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嵌体修复的护理

嵌体修复的护理

嵌体修复的护理

定义

?嵌入牙冠内的修复体。用以恢复缺损牙齿形态和功能。可采用高分子材料、陶瓷或金属材料等。

护理评估

? 1.健康史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 2.口腔情况了解缺损部位,询问患牙的缺损原因,经过何种治疗。

? 3.辅助检查摄X线牙片,了解牙周、根尖周以及根管治疗情况。

? 4.社会及心理因素

?(1)评估病人对修复体功能及美观的期望程度。?(2)了解病人对牙体预备有无足够的思想准备,是否存在担忧、紧张心理

护理问题

?(1)牙体组织完整性受损。?(2)前牙缺损所致社交障碍。?(3)担忧、紧张。

护理计划

(一)预期目标

(1)病人患牙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美观要求得以满足。

(2)消除病人担忧、紧张心理。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进行牙体缺损修复治疗前,应了解病人对修复体的要求及期望达到的目构,结合病人口腔情况将预期效果告知病人。对惧怕磨牙的病人,如缺损牙已经过牙髓治疗,告知病人这类牙在切磨时不会疼痛。如为活髓牙可注射麻醉药,使病人在无痛伏态下接受治疗,消除病人紧张心理。嵌体因其固位差、切割牙体组织较多、制作不便、试戴时取载困难等问题应提前告知病人。

(三)牙体预备及制取印模的护理

(1)用物准备:

常规用物:检查盘、口杯、手套、纸巾。

牙体预备用物:各型金刚砂车针(尖形、轮形、柱形、火焰形等)、金刚砂片(单面、双面、杯形)、砂石针(刀边石、轮形石、倒锥石等)、细砂片或橡皮轮。

制取印模用物:托盘、印模材料(藻酸盐粉剂或糊剂、硅橡胶等)、橡皮碗、调拌刀。

(2)护理配合:

①安排病人,调节椅位及光源。让病人了解牙体预备(磨牙)的目的,消除病人紧张心理。告之病人,若有不适,可举手示意,切勿乱动或抓扯医生操作的手,以免钻针损伤口腔组织。

②若活髓牙需作局部麻醉时,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确定无过敏史时抽取麻醉药,供医生使用。

③医生进行牙体组织切割时,放好吸唾器,及时吸出唾液及冷却液。协助牵拉口角,压住舌体,用气枪吹去口镜上的雾气,为医生提供清晰的操作视野。

④医生根据修复需要,对患牙的颊舌面、邻面、 面、颈

缘等部位进行制备。不同部位所需车针亦不相同,护士应根据需要,及时准备及协助更换车针。

⑤牙体预备完成,制取印模。根据需要选择局部托盘或全

牙列托盘,调拌印模材料制取印模。护士将调拌完成的印模材料置于托盘内。递少许材料给医生涂于患牙间隙及颈缘,再将托盘递于医生送入口内,这样可以防止产生气泡,保讯一印模的完整性。

⑥印模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消毒后用人造石灌注。

⑦整理用物,预约复诊时间

试戴及黏固的护理:

(1)用物准备:

①常规用物:检查盘、口杯、手套、纸巾

②试戴用物:三用枪、酒精棉、咬合纸、牙线、去冠器、卡尺、各类砂石针及金刚砂车针。

③黏固用物:黏固剂(磷酸锌黏固剂、聚羧酸锌黏固剂等)、玻璃板、黏固粉调拌刀、抛光橡皮轮、绒轮、抛光粉。

(2)护理配合:

①常规安排病人,检查盘内备好咬合纸、牙线、纱团及核对无误的修复体。

②医生试戴时,根据需要及时传递去冠器、传力器,并协助敲击就位,随时增添所需用物。

③修复体试戴就位,咬合调改合适,病人满意后,备橡皮轮及绒轮供医生打磨抛光,准备黏固。

④备75%乙醇小棉球、纱团供医生隔湿、消毒牙体组织,护士同时用75%乙醇清洗修复体上残留的抛光粉及切割碎屑,并彻底吹干。

⑤调拌黏固剂,将调拌完成的黏固材料取适量沿修复体组织面边缘盛入,均匀涂布于各面。注意黏固剂量不宜过多,以免增高咬合。然后将修复体迅速递给医生戴入病人口内,就位后医生用手指加压或在 面上垫一纱团让病人紧咬。

5~8min黏固剂凝固后,取出纱团,去除溢出的多余黏固材料。

⑥清理用物,消毒备用。

健康指导

(1)告知病人不可用修复体咬过硬食物,如甘蔗、骨头等,以免损坏修复体。

(2)修复体戴入后如有不适,立即到医院复诊,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3)指导病人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完整版)口腔修复名词解释

