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砺,理性回归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从柳宗元看贬谪者的心路历程贬谪文学作为与政治相关的某种文学现象,由来已久。
早在《诗经》当中,就已有零星的表现遭贬之怀的诗作。
而我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正是第一位和贬谪有深刻关联的作家。
其《离骚》、《渔父》、《卜居》等诗篇都是直接书写贬谪的作品。
甚至,我们可以说,正是贬谪塑造了屈原文学创作的核心。
后世凡遭贬谪,宦海失意者所书写的言志之作,无不与屈原所开启的贬谪文学传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联。
其中,最为突出者是柳宗元。
他的《永州八记》既是中国山水文学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贬谪文学的经典之作。
文学是人学,文学不能用伦理价值观念去衡量、品评,而应从美学价值上去观照。
一帆风顺产生不了伟大的文学家。
一定程度上讲,贬谪对古代文人来说,既是一种灾难,也是一种命运的馈赠。
生活磨砺了他们,生活也成全了他们。
贬谪文学成为他们最重要最完美的文学,成为苦难枝头上最绚丽的花朵。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虽多为苦闷沉痛中心灵的小憩,不免有清幽之感,难得之处乃在寻找和发现之中,心境一点点地开阔、舒朗,走向物我合一之境。
在那一瞬间,蛮夷之地本来可怖荒凉的景色焕发出光彩,诗人笔下莫不细致奇妙,充满诗情画意,堪称“诗人游记”。
那么他是怎样一步步从苦闷走向疏朗的?初贬于永州之时,他正是充满抱负的青年才俊,在革新浪潮中充当英勇的弄潮儿,但对仕途的理解不足以及性格的正直天真必然使他落马失势,经历了十年在永州的磨砺,他在山水的怀抱中得到了抚慰。
那些幽静自然的美令他欣喜,却也令他怜惜——如此美景却被世人冷落,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便耐不住感叹起来,可见山水之美让他暂时轻松,却无法令他真正释怀。
所以当长安的召唤传到谪地时,他空欢喜了一场——柳州,更加偏远和贫穷。
去了那里,便意味着今生回归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此时,他虽刚迈入中年,却身染百疾,甚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痺”(《与李翰林建书》)的地步,所以他知道,柳州将是他的终点。
这种状态下,心情反而放开了,不再做梦而是立足现实。
思政心得体会500字6篇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行为和决策的反思和评估,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改进,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学会了与他人分享,共同成长,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思政心得体会5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2024思政心得体会500字篇1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
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
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
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
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
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
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新时代强国有我论文范文(14篇)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的心中一直都保持着积极向上,我们定不负众望努力学习,那么关于新时代少年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
——题记。
父亲给过我一本陈旧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仿佛碰一下就会破碎。
他告诉我,这本子的主人是我的爷爷。
我从未见过爷爷,他在我没出生时就已去世。
于是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怕惊动什么似的翻开本子,好像在访问爷爷的一生。
这是一本毕业纪念册,前几十页的赠言,或秀丽,或潦草。
“祖国高于一切”“跟着党走”诸如此类的字眼频频撞进我的视线。
有一留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今日分别后,我们将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做出贡献!”字虽潦草,却字字珍重。
我被深深震撼到了,感叹着那时人的爱国情犹如一把把烈火,熊熊燃烧。
我颤抖着,轻轻摩挲着这页纸,生怕扰了它半分的圣洁。
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人们满心都是党和国家。
他们生于水生火热之中,踩着泥泞坚定地前行着。
那是一个个怎样的少年,年纪轻轻却有着宏大的抱负,红心向党,向阳而生。
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翻到后面,似乎都是同一种字迹了,清秀工整,棱角分明。
父亲说,爷爷在后来的人生路上感到迷茫时,都会翻看这本本子,从中汲取力量,重新找到方向。
每看一遍,就添几笔自己的所感所想。
“今日又翻看了你们所留之言,我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都说字如其人,看着爷爷凌厉的笔锋,我想他一定是一个坚定的人吧,郑重地写在纸上的话,也一定一诺千金。
再往后翻,字迹却越来越凌乱,能看出执笔之人很用力在握笔了,却终是力不从心。
父亲说爷爷是研究农药的,后来因农药挥发伤害了神经,严重到笔都握不稳。
那字迹小孩子一般,歪七扭八。
不懂的人以为这字天真,但我却知道这其中压抑着难言的抵不过病魔的苦。
他写,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无法跟上同志们为国奋斗的步伐,为自己违背了诺言而忏悔。
高考满分议论文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特别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满分议论文(精选十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中国是个人情大国,除原有的宗族关系之外,又重新发展了诸如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之类的新感情。
在处理各类事务中,喜欢拉关系找后门、找熟人等等,仿佛这样做才能万无一失,如同上了保险一样。
我们不能否定这样做带来的好处,但靠感情的亲疏来处理事务和认识事情,是否片面了些,岂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得不偿失,会蒙蔽我们看待事物真实一面的双眼!《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寓言,说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东西。
自己的儿子与邻居说同样的话,而宋人对此却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论断,究其原因,都是感情惹的祸。
