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学过的诗句来回答。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父母常用李绅的《悯农》中的诗句来教育 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光头强小时候每天只知道玩,心思不在学习上,老师会用诗句劝 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我们要感激母亲,报答母亲,我们常常会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
(二)课外美文欣赏 推敲的故事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作诗,反复推敲,留 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故事。
“推敲”的故事可谓流传久远。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跛驴去拜 访朋友李余,一路上搜索诗句,终于得了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 下门。”反复吟诵了几遍,又想将“敲”改为“推”,他犹豫不决, 于是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惹得路上的人又好笑又惊讶。正在 他想得入神的时候,跛驴冲撞了时任长安最高长官的韩愈的车骑。 韩愈知道了原委后,不但不治他的罪,还和他一起想,最后认为还是 “敲”字佳。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1.在《竹石》中,最能表现竹子品性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东西南北风。 2.《石灰吟》一诗中,描写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的 诗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夏日绝句》一诗中,表现诗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 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的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 亦为鬼雄。
1.贾岛是我国唐代诗人,你知道他的哪首诗?请写下来。示例:松下 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文中提到的韩愈是我国“ 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我国唐代的文 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3.像这样对自己的作品不断“推敲”的还有我国宋代的大文学家 苏轼;王安石也曾经在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做过仔细推敲。
4.判断。 (1)《石灰吟》一诗中,作者以石灰自比,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为国 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竹石》是清朝郑板桥所写,是一首咏物诗。 (√) (3)《夏日绝句》这首诗鲜明地表述了思念西楚霸王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