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扩大切除术
- 格式:pptx
- 大小:12.03 MB
- 文档页数:40
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需要进行切除术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且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指标各时间段较好,P<0.05,疗效无差异,P>0.05。
结论: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时,疗效与胸骨正中劈开手术相当,但具有切口小、创伤性小,失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对心肺功能影响小等优势,安全性较高,恢复快,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胸腺瘤扩大切除术;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疗效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胸腺瘤患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不显著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1]。
将胸腺瘤进行切除,也利于后期对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
开放性手术需纵向正中劈开胸骨,视野较好,操作方便,胸腺组织切除的更干净,但是对患者来说创伤大,失血多、尤其激素治疗后的MG患者容易造成胸骨、切口愈合不良甚至感染。
不利于后期恢复[2]。
本次研究对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手术患者50例进行研究,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胸腺瘤扩大需要进行切除术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给予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方式进行治疗的观察组(n=25),以及给予胸骨正中劈开手术方式的对照组(n=25)。
对照组共14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为31~65岁。
观察组共15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为30~67岁。
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仰卧位,在胸骨正中位置进行切口,切除胸腺组织和胸腺瘤,留置引流管后关胸。
胸腺扩大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合并微小胸腺瘤患者血清AchR-Ab水平的影响张小河;乞国艳;潘祖林;李佳多;刘占杰;郑旭光【摘要】目的分析胸腺扩大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MG)合并微小胸腺瘤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MG合并微小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按MGFA分型分作18例眼肌型及42例全身型.选用受试者工作绘制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chR-Ab水平的临床价值,比较不同类型MG 组手术前后AchR-Ab水平,并对比其手术效果.结果 MG合并微小胸腺瘤组AchR-Ab高于健康人群(P<0.05).ROC曲线显示,AchR-Ab对MG合并微小胸腺瘤的诊断效能较高(P<0.05).术前,全身型AchR-Ab高于眼肌型(P<0.05);术后,两组AchR-Ab均下降,全身型AchR-Ab高于眼肌型(P<0.05).全身型手术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hR-Ab和MG合并微小胸腺瘤患者发病有着良好相关性,通过观察此类患者胸腺切除前后AchR-Ab水平改变,能够利于疾病观察,反映临床效果.【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8(042)012【总页数】2页(P1435-1436)【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合并微小胸腺瘤;胸腺扩大切除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者】张小河;乞国艳;潘祖林;李佳多;刘占杰;郑旭光【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胸腺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肿瘤三科,河北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胸腺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胸腺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胸腺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胸腺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3;R34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变,以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易疲劳为主要表现。
细胞免疫及补体能够诱导乙酰胆碱受体(AchR)损伤,影响终板电位,导致突触后膜的传递功能发生异常,引起肌无力[1]。
摘要:胸腺瘤是一种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复发率较高。
本文旨在探讨胸腺瘤复发的诊断、治疗策略及预后,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胸腺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胸腺瘤的复发率较高,复发后的治疗策略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胸腺瘤复发的诊断、治疗策略及预后进行综述。
二、诊断1. 症状和体征胸腺瘤复发的症状和体征与初次发病时相似,主要包括:(1)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2)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3)局部肿块、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2. 影像学检查(1)胸部CT:可显示胸腺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2)MRI:对胸腺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3)PET-CT:可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为治疗提供依据。
3. 组织学检查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治疗策略1. 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对于胸腺瘤复发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指征包括:①肿瘤复发;②肿瘤体积较大,影响呼吸功能;③肿瘤侵犯周围器官;④肿瘤伴发重症肌无力等并发症。
(2)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侵犯范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常见手术方式包括:①胸腺瘤切除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②胸腺扩大切除术:切除肿瘤、胸腺及部分周围组织;③根治性胸腺切除术:切除肿瘤、胸腺及周围淋巴结。
2. 放射治疗(1)放射治疗适应证: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胸腺瘤患者,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适应证包括:①肿瘤体积较大,手术风险较高;②肿瘤侵犯周围器官,无法手术切除;③肿瘤复发,无法再次手术切除。
(2)放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放射治疗。