邻人出于好心却被认作贼,只是缺少了一份血缘关系,宋人做此论断不但会伤了邻里关系,而且会有真贼逍遥法外,而他丢失的东西也不可能失而复得,片面地强调感情亲疏与事情发展的紧密联系,毕竟会使我们走进某些误区,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诚然与你关系亲密的人值得信赖,可以给予你帮助,但与你疏远或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就一定会陷你于不义,想加害于你,成为被怀疑、被仇视的对象吗?有一句老话:'世上总归是好人多。
'在你处于困难的泥淖不能自拔,当你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无法突围,当你徘徊于迷途之中不能前进时,也许有些与你平时亲如手足的人只会观望,而许多好心的陌生人会交给你一根救命的稻草。
多少人当官时门庭若市,又有多少人下台后门可罗雀,'人走茶凉'的话并不是平白无故就有的,'落井下石'者往往是你意想不到的人。
高三优秀议论文37篇【2010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0分)还在念大学的时候。
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
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
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
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十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
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硬币有两面,这一面此时或许有些暗淡无色,但将它翻转过来,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会让你更加惊喜。
就像格林兄弟努力整理出的八十六个传说,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或许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当它们变成了《格林童话》,却为孩子们编织一个个美的梦。
所以,要知道硬币有两而,注意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你带去意外的惊喜。
奥黛的•赫本,她拥有天使般的微笑,她曾经是个芭蕾舞舞者,但当她在发现无望当上首席舞者时选择了演戏,但精湛的舞技为她得到更多的掌声。
奥黛的曾经遗憾自己不能站在梦想中舞台的中心,用脚尖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步。
但当她走进了演员的世界,她却意外地发现曾有的舞蹈基础的价值。
芭蕾的高贵在她的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芭蕾的美丽被她带进了银幕,带进了她所演绎的每一个角色中。
原先的舞蹈基础,赫本发现了它另外的价值,即使做不成首席的舞者,却能够让自己在银幕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华丽的转身。
赫本翻转过她的硬币,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奢华与夺目,在演艺事业上步上了高峰。
当你翻开几米的绘本,或许你会感受到一个充满情感的人正在认真地创作,但几米曾做了十几年的广告人,却一无所获,但当他回归生活,将他的情感释放于绘本中却获得成功,他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语文教学论文:还原阅读——“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摘要】还原阅读,旨在拨开“整本书阅读”的重重迷雾,让阅读回归其简单而自然、平静而闲适的本原状态。
通过统整经典阅读的有效经验,并结合中学统编新教材要求阅读的经典著作予以具体说明,梳理出五项阅读指导策略:“书里与书外”是还原阅读的核心与灵魂,“欣赏与对比”、“减法与加法”可以看作还原阅读的方法论,而“读书与抄书”、“无声与有声”可理解为还原阅读的姿态。
【关键词】还原阅读;书里与书外;欣赏与对比;减法与加法;读书与抄书;无声与有声还原阅读,是相对当下那些“运动式”的,有“考读”、“装读”、“骗读”嫌疑的阅读而提出的阅读设想。
还原阅读,意味着让阅读回归其简单而自然、平静而闲适的本原状态。
拨开“整本书阅读”的重重迷雾,统整经典阅读的既有经验,我们大致梳理出了五项阅读指导策略:书里与书外、欣赏与对比、减法与加法、读书与抄书、无声与有声。
一、书里与书外书里与书外,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生命体验或生活感悟(书外)与所观照的经典文本(书里)之间彼此交融、相互对话,从而达到一种“人书合一”的阅读境界。
以《朝花夕拾》的阅读为例。
鲁迅先生说这本散文集是他“从记忆中抄出来的”,这意味着《朝花夕拾》记录的是那个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时代。
而作为读者,我们更应带着少年的心情与想象,去体会书中那些可爱的故事。
在《五猖会》一文中,鲁迅先生回忆小时候去东关看五猖会,他兴奋地“笑着”、“跳着”、“催促着”,可就在准备出发的那一刻,却突然被父亲叫住,命令他必须读熟、背完《鉴略》,否则就不准去看会,于是他“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继而“忐忑着”、“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鲁迅先生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儿童的天性便是玩乐,鲁迅先生也不例外。
在迎神赛会的特殊节日里,孩子们都希望度过自由玩耍、尽情舒展的一天,而不愿意被困在屋子里念枯燥无味的课文。
论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内容摘要: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指挥器,它能正确指导大学生面对“做什么人”的人生课题,指引大学生沿着什么路走,并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前进;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周围的各种影响,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大学生理性分析和清晰认识各种事物的本质;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越坚定,大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越坚定,成功的机会就越大;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为“四有”青年的重要前提,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因此,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关键词:理想信念大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意义一、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学好做人的前提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
在党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目标中,“有理想”处于更突出的位置,这足以证明理想信念与做人关系重大。
