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相关因素临床分析本文将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指胎盘在妊娠晚期位于子宫颈口或子宫颈内口的情况。
胎盘植入则是指胎盘附着在子宫内膜深层或肌层内。
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妊娠并发症,可能引起严重的产科问题。
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大约为0.5%-1%,多见于多胎妊娠或前次产经有类似病史。
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较前置胎盘低,但更加危险。
胎盘植入多见于子宫切除后再次妊娠、子宫手术史、不正常胎位、高龄产妇等情况。
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在临床上可能引起严重的出血、产程难以进展、胎儿窒息、早产等问题,甚至威胁孕妇和胎儿生命。
因此,了解相关因素,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1. 妊娠前期检查不到位相关研究表明,妊娠前期检查不到位是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妊娠前期检查包括孕前体检、孕期产检、B超检查等。
如果怀孕前及孕期没有及时发现胎盘异常,可能会导致出现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等危险情况。
2. 孕妇年龄孕妇年龄是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高龄产妇存在较高风险。
孕妇年龄增加,子宫肌肉收缩能力降低,胎盘植入风险也就相应增加。
因此,高龄孕妇需要加强产前护理和监测,如定期检查胎盘位置、临床症状等。
3. 前次产经病史对于有前次产经有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病史的孕妇,需要更加注意。
这些孕妇一旦再次怀孕就需要进行更加详细和全面的检查和监测。
如B超定期监测胎盘位置等。
4. 子宫手术史子宫手术史是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子宫肌瘤切除、宫腔粘连分离、剖宫产等,这些手术都可能损伤子宫内膜与肌层,导致胎盘着床困难或异常。
5. 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是前置胎盘发生的高危因素。
在多胎妊娠中,由于子宫内膜面积减小,导致胎盘着床面积减小,从而增加前置胎盘的风险。
因此,多胎妊娠需要注意及时诊断并及时治疗,避免威胁到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在孕产妇中较常见。
了解以上相关因素,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至关重要。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和治疗策略2024摘要胎盘植入性疾病(P1aCentaaccretaspectrum,PAS)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
随着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推进和积累,临床诊疗水平不断提高,PAS患者的妊娠结局得到一定改善。
本文围绕对PAS高危人群进行术前风险评估,进而优化治疗策略展开讨论。
胎盘植入性疾病(PIaCentaaccretaspectrum,PAS)是指绒毛组织过度侵袭,根据程度分为粘连性、植入性和穿透性[1],PAS患者常面临严重产后出血、产时膀胱和尿路损伤,甚至死亡的风险[2]。
前几十年的高剖宫产率使我国进入了”后剖宫产时代”,再加上新生育政策的实施,高龄和剖宫产后再妊娠的孕妇增加,故在我国PAS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2015-2016年间我国24省96家医院分娩信息数据显示,PAS加权患病率达2.20%(1653/75132)[3]oPAS带来的困境不仅限于我国,2023年一项基于美国全国的研究数据显示,剖宫产活产孕妇PAS患病率达0.29%[2],PAS正在成为产科医生都可能面对的挑战。
随着PAS研究的深入开展,国内外学术组织根据研究成果不断更新临床指南,制定更为合理的诊疗路径[4-5]。
依托孕期常规保健模式,基于高危因素精准评估PAS风险及程度,及时转诊,充分预案,可改善PAS孕产妇妊娠结局。
一、PAS的风险评估1 .子宫手术及宫腔操作因素PAS病理生理机制与蜕膜发育不全或缺失、滋养细胞的分化异常、绒毛外滋养细胞侵袭力增强及子宫螺旋动脉重铸异常有关[6,7]。
研究显示,PAS主要危险因素为≥2次的剖宫产(aOR=2.34,95%CI:141~3.88)及反复人工流产(2次,aOR=2.16,95%CI:1.20-3.92;3次,aOR=4.31,95%CI:1.70~10.96;≥4次,aOR=4.76,95%CI:3.12~7.26)[3,8];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妇科手术史(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受孕方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及合并前置胎盘,均可造成子宫内膜受损或功能改变,妊娠时子宫内膜蜕膜化异常,滋养外细胞分化侵袭过程异常29,10]。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发病相关因素及护理特点分析发表时间:2018-10-16T12:33:57.53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作者:蔡建珍[导读] 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病因素以及临床护理特点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病因素以及临床护理特点。
方法:将本院妇产科自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就诊并分娩的的6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患者按照有无植入胎盘,将患者分为观测组(胎盘植入)和参照组(非胎盘植入),其中观察组36例,参照组32例。
分析两组患者该病的发病因由。
并分析其观测组的护理特点。
结果:参照组患者的孕次、流产数(》=3次)、子宫瘢痕等方面均显著低于观测组。
两组间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通过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并发症。
结论:植入性凶险性胎盘前置的发病多于患者的孕次、流产数、子宫瘢痕存在相关性。
临床医护人员应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维护患者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凶险性胎盘前置;发病因素;胎盘植入;护理凶险性前置胎盘指的是前置胎盘,前次剖宫产处的瘢痕被胎盘覆盖了,且其常常合并胎盘植入。
随着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危险,目前已经实施全面二胎的政策,很多具有前次剖宫产史的妇女已经妊娠或正存在备孕的意愿。
因而,可以预见未来5-10年内,胎盘植入患者的人数将会显著性上升。
由于胎盘驶入手术中及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对孕妇危害极大。
