定课程和思政目标,深挖思政教育融入点,以某任务为例设计教学过程,最后从教师、教法和学生的角度提出课程思政教育实施建议。
标签: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思政融合一、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背景随着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开展,高职院校加强与合作企业协同育人,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学习中引入合作企业真实数据开展教学、方案设计等,并进入到企业真实环境中进行实操,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从2017年开始,物流管理专业與苏宁、京东等物流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学徒班学生深入企业实习,从企业职场环境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强化职业素养。
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新目标在推行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的大背景下,不断完善课程标准,其中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在原有目标的基础上,增加职业素质目标及思政目标,具体如下。
(一)职业素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在仓储工作场景中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仓储设备标准化、仓储作业规范化等意识●培养学生成本节约,保证质量的意识(二)思政目标●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绿色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学生诚信、友善、协作精神●培养学生求精、专注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三、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结合课程目标,在不同模块加入思政教育内容,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化、现场展示、案例分析、讨论、视频展示、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通过提高资源的针对性和时代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本课程不同任务与思政教育融合点选择如表1所示。
在课程思政教育的要求下,挖掘与仓储相关的思政元素,并和课程内容进行融合,从课堂组n22eITc0Dvs5rtVKvPCrbpJrGTOrv0Q/vYUPzPMYv5Q=织上,课前布置任务,学生进行资料收集;课上展示我国的优秀物流企业、物流人、物流资讯,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职业的认同感。
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安徽高职院校不仅需要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更需要建设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的用人需求。
本文将从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目前,安徽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投入不足。
一些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投入不够,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部分学校缺乏对实训基地的重视和投入,导致实训设施和设备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和完善。
2.实训项目单一。
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项目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实训需求。
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获得全面的技能培训,影响其就业竞争力。
3.与市场需求脱节。
部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训项目的设置和实施缺乏对行业需求的深入了解,导致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
3.与企业合作机制不健全。
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不够健全,无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实训活动,导致实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4.师资队伍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师资队伍不足,无法保障实训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影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视,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资源投入。
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实训基地的资源投入,更新设施和设备,提升实训质量和水平,满足学生的实际培训需求。
2.多元化实训项目。
高职院校应增加实训项目的多元化,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特长,设置多样化的实训项目,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安徽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认真对待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增加实训项目的多元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提升实训师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