因此,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首要前提。
1、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人。
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重要问题。
相反,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永远迷失方向。
大学生要加强理想信念的培养,要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从思想上要求自己进步。
进入大学,要积极入党,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合格的一员,正确学习党的纲领,党的章程,党的指导思想等,规范自己的言行,有助于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作用,它能把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凝聚在一个目标,不仅使他们各尽所能,促进自身发展,而且能成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
2、理想信念指引大学生正确前进。
回归当代大学生,总体上理想信念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是好的。
话题作文“磨合”之导写设计【题目展示】新车出厂时,由于零件的加工精度在装配过程中存在误差,因此需要一定里程的磨合。
而磨合主要是为了减小发动机缸瓦和轴壁的间隙,以及使齿轮组的啮合更匹配,让车子的各个部分之间的配合更协调。
汽车磨合的优劣,会对汽车寿命、安全性和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
其实,世间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而互相联系的事物之间,也一样存在着磨合。
面对磨合,你会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请以“磨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语破的】鱼儿在清澈的水里自由的穿游,燕子在轻拂的微风里轻快地掠过,羊群在青青的草地上悠闲地踱步……多么和谐的画面啊!自然万物的和谐是共生的最佳效应,而和谐的局面必经一段磨合才能形成。
“磨”,是要经过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合”,就是让彼此配合得更好。
有磨才会有合,不磨难以合。
必须有双方才能有“磨合”;双方必须有不同之处才有“磨合”;磨合一定有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磨”的过程;经过“磨”的过程后,必须要有“合”才行。
磨合是一个双方面互动直至更加契合的过程。
围绕磨合,我们可以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过程,可以体现团体的合作磨合的效果,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议论。
扣住话题“磨合”,谈出你的独到见解。
【素材超市】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格言2.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歌词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经典议论】1.提起“磨”,就让人和“摩擦”、“矛盾”甚至“折磨”联系起来,希望它越少越好。
其实“磨”不是洪水猛兽。
一个集体有了不同的声音,便认为是出现了“不和谐音”;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便惊慌失措地认为是“不听将令”。
总是希望生活里一切都合拍周全,整齐划一。
殊不知没有这些“磨”,就不会有“合”。
正是“磨”孕育了“合”,“磨”是“合”的先决条件。
2.当珍珠失去棱角与尖锐变得光彩夺目时,不知它是否还记得与沙石那一段痛苦的磨合期;当凤凰摆脱束缚获得重生的那一刻,不知它是否还记得有烈火的那一段爱很交织的磨合期……时间万物是联系的,而相互联系的事物间就必然存在着磨合。
高三优秀议论文37篇【2010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0分)还在念大学的时候。
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
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
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
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十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
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硬币有两面,这一面此时或许有些暗淡无色,但将它翻转过来,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会让你更加惊喜。
就像格林兄弟努力整理出的八十六个传说,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或许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当它们变成了《格林童话》,却为孩子们编织一个个美的梦。
所以,要知道硬币有两而,注意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你带去意外的惊喜。
奥黛的?赫本,她拥有天使般的微笑,她曾经是个芭蕾舞舞者,但当她在发现无望当上首席舞者时选择了演戏,但精湛的舞技为她得到更多的掌声。
奥黛的曾经遗憾自己不能站在梦想中舞台的中心,用脚尖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步。
但当她走进了演员的世界,她却意外地发现曾有的舞蹈基础的价值。
芭蕾的高贵在她的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芭蕾的美丽被她带进了银幕,带进了她所演绎的每一个角色中。
原先的舞蹈基础,赫本发现了它另外的价值,即使做不成首席的舞者,却能够让自己在银幕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华丽的转身。
赫本翻转过她的硬币,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奢华与夺目,在演艺事业上步上了高峰。
当你翻开几米的绘本,或许你会感受到一个充满情感的人正在认真地创作,但几米曾做了十几年的广告人,却一无所获,但当他回归生活,将他的情感释放于绘本中却获得成功,他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十年磨砺,理性回归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教体局教研室 46700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上更辩证,能更好地指导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以理性的态度去探索——在总结与保持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学习与尝试新理念与新方式,在不断反思中达到”有效”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课程标准;理念;变化;数学观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61-01
