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机场机坪运行管理规定》2018.4修订版
- 格式:doc
- 大小:13.54 MB
- 文档页数:97
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其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机场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旅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并严格遵守科学合理的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是必不可少的。
一、机场设施与设备管理1、跑道和滑行道跑道和滑行道的设计、建设和维护必须符合国际民航组织和国家相关标准。
定期进行道面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缝、坑洼、异物等问题,确保道面平整度和摩擦力符合安全要求。
配备完善的助航灯光系统,包括跑道边灯、中线灯、进近灯等,保证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飞行员能够清晰地识别跑道和滑行道。
2、航站楼航站楼的建筑结构要坚固,能够承受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等必须齐全且处于良好状态。
加强对航站楼内电梯、扶梯、自动步道等设备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3、停机坪停机坪的地面要平整,排水系统良好,防止积水影响飞机起降和停放。
设立明确的停机位标识和引导系统,方便飞机准确停放。
4、通信导航设备通信设备包括甚高频电台、卫星通信系统等,要保证通信的清晰、稳定和不间断。
导航设备如ILS(仪表着陆系统)、VOR(全向信标)等要定期校准和检测,确保精度和可靠性。
二、人员管理1、飞行员和机组人员飞行员必须持有有效的飞行执照,并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熟悉所飞航线和机场的特点,了解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置程序。
机组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在飞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2、地勤人员包括机务维修人员、行李装卸人员、安检人员等,都要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机务维修人员要按照维修手册和工作单进行飞机的维护和检修,确保飞机处于适航状态。
3、管理人员机场管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熟悉机场运行的各个环节。
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计划和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机场运行的安全、有序。
三、航班运行管理1、航班计划合理安排航班起降时间,避免航班过于密集造成拥堵。
民航局关于印发《民用直升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制定与
实施准则》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
•【公布日期】2023.08.16
•【文号】民航规〔2023〕28号
•【施行日期】2023.08.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民航
正文
民航局关于印发《民用直升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制定与实施准
则》的通知
民航规〔2023〕28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通用航空公司、各机场公司:
为规范我国民用直升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制定与实施工作,促进直升机运行领域发展,提高其仪表运行的安全水平,民航局制定了《民用直升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制定与实施准则》规范性文件,现予以印发,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请各地区管理局依据本通知于2023年底前完成辖区相关直升机运营人的补充运行合格审定工作。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3年8月16日。
机场安全运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机场安全管理,构建机场安全“四道防线”,确保航空管制运行安全,保障机场运行持续稳定,维护大局和谐稳定,制定本机场安全运营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机场安全运营管理制度适用于全体在本机场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单位、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机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是机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机场安全管理的基础。
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机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及时掌握机场安全风险情况,采取措施减少和控制风险。
第四条机场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机场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建立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职责,协同合作,共同维护机场安全。
第五条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建立安全信息快速传递机制,及时发布安全警示信息,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机场安全运行。
第六条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机场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报告,确保机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七条机场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安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共同维护机场安全。
第八条机场管理部门应当积极推进机场安全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安全设备和技术,提高机场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机场运行安全。
第二章安全管理机构第九条机场管理部门应当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机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协调和监督。
第十条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责,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安全管理能力。