因此,医护人员应极力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分析了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病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将相关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 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就诊并分娩的的6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患者,按照有无植入胎盘,将患者分为观测组(胎盘植入)和参照组(非胎盘植入),其中观测组36例,参照组32例。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68例临床分析目的:分析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处理方法以及高危因素和预防工作。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孕产妇6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我院的治疗,以产程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母婴病死率为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结果:产程出血量在500ml以下的有41例,占60.3%,切除子宫的有20例,占29.4%,没有1例母婴死亡的。
结论:我院采用宫颈环扎术有效的起到止血作用,同时降低了子宫切除率,并且也降低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母婴的健康和安全,由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标签:中央性胎盘;胎盘植入;高危因素;保守治疗手术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危险并发症,而中央性前置胎盘是由于胎盘组织覆盖整个宫颈内口引起最严重的胎盘植入类型,所以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是产科的危急重症,病情复杂,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而且还易出现不能控制的出血、贫血、感染、胎位异常,甚至休克[1]。
中央性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对于并发胎盘植入会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和出血量,情况不易控制,增加了子宫切除率,甚至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
胎盘植入的诊断较难,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产后出血,处理治疗较为棘手,我院目前以个体治疗和对症治疗结合的期待治疗方法,尽量延长孕周,适时终止妊娠,确保母婴平安。
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处理方法和高危因素及预防工作,有利于终止妊娠前的风险预防,提高手术技巧,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孕产妇68例,平均年龄26.5岁,68例均为单胎妊娠,其中有44例人工流产次数不少于2次,有18例人工流产2次,剩余6例无流产史、生育史和手术史。
在临床表现上,有27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是在产检时B型超声高度怀疑为中央性前置胎盘,有41例出现阴道出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17例有轻中度的贫血,8例B型超声提示为胎位异常,臀先露。
【助产技术】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处理措施和护理中央性前置胎盘大家知道中央性前置胎盘吗?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中央性前置胎盘。
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
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多产妇;临床按胎盘与子宫颈内口的关系,将前置胎盘分为三种类型:1、完全性前置胎盘或中央性前置胎盘:宫颈内口全部为胎盘组织覆盖。
2、部分性前置胎盘:宫颈内口部分为胎盘组织覆盖。
3、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达子宫颈内口边缘,不超越宫颈内口。
导致前置胎盘的病因1、多次妊娠、多次人工流产、多次刮宫操作及剖宫产手术等,均可以引起子宫内膜受损,当受精卵植入子宫蜕膜时,因血液供给不足,为了摄取足够营养而胎盘面积扩大,甚至伸展到子宫下段。
2、当受精卵抵达子宫腔时,其滋养层发育迟缓,尚未发育到能着床的阶段而继续下移植入子宫下段,并在该处生长发育形成前置胎盘。
3、有学者提出吸烟及毒品影响子宫胎盘供血,胎盘为获取更多的氧供应而扩大面积,有可能覆盖子宫颈内口,形成前置胎盘。
4、多胎妊娠由于胎盘面积大,延伸至子宫下段甚至达到宫颈内口。
中央性前置胎盘怎么办胎盘的正常附着处在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
如果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子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称为中央性前置胎盘,那么大家发现自己是中央性前置胎盘怎么办呢?绝对卧床休息,纠正贫血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果孕周小于34周,抑制宫缩并给予促胎肺成熟;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并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如反复大量出血、需酌情终止妊娠。
1、剖宫产术是前置胎盘终止妊娠主要方式。
术前应积极纠正休克,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术中注意选择子宫切口位置,尽量避开胎盘,胎盘打洞娩出胎儿往往会引起大出血,除非不得已情况下方可采纳。
2、阴道分娩阴道分娩是利用胎先露部压迫胎盘达到止血目的,此法仅适用于边缘性前置胎盘而胎儿为头位。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22例临床分析作者:颜秋霞郭晓燕雷慧中温穗文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95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其中22例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资料。
结果:我院近4年来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0.8%(95/12261),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23.2%(22/95);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包括:孕妇年龄≥35岁、有剖宫产史;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产时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未并发胎盘植入者(P= 0.000)。