2011年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标志着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终于尘埃落定。
回顾十年来的课改历程,我想这样概括:”十年磨砺,理性回归”。
应该说,在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质疑与修订过程中,难得有这样民主的、争论的学术环境,十年来来课标在实践中默默地进行着理性的探索、总结与修订。
一、基本理念的变化
原来的”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原来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
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就是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知识,还懂得基本思想,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
数学的本质内涵一般包括:数学知识及其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数学的理性精神等。
二、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原来的”三句话”——●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现在的”四句话”——●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个对数学的定义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数学的阐述。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例:方运加老师的文章《常识——数学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其中震耳发聩的一段:”……能教学自然数及其运算的小学老师有很多,但懂得自然数及其运算原理的小学老师很少很少;能讲几何直观变换的初中数学老师有很多,但懂得几何思想之精妙所在的数学老师则极少极少;知道几何作图这回事的数学老师有很多很多,但懂得几何作图的本质是演绎证明的老师则少之又少;强调数学有用的老师极多极多,但挖掘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育人价值的老师极少极少;喜欢用刻度尺、量角器说明三角形全等判定的老师极多极多,但知晓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想价值就在于摆脱了一般的动手量或
做的老师则极少极少。
总之,我们的数学教育属性因被置于实利、实惠的地位而不被看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进而导致出现了当前这样的局面。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正确的认识。
”
三、”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
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于课程改革倡导的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归纳出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在”双
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对于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在原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应将”双基”发展为”四基”,即增加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把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纳入到数学基础的范畴,进一步丰富了数学基础的内涵,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进展。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及其探索过程理性反思的结果,是数学活动最为本质的内核。
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互为表里的一体两面,两者都是以相关知识为载体,又反过来促进知识的深化以及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方法,是体现相应思想的技术手段,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
一个知识系统所关注和遵循的方法及其内蕴的思想是个知识系统的生命和灵魂,是知识赖以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量的桥梁。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
与显性的数学知识、规律相比,它是比较模糊的、不太严谨的、缺乏明晰结构的体系,但它对于提炼并形成数学思想方法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适度提升小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获得的一些基本经验,既能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和规律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产生实质性飞跃。
四、关于内容的修改与调整
第一学段内容总体上修改不大,增删内容大致相当,数与代数内容略有增加,统计与概率内容明显减少。
全部删除了有关概率内容的”不确定现象”,其中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
对于统计内容也降低了难度,关于平均数、条形统计图的内容也移到第二学段学习。
第二学段中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
删除了众数、中位数的内容,对于事件发生的概率只要求做出定性描述,而不再要求做出定量描述。
删除了”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的直线确定一个点”。
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强调学生在探索周长与直径比的过程中认识圆周率;”认识扇形”等。
经过多年的实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上更辩证,能更好地指导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以理性的态度去探索——在总结与保持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学习与尝试新理念与新方式,在不断反思中达到”有效”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马云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小学数学教育2012年第六期)
[3]方运加:《常识——数学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中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