1、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用人工装置恢复各种缺失牙及其辅助组织和颌面部各种缺损并保持其相应的生理功能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 2、牙体缺损:牙硬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 3、固位形:能使修复体获得抵抗外力而不知脱落和移位的能力的几何形状。 4、抗力形:使修复体和换牙能抵抗颌力而不致破坏和折裂的几何形状。 5、牙体预备:泛指为恢复,改建和重建缺损,缺失人牙的解剖外形及生理功能,通过牙科器械对患牙或者邻牙进行外形的修整,以满足修复体的固位,支持,外形,美观及功能需要的技术操作。 6、暂时冠:是在固定修复牙预备后到最终修复体粘固前患者不能自由摘戴的临时性固定修复。 7、过渡性修复:是为了某些颌系统疾病的治疗或为了明确诊断、美观和改善咀嚼功能,同时也是为了最终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提供更加的治疗方案而制作的暂时性修复。 8、颌架:又称咬合器,是模仿人体上下颌和颞下颌关节,固定上下颌模型和颌托,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下颌运动的仪器。 9、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10、桩冠:是利用固位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全冠修复体。 11、牙本质肩领(ferrule):冠边缘以上,核根面以下的一圈≥1.5mm的牙本质。 12、全冠(full crown):是用牙科修复材料制作的覆盖全牙冠的修复体。它是牙体缺损的主要修复形式. 13、铸造金属全冠:由铸造工艺完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金属修复体。 14、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15、瓷全冠(all ceramic crown):以陶瓷材料制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16、牙列缺损: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的自然牙的缺失,使牙列完整性遭到破坏。 17、固定义齿(FPD):是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的修复体,故更多的时候简称为固定桥 18、固位体(retainer):指在基牙上制作并粘固的全冠,桩冠,部分冠或嵌体,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 19、桥体(pontic):是固定桥恢复确实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20、连接体(connector):是固定桥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的部分 21、双端固定桥:其两端都有固位体,固位体和桥体之间的连接形式为固定连接 22、半固定桥:两端均有不同的连接体,与固位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体,多为栓道式结构,栓道位于固位体的近缺隙侧 23、单端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由固定连接体连接,另一端是完全游离的悬臂,无基牙支持 23、牙周潜力:颌力的平均值为22.4~68.3kg,而日常生活中,咀嚼食物时所需颌力一般为10~23kg,仅用牙所用颌力的一半,牙周组织还贮存相当大的储备力量,这部分力量称为~ 24、可摘局部义齿(RPD):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粘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力及基脱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可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 25、解剖式牙(有尖牙):牙尖斜度为30-33度,与初萌出的天然牙合面相似 26、非解剖式牙(无尖牙或平尖牙):其合面无牙尖及斜面,颊舌轴面形态与解剖式牙类似,其合面具有溢出沟

铸瓷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效果观察

铸瓷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07-24T14:24:33.6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7期作者:袁燕 [导读] 牙齿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丧失,导致牙齿变脆弱,易折裂[1]。 (贵航安顺302医院口腔科贵州安顺 561000) 【摘要】目的:观察铸瓷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6月68例(共76颗牙齿)根管治疗后铸瓷高嵌体修复的患者,按照HHS评价标准进行质量分级评分。结果:通过半年至两年的跟踪观察,其中有2例患者修复体脱落,实行重新粘接后可继续使用;有6例患者局部修复边缘嵴出现崩瓷情况,实行调磨抛光处理之后,可以继续使用,没有出现损坏严重的现象;进行修复后,94.12%的患者可达到临床满意,未发生不满意及临床差评。结论:使用铸瓷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疗效明显。【关键词】铸瓷高嵌体;根管治疗;牙体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7-0129-01 牙齿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丧失,导致牙齿变脆弱,易折裂[1]。对于这种现象来说,传统一般主要采用全冠修复,但是这样的治疗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需切割较多的牙体组织,造成有限的健康牙体组织锐减,降低了固位力和支持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铸瓷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技术已经开始普遍应用,铸瓷高嵌体可弥补全冠修复的不足,扩大修复的适应范围,本研究针对根管治疗后牙进行铸瓷高嵌体修复的追踪、评估,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6月根管治疗后经过铸瓷高嵌体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8例(共76颗牙齿),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26~65岁,平均年龄(43.21±5.96)岁。 1.2 方法 利用比色板进行牙齿比色,在自然光线下牙齿呈现复杂的颜色,则可以进行照片拍摄,技师根据拍摄的照片进行实际分析;医师进行牙体预备,去除腐质和髓腔中的原有暂封物,进行咬合面预备,功能尖磨除1.5mm,非功能尖磨除1mm,预备功能尖外斜面肩台,磨出(牙合)面峡部的轴壁与洞低,预备邻面或颊舌面箱形,最后修整边缘线。牙体预备完成后,采用较精细印模技术(硅橡胶)印模。在暂时修复体制作中,一定要使用弹性树脂,不需要涂布粘接剂,嵌体制作好后患者进行试戴,在修复体试戴完成后,在橡皮樟支持下,利用粘固套装进行整装粘接(我科使用的是义获嘉Variolink N粘接套装),最后牙体表面抛光处理。治疗结束后叮嘱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并为患者讲解正规的口腔保健和注意事项。 1.3 临床检查和疗效评估 修复体牙体均未出现脱落或者缺陷的情况则判定为临床优秀;修复体出现轻微缺陷,经过改善可以达到优秀标准则判定为临床良好;修复体出现轻度缺陷但是容易修复,在修复期间不会出现牙齿损伤则判定为临床满意;牙体和修复体存在严重的缺陷,需要进行重新修复则判定为临床差。 2.结果 经过半年至两年的观察,本次研究没有出现修复体彻底失败的现象,有2颗牙齿修复体脱落,在进行粘接之后还能继续使用,有6颗修复体的边缘嵴出现局部崩瓷的现象,其他患者治疗结果均以成功。根据铸瓷高嵌体修复评估结果显示,患者关于修复体质量的反应基本达到临床优良和满意,没有出现不满意的患者。如表。 3.讨论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变得脆弱易折裂,传统采用全冠方式修复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而全冠预备常因牙体颈部组织的去除,导致患牙难以应对咬合压力,而使牙齿折裂。本研究所采用的铸瓷高嵌体制备时牙体部分比全冠磨除量大大减少,最大量的保留正常牙体,且没有太大的改变牙尖的形态,使嵌体在使用的时,咀嚼食物时,咀嚼效率基本上达到原来真牙的咀嚼效果,而且即使局部有损坏,或者以后嵌体有脱落,或者其他原因不能使用还可改用其他的修复方式。 根据嵌体材料的分类,临床上我们制作的有金属嵌体和瓷嵌体,但因金属嵌体与牙颜色不协调,外形线较长,切割组织较多,洞壁间需要粘固剂,溶解后产生裂痕,因临床应用很少,逐渐被瓷嵌体取代,而铸瓷嵌体具有极佳的生物相溶性和美学效果,且不会产生金属过敏现象,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由于瓷嵌体是在模型上制作,可高度模仿对合关系,与对合牙高度协调。 铸瓷高嵌体固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粘接固位,义获嘉(VariolinkVariolink N)粘接套装的出现扩大了铸瓷高嵌体的适应症,利用根管治疗后牙齿髓腔内充足的粘接面积,可以保证粘接处的稳定和固位,能获得很好的粘接效果,提高了铸瓷高嵌体的临床成功率。铸瓷高嵌体可作为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一种可靠的修复方式,并在美学、生物学、功能学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2]。本研究所有病历仅跟踪观察半年至两年,尚需定期回访,丰富资料,其远期修复效果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智,陈彬文.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治疗方案选择[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33(2):115-120. [2]曾桂珍,郭大伟,李亚芹,等.全瓷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牙牙体修复的临床观察[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7,18(2):87-92.

