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胸腺扩大切除术
- 格式:ppt
- 大小:12.04 MB
- 文档页数:40
临床论著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附27例报告)张青平① 王如文 蒋耀光 马 铮 谭群友 赵云平 龚太乾 周景海 邓 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胸外科中心,重庆 400042)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2005年8月~2007年6月,对27例重症肌无力行电视胸腔镜下经右胸前侧径路胸腺扩大切除(VATS组),切除范围包括全胸腺组织到前纵隔和上纵隔所有脂肪组织。
并与2004年5月~2005年7月27例胸骨劈开胸腺切除(胸骨劈开组)相对比。
结果 VATS组26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电凝钩伤及头臂静脉干中转开胸止血。
与胸骨劈开组比较,VATS组术中出血少[(46.0±5.7)m l vs(120.0±18.8)m l,t=-19.231,P=0.000],术后需镇痛例数少(3vs12,χ2=7.068,P=0.008),术后住院时间短[(7.0±1.2)d vs (11.0±2.5)d,t=-7.379,P=0.000]。
2组手术时间、重症肌无力危象、疗效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经右胸前侧径路胸腔镜下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可行,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但对MG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胸腺扩大切除术; 胸腔镜; 重症肌无力 中图分类号:R655;R74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6604(2008)05-0422-03M a xim a l Thy m ec to m y by VATS for M ya sthen i a Gra vis:Repor t of27Ca s e s Z hang Q ingping,Wa ng Ru wen3,J iang Yaoguang3,et a l.3D epa rt ment of the Thoracic Surgery,D aping Hospital,The Third M ilita ry M edica l U niv ersity,Chongqing400042, China【Abstra c t】 O bjec tive T o study the feasi bility and efficacy of ope ra tive me t hod of m axi ma l thy mec t o m y by video2assisted th oracoscop i c surgery(VATS)f or myasthenia gravis(MG). M ethods Fro m August2005t o June2007,27patients with MG received m axi ma l thy m ect omy by VATS(VAT S group).T he thy mus and fat tiss ues in the anteri or and uppe r m edia sti nu m we re re s ec t ed.Pa tients wh o rece i ved transste rna l thy mec t o m y fro m M ay2004t o July2005served a s a control(conventi onal group). Re sults I n the VAT S grou p,the m axi ma l thy mec t o m y by VATS wa s co mple t ed in26p atients,one pa tient wa s converted t o open surgery because of the injury t o the brachi ocephalic vein.Co mpared with the conventi ona l group,the patients i n the VATS group had fe wer bl ood loss[(46.0±5.7)m l vs(120.0±18.8)m l,t=-19.231,P=0.000],l o wer l eve l of analge sic requirement(3vs 12,χ2=7.068,P=0.008),and shorter post operativ e hos p ita l stay[(7.0±1.2)d vs(11.0±2.5)d,t=-7.379,P=0.000]. The re wa s no significant diffe rence in the ope rati on ti me,mya sthenia gravis c risis,and surgi ca l outco m es be t ween the t wo groups. Con clusio n s Maxi m al thy mec t o m y by V A T S is fea sible and safe for p atients wit h M G.Pa tients have short e r hos p ita liza ti on,l e ss surgica l trau ma and pa in,l o wer ra te of compli ca ti on,and quicke r recove ry afte r the trea t m ent.Furt her studie s a re needed t o investigate its l ong2ter m efficacy【Key W or ds】 M axi ma l thy m ect o m y; T horacoscopy; M ya sthenia gravis. 重症肌无力(m ya sthenia gr avis,MG)是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治疗相当棘手,胸腺切除术可使MG 患者获得较好疗效[1]。
为加强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胸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包括胸腔镜技术、纵隔镜技术、硬质气管镜技术、硬质食管镜技术、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技术( EBUS-TBNA)等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
胸外科涉及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参照《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涉及胃镜技术参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外科设有胸外科病房或者专业组,每年收治胸外科患者不少于 150 例,完成胸外科诊疗不少于 50 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 1 )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2 )配备满足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 ICU、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或者专业医师,有满足胸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胸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经过胸外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附件 1 )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胸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 10 年,近 5 年累计完成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 250 例,其中在有资质医生指导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 20 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率先地位。