结论:对高龄的、有剖宫产史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应警惕并发胎盘植入;为减少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因严重的产时产后出血对母儿造成的危害,强调术前预测和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
【关键词】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高危因素前置胎盘是引发孕妇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产科的急症和重症,而中央性前置胎盘又是前置胎盘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中央性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
并发胎盘植入进一步增加出血的风险和出血量,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而且常常出现不易控制的大出血,大大增加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几率,甚至危及产妇生命[1]。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95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其中22例并发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有利于终止妊娠前风险评估,提高手术技巧。
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孕产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95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22例并发胎盘植入。
1.2方法回顾性分析95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年龄、生育史、围生期出血情况、产时产后治疗情况。
1.3统计学处理将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采用t检验和2 检验等进行分析,设=0.05为检验水准。
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杨晓品【摘要】目的:探究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的处理.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100例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妇,分析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特点.结果:初产妇流产次数≥2次以上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发生植入的产妇与未发生植入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具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发生胎盘植入的可能性比没有剖宫产史的产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年龄在35岁以上发生胎盘植入的可能性比产妇年龄在35岁以下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的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可能性比未植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植入组产妇切除子宫比例明显比未植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妇需要加强产前检查,尽早地治疗,避免其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02【总页数】2页(P248-249)【关键词】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高危因素;围生期处理【作者】杨晓品【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的前、后、侧壁,当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时,成为前置胎盘,根据胎盘与宫颈口的位置分为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年轻女性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导致流产率、刮宫产的次数增加。
而本次观察的目的主要探究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因中央型前置胎盘进行治疗的孕产妇100例,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胎盘植入分为植入组与未植入组。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疾病,具有进展性。
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性交痛、下腹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导致不孕。
对于该病的治疗,以往临床主要应用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方式,且术后未给予后续药物治疗,因此疗效并不显著,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5]。
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机制分析,该病属于性激素依赖疾病,与激素的分泌具有密切联系。
因此,采用激素类药物降低患者雌激素水平成为临床治疗该病的新方向[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FSH、LH、E2等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亮丙瑞林注射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激素水平,提升临床疗效。
结合这一结果,对不同方式治疗机制进行分析。
口服避孕药虽然具有抑制患者排卵,进而减少月经量,降低经血倒流发生率的作用,但却无法彻底清除异位内膜,且对于盆腔粘连并无效果,故而治疗效果有限[7]。
亮丙瑞林为人工合成的十肽类化合物,其作用与体内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相同,可促进垂体LH和FSH释放,并其对GnRH受体的亲和力较天然GnRH高百倍,且半衰期长、稳定性好,能够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卵巢激素水平,使患者闭经,从而使子宫内膜病灶缩小,症状得到缓解,此疗法又称药物性卵巢切除[8]。
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70.59%)(P<0.05)。
由此进一步证明,亮丙瑞林注射液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更显著。
与此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亮丙瑞林注射液在安全性上有一定的保障。
但由于该药物的生物稳定性较差,故而在用药途径上受到一定限制,仅能采用皮下注射给药的方式。