3. 化学治疗(1)化疗适应证:对于胸腺瘤复发患者,化疗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适应证包括:①肿瘤复发;②肿瘤侵犯周围器官;③肿瘤伴发重症肌无力等并发症。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效果观察钮乐;王宏伟【摘要】目的研究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MG)并胸腺瘤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64例MG并胸腺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接受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接受胸骨正中劈开术.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 a,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并发症发生率为6.25%(2/32),低于对照组的25.00%(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两组预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MG并胸腺瘤患者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促进其术后康复,且预后复发率低.【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09【总页数】2页(P1615-1616)【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瘤;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作者】钮乐;王宏伟【作者单位】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河南洛阳 471002;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河南洛阳 4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6.1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肌力下降、骨骼肌易疲劳及活动性眼睑下垂等,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相关研究显示,约15%的MG患者伴有胸腺瘤,若未及时治疗,胸腺瘤增大可压迫周围器官,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
目前,临床多采取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MG并胸腺瘤患者,传统胸骨正中劈开术切口美观性差、创伤大,且术后切口感染、疼痛、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近年来随微创技术的发展,胸腔镜被逐渐应用于胸腺扩大切除术中,创伤小且恢复快[3]。
VATS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分析亓宪银;刘民杰【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年(卷),期】2013(017)004【摘要】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ant thorascope,VATS)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手术方法和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胸腺增生26例,胸腺瘤10例,均行VATS胸腺瘤、胸腺扩大切除术.根据临床Osserman分型:Ⅰ型3例,Ⅱa型22例,Ⅱb型8例,Ⅲ型3例. 结果本组手术全部经胸腔镜完成,无中转开胸者.全组手术时间平均80(50 ~1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 (10~150) ml,留置胸腔引流管1~3d,引流量平均150(100~500) ml,6例未留置胸管者术后3d经CT扫描估计胸液量均<200 ml.住院时间3~6d,术后未出现进行性血胸,无肺及膈神经损伤,无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胸腺增生26例,A型胸腺瘤6例,B1型2例,B3型2例(WHO分型).所有患者随访3~ 12个月,完全缓解6例(Ⅰ型2例、Ⅱa型4例),占16.7%;部分缓解28例(Ⅰ型1例、Ⅱa型18例、Ⅱb型7例、Ⅲ型2例),占77.8%;稳定2例(Ⅱb型1例、Ⅲ型1例),占5.6%. 结论 MG患者行VATS胸腺瘤、胸腺扩大切除术安全、可行,效果理想.%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approach and effect o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VATS) extended thymectomy for myasthenia gravis (MG).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6 MG patients combined thymoma (10 cases) or thymus hyperplasia (26 cases) were reviewed.All cases were treated by VATS extended thymectomy.According to Osserman classification,3 cases weretype Ⅰ,22 cases were type Ⅱ a,8 cases were type Ⅱ b and 3 cases were type Ⅲ.Results All cases were accomplished the VATS extended thymectomy without thoracotomy.The operative duration was 50 to 120 minutes (mean 80),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10 to 150 ml (mean 80).The duration of chest tube drainage was 1 to 3 days and the drainage volume was 100 to 500 ml with an average of 150 ml.The hospital stay after surgery was 3 to 6 days.No perioperative death or complications such as progressive hemothorax,injuries of lung and phrenicnerve,myasthenic crisis and cholinergic crisis were reported.The pathologic exam showed 26 of thymus hyperplasia,6 of thymorma with type A,2 with B1 and 2 with B2 according to WHO classification.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to 12 months.The results revealed complete remission in 6 cases (including 2 of type Ⅰ and 4 of type Ⅱ a),partial remission in 28cases(including 1 of type Ⅰ,18 of type Ⅱ a,7 of type Ⅱ b and 2 of type Ⅲ),and stabilization in 2 cases (including 1 of type Ⅱ b and 1 of type Ⅲ).Conclusion Extended thymectomy by VAT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surgery,and therefore it is a preferred choice for MG panents.【总页数】3页(P275-277)【作者】亓宪银;刘民杰【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医院胸外科,莱芜271100;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医院胸外科,莱芜27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7;R736.3【相关文献】1.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J], 葛威;于在诚;蒋梦龙;司盼盼;康宁宁2.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效果观察 [J], 钮乐;王宏伟3.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影响探究 [J],4.电视胸腔镜和胸骨正中劈开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对比研究 [J], 崔宏伟5.胸腔镜下右胸入路与剑突下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J], 赵训杰;邓勇军;刘焕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