第十一条机场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完善的安全设备和设施,确保机场安全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机场运行安全。
第十二条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技术支持机构,负责机场安全技术支持和应急处置工作,提高机场应急反应能力,保障机场安全。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三条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机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机场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流程,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确保机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为加强机场飞行区管理,确保飞机起降安全和航空安全运行,规范机场飞行区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机场飞行区管理的基本要求机场飞行区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 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民航规章制度,确保飞行区运行安全和保障飞机起降安全;2. 保障航空器运行和航空器使用需求,促进机场飞行区全面协调和科学合理运行;3. 加强飞行区的安全管理,做好飞行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飞行区的设施设备完好;4. 保障飞行区的内部秩序,规范飞行区内各项运行和管理行为。
第三章机场飞行区管理的组织架构机场飞行区管理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包括机场飞行区局部政策、规章等文件;机场飞行区联合委员会;1. 机场飞行区联合委员会:由机场管理单位和机场航空公司共同组成,负责对机场飞行区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确保飞行区内各项活动有序进行;2. 机场飞行区局部政策、规章文件:机场管理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制定机场飞行区管理的例如进出机场、飞行区内的车辆通行规定等文件,确保飞行区内的各项运行和管理活动有序进行,做到规范管理。
第四章机场飞行区管理的安全保障机场飞行区管理应当加强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飞行区内各项运行和管理活动的安全进行,主要包括飞行区的设施设备安全、飞行区的内部秩序安全、飞机起降安全、飞机的运输和积载安全等内容。
1. 飞行区的设施设备安全:机场管理单位应当对飞行区的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飞行区的设施设备完好,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2. 飞行区的内部秩序安全:机场管理单位应当制定飞行区的公共秩序维护管理制度,规范飞行区内各项运行和管理活动,确保飞行区的安全有序进行;3. 飞机的起降安全:机场管理单位应当对飞机的起降进行严格管理,加强飞机的起降区域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飞机的起降安全;4. 飞机的运输和积载安全:机场管理单位应当对飞机的运输和积载进行严格管理,确保飞机的运输和积载的安全。
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发文号: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33号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日期:2018-11-16实施日期:2019-01-01《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18年11月9日经第18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2018年11月16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决定对《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91号)作如下修改:一、将规章名称修改为“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二、将第一条中的“民用机场”修改为“运输机场”。
三、将第二条修改为:“本规定适用于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运输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运行安全管理。
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管理的要求按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的规定执行。
”四、将第三章中所有“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统一改为“机场使用手册”,但第二十七条除外。
五、将第二十五条中的“附录三”修改为“附件3”。
六、将第二十八条中的“批准”修改为“审查”。
七、将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二条中的“批准”修改为“生效”。
八、将第二百九十八条、第三百零三条中的“民用机场使用手册”修改为“手册”。
九、将条文中所有“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统一改为“中国民用航空局”;所有“民航总局”统一改为“民航局”,但第三百一十七条除外;所有“民航规章”统一改为“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所有“《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统一改为“《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规定》”。
本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2007年12月17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根据2018年11月16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运输机场安全、正常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1.引言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为了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必须严格遵守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本文旨在探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以确保机场运行的安全可靠。
2.飞行区域管理2.1 空域划分为了确保飞机起降的安全,机场需要根据飞行特点和任务需求,合理划分空域,确保各航空器有充足的飞行空间。
空域划分应根据航空器等级、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进行分类。
2.2 飞行航线规划机场需要根据航班计划和航空器类型,合理规划飞行航线。
航线规划应考虑气象条件、航空器性能、空中交通管制要求等因素,确保飞行路径安全畅通。
3.跑道管理3.1 跑道维护机场应定期对跑道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跑道平整、无障碍物和坑洞。
维护期间,必要时可以关闭跑道,并通知航空公司和相关单位。
3.2 跑道标志机场需按照国内航空标准,在跑道上设置必要的标志和标线,以指导飞机起降操作。