综上所述,亮丙瑞林注射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1]葛慧仙.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海峡药学,2017,29(7):204-205.[2]邢思思.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河北医学,2018,24(2):336-339.[3]徐晓慧.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2):64.[4]张亚丽.注射用缓释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9):120-122.[5]张余芳,林尧,卢秀英,等.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6):3675-3677.[6]李惠清,黄华仪,唐霓,等.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GnRH-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妊娠结局及术后复发率[J].当代医学,2014,20(15):40-41.[7]李晓毅,苏莹,蒋婷婷,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基层医药,2015,11(13):162-163.[8]叶鑫,徐素芳,柳波.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4):43-44.收稿日期:2018-10-21(本文编辑:王作利)作者简介:余素珍(1986—),女,江西省景德镇市人,学士学位,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工作。
分析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发表时间:2016-07-23T15:37:43.1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作者:薛巍[导读] 探讨并研究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
肇东市妇幼保健院 151100【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一段时间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55例前置胎盘患者。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依据合并胎盘植入与否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31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对照组为124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患者。
对两组母婴结局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分别为58.1%、1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8%、4.0%(P=0.034、0.008)。
观察组婴儿早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54.8%、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6%、18.5%(P=0.012、0.042)。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次(χ2=11.989,P=0.001)、剖宫产史(χ2=17.774,P=0.000)、流产史(χ2=4.899,P=0.027)、前置胎盘类型(χ2=14.270,P=0.001)者,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发生率不同。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次(P=0.000、OR=6.942、95%CI:2.483~16.172)、剖宫产史(P=0.000、OR=5.317、95%CI:1.028~10.946)、流产史(P=0.000、OR=16.847、95%CI:4.973~58.348)、前置胎盘类型(P=0.000、OR=10.761、95%CI:3.641~18.034)为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可引起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并增大了产妇子宫切除的概率。
多产次、多剖宫产史、多流产次、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患者出现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
一、预案背景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组织不同程度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
胎盘植入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感染、休克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母婴生命。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胎盘植入的发生,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胎盘植入的识别和诊断能力;2. 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确保母婴安全;3. 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孕妇对胎盘植入的认识。
三、预案内容1. 识别与诊断(1)加强产前检查,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剖宫产史、多次人工流产史等)进行重点筛查;(2)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胎盘植入的临床表现,如腹痛、阴道出血、子宫收缩乏力等;(3)B超检查是诊断胎盘植入的重要手段,医护人员应熟练操作,提高诊断准确率。
2. 应急处置(1)一旦确诊胎盘植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多学科团队进行救治;(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输血等支持治疗;(3)密切监测母婴生命体征,做好病情评估;(4)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保守治疗、剖宫产等;(5)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3. 多学科合作(1)成立由产科、麻醉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输血科等科室组成的救治小组;(2)明确各科室职责,加强沟通协作,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3)定期召开多学科讨论会,分享救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
4. 应急预案演练(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针对不同类型的胎盘植入,制定相应的演练方案;(3)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完善应急预案。
