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讲义
- 格式:pptx
- 大小:22.25 MB
- 文档页数:76
桥的下部结构施工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方案。
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等。
本文将详细描述桥的下部结构施工步骤、工艺及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步骤第一步:场地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准备。
包括清理现场、平整地面、标注桥墩和桥台的位置等。
第二步:基础施工1.打桩针对桥墩和桥台的位置,进行打桩作业。
打桩旨在确定基础的位置和范围。
2.打底根据设计要求,在打桩位置进行挖掘作业。
挖掘的深度和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3.浇筑混凝土在挖掘好的基坑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基础。
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筑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步:桥墩施工1.桥墩支模在基础上搭设桥墩支模,支模应稳固可靠,能够承受浇筑混凝土的压力。
2.浇筑混凝土在桥墩支模内,逐层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3.拆除支模在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桥墩支模。
拆除过程要注意安全,以免影响桥墩结构稳定性。
第四步:桥台施工1.桥台支模在基础上搭设桥台支模,支模应稳固可靠,能够承受浇筑混凝土的压力。
2.安装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在桥台支模内安装钢筋,钢筋的布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浇筑混凝土逐层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4.拆除支模在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桥台支模。
拆除过程要注意安全,以免影响桥台结构稳定性。
第五步:验收与完工1.结构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结构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桥墩、桥台的尺寸、形状、强度等。
2.完工整理完成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后,需要进行清理、整理施工现场。
工艺与安全注意事项工艺注意事项1.挖掘基坑时,应按照设计要求的深度和范围进行施工,避免基础不稳定。
2.混凝土浇筑时,应按照设计要求的配比和浇筑工艺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3.支模的搭设和拆除应符合安全规范,避免对桥墩和桥台结构造成影响。
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2.施工人员应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等。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一、引言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桥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地域间的顺畅连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桥梁下部结构作为支撑桥梁上部结构的基础,其施工的质量与稳定性对于整座桥梁的安全与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过程和关键技术。
二、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要全面检查施工图纸,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根据图纸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评估施工条件,并确定施工方案。
2、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桥墩和桥台的混凝土浇筑。
在此过程中,要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防止模板移位或变形。
3、桥台施工:桥台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受桥梁上部结构的重量和荷载。
因此,桥台的施工应确保其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4、桥墩施工:桥墩是支撑桥台的关键结构,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确保桥墩的垂直度和稳定性。
5、盖梁施工:盖梁是连接桥墩和桥台的构件,对于保持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盖梁施工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三、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1、混凝土浇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2、钢筋工程:钢筋是桥梁下部结构的主要承重材料,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和加工。
钢筋的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确保连接牢固、稳定。
3、模板工程:模板是保证桥梁下部结构形状和尺寸的关键,应采用高质量的模板材料,并进行精确的制作和安装。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刚度和精度。
4、预应力工程:对于需要采用预应力技术的桥梁下部结构,应严格控制预应力筋的张拉和锚固过程,确保预应力值符合设计要求。
5、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
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四、结语桥梁下部结构作为整座桥梁的基础,其施工质量对于桥梁的安全与使用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方案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方案。
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承重和支撑部份,包括桩基、墩台、桥墩等。
通过详细的施工方案,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施工条件概述2.1 施工地点:概述施工地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等信息。
2.2 施工时间:确定施工的起止日期、工期计划等。
2.3 设备与材料:需要使用的设备和材料清单,并说明其规格、数量、供应商等信息。
2.4 施工人员:确定需要参预施工的人员数量和岗位要求,并制定相应的人员安排计划。
3. 桩基施工方案3.1 桩基类型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桩基的类型,如钻孔灌注桩、压力桩等。
3.2 桩基施工步骤:详细描述桩基施工的步骤,包括桩孔钻探、钢筋笼制作、灌注混凝土等。
3.3 监测与质量控制:说明桩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桩身竖直度、水平位移等的监测要求,以及试桩等质量控制要点。
4. 墩台施工方案4.1 墩台类型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墩台的类型,如简支墩、连续墩等。
4.2 墩台施工步骤:详细描述墩台施工的步骤,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4.3 监测与质量控制:说明墩台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墩身竖直度、尺寸偏差等的监测要求,以及混凝土强度等质量控制要点。
5. 桥墩施工方案5.1 桥墩类型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桥墩的类型,如独立墩、连续墩等。
5.2 桥墩施工步骤:详细描述桥墩施工的步骤,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5.3 监测与质量控制:说明桥墩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墩身竖直度、尺寸偏差等的监测要求,以及混凝土强度等质量控制要点。
6. 其他施工要点6.1 海上施工:如果施工地点在水上,描述海上施工的特殊要求和措施。
6.2 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高空作业、防护措施等。
7.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图纸附件2:施工设备清单附件3:材料清单8.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设法规:指针对桥梁工程施工的法律规定,包括《建设工程法》等。
下部构造施工介绍1 墩柱、盖梁1.1施工前提条件1 现场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已建立,明确了工点、工序负责人。
2 所需机械、设备等已准备就绪。
3 水泥、砂、碎石、钢筋等材料已全部进场,配合比已确定。
4 桥梁的基础已检测完成,桥墩、盖梁的测量放样已经完成。
5 设计图纸及文件已审核,提出的问题已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并对班组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
6 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已得到批复,施工现场的劳动力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施工进度计划及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已得到批准。
7有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要求,应配备滚丝机和镦粗机。
1.2 工序(见图 1.1,盖梁略)图 1.1 墩柱施工工序流程1.3 施工技术与工艺1 墩柱、盖梁模板应采用定型大块钢模,墩柱模板在设计时面板厚度应不小于5mm,盖梁模板面板厚度应不小于6mm,肋板设计应使模板具有一定的刚度,起吊和灌注时不易产生变形,面板的变形量最大不应超过1.5mm。
墩柱、盖梁模板制作完成后应进行试拼,检查模板的刚度、平整度、接缝密合性及结构尺寸等,以避免给现场使用过程带来难以克服的缺陷及困难。
2 对于固结墩施工盖梁应注意固结墩钢筋的预埋,非固结墩注意支座钢板的预埋,保证位置准确,钢板的预埋采用与盖梁固定等方式保持钢板顶面水平。
3 模板与钢筋的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进行连接,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板式桥墩的模板推荐采用无拉杆模板,如采用拉杆固定,拉杆直径不应小于14mm,外侧套PVC管。
拆模后应抽出拉杆,PVC套管沿墩柱表面切除。
4 墩柱和系梁应同步浇筑,砼灌注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表面覆盖洒水养生,拆模后对结构物应立即进行洒水或滴漏养生,达到既保湿又防止污染的目的。
砼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可根据空气的湿度及周围环境情况适当增加或缩短;当气温小于5度时,应采取蓄热养生。
5 模板及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严禁随地乱仍,应及时对模板进行除污、除锈和防锈等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