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用于近视眼视网膜功能的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41.8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用于近视眼视网膜功能的研究

高瑞新;李朝霞

【摘要】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探讨不同程度近视眼不同部位视网膜的功能状态,并与正常人作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收集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8~32岁的病例68例(101眼),分为中低度近视组(23例40眼)、高度近视组(24例40眼)和正常对照组(21例21眼).所有病例均应用德国罗兰公司的mERG仪记录各环N1波、P1波的潜伏期和振幅密度,再比较3组各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别.结果 3组N1波和P1波的振幅密度在第1环最大,随离心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潜伏期在第1环最小,随离心度增加而逐渐延长.经统计学处理,高度近视组N1波和P1波各环的振幅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及中低度近视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中低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N1波和P1波各环的振幅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N1波P1波第1环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及中低度近视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mERG各环振幅密度较正常眼下降,1环潜伏期较正常眼延长;中低度近视眼与正常眼振幅密度及潜伏期无明显变化.

【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

【年(卷),期】2012(032)003

【总页数】3页(P273-275)

【关键词】多焦视网膜电流图;近视;视网膜;黄斑

【作者】高瑞新;李朝霞

【作者单位】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眼一科;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眼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是一项评估视网膜功能状态的新技术,它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客观的对被检测部位每一局部区域视网膜功能进行分析,而且还能够对视网膜功能异常部位进行定位[1]。我们利用mERG了解近视患者视网膜功能的早期改变,为揭示本病的发病机制、改进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了研究资料。有研究表明,近视眼导致的巩膜的异常改变是不均匀分布的,主要发生在眼球的赤道后部,所以对于近视的研究也就集中在了后极部的黄斑区。mERG能够反映出近视眼眼底黄斑区不同区域的功能性变化。尽管临床上对已经

形成的近视性眼底退行性改变尚无有效的逆转手段,但如果能在高度近视出现并发症之前及时发现其功能减退的特征,就有可能对其进行及时的医疗干预,进而阻断病变的质变过程,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形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于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准分子激光中心就诊的近视患者及正常患者68例(101眼)为观察对象,根据等效球镜度数的不同分为3组:中低度近视组23例(40眼),其中男11例(17眼),女12例(23眼),年龄18~

32(25.09±4.09)岁,等效球镜度数为-1.00~-5.75(-3.37±1.59)D;高度近视组24例(40眼),其中男13例(24眼),女11例(16眼),年龄 18~32(23.62±3.15)岁,等效球镜度数为-7.00~-14.00(-8.38±3.21)D;正常对照组21例(21眼),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18~32(24.02±3.77)岁,等效球镜度数为-0.50~+0.50(-0.12 ±0.44)D。

1.2 入选标准中低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患者入选标准:最佳矫正视力1.5,眼压

≤21 mmHg(1 kPa=7.5 mmHg),42.00 D≤角膜曲率≤45.00 D,眼底视盘杯盘

比<0.5,且双眼杯盘比差值≤0.2,眼底检查除视盘旁存在近视弧形斑外无其他眼底病变。正常对照组入选标准:裸眼视力1.5,眼压≤21 mmHg,42.00 D≤角膜曲率≤45.00 D,眼底检查未见异常。所有患者均无视神经、视网膜疾病史,无青光

眼及遗传性眼病的家族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等可导致眼部眼底改变的全身病变,无眼外伤及眼部手术史。

1.3 方法采用德国罗兰公司(ROLAND CONSULT)生产的 RETI Scanmultifocal ERG Version 3.15系统检测入选眼后极部的视网膜功能。高亮度、高刷新率的21寸黑白交替的六边形组成了刺激器,随着离心度的增大其刺激的面积也随之增大。帧频为70 Hz,黑色刺激的最大亮度为2 cd·m-2,白色刺激的最大亮度为200 cd·m-2,对比度约99%。检查时患者固视显示器中心的红十字交叉,单眼记录,严密遮盖对侧眼。5 g·L-1复方托品酰胺散瞳至双眼瞳孔直径约7 mm,调节下

颌托的高度,使角膜中央与刺激器的注视点同高,爱尔凯因麻醉满意后,充分消毒的角膜接触镜电极置于双眼角膜,接触镜内充填羟甲基纤维素(潇莱威),参考电极置于双眼外眦部的眶缘处,地电极置于前额,嘱患者在检查中始终注视十字固视点,然后给予黑白交替的重复的闪光刺激,测定出一阶反应值。双眼同时记录。分为8个阶段,总记录时间为376 s。通过分析得出的原始波形可得到61个局部反应波,系统依据不同的离心度将其解析成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呈同心圆排列的5个环

反应波,自内至外分别为1环(相应的视野半径为2.20°)、2环(相应的视野半径为9.42°)、3环(相应的视野半径为16.19°)、4 环(相应的视野半径为23.46°)、5 环(相应的视野半径为31.00°)。分别分析N1波(第一个负波)、P1(第一个正波)的振

幅(以反应密度表示)及潜伏期。分析时要摒弃因接触镜进气泡、眨眼或眼肌颤搐、眼球运动而引起的伪迹。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3组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因素采用LSD相关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受试者的N1波及P1波在5个环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见表1-表2。3组N1波和P1波的振幅密度在第1环最大,随离心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潜伏期在第1环最小,随离心度增加而逐渐延长。对3组受试者各环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度近视组N1波和P1波各环的振幅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及中低度近视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低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各环的振幅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1波和P1波的潜伏期除高度近视组第1环较正常对照组及中低度近视组延长(P<0.05)外,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表1 三组在5个环的振幅密度Table 1Amplitude density in five rings of three groups(±s,amplitude density/nV·deg-2)Group Ring 1 Ring 2 Ring 3 Ring

4 Ring

5 N1 High myopia 27.21 ±6.45 15.25 ±3.08 12.04 ±2.61 6.41 ±1.23

5.09 ±1.22 Medium myopia 42.31 ±10.50 20.13 ±4.60 13.77 ±3.84 8.76

±1.24 6.78 ±1.96 Normal 42.78 ±11.85 20.08 ±5.50 13.95 ±4.15 8.87 ±1.53 6.81 ±2.15 P1High myopia 102.25 ±12.95 47.51 ±5.70 39.62 ±4.68 22.72 ±3.56 15.32 ±1.89 Medium myopia 153.50 ±15.56 73.27 ±11.42 48.63

±6.38 31.66 ±4.06 23.08 ±2.04 Normal 153.85 ±18.37 73.15 ±12.70 48.66 ±8.2131.86 ±4.25 23.03 ±2.31

3 讨论

近视是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2],高度近视导致的病理性眼底病变主要损害黄斑区,黄斑部功能极其敏锐,一旦病损如出现萎缩、出血或瘢痕时,视功能将受到

相关主题