胸腺癌的治疗方法引言胸腺癌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胸腺,这是位于胸腔中的一个器官,负责成熟和激活免疫细胞。
由于其罕见性和复杂性,胸腺癌的治疗较为困难,需要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目前常见的胸腺癌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种疾病。
1.手术治疗手术是胸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切除肿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根据病情和肿瘤的分期,手术可以分为胸腺癌肿块切除术和胸腺全切除术两种。
胸腺癌肿块切除术对于早期胸腺癌或局限性肿瘤,可以选择仅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
该手术通常需要使用微创技术,如胸腔镜手术或机器人辅助手术。
胸腺全切除术对于晚期或广泛分布的胸腺癌,可能需要进行胸腔镜下或开放性手术,从而切除整个胸腺。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肿瘤复发和转移,但对患者而言可能造成更大的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期。
2.放疗放疗是胸腺癌治疗的另一种重要手段,可用于术前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或作为单独治疗方式。
放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以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外科放疗外科放疗是指通过外部放射源将放射线投射到患者体内进行治疗。
该方法通常需要多次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需要有恢复期。
剂量和治疗次数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治疗计划。
内科放疗内科放疗是指通过内部放射源,如放射性碘或放射性金属,将放射线源直接引入到患者体内进行治疗。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胸腺癌已转移至淋巴结或其他器官的患者。
3.化疗化疗是利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方法。
化疗可以作为胸腺癌的单一治疗方式,也可以与手术和放疗联合使用。
化疗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使抗癌药物能够进入全身循环系统,以抑制和杀死被癌细胞感染的部位。
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治疗周期。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表面标记物的治疗方法。
这些靶向药物可以通过干扰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阻断其生长和扩散。
胸腔镜:开启开胸术“微创时代”*导读:早期食管癌也可采用胸腔镜进行食管切除,这样不仅避免了开胸,对心胸和肺的影响也减少到了最小,创伤小了,也增加了安全性。
……提起胸外科手术,人们最先联想到的是长长的切口、明晃晃的手术刀。
而现在,许多患者面对胸部的外科手术都能表现得镇定自若,完全没有了之前手术患者的那种不安和紧张。
原来,他们都采用了最新的胸外科微创手术方式——胸腔镜。
本期,我们特邀专家谈一下有关情况:早期肺癌,可以不开胸案例一43岁的张女士检查发现右下肺上长了一个小肿瘤,考虑早期肺癌的可能性大,医生告诉她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推荐“完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张女士四处打听,了解到传统开胸切肺的口子长达20多厘米,手术后伤口疼痛厉害,住院时间也长。
完全胸腔镜手术只需要三个2-3厘米的小孔,就能完成肺叶切除,口子小,疼痛轻,恢复也快。
但她觉得胸腔镜手术口子是小了,又怕切不干净。
经过和主刀的医生沟通,她消除了顾虑。
手术非常成功,三个小孔切了肺,还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淋巴结清扫,达到了根治手术的目的。
同济医院普胸外科主任付向宁教授介绍,2008年同济医院胸外科手术量达1900余台,位居全国前三位,其中微创胸腔镜手术达300台。
微创胸外科手术治疗已成为肺癌外科治疗今后的发展方向。
该科早在97年就开展了胸腔镜手术,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在这里已经成为了常规手术。
胸腔镜手术只需在胸部开三个2-3厘米的小切口就能完成肺癌切除手术,手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适用于绝大多数早期肺癌和良性肺肿瘤患者,完全可以达到传统大口子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至于中晚期肺癌,医生还是倾向于选择开胸手术。
自发性气胸,首选胸腔镜案例二45岁的刘先生,近段时间动一下就喘气,上一层楼就要停下来休息。
以为是工作劳累,休息休息就会没事,可休息后症状越来越重,口唇、指甲都发紫。
入院做CT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的肺大泡压迫了其正常的肺组织,导致其呼吸功能受到破坏。
一、鼻科内镜四级手术:(一)鼻颅底相关诊疗技术1、鼻颅底肿瘤手术(1)鼻内镜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2)鼻内镜下经鼻前颅底肿瘤切除术(3)鼻内镜下鼻窦骨化纤维瘤切除术(4)鼻内镜下骨纤维异常增殖切除术(5)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6)鼻内镜下翼腭窝病变手术(7)鼻内镜下斜坡肿瘤切除手术(8)鼻内镜下鞍旁肿物切除术(9)鼻内镜下岩尖病变手术(10)鼻内镜下鼻窦骨瘤手术(11)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侧颅底手术2. 鼻颅底重建手术。