标志和标线应保持清晰可见,确保飞机准确地进行跑道操作。
4.飞机进出港管理4.1 进出港信息核对机场应与航空公司和相关当局保持密切联系,核对进出港航班的信息。
核对内容包括航班号、机型、载客量等,以确保航班安全顺利进行。
4.2 安全检查机场应设立严格的安全检查机制,对旅客和行李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行李、乘客的身份和物品,以防止携带危险品进入飞机。
5.火警与救援管理5.1 火警预防机场应配备先进的火警预警系统,对机场内的火灾风险进行监测。
一旦发生火灾,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火灾损失。
5.2 救援组织机场应建立有效的救援组织体系,包括应急救援队伍、设备和培训。
救援人员应熟悉机场的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并能迅速响应救援需求。
6.恶劣天气应对6.1 预警机制机场应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获取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并及时发布给航空公司和机组人员。
一旦出现恶劣天气,机场需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延误或取消航班、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措施等。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规范机场飞行区的管理,确保航空安全,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飞行区范围及分类1. 机场飞行区是指用于飞机起降、停放、滑行等活动的区域,一般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
2. 根据用途和功能,飞行区分为民用飞行区和军用飞行区。
三、飞行区管理机构1. 民用机场的飞行区管理由机场管理机构负责,军用机场的飞行区管理由军事管理部门负责。
2. 飞行区管理机构负责飞行区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
四、飞行区使用规定1.飞行区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航空局规定。
2.飞行区的使用应按照机场管理机构的规定和指导。
3.飞行区的使用应符合气象、空中交通管制和机场领航等规定。
4.飞行区的使用涉及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应严格按照指定的路线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五、飞行区设施设备1.飞行区应安装和配备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灯光、标志、导航设备等。
2.飞行区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应按照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
3.飞行区设施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应及时报修,保证其正常使用。
六、飞行区保障1.飞行区保障包括飞行区安全保障、航空安保人员、灭火救援等工作。
2.飞行区保障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和实施。
七、飞行区维护1.机场管理机构应定期对飞行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安全的使用状态。
2.飞行区维护包括道面维护、设备维护、植被清理等。
八、飞行区安全1.飞行区安全是机场飞行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
2.飞行区安全包括防火、防雷、飞机坠毁等方面的安全风险。
3.机场管理机构应制定并落实飞行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飞行区的安全运行。
九、飞行区使用1.飞行区的使用应符合机场接收航班和航班顺序,确保航班起降和停靠的有序进行。
2.机场管理机构应根据航班计划和状态,合理调配和安排飞行区资源,确保航班的正常运行。
十、飞行区卫生1.飞行区卫生包括机场场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区域的清洁和卫生保洁工作。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办法》(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机场管理,保障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安全运营和正常秩序,促进民用航空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浙江省民用机场管理办法》、《华东地区民用机场净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的净空管理,净空保护区内的规划、建设、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三条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的净空保护区范围由每条跑道的障碍物限制面外边界叠加而成的最大区域。
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面(以下简称“限制面”)由内水平面、锥形面、进近面、过渡面和起飞爬升面等障碍物限制面组成。
(详见附图)第四条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在组织编制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时,应将净空保护区的限制高度要求纳入规划。
第五条限制面内的建设项目,其建设高度(指最高点的黄海高程,含构筑物及附属设施,下同)不得超过机场远期净空保护区的限高。
第六条相关主管部门在审批净空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和其他物体或者建设项目立项前,应当取得民航温州监管局的净空审核意见。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在审批前必须取得民航温州监管局的净空审核意见:(一)位于端净空内:穿透起飞航径区(障碍物A型面)1.2%坡度面、但不超过起飞爬升处近坡度面的建设项目和其他物体;(二)位于侧净空内:在过渡面内的建设项目和其他物体;以及其最高点在内水平面和锥形面以下15米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和其他物体;(三)净空保护区内拟利用遮蔽原则建设的超高建设项目和其他物体。
第七条施工塔架属临时设施,原则上不得超过障碍物限制面。
施工塔架的设置和管理,具体应遵循下列要求:(一)跑道端净空区域内的施工塔吊严禁超高;由各属地住建局负责,严格管控跑道两端的施工塔吊高度,严禁突破进近面、起飞爬升面、起飞航径区(障碍物 A 型面)等端净空限制面。
(二)对于跑道两侧内水平面和锥形面区域的施工塔吊,如需临时超高需在建设项目净空审核阶段,由建设单位向民航温州监管局提出申请。
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在现代社会,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承担着巨大的人员和物资运输任务。
为了确保机场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至关重要。
一、机场运行安全的重要性机场运行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一位乘客的出行安全,也关系到整个航空运输业的声誉和发展。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保障机场运行安全是机场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