瓷睿刻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观察

瓷睿刻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瓷睿刻(CEREC)玻璃陶瓷高嵌体应用于根管治疗(RCT)后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3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的62例经过完善RCT的70颗后牙行高嵌体修复。分别于修复术后3、6、12个月复诊,了解患牙临床使用情况并用美国公共卫生服务(USPHS)修正标准评价修复体的质量。结果62例除1例(1颗)失联外;其余61例(69颗患牙)均按要求复诊,随访时间3~15个月,随访率为98.39%(61/62)。复诊病例中有1例(1颗患牙:左下第二磨牙)于修复后3个月出现修復体脱落,其余患者对修复体的临床使用情况均较为满意,患者满意度为98.36%(60/61)。69颗患牙中有1颗3个月复诊时出现修复体脱落,其余68颗全部达到A级和B级,修复成功率为98.55%(68/69)。结论CEREC高嵌体修复RCT后大面积缺损的后牙,能获得较高的修复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lass ceramic onlay created with carved porcelain farce (CEREC)system in repairing tooth defect after root canal therapy (RCT),to provide referance for clinic.Methods 70 teeth of 62 cases of patients,who visited to Department of Gener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April 2015 to March 2016,were repaired by glass ceramic onlay by using CEREC system after perfect RCT.In 3,6,12 months of follow-up after repairing,clinical use of teeth were understood and the quality of fixed restorations was evalu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USPHS)modified standards.Results One case was out of contact,other 61 patients (69 teeth)returned on time,3-15 months of follow-up,follow-up rate was 98.39% (61/62).The prosthesis of 1 case (1 affected tooth:left lower the second molar)of follow-up cases 3 months after restoration falled off,the rest of the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usage of restoration were relatively satisfied,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was 98.36% (60/61).The prosthesis of 1 tooth falled off 3 months after restoration,the others for 68 teeth were all graded A and B,success rate of restoration was 98.55%(68/69).Conclusion Clinical effect of glass ceramic onlay by using CEREC system repairing tooth defect after RCT is significant.It is deserving of clinical popularity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Carved porcelain farce;Onlay;Dental restoration;Root canal therapy 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RCT)后的牙齿由于失去牙髓和存在较大的牙体缺损,抗折能力等物理性能明显下降。如何在遵循微创原则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在恢复牙体外形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其功能的恢复,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在诊治该类患牙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随着修复材料和修复技术的发展,瓷睿刻(carved porcelain farce,CEREC)全瓷牙体修复技术已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为了探讨其在RCT后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可行性及修复效果,笔者经完善RCT术后的患牙行CEREC高嵌体修复,现报道如下。

嵌体及全冠修复的护理

嵌体及全冠修复的护理 摘要】目的牙体缺损是指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形态的损坏或异常。它常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关系及邻接关系的破坏,因而常常对咀嚼、发音、面容、牙髓、牙周组织以及对全身健康等产生不良影响。目的讨论嵌体及全冠修复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病人患牙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美观要求得以满足;消除病人担忧、紧张心理。【关键词】嵌体全冠修复口腔科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2.口腔情况了解缺损部位,询问患牙的缺损原因,经过何种治疗。 3.辅助检查摄X线牙片,了解牙周、根尖周以及根管治疗情况。 4.社会及心理因素 (1)评估病人对修复体功能及美观的期望程度。 (2)了解病人对牙体预备有无足够的思想准备,是否存在担忧、紧张心理。 护理问题 (1)牙体组织完整性受损。 (2)前牙缺损所致社交障碍。 (3)担忧、紧张。 护理计划 (一)预期目标 (1)病人患牙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美观要求得以满足。 (2)消除病人担忧、紧张心理。 (二)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进行牙体缺损修复治疗前,应了解病人对修复体的要求及期望达到的目构,结合病人口腔情况将预期效果告知病人。一般情况下都能满足病人的要求,如采用全瓷冠或金属烤瓷冠修复,其颜色和形态与天然牙几乎相似。对惧怕磨牙的病人,如缺损牙已经过牙髓治疗,告知病人这类牙在切磨时不会疼痛。如为活髓牙可注射麻醉药,使病人在无痛伏态下接受治疗,消除病人紧张心理。 2.嵌体及全冠修复的护理嵌体因其固位差、切割牙体组织较多、制作不便、试戴时取载困难等问题,临床上已很少应用。其护理配合与下述全冠修复相同。 全冠因其固位力强,对牙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损害牙体组织也较少,适用于各种牙体缺损的修复。在各类固定修复体中全冠占有的比例最大。全冠的种类如前所述,护理配合以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铸造金属全冠为例,其操作步骤包括牙体预备、蜡型制作、试戴和钻固。 1)牙体预备及制取印模的护理: (1)用物准备: 常规用物:检查盘、口杯、手套、纸巾。 牙体预备用物:各型金刚砂车针(尖形、轮形、柱形、火焰形等)、金刚砂片(单面、双面、杯形)、砂石针(刀边石、轮形石、倒锥石等)、细砂片或橡皮轮。 制取印模用物:托盘、印模材料(藻酸盐粉剂或糊剂、硅橡胶等)、橡皮碗、调拌刀。 蜡颌记录用物:红蜡片或蜡条、雕刻刀、酒精灯、火柴。 其他用物:药物棉线(缩龈线),活髓牙需作局部麻醉时备局麻药物、注射器、