5. 宣传教育(1)开展孕妇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对胎盘植入的认识;(2)普及预防措施,降低胎盘植入的发生率;(3)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确保母婴安全。
四、预案实施与监督1. 成立应急预案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2.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3. 对违反预案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最新《胎盘植入性疾病诊断和处理指南(2023)》胎盘植入性疾病(PAS)是孕期子宫破裂、严重产后出血、产科紧急子宫切除乃至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
《胎盘植入性疾病诊断和处理指南(2023)》,详细阐述了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定义、高危因素、诊断、临床管理、终止妊娠的时机、围手术期和围分娩期的管理要点等,以指导胎盘植入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及管理。
PAS的高危因素1 .PAS的发生率与剖宫产次数、宫腔操作次数相关。
剖宫产史伴前赞台盘是PAS最为重要的高危因素(强推荐,证据等级中\2 .早孕期诊断剖宫产瘢痕处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孕妇发生PAS风险高,是孕期出血、子宫破裂及围分娩期子宫切除的高风险人群(强推荐,证据等级低∖PAS的诊断3 .产前诊断PAS有利于提供最佳的产科管理,可显著降低PAS孕妇大出血发生率以及孕产妇死亡率(强推荐,证据等级中λ4 .超声和MRI是产前诊断PAS的主要方法,超声是诊断和孕期随诊PAS的首选,MRI暂不适宜作为常规手段(强推荐,证据等级高X5 .超声评估极为重要,但超声无异常发现不能完全除外PAS。
临床实践中须重视临床高危因素,由具备PAS诊断经验的超声医师进一步诊断或排除PAS(强推荐,证据等级中\6 .PAS患者分娩时的临床诊断较病理诊断更有价值(强推荐,证据等级低IPAS的孕期管理策略7 .产前保健过程中,一旦影像学或临床资料提示可疑PAS,应及时转诊至有能力处置PAS的医疗中心(具备处理PAS经验、母儿重症监护、产科麻醉、充足血源等条件),接诊机构应再次充分评估并制订合理处置预案(强推荐,证据等级中\8 .PAS患者并发症多,分娩前可采用020(on1ine-to-off1ine)管理,采用020管理,通过线上与线下如门急诊、住院形成一个绿色通道闭环,及时响应,从而[:赵氐产前出血等急性事件带来的严重后果(弱推荐,证据等级低)9 .产前诊断PAS且合并妊娠期贫血的孕妇,应积极纠正贫血,维持血红蛋白水平≥110g/1,红细胞压积≥30%(强推荐,证据等级中IPAS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10 .PAS合并前置胎盘病情稳定者建议孕34-37周终止妊娠,若病情严重或危及母胎生命,无论孕周大小均须考虑立即终止妊娠(强推荐,证据等级低I产前PAS严重程度及手术风险的评估11 .产前应用超声评分体系可对PAS严重程度及手术风险进行预估(强推荐,证据等级中\PAS孕妇的围分娩期管理全身麻醉、区域性麻醉均可采用,麻醉方式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病情、产科手术难易及多学科团队意见决定(弱推荐,证据等级低\13 .腹壁切口选择与PAS严重程度和胎盘附着位置相关,可采用下腹壁横切口或腹部正中切口(弱推荐,证据等级低λ14 .PP可通过血管介入手段进行血管暂时阻断与序贯栓塞,但须有严格适应证(弱推荐,证据等级低∖15 .胎盘原位保留可增加严重产后出血、严重感染及子宫切除等的风险,PAS剖宫产术中行胎盘原位保留需慎重;PAS经阴道分娩行胎盘原位保留须权衡利弊并充分医患沟通,产后需长期随访并联合其他治疗措施(弱推荐,证据等级低∖16 .并非所有PAS患者均需切除子宫,应根据胎盘植入严重程度、类型,在术前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后再决定保留或者切除子宫。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目的:分析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3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部32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中,23例患者并发胎盘植入,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7.2%;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剖宫产史、流产次数超过2次、前次分娩存在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显著高于未植入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子宫颈部位膨大、剖宫产史。
保守治疗选择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治疗的成功率非常高。
结论:如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存在多次流产史、剖宫产史或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则应警惕胎盘植入的可能;医护人员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综合风险评估,完善应急抢救措施;对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的保守治疗较为理想;如患者存在剖宫产史,术中发现子宫颈部位膨大,出血不易及时控制,应及时行子宫切除术,以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标签: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高危因素;围生期处理中央性前置胎盘是临床产科中的急重症,是妊娠晚期一种常见的出血疾病,并发胎盘植入的概率非常高[1]。
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不但增加手术治疗的难度,而且会发生不容易控制的大出血,增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对母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2]。
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32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320例,其中23例患者并发胎盘植入。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
目的深入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 5.00%(3/60),高危因素具体包括:前次分娩有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史、剖宫产史以及流产次数为2次或2次以上;通过保守治疗采取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成功率为100.00%。
结论针对有剖宫产史或多次流产史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应重视并发胎盘植入;在治疗上无论是保守性治疗还是子宫切除都有相应的临床价值。