二、机场运行安全管理的职责分工(一)机场管理机构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承担起机场运行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制定并完善机场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机场运行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各驻场单位共同做好机场运行安全工作。
(二)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作为机场的主要运营单位之一,应当加强对机组人员和地面保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飞行安全和地面服务安全。
(三)空管部门空管部门负责指挥和调度航空器的飞行,保障空中交通的安全、有序和高效。
(四)其他驻场单位包括机场公安、消防、医疗、安检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机场运行安全保障工作。
三、机场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一)跑道和滑行道定期对跑道和滑行道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道面状况良好,标志标线清晰准确。
加强对跑道异物的监测和清理,防止异物损伤航空器。
(二)航站楼保障航站楼的建筑结构安全,定期对消防、电气、通风等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
合理规划和设置旅客安检通道、登机口、行李提取区等,确保旅客通行顺畅和安全。
(三)停机坪加强对停机坪的管理,规范航空器的停放和地面保障车辆的运行。
确保停机坪的照明、消防等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四)特种设备对机场内的特种设备,如登机桥、行李传送带、电梯等,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四、机场人员的安全管理(一)工作人员培训机场各单位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
一、总则为保障飞机场安全、高效、有序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民航行业规定,结合本机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机场所有飞行区、航站楼、地面服务设施及其工作人员。
三、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1. 机场安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负责机场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 机场各部门、各单位应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3. 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为本部门、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四、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机场应建立健全人员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奖惩等制度。
(2)对飞行区、航站楼、地面服务设施等关键岗位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
2. 设备管理(1)机场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2)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3. 运行管理(1)机场应建立健全飞行区、航站楼、地面服务设施等运行管理制度,确保运行安全、有序。
(2)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安全。
4. 鸟害防治(1)机场应建立健全鸟害防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鸟害对飞行安全造成影响。
(2)对鸟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防治效果。
5. 应急管理(1)机场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监督检查与考核1. 机场安委会负责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各单位应定期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机场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部门、单位负责人业绩挂钩。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机场安委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民航行业规定不一致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民航行业规定为准。
第四章目视助航设施管理1 概述1.1 范围目视助航设施主要包括灯光站内的设施、目视助航灯光系统、机坪泛光照明系统和滑行引导标记牌及标志和标志线等。
1.2 目的本章的目的是明确目视助航设施运行标准,建立目视助航设施巡视检查、维护保养规程和管理制度。
通过上述标准、规程和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机场目视助航设施及标志物和标志线等符合《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及《民用机场助航灯光系统运行维护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始终处于适用状态。
从事目视助航设施管理工作的人员除遵守本章的规定外,还需要遵守本手册飞行区场地管理等章的有关规定。
2 目视助航设施的主要工作依据2.1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电力供应和使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6号))《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民航局令第98号)《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民航局令第150号)《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民航局令第156号)《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民航局令第170号)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航局令第191号)《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13)《民用机场助航灯光系统运行维护规程》(AP-140-CA-2009-1)《民用机场灯具一般要求》(GB/T7256-2005)《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80电技字第26号)2.2 相关参考文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机场;国际民航组织(ICAO)机场设计手册,第四部分——目视助航设备;国际民航组织(ICAO)机场设计手册,第五部分——电气系统;国际民航组织(ICAO)机场勤务手册,第八部分——机场运行服务;国际民航组织(ICAO)机场勤务手册,第九部分——机场维护措施;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咨询通告——机场目视设备的维护;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咨询通告——跑道和滑行道灯光系统;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咨询通告——跑道中线灯接地带灯系统的安装;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咨询通告——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系统规范。