口腔修复小结

口腔修复论文: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危害及防治 摘要目的:通过对156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治疗,说明不良修复体的危害。方法:用快慢速涡沦机、去冠钳、持针器,祛除156例固定、活动不良修复体。结果:巧6例固定活动不良修复体均会导致口腔各种并发症。结论:不良修复体不符合口腔生理解剖特点,给牙周、牙体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不良修复体并发症防治 临床资料 收治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巧156例,男81例,女75例(为活动、固定义齿修复),年龄40一76岁123例,18一40岁33例(为桩冠或固定义齿修复)。 类型分析:①结扎类49例,此类较常见,用0.2的结扎丝“8”字形结扎于缺隙两侧基牙的颈部,缺牙间隙用自凝塑料填塞,塑料进人两基牙的邻缺隙倒凹区固位。②卡环类41例,用约0.smm的钢丝弯制的卡环作为固位体,用自凝塑料填塞于缺牙间隙内,有一定的动度,但不能自行摘戴。③锤造类34例。用锤造式的金属粘贴于牙齿的愕或舌侧,使上领或下领牙齿成为整体,使口腔内少量牙齿暂时不会脱落,但粘结材料填塞了所有牙齿的间隙,使牙齿间存在大量食物碎川乡戴环类:22例,用软金属片环抱于牙体以修复邻近的缺失牙。⑤桩冠类10例。 并发症:①牙眼出血:由于修复体形成悬突并且无自洁作用,不能自行取戴清洁,义齿覆盖区食物存积经常刺激软组织而致牙跟发炎出血。②基牙松动、龋坏:由于不考虑牙周的生理代偿能力,不论缺隙大小均用缺隙的近远中2颗牙做基牙,加之食物残渣不能清洁,菌斑、牙石沉积从而造成基牙松动、龋坏。③口腔异味:由于食物残渣滞留及低廉材料的原因,从而引起口臭。④恶变:不良修复体制作粗造,加之长期的慢性炎性刺激可使口腔勃膜癌变。 治疗:对于不良修复体只有立刻拆除。对固定钢丝+自凝塑胶牙做成的不良修复体的拆除,应先将基牙牙颈部表面的钢丝用高速涡轮机磨断,祛除倒凹部分的充填物,再用持针钳或去冠钳轻轻取下不良修复体(注意保护软组织)。对无缝冠锤造固定桥不良修复体的拆除方法:用高速涡轮机将无缝冠的轴面(颊面)磨穿,将无缝冠桥分成几个小的单位的固位体,再用破冠钳将它们一一钳除。拆除时,保护松动的基牙,以免随之脱落。随访观察3个月,各种并发症基本消失,此时可考虑重新进行符合生理解剖要求的义齿修复。 讨论 口腔修复是建立在口腔解剖生理、材料生物力学原理及医学美学等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学科。一个良好的修复体不但要恢复外观、咀嚼功能,还要对口腔组织有生理保健作用,符合生理解剖要求。而不良修复体所用的材料均为自凝塑料,口内直接使用,对口腔戮膜刺激性大,且表面未做处理易沉积牙石。因缺乏应有的制作工艺,所以不良修复体不但不能恢复咀嚼功能,而且还给牙周组织和口腔内软组织造成不良刺激,形成医源性疾患。不良修复体还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牙槽勃膜创伤引起溃疡,并有组织增生;余留牙龋坏、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病等。不良修复体基牙的选择不符合生理解剖要求,无论缺牙数目及基牙健康状况如何,都在缺牙近远中选择基牙。故义齿自洁作用差,往往引起邻牙基牙龋坏,出现明显的牙眼炎、根尖周炎症状,或者因充满牙间隙的自凝塑料在咬合压力作用下向根方移动压迫牙眼,造成医源性创伤,使基牙松动、移位、折断,失去咀嚼功能,甚至导致领面部间隙感染。 不良修复体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危险,作为口腔医务工作者,要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尽最大努力来满足人民群众的义齿修复需求,以减少不良修复体带给人类的伤害。讨论口腔修复是建立在口腔解剖生理、材料生物力学原理及医学美学等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学科。一个良好的修复体不

根管治疗术后牙体修复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一定要“打桩”吗?是否必须做冠修复? 一、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因素 1.物理性能,如水分丢失; 2.牙冠剩余牙体的多少;牙体结构的改变不会显著降低牙体强度; 3.不同牙的形态、功能、牙体受的不同方向的力:前牙--剪切力后牙--垂直力; 4.患者的要求 二、根管治疗后前牙的抗折力保持不变 前牙根管治疗后,其存活率与做冠无明显相关性 桩为核提供固位,核为桩提供固位型 前牙根管治疗后处理方法: 1.牙体完整:A 牙体颜色正常 B 牙体变色:漂白,贴面,冠; 2.牙体少量缺损(边缘嵴完整): A 牙色正常:瓷贴面 B 牙体变化:a.>50%牙釉质保留:漂白后行贴面 b.<50% 牙釉质保留:冠修复(不需要桩核) c.RPD基牙:RPD基牙上侧切牙桩冠修复 3.牙体大量缺损或根管粗大:打桩行冠修复 当上下均需修复时,先做下颌。 桩的类型:铸造桩,预成桩 实验室及临床研究:预成桩效果要比铸造桩好 下面情况下铸造桩优先: 1.单个牙弓内要同时完成多颗牙桩冠修复; 2.牙冠或根管细小(下切牙); 3.核相对于牙根的角度需改变; 后牙: 条件:1.垂直向力; 2.无髓牙在正常合力下纵折; 3.做冠后临床保存率大大增加; 注意:1.对已行RCT治疗的磨牙,要行覆盖合面的冠修复,如全冠、高嵌体; 2.下颌前磨牙除外; 3.后牙根部牙本质相对薄,冠部牙体组织厚、量多,故后牙桩核修复更危险; 4.桩达到一定深度后很危险。 需要桩的情况:1.冠部牙体组织缺一半以上,正常粘结力不足; 2.咬合力大