标签: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高危因素;围生期处理
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临床上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危急重症之一[1],而中央性前置胎盘则有较大可能会并发胎盘植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血的风险及出血量[2],极大的增加了子宫切除的几率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有效处理方法,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例患者并发胎盘植入,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
1.2方法对入选研究的60例患者的年龄、孕产史、围生期出血情况、治疗情况以及产时产后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1.3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经过资料整合,研究所选取的6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中,共计由3例患者并发胎盘植入,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5.00%;与研究资料对比,发生率比较相对较少,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2.2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概括
2.2.1孕妇既往孕产史与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关系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妊娠1~11次,分娩1~5次,其中经产妇14例,初产妇46例;60例患者经调查有流产史的患者共计49例(81.67%);在研
究中我们为了避免经阴道分娩可能进行的宫腔操作会对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将46例初产妇具体分为流产<2次和流产≥2次两组,然后进行其与胎盘植入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并发胎盘植入组流产≥2次的比率显著高于未并发植入组(P<0.05)。
2.2.2剖宫产与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关系经资料整合,研究所选取的6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曾接受过剖宫产术,3例并发胎盘植入的患者则全部接受过剖宫产术(100.00%);47例未并发胎盘植入的患者有10例曾经接受过剖宫产术(21.28%),剖宫产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29.8153,P=0.0000)。
2.2.3前次妊娠胎盘粘连并大出血与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关系经资料整合,研究所选取的14例经产妇中有4例患者前次妊娠有胎盘粘连并大出血病史,其中并发胎盘植入的3例患者大出血史比例为75.00%(3/4),未发生胎盘植入组患者大出血史比例为25.00%(1/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0.0000,P=0.0000)。
2.3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治疗结局本次研究所选取的3例并发胎盘植入患者中有1例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率为3
3.33%,另外2例患者则采用保守治疗成功,其中植入局部切除1例,子宫下段环形连续或局部缝扎加宫腔碘仿纱条填塞1例,所有患者在手术过后均未发生大出血。
3 讨论
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记载来看,前置胎盘被认定为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中央性前置胎盘又是前置胎盘中最容易发生植入的一种类型;经过资料查阅,我们总结出前置胎盘容易并发胎盘植入的原因主要包括下列两点:①前置胎盘时由于胎盘附着于宫颈口周围及子宫下段,由于内膜相对较为薄弱的原因,绒毛有相对较大的可能会发生侵入,进而导致胎盘植入的发生;②胎盘植入和前置胎盘有相似度较高的病因,原发性胎膜受到创伤性内膜缺陷及发育不完全的影响,底蜕膜部分性或者完全性缺乏,血供不足,为了能够获取营养,①增加侵入深度使绒毛更加容易侵入肌层形成胎盘植入,②由于胎盘面积的不断扩大,最终延伸至宫颈内口,进而形成前置胎盘。
结合本次研究来看,可以确认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史、剖宫产史和多次流产史是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通过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我们认为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与患者自身营养不良及内膜损伤有关[3]。
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胎盘植入患者如果在产前得到科学准确的诊断然后有意识的终止妊娠,母儿预后更好;所以,产前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临床上应对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有效诊断方法主要为彩色多普勒影像技术[4],在临床实践中可予以借鉴。
结合本次研究来看,子宫切除术时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患者在接受该治疗后会永久性丧失生育能力;研
究中还有两例患者使用了植入局部切除和子宫下段环形连续或局部缝扎加宫腔碘仿纱条填塞的保守治疗,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从研究来看尤其是第二种保守治疗方法值得借鉴,具体操作为:将子宫托出腹壁切口外,然后将子宫下段向前顶起,从左侧壁进针,打结处理后经前壁连续锯齿形缝合后从右壁出针,留线打结。
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均来自临床实践经验及已有科學文献资料的整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参考文献:
[1]侯磊,谢志红,贾慧慧,等.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23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5,4(12):391-393+399.
[2]李萍,等.彩超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价值(附228例前置胎盘病例分析)[D].四川大学,2013,3(12):112-113.
[3]赵莉,应豪,等.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大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2012,9(11):734-736.
[4]何国林,张力,等.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13(12):7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