编号GZA-WI-ZL-09版本A1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机坪运行管理规定编制李粤川日期2009.5.8审核唐军日期2009.5.10批准官兵日期2009.5.11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目录修订说明 (2)第1章总则 (5)1.1目的 (5)1.2适用范围 (5)1.3定义 (5)1.4机构设置 (6)1.5机坪运行管理机构职责 (6)1.6要求 (8)1.7贵州航空有限公司机坪的使用 (8)第2章机坪上的航空器运行管理 (9)2.1航空器在机坪上运作的要求 (9)2.2航空器的引导 (9)2.3机位分配原则与使用规定 (12)2.4航空器的牵引 (13)第3章机坪设施、设备管理 (15)第4章机坪泛光照明系统的使用管理 (16)第5章不停航施工管理 (17)第6章控制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18)6.1车辆管理 (18)6.2控制区驾驶员管理 (18)6.3控制区车辆行驶管理 (19)6.4车辆作业规定 (21)第7章控制区人员管理 (24)7.1人员要求 (24)7.2机坪内摄影管理 (25)第8章机坪环境卫生管理 (26)第9章机坪消防管理 (27)第10章特殊天气及应急程序 (28)10.1强对流天气应急程序 (28)10.2低能见度情况下的地面活动管理 (29)10.3冰雪天气应急程序 (29)10.4大风天气下的应急程序 (30)第11章控制区突发事件的通报与调查处理 (32)11.1控制区突发事件的通报 (32)11.2控制区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 (32)第12章违规处罚 (34)12.1处罚办法 (34)12.2违规处罚细则 (37)12.3投诉与裁定 (40)第13章附则 (41)修订说明序号修订状态修改内容1删除1.4机构设置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值班经理室(以下简称“值班经理室”)2删除 1.5.2值班经理室职责3增加1.5.3现场指挥中心职责10)纠正机坪各类违章行为,并实施处罚4增加1.5.4安保分公司职责5)负责建立所有内场人员、内场机动车驾驶员和单位的电子档案,实时记录违犯本《规则》的行为和处理情况5增加1.5.5飞行区保障部职责6)负责督促保洁公司加强机坪卫生清扫6修改2.1.14)航空器发动机试车应在现场指挥中心指定的位置进行。
温州机场候机楼管理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安全保卫第三章消防管理第四章候机楼环境秩序管理第五章候机楼日常维修管理第六章候机楼局部施工管理第七章用电用水管理第八章广告规划与管理第九章商场柜台管理第十章标志牌宣传品管理第十一章候机楼资产管理第十二章特殊状态管理第十三章罚则第十四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树立温州机场良好的窗口形象,进一步加强候机楼管理,使候机楼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提高候机楼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现结合机场实际,重新修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候机楼指温州机场国内候机楼、国际候机楼和贵宾楼及停用的老国际楼(其中适用于国内候机楼附属楼的条款将特别指明)。
国内、国际候机楼内各办公室、贵宾楼的日常管理由所辖的机场二级部门自行负责。
第三条候机楼管理分为:安全保卫、消防管理、候机楼环境秩序管理、候机楼日常维修管理、候机楼局部施工管理、用电用水管理、广告规划与管理、商场柜台管理、标志牌宣传品管理、候机楼资产管理、特殊状态管理等。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机场下属部门和员工以及由机场归口管理的外单位及人员,如候机楼商户及从业人员(以下简称“责任部门或员工”)。
温州机场边防检查站、温州海关驻机场办事处、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温州市公安局机场分局等驻场单位在涉及候机楼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环境卫生和秩序管理时,应参照本规定相关条款执行。
第五条候机楼管理公司是机场候机楼管理的牵头责任部门,具体负责候机楼内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的维护和维修、消防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
候机楼管理公司应加强对候机楼的检查、巡视和监督。
第二章安全保卫第六条候机楼开放期间的安全保卫由温州市公安局机场分局和温州机场安检护卫公司负责。
安检护卫公司负责国内、国际候机楼隔离区域航班开始前和航班结束后的清场工作。
第七条候机楼关闭期间的安全保卫由温州机场安检护卫公司和尊易公司负责。
安检护卫公司负责对国内候机楼、国际候机楼的夜间值守,温州空港尊易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尊易公司”)负责对贵宾楼的夜间值守。
《温州机场机坪运⾏管理规定》2018.4修订版温州机场机坪运⾏管理规定⽬录第⼀章总则 (1)第⼆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2.1机坪管理机构及⼈员 (2)2.2机坪管理委员会职责 (4)2.3机坪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及兼职联络员职责 (4)2.4 规划发展部职责 (5)2.5安全质量部职责 (5)2.6⼈⼒资源部职责 (5)2.7资产管理部职责 (5)2.8 现场指挥中⼼职责 (6)2.9机务维修⼯程公司职责 (7)2.10地⾯服务公司职责 (7)2.11 安检护卫公司职责 (7)2.12 机场保障部职责 (8)2.13 机场建设投资公司职责 (8)2.14 温州航空货站有限公司职责 (8)2.15 候机楼管理公司职责 (9)2.16 温州空港尊易商务有限公司职责 (9)2.17 温州航空⾷品有限公司职责 (9)12.18 温州市公安局机场分局职责 (9)2.19 中国航油(有限)温州分公司职责 (9)2.20 航空公司、其他各驻场单位职责 (9)2.21 停机坪保障系统 (10)第三章机坪布局及机位管理 (11)3.1机坪布局 (11)3.2停机位标志标识 (12)3.3机位的管理 (12)第四章机坪作业⼈员管理 (16)4.1⼈员资质与培训 (16)4.2 机坪作业规定 (17)4.3其他⼈员管理规定 (19)4.4违章处置 (20)第五章航班运⾏管理 (24)5.1航班信息管理 (24)5.2 航班⽣产管理 (25)5.3 专机保障管理规定 (25)5.4 重要航班及急救、应急飞⾏航班保障规定 (26) 5.5 不正常航班保障管理规定 (26)第六章航空器运⾏管理 (29)6.1航空器机坪活动、停放 (29)6.2航空器试车 (30)26.3航空器维修 (32)6.4 航空器系留 (33)6.5航空器监护及护卫 (33)6.6航空器清舱 (35)6.7航空器的加油和放(抽)油 (35)6.8航空器带客加油 (36)6.9航空器溢油预防与处理 (37)6.10航空器除冰作业 (37)6.11 航空器变更及异常情况报告 (37)6.12 航空器保障作业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处置 (38) 6.13 航空器地⾯事故处置 (38)第七章机坪车辆运⾏管理 (40)7.1 驾驶员管理规定 (40)7.2 车辆管理规定 (44)7.3 车辆⾏驶管理规定 (49)7.4 ⾮机动车辆管理 (55)7.5 摩托车管理 (55)7.6 其他车辆管理 (55)7.7 应急处置 (56)第⼋章机坪设备设施管理 (57)8.1 基本要求 (57)8.2 车位停放区 (58)38.3 设备器材摆放区 (58)8.4 应急救援集结区 (58)8.5 停机坪配电箱 (58)8.6 停机坪防护标志 (59)8.7 停机坪照明 (59)8.8 机坪围障及排⽔设施 (59)8.9 停机坪异常情况报告 (60)第九章消防及危险品管理 (61)9.1 机坪消防基本设施 (61)9.2 机坪消防管理 (61)9.3 危险品的运输 (62)第⼗章机坪环境卫⽣管理 (63)10.1 基本管理规定 (63)10.2 管理控制的措施要求 (63)10.3 机坪施⼯管理 (65)第⼗⼀章不利⽓象条件下机坪运⾏规定 (67)11.1 不利⽓象条件 (67)11.2 不利⽓象条件的预警和解除 (67)11.3 低能见度条件下运⾏规定 (67)11.4 强风、暴风条件下运⾏规定 (67)11.5 雷电天⽓条件运⾏规定 (68)11.6 冰雪天⽓条件运⾏规定 (68)4第⼗⼆章附则 (69)附件 (70)1.