铸造桩修复后牙的特点: 1.根管细小、弯曲、易侧穿(上磨牙颊侧、下磨牙近中、有双根管的前磨牙) 2.去髓室倒凹消弱了冠部结构; 3.跟管预备去除部分根充材料--微渗透,RCT失败; 冠外修复体才是提高牙体抗折力的根本 全银汞桩核的优点: 1.固位力好:根分叉、髓室倒凹; 2.抗折力强:保持牙体组织多; 3.以充实、密合性好; 4.易取出; 5.减少牙折的风险(与牙弹性模量近似); 6.颜色差异大,易于牙体组织区分,便于去净材料,确保牙体组织上完成预备。缺点:隐裂牙禁用 后牙总结:桩不能加强抗折力,一般选用保守治疗,即利用剩余牙体组织,行粘结修复;如固位、抗力不足,才选用金属桩。 前磨牙 上颌前磨牙使用铸造桩的成功率低 1.若临床牙冠短、侧向力小--金属预成桩 若临床牙冠长、侧向力大、牙根长、直、根管壁厚--铸造金属桩 总结 1.修复成功关键--牙体组织缺损 2.修复方法:牙体组织缺损及其在牙弓中的位置,咬合,开髓孔大小,根管形态,患者要求,要首先选择保守方法,以减少牙体丧失。 3.如不是为核提供固位,应避免使用桩。 4.尽量保存牙体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牙体预备及选桩核种类、材料; 5.核桩制作:操作简单,结构简单为原则。 6.桩冠,是缺损的最终选择,而非唯一。 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是怎么样的? 在剩余牙体组织不足情况下,根管钉就成了长期保存残根冠的唯一途径。即便是进入了粘接技术的时代,仍旧如此。以下介绍了采用加强纤维复合桩(FRCPostecP,us)进行处理的新技术,最后用全瓷PSe.max系统进行修复。 FRCPostecPlus-X片显影,而微笑时却不会显露玻璃纤维加强的根管钉FRCPostecPlus 用于制作牙髓治疗后的牙体缺损修复。新型玻璃纤维与特殊的复

继续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答案

ABO血型物质不可能(D、存在于每人唾液中) 8~11个月的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婴儿最常见的骨骼改变B B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特点,下述哪项是错误的C 拔除阻生牙,术后出现干槽症,经过处理后在创口内所填塞的碘仿纱条,抽除的时间为(D、7-10天) 病理条件下,心尖搏动增强原因为(D、左心室肥大) 病理性黄染时,哪个部位最明显() 病理性蛋白尿,可见于D 哺乳期妇女患滴虫性阴道炎,适宜的治疗方法是B 白细胞分类中,分叶核粒细胞的百分比为C c 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几天以上无乳或乳汁分泌减少(C、3天)出现下述哪种波即可肯定病人处于轻睡期(D.阵发性短程12~16 波/s) 传染病的早期诊断中主要测定血清中的(C、特异的IgM)刺激迷走神经可以终止的心律失常是(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PD-A(枸橼酸钠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全血保存有效期为(D、35天) 触觉语音震颤减弱可见于A

残疾人康复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是D 成年男性红细胞正常值为C 成人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低于D 穿衣对应的METs值为D D “大炮音”提示下列哪种疾病(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渗性缺水输入大量等渗盐水,会出现(B、高氯性酸中毒)低氯血症见于(B) 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方法是(A.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或套封)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心力衰竭患者,最适宜的治疗为(B. 植入性心脏转复除颤器)低钠血症见于C 胆道镜检查下列哪项应慎重D 大咯血是指一日咯血量C E 儿童康复的最终目标是(D) 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A、劳力性呼吸困难)F 反映左右心房电激动过程的是(A、P波) 肺内局限性的湿啰音提示(C、炎性病变) 服毒后的洗胃处理,下列哪项不正确B

两种嵌体修复后牙邻面缺损的疗效比照分析

两种嵌体修复后牙邻面缺损的疗效比照分 析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二氧化碳锆嵌体以及铸造钴铬合金嵌体治疗后牙邻面缺损的情况。方法因龋损或者折裂等原因就诊的患者70例(每人一颗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铸造钴铬合金嵌体治疗,实验组采用二氧化碳锆嵌体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12~24个月的随访,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9.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铸造钴铬合金嵌体治疗,行铸造钴铬合金嵌体治疗前,首先去尽患者患牙腐质,按要求制备,若患者缺损达龈下时,应该先排龈后再制备。保持侧壁平行,自牙龈方向牙咬合面聚合2~5°。邻面颊舌轴壁线角近中轴牙本质界处,洞缘需制备短斜面,且曲线应圆滑。完成制备后,硅橡胶取模,灌注超硬石膏,暂封窝洞,将模型送至加工中心。 实验组采用二氧化碳锆嵌体治疗,按照常规方法去除龋损,对活髓牙备牙,对敏感牙垫底,对于有根尖周、牙髓、牙周炎患者,先进行根管及牙周治疗,再行对嵌体