(1)鼻内镜下脑膜脑膨出脑脊液鼻漏修补术(2)鼻内镜下经翼突入路蝶窦外侧隐窝脑膜脑膨出切除及颅底修补术(3)鼻内镜下额隐窝及额窦脑膜脑膨出切除及颅底修补术(4)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二)鼻眼相关诊疗技术1、鼻内镜下眶内异物取出术2、鼻内镜下眶内肿瘤手术3、鼻内镜下经鼻眶减压术4、鼻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5、鼻内镜下眶壁骨折整复术6、鼻内镜下鼻颅眶沟通肿瘤切除术7、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三)鼻腔鼻窦诊疗技术1、鼻内镜下全组鼻窦开放FESS手术2、鼻内镜下Draf ⅡB、Draf Ⅲ型额窦开放术3、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4、鼻内镜下鼻中隔及鼻畸形整复术5、鼻内镜下鼻窦乳头状瘤切除术(Krous分级3级以上)6、鼻内镜下翼突入路侧颅底手术7、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病变切除术8、鼻内镜下鼻窦恶性肿瘤手术三级手术:(一)鼻内镜下颌内动脉栓塞(用于鼻衄)(二)鼻内镜下鼻腔内肿瘤切除术(三)鼻内镜下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四)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五)鼻内镜下鼻腔病变射频消融术(六)鼻内镜下额窦囊肿切除术(七)鼻内镜下鼻窦探查术(八)鼻内镜下筛窦开放术(九)鼻内镜下蝶窦探查术(十)鼻内镜下蝶窦病损切除术(十一)鼻内镜下上颌窦病损切除术(十二)鼻内镜下筛窦切除术(十三)鼻内镜下筛窦囊肿切除术(十四)鼻内镜下筛窦切开异物取出术(十五)鼻内镜下蝶窦囊肿切除术(十六)鼻内镜下鼻窦瘘修补术二、妇科内镜诊疗四级手术:(一)腹腔镜诊疗技术1、子宫体积≥10 孕周的全子宫切除术2、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3、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4、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8cm的肌壁间5、子宫体积≥12 孕周的多发肌瘤剔除术或直径≥肌瘤剔除术6、盆腔淋巴结切除术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8、大网膜切除术9、广泛子宫颈切除术10、子宫/ 阴道骶骨固定术11、膀胱颈尿道旁组织悬吊术12、各类生殖道畸形矫治/ 成形术13、剖宫产术后憩室/ 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14、中孕期腹腔镜手术15、输卵管吻合术(二)宫腔镜诊疗技术1、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2、II 型粘膜下肌瘤及壁间内突肌瘤切除术3、直径≥5cm的I 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4、多发粘膜下肌瘤切除术5、各类生殖道畸形矫治术6、特殊部位(宫颈、宫角、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妊娠切除术7、宫内节育器断裂、崁顿、迷失或胎盘残留等复杂宫内异物取出/ 切除术8、子宫内膜切除术9、剖宫产切口憩室修复术(三)跨学科手术1、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2、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3、肠管修补术4、血管修补术5、膀胱修补术三级手术:(一)腹腔镜诊疗技术1、子宫体积<10 孕周的全子宫切除术2、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3、子宫次全切除术4、子宫肌瘤(直径≥5cm但<8cm)剔除术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6、盆腔粘连松解术7、盆腔脓肿切开引流术8、子宫修补术9、残角子宫切除术10、输卵管成形术11、输卵管伞端造口术12、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13、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14、宫颈机能不全的腹腔镜环扎术(二)宫腔镜诊疗技术1、宫腔中度粘连切除及修复术2、I 型黏膜下肌瘤(直径≥3cm但<5cm)切除术3、直径≥5cm的O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4、选择性输卵管间质部插管术5、多发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三、关节镜诊疗技术四级手术:1、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修复、重建术2、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修复术3、关节镜下软骨移植修复术4、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翻修术5、关节镜下半月板重建术6、关节镜下肩关节不稳修复、重建术7、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重建术8、关节镜下髋关节手术9、关节镜下肘关节手术10、关节镜下腕关节手术11、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肌腱损伤修复术12、肩关节镜下盂唇撕裂伤修复术13、肩关节镜下肩胛下肌腱修复术锁骨远端切除术14、踝关节镜下关节融合术15、踝关节镜下踝关节韧带重建术16、踝关节镜下骨软骨移植术17、膝关节镜下髌股关节不稳重建术三级手术:1、肩关节镜下游离体摘除术2、肩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3、肩关节镜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清理术4、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术5、肩关节镜下骨关节炎清理术6、肩关节镜下关节感染清理术7、膝关节镜下游离体摘除术8、膝关节镜下髌股关节紊乱松解术9、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10、膝关节镜下关节感染清理术11、膝关节镜下辅助治疗关节内骨折技术12、膝关节镜下骨关节炎清理术13、膝关节镜下关节僵硬松解术14、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15、踝关节镜下游离体摘除术16、踝关节镜下剥脱性软骨炎软骨修整术17、踝关节镜下关节感染清理术四、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四级手术:1、经支气管镜热消融技术(包括电烧蚀、激光、氩等离子体凝固、微波等技术)2、经支气管镜冷冻切除术3、气管/ 支气管内支架植入术4、气管和支气管瘘封堵术5、支气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6、经支气管镜光动力治疗技术7、支气管镜肺减容术8、经支气管镜热成形术9、硬质气管/ 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三级手术:1、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2、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术3、支气管镜电磁导航活检术4、内科胸腔镜检查术5、气管/ 