机坪运⾏保障⼈员档案 (70)2.温州机场机坪平⾯图 (71)3.温州机场机坪各类机型机位排列布置图 (72)4.机坪作业⼈员违章扣分细则(模块A) (76)机坪作业⼈员违章扣分细则(模块B) (78)5.过站航班保障设备、⼈员进离场时间及作业标准(⼀) (81)始发航班保障设备、⼈员进离场时间及作业标准(⼆) (83)温州机场过站飞机作业进程图(⼀) (85)温州机场过站飞机作业进程图(⼆) (86)温州机场过站飞机作业进程图(三) (87)温州机场过站飞机作业进程图(四) (88)6.航班地⾯保障信息通报流程图 (90)7.温州机场VIP通报流程图 (90)8.《规定》修改记录页格式 (91)5第⼀章总则1.1 为切实加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机坪运⾏管理,保障机坪安全、正常、⾼效、有序运⾏,依据《中华⼈民共和国民⽤航空法》、《民⽤机场运⾏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民⽤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CCAR-331SB-R1)、《机场航班运⾏保障标准》(民航发〔2013〕81号)、民航航班正常统计相关办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温州龙湾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机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201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11.1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33号•【施行日期】2019.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民航正文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2007年12月17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根据2018年11月16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运输机场安全、正常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运输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运行安全管理。
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管理的要求按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对全国机场的运行安全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对辖区内机场的运行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机场管理机构对机场的运行安全实施统一管理,负责机场安全、正常运行的组织和协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维护机场的运行安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条机场管理机构与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签订有关机场运行安全的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
第五条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对各自的有关机场运行安全的设施设备及时进行维护,保持设施设备的持续适用。
第六条在机场范围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有关机场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以及机场管理机构为保障飞行安全和机场正常运行所制定的并经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的各项管理规定。
第七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组织成立机场安全管理委员会。
机场安全管理委员会由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或其代理人及其他驻场单位负责安全工作的领导组成,负责人由机场管理机构负责安全工作的领导担任。
民用机场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正文:----------------------------------------------------------------------------------------------------------------------------------------------------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34号)现发布《民用机场运营管理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蒋祝平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三日民用机场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民用机场的正常运行和飞行安全,促进机场的建设与发展,明确机场管理机构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维护其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和其它有关决定,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适用于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民用机场)。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是国务院负责全国民航事务的政府主管部门,对全国民用机场实施行业管理,其主要内容是:(一)制定、发布建设、管理、经营机场的各类规章、决定、标准、规范,依法监督、检查机场的运行状况和服务质量。
(二)制定全国机场布局规划,编制全国机场建设的中长期规划。
(三)审定民用机场地理名称和管理机构名称的命名和更名。
(四)参与新机场选址,并提出定址意见。
(五)审定民用机场的总体规划以及飞行区布局、航站楼工艺流程、安全保卫设施。
(六)对新建、扩建机场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初审,并按规定程序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七)参与机场竣工验收。
(八)审批机场安全保卫计划。
(九)审批、颁发、中止、吊销机场使用许可证、机场经营许可证和机场特种设备和特种车辆生产许可证。
(十)会同国家物价管理部门制定机场收费标准。
(十一)审批民用航空运输企业湿租外国民用航空器从事商业飞行使用民用机场的申请。
(十二)审批外国民用航空器经营人使用我国机场的申请。
(十三)统一对外发布、提供机场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