牙进行制备,制备前先比对好牙体颜色,若患者缺损达龈下时,应该先排龈后再制备。再按照根据嵌体修复要求,制成箱状洞形,保证各轴壁相互平行,且外展<5°。洞缘不需要制备短斜面,窝洞深度1.5~3.0 mm。适当加宽加厚鸠尾部,预防修复体断裂[2]。使点线角圆钝。去除无基釉、薄壁弱尖等抗力较差的牙体组织,去除轴壁的倒凹,保持各轴面点线角圆钝光滑,连接顺畅。对于固位较差的可以制备髓腔固位形,从而巩固固位。为了不影响远期修复效果应避免将修复体边缘置于咬颌接触区。完成牙体预备后,再次排龈,硅橡胶取模,并记录口内咬颌情况,送去加工中心。而且,加工前向技术人员交代好患者要求。制作完成后,邀患者复诊、试戴,观察好连接点及咬颌关系,调整磨合后,再进行口外抛光,用粘结剂粘结[3]。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帮助患者掌握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从而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1. 3 疗效评定标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修复体外观整洁性、光泽度;修复体表面的完整性,观察有无裂痕;观察修复体与牙体组织的连接空隙大小;注意患者有无牙周状况;观察患者有无继发龋。上述5项标准中均为良好则为显效,有3项或者3项以上均不好则为无效,其余状况为有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精选.pdf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课程类型:专业临床课建议课时:96课时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从而恢复其正常形态和功能,以促进患者的健康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也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临床专业课程之一。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掌握口腔修复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医学素质的养成;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培养目标,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在口腔修复学课程设计中,以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临床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体现职业教育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教学内容符合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考核标准和临床岗位需求,强化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口腔修复学课程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理论基础,强化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合理安排生理学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科学安排各类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及时融入口腔医学新材料、新技术,保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修完医学基础课和口腔专业基础课之后的第二学年开始学习本课程。其预修课程包括《解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学》、《口腔材料学》等。 考核方法:考试课,笔试+技能操作。 学时学分:总学时数:96,理论学时数:60,实验学时数:36,学分数:8分。 第二部分课程培养目标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也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临床专业课程,本课程应从适应临床职业岗位的能力需要出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突出能力培养,融入人文教育,强化职业意识,课程目标包括: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口腔修复科常用临床检查项目。掌握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等各种常见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 2.熟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等各种常见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 3.了解口腔颌面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周病的修复治疗;了解口腔修复学新技术及有关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各类修复体的制作工艺流程。

全瓷嵌体在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全瓷嵌体在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9-01-09T15:40:30.9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6期作者:廖丽斐 [导读] 应用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成功率较高,而且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也较高,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兵器工业521医院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目的:探究全瓷嵌体在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78例,根据修复方式分为树脂组和嵌体组,树脂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的修复方法,嵌体组采用铸瓷嵌体的修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修复的成功率和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嵌体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92.11%)显著高于树脂组患者(7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嵌体组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树脂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成功率较高,且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055-02 牙体缺损是口腔疾病的常见类型,指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多由龋病引起[1],临床上一般进行充填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临床上出现了多种修复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究全瓷嵌体在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为后牙牙体缺损,排除其他干扰性口腔疾病和精神障碍的患者,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均自行选择修复方式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修复方式分为树脂组和嵌体组,树脂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的修复方法,嵌体组患者采用铸瓷嵌体的修复方法。树脂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范围为22~51岁,平均年龄为(40.24±2.31)岁;缺损位置:前磨牙牙体缺损14例,磨牙牙体缺损26例。嵌体组患者38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为24~53岁,平均年龄为(40.25±2.56)岁;缺损位置:前磨牙牙体缺损13例,磨牙牙体缺损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缺损位置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树脂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的修复方法,首先去除龋坏的牙体组织并进行洞形预备,尽可能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洞壁边缘可向外扩展2~6°;洞形修整后进行窝洞消毒,然后涂布自酸蚀粘结系统的粘接剂,光照后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窝洞充填,充填完成后调整咬合关系,最后进行充填体打磨抛光。 嵌体组患者采用铸瓷嵌体的修复方法,首先将龋坏的牙体组织去净,然后根据嵌体修复的预备原则进行牙体预备,保证洞深在2mm以上,同时点线角应清楚且光滑,洞壁垂直且洞底平坦;牙体预备完成后制取印模,而后灌制石膏模式送至加工厂制作铸瓷嵌体;嵌体制作完成后进行试戴,调整咬合和邻接关系,最后进行全瓷嵌体粘固。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修复的成功率和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 修复效果的评价标准[2]:(1)成功:修复体或充填材料完整,且颜色与邻牙保持一致,边缘密合度好,未出现食物嵌塞,没有继发龋发生;(2)缺陷:修复体或充填材料可见裂纹,颜色与邻牙有一定的差异,边缘密合度不良;(3)失败:修复体或充填材料不完整且与周围牙体组织间隙较大,颜色与邻牙相差较大,边缘密合度较差,发生食物嵌塞和继发龋。 患者使用我院自制的修复效果满意度评分表进行满意度评估,评分表从咀嚼功能、舒适度和美观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x-±s)和(%)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χ2),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比较结果 嵌体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92.11%)显著高于树脂组患者(7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情况(n)

根管治疗后冠部修复

下面是讲座的题目及时间。

下面是部分讲座内容的截屏及翻译,译文仅供参考,建议大家看英文内容。 根管治疗后,当一个牙齿组织缺失并失去牙髓活力后,标准的处理是桩核修复。 桩核: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经常因为龋坏、根管治疗或者先前的修复体导致牙齿缺失相当一部分牙体组织。

缺失的牙体组织还导致修复体的固位出问题,并增加了牙齿折断的风险。 牙本质肩领:充分的牙本质肩领对成功的核固位的修复体是必需的;肩领效应是一个环绕的360度的平行的牙本质肩领并伸展到冠方牙体预备肩台的1.5-2mm形成的。肩领的宽度跟长度对预防牙根折裂同样重要。