支气管内球囊扩张术五、脊柱内镜四级手术:1、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摘除术2、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3、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孔狭窄扩大成形术4、经皮内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椎管狭窄扩大成形术5、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6、显微内镜下腰椎管狭窄经单侧入路双侧潜行扩大减压术7、显微内镜下经横突间入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8、显微内镜下经横突间入路腰椎间孔狭窄扩大成形术9、显微内镜下经关节突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经皮内固定术10、显微内镜下颈椎前路松解术11、显微内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经皮内固定术12、显微内镜下颈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盘摘除术13、经皮内镜下经颈椎前路椎间盘减压术14、经皮内镜下经颈椎前路椎间孔狭窄扩大成形术15、经皮内镜下经颈椎后路椎间孔狭窄扩大成形术16、胸腔镜辅助下胸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与内固定术17、腹腔镜辅助下腰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与内固定术18、腹腔镜辅助下腰椎前路椎间盘置换术19、经皮内镜下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融合术20、胸腔镜辅助下脊柱侧弯矫形术21、显微内镜下脊柱翻修术22、经皮内镜下脊柱翻修术三级手术:1、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2、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源性腰痛髓核减压术3、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4、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下经侧后路脊神经内侧枝射频消融术5、经皮内镜下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引流术6、显微内镜下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7、显微内镜下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侧隐窝狭窄扩大成形术8、显微内镜下脊柱病灶清除术六、泌尿外科内镜四级手术:(一)经尿道内镜诊疗技术1、经尿道巨大前列腺切除术(>60g)2、输尿管镜输尿管肿瘤切除术3、软性输尿管镜肾结石激光碎石术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内切开术5、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二)经皮肾镜诊疗技术1、孤立肾经皮肾镜术2、肾铸型结石及多发性肾结石经皮肾镜术(三)腹腔镜诊疗技术1、腹腔镜肾上腺肿瘤(≥5cm)切除术2、腹腔镜肾上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3、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4、腹腔镜供肾取肾术5、腹腔镜肾切除术6、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7、腹腔镜马蹄肾峡部分离术8、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9、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10、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1、腹腔镜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12、腹腔镜肾盂成形术13、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剥脱术14、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5、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16、腹腔镜肾固定术17、腹腔镜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后再吻合术18、腹腔镜腹膜后肿物切除术19、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0、腹腔镜输尿管- 膀胱吻合术21、腹腔镜腔静脉后输尿管整形术22、腹腔镜隐睾下降睾丸固定术23、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含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24、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5、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26、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7、腹腔镜脐尿管切除术28、腹腔镜精囊切除术29、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30、单孔腹腔镜手术31、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三级手术:(一)经尿道内镜诊疗技术1、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60g)(含电切除、气化、激光剜除)2、经尿道前列腺支架置入术3、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含电切、激光)4、经尿道膀胱病变黏膜切除术(含腺性膀胱炎,黏膜白斑病变黏膜切除术)5、经尿道输尿管膨出切开术6、经尿道尿道狭窄内切开术7、经尿道膀胱颈口切开术8、输尿管镜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9、输尿管镜(软、硬镜)检查术10、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11、输尿管镜输尿管扩张术12、精囊镜检查技术(二)经皮肾镜诊疗技术经皮肾镜取石术(单发性肾盂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异物取出)(三)腹腔镜诊疗技术1、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2、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5cm)4、腹腔镜隐睾切除术注:四级以外的腹腔镜手术和经皮肾镜手术均为三级手术。
普外科乳房肿块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乳房良性肿瘤,如乳房纤维腺瘤。
2.局限性乳腺囊性增生症。
3.局限的慢性乳腺疾病,如乳汁郁积症、经久不愈的炎性屡管、乳髅及反复发作的乳腺结核等。
【禁忌证】
1.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期。
4.月经期。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或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5.体位仰卧位,患侧上肢外展90%。
6.切口乳晕部肿块采用弧形切口,乳房部肿块一般采用放射状切口,也可按皮纹方向选择切口。
7.手术步骤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乳腺组织后,以肿块为中心,与周围少量乳腺组织一并切除。
创面仔细止血后,逐层缝合。
若肿块较大,创面大,可在缝合皮肤前放置橡皮引流片引流。
【注意事项】
1.术前用温开水清洗乳房皮肤,保持局部清洁。
如属哺乳期病人,为避免术后形成乳瘦,应停止哺乳。
8.皮肤准备范围包括患侧腋窝、锁骨上区和胸前壁。
9.如高度怀疑肿块为恶性肿瘤且肿块较大,最好不选择局部浸润麻醉。
10切口应设计在乳腺癌根治术的切口范围内。
11术后为防止创口渗血,可用紧身乳罩或用绷带加压包扎。
12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