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回路_控制回路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616.50 KB
- 文档页数:19
二次回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二次回路(Secondary Loop)是一种电气控制系统,常用于自动控制和反馈控制中。
它的作用是在主回路(Primary Loop)的基础上对系统的输出进行监测和调节,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精确性。
在一个典型的二次回路中,通常由三个基本组件组成: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
传感器用于检测系统的输出或参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做出决策,并通过执行器来调节系统的输出。
二次回路的工作原理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传感器检测:传感器通常用于监测系统的输出或参数,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
2. 控制器决策:控制器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算法做出决策。
这些算法可以是简单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也可以是更复杂的模糊逻辑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3. 控制信号输出:根据控制器的决策,控制信号会被发送到执行器。
执行器可以是电磁阀、电动机、电炉等,它们通过改变系统的输出来实现控制目标。
4. 系统反馈:执行器改变系统的输出后,传感器会再次检测新的输出或参数,并将反馈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这一过程形成了一个闭环,使控制器能够持续地对系统进行调节。
通过以上这个循环过程,二次回路能够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的控制。
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实现自动调节和反馈控制,例如温度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异进行调节,使得系统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二次回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中,它们可以应用于控制电梯、机器人、机械加工等各种系统;在家庭中,它们可以应用于空调、洗衣机、冰箱等电器设备中。
通过二次回路的控制,这些系统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地工作,提高效率和性能。
总结起来,二次回路的作用是对系统的输出进行监测和调节,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精确性。
它通过传感器获取反馈信号,控制器根据这些信号做出决策,并通过执行器控制系统的输出。
第十八章二次回路控制绪论用来监视、测量、保护和控制一次回路的设备称二次设备,如监视和测量仪表、保护和控制继电器等。
由二次设备组成的电路称二次回路,如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控制信号回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回路等。
现代化大型发电机组如果没有二次回路,该机组将无法工作。
因此学习二次回路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各种实际二次回路的能力,是保证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一、二次回路的作用和地位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
一次设备(也称主设备)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体,是直接接生产、输送、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力母线、电力电缆和输电线路等。
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设备,包括测量仪表、控制及信号器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
二次设备是通过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与一次设备取得电的联系。
一次设备及其相互连接的回路称为一次回路(又称主回路或主系统或主电路)。
二次设备及其相互连接的回路称为二次回路。
二次回路是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可靠供电的重要保障,是发电厂和变电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二次回路的内容二次回路的内容包括发电厂和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控制、测量、信号、调节、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回路以及操作电源系统。
1·控制回路控制回路是由控制开关和控制对象(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传送机构及执行(或操作)机构组成。
其作用是对一次开关设备进行"跳"、"合"闸操作。
控制回路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按控制距离可分为就地控制和距离控制两种;按控制方式可分为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两种,分散控制均为一对一控制,集中控制有一对一控制和一对N 的选线控制;按操作电源性质可分为直流操作和交流操作两种;按操作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可分为强电控制和弱电控制两种,强电控制采用较高电压(直流1lOV或220V)和较大电流(交流5A),弱电控制采用较低电压(直流60V以下,交流50V以下)和较小电流(交流0·5·lA)。
论电机二次回路控制常见类型及故障点电机二次回路控制是指通过对电机的二次回路进行控制和保护,实现电机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常见的电机二次回路控制类型包括电机转速控制、电机转矩控制、电机保护控制等。
在电机二次回路控制中,常见的故障点包括电机线圈短路、电机线圈断路、电机继电器故障等。
电机转速控制是指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实现对电机运行状态的控制。
常见的电机转速控制方法包括电阻调速、变频控制和矢量控制等。
电阻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的绕组电阻,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变频控制是通过变频器改变电机供电频率,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矢量控制是通过对电机的电压和电流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电机保护控制是指通过对电机的保护系统进行控制,实现对电机的保护。
常见的电机保护控制方法包括电机过流保护、电机过载保护和电机过热保护等。
电机过流保护是通过监测电机的电流,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会触发过流保护装置,切断电机的电源,以保护电机不被损坏。
电机过载保护是通过监测电机的负载情况,当负载超过设定值时,会触发过载保护装置,切断电机的电源,以保护电机不被过载损坏。
电机过热保护是通过监测电机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会触发过热保护装置,切断电机的电源,以保护电机不被过热损坏。
在电机二次回路控制中,常见的故障点包括电机线圈短路、电机线圈断路和电机继电器故障等。
电机线圈短路是指电机的绕组中的导线之间发生短路,导致电流过大,造成电机发热甚至烧毁。
电机线圈断路是指电机的绕组中的导线发生断裂,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电机继电器故障是指电机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发生故障,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启动或停止。
针对这些故障点,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机的二次回路,及时发现并修复故障,以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
二次回路控制一次回路原理
二次回路(secondary circuit)定义: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操作电源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回路等全部低压回路。
由二次设备互相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
是在电气系统中由互感器的次级绕组、测量监视仪器、继电器、自动装置等通过控制电缆联成的电路。
用以控制、保护、调节、测量和监视一次回路中各参数和各元件的工作状况。
用于监视测量表计、控制操作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所组成电气连接的回路均称为二次回路或称二次接线。
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视、控制、测量、调节和保护,所配置的如:测量仪表、继二次回路电器、控制和信号元件,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电流、电压互感器等,按一定的要求连接在一起所构成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接线或称为二次回路。
一次回路的组成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电缆、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构成的电路,称为一次接线或称为主接线。
从易到难,详解电动机二次回路的基本控制原理想要电动机启动,可不是合上闸这么简单。
想要实现远程控制和多点控制,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本文列举几个最基本的电动机控制回路,除了在生产中的机械控制需要用到外,在设计PLC电路时,这些也是必备单元。
本文将由易到难逐一讲解。
电动机控制回路常用元件按钮▼按钮分为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机械互锁按钮。
前两者共4个接线柱,后者有6个接线柱。
启动按钮多为绿色,平时内部为断开状态,按下按钮后内部闭合,松开后恢复断开;停止按钮多为红色,平时内部为闭合状态,按下按钮后内部断开,松开后恢复闭合;机械互锁按钮可以看作是一个双投开关,共6个接线柱,平时左侧接线柱接通,按下后右侧接线柱接通,松开后恢复左侧接线柱接通,可任意作为启动按钮或停止按钮。
按钮一般用SB表示,如果有多个按钮同时存在,会在SB后面加数字,如SB1,SB2。
接触器/继电器▼上图是接触器,继电器与之相比较小,但原理相同。
共有两排共12个接线柱(2个接线柱,一进一出算1组)。
最上面一排接线柱中,有2组常闭触点,和1组线圈触点,下面一排有3组常开触点。
工作特点:线圈不通电时,常闭触点闭合,常开触点断开;线圈通电后,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
接触器,不论哪个触点或者线圈,均用KM表示。
如果有多个接触器,则会在KM后加数字,如KM1,KM2。
同一个接触器的所有触点和线圈,均用一组标号,如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和线圈,在电路图中的标志均为KM1。
点动与连动点动:即按下按钮时电动机启动,松开后电动机停止。
连动:即按下按钮时电动机启动,松开后电动机继续运转。
电路▼上图中,左侧为主回路,右侧的a,b,c三个图分别为三个不同的控制回路。
在图a中,按下按钮SB,电动机启动,松开后电动机停止。
是典型的点动控制。
在图b中,断路器SA断开时,按下按钮SB2,接触器线圈KM通电,常开触点KM闭合,但是常开触点KM下方有断路器将它断开,因此虽然此时电动机启动,但是松开后还是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