这个就是所说的牙本质肩领。如果有人不明白,建议翻翻看看新近的教科书。听过一个牙医抱怨说,纤维桩容易断,所以不用。其实如果有牙本质肩领的话,什么样的桩核都不应该断的,除非咬合有问题;纤维桩断裂反而保护了牙体,否则就是牙体折裂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或者见没见过铸造桩核烤瓷冠因咬合力量过大导致牙体纵折的案例?这里的教科书建议,如果没有足够的牙体组织做肩领,就必须做冠延长。冠的边缘必须粘结在牙体组织上,而不是修复材料上。 欧洲2006根管学会指导标准 根管治疗后效果欠佳的几种情况:

@牙齿有感染的症状及表现 @根管治疗后根尖随后出现X光可见的病变或者先前的病变尺寸增加 @病变尺寸不变或者仅仅在4年的随访中才消失 @存在牙根持续吸收的状况 影响根管治疗成功的因素 根管治疗前的因素 @无论活髓牙或者死髓牙,没有X光根尖阴影的成功率96%,有根尖阴影的成功率86% @操作者的经验,根管专科医生5年治疗成功率98.1%,美国牙科学生在350个病例里显示成功率89.7%

口腔修复出科小结 口腔修复个人小结

口腔修复出科小结口腔修复个人小结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口腔修复出科小结口腔修复个人小结 口腔科的医生我们口腔的好朋友,那你知道口腔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要做怎么写吗?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口腔修复出科小结,以供大家参考! 口腔修复出科小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来到xxx工作已半年有余了,在护士长及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我坚持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踏踏实实的做好护理工作,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恪守护士的职责和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口腔科护士,我无愧于护士的称谓。 过去的半年里,虽然我只是一名小小的普普通通的护士,但在我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是用心对待我所能接触的每一个病人!在我的字典里,永远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我用心善待来到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付出我的热情和能量,真正做到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每一句温侬软语,每一声亲切的问候,每一次精心的治疗,每一个微笑,无不饱含我的心意。护士工作虽然琐碎虽然平常虽然平淡,但有时我真的很为自己骄傲,很享受白衣天使这个无上光荣的称谓。 我的双手我的微笑我的善待让这个世界温暖!虽然他们不能记忆我的名字,虽然他们不知道我的付出,虽然他们不了解我的辛苦,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所以我很快乐!

人总是在不断成熟与长大,如果说昨天的自己还有那么些浮躁那么些飘摇,那今天的自己则更加成熟更加稳健,对护理工作也有了崭新的诠释,更加明白自己的职责和重担,也能更好更用心地为每一个病人服务。口腔护士在过去的半年中,我感谢每一位和我共事的同事,感谢每一位教导我的老师。感谢你们的善待,感谢和你们有这样相逢相知相处的缘分,感谢你们的善良和美好,感谢你们让我生活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希望明年,我们仍然能够并肩作战,共同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去创造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口腔修复出科小结 XXXX年转瞬即逝,过去的一年中,在院领导和医院各科室同仁的支持帮助下,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围绕口腔科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严格管理,求真务实,踏实苦干,在医德医风、医疗质量、基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收获了成功和喜悦。截止XXXX年X月,完成门诊治疗总量人次,其中团购人数超过X人次,网上获得优质评价,网络评分位居首位。在汇报个人工作之前,我首先要感谢院领导,对我个人的信任和支持,为我指明工作目标和方向;感谢医院各科室的同仁们,对我工作的配合和帮助,让我在这样一个富有生机与朝气的大家庭里,倍感振奋。现总结XXXX年工作,如下:

根管治疗后高嵌体修复

根管治疗后高嵌体修复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根管治疗后微创修复——嵌体、高嵌体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选择修复方法时既要考虑功能、美观、牙周健康、使用寿命等方面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尽量保留更多的健康牙体组织,在粘结技术非常成熟的今天,微创修复方法——嵌体、高嵌体,应该得到我们的肯定,同时也要敢于去尝试。 任何一种修复方法都不是完美的,不要放大它的缺点,而要更多的看到它的优势。严格控制适应症可以达到理想的结果。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嵌体、高嵌体—— 1、牙体预备嵌体、高嵌体牙体预备相对简单,避免倒凹即可 2、印模由于边缘在龈上取印模容易,印模更清晰、更准确 3、密合性印模精确,修复体会更密合 4、边缘可以很好的检查边缘的密合性,粘固后边缘高度抛光 5、牙周龈上边缘,降低侵犯生物学宽度的风险,可以预知良好的远期效果。 6、微创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牙体组织,体现微创理念 根管治疗后嵌体临床操作程序: 根管治疗后X片 根管治疗后冠部暂封观察5-7天 术前比色 上橡皮障

去除暂封后 釉质酸蚀 釉质本质酸蚀 强吸吸酸蚀剂 水气冲余留酸蚀剂 强吸吸干 涂底漆 涂粘结剂 光固化 纤维桩 固定纤维桩并光固化双固化树脂粘结剂树脂充填 绿标平头锥形金刚砂牙体初步预备 弯釉质凿去飞边 直釉质凿平整 红标平头锥形金刚砂细修 牙体预备完成 硅橡胶取印模

检查印模 灌模型 检查模型 制作完成 完成的嵌体 去除临时嵌体,上橡皮障后抛光牙体试嵌体 试嵌体 检查邻接 邻面分隔 酸蚀釉质 酸蚀釉质本质 强吸吸酸蚀剂 水气冲余留酸蚀剂 强吸吸干 涂底漆 涂粘结剂 光固化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精编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 规范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 一.石膏绷带固定 [包扎前准备] 1.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 (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固定时注意事项] 1.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2.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3.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4.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5.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6.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7.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 8.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 (1)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坏疽及缺血性挛缩) (2)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 (3)不明原因的高热。(压疮,化脓性皮炎,坠积性肺炎) 9.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 10.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并抬高患肢,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二牵引术 [适应证] 1.长骨干骨折复位后不稳定,需要维持对位者。如股骨干大斜形骨折。 2.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

嵌体修复术的临床分析

嵌体修复术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5-28T08:30:28.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赫军 [导读] 是指将复合树脂严密充填于已涂布分离剂的窝洞内,在光敏灯照射下初步固化。 赫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民泰医院 150080)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238-02 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牙体缺损区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或冠内固位体。 1 嵌体修复术 嵌体修复术适用于各种严重的牙体缺损已经涉及牙尖、切角、合边缘嵴以及牙合面,需要咬合重建者。因牙体缺损的邻接不良或食物嵌塞严重,需要恢复邻面接触点者。 青少年的恒牙和儿童的乳牙,因其髓角位置高不宜做嵌体,以免损伤牙髓。牙合面缺损范围小而且表浅,前牙邻、唇面缺损未涉及切角者。牙体缺损范围大,残留牙体组织抗力形差,固位不良。对于美观及长期效果要求高的年轻患者或心理素质不理想的患者,前牙缺损慎用嵌体修复。 2 牙体预备 嵌体是在口外制作好后才戴人患牙,牙体预备时除按照窝洞充填的基本原则,去除腐质,做预防性扩展,底平、壁直、线角清晰,同时要求: 2.1 洞形的预备 嵌体箱状洞形的所有轴壁应彼此平行,或微向牙合面外展2°~5°。洞形无倒凹,洞壁上如有任何倒凹,嵌体将无法在牙体上顺利就位。 2.2 洞缘的预备 洞缘应有斜面,一般在洞缘牙釉质内预备出45°斜面,斜面宽度约1.5mm,根据殆面情况对斜面深度和角度做适当调整。 2.3 邻面的预备 邻面可做片切形。对患牙邻面缺损表浅、突度小。邻接不良的患牙,可做邻面片切形预备,以恢复缺损及邻接,改善其邻面突度。片切面的颊舌边缘应达到自洁区。根据需要可在片切面制备箱状洞形、邻沟或小肩台。 2.3.1 咬合面嵌体的牙体预备 去龋:扩大龋洞,去除无基釉,去净龋坏组织,如果穿髓应及时做相应治疗。 预防性扩展:适当扩大洞形,为防止继发龋,可将洞形扩大,包括临近的点隙沟裂,使洞壁处在正常牙齿硬组织内。预备洞形时应尽可能保护洞壁和抬边缘,注意保护这些部位的抗力形。洞的外形应制成圆钝的曲线形。 固位形抗力形的制备:洞的深度是嵌体固位的决定因素,一般深度应大于2mm。浅洞的洞底应预备成平面,以增强嵌体固位力。洞深者不必强求洞底平面,去除龋坏组织,保护牙髓为主,可根据损害深浅不同预备成不同深度的洞底平面。所有轴壁均应互相平行或外展2°~5°,并于嵌体就位道一致,洞缘以柱状砂石或金刚石车针预备成45°斜面,最后精修点、线角,完成胎面牙体预备。 2.3.2 邻牙合面嵌体的牙体预备 邻牙合面嵌体的牙体预备 应达到咬合面嵌体的牙体预备要求,应做鸠尾固位形,以防止嵌体的水平向移位。鸠尾固位形的大小、形态应依据患牙牙合面形态而定。鸠尾峡的宽度不应大于抬的1/2。 邻面嵌体的邻面预备可有两种形式 (1)箱状洞形:用于邻面较大的缺损或邻面有较大突度的后牙。先用裂钻在邻面触点处于牙体长轴平行方向预备出一条深达牙本质的沟,再向颊舌侧扩展至自洁区。然后预备出邻面洞形,其龈壁应低平,髓壁与就位道一致,龈壁与髓壁互相垂直。 (2)片切洞形:用于邻面缺损范围大而浅,或邻面突度小,接触不良的患牙。预备方法是:先用球钻或裂钻去除龋坏组织,再以单面金刚砂石片或者了金刚砂车针紧贴患牙切割,防止损伤邻牙。颊舌侧扩展到自洁区,颈部沿龈缘线预备。 2.3.3 高嵌体的牙体预备 高嵌体适用于牙合面广泛缺损,或牙合面严重磨耗需做咬合重建者,也用于保护薄弱的牙尖。高嵌体固位主要靠钉洞固位。在咬合面作牙体预备时,如牙合面与对颌牙有接触关系,应沿牙合面外形均匀降低患牙合面,预备出至少0.5~1.0mm的间隙,并使嵌体牙合面包括牙体牙合面边缘嵴及工作牙尖。牙合面是低抬,则应稍加修整,去除过锐尖嵴即可。磨牙常采用4个钉洞固位,如局部有缺损也可用小箱状固位形。钉洞分散于近远中窝及颊舌沟内,深度超过釉牙本质界,一般为2mm,直径为lmm。钉洞之间必须互相平行,可采用带平行控制仪的弯机,在完成第一个钉洞之后,以此为准,依靠平行控制仪掌握钉洞的方向。 3 制作嵌体 3.1 制作金属嵌体 蜡型制作是制作嵌体的重要步骤,制备蜡型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蜡型的制备应达到如下要求: (1)与预备的洞形完全密合,没有缺陷。 (2)恢复患牙的正确解剖外形,边缘整齐无菲薄边缘。 (3)建立良好的咬合及邻接关系。 (4)表面光滑,残留内应力少,最小蠕变,体积相对恒定,外形基本不变。 3.1.1 直接法蜡型制备 在口腔内预备过的牙体上直接制取蜡型。其优点是蜡型准确,不致因取印模、灌注石膏模、制备代型等操作带来材料性、技术性误差而影响铸件的精度。但是,在口内制备蜡型的操作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占用椅位的时间长,而且制备复杂的复面嵌体